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课后训练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课后训练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课后训练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课后训练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课后训练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一、选择题1.“孩子……二十岁刚步入成年,便成为马其顿国王。……征服波斯帝国,逼死大流士;挺进阿富汗;直逼印度恒河,……建立起地跨亚、欧、非庞大的帝国。”材料中“帝国”指的是()A.罗马帝国B.阿拉伯帝国C.拜占庭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2.[2022·山东济南月考]据记载,东征之时,亚历山大就抱有一种把“已知人类居住世界”联合为一体,建立大同社会的愿望。他不仅随军带有专家学者,而且还资助他们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亚历山大的所作所为()A.使亚历山大帝国长治久安B.世界开始从分散联合为一体C.开始打破区域文明的界限D.为东西方文明交流创造条件3.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A.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B.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C.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D.瓷杯瓷盘随郑和下西洋传到阿拉伯4.伴随着蒙古西征,两位欧洲传教士分别受教皇和法国国王派遣,到达漠北与蒙古交涉;同一时期,中国也有人到欧洲访问。这反映了()A.意大利人重视与中国交往B.蒙古西征推动了东西方交流C.意大利最早与蒙古交往D.西征是为了加强与西方的联系5.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自地中海至中亚的广袤疆域经历了希腊化时代。对希腊化文明在政治上的理解正确的是()A.亚历山大在远征中摒弃东方君主的绝对权威B.结合马其顿与东方王权制度建立君主专制政体C.希腊化文明是希腊古典文明的衰落与延伸扩展D.希腊化文明中的社会政治结构绝对整齐划一6.在希腊化世界中,被征服地区的原有上层人士接受希腊文化,说希腊语,模仿希腊人的生活方式,说明了()A.在希腊化世界中地域文化的变化B.被征服地区居民完全希腊化C.希腊人的生活方式具有吸引力D.亚历山大帝国实行专制统治7.苏联学者巴托尔德说:“蒙古帝国把远东和近东的文明国家置于一个民族,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这就不能不促进贸易和文化珍品的交流。中亚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该学者认为蒙古帝国建立的意义在于()A.统一了远东和近东各国B.促进了不同地区的交流和发展C.维护帝国的专制统治D.建立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8.(成吉思汗的大将)哲别和速不台的侵入波斯、高加索和罗斯“不过是一次长途奔袭。他们去后,这些地方的人民可能以为是做了一场噩梦,而蒙古人在这些城市里面留下来的冒烟的瓦砾场以及堆积如山的尸体证实他们经过这里是可怖的事实。”材料说明蒙古西征()A.是一次正义的战争B.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C.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灾难D.推动欧洲城市发展9.蒙古军西征之后,俄罗斯处于________的控制之下。画线处应填入的是()A.伊利汗国 B.察合台汗国C.窝阔台汗国 D.钦察汗国10.世界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式有两种:和平交流与暴力冲突。下列属于暴力冲突的有()①希波战争②阿拉伯数字的传播③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④马可·波罗来华⑤蒙古西征⑥鉴真东渡A.①②③ B.①③⑤C.④⑤⑥ D.②④⑥11.亚历山大远征时,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新城。为扩大统治基础,亚历山大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倡导两者通婚。建立帝国后,埃及的宗教崇拜和巴比伦的天文学、数学知识传入了希腊。由此可知,亚历山大远征()A.是一次掠夺性战争 B.是一次正义性战争C.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D.促进了欧洲经济发展12.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A.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B.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C.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D.瓷杯瓷盘随郑和下西洋传到阿拉伯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亚历山大在远征过程中一旦遇到抵抗,他不惜大动屠刀。城市被摧毁,幸存者被出卖为奴,财富被洗劫一空。(亚历山大)远征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合,东方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西方,丰富了西方的知识宝库。同时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材料二1294年,蒙古人在波斯所建立的伊利汗国为摆脱财政危机,开始用雕版印刷纸币。到了14世纪,印刷术便由波斯传入了欧洲。蒙古人西征有一定的破坏性,所到之处必然会对当地的居民进行抢掠,对城市进行破坏,这些行为也正是对封建制度的打击和摧毁。在蒙古人对欧洲传统观念的摧毁之下,欧洲人对以前深信不疑的神学所宣传的观点产生了质疑,他们不得不冲破神学的控制,开始为自己而独立思考。蒙古西征使得丝绸之路再度复兴,为欧洲人去往东方打开了大门,曾到过东方的欧洲人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告诉欧洲人在东方有一个人口众多、美丽富饶的大帝国。——宋鑫秀《蒙古西征对当时世界的统治及影响分析》(1)根据材料一,概括亚历山大帝国扩张的影响,并结合所学,指出亚历山大东征后希腊文化中心的演变。(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蒙古西征后东西方人员往来的重要史实,并概述蒙古西征对欧洲近代社会的影响。(8分)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一、选择题1.“孩子……二十岁刚步入成年,便成为马其顿国王。……征服波斯帝国,逼死大流士;挺进阿富汗;直逼印度恒河,……建立起地跨亚、欧、非庞大的帝国。”材料中“帝国”指的是()A.罗马帝国B.阿拉伯帝国C.拜占庭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解析: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34年率领军队开始远征,历时10年,灭亡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起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故D项正确。2.[2022·山东济南月考]据记载,东征之时,亚历山大就抱有一种把“已知人类居住世界”联合为一体,建立大同社会的愿望。他不仅随军带有专家学者,而且还资助他们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亚历山大的所作所为()A.使亚历山大帝国长治久安B.世界开始从分散联合为一体C.开始打破区域文明的界限D.为东西方文明交流创造条件解析:根据材料可得出,亚历山大的做法有利于加强与被征服地区的联系,进而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创造条件,故D项正确;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在军事征服的基础之上,未能维持长治久安,故A项错误;世界开始从分散联合为一体始于新航路开辟,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开始打破区域文明的界限”,故C项错误。3.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A.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B.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C.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D.瓷杯瓷盘随郑和下西洋传到阿拉伯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3~14世纪正值第三次蒙古西征时期,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故A项正确。4.伴随着蒙古西征,两位欧洲传教士分别受教皇和法国国王派遣,到达漠北与蒙古交涉;同一时期,中国也有人到欧洲访问。这反映了()A.意大利人重视与中国交往B.蒙古西征推动了东西方交流C.意大利最早与蒙古交往D.西征是为了加强与西方的联系解析:材料体现出东西方人员往来,有助于加强两国的交流,反映出蒙古西征推动了东西方交流,故B项正确。5.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自地中海至中亚的广袤疆域经历了希腊化时代。对希腊化文明在政治上的理解正确的是()A.亚历山大在远征中摒弃东方君主的绝对权威B.结合马其顿与东方王权制度建立君主专制政体C.希腊化文明是希腊古典文明的衰落与延伸扩展D.希腊化文明中的社会政治结构绝对整齐划一解析:马其顿王国征服希腊以后300年间,希腊化文明在政治上的表现为民主传统被封建专制取代,君主专制政体建立,B项正确。6.在希腊化世界中,被征服地区的原有上层人士接受希腊文化,说希腊语,模仿希腊人的生活方式,说明了()A.在希腊化世界中地域文化的变化B.被征服地区居民完全希腊化C.希腊人的生活方式具有吸引力D.亚历山大帝国实行专制统治解析:材料中强调的是“被征服地区的原有上层人士”主动接受希腊文化,模仿希腊人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希腊与被征服地区文化、生活方式等不断趋同,不断融合,说明了在希腊化世界中地域文化的变化,故选A项。7.苏联学者巴托尔德说:“蒙古帝国把远东和近东的文明国家置于一个民族,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这就不能不促进贸易和文化珍品的交流。中亚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该学者认为蒙古帝国建立的意义在于()A.统一了远东和近东各国B.促进了不同地区的交流和发展C.维护帝国的专制统治D.建立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解析:巴托尔德意在强调蒙古帝国建立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推动作用,故B项正确;A、D两项是帝国建立的直接表现,不是意义,均排除;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8.(成吉思汗的大将)哲别和速不台的侵入波斯、高加索和罗斯“不过是一次长途奔袭。他们去后,这些地方的人民可能以为是做了一场噩梦,而蒙古人在这些城市里面留下来的冒烟的瓦砾场以及堆积如山的尸体证实他们经过这里是可怖的事实。”材料说明蒙古西征()A.是一次正义的战争B.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C.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灾难D.推动欧洲城市发展解析:蒙古西征本身是对这些国家的武装入侵,大肆屠杀当地居民,给当地带来深重灾难,故A、B两项错误,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城市发展问题,D项错误。9.蒙古军西征之后,俄罗斯处于________的控制之下。画线处应填入的是()A.伊利汗国 B.察合台汗国C.窝阔台汗国 D.钦察汗国【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蒙古军西征之后,俄罗斯处于钦察汗国的控制之下,故D项正确。10.世界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式有两种:和平交流与暴力冲突。下列属于暴力冲突的有()①希波战争②阿拉伯数字的传播③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④马可·波罗来华⑤蒙古西征⑥鉴真东渡A.①②③ B.①③⑤C.④⑤⑥ D.②④⑥【解析】希波战争、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蒙古西征属于暴力冲突,故B项正确。11.亚历山大远征时,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新城。为扩大统治基础,亚历山大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倡导两者通婚。建立帝国后,埃及的宗教崇拜和巴比伦的天文学、数学知识传入了希腊。由此可知,亚历山大远征()A.是一次掠夺性战争 B.是一次正义性战争C.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D.促进了欧洲经济发展【解析】亚历山大兴建了希腊式的新城,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倡导两者通婚,以及埃及的宗教崇拜和巴比伦的天文学、数学知识传入了希腊,这些都有利于东西方文化交流,故C项正确。12.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A.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B.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C.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D.瓷杯瓷盘随郑和下西洋传到阿拉伯【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3—14世纪正值第三次蒙古西征时期,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故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亚历山大在远征过程中一旦遇到抵抗,他不惜大动屠刀。城市被摧毁,幸存者被出卖为奴,财富被洗劫一空。(亚历山大)远征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合,东方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西方,丰富了西方的知识宝库。同时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材料二1294年,蒙古人在波斯所建立的伊利汗国为摆脱财政危机,开始用雕版印刷纸币。到了14世纪,印刷术便由波斯传入了欧洲。蒙古人西征有一定的破坏性,所到之处必然会对当地的居民进行抢掠,对城市进行破坏,这些行为也正是对封建制度的打击和摧毁。在蒙古人对欧洲传统观念的摧毁之下,欧洲人对以前深信不疑的神学所宣传的观点产生了质疑,他们不得不冲破神学的控制,开始为自己而独立思考。蒙古西征使得丝绸之路再度复兴,为欧洲人去往东方打开了大门,曾到过东方的欧洲人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告诉欧洲人在东方有一个人口众多、美丽富饶的大帝国。——宋鑫秀《蒙古西征对当时世界的统治及影响分析》(1)根据材料一,概括亚历山大帝国扩张的影响,并结合所学,指出亚历山大东征后希腊文化中心的演变。(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蒙古西征后东西方人员往来的重要史实,并概述蒙古西征对欧洲近代社会的影响。(8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一“亚历山大在远征过程中一旦遇到抵抗,他不惜大动屠刀”“城市被摧毁,幸存者被出卖为奴,财富被洗劫一空”可得出,亚历山大的对外扩张给当地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根据材料一“远征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合”可得出,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第二问,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2)题第一问,紧扣东西方人员往来回答,可列举马可·波罗来华、列班·扫马到欧洲访问等。第二问,根据材料二“开始用雕版印刷纸币。到了14世纪,印刷术便由波斯传入了欧洲”等可得出,使中国印刷术传入欧洲;根据材料二“对封建制度的打击和摧毁”“欧洲人对以前深信不疑的神学所宣传的观点产生了质疑,他们不得不冲破神学的控制”等,可得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