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同步分层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同步分层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同步分层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同步分层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同步分层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基础过关练知识点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时,就中长(中国长春)铁路协定的有效期中方作了让步,但要求苏联口头承诺,在必要的情况下,中国也可以沿西伯利亚大铁路调运军队。这主要说明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A.实行“一边倒”的政策B.力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C.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奉行“求同存异”外交方针2.刘少奇在1956年政治报告中道:“美国政府对于我国的态度至今还远不是现实的和合理的”,“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都需要和平”,“事实证明,铁幕不在我们这一边。我们的门是对一切人敞开的。”这反映了我国()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要求B.外交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C.有意放弃“一边倒”外交战略D.置身于美苏冷战对峙之外3.1972年3月,日本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读卖新闻》上刊登了一则笑话,大致内容是:熊猫去美国,孩子问:不来日本吗?妈妈答:佐藤(时任日本首相)靠不住,不行。对该笑话解读合理的是()A.日本社会希望改善对华关系B.中美两国已经正式建交C.中国对日释放改善关系意愿D.日本政府改变外交方针知识点二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4.1982年,中美虽签订了《八七公报》,但是中国由此认识到如果继续联美抗苏,会影响世界力量对比的均衡,因此,有必要在美苏之间奉行平衡政策。由此,我国()A.积极巩固与苏联的结盟关系B.实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C.着眼于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D.强烈反对美苏两国霸权主义5.1990年,时任外交部长的钱其琛出席联合国第四十五届大会。会议期间,他川流不息地分别会见了60多个国家的外长或领导人,阐述了中国对海湾问题的立场,不赞成大国对海湾地区的军事卷入。这主要体现出中国政府()A.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B.坚定反对美国构建单极世界C.努力推进大国国际合作D.重建冷战后国际政治新秩序6.我国外交随着国内外形势变化不断调整,“在战略制定方面,由意识形态色彩浓厚转向以国家利益为重,由反对现行的国际体系转向参与国际体系,认识到首先要发展自己,只有在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后,才能影响世界。”上述转变发生的背景是()A.中印谈判,发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亚非国家独立,万隆会议召开C.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冷战结束,国际局势趋于缓和知识点三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7.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以“争取世界各国对中国梦的理解和支持”,使他们认识到中国梦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这表明中国()A.积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B.继续坚持独立自主,推动合作共赢C.借助传统智慧,展示世界大国风采D.发展国际合作成为外交的基本立场8.中共十九大以来,中国主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亚太经合组织北京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主场外交,这些活动的特殊作用在于()A.致力于谋求地区性和平发展B.积极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C.重点搞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D.拓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答题区]题号12345678答案拓展培优练1.[2024·河南焦作高二联考]1956~1958年,中国艺术团曾经两次访问南美洲的智利、乌拉圭、巴西、阿根廷等国,通过演出、座谈、访问等活动表达了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友好、和平相处的愿望。同时,中国也邀请拉美国家相关人士来中国访问考察。中国此举()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拓展了民间外交的新空间C.彻底打破了美国的封锁和孤立D.旨在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2.[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二联考]国际上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立的情况下,从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性质来看,革命胜利后的中国幻想帝国主义援助不仅是不现实的,而且是十分危险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必须“一边倒”。这一外交政策()A.有利于新中国的生存与发展B.促成了中苏的长期友好关系C.加剧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性D.切断了与西方国家的联系3.[2024·江西宜春高二联考]1955年,新中国对外贸易部部长讲道:“五年多来,我们……稳步发展同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贸易,同时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采取争取利用与斗争、分化相结合的策略,积极开展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这一对外贸易政策()A.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B.体现了政府政策的原则性与灵活性C.突破了西方世界的经济封锁D.导致了中苏关系的恶化4.[2024·海南儋州高二检测]据一位旅居西德的华人回忆,很多年来,每天一早出门,都会看到门前堆着许多垃圾。但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他家门口变得不再有垃圾,社区警察对他的态度也变得亲切起来;一些生活在南非的华人也表示,当地人对中国人的态度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显著变化。这些事例折射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A.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B.发达国家治安的改善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D.中非政治合作的深化5.[2024·河北唐山高二模拟]20世纪70年代初期,随着中美关系的缓和,中国同日本、英国、联邦德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一系列资本主义先进国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中国这一外交新局面()A.缓和了同周边国家的矛盾B.为后来对外开放创造了条件C.使得中国成为世界性强国D.促进了国内政治形势的稳定6.[2024·广东茂名高二统考]20世纪50年代,美国主流媒体很少赞扬中国,且报道时多使用“红色中国”。1979年,美国《时代》周刊则以《邓小平的梦想》为封面标题,赞扬“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壮举”。这一转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A.美国政府着手改善中美关系B.中国内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C.美国媒体摒弃意识形态偏见D.中国经济实力已经显著增强7.[2024·河北张家口高二联考]下表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党的文献中与外交相关的部分用语的变化。这可用于说明()文献用语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作为重要外交历史经验来继承1982年中共十二大报告提出“革命决不能输出”,要“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国际主义”不再被正式提起,“爱国主义”提法被延续下来A.中共外交理念缺乏延续性B.我国对时代主题认识的改变C.国际上意识形态斗争消失D.中国的外交立场发生了变化8.[2024·吉林通化高二统考]2013年10月24日,中国高层专门召开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习近平等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出席,规格之高十分罕见,“周边”成为近来中国外交的最热词汇。专家分析,新一届领导层“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大战略正清晰呈现。这种外交提速的行为()A.表明了中国睦邻友好外交进一步发展B.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已开始走向成熟C.表明中国周边环境有不断恶化的趋势D.展示了“求同存异”方针的丰硕成果9.[2024·新疆博尔塔拉高二调研]下图是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政府提出处理中非事务的“五不”原则。“五不”原则的提出()A.意在建立睦邻友好的外交关系B.有利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C.说明非洲在国际上影响力扩大D.加速了非洲殖民统治瓦解10.[2024·福建三明高二联考]中华文明历来崇尚“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几千年来,“和平”理念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刻进中国人民的基因,和平也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普遍期待与殷切向往。安全是普遍的,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强调()A.对外交政策进行根本性调整B.借助传统文化树立大国意识C.贡献中国智慧实现合作共赢D.增强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影响[答题区]题号12345678910答案11.[2024·河南南阳高二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战”后随着殖民体系瓦解,广大亚非拉国家摆脱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被掠夺奴役状态,实现了政治、经济独立和国家自主发展。但经济弱势的地位没有根本改变。西方国家依托其先进的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在全球政治治理中占据优势,拥有更多话语权。进入21世纪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一方面广大发展中国家占世界总人口约85%,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根据2018年7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的数据: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80%。按汇率法计算,这些国家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接近40%。另一方面,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成“一超多强”格局,“一超”与“多强”进行着激烈的博弈,一方要打造单极世界,其他方要推进多极化。近30年过去了,多极化不断推进,单极“梦想”日渐遥远,中国、俄罗斯、欧盟、印度等已成为重要的多极力量。——摘编自刘建飞《把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1)根据材料,分析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变”的本质及表现。(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面对这一“大变局”作出的应对措施。12.[2024·河北沧州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工作的领导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外交工作的领导,可以得出以下几条基本经验;坚持党对外交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准确把握国际社会的时代主题,迅速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牢记中国的身份定位,创造性地坚持独立自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正是因为我们党不断深刻总结和正确运用上述历史经验,中国外交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摘编自徐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外交工作的历史经验》根据材料,围绕“新中国的外交”这一主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基础过关练1.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方作了让步,但要求苏联口头承诺,在必要的情况下,中国也可以沿西伯利亚大铁路调运军队”可知,新中国在与苏联结盟之时力求在平等谈判基础上寻求苏联的支持,力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故B正确;材料反映新中国在与苏联结盟之时力求在平等谈判基础上寻求苏联的支持,无法体现“一边倒”,排除A;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2.答案:A解析:刘少奇的言论指出了造成中美关系的关键是美国对中国的敌视,而且明确提出中国追求和平,不排斥任何尊重中国主权的国家,这种外交意识反映了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外交要求,A项正确;这一时期外交并未有突破性进展,排除B项;材料内容坚持的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与“一边倒”无关,排除C项;当时中国并不能置身于冷战之外,排除D项。故选A项。3.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1972年3月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后,中日关系仍没改善,日本民间对此很失望,日本社会希望改善对华关系,A项正确;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时间不符,B项排除;材料从日本角度而言,没有中国方面对日态度的信息,C项排除;根据“佐藤(时任日本首相)靠不住,不行”可知,当时的日本政府还没改变对华的外交方针,D项排除。故选A项。4.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如果继续联美抗苏,会影响世界力量对比的均衡”可知,中国认为联美抗苏会使世界力量对比失衡,由此调整了外交战略,即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B项正确;1979年美国与中国已正式建交,C项错误;A、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均排除。故选B项。5.答案:A解析: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60多个国家阐述自己的外交立场,这体现了中国政府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故选A;材料只能说明中国对自身外交立场的阐述,不能体现反对美国构建单极世界和推进大国合作,排除BC;中国阐述外交立场不代表意图重构新的国际政治秩序,排除D。6.答案:C解析:根据“转向以国家利益为重”“转向参与国际体系”“只有在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后,才能影响世界”等信息可得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外交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在发展对外关系方面,注重以自身的利益及经济建设为出发点,努力为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及对外开放创造环境,C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题干中“认识到首先要发展自己,只有在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后,才能影响世界”不符,排除A项;万隆会议召开与题干中“认识到首先要发展自己,只有在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后,才能影响世界”不符,排除B项;D项在我国外交政策调整之后,不符合材料的时间,排除。7.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国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可得出中国在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根据材料“争取世界各国对中国梦的理解和支持”“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可得出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合作共赢,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反对霸权主义,排除A项;没有体现传统智慧,排除C项;国际合作不是基本立场,排除D项。故选B项。8.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共十九大以来,中国积极主办了一系列外交会议和论坛,这表明中国积极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B项正确;这些外交活动不仅涉及地区性和平发展,更涉及全球性的和平发展,排除A项;C项不属于这些活动的重点,而在于中国能够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排除;这些活动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排除D项。故选B项。拓展培优练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艺术团访问南美部分国家,并邀请拉美国家相关人士来华访问考察,这种民间艺术交流活动拓展了中国民间外交的新空间,B项正确;中国此举虽然淡化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但是“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C项“彻底打破”说法错误,排除;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是客观效果,不是主观目的,排除D项。故选B项。2.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保障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不被孤立扼杀,捍卫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果实,有利于新中国的生存与发展,A项正确;中苏关系随双方利益和国际关系格局变化而不断调整,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走向破裂,排除B项;“一边倒”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壮大了世界和平力量和民主力量,排除C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排除。故选A项。3.答案:B解析:题干中既主张和苏联发展贸易,又主张根据平等互利等原则和西方国际进行贸易,由此体现我国贸易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B项正确;AD不符合材料主旨;C选项表述过于绝对。故选B项。4.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20世纪60年代,中国华侨在国外受到外国人的尊重,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使外国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故选C;AB两项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内容,排除;D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5.答案:B解析: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与英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促进了相互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人员往来,为后来对外开放创造了条件,故选择B;英国、联邦德国、比利时等国是欧美国家,不是中国“周边国家”,排除A;成为世界性强国应该以国家的综合国力为基础,排除C;同资本主义先进国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与中国国内政治形势的稳定无关,排除D。6.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79年,美国《时代》周刊则以《邓小平的梦想》为封面标题,赞扬‘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壮举’”可得出美国对中国态度的转变,主要是受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影响以及中美建交的影响,反映出中国内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B项正确;此时中美已经建交,排除A项;C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7.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国际主义”“革命”等是“战争与革命”时代主题背景下的用语,而“爱国主义”是“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背景下的用语,这些用语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对时代主题认识的变化,即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B项正确;中共外交理念缺乏延续性与材料中“爱国主义”的延续不符,排除A项;意识形态斗争消失说法错误,排除C项;“外交立场发生了变化”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周边成为近来中国外交的最热词汇”“新一届领导层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大战略正清晰呈现”的信息可以看出中国睦邻友好外交进一步发展,故A项正确;B项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C项从题干信息中不能体现,且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与题干没有直接关联,故排除。9.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五不”原则反映了中国在新时期平等交往、互惠互利的精神,这一原则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B项正确;中国与非洲不相邻,排除A项;中国提出“五不”原则与非洲在国际上影响力无关,排除C项;非洲殖民体系早在1999年已经瓦解,排除D项。故选B项。10.答案:C解析:据题意可知,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强调和平、以和为贵,所以面临新的形式中国依然强调合作共赢,C项正确;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面临新的国际形势并没有对外交政策进行根本调整,排除A项;中国的外交政策并非是为了树立大国意识,排除B项;我国面临新形式是为了与周边各国实现合作共赢,而非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排除D项。故选C项。11.答案:(1)本质:世界秩序重塑,全球治理机制完善。(言之成理即可)表现:世界多极化进一步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各国之间联系更加紧密;“一超”与“多强”长期进行激烈的博弈。(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2)措施:积极推动世界的正向发展。政治上,要坚持正义,秉持公道、道义为先;经济上,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我们要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巩固同各国的伙伴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以“亲、诚、惠、容”的理念发展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友好合作关系;同欧洲、拉美国家也要在相互增进了解和合作中不断进步。中国不仅着眼于自身的发展,还就世界和平发展的诸多议题提出中国方案。(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世界。本质:根据材料“进入21世纪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所学可知,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变”的本质在于国际秩序的变动,即世界秩序重塑,全球治理机制完善。表现:根据材料“中国、俄罗斯、欧盟、印度等已成为重要的多极力量”可知,世界多极化进一步发展;根据材料“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80%”可知,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和各国之间联系更加紧密;根据材料“‘一超’与‘多强’进行着激烈的博弈”可知,“一超”与“多强”长期进行激烈的博弈。(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措施:结合当今中国对外关系的成就进行分析,如积极推动世界的正向发展。政治上,要坚持正义,秉持公道、道义为先;经济上,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我们要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巩固同各国的伙伴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以“亲、诚、惠、容”的理念发展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友好合作关系;同欧洲、拉美国家也要在相互增进了解和合作中不断进步。中国不仅着眼于自身的发展,还就世界和平发展的诸多议题提出中国方案。12.答案:新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根据不同时期的国际、国内形势,调整外交政策,适应国际环境变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特色、优势、传统,凝聚着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外交理论和实践探索成果,必须在新时代发扬光大。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这一规定确立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独立自主”和“维护和平”的主基调。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坚持“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废除了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一切特权和不平等条约。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得到印度、缅甸政府共同倡导,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虽然我国外交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先后经历过“一边倒”“两线作战”“一条线、一大片”等特点和变化,但我国外交独立自主和维护和平的主基调和根本追求从来没有改变。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们党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发生重大变化,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在1986年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正式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概念。此后30多年来,我们根据形势变化和任务要求,先后提出和实践全方位外交布局、走和平发展道路、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政策、主张,实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时俱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承载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想的政治术语,从最初的基本立场到概念形成再到发展完善,经历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进程,也必将见证和贡献中华民族强起来的伟大使命。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据材料“准确把握国际社会的时代主题,迅速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牢记中国的身份定位,创造性地坚持独立自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原则性和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