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开云镇城西完小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带答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开云镇城西完小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带答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开云镇城西完小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带答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开云镇城西完小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带答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开云镇城西完小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上学期六年级语文期中检测题1.读拼音、填词语。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nuóyí()了,我也茫茫然跟着xuánzhuǎn()。我默默时,日子便从nínɡrán()的双眼前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línglínglìlì()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答案】①.挪移②.旋转③.凝然④.伶伶俐俐【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做题时要认真读拼音,了解要书写的内容。书写时注意“挪”“旋”“凝”“伶”“俐”的正确写法,要求工整、规范、正确。写完要检查书写。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学弈(yì)鸿鹄(gào)蟋蟀(shuài)见微知著(zhù)B.汝辈(rǔ)漩涡(xuàn)年庚(gēng)赴汤蹈火(shāng)C.演绎(yì)栖息(qī)展览(lǎn)哄堂大笑(hōng)D.唾沫(tù)僧人(sēng)汤匙(shí)截然不同(jié)【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A.鸿鹄(gào)——hú,即天鹅。因飞得很高,所以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B.赴汤蹈火(shāng)——tāng,形容不畏艰难险阻,奋不顾身;D.唾沫(tù)——tuò,唾液;汤匙(shí)——chí,指餐具,舀汤的小勺。故选C。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纤纤擢素手(擢:伸出、抽出) B.通国之善弈者也(弈:下棋)C.朝露待日晞(晞:天亮) D.任尔东西南北风(任:任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义辨析。D.“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意思是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任:任凭,无论,不管。此项字义解释不正确。故选D。4.下列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缥缈肿胀惊惶张灯结彩 B.栽种帐蓬防御百炼成钢C.生绣简陋野蛮勃勃生机 D.恐惧兴旺寄托精兵减政【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错别字。B.帐蓬——帐篷;C.生绣——生锈;D.精兵减政——精兵简政;故选A。5.下列成语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是()A.草木皆兵何乐不为见微知著B.怒发冲冠千钧一发肝肠寸断C.口是心非重于泰山炮火连天D.呆若木鸡一日三秋如虎添翼【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对成语的理解。A.草木皆兵:野草和树木都像是敌兵。形容人极度惊慌时疑神疑鬼。何乐不为:有什么不乐意做的呢?用反问的口气表示很愿意做。见微知著:指见到微细的苗头,就能预知事物大的发展方向及本质。用微细和大的发展方向作对比。故三个成语分别运用了比喻、反问、对比的修辞手法。B.怒发冲冠:愤怒得头发竖起,顶起了帽子。形容愤怒到极点。一发千钧:一根头发上吊着千钧的重物,比喻非常危急。肝肠寸断:肝肠一寸寸断开。比喻伤心到极点。三个成语都是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C.口是心非: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完全不同。指心与口不相一致。重于泰山:比泰山还要重。运用的是夸大事实的说法。炮火连天:形容战场上战斗非常激烈。三个成语分别运用了对比、夸张、借代的修辞手法。D.呆若木鸡:呆得像木头做的鸡一样,形容人因为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一日三秋:一天不见,就好像过了三年。形容思念人的心情非常迫切。如虎添翼:好像老虎长出了翅膀。比喻本领很大的人又增加了新的本领或援助,能力更强。三个成语分别运用了比喻、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B。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是一位计算机专家,我们初学计算机的人要虚心向他请教,不耻下问。B.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C.毕业在即,现在想来,美好的小学生活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D.每到夜幕降临,小吃街便人声鼎沸,十分热闹。【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对词语理解和运用。A.不耻下问:向比自己地位低、知识少的人请教,不觉得耻辱。这里指向“计算机专家”请教,词语运用不正确。故选A。7.同学请你在毕业册上留言,下面的诗句最能表达你们的深厚友谊的是()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诗词的理解及运用。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悲伤也没有用了。体现的是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故A不适合在毕业册上留言。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表达同学间的深情厚谊。故B适合在毕业册上留言。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表达的是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的情操的决心。故C不适合在毕业册上留言。D.“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思是: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体现的是孝敬长辈。故D不适合在毕业册上留言。故选B。8.与提供的句子搭配恰当的一句是()他一个人走在巷子里……A.一个人影也没有。B.只听见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C.周围人头攒动。【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搭配。A.一个人影也没有,说明是空荡荡的,什么人都没有,与“他一个人”搭配不恰当。B.他一个人走在巷子里,周围肯定很静,“只听见远处传来几声犬吠”以远处的犬吠衬静,搭配恰当。C.人头攒动:形容人很多,拥挤着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这里只有“他一个人”,因此搭配不恰当。故选B。9.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B.止咳去痰片,它里边的主要成分是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C.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D.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答案】D【解析】【详解】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有一定条理。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A成分残缺;B前后矛盾;C用词不当;D词序颠倒;E搭配不当;F语义重复;G不合逻辑;H句式杂糅;I表意不明等。B句式杂糅,改为:止咳去痰片,它里边的主要成分是桔梗、贝母、氯化铵等.或止咳去痰片,它是由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C“中国人民”是主语,“为”作为一个动词的话,那么“为建设……强国”后面就没有了,可见缺少成分,残缺谓语。改为:①前面的"为"去掉②把前面的"努力"放后面,就是: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努力③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D无主语两种改法①这次活动,使我们受到很大教育。②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受到很大教育。故答案为A按要求改写句子。10.孰为汝多知乎?(改写成现代汉语)__________11.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令人叹服。(改为带问号的句子,句子意思不变)___________12.许多河流暗藏风险。我们不要去江河里玩耍。(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____________13.为了能够进入羊村抓羊,灰太狼发明了一台功能神奇的电视机。(缩句)________【答案】10.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11.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怎能不令人叹服呢?12.因为许多河流暗藏风险,所以我们不要去江河里玩耍。13.灰太狼发明了电视机。【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翻译句子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孰:谁。为:认为,认同。汝:你。知:通假字,“知”通“智”,聪明、智慧的意思。乎:语气词,相当于“呢”。故“孰为汝多知乎?”的意思是: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11题详解】本题考查陈述句改反问句。陈述句改反问句可分为四步:①将陈述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③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④将句子梳理通顺。本题中:①可在“神机妙算”后面加反问语气词“怎能”;②将肯定词“令人叹服”改为否定词“不令人叹服”;③在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句号改为问号。改后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怎能不令人叹服呢?【12题详解】本题考查用关联词合并句子。关联词语是指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关联词语大致可分为:并列、因果等八种。解答时,首先熟读句子,弄清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为一个句子,使句子前后连贯。本题中前面分句“许多河流暗藏风险。”表原因,后面分句“我们不要去江河里玩耍。”表结果,属于因果关系,应用“因为……所以……”这组关联词,合并一句话为:因为许多河流暗藏风险,所以我们不要去江河里玩耍。【13题详解】本题考查缩写句子。缩句的方法:1.去掉“的”字前面的词语。2.去掉“地”字前面的词语。3.删去“得”后补充说明成分。4.删去数量短语。5.句中否定词不要去。6.抓住主干来缩简。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句。根据以上方法,本句“为了能进入羊村捉羊”在句中做状语,要删掉,“一台功能神奇的”是修饰词,在句中做定语,也要删掉。本句保留主语“灰太狼”、谓语“发明了”和宾语“电视机”。缩句为:灰太狼发明了电视机。1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百川东到海,________?少壮不努力,______!(2)新来的苗苗老师谆谆告诫同学们:“________,一字值千金。”阳阳调皮地说:“老师,我可是我们班最用功的一个呢!”苗苗老师莞尔一笑说:“_______,更有早行人呢!”(3)《匆匆》的作者是现代作家_______,文章刻画了时光流逝的踪迹,表达了_____之情。(4)“百善孝为先”,古人感叹:“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实践出真知”,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______,近山识鸟音。”【答案】①.何时复西归②.老大徒伤悲③.读书须用意④.莫道君行早⑤.朱自清⑥.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⑦.子欲养而亲不待⑧.近水知鱼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填空。(1)书写时注意“复”“徒”“悲”的正确写法。(2)“读书需用意,一字值千金。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的意思是: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别以为你走得早,还有比你走得更早的人。出自《增广贤文》。(3)《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文章以清新、优美的语言,细腻入微地刻画了时光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同时,作者也通过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呼吁人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意思是,树希望静止,但风一直在吹;子女想赡养父母,但父母已经离去了。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无奈和惋惜,也警示人们要珍惜时间,及时行孝。“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的意思是,靠近水域才能了解鱼的性质,靠近山林才能辨别鸟的叫声。书写时注意“欲”“养”“待”的正确写法。阅读与感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宁夏枸杞的食用说明书品名宁夏枸杞保质期十二个月生产日期2019年5月30日贮存条件封存干燥阴凉处或冰箱冷藏室产品介绍枸杞硕大、肉质饱满、味微苦后甜,外观赏心悦目,内在品质更佳;干果色泽红润,果脐明显呈白色,尖端有小尖,包装不结块,鲜果经自然晒干后精制而成。食用方法泡酒或与大枣、银耳、燕窝、桂圆等物煲汤。也可作为炖肉或热凉菜的点缀,最快捷的方法是直接食用,早晚各30粒。15.根据上面的内容,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宁夏枸杞是鲜果自然晒干而成的,包装不结块。B.宁夏枸杞硕大、肉质饱满、味先甜后微苦。C.宁夏枸杞食用方法较多,可泡酒、煲汤、炖肉,也可直接食用。D.宁夏枸杞要封存干燥阴凉处或冰箱冷藏室16.今天上午,妈妈在收拾阳台时,突然发现一包写在上面这份说明书的枸杞,这包枸杞还能食用吗?请写出理由。__________。【答案】15.B16.不能。因为已超过保质期了,所以不能食用。【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说明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B.有误,根据说明书产品介绍中的“枸杞硕大、肉质饱满、味微苦后甜,外观赏心悦目,内在品质更佳;”可知,B中“味先甜后微苦”说法错误。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说明书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先表明观点:不能。然后分析出原因。仔细阅读宁夏枸杞的食用说明书上的内容可知,理由1、已经过了保质期。“今天上午”距离生产日期早已过了保质期;理由2、贮藏错误。“妈妈在收拾阳台时”阳台不属于燥阴处或冰箱冷藏室;所以不能食用。课内阅读老师领进门(节选)①那时候,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②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给我开了窍。17.文中“引人入胜”中“胜”意思是()A.赢,胜利 B.超过 C.打败 D.胜地,胜景18.“如此”在以上文段中指的是什么?用“”画出相关句子。19.田老师通过讲故事培育了“我”______,给“我”播下_____的种子。20.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比作______,表明老师“润物无声”的教学艺术对“我”产生的影响。这句话会让人想起杜甫赞美春雨的诗句:_____,_____。【答案】17.D18.那时候,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19.①.丰富的想象力②.文学创作20.①.比喻②.上千个故事③.点点入地的春雨④.随风潜入夜⑤.润物细无声【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解释。引人入胜: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某个事物或环境非常有趣、迷人或令人着迷,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人们进一步探索和了解。其中“引”表示引导,“人”表示人们,“入”表示进入,“胜”表示美好、优美或令人满意的状态。本题故选D。【18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第①自然段“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这些句子分析可知,句子中“都是如此”中的“如此”是指在一、二、三、四年级田老师的讲课方法都是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1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第②自然段“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想象力。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给我开了窍”这些句子可知,田老师通过讲故事的讲课方式,培养了我丰富的想象力,从此播下了文学创作的种子。【20题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和诗句默写。第①自然段“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这句短文中画线句是一个比喻句,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上千个故事,比喻词是如,喻体是点点入地的春雨。即把“上千个故事”比作“点点入地的春雨”。形容老师对学生“润物无声”的教学影响诗句是:“随风潜入夜,润雨细无声。”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这句诗的意思是好雨在春天来到的时候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赞美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体贴入微,但是却是潜移默化的,让你默默地受益。课外阅读我长大了①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②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③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④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⑤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习中被淡忘。⑥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⑦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到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suì()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⑧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是一个人住。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孤独。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⑨我并不是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⑩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⑪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骂。⑫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⑬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ǎǐ(),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⑭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⑮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阅读短文,完成答题:21.请在原文括号内根据拼音填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深suì()敷衍()和ǎi()训斥()22.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_____23.文中画横线句子是_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24.文中说:“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何会“有些惭愧”?______25.文中“撞人”和“吃晚饭”是__________(详写,略写);而照顾老奶奶却是________(详写,略写)。请在括号里选出答案写在横线上,26.“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答案】21.①.邃②.yǎn③.蔼④.chì22.希望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23.①.环境②.为下文邻居家孩子撞到老太太作铺垫(交代邻居家孩子撞到老太太的缘由)。24.因为“我”坐的车撞了人,自己还想一走了之。25.①.详写②.略写26.长大并不仅在于年龄,更在于心里。年龄大并不等于“长大”,年龄小也未必是没有“长大”,“长大”的标准是责任感。【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汉字拼写及字音。深邃:读音shēnsuì,指深远;深奥。敷衍:读音fūyǎn,指做事不认真,或待人不诚恳,只是表面上的应酬。和蔼:读音héǎi,指指态度温和、谦逊,使人感到很亲切。训斥:读音xùnchì,指训诫斥责。【2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文章①自然段“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可知,“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是希望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23题详解】本题考查环境描写及作用。结合文章⑦自然段中“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可知,句中“阴雨蒙蒙”等形容词描写的是环境;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是交代事情发生的具体环境。结合文章内容中“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到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到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可知,这里的环境描写是交代邻居家孩子撞到老太太的缘由(为下文邻居家孩子撞到老太太作铺垫)。【2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文章⑦自然段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可知,因为,老太太被“我”坐的车撞倒在地之后,“我”想一走了之,所以当许多人围了过来时“我”才会感到“有些惭愧”。【2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详略的写法。详写:就是把主要内容(重点内容)细致地描写出来,详写必须是写得具体、生动、形象、完整。略写:就是对次要内容,用一两句话、或较简单的一段话,简明地叙述一下。结合文章⑦自然段中“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到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到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可知,本段都是细致描写,把老奶奶被撞的起因,经过,结果都写清楚了,故“撞人”是详写。结合文章⑬自然段“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可知,本段细致描写了吃饭时父亲对我的整个过程,故“吃晚饭”是详写。结合文章⑧自然段“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是一个人住。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孤独。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可知,本段用一两句话,简明地叙述了一下。故“照顾老奶奶”是略写。【26题详解】本题对句子的理解。本题可开放性作答,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进行阐述,表达合理,语句通顺即可。结合文章⑮自然段“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可知,一个能过学会承担责任的人才是一个成熟的人,一个真正长大的人。而许多人身体已经长大,但还没有学会承担责任。27.作文生活中有许多滋味,难过的,愤怒的,愧疚的……请以“的滋味”为题写一篇习作。注意写清楚什么事情使你产生这样的感受,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地表达出来。不少于500字。【答案】例文:快乐的滋味人生中,有许多幸福快乐的事,而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