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二轮复习突破大题 解法支招之八 认识启示类(学案)_第1页
2024届二轮复习突破大题 解法支招之八 认识启示类(学案)_第2页
2024届二轮复习突破大题 解法支招之八 认识启示类(学案)_第3页
2024届二轮复习突破大题 解法支招之八 认识启示类(学案)_第4页
2024届二轮复习突破大题 解法支招之八 认识启示类(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突破大题解法支招之八认识启示类主题认识启示类内涵对某一特定历史问题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检测学生的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知水平和历史感悟能力类型及问题呈现形式(1)类型一认识类设问:“谈谈你对……的认识”“概括对……的认识”“应如何看待……”“谈谈你对……的看法”等(2)类型二启示类设问:“谈谈……对……的启示”“从……中……得到了哪些经验教训”【链典题例证】真题示例(2022·上海等级考·T4)(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富强”是通贯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挂念,也是先进的中国人矢志追寻的伟大理想。材料一溯自庚申之衅,创巨痛深,当时姑息羁縻,在我可亟图振作。人人有自强之心,亦人人为自强之言。①——总理衙门奏折(1874年)材料二天下之势已日趋于混同矣,吾欲富强,西洋富强之政有在也,何不踵而用之。②——严复《原强》(1895年)材料三甲午之役,军破国削,举国上中社会大梦初觉,稍有智识者,多承认富强之策,虽圣人所不废。……继今以往,国人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者,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③——陈独秀《吾人之最后觉悟》(1916年)材料四中国急需把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的代表人物团结在一起,成立民主的临时的联合政府④,以便实行民主的改革,克服目前的危机,动员和统一全中国的抗日力量,有力地和同盟国配合作战,打败日本侵略者,使中国人民从日本侵略者手中解放出来。……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综合材料及所学,你如何看待近代中国追寻富强之路?(15分)解题流程◆命题陷阱·不能准确理解问题的要求,就会出现忽略过程和实质,只答评价的情况:如该题不能正确分析近代中国追寻富强之路的过程,就容易只答成对近代中国追求富强的评价,势必会造成答案空洞,无法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析答题规则】规则1理论定位规则:仔细分析材料,从中找准理论角度,引出理论观点,并引申出相应的认识启示。要注意运用因果关联、整体与部分、规律的客观性等理论观点,从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认识的深化和推移、意识的能动性等角度进行分析揭示。如该题材料引申出的理论角度是近代中国追寻富强之路,围绕近代中国追寻富强,分析其过程、实质和评价规则2多维视角规则:·政治方面:一般可从是否符合国情、领导阶级及其实施的方针策略、群众支持或拥护程度等方面思考。·经济方面:一般可从是否符合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适时调整政策等方面思考。·思想文化方面:一般从以下三点思考:①如何对待。可从在批判中继承、发展等方面思考。②如何认识。可从文化活动或思想的地位、对国内和国际的影响等方面思考。③可从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方面思考。·外交方面:可从外交政策的改变取决于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国家间的合作有利于各国发展等方面思考。如该题涉及经济上,洋务运动对西方先进科技的学习;政治上,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对西方民主制度的学习;思想文化上,新文化运动对西方民主和科学的学习【练迁移应用】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着革新与进步的重大命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惟夫一群之中,有少数最良之心理能策其群而进之……吾群之进步适应于世界,此先知先觉之天职,而吾《民报》所为作也。抑非常革新之学说,其理想输灌于人心而化为常识,则其去实行也近。——1905年孙中山《民报》发刊词材料二……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1915年陈独秀《青年杂志》创刊词材料三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1948年4月毛泽东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论述材料四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目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围绕上述材料核心问题并结合所学,简述你对中国社会革新与进步的认识。【解析】据材料可知,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解放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事件跨越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简述对中国社会进步与革新的认识,可从比较新旧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思路出发,从领导者、依靠对象、前途目标等方面展开分析。答案:认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争取人民主权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抗争,从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到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再到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然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这些救国道路都行不通。中国必须有一场新的、来自人民群众的民主革命。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其“新”表现在: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新的革命理想——社会主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历经28年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两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分层赋分:9分:综合材料,按照主张社会革新与进步的领导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