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课件_第1页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课件_第2页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课件_第3页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课件_第4页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第一单元钟华论人们带着期盼和希冀,与苦难的2020挥别,迎来2021,暑假伊始,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为破口,德尔塔病毒毒株迅速向全国范围扩散,疫情形势严峻,但一切又都那么井然有序。习总书记曾感慨:“中华民族能够经历无数灾厄仍不断发展壮大,从来都不是因为有救世主,而是因为在大灾大难前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正是这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让疫情当前的多地短短数天内完成逾千万人的免费核酸检测。这样大规模、供应及时且免费的核酸检测措施,让众多外国网友都高呼羡慕:“太酷了,中国在行动。这才是积极有为的政府。”让我们回首2020中国抗疫记。激趣导入素养目标1.理解并传承中国人民在抗疫行动中所展现的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顾全大局、甘于奉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命运与共、天下一家的精神品格。2.学习文章选取典型事例,多角度、分层次进行报道的方法;品味文中富有诗意、饱含情感的语句。3.把握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文学性;理解报道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态度。目录01·知人论世02·初读课文03·文本研读04·技巧点拨知人论世01“钟华论”是由新华社领导直接指挥、集中全社评论骨干力量打造的重要政论栏目,于2019年创办。“钟华论”聚焦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重磅评论,实现文字、视频、图片、金句海报的全媒呈现,彰显新华社评论的影响力。了解作者是新华社出品的融媒体重要政论。近年来,“钟华论”坚持高站位、遵循高标准、追求高品质,聚焦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2020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来势汹汹,在神州大地上蔓延。值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部署,果断决策,领导全国人民打响了一场英勇抗疫的战争。在疫情肆虐的情况下,广大党员群众响应党的号召,不顾个人安危,团结一心,毫不退缩,与“疫魔”展开了殊死搏斗,最终取得了抗疫斗争的伟大胜利。这篇文章就是为表现中国人民抗疫斗争的英勇事迹和伟大胜利,为彰显中华民族在抗疫斗争中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而创作的。了解背景通讯是一种较为详细地报道客观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是一种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件或问题的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通讯文体知识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它所报道的内容在时间的跨度上比较大,要选择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掌握丰富的材料,提炼具有重要意义的主题,并围绕主题,抓住矛盾,展开情节,同时注意细节的描写,所以常常波澜起伏,引人入胜。通讯常见的结构有:按照时间顺序、事物发展的过程安排层次的纵式结构和按照逻辑顺序、事物发展的性质安排层次的横式结构。

通讯的特点有:①严格的真实性;②报道的客观性;③较弱的时间性(相对新闻消息而言);④描写的形象性;较浓的议论色彩。

通讯的种类:①按内容分,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等。②按形式分,通讯分为一般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小故事、集纳、巡礼、纪实、见闻、特写、速写、侧记、散记、采访札记等。初读课文02预习检查1.明确字音慷慨(kāngkǎi)肆虐(sìnüè)澎湃(péngpài)淬炼(cuìliàn)罹难(línàn)溯源(sùyuán)谆谆告诫(zhūnzhūngàojiè)沉疴积弊(chénkējībì)2.解释词语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豁达:性格开朗,气量大。罹难:遇灾、遇险而死,被害。审时度势:了解时势的特点,估计情况的变化。冲锋陷阵:向敌人冲锋,深入敌人阵地,形容作战英勇。泛指做事不畏艰难险阻,冲在前面。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相濡以沫: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湿润。后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披荆斩棘:比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谆谆告诚:恳切、耐心地教导、规劝。沉渣泛起:已经沉在水底的渣滓又漂浮了起来。比喻已经绝迹了的腐朽、陈旧的东西在一定的条件下又重新出现了。初读课文【任务】本文主体由八个部分组成,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梳理写作思路,并给每一部分拟一则小标题。明确主要内容:(1)从领导力、动员力、执行力三个角度阐述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是抗疫的“主心骨”;(2)以具体的事例、翔实的数据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是战胜疫情的重要法宝;(3)引经据典,高度赞美了中国人民在抗疫期间所展现的永恒不灭的精神品格;(4)选取典型的人物事迹赞美抗疫期间创造生命奇迹的新时代中国脊梁;(5)说明了坚持“科学防治”是取得抗疫胜利的“压舱石”;(6)总结、反思抗疫的经验和教训;(7)论述了中国在全球抗疫中的大国担当及团结合作的中国理念和中国行动;(8)以“重焕生机的中国”与历史上屈辱的中国进行对比,号召全国人民坚定信念,在深重的苦难与磨砺中汲取力量,向着民族复兴的光明未来前进,照应题目,揭示主旨。明确写作思路:01——06: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中国抗疫的胜利进行总结:01——02:从国家力量、国家制度层面进行总结03——06:分别从灾难意义、执政理念、抗疫方法、经验教训等方面进行总结07:将视角由国内转向全球,写中国在全球抗疫中的大国担当08:将视角由过往、当下转向未来,写对中国未来的展望明确拟小标题:01:回顾抗疫,高唱凯歌——获胜总结02:制度优势,八方支援——胜利保障03:中华更韧,民族更强——灾难意义04: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执政理念05:理性抗疫,科学防治——疫情防控06:正视问题,守正补弱——抗疫反思07:全球抗疫,同担风雨——大国担当08:新生中国,扬帆远航——展望未来文本研读03问题探究【思考1】阅读文章的开头部分,评述这样写有何作用。明确开头部分写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英勇抗疫,在人类发展史册上写下了悲壮雄浑的篇章。这部分是全文的总纲,总述抗疫取得的成果,领起下文。【思考2】文章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讲述了什么?这两部分有什么联系?明确第(一)部分是从政治角度,突出党中央的英明领导。第(二)部分是从社会制度角度,突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抗疫。两部分都彰显了共产党的领导作用,互为补充,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思考3】文章第(一)部分中说“'我们挺过来了!’钟南山院士的感慨引发广泛共鸣”。应如何理解这个“挺”字?明确①疫情暴发之初,大量患者涌向医院,患者数字迅速上升正常生产生活骤然“停摆”,不少家庭永失至爱亲朋。②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党中央沉着应对,果断决策。③人民群众听党号召,不顾个人安危坚守职责,万众一心,联防联控,遏制了疫情,复工复产。④一个“挺”字,铿锵有力,凸显了抗疫成果的来之不易。【思考4】文中“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引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进学解》。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这句话的含意。明确这句话表层意思是防堵泛滥的百川,使它们向东流淌,挽回已经倾倒的狂澜。文中是说,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沉着应对,果断决策,防控、阻击新冠肺炎疫情,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思考5】“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稳若泰山,源于根基坚实如铁”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第(二)部分中的相关内容加以理解。明确“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是说在党中央的部署下,集结全国的医疗力量,数以万计的医疗人员逆行出征,支援湖北抗击疫情,遏制住了疫情,人民的生活才得幸福安宁;“稳若泰山,源于根基坚实如铁”是说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是我们抗疫成功的重要法宝。这句话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的颂扬之情和对我们拥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自豪。【思考6】文章第(三)部分的第五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明确运用了引用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运用引用,使得文章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有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练,含蓄典雅;运用排比,增强气势,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对中国人民抗疫斗争的感人事迹和伟大精神的礼赞。【思考7】如何理解文章第(六)部分中“疫情之下,既有难以预料的'黑天鹅’,也有有迹可循的'灰犀牛’”这句话?明确“黑天鹅”比喻非常难以预测的不寻常事件。“灰犀牛”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形象的比喻表明国内外疫情形势复杂严峻,各方面的挑战前所未有,我们要正视疫情,对疫情必须时时刻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更要以敏锐的眼光关注疫情变化的任何蛛丝马迹,努力争取最好的防控结果。【思考8】文章第(三)部分的第一段写到1938年抗战期间外国摄影师拍下武汉民众举起“不死”旗帜的照片,第二段写到2020年疫情暴发之初,封城的武汉却“从千千万万的窗户”里传来“武汉加油”的呼喊。谈谈你对这些内容和作者意图的理解。明确①第一段突出了“不死”的历史照片,第二段突出了“武汉加油”的现实呼喊。②这样安排内容,将历史与现实贯通,突出了中华民族面对任何灾难都表现出的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精神品格,也丰厚了文章的文化底蕴。【思考9】文章的结构安排有什么特点?明确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第(一)部分是总说,突出了共产党的领导。中间六部分分说,围绕抗疫这一主题,分别记叙了疫情期间各行各业的人员,为了抗疫做出的艰辛努力,有些人甚至失去了生命。结尾部分是全文的总结,歌颂了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越挫越勇,不断从磨难中奋起的精神品格。全文结构紧凑,围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终于取得了抗疫胜利的壮举,逻辑严密,首尾圆合。【思考10】20世纪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曾将一块折断之后又愈合的股骨称为“人类文明的起点”。如何理解玛格丽特·米德的这一观点?明确在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先民们以狩猎为生,大家群体围猎,如果有人折断了股骨,那他就会掉队落单,只能静卧或饿死或病死或被野兽吃掉,生命的终点往往定格在那块断裂的股骨上。

一块愈合的股骨,表明有人将伤者带到了安全的地方,并且照顾他,给他提供食物和保护,让他慢慢康复并重新步入生活。这“一块折断之后又愈合的股骨”证明的不仅仅是伤者再次站立这一结果,更为重要的是,它证明的了困境中的人得到帮助这个过程的存在,证明人们有了怜弱恤孤的思想情感,这正是人类告别野蛮走向文明的标志。也可以说,互相帮助是文明的初心与起点。《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从多个侧面展示了2020年全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事件,体现了党和政府临危不乱,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和高度肯定了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同时也赞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友爱精神和不顾个人安危、奔赴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及志愿者的高贵品格,彰显了“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抗疫理念和直面难、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明晰主旨技巧点拨04写作手法1.全景视角,立体式的内容呈现2.材料丰富,数据翔实3.语言生动隽永,富有表现力(1)引用诗文,意蕴深厚(2)运用比喻,生动形象(3)运用整句,富有气势和感染力课内素材中国在抗击疫情的危难关头,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鼎力相助,许多国家迅速向中国提供医疗物资等援助。对于各国伸出的援手,我们心怀感激,永远不会忘记。在中国疫情得到初步控制之后,中国立即积极开展对外抗疫援助,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泛的一次紧急人道主义行动。一批批来自中国的医疗物资运抵全球各大机场,一批批资金捐赠给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一支支中国医疗专家穿梭于世界各地,一次次专家视频会议在五大洲跨洋举行。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正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理念。素材采撷病毒是人类的共同敌人,疫情是各国的共同挑战。病毒肆虐,没有安全岛;互助合作,方能渡难关,这是基本道理,也是国际共识。大疫当前,各国在做好自身防控的同时,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既是人性使然,也是道义所在。

[适用话题]“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命运共同体”“合作共赢”“人性温暖”“共同抗疫”等。课外素材张定宇在2018年被确诊患上了运动神经元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渐冻症”。这种罕见病目前无药可救,最后可能会因呼吸衰竭而失去生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作为湖北省唯一一家传染病定点医院的院长,张定宇迈着病痛的双腿,日夜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就在张定宇拖着行走不便的双腿夜以继日带领全院医护人员救治患者的同时,在另外一家医院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妻子却感染了新冠病毒,入院接受隔离治疗。面对越来越多的病人,张定宇分身乏术,妻子住院期间只去探望过一次,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张定宇率领的金银潭医院医疗团队为患者建起了一道生命屏障。2020年张定宇被授予“人民英雄”的国家荣誉称号并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适用话题]“责任”“担当”“奉献”“人民英雄”等。导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至上的重要思想,鲜明表达了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执政理念。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惜一切代价拯救生命、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进一步践行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群文阅读疫情防控彰显中国文化优势王易单文鹏

中国在疫情防控中始终坚持集体主义,充分彰显了以举国同心为特质的文化优势。

面对疫情挑战,西方以个人主义、中国以集体主义为底色,给出了两种鲜明对立的文化答案。以集体主义为底色的中国文化在抗击疫情中所彰显的举国同心的特质与优势,是西方固守个人主义文化传统所无法比拟的。中国疫情有效管控与集体主义原则的特质优势密切相关。中国强调以集体为本位,倡导集体的价值取向和具体行动。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纵贯五千多年历史而生生不息,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注重整体的观念凝聚了踏平坎坷、激越向前的磅礴力量。强调“公义胜私欲”的整体主义观念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思想源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在尊重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的同时,提倡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疫情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个人和集体的休戚与共,更加自觉地将个人作为与集体贡献相对接。正是由于个体的奉献与牺牲,才保障了疫情防控全国上下一盘棋,进而保全了人民的集体福祉。同时,集体主义也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党和国家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无论是救治患者的原则举措,还是对医护人员的关心关爱,抑或是对特殊群体的关注照顾,都生动彰显了对个人正当利益的满足。正是这种以举国同心为特质的文化,激励着我们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成功应对应急处置、医疗救治、物资供应、社会管理等各方面综合考验有效遏制疫情蔓延态势。中国在疫情防控中始终秉持家国情怀,充分彰显了以人民至上为特质的文化优势。

经历疫情考验,西方自由主义生发的疲软和中国家国情怀彰显的伟力导致了截然相反的结果。疫情防控实效的天平,在中国家国情怀所滋育的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文化特质与西方基于自由主义的文化传统的对比中,毋庸置疑地倾向了中国。中国疫情防控始终渗透着中国人所葆有的家国情怀。中国人信奉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一体、家国同心,既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深层逻辑,也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内在支撑。舍小家为大家、先国家后个人,从来都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把中华儿女团结在一起的强大精神力量。当疫情汹涌而至时,党和国家明确号召“居家隔离”,全国人民积极响应、通力配合,不仅凸显了“家”这一社会稳定的基石作用,而且还表征着家庭观念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国人“家”的观念推已及人,就能拓展到与他人、与社会,进而与国家的关系之中。当然家国情怀并不只是思想文化层面的标识,它也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意蕴。疫情面前,无数中国人勇敢拼搏,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冲向最危险的地方。本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各级领导干部坚守岗位、靠前指挥,白衣战士、社区工作人员、快递员等各司其职,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旗帜鲜明地诠释了我们“为谁而战”的问题。在这次抗疫斗争中,14亿中国人民显示出高度的责任意识、自律观念、奉献精神、友爱情怀,铸就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防线。中国在疫情防控中始终坚持命运与共,充分彰显了以协和万邦为特质的文化优势。

在疫情面前,西方一贯的孤立主义与中国坚持的命运与共表征着文化的显著差异。西方的孤立主义文化传统不是应对疫情的“金钟罩”,中国的命运与共、协和万邦才是战胜疫情威胁的“铁布衫”。

中国疫情防控始终强调用好团结合作的有力武器。中国坚信面对疫情,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国际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携手合作、互助互惠。纵使面对西方国家的挑衅和诋毁,我们依然秉持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的最有力武器,这充分彰显了以协和万邦为特质的中国文化优势中国文化中有着“天下大同”的崇高追求,从过去的“四海之内皆兄弟”,到现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反映着“天下一家、世界大同”“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文化传统。正因如此,在国内疫情尚未解除的情况下,中国就本着依法、公开、透明、负责任的积极态度,第一时间向国际社会通报疫情信息,毫无保留地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并且向出现疫情的国家提供医疗物资、派出医疗队,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推动全世界携手应对共同威胁和挑战,积极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7月14日,有删改)【赏析】

当前,国内正在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反观西方国家,却一直难以摆脱疫情阴霾。中西疫情防控“两重天”绝非偶然,这不仅与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相关,其背后也有文化传统的因素。不同于西方囿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孤立主义的文化怪圈,中国始终秉持集体主义、家国情怀、命运与共的价值理念,充分彰显以举国同心、人民至上、协和万邦为特质的文化优势,以战果卓著的抗疫斗争实践,提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底气。深刻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一百年来,我们党一以贯之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谱写了党的为民造福史。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从而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我们党秉持唯物史观,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人民群众干出来的;改革开放的历史伟剧是亿万人民群众主演的。历史证明,打江山、字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无往而不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