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用电技术专业授课教案_第1页
供用电技术专业授课教案_第2页
供用电技术专业授课教案_第3页
供用电技术专业授课教案_第4页
供用电技术专业授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授课教案

第1单元

第一节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概况

章节、名称第一章电力系统概述第二节发电厂和变电所的类型

第三节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概述

让学生了解我国电力发展概况;掌握各类发电厂基本发电过程和能量转化原理,变电

教学目的

所的类型和电气设备的主要额定参数;熟悉发电厂变电所常用的电气设备图形符号、

以及要求

分类和作用。

重点重点:发电厂、变电所类型和电气设备的主要参数。

难点难点:电气设备额定电压的规定。

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概况(5分钟)

发电厂的类型(30分钟)

变电所的类型(15分钟)

电气一次设备(20分钟)

教学进程

(含课堂电气二次设备(10分钟)

教学内容、电气设备的主要额定参数(20分钟)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方法:通过观看各种电力工程图片,建立工程的概念,从工程中引出所要讲

辅助手段、

师生互动、解的发电厂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从工程中讲解设备,以及系统对设

时间分配)备的参数要求等。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PPT课件)

师生互动: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

时间分配:2学时

作业布置教材:P9第2、3题

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主要

卢文鹏.《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参考资料

牟道槐.《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部分》.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授课教案

第2单元

第一节电弧的形成与熄灭

章节、名称第二章电弧与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第二节交流电弧的熄灭条件

第三节开关电器中熄灭交流电弧的方法

教学目的让学生熟悉电弧放电的危害和特征,掌握电弧的形成机理和过程;掌握交流电弧的特

以及要求性及熄灭条件;掌握开关电器常用的熄弧方法。

重点:电弧的危害和特征,交流电弧的特征及交流电弧的熄灭条件、开关电器常用

重点

的熄弧方法。

难点

难点:电弧形成的物理机理和特性、接触电阻的概念。

课堂教学内容:

电弧放电的特征和危害(15分钟)

电弧的形成(15分钟)

电弧的熄灭过程(20分钟)

教学进程

交流电弧的特性(5分钟)

(含课堂

教学内容、交流电弧的熄灭条件(15分钟)

教学方法、开关电器中熄灭交流电弧的基本方法(30分钟)

辅助手段、课堂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观看图片,从感性上引入电弧的概念、让学生熟悉电弧的

师生互动、

危害、形成机理和减小工程实践中电弧危害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时间分配)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PPT课件)、挂图

师生互动:课堂提问与课堂讨论

时间分配:2学时

作业布置教材:P26第1、3、5题

主要周泽存.《高电压技术》.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

参考资料王子午,徐泽植.《高压电器》.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8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授课教案

第3单元

章节、名称第二章电弧与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第四节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

让学生掌握电气触头的概念,熟悉电力系统对电气触头的基本要求,理解接触电阻的

教学目的

概念,掌握电气触头的分类方法,通过实验掌握触头接触电阻的测量方法,熟悉各种

以及要求

电气触头的外形结构及其应用场合。

重点重点:电气触头的概念,触头接触电阻的测量方法和各类电气触头应用场合。

难点难点:触头接触电阻的测量。

课堂教学内容:

电气触头的基本概念(10分钟)

触头接触电阻的概念和测量方法(25分钟)

触头的动稳定和热稳定(15分钟)

教学进程触头按接触面的形式分类(20分钟)

(含课堂触头按结构形式分类(30分钟)

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法:首先通过图片和触头模型让学生先知道什么是电气触头,然后到开关

教学方法、

检修实训基地对照实物讲解触头的结构和分类等内容。课堂讲授(50

辅助手段、

师生互动、分钟)、开关检修实训基地现场讲授(50分钟)

时间分配)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PPT课件),模型和现场实物讲解

师生互动:课堂提问

时间分配:2学时

作业布置教材:P26第10、11、12题

主要周泽存.《高电压技术》.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

参考资料王子午,徐泽植.《高压电器》.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8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授课教案

第4单元

第一节概述

章节、名称第三章开关电器

第二节高压断路器(前半部分)

让学生掌握开关电器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熟悉开关电器的各种分类方法;掌握高压

教学目的

断路器的用途、技术参数和型号:熟悉高压断路器的基本要求,分类和各种高压断路

以及要求

器的机构、性能和运行维护特点.

重点重点:高压断路器的用途、技术参数和型号。

难点难点:正确理解高压断路器的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内容:

开关电器的作用(10分钟)

开关电器的分类方法(20分钟)

高压断路器的用途(5分钟)

高压断路器的基本要求(15分钟)

教学进程

(含课堂高压断路器的分类(10分钟)

教学内容、高压断路器的特点(15分钟)

教学方法、高压断路器的技术参数和型号(25分钟)

辅助手段、

课堂教学方法:以变电站为例,通过多媒体观看变电站中的各种开关电器,在工程中

师生互动、

时间分配)建立开关电器概念,针对实物讲解断路器的结构、性能、参数和分类。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PPT课件)模型和实物

师生互动:课堂提问与课堂讨论

时间分配:2学时

作业布置教材:P66第1、2题

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主要

卢文鹏.《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参考资料

王子午,徐泽植.《高压电器》.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8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授课教案

第5单元

章节、名称第三章开关电器第二节高压断路器(后半部分)

让学生熟悉真空断路器的基本结构和真空断路器的操作过电压及其抑制方法,掌握

教学目的真空断路器的灭弧原理;熟悉六氟化硫气体的特型和六氟化硫气体断路器的基本结

以及要求

构,掌握六氟化硫断路器的灭弧机理。熟悉LW16-35和LW8-35型断路器的基本呢

工作特性。

重点重点:空断路器和六氟化硫断路器的灭弧原理

难点难点:空断路器和六氟化硫断路器的灭弧原理

课堂教学内容:

真空断路器的基本机构(10分钟)

真空断路器灭弧机理(20分钟)

真空断路器的操作过电压及抑制方法(20分钟)

SF6气体的特性(5分钟)

教学进程SF6气体断路器的结构类型(10分钟)

(含课堂

SF6气体的灭弧机理和灭弧过程(20分钟)

教学内容、

型断路器(分钟)

教学方法、LW-3515

辅助手段、课堂教学方法:以变电站为例,通过多媒体观看各种配电装置中的真空断路器和六氟

师生互动、化硫断路器,在工程中讲述这两种开关电器的作用,针对实物讲解断路器

时间分配)

的结构和性能。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PPT课件)、模型和实物

师生互动:课堂讨论

时间分配:2学时

作业布置教材:P66第3题

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主要卢文鹏.《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参考资料

王子午,徐泽植.《高压电器》.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8

牟道槐.《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部分》.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授课教案

第6单元

章节、名称第三章开关电器第三节高压断路器的操动机构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操动机构的分类和基本要求,熟悉电磁操作机构和弹簧操作机构的结构,

以及要求掌握电磁操作机构和弹簧操作机构的动作原理

重点重点:电磁操作机构和弹簧操作机构的动作原理

难点难点:操动机构的“防跳跃”等基本功能

课堂教学内容:

操动机构的分类(15分钟)

操动机构的基本要求(20分钟)

电磁操动机构(CD型)(15分钟)

弹簧操动机构(CT型)(30分钟)

教学进程

液压操动机构(20分钟)

(含课堂

课堂教学方法:以变电站为例,通过多媒体和动画观看各种配电装置中的操动机构,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在工程中讲述这各种操动机构的作用,针对实物讲解断路器各种操动机构

辅助手段、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

师生互动、

课堂讲授(50分钟)、开关检修实训基地现场演示(50分钟)

时间分配)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PPT课件)、现场实物

师生互动:现场提问和讨论

时间分配:2学时

作业布置教材:P66第3题

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主要

卢文鹏.《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参考资料

王子午,徐泽植.《高压电器》.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8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授课教案

第7单元

第四节高压隔离开关

章节、名称第三章开关电器

第五节高压熔断器

让学生熟悉隔离开关的作用与要求、分类方法和型号含义;掌握隔离开关的技术参数

教学目的

和户内式隔离开关的工作原理;熟悉高压熔断器的机构、工作原理和户内与户外式高

以及要求

压熔断器;掌握高压熔断器的作用、特点、分类和技术参数以及保护特性。

重点:隔离开关的技术参数和户内式隔离开关的工作原理在输配电系统中与断路器配

重点

合使用时的操作顺序、高压熔断器的作用和技术参数

难点

难点:高压熔断器的保护特性

课堂教学内容:

隔离开关的作用(10分钟)

隔离开关的要求与技术参数(20分钟)

隔离开关的分类、型号和户内式隔离开关(20分钟)

高压熔断器的作用、特点、基本机构和工作原理(20分钟)

教学进程高压熔断器的分类和技术参数(10分钟)

(含课堂

户内式高压熔断器、户外式高压熔断器(20分钟)

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方法:以变电站为例,通过多媒体观看各种配电装置中的隔离开关和熔断器,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在工程中讲述各种隔离开关和熔断器的作用,针对实物讲隔离开关和熔断

师生互动、器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

时间分配)

课堂讲授(50分钟)、开关检修实训基地现场演示(50分钟)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PPT课件)、实物观看

师生互动:课堂问讨论

时间分配:2学时

作业布置教材:P66第9、10、11题

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主要

卢文鹏.《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参考资料

王子午,徐泽植.《高压电器》.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8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授课教案

第8单元

第一节互感器的作用和工作特性

章节、名称第四章互感器

第二节电流互感器(前半部分)

让学生熟悉互感器与系统的连接和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工作特性;掌握电磁式

教学目的

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熟悉电流互感器测量的电流误差和角误差的概念和电流互感

以及要求

器运行工况对误差的影响。

重点重点:互感器的作用、工作特性和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

难点难点:电流互感器测量误差和影响误差的运行因素

课堂教学内容:

互感器与系统的连接(5分钟)

互感器的作用(15分钟)

电流互感器的工作特性(15分钟)

教学进程电压互感器的工作特性(15分钟)

(含课堂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20分钟)

教学内容、

电流互感器测量误差的概念(15分钟)

教学方法、

电流互感器运行工况对误差的影响(15分钟)

辅助手段、

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方法:以变电站为例,通过多媒体观看各种配电装置中的互感器,在工程中

时间分配)讲述互感器的作用,针对实物讲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

理,简单分析电流互感器的误差。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PPT课件)、实物、课堂讲授

师生互动:课堂提问、课堂讨论

时间分配:2学时

作业布置教材:P91第1、2、3、4题

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主要

卢文鹏.《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参考资料

狄富清.《变电设备合理选择与运行检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授课教案

第9单元

章节、名称第四章互感器第二节电流互感器(后半部分)

让学生掌握电流互感器的准确级、额定容量、电流互感器的配置原则、电流互感器的

教学目的

10%误差曲线和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方式;熟悉电流互感器的结构类型和型号、电流互

以及要求

感器使用时注意事项和各种类型电流互感器的是用场合。

重点重点:电流互感器的准确级、额定容量、配置原则、10%误差曲线和接线方式

难点难点:电流互感器的10%误差曲线

课堂教学内容:

电流互感器的准确级(20分钟)

电流互感器的额定容量(5分钟)

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方式(25分钟)

教学进程电流互感器的分类(10分钟)

(含课堂电流互感器的结构类型(25分钟)

教学内容、

电流互感器的配置原则(10分钟)

教学方法、

电流互感器使用时注意事项(5分钟)

辅助手段、

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观看各种配电装置中的电流互感器,在工程中讲述互感器

时间分配)的结构型式,针对实物工程应用讲述电流互感器的准确级、额定容量、具

体的接线方式,通过通过工程案例讲解互感器使用时注意的事项。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PPT课件)、课堂讲授

师生互动:课堂提问

时间分配:2学时

作业布置教材:P91第5、6、8、9题

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主要

卢文鹏.《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参考资料

狄富清.《变电设备合理选择与运行检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授课教案

第10单元

章节、名称第四章互感器第三节电压互感器

让学生熟悉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测量误差及其影响因素;掌握电磁式电压互

教学目的感器的分类和结构型号;熟悉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误差,掌握电容式电压互

以及要求感器的结构类型;掌握电压互感器的准确级和容量的概念,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式和配

置原则。

重点:电磁式和电容式电压感器的准确级、额定容量、结构类型、配置原则以及电压互

重点

感器在工程使用过程中的接线方式。

难点

难点:电压互感器的原理、测量误差的分析。

课堂教学内容: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测量误差(15分钟)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结构类型(20分钟)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15分钟)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的误差(5分钟)

教学进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结构类型(10分钟)

(含课堂电压互感器的准确级(10分钟)

教学内容、

电压互感器的额定容量(5分钟)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式(15分钟)

师生互动、电压互感器的配置原则(5分钟)

时间分配)

课堂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观看各种配电装置中的电压互感器,在工程中讲述电压互感

器的结构型式,针对实物工程应用讲述电流互感器的准确级、额定容量、具

体的接线方式,通过通过工程案例讲解互感器使用时注意的事项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PPT课件)

师生互动:课堂提问

时间分配:2学时

作业布置教材:P91第10、13、14、16题

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主要

卢文鹏.《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参考资料

狄富清.《变电设备合理选择与运行检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授课教案

第11单元

第一节电气主接线概述

章节、名称第八章电气主接线和自用电

第二节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让学生掌握电气主接线的基本概念、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类型、电器回路中

教学目的

开关电器的配置原则;能够独立分析单母线接线、单母线分段接线和带旁路的单母线

以及要求

分段接线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重点重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概念和单母线接线分析

难点难点:不同但母线接线方式的对比

课堂教学内容: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概念(10分钟)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类型(20分钟)

电气回路中开关电器的配置原则(20分钟)

单母线接线(15分钟)

教学进程单母线分段接线(15分钟)

(含课堂

单母线带旁路接线(10分钟)

教学内容、

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10分钟)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课堂教学方法:通过观看多媒体图片,以变电站为例引入工程概念,在变电站中讲述

师生互动、电气主接线的概念、接线类型和配置原则,针对实际工程分析单母线接线

时间分配)

的工作原理和各种方式下优缺点对比。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PPT课件)、课堂讲授

师生互动:课堂提问

时间分配:2学时

作业布置教材:P9第1、2、3题

主要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参考资料卢文鹏.《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授课教案

第12单元

章节、名称第八章电气主接线自用电第二节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让学生掌握双母线接线、一台半断路器、变压器母线接线、单元接线、桥形接线和角

教学目的

形接线的工作原理,熟悉各种主接线形式的特点和各自适用的场合以及各种接线方式

以及要求

的优缺点。

重点重点:各种主接线形式的基本原理和适用场合。

难点难点:工程中正确选择主接线形式。

课堂教学内容:

双母线接线(20分钟)

一台半断路器接线(15分钟)

变压器母线组接线(15分钟)

教学进程

单元接线(15分钟)

(含课堂

教学内容、桥形接线(20分钟)

教学方法、角形接线(15分钟)

辅助手段、课堂教学方法:通过观看多媒体图片,引入工程概念,针对变电站中各种工程实例讲

师生互动、

述不同接线方式的工作原理和各自特点及使用场合,在对比中找出各种接

时间分配)

线方式的优缺点。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PPT课件)、课堂讲授、认识实习时加深理解

师生互动: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

时间分配:2学时

作业布置教材:P181第4、5、6、7题

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主要

卢文鹏.《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参考资料

牟道槐.《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部分》.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授课教案

第13单元

第三节发电厂和变电站主变压器的选择

章节、名称第八章电气主接线自用电第四节电气主接线设计

第五节自用电及接线

让学生掌握主变压器容量、台数和型式的选择原则;熟悉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原则、设

教学目的

计程序、设计依据和厂用电的接线方式;掌握电气主接线的技术经济分析、厂用电的

以及要求

作用、分类和厂用电电源;

重点:主变压器容量、台数和型式的选择原则;电气主接线的技术经济分析、厂用电

重点

的作用、分类和厂用电电源;

难点

难点:主变压器容量、台数的选择、电气主接线的技术经济分析

课堂教学内容:

发电厂主变压器容量、台数的选择(15分钟)

电气主接线设计原则和程序(10分钟)

电气主接线设计依据和技术经济比较(15分钟)

自用点的作用(10分钟)

教学进程厂用电率(10分钟)

(含课堂厂用电分类(10分钟)

教学内容、

厂用供电电源(20分钟)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厂用电接线方式(10分钟)

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方法:通过观看多媒体图片,引入工程概念,针对变电站中各种工程实例讲

时间分配)

述电气主接线选择的有关知识,结合变电站讲述厂用电的作用分类、供电

电源的保障和接线方式。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PPT课件)、课堂讲授

师生互动:课堂提问、课堂讨论

时间分配:2学时

作业布置教材:P181第9、11、12题

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主要

卢文鹏.《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参考资料

狄富清.《变电设备合理选择与运行检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授课教案

第14单元

第一节配电装置概述

章节、名称第九章配电装置

第二节配电装置安全净距

教学目的让学生熟悉配电装置的类型、特点和对配电装置的要求;掌握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和

以及要求最小安全净距

重点重点: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的概念

难点难点:正确判断各种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

课堂教学内容:

对配电装置的基本要求(15分钟)

屋内配电装置及其特点(10分钟)

屋外配电装置及其特点(15分钟)

装配式配电装置及其特点(10分钟)

教学进程成套配电装置及其特点(10分钟)

(含课堂配电装置型式的选择(5分钟)

教学内容、

最小安全净距的概念(10分钟)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各种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25分钟)

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方法:通过观看多媒体图片,引入工程概念,针对变电站中各种工程实例讲

时间分配)

述配电装置的概念和各种类型布置形式及其特点,结合工程实例讲述最小

安全净距的概念和配电装置中安全净距的具体规定。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PPT课件)、课堂讲授

师生互动:课堂提问、案例讨论

时间分配:2学时

作业布置教材:P203第1、2题

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主要卢文鹏.《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参考资料狄富清.《变电设备合理选择与运行检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孟宪章罗小梅.《10/0.4kV变配电实用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X)7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授课教案

第15单元

第三节屋内配电装置

章节、名称第九章配电装置第四节屋外配电装置

第五节成套配电装置

让学生熟悉屋内外配电装置的类型、特点、基本布置原则;掌握平面图、断面图和配

教学目的

置图的概念、能够看懂屋内外配电装置的各种图纸;熟悉成套配电装置的类型和各种

以及要求

成套配电装置的结构与特点。

重点重点:平面图、断面图和配置图的概念和高压开关柜的“五防”

难点难点:正确认识各种配电装置图纸

课堂教学内容:

屋内配电装置的分类和特点(15分钟)

屋内配电装置布置的基本原则(25分钟)

屋内配电装置布置实例分析(10分钟)

屋外配电装置的分类和特点(10分钟)

教学进程

屋外配电装置布置的基本原则(10分钟)

(含课堂

教学内容、屋外配电装置布置实例分析(10分钟)

教学方法、高压成套配电装置(10分钟)

辅助手段、

SF6全封闭组合电器(GIS)(10分钟)

师生互动、

时间分配)课堂教学方法:通过观看多媒体图片,针对变电站中各种屋内外配电装置和成套配电

装置的工程实例讲述其特点,课外搜集组合电器的内容。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PPT课件)、观看各种工程图片

师生互动:课堂提问、案例讨论

时间分配:2学时

作业布置教材:P203第3、4、5、6题

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主要

卢文鹏.《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参考资料

狄富清.《变电设备合理选择与运行检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授课教案

第16单元

章节、名称第十章接地装置第一节接地装置的概念

教学目的

让学生掌握电气接地的基本概念,熟悉电气接地的作用及分类。

以及要求

重点

重点:电气接地的概念和作用

难点

课堂教学内容:

接地与接地装置的概念(15分钟)

接地电流与接地短路电流(10分钟)

流散电阻与接地电阻和对地电压(10分钟)

接触电势和接触电压(15分钟)

教学进程跨步电压和跨步电势(10分钟)

(含课堂

中性点、零点和中性线、零线(15分钟)

教学内容、

接地线和接地、接地系统(10分钟)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电气接地的作用及其分类(15分钟)

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方法:通过观看多媒体图片,针对电力工程中各种接地装置的工程实例讲述

时间分配)

其概念、作用,通过案例分析安装各种接地装置的必要性和意义。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PPT课件)、观看工程图片

师生互动:课堂提问、案例讨论

时间分配:2学时

作业布置教材:P223第1、2、3题

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主要牟道槐.《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部分》.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

参考资料卢文鹏.《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陈家斌.《接地技术与接地装置》.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授课教案

第17单元

第二节接地装置的安装

章节、名称第十章接地装置

第三节接地电阻

让学生熟悉接地装置的敷设要求,掌握接地体和接地线的安装方法;掌握工频接地电

教学目的

阻和冲击接地电阻的概念,熟悉各类电气接地装置和防雷击地装置对接地电阻的要

以及要求

求,掌握降低电阻的方法

重点重点:接地装置的敷设要求和接地电阻的概念

难点难点:各类接地电阻的测量

课堂教学内容:

接地装置的敷设要求(10)

接地装置的安装方法(20)

接地电阻的概念(20)

各类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20)

教学进程

(含课堂防雷设备的接地电阻(20)

教学内容、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10)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方法:通过观看多媒体图片,针对电力工程中不同接地装置的工程实例讲述

辅助手段、

师生互动、其概念、安装方法、不同接地装置对接地电阻的要求等,在讲述概念的过

时间分配)程中讲述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PPT课件)、观看接地装置图片

师生互动:课堂提问、案例讨论

时间分配:2学时

作业布置教材:P203第4、5、6题

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主要卢文鹏.《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参考资料陈家斌.《接地技术与接地装置》.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牟道槐.《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部分》.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