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典型题】_第1页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典型题】_第2页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典型题】_第3页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典型题】_第4页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典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间发生热传导现象的条件是(

)。A.不能接触B.必须接触C.接不接触都行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传递热的方式往往都独立存在的B.太阳在中午光照最强,热辐射传递的热量最多C.烤箱传递热量的主要方式是热传导3.在做“小孔成像”的实验过程中,你在塑料膜上看见的像是(

)。A.与实际火焰大小一样B.与实际火焰上下颠倒C.与实际火焰左右相反D.与实际火焰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相反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需要一定的温度,凝结需要遇冷才会发生B.三者都是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C.蒸发、沸腾、凝结都是水的变化5.排队时,如果后排的同学只能看到前一名同学的后脑勺,说明队伍已经站整齐了。这是利用了(

)。A.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B.光向四面八方射出的原理C.光传播速度很快的原理D.光的反射原理6.三棱镜能够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七种颜色按顺序依次是(

)。A.红橙黄绿蓝靛紫B.红橙黄绿靛蓝紫C.黄橙红绿蓝靛紫7.下列物体中传热速度最快的是(

)。A.不锈钢杯B.陶瓷碗C.塑料碗8.下列物体中,导热性能最好的是(

)。A.塑料泡沫B.陶瓷C.铁锅9.空气中的水蒸气(

)来自江河湖海里水的蒸发。A.极少部分B.多数C.绝大多数10.有A、B、C、D四位同学在玩“快速抓尺子”游戏时,测量抓到尺子下端的平均长度分别记录如下,(

)反应速度最快。A.1.2㎝B.1.7㎝C.2.9㎝D.3.5㎝二.填空题(共10题,共50分)1.大脑和(

)合称为神经中枢。2.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的关系,(

)偏重于管理数学、逻辑、语言等功能;(

)偏重于管理音乐、绘画、情感等功能。3.空气中的(

)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漂浮在高空就是(

),接近地表就是(

);直接从云层中降落下来的小冰晶就是(

)。4.温度、(

)、(

)等都能改变地表的形态。5.地球内部可分为三层,分别是(

)、(

)、(

)6.(

)不需要靠空气、水等任何物质,即使在真空中也能进行。7.蚕的一生可以分为(

)、(

)、(

)、(

)等几个阶段。8.(

)和(

)构成了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如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等。9.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的(

)或(

),它们漂浮在高空就是(

),接近地表就是(

)。10.在做“模拟温差变化对岩石的影响”的实验中,反复加热和冷却石块后,我们可以发现石块表面会出现(

),甚至(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今天的地球大陆板块与两亿年前的地球大陆板块相比较,可以证明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

)2.冬天手冷时,我们用力搓一搓手,就会感觉暖和了,这是因为两只手互相摩擦产生了热的缘故。(

)3.人在冷的时候多穿衣服会让身体热起来,这是衣服能生热。(

)4.植物没有参与水循环。(

)5.金属是热的良导体,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

)6.我们的情绪、行为、习惯都不受大脑的控制。(

)7.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8.睡眠对大脑的休息很重要。(

)9.光脚站在瓷砖、地板、地毯上的感觉都是一样的。(

)10.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同侧的关系。即左脑控制左侧身体的运动,右脑控制右侧身体的运动。(

)四.连线题(共1题,共8分)1.连线找朋友。音乐

绘画数学

左脑

书写逻辑

右脑

情感语言

技艺五.简答题(共6题,共24分)1.小乐经常趴在被窝里看手机至深夜,从对大脑的保护角度来说,小乐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2.你怎样解释下面光的现象?可以从光的行进路线考虑。3.请举例说明人类的哪些行为对自然界的生物和环境造成危害?(至少三点)4.简要说说大自然中的雨、雪是怎样形成的?5.什么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的原理?6.为什么说脑和脊髓是身体控制的中心?六.综合题(共3题,共24分)1.人造雾实验。实验步骤:①往量筒内倒入适量温水,放入点燃的线香②移走线香,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量筒内会产生___________。③用冷水代替温水,重复步骤①、②,此时,量筒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回答问题:①在量筒内倒温水的目的是产生更多的____________________。②放入点燃的线香是为了增加空气中漂浮的___________________。③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成众多的小水滴,它们漂浮在高空就是__________,接近地表就是__________。2.人造雾实验过程:①往量筒内倒入适量温水,放入点燃的线香。②移走线香,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观察量筒内的现象。③用冷水代替温水,重复,再观察量筒内的现象。(1)放入线香的目的:_________。(2)在量筒中倒入温水的目的:_________。(3)用冰袋的目的:_________。3.人造雾实验过程:①往量筒内倒入适量温水,放入点燃的线香。②移走线香,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观察量筒内的现象。③用冷水代替温水,重复,再观察量筒内的现象。(1)放入线香的目的:(

)。(2)用冰袋的目的:(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D4.B5.A6.A7.A8.C9.C10.D二.填空题1.脊髓2.左脑;右脑3.水蒸气;云;雾;雪4.风;水5.地壳;地幔;地核6.辐射7.卵;幼虫;蛹;成虫8.岩石;土壤9.小水滴;小冰晶;云;雾10.破裂的痕迹;破碎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小乐的做法不正确。因为睡眠对大脑的休息很重要,可以消除大脑的疲劳,恢复大脑的功能,小乐的做法不利于保护大脑。2.图中汽车的灯光和太阳射出的光穿过云层或树林都是直的,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3.过渡放牧、过渡捕捞、过量喷洒农药。4.地面、海洋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和空气中的微尘小颗粒结合到一起形成云,云的浓度达到一定的时候就形成降雨,温度在0℃以下就形成降雪。5.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颠倒。6.脑、脊髓和神经共同完成指挥和协调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