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综合练习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考点复习_第1页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综合练习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考点复习_第2页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综合练习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考点复习_第3页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综合练习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考点复习_第4页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综合练习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考点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选择题1.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B.监察体系的改进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D.察举制度的实施2.1898年,湖南率先建立培养新式官僚的课吏馆,其课程分学校、农工、工程、刑名、缉捕、交涉六类,戊戌政变后被废止。清末新政时期,清廷下令各省设立课吏馆。据此可知()A.课吏馆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B.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在湖南确立C.课吏馆是地方官制改革的标志D.湖南率先引入了近代官僚制度3.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4.伏尔泰提出人类历史上有四个“值得重视”的时代:伯利克里时代、奥古斯都时代、文艺复兴时代和路易十四时代,并将路易十四时代作为最辉煌灿烂的黄金时代大加赞颂。伏尔泰的观点()A.体现历史进步的信念B.肯定君主享有至高无上权威C.强调历史的延续不断D.反映启蒙运动天赋人权思想5.[2023·柳州市新高三摸底考试]据学者研究发现,汉文帝时期已有“贤良”“孝廉”之选,但未形成正式制度。汉武帝始以明文规定下来,凡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荐,经过考核,任以官职;不久又规定依人口数量按比例进行选举,取消资产的限制。这样的变化()A.体现了察举制的形成完善B.标志着科举制度走向成熟C.有利于贵族垄断人才选拔D.沉重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6.[2023·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二模]家谱是记录家族世系繁衍及其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商周时期就有用于祭祀的家谱。东晋、南朝时期,家谱发展迅速,出现了专修家谱的机构,谱牒学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与家谱发展关系密切的是()A.儒、佛、道“三教合归儒”B.官吏选拔标准的重大变革C.从分裂到统一的政治形势D.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7.[2023·天津市一模]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调整与改革文官制度的法律》规定:文官不得因为政党关系等政治原因被免职;文官必须保持政治“中立”,不得参加党派间的政治活动。这些规定()A.弱化了政党的政治影响力B.有利于国家行政秩序稳定C.强化了三权分立政治体制D.旨在限制总统的行政权力8.[2023·鞍山市高三三模]在中国近代学制中,1904~1922年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这种变化()时间课程设置变化癸卯学制(1904年)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只是必修课程中的两门,但份量仍很重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取消读经、讲经课壬戌学制(1922年)修身课改为公民课A.体现了对君主权威的公开挑战B.印证了民国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C.反映出平民人格与精神塑造被重视D.说明新文化运动加速了思想解放9.下表为北宋科举取士对比表(摘录),据此可知,宋代科举制()皇帝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录取数118139916514255年平均数7.9174.9127327A.构建了平等的政治管理体系B.大幅度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C.进一步简化了科举选官程序D.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政治结构10.中国古代在选拔官员上长期推行保任制,即任人者要对被任者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被任者任职后的功过优劣,任人者要与之同赏罚。这说明中国古代()A.建立了完善的选官制度B.法律惩罚制度异常严酷C.注重加强对官员的管理D.官员职责缺乏明确分工11.(2023·广东汕尾)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提到:英国文官制度的这种纯粹的职业性还是非常有理由值得其他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妒忌的——它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少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产生的脱节减少到最小”主要是基于 ()A.公开考试,择优录取 B.政治中立,职务常任C.工作隐名,分权制衡 D.严格考核,晋升唯功12.北洋政府时期,募集社会捐赠救灾恤难的途径主要有:政府公务员薪金扣减充作赈捐,向中外各团体及个人募捐等。1913年,北洋政府规定:“凡捐款逾一万圆或募捐逾五万圆以上者给特别奖章,凡捐款逾五千圆或募捐逾三万圆以上者给一等奖章……凡应给赈抚奖章者随给执照以资证明。”这说明()A.以工代赈举措具有时代特色B.赈灾政策长期持续实效显著C.救灾资金中社会捐赠比重大D.政府发挥调配社会资源功能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顺帝阳嘉元年考试经术笺奏,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本是想替当时用人定一客观标准……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既不需要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要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种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考试及格,即为进士及第,进士及第便有做官资格了……又因礼部试有进士、明经诸科,故此制又称科举制。——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唐代朝廷经常派遣监察官员或特使巡行各地,在视察地方政治的同时,监督校核官员课绩。宋代地方监司既管监察,又掌考课。宋代中央监察部门以整肃吏治为己任,也时常过问官员的善恶、能否。宋廷考察地方官吏时并不专一倚重地方监司,而经常是通过监司、御史台各自系统独立检举、相互核查。——摘编自邓小南《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察举制的选官标准,简述东汉察举制的发展表现。(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拥护门第”的选官制度及其弊端,概括唐代科举制的特点。(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宋时期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古代选官、用官制度所蕴含的政治智慧。(4分)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选择题1.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B.监察体系的改进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D.察举制度的实施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辟召制度是察举制的补充,选拔了大量真才实学之人,其运作是辟主根据民间呼声或自己的见闻,使出身草野没有机会入仕之人进入统治阶层。辟召制度是“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要保证其有效运作并加强中央的控制,这就需要监察体系的改进,故B正确;分科考试选官制指的是科举制,故A错误;郡国并行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和材料没有必然联系,故C错误;察举制度和辟召制度是两种不同的选官制度,故D错误。2.1898年,湖南率先建立培养新式官僚的课吏馆,其课程分学校、农工、工程、刑名、缉捕、交涉六类,戊戌政变后被废止。清末新政时期,清廷下令各省设立课吏馆。据此可知()A.课吏馆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B.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在湖南确立C.课吏馆是地方官制改革的标志D.湖南率先引入了近代官僚制度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对于课吏馆的设立经历了曲折,但最终还是设立了,说明课吏馆中对于培养新式官僚的内容,符合当时社会发展与转型的需要,故A项正确;培养新式官僚的课吏馆区别于学校教育,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排除;课吏馆服务于新式官僚的人才储备,为将来可能会到来的官制变革做好准备,不代表当时地方官制已有所改变,排除C、D两项。3.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末新政时期废除科举制度,传统入仕之路阻断,原来追求科举以获取功名利禄之路,现在已经走不通了;但是通过留学也可以取得政府承认的出身,“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也可看出这是劝大家出洋游学的文章,清末新政选官制度变革,即从科举制选官到学堂选官、留学生选官制度的变化,这促进了传统社会结构的变动,故C项正确;材料是劝导文章,还无法反映出洋留学是否得到社会广泛支持,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留学选官的新入仕途径,但无法判断落第人士是官派留学生的主要来源,属于夸大程度型错误,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国人的中西体用观,故排除D项。4.伏尔泰提出人类历史上有四个“值得重视”的时代:伯利克里时代、奥古斯都时代、文艺复兴时代和路易十四时代,并将路易十四时代作为最辉煌灿烂的黄金时代大加赞颂。伏尔泰的观点()A.体现历史进步的信念B.肯定君主享有至高无上权威C.强调历史的延续不断D.反映启蒙运动天赋人权思想解析:根据“伯利克里时代、奥古斯都时代、文艺复兴时代和路易十四时代,并将路易十四时代作为最辉煌灿烂的黄金时代大加赞颂”可以看出其重视这四个历史时期,而这四个时期都是按历史时间发展的,而路易十四时代较之前的时代更进步,路易十四在任期间法国成为当时的欧洲最强的国家,因此其指出路易十四时代是最辉煌灿烂的黄金时代,体现了历史进步的信念,A项正确;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反对君主专制,排除B项;四个时代并不是连续的,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天赋人权,排除D项。5.[2023·柳州市新高三摸底考试]据学者研究发现,汉文帝时期已有“贤良”“孝廉”之选,但未形成正式制度。汉武帝始以明文规定下来,凡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荐,经过考核,任以官职;不久又规定依人口数量按比例进行选举,取消资产的限制。这样的变化()A.体现了察举制的形成完善B.标志着科举制度走向成熟C.有利于贵族垄断人才选拔D.沉重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解析:据材料从汉文帝到汉武帝时期明文规定,之后又有“人口数量按比例进行选举,取消资产的限制”,体现了察举制度的形成与完善,故选A正确;科举制是中国选官制度的成熟,排除B;材料的做法打破官僚贵族的垄断,故C错误;察举制在其后期,弊端日益严重,成为公卿大族维护其势力和特权的工具,故D错误。6.[2023·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二模]家谱是记录家族世系繁衍及其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商周时期就有用于祭祀的家谱。东晋、南朝时期,家谱发展迅速,出现了专修家谱的机构,谱牒学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与家谱发展关系密切的是()A.儒、佛、道“三教合归儒”B.官吏选拔标准的重大变革C.从分裂到统一的政治形势D.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下,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与题意相合,故选B项;“三教合归儒”由隋代王通提出,即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与题意关系不大,排除A项;“从分裂到统一”刚好相反,商周时期国家统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排除C项;家谱意在区分家族权势,与民族交融关系不大,排除D项。7.[2023·天津市一模]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调整与改革文官制度的法律》规定:文官不得因为政党关系等政治原因被免职;文官必须保持政治“中立”,不得参加党派间的政治活动。这些规定()A.弱化了政党的政治影响力B.有利于国家行政秩序稳定C.强化了三权分立政治体制D.旨在限制总统的行政权力解析:按照《调整与改革文官制度的法律》的相关规定,文官“不得因为政党关系等政治原因被免职”、在政治上文官必须保持政治“中立”,不得参加党派间的政治活动,这就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故选B项;题干内容仅是述及文官必须在政治上保持“中立”立场,但是与政党的影响力无关,排除A项;“三权分立”涉及的是立法权由国会来行使、行政权由总统来行使、司法权由最高法院来行使,但是这些内容与“文官制度”无关,并且,文官在政治上处于“中立”的地位,排除C项;按照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关规定,其基本原则是“分权制衡”,即“三权分立”和“制约平衡”,其“三权”之间是“制衡”的关系,排除D项。8.[2023·鞍山市高三三模]在中国近代学制中,1904~1922年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这种变化()时间课程设置变化癸卯学制(1904年)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只是必修课程中的两门,但份量仍很重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取消读经、讲经课壬戌学制(1922年)修身课改为公民课A.体现了对君主权威的公开挑战B.印证了民国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C.反映出平民人格与精神塑造被重视D.说明新文化运动加速了思想解放解析:根据题干表格内容可知,从“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占据较大分量”到“取消读经、讲经课”,再到“修身课改为公民课”,这种变化体现出国民教育理念的转变,即由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向公民人格和精神的转变,这反映出平民人格与精神塑造被重视,故选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12年2月,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已经被推翻,排除A项;在题干表格内容仅是述及壬戌学制将“修身课改为公民课”,但是并没有述及其内容,也就体现不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5月,但是该事件不能证明癸卯学制与壬子癸丑学制,排除D项。9.下表为北宋科举取士对比表(摘录),据此可知,宋代科举制()皇帝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录取数118139916514255年平均数7.9174.9127327A.构建了平等的政治管理体系B.大幅度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C.进一步简化了科举选官程序D.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政治结构解析:宋代时期,科举录取数和年平均数不断增加,有利于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从而改变传统的政治结构,故D项符合题意。北宋时期,封建等级森严,故A项错误;表格内容无法反映政府行政效率,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反映科举选官程序,且宋代科举制完善,选官程序反而相对烦琐,故C项错误。10.中国古代在选拔官员上长期推行保任制,即任人者要对被任者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被任者任职后的功过优劣,任人者要与之同赏罚。这说明中国古代()A.建立了完善的选官制度B.法律惩罚制度异常严酷C.注重加强对官员的管理D.官员职责缺乏明确分工解析:保任制所体现的连带责任,有利于防止官员滥用职权和腐败,说明中国古代注重对官员的管理,C项符合题意。保任制无法说明选官制度的完善与否,故A项错误;材料虽体现了“连坐”性,但并不能说明法律惩罚的严酷,故B项错误;保任制无法体现官员的职责是否分明,故D项错误。11.(2023·广东汕尾)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提到:英国文官制度的这种纯粹的职业性还是非常有理由值得其他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妒忌的——它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少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产生的脱节减少到最小”主要是基于 ()A.公开考试,择优录取 B.政治中立,职务常任C.工作隐名,分权制衡 D.严格考核,晋升唯功解析:根据材料“它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少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并结合英国文官制度的史实可知,政治中立和职务常任原则使得英国文官不受政党更迭的影响,能保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故选B项。公开考试,择优录取是文官制度的特点,但是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工作隐名,分权制衡形成英国文官与政务官的分立,并不能使“产生的脱节减少到最小”,排除C项;严格考核,晋升唯功是文官制度的特点,但与政府更迭无关,并不能使“产生的脱节减少到最小”,排除D项。12.北洋政府时期,募集社会捐赠救灾恤难的途径主要有:政府公务员薪金扣减充作赈捐,向中外各团体及个人募捐等。1913年,北洋政府规定:“凡捐款逾一万圆或募捐逾五万圆以上者给特别奖章,凡捐款逾五千圆或募捐逾三万圆以上者给一等奖章……凡应给赈抚奖章者随给执照以资证明。”这说明()A.以工代赈举措具有时代特色B.赈灾政策长期持续实效显著C.救灾资金中社会捐赠比重大D.政府发挥调配社会资源功能解析:从材料来看,民国政府鼓励募捐,对捐款人有额外的表彰,这体现出政府发挥职能,参与社会资源调配,所以D项正确。A项与材料反映的内容无关;从材料中无法看出这一政策的效果,也无法看出捐赠比例问题,故B、C两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顺帝阳嘉元年考试经术笺奏,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本是想替当时用人定一客观标准……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既不需要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要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种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考试及格,即为进士及第,进士及第便有做官资格了……又因礼部试有进士、明经诸科,故此制又称科举制。——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唐代朝廷经常派遣监察官员或特使巡行各地,在视察地方政治的同时,监督校核官员课绩。宋代地方监司既管监察,又掌考课。宋代中央监察部门以整肃吏治为己任,也时常过问官员的善恶、能否。宋廷考察地方官吏时并不专一倚重地方监司,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