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突破大题解法支招之十合理阐释类主题合理阐释类内涵指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所谓理性分析就是应用史实进行论证,所谓客观评判就是在史料论证基础上分析其影响、意义或作用类型及问题呈现形式1.设问类型(1)根据材料,谈谈你对……的理解(2)根据材料,谈谈你对……的认识(3)对……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2.合理解释一般以文字、图片、表格等形式来考查3.解题模板是什么(内容/特点)+为什么+影响/怎么做(怎么做一般较少,多考影响),此步骤缺一不可,必须写全4.解题步骤(1)明确解释的内容“是什么”(2)史料论证:结合时代背景进行论述,回答“为什么”;结合影响(评价、作用、影响、意义)进行阐述,注意使用历史性的专业术语,进行客观、深入地评价,回答“怎么样”(3)总结提升:要从理论的角度进行升华提高【链典题例证】真题示例(2023·全国甲卷·T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在长江上建造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也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毛泽东豪迈地写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已经成为新中国的国家记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无论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结合史实阐释一则新中国的“国家记忆”。(要求:体现国家意义,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解题流程◆命题陷阱·没有看清要求:如要求“体现国家意义”“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如果写成对国家不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就不符合要求,导致不得分。·没有弄清题意,导致观点提炼不准确:提炼观点要结合材料中“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等信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形成系统的认识,只要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体现国家意义的事件选取论点,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史实进行论述即可。【析答题规则】规则1观点要相关性和准确性:如本题中要结合史实阐释一则新中国的“国家记忆”,是具有国家意义的大事。提出论点要注意四点:(1)不能写成短语,必须形成判断句式;(2)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3)不能长篇大论却不知所云;(4)不能完全抛开材料中的叙述规则2论证部分要史论结合:论证要围绕观点,要做到论从史出,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史实进行论述。避免所举的事件不典型、琐碎、不符合要求规则3评论部分要有所提升,不能简单重复前面的观点:用理论来论证这个观点或写总结性语言。这个结论一定要结合这道题目的内容写出,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和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史观以及历史发展的趋势等来论证。不能简单重复总观点,必须作内涵表述,上升到规律、本质、实质、正确做法。要呼应开头,但在语言上不能与开头重复,最好能对观点进行总结和升华【练迁移应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新中国科技体制的演变历程阶段概况1949-1978年这一阶段强调有计划、有组织、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给与研究体系,逐渐形成中央计划管理的科技体制,但对基础研究的带动力度不够大1978-1985年1978年邓小平重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1978-1985年,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是对计划经济制度下科技体系的恢复与重建,无法满足经济体制发展的需求1985-1995年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标志着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正式启动。主要策略是引进市场和竞争机制,激活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1995-2006年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这一时期基本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互动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以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为主的科学研究体系2006-2012年2006年党中央提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2007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突出市场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国家创新体系初具规模2012年至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2年,改革目标演变为“建成更加完备的高效能国家创新体系”。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要重点抓好完善评价制度等基础改革,转变科技管理定位,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摘编自曹原、田中修等《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体制演变的历程与启示》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体制演变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①可以指出科技体制在某一个阶段的特征,也可以指出某几个阶段演变的特征;②明确写出所选阶段;③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征:例如选择1949—1978年。根据材料“这一阶段强调有计划、有组织、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给与研究体系,逐渐形成中央计划管理的科技体制,但对基础研究的带动力度不够大”可知,这一时期实行高度集中、全面规划的科技体制。结合所学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国际环境、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党和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成就等角度进行阐释。但这一阶段科技体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对基础研究的带动力度不够大,不利于国家原始创新的积累。最后进行总结,即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科技体制,基本适应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根据材料“1978-1985年,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是对计划经济制度下科技体系的恢复与重建,无法满足经济体制发展的需求”也可选择1978—1985年进行阐释,即科技体系恢复与重建。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的时代背景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全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政治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致力于维护世界与周边和平环境。根据材料“1978年邓小平重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并结合所学可知,邓小平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以及“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战略思想。科技工作秩序逐步恢复,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虽进行了初期探索,但整体演进模式是对计划经济制度下科技体系的恢复与重建。并分析这种科技体制存在的弊端,例如国家行政手段管理过多,研究机构与企业相分离,技术成果转化不足等问题。最后进行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计划经济制度下的科技体系恢复与重建,适应了国家工作着重点的转移,但已无法满足经济体制改革的需求,改革迫在眉睫。也可以某几个阶段演变的特征为切入点,进行阐释,根据表格,可知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科技体制,可提炼出1949年至今,科技体制演变始终以国家重大战略为导向,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特征,进行阐释。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及2018年以来,科技体制的发展。最后进行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各阶段的科技体制改革都表现出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及时响应,走出了一条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道路。答案:特征:1949—1978年,高度集中、全面规划的科技体制。阐释: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包围、封锁。党和政府通过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形成了高度集中、全面规划的科技体制。由于中美关系紧张、中苏关系恶化,中国科技战略转向“自力更生”,取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作服选购合同范本
- 长期医药配送合同
- 幼儿园物资选购协议范本
- 柴油购销合同范本示例
- 焊锡丝采购合同签订后的履行
- 乳胶漆产品代理协议
- 地方特色月饼销售合同
- 标准投资理财合同样本
- 地址租赁协议
- 小学生科学绘本故事解读
- 表演基础训练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上海戏剧学院
- 星光制造有限公司管理费用控制制度优化设计
- 大学生人身安全教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齐鲁工业大学
- GB/T 44212-2024消费品质量分级厨卫五金产品
- 人教版(2012)音乐一年级上册国旗国旗真美丽 说课教案
- 记账实操-协会账务处理的分录
- JT-T-1344-2020纯电动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
- 长期护理保险考试附有答案
- 国际经济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河南大学
- 特殊教育概论-期末大作业-国开-参考资料
-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某中学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