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课件_第1页
《兰亭集序》课件_第2页
《兰亭集序》课件_第3页
《兰亭集序》课件_第4页
《兰亭集序》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堂导入《兰亭集序》唐蓦神龙本

被称为中国书法圣地的“兰亭”,位在浙江省绍兴县的西南部,春秋时越王勾践植兰于此,汉代时建有驿亭,因而得名,这个古朴典雅的园子虽然不大,却为中外游人所瞩目。

传说“鹅池”两字出自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两人的手笔。当年,王羲之在池边刚写完“鹅”字,忽然听到“圣旨到”,便搁笔迎旨。一旁正在练字的儿子王献之,趁父亲离开之际,提笔补上了“池”字,一碑两字,父子合璧,成了千古佳话。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10.1课兰亭集序1.了解王羲之的生平及文章写作背景,积累文化常识。2.积累整合文言知识,疏通文意,背诵全文。3.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

4.探究王羲之“向死而生”的积极人生观。学习目标壹·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临沂),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因王羲之曾任右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王羲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王羲之7岁学书,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由于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和贡献,被后世誉为“书圣”。代表作品有《王右军集》《兰亭集序》等。

南朝·宋·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雅量》:“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或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袒腹卧,如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1.坦腹东床译文:

王家的儿郎们都不错,听到来挑选女婿,个个都很矜持,只有一个在东面的床上露着肚皮躺着,好像啥也没听到。郗鉴说:“那就是这个了。”询问之下,这个人就是王羲之,于是就把自己的大女儿郗Chī璇嫁给了王羲之。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译文: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2.入木三分释义: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知人论世——写作背景相聚兰亭永和九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四十二人在绍兴兰亭修褉事时,众人饮酒赋诗。最终二十六人留下《兰亭》诗,王羲之作四言及五言诗各一首。众人之《兰亭》诗汇成诗集,王羲之即兴挥毫为此诗集作序,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这便是有名的《兰亭集序》。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为修禊日。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贰·初读体会

有关“序跋”内容“序”也叫“叙”或“引”,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书中位置:序(卷首)、跋(卷末)书序:说明编写的情况、目的、介绍内容

赠序:临别赠言,勉励、推崇、赞许宴集序:古人饮宴,常一同赋诗,集结成册,再推举一人作序。如《兰亭集序》《滕王阁序》作者:自序、他序(评价的内容)分类叁·深度探究任务一

:积累知识,疏通文意。文言知识点原句解析

通假字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特殊句式

任务二:整读品味,理清脉络。1.阅读课文,圈画出每一部分体现作者情感的字句,感受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任务三:精读赏析,探究内涵。任务安排:分小组讨论翻译课文1、2段,3-5分钟后小组选代表上讲台翻译课文并讲解所翻译句子的知识点。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稧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

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阴历三月初一种祭礼高高的竹子都映衬、围绕酒杯旁边乐器赋诗举行的都年号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名作动,喝酒第一段幽雅的情怀关于兰亭——流觞曲水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羽

觞*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

视听之娱,信

也。和风用来....使...开畅极尽确实自然万物这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舒畅。抬头观望宇宙的寥廓,低头细看地上万物的繁多,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极尽耳目的乐趣,实在值得快乐啊!第二段:写作者陶醉在人与自然的和谐氛围中的快乐心境。第二段赏析1、2段,品兰亭之“乐”活动事宜具体表现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活动环境活动天气参与人物活动感受1.以“活动记录者”的身份填写记录一、寻“乐之由”2.结合文本内容,根据示例,仿写一个句子示例:兰亭之乐,乐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的(优美)①兰亭之乐,乐在(

)的(

);②兰亭之乐,乐在(

)的(

);③兰亭之乐,乐在(

)的(

);④兰亭之乐,乐在(

)的(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欢愉仰观宇宙、俯察品类自由一觞一咏、畅叙幽情闲逸流觞曲水、列坐其次雅致①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3.仿写展现了文人雅士的风度和诗意的人生,因为这种美好的聚会会成为千古美谈,作者也由衷地发出感叹:信可“乐”也。那作者这种乐是不是真“乐”呢视、听之乐只是文人雅士追求的感官之乐,这种快乐是短暂的,肤浅的、瞬间的、简单的。二、思“痛之因”1.作者因何而痛?用(

)中读出(

)的句式作答①从“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读出(

)的痛。

②从“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读出(

)的痛。

③从“俯仰一世”和“俯仰之间”

读出(

)的痛。

赏析第3段,思兰亭之“痛”人生无常生命短暂光阴易逝(2018·北京·高考真题)1.你所在的中学举办隆重的校庆典礼,邀请了很多校友、家长参加。你作为学生代表向来宾致欢迎辞,其中要引用两句古代诗文。请填写恰当的句子。金秋十月,天高云谈,今天大家齐聚一堂,真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在校同学,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当堂检测2.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3.兰亭集会时文人雅士们把酒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他们则坐在水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

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

万殊,静躁不同,当其

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

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

以之

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之于)从……中获得。同“晤”,面对面同“取”千差万别求得,得到等到

至、及,

到,过去,以前变化因为

造化,自然第三段胸怀抱负就着,随着发生,引起互相交往三、悟“悲之源”赏读第4段,悟兰亭之“悲”1.作者由最初的及时之乐到人生之痛,又感生命之悲,如此一步步走向沉重,作者的悲情又是缘何而生?①兰亭之悲,悲在②兰亭之悲,悲在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请在横线上填写原文句子29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

嗟悼,不能

喻之于怀。/固知

一死生为虚诞,齐

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

事异,所以

怀,

其致

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

文。符契面对叹息哀伤乃;就一:把…看做一样。

齐:把…看做相等。未成年而死去的人意态,情趣不同

于:对;

斯:这。这次(集会)的诗文明白即使...的原因第4段引起,产生引起,发生符,又称符契,或符节。是古代朝廷调动军队或发布命令的信物,通常用竹板或金属制成,上面刻着文字,剖分为两半,一半留在朝廷,一半由将帅持有。它是权力的象征,具有绝对服从的意义。彭,即彭祖,传说他曾经活到八百岁。殇,未成年而死去的人。彭殇:表示长寿和短命的人。让视野更宽与梦想更近2.对于生的眷念和死的痛苦,使王羲之借古人言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死生亦大矣!那么,作者持有怎样的生死观呢?你怎么评价王羲之的生死观?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批判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世人的主流思想。劝诫当时及后世的人们热爱生命、珍惜光阴、有所作为。魏晋士人的生死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汉末)曹操《短歌行》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汉魏)徐干《室思》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魏)阮籍《咏怀》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云:‘死便据地以埋’”——《晋书•刘伶传》魏晋士人的生死观成因1、两晋时期社会极剧动荡2、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天下名士,少有全者”“孔融死而士气灰,嵇康死而清议绝。”3、天下名士,为了避祸保身,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消极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主旨归纳这篇书序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抒发了欢乐有尽,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强调了生死问题,批判了庄子把死生等同起来的虚无主义观点,表明了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课后小练(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文笔洗练,自然有致。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水,短短16个字就将兰亭周围之景描绘了出来。(2)《兰亭集序》中,王羲之表达饮酒赋诗可以用来畅叙情怀的想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代诗文中常使用对偶句,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写与会者畅观天地自然万物。(4)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将世人大体分为“静者”和“躁者”两类,并形象地概括了这两类人的生活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