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哲学导论(第3版) 课件 第十一章 科学理性与科学精神_第1页
科学技术哲学导论(第3版) 课件 第十一章 科学理性与科学精神_第2页
科学技术哲学导论(第3版) 课件 第十一章 科学理性与科学精神_第3页
科学技术哲学导论(第3版) 课件 第十一章 科学理性与科学精神_第4页
科学技术哲学导论(第3版) 课件 第十一章 科学理性与科学精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一章

科学理性与科学精神一、科学理性与非理性

1.科学理性精神的觉醒

近代理性精神的觉醒,是从14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

始于16世纪初的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则在此基础上再次推进了人类理性精神的成熟。

到了17、18世纪,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所倡导的“启蒙理性”把洛克的经验论和牛顿力学奉为理性的样板,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并将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219世纪,一方面是曙光初照,科学技术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崭露头角,另一方面科技双刃剑又开始显示其严酷的两重性。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在20世纪已经发生了一个根本的转折。32.科学理性的扩张与合理性在启蒙思想家看来,“理性”主要是指与宗教信仰相对立的人的全部知性能力。在实践中,启蒙时期的理性一方面与资产阶级人权相结合,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方面的需要;另一方面,理性与自然科学也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科学技术理性,成为适应西方工业文明发展的精神力量。43.非理性主义思潮的泛滥非理性主义思潮的产生并非偶然。它不仅仅与社会历史和自然科学发展的现实有关,更是传统理性主义的缺陷长期累积的结果。事实上,自文艺复兴特别是启蒙运动以来,人文主义就开始逐渐偏离理性的轨道,17世纪时,帕斯卡、卢梭等人文主义者就举起了反对理性的旗帜;到了20世纪,叔本华、尼采、弗洛伊德、海德格尔、柏格森哲学则将理性传统引向了非理性主义。54.非理性作用的必要性和局限性所谓科学中的理性,通常可以理解为人类通过自觉的逻辑思维把握客观世界规律的能力(理性思维能力),以及运用这种能力认识世界的活动。非理性则是与理性相对应的一种能力和活动。所谓非理性,就一般的理解而言,一是指心理结构上的本能意识或无意识,二是指非逻辑的认识形式。前者如想象、情感、意志、信仰等,后者如直觉、灵感、顿悟等。6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问题:传统的科学主义观点认为理性高于非理性,并将科学的理性方法绝对化,无条件地推广至各门非自然学科及社会问题的研究中,事实上却是在否定非理性方法在认识中的积极作用;相反,非理性主义的观点则坚持非理性高于理性,甚至将非理性方法绝对化,声称它是达到人和世界本质的唯一方法,却视理性方法为认识过程中的障碍因素。7二、科学理性与非理性的互补1.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相契合在现实的科学实践活动中,理性与非理性是相互协调、相互契合在一起的。这种契合性首先表现在,理性与非理性从来就不是可以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在具体的认识过程中,理性因素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的形成与发展又有赖于理性因素,二者是相互促进的。8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二者的契合还更多表现在具体科学活动中的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方面:一方面,理性因素作用的实现有赖于非理性因素的参与。另一方面,非理性因素的实现也有赖于理性因素的作用发挥。总之,理性与非理性在具体的科学活动中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二者都有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科学过程中逻辑与非逻辑、理性与非理性等不同思维方式的契合,共同推进了科学认识的不断发展与进步。92.从态度的改变做起要从根本上改变工具理性的僭越所带来的人类精神危机和道德危机,实现价值理性的复归与人的意义的回归,就要改变以往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之间关系上的态度和原则,以最终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协调、统一,进而在具体的行为中达到工具性考量与价值性考量的和谐一致。这主要包括: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经济发展与生态优化的并举。三是物质丰裕与精神提升的共荣。四是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兼顾。103.在对立的两极中实现平衡在原始的思维中,人类精神亦已表现出对立的两性:一方面孕育着秩序和理性;另一方面则意味着迷狂和本能。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理论理性与技术理性相结合的高级形式,并不是纯粹理性自恋的产物,乃是理性精神与酒神精神相互激荡所诞生的整体人类文化中的一部分,是一枚瑰丽的精神花朵。真正的人类生活也应当在这两极的张力所形成的微妙平衡中进行。11三、科学精神的内涵与特征1.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作为先进文化的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呈现出科学精神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它们首先是理性信念、实证方法、批判态度和试错模式。(1)理性信念科学精神首先是一种理性信念。这种信念把自然界视为人的认识对象和改造对象,即哲学家所称的客体。12理性信念是人类反思自我、反思实践的产物,是人类赖以发展的精神支柱。理性信念是对理智的崇尚。理性信念是对知识价值的肯定。(2)实证方法近现代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即所谓实证方法。实证方法首先秉持一种客观的态度,在思考和研究中尽力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尽可能精确地揭示出事物的本来面目;实证方法也是一种实用的态度,是义无反顾地通过对自然的揭示和控制,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幸福生活。13(3)批判态度批判态度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所谓批判,其目的在于明辨是非,凡事都问个为什么,凡事都摆事实、讲道理。批判态度源于合理的怀疑主义。批判态度是科学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没有批判就没有发展。首先,批判态度反对将一切理论和假说神圣化。其次,批判态度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再次,批判态度是科学真理客观性的保障。14(4)试错模式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强调:科学是一门可错的学问,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科学发现遵循试错模式。接受试错模式,意味着在科学研究中保有一种谦恭的心态,科学自身也将在试错过程和批判审视下不断提升与完善。152.科学精神的时代特征在科学精神所显现的时代特征中,最为人们所重视者有: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宽容开放、人文关怀。(1)求真务实和开拓创新科学精神的核心,当下首先应当归结为求真务实和开拓创新。16中国科技创新具有三个突出特点:第一,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的“并联式”的过程,必须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关键作用。第二,我国科技创新正在从外源性向内生性转变。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第三,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最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17开拓与否首先看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有两点值得特别重视:第一,要多元投入,不仅要搞举国体制、大科学,也要给自由科研留有空间。应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投入的力度,还要广开投入的来源,鼓励企业和民间进行投入。第二,要真正形成一个选优汰劣的氛围,杜绝人为的人才等级划分;既能保护大多数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又能让真正优秀的科研人才脱颖而出。科研需要竞争,否则就难有创造性;只有切实做好同行评议,才能形成有序的竞争态势。18(2)宽容开放和人文关怀人类文化是由多元文化形态共同构成的文化整体,科学是现代文化形态的一种。让科学在一种宽容而开放的文化氛围中与其他文化和平共处,将是人类文化未来整体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基本要求。科学中的宽容不只是要消极接受,更是要充分尊重不同的认知方式以及不同的科学或非科学的观点,允许不同文化形式都同样拥有存在的自由与权利。科学宽容,即是允许科学研究中不同意见、不同方法的存在。19科学宽容,也意味着尊重科学之外的其他文化,允许不同文化形式的存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动和融合,是科学与人文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20从理性精神的觉醒,到对人类理性能力的承认、肯定与张扬,贯穿了科学发展的整个过程。然而,随着科学迅猛扩张造成理性的分裂,即工具理性彰显而价值理性衰微,理性又面临着极大的考验。当下,非理性主义思潮乘机涌现,而且显示出一定的积极意义。那么,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究竟是什么关系?应当怎样在科学理性与非理性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作为先进文化的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呈现出科学精神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它们首先是理性信念、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