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学试题(历史学)-史学概论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大学试题(历史学)-史学概论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大学试题(历史学)-史学概论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大学试题(历史学)-史学概论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大学试题(历史学)-史学概论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大学试题(历史学)-史学概论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75题)1.梁启超的(),成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新史学形成的重要标志。2.为什么说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生的生产力是决定历史发展的“最后动力”?3.简述唯物史观的理论来源。4.古典史学的一般特征?5.历史研究的主体与客体6.口述史学方法的功用和缺陷有哪些?如何正确使用口述史学方法?7.科学主义或结构功能主义的史学本体论的特点是什么?8.试评德国宗教改革时期的历史论战。9.如何看待历史的误用与滥用?如何避免?10.《汉书》“十志”中新创的有:《刑法志》()《地理志》和《艺文志》11.试述历史认识主体的主体意识结构对历史认识的影响。12.年鉴史学的局限性?13.试述历史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认识对象、任务和方法的异同。14.宋代纪传体通史主要代表作是南宋郑樵撰写的《通志》一书。该书的精华在于在“()”上,其中属郑樵首创的有“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校雠、“图谱”、“金石”、“昆虫草木”等八略。15.顾炎武素称(),顾炎武的考据学对乾嘉时期的考据学风产生过一定影响。16.杜佑受刘秩曾作()启发,撰写成《通典》。17.汉宣帝时的石渠阁会议、东汉章帝亲自主持了()。18.什么是历史认识?为什么要研究历史认识?19.《史记》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各自主要记述的内容是什么?20.简述色诺芬的史学成就——希腊三大史家之一。21.历史观点大致可分为哪三个方面的内容?试就每一方面列举三个具体观点。22.文艺复兴的一个特征是恢复了人在历史上的中心地位。23.在清初形成了三大经世致用的史学流派:即以顾炎武为代表的浙西学派、以()为代表的浙东学派和以王夫之为代表的湘西学派。24.谈谈对《马可•波罗游记》(《东方见闻录》)的认识。25.官方修史可以追溯到();北魏曾经设立史局,由宰相监修国史;北齐改修史局为史馆,“史馆之名自此有也”。26.历史学的学科特性?根本任务?27.简述中世纪英国史学的发展概况。28.什么是历史比较研究方法?它有何史学意义?29.什么是体例?它有哪些作用?30.简述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史学的发展情况。31.简述历史学的学科结构32.北宋初年的《太平寰宇记》载入了姓氏、人物,以及官爵、诗词、杂事,集中反映了这种变化,为地方志人物立传和()开了先例。33.西方古典的世俗的历史学特点是()、()。34.胡适的历史观是进化论与()的结合,来源于19世纪末在中国流行的社会进化论,又以杜威的实验主义进行补充。35.家史的表现形式有()、家训等,如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36.简介《明夷待访录》的主要内容。37.心理史学四个发展阶段和三个研究方向38.编次与整列历史事实应该大体遵循如下基本的原则与常用的方法()A、以时间为基本线索B、应该注意空间观念C、应遵循系统性、完整性原则D、运用科学的分类方法,依据内容的性质,分门别类地编次与整列历史事实39.简述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时代特点。40.如何看待神秘主义五行说?41.汤因比认为挑战与应战是()的规律。42.《汉纪》是荀悦的著作,为用编年史体撰述断代历史创立了典范,被时人称为“()”,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43.文艺复兴的一个特征是恢复了()在历史上的中心地位。44.怎样理解唯物史观的“现实的人”的三层含义及其与唯心史观和机械唯物主义的“抽象的人”的根本的区别?45.简述科学研究必须完成的两类任务以及由此决定研究者必须运用的两类方法。46.写出希罗多德的史学贡献并对其进行评价。47.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创立48.隋在秘书省下设著作曹和()。著作曹是主要的修史机构。设有著作郎二人、著作佐郎八人,炀帝时,佐郎增为十二人。49.《通典》是第一部专门叙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杜佑编撰,他将()立于卷首,不列律历、天文、五行、祥瑞、舆服等内容;增加了选举、兵、边防等门类。50.()的《检论·清儒》是总结清代学术史的名作。51.简述中世纪法国史学的概况。52.人类与历史的关系是()A、人类的存在是历史的存在B、历史就是人类存在的连续性C、历史就是人类的活动过程D、历史就是人类进步的客观过程53.下面哪位史学家来自德国()A、休谟B、伏尔泰C、莫泽尔D、吉本54.()是史学著作的写作方式;()是著者对所掌握材料进行叙述的组织布局;()是表述历史内容的工具。55.1930年,()写成《中国古代社会研究》。56.论述章学诚的史学思想。57.狄德罗撰有《路易十五时代》和《百科全书》。58.马端临如何继承和发展郑樵的会通思想?59.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的代表作是()。60.简述客观限定性与主体能动性之间的关系。61.《三国志》在记事上具有哪些特点?试加论述。62.历史学以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有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训诂学、辨伪学等。63.为什么说通过实践的检验是能够促使历史认识不断地向更广阔、更深层的真理目标推进的,然而对真理的求索又是永无止境的?64.()指刻本、印本也兼及写本。65.简述唯物史观基本原理。66.什么是历史学?历史学的学科结构怎样?67.李贽在史学上的著作有()、《续藏书》、《焚书》、《续焚书》。68.下列不属于口述史学的特点的是()A、生动性B、广泛性C、民主性D、真实性69.中国考古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70.唯心史观产生的根源?71.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72.西方古典史学的优良传统有哪些?73.评述司马迁的历史思想。74.()中称“王世贞是16世纪的杰出学者和批评的历史著作这个新趋势的富于创造力的代表”。75.史学发展有哪些表现?第2卷一.参考题库(共75题)1.《长征记》的作者是()A、色诺芬B、老伽图C、波利比阿D、希罗多德2.比较希罗多德与修昔底德的史学思想。3.中国史学上最早形成比较规范的表现形式的体裁是()。4.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诞生和发展5.简述史著的内容和形式的区别与联系。6.什么是历时性方法和共时性方法?7.意大利史学家()认为历史即哲学,他奠定了分析的、批判的历史哲学的基础。8.18世纪的西方史学,总的来说是以()主义为主导思想的。9.怎样检验历史认识中的价值判断的是非得失?10.奥古斯丁对宗教史学的作出了什么贡献?11.专职治史大致经历()A、里巫史阶段B、史官阶段C、史家阶段D、公众自我参与阶段12.孔德对社会历史规律和历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论述。13.谈谈历史学在中国的处境及其发展走向。14.简述中国史学史的分期标准。15.我国史学史的概念是20世纪20年代由()提出来的。16.乾嘉考据史学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试加分析。17.天命—神学的社会史观形成的原因何在?在其主导下的古代史学又如何转变成人性—理性史观主导下的近代史学?18.春秋战国时期,除了著名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左传》之外,还有()和《穆天子传》。19.西方传统史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是什么?20.人本主义的史学本体论的特点是什么?21.宋徽(),在朝廷设置专门的中央修志机构——九域图志局,主管全国的修志事宜。这是中国最早由中央政权设立的专门修志机构。22.()在1923至1924年,写成《研究历史的任务》、《史学要论》等论著。23.地理学对历史研究有哪些影响?24.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学?25.史学的产生要具备什么条件?26.武德五年(622年),唐高祖李渊根据()的建议,诏修梁、陈、魏、齐、周、隋六代史。27.逻辑思维在历史思维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表现在()A、表现在历史认识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思维中的具体,认识的这种升华正是逻辑思维作用的结果B、表现在揭示历史活动自身的内部联系,离不开逻辑思维方式C、表现在史料的汇集、整理、考辩都必须充分运用逻辑思维D、表现在给历史认识者提供认识历史的一整套概念、命题、原理、范式,一整套话语系统28.简要评价维柯的历史哲学思想。29.裴松之《三国志注》与刘孝标《世说新语注》、郦道元《水经注》、李善《文选注》被称为“()”。30.王韬世界史方面的研究()24卷、《普法战纪》20卷、《法兰西志》18卷、《美利坚志》8卷等。31.如何看待班固的“断代为史”。32.简述《汉书》编纂特点。33.请简述中国史官制度的沿革。34.应当怎样正确地认识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中的地位和作用?35.“中世纪”的概念,最早是由15世纪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提出的。36.心理史学或称心态史学37.历史学和社会学以及社会史38.试述兰克历史学派的社会历史观。39.为什么历史研究离不开史料?40.历史认识的真理及其检验41.()著作有《廿二史札记》36卷,《陔余丛考》43卷,诗文集85卷等。42.简答乾嘉考据学的主要内容。43.梁启超撰写的(),成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新史学形成的重要标志。44.《世本》初创纪传体规模,()则创立了完备的纪传史体,它的正统化和规范化则是由东汉班固完成。45.兰克被称为西方史学的泰斗,他对西方史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46.浪漫主义的普遍特征?47.历史学的学科结构可分为以()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以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和以()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48.历史与历史著述的区别与联系49.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50.“中世纪”的概念,最早是由15世纪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提出的。51.南朝宋裴松之的()在史注中负有盛名。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也类同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52.试评马基雅维里的史学成就。53.从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说明为什么要学习历史?54.历史认识的一般形式?55.西方心理史学方法的主要局限及唯物史观何以指引心理史学走向真正的科学?56.狭义“历史”二者间(人类客观的历史与历史撰述)的关系如何?57.列举陈垣的“古教四考”与“宗教三书”58.历史的基本属性是()。59.简述史著的内容和形式的区别与联系。60.怎样理解事实判断、成因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相互关系?61.简述计量史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和局限。62.顾炎武深感晚明以来文人空言误国,明确提出学术必须“经世致用”。他的代表作(),是他一生考证史事的结晶,是一部包含学术思想、政治见解在内的重要著作。63.西方史学史上第一部历史著作是()A、《历史》B、《伯罗奔尼撒战争史》C、《希腊史》D、《罗马帝国衰亡史》64.请你介绍一下古希腊和罗马史学的情况。65.史学史研究的任务是什么?66.19世纪,西方主要史学流派兰克学派的主要特征是()A、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时应当“消灭自我”,持不偏不倚的态度B、制定严整的“史料批判”的方法C、重叙述,排斥分析D、重分析,排斥叙述67.神话与传说的区别及其意义?68.历史认识的现实客体与潜在客体是什么?69.怎样理解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70.唐修“八史”具体指哪八部史书?其中有哪几部出自官修?71.近代西方史学发展历程72.评价历史人物为什么要进行历史主义的分析和阶级的分析?73.怎样理解马克思在不同论著中对社会历史阶段所做的不同的归纳的的含义?74.如何理解历史发展是“总合力”问题。75.由明成祖永乐时解缙等人奉敕编修。初名(),后改名《永乐大典》。第1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新史学》2.参考答案: 1、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全部生存活动的起点,它在直接推动经济交往活动发展、演变的同时,也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推动着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的发展、演变。 2、人类一切社会实践活动和作为那些实践活动的结果的关系,制度和体制等。都是物质生产活动这个原动力及其驱动下的“直接动力”推动的结果。 3、历史创造的最终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由此产生出一个合力,而只有一个主要的力决定历史发展的方向。 4、来自社会各个阶级和各个领域的合力如何形成以及形成什么样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运动决定的。在无数的个人,阶级的意志和意愿中何种意志在何种程度上取得成功,归根到底是由它们在多大程度上顺应了广大劳动者推动物质生产力和经济交往方式前进的运动决定的。3.参考答案: 唯物史观事实上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观念的发展的合法产物。马克思的理论包括了一切有实际价值的历史观念,并且给了这些观念一个非常坚固的基础。唯物史观的理论来源主要有: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的历史观;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法国复辟时代的历史学家的历史观;德国唯心主义者黑格尔的历史观;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唯物史观提供了自然科学的依据,是唯物史观的自然科学基础。4.参考答案: 1、古典史学的本质特征是对历史真实的追求。 2、在古典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总体认识是人本史观及其派生的英雄史观。 3、古典史家具有把历史分割为一个个单独的过程分别加以考察的能力。 4、古典史学的题材比较狭窄。 5、古典史学的表现方法主要是叙述体。 6、对于历史价值的认识,古典史家是逐步加深的。 7、史学撰述中的主角始终是贵族的代表人物,非公民的异邦人和奴隶只是微不足道的陪衬。5.参考答案: 或称史学的主体与客体。历史研究是一种历史认识,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是人,而客体是认识的对象,具体来说就是整个自然界和整个人类社会。而历史研究的主体则指历史学家及其他进行历史研究的人,历史研究的客体指的是通过各种历史资料所展示的确曾发生过的客观历史过程。6.参考答案: 功能有: 1、口述史学对普通大众的研究有助于纠正文献资料的偏见,使历史学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进程。 2、口述史学对普通民众的研究可以增强普通民众的主体意识,从而有助于历史学的教育和启迪功能的实现。 主要缺陷: 由于这一方法是建立在人们对以往情况回忆的基础之上的,而回忆的情况往往是难以保证正确的,这里既有因年代久远、记忆不清而出现的失实,也有回忆者因自己的立场、观点所导致的偏颇,如果将这样的口述资料不加分析地运用于历史著作,那就将导致历史著作与历史事实的背离,口述史学方法的优势、功用将无从谈起。 如何克服缺陷: 用“内证”加“外证”的方法,以保证口述资料的可靠性; 在使用口述资料时,必须对其进行比其他史料更为严格、审慎的辨别,以剔除其中的不实之处; 对于因口述者立场、观点等因素导致的偏颇,则需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进行分析、甄别。7.参考答案:1、认为人类社会中总是存在一些结构,他们具有特定的功能,在长时期里、甚至在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中支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命运,决定着历史的进程。法国年鉴学派是西方新史学中持科学主义或结构功能主义的史学本体论的突出代表之一。他们反对以兰克学派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史学把政治领袖等精英人物极其思想、动机视为主宰历史进程的力量,认为决定普通大众物质和精神状态的“长时段”结构才是决定历史面貌的根本力量。2、它不同意人本主义史学本体论断言历史毫无规律可寻,肯定其中存在着某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但是它所说的规律不是因果必然性的规律,只是根据经验观察到的多次重复出现的现象归纳出来的一些结构或模式。8.参考答案: ⑴.新教—路德派—加尔文派。 ①.卡立温(1499—1537),代表作《编年史》,梅兰希顿—历史经历了三个周期,反对旧势力的主张,反对宗教改革民主派的意见。 ②.代表人物—佛拉西阿斯(1520—1575),了13卷的《马格德堡世纪》竭力攻击天主教会,力图证明教皇与基督教的对立,天主教会是伪基督帝国。 ③影响:首次将“世纪”引入历史研究;开创了大型史书由多人协作编写的先例;按专集划分章节;力求资料详尽;印刷精美,列有附录,勘误表和索引。 ⑵.旧教—天主教 特伦特宗教会议重新编写教会史以证明《马格德堡世纪》观点的错误,巴洛尼阿斯写成了《教会编年史》。萨皮和帕拉维西诺则分别代表改革派和反改革派,各自写出《特伦特宗教会议史》参加论战。 ⑶.影响:论战最终以新教胜利而结束。 ①.从学术层面而言,它是具有人文主义的历史写作胜利 ②.从社会层面上说,它是代表着历史发展方向的资本主义精神的胜利 ③.宗教论战中的史学,表现出共同倾向,既求真又致用 ④.德国宗教史学是德国从古典史学向近代史学过度形态中的一部分。9.参考答案: “误用”指的是对历史事实缺少正确理解和考证而错误的应用,“滥用”是指对于历史材料不假思索的直接引用或使用不真实的历史材料。历史经验的不足经常会导致历史误用的产生,“滥用”大多是由于史学工作者缺乏对历史的客观认识和对历史的严谨性。 避免方法: 1.史学工作者要增加自己的历史经验,对于历史材料要进行考证研究,保证历史材料的真实性。 2.对于历史的权威要敢于质疑,要“大胆的思考,小心的求证”,打破统治者垄断历史的解释权,要重视相对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作用,提倡历史的多元化。10.参考答案:《五行志》11.参考答案: ①作为单个的认识主体(历史学家),由于表现出不同历史学家自身的认知结构有所差异而产生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导致不同历史学家对史事的认知和把握也有很大的差异性。 ②作为历史学家群体的主体意识,由于表现出不同的历史学家所处的认知环境相同而产生的同一性和普遍性,从而导致了不同的历史学家对史事的认知和把握具有许多相通一致的地方。12.参考答案: 1、史家陷入方法崇拜,热衷于手段的标新立异,忽略内在的实质,出现史实服从于方法,任意解释史料和设计模型的现象。 2、历史被各种模式、时段的切割而碎化,史学有失去本身特点而被其他社会科学同化的危险。13.参考答案: 共同点:认识对象都是人类社会。 不同点: (1)历史科学所要认识的是人类社会的已经逝去的、不能重现的、不能亲身经历和直接观察到的那些社会生活和现象,而其他社会科学所要研究的则主要是当前现实生活中的过程和现象。 (2)历史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而其他社会科学则以某以特定领域为研究对象。 (3)历史学的认识或研究任务是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而它之外的社会科学,要认识的对象是某一领域的社会现象的现实状况,主要是对某类社会现象进行横向考察,呈现出共时性方法为主的特点。14.参考答案:二十略15.参考答案:清代学术之祖16.参考答案:《政典》17.参考答案:白虎观会议18.参考答案: 历史认识:是历史研究从认识论角度的称谓。是历史认识主体对历史认识客体的能动反映。从本质上讲,是历史认识主体对历史实际所提供的各种客观信息,依据预先确定的目的,按照既定的价值取向,借助特定的认知结构进行思维操作的过程。 原因: (1)可以使人们更加自觉地发挥历史研究与历史认识在人类知识体系和社会活动体系中的机能。 (2)可以纠正现实历史研究和历史认识活动中的反科学的、非合理的实践,从而把历史研究和历史认识确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之上。19.参考答案: 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篇组成。其中本纪:采用编年形式,提纲挈领地写出一代大事,主要是记载历代帝王和在政治上起主导作用的人物的事迹。表:以时间为序,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历史大事,分世表、年表、月表。如《三代世表》、《六国年表》、《秦楚之际月表》等,提纲挈领,使人对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一览无余。书:以叙述社会制度和自然界现象为主体,对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制度的发展和现状加以系统的记述。具有典章制度的性质。如《礼书》、《乐书》、《历书》、《天官书》《河渠书》等。世家:主要叙述世袭贵族王侯或某一类重要人物的事迹。如《陈涉世家》、《孔子世家》、《外戚世家》等。列传:记载将相大臣各个时代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各种人物事迹(刺客、游侠、商人等)以及国内外各民族的事迹。又专传、合传等。如《伯夷列传》、《游侠列传》、《西南夷列传》、《朝鲜列传》等。20.参考答案: ①色诺芬是一位多产作家,著述内容涉及历史.哲学.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其中《长征记》和《希腊史》最著名。 ②色诺芬更多关注社会经济生活。《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是这方面有名的两部专著。 ③色诺芬是富有文才的,他的作品,对史实的叙述简洁.典雅,既不以事实太杂而繁琐,亦不因哲理过多而沉闷,颇具感染力,特别是描写人,逼真动人。21.参考答案: ①历史运动:进化论;退化论;循环论;停滞论;理势变化论;规律论 ②历史动力:天命史观;英雄史观;文化史观;地理环境论;重人事思想;经济决定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③史学功能:资鉴史观;垂训史观;经世史观;史学无用论22.参考答案:正确23.参考答案:黄宗羲24.参考答案: 马可•波罗将东方之行的见闻口述成书,即后人所称的《马可•波罗游记》。 ①.在千卷本的游记中,他首次向西方人广泛介绍了中国及周边国家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科学文化及商业贸易等内容,这些介绍极大地促进了西方人在世界观上的转变,为西方世界向东方扩张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②.他游历经过了许多国家,所以《马可•波罗游记》成了中西交通史的经典著作,也奠定了西方“游记汉学”的基础 ③.对民间风俗的记载也使它具有文化史的价值 ④.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在西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开阔了欧洲人的眼界,成为西方人了解中国的窗口 ⑤.书的大体内容:第一卷讲述了马可•波罗来到了中国途中的各地风土人情,第二卷记载了元朝初年的政治.战争.宫廷和社会生活,第三卷介绍了中国的邻邦,第四卷叙述了蒙古诸王之间的战争及非洲北部各国的情况。25.参考答案:东汉26.参考答案: 学科特性:是科学,而非艺术。 根本任务:揭示历史规律。27.参考答案:①.比德(约672—735),被人们称为“英国历史之父”,主要著作《英吉利教会史》,他确立了基督教的纪年法,以基督的降生之年为基准,用“吾主纪年”即A•D来计算年代。②.安瑟伦(约1033—1109),他在神学历史观方面有所成就,他是中世纪早期经院.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一方面继承了奥古斯丁的学说,宁一方面又根据新的历史情况加以发展。28.参考答案: 历史比较研究方法:简称历史比较法,是指对不同时间和空间条件的历史事物,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比较对照,判照其异同,分析其缘由,从而找出历史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意义: 1.有助于打破公式化、教导化的死气沉沉的僵局,促进史论密切结合。 2.可以克服史学研究的片面性、狭隘性,便于发现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同异关系。 3.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全局与局部的同异关系,为深入探讨历史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创造条件。 4.能在历史研究中起到一种验证假设的作用。 5、可以起“间接实验法”的作用。29.参考答案: 体例:是指史书的内部结构。 作用:①起整序的作用;②决定对内容进行取舍的作用;③一定程度上决定历史编撰的成败,有助于对史书宗旨的理解。30.参考答案: ⑴.走出编年史的传统 ①.伯纳德•安德烈(1521卒)《亨利七世的生平和事业》《亨利七世年代记》 ②.托马斯•莫尔(1478—1535)《乌托邦》《国王查理三世史》,对人物内心世界剖析 ③.维吉尔(1470—1555)《英国史》,资料比较充分,具有近代意义 ⑵.新的起点: ①.威廉坎登(1551—1623)《不列颠尼亚》《残稿》《伊丽莎白统治时期的英格兰和爱尔兰年代记》 ②.培根(1561—1626)《国王亨利七世统治时期史》,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自己对历史的主观看法,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标准 ③.克拉林敦(1609—1674)《英国叛乱与内战史》将个人的主观色彩融入到历史研究31.参考答案: 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以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32.参考答案:采集地方文献33.参考答案:追根探源;求真求知34.参考答案:实验主义35.参考答案:家传36.参考答案:《明夷待访录》一书,是反映黄宗羲政治、经济思想和历史观的代表作。在该书中,黄氏从多方面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他指出,在封建君主制度下,“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而只允许皇帝一人大私大利。他根据古代公天下的传说,认为君主的设立,本是为天下兴利除弊的,可是后世的君主却把天下当成了自己的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给天下造成无尽的灾难。因此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者”。他认为官吏的设置是为了与君主分工共同治理天下,而不是“私其一人一姓”,官吏的工作,不能以君主的好恶是非为依从。并主张要以“法治”来代替“人治”。使学校具有“养士”和议政的作用。这些已经带有近代民主政治的色彩。37.参考答案: 发展阶段:1910-1930年孕育时期;50年代正式建立与形成时期;60-70年代迅速发展时期;80年代后进入徘徊和慎重发展的反思时期。 三个研究方向:个体心理传记、群体心理史、童年史和家庭史38.参考答案:A,B,C,D39.参考答案: 1.产生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李大钊的《史学要论》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全面阐述了对史学的认识,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关于学科体系认识的奠基之作。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开辟了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国历史研究相结合的史学道路。 2.发展时期: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已经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一部分,凸现出史学的民族精神和民族风格。 3.广泛传播时期:从1949年至“文革”前。这时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特点,是唯物史观的广泛传播和对重大历史理论问题的深入探索,推动学科的改革和建设。重视对历史典籍、资料的整理和采集,也是这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的一个特点。 4.深入发展时期:“文革”结束后。这时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时代特点,是解放思想,突破禁区,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中外史学交流空前活跃。这一时期,史学研究的氛围较为宽松,非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撰写的史著大量翻译、引入,采用其它方法研究历史也得到包容。这种宽松氛围对马克思主义史学本身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40.参考答案:1、反对神秘主义的五行说是马端临史学思想的第二个重要方面。马端临叙说了传统的说法,并从历史事实上分析这种说法的矛盾,关于物异的含义,马端临做了说明,“物之反常者,异也”。他以反常现象来解释物异,并以物异代替灾祥,把一切所谓灾祥都归之于不常见的自然存在,其态度很明朗。2、马端临同意苏洵五行说也有用处,认为他可以作为一种政治工具对皇帝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反映他对封建帝王有幻想,束缚了他的唯物观点。在他所收录的物异记载中,也是可靠记录与腐晦传说相掺杂的,甚至保留了董仲舒、刘向、刘新的唯心主义学说起了天人感应神学迷信,马端临对天人感应神学迷信批判远没有郑樵来的坚决彻底。3、马端临对历史过程的认识,对灾异和主观主义春秋褒贬的看法通郑樵的思想相通,他认为《春秋经》是汉朝以后的人编出来的一些称之为经的文字,是从中摘出来的,所谓春秋主褒贬说,也就没有根据了。4、马端临具有辩证的历史进化思想,对历史进化事物给予肯定,从历史发展趋势肯定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41.参考答案:文明起源42.参考答案:辞约事详43.参考答案:人44.参考答案: ①它首先是指“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也就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他们虽然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但绝不是唯心论者所认为的在历史过程中不发挥任何作用的“消极的、精神空虚的”群氓,而是“能动的表现自己的”人,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平凡的劳动从事着变革现实的“自主活动”的人。 ②它是指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阶级关系中的人,“属于一定的形式的”或“隶属于阶级”的人,而不是唯心论者或费尔巴哈那样的机械唯物论者想象的“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 ③它是指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推动着自身的物质和精神力量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人,而不是唯心论者设想的那样具有永恒不变的“人性”的抽象的人。 ④是以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活动着发展的现实的人和他们的实践活动为前提,还是以想象中的具体永恒不变的人性的抽象的人和他们的意识为前提,就成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分水岭。45.参考答案:科学研究必须完成确定事实和解释事实两类任务,确定事实和解释事实是两种不同的任务,由此决定历史研究需要使用两类不同的方法,即确定事实的方法和解释事实的方法。确定事实的方法是一些技术性的方法,而解释事实的方法,实际上就是一些解释历史事实的指导原则,或叫做导向性方法。46.参考答案: 贡献:(1)在西方史学上开创了一种编史传统--社会文化史。(2)创立了一种编纂方法--历史叙述体。(3)已经初步运用了历史批判方法,对史料进行鉴别、批判;(4)治史视野宽广。 优点:(1)希罗多德是西方历史学上的奠基人,在西方史学上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开西方历史叙述体之先河,这种编史题材经过俢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得到了完善与发展,至今仍被西方史学界奉为正宗,成为编纂历史的通用体裁。(2)他在东方历史学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注重去伪存真,比较各家一同,去除不可信的部分,最早采用历史批判的方法,从而为西方史学界的发展开创了新东西。(3)希罗多德把历史的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相结合,从此希腊人及其后人懂得如何写作历史著作,并形成了希罗多德的风格:广采博收、文笔优美。 缺点:(1)在治史方面有着强烈的亲雅典的政治立场,尝试他在研究历史时不免偏袒一方,有时难免出现违背历史事实的现象;(2)天命史观使得他的作品出现神示、梦兆、幻觉、占卜之类的东西,从而使作品的真实性大打折扣;(3)希罗多德“史话家”的兴趣,使他热衷于逸闻趣事,从而客观上造成了他的作品枝节蔓生、结构庞杂、阅读困难。47.参考答案: 1845-1846年马恩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唯物史观的正式创立。 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第一,把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一般唯物主义原理运用于社会生活,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基本问题,明确提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论点;第二、论证了社会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解释了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第三,阐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 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在实践中检验发展阶段48.参考答案:太史曹49.参考答案:《食货典》50.参考答案:章太炎51.参考答案: ①.卡西奥多路斯(约490—583),著有《编年史》《奇特史》和《三部史书》; ②.格雷戈里,其代表作《历史》(《法兰克人史》),其中内容十分丰富,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他的著作为后人提供了当时教会.行政事务.典章制度等方面的详细情况,由于历史上法兰克人和法兰克王国早期历史记载较少,所以他的急躁显得弥足珍贵; ③.艾哈因德(约770—840),代表作《查理大帝传》,书中四处洋溢着对查理的宽容.博爱的赞扬,这些品质都与基督教伦理精神相符; ④.伦巴第人保罗的《伦巴第史》; ⑤.尼特哈德(约795—844)著有《历史》—真实记载加洛林王朝解体的历史; ⑥.基伯特(1053—1124)—《法国人的神圣事业》《自传》《神圣的保证》内容上以圣教徒、教会史为主。52.参考答案:A,B,C,D53.参考答案:C54.参考答案:体裁;结构;语言55.参考答案:郭沫若56.参考答案: 1、既反对“务考索”的汉学,也反对“空谈性天”的宋学,倡导史学“所以经世”的思想。 2、他在史书体例与史书编著问题上别识心裁。吸取个体之长,促进改革方案。 3、章学诚提出了“史义”的理论。史义就是历史著述的宗旨。史文、史义、史事三者关系:“史所贵者,义也,而所具者,事也,所凭者,文也”。“事”是对历史事实的记载,而“文”根据历史事实写成的文章,是观点与史实的表现形式,史义是在记事行文的基础上表述思想以达到一定的宗旨,因此,史书应以史义为主,而“文”和“事”只不过是存“义”的材料和工具。 4、章学诚对刘知几的史才三长理论有所发挥,明确提出史德论:他认为一定要辨别史实与客观实际的关系,要尽可能以理性制约自己的感情,使自己的感情尽量符合客观史实。 5、章学诚系统阐发了“六经皆史”说。“六经皆史”不能包括所有的史。其意义是:①扩大了历史研究史料的范围。②举起了反对空谈心性的宋学和反对汉学刘弊的大旗。章学诚的思想带有封建思想的局限性。 6、章学诚建立起了方志学的理论体系。①方志学要有经世之史的作用。还要为朝廷修国史提供资料。②他对方志体系的创新。提出了分立三书,三书分别为志,常故、文延“在三书之处又设了丛谈。地方记要立外纪、年谱、考、传。③对修志做了总结,提出了指导思想。④他建议各级都设立志科,来为修志创造条件。57.参考答案:错误58.参考答案:1、马端临继郑樵以后,大大发展了会通的观点,他认为典章也是前后贯穿相互联系的,他主张修通史,他也以史家的会通评判史家尺度,他也扬马异班,但马端临的会通比郑樵前进一步,他不但用会通的精神编纂历史资料,还用以研究历史问题把会通发展成为一种研究历史的观点。2、他推寻变通张驰之故,也就是要研究历史发展的客观形势。要根据历史发展的客观条件,来看社会问题。马端临对历史的客观看法,把新和利都作为必然依据,反映出他历史唯物主义折中色彩。他不满足于盛衰现象的问题,明确的提出追求历史必然是对司马迁通古今之变的思想和发展。59.参考答案: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60.参考答案:1、人们的主体能动性和实践能力的每一步的发展都受到他们的先辈和他们自身的实践能力发展水平及其所造成的条件的限制。2、人们自身的实践活动和实践能力总要不断地有所发展,从而总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突破那种限制。61.参考答案: A、《三国志》以魏为正统,用本纪来记述魏国君主行事,记蜀、吴二国事称传。但对三国国君均采用编年体方式,按年月记事,名为传,实为纪。这是陈寿精心设计的。身为晋臣的陈寿不能不以魏为正统。但其中曲笔太多,回护太甚。 B、《三国志》在选材上非常慎重。裴注《三国志》中所引材料,陈寿在当时都能看到,但是他没有完全采用。比如《魏略》、《九州春秋》均记诸葛亮先见刘备,刘备以其年少,以诸生礼待之。然陈寿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自述,写道:“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C、《三国志》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反映魏晋时期士大夫中间流行的品题人物的风气。如记乔玄称曹操是命世之才;徐庶称诸葛亮为卧龙。评论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刘备是“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机权干略,不逮魏武”。孙权是“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周瑜是“万人之英”“器量宏大”。这些评论,点出了各人的特点和地位 。D、叙事简约,以致疏略:如曹操于196年许“屯田”,书中只记“是岁„„始兴屯田”。关于九正中正制:《魏书•陈群传》“制九品官人法,群年建也”,具体内容不详。62.参考答案:辑佚学63.参考答案: (1)我们确认历史认识是可以检验的,并通过社会实践对历史研究中的事实判断、成因判断和价值判断进行检验。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这就可以肯定这样的历史认识是在不同程度上解释了客观真理的研究成果,并可以促使历史认识向更广阔和深层的真理目标推进。 (2)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历史学认识到的真理的相对性,不应将它视为终极的真理。历史的发展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并且每个时代的人都会遇到前一时代的人未曾遇到过的新的挑战,故需要我们再次向历史寻求“鉴往知来“的知识和智慧,所以对真理的求索又是永无止境的。64.参考答案:版本65.参考答案: 第一,把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一般唯物主义原理运用于社会生活,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基本问题,明确提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论点。 第二、论证了社会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解释了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指出物质生产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第三,阐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66.参考答案: 历史学又称“史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是一门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已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科。具体讲,历史学是按照一定的历史观点,利用历史资料,研究已往的客观历史过程,并用语言文字或图象把它表示出来的一门学问。 学科构成体系包括: ①反映不同历史范围和过程的各种史学,如通史、断代史、专门史等。 ②研究史学一般原理和史学方法论(历史本体论、史学认识论、史学方法论)的历史科学概论。 ③研究史学自身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史学史。 ④研究史料及其运用方法的史料学。 ⑤研究史学成果表现形态的历史编纂学。67.参考答案:《藏书》68.参考答案:D69.参考答案: 以研究古代遗物为主的古器物学;以田野考古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以全面复原古代人类社会历史为目标的现代考古学。70.参考答案: ①社会历史根源:社会化大生产出现之前,由于生产规模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因为难以揭示社会发展的经济根源; ②阶级根源: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离,一般说来,剥削阶级垄断了精神生产,所以必然夸大精神的作用,抹杀物质生产者的决定作用; ③认识根源: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活动形成并发生作用的,因此,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原因的研究,容易使人停留于思想动因,将人的思想意志片面夸大为历史的决定力量,导致唯心主义产生。71.参考答案: 《西方的没落》一书,开创了思辨历史哲学的复兴。斯宾格勒用一整套文化形态理论来解释世界历史。它认为:人类的历史是文化兴衰史,历史研究对象应该是各种文化。研究世界历史,就是研究各民族历史、各地区各种文化的历史。人类文化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原始文化,一是高级文化。72.参考答案: (1)求真探索的精神 (2)人文主义观念 (3)宏宽的历史眼光 (4)注重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作用 (5)重视史著的文字表述与史家的自身修养73.参考答案: “通古今之变”所包含司马迁的思想。①《三代年表》《十二诸侯年表》《六国年表》《秦楚之际月表》勾勒各个时代特点,反映出司马迁各个阶段特点。②司马迁提出历史变化和历史进化观点,他认为由于时代的变化陈旧的政策法令会造成各种弊病,社会要前进就必须改变旧制,荡涤积弊,他一再提出“承敝通变”的命题,给予历史变革对于社会的推动作用,以积极的评价,司马迁不仅认为历史是在变化而且肯定历史是在进化的。 “究天人之际”所包含司马迁的思想。 天与人之间治乱兴衰关系:司马迁在天人关系的问题上并没有完全摆脱天命论和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他认为天人感应确实是存在的,但他的思想主流是天人相分,他认为天道与人世在很多情况下并非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他对感应、灾祥的迷信说法表示大胆怀疑,司马迁对当时奉行封禅祭祀,祈求神仙活动的虚妄进行了深刻揭露,司马迁认识到人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根本作用,在记述重大事件时总是刻意描写人世的作用,在进一步他注意到了人心向背的历史作用。74.参考答案:《剑桥中国明代史》75.参考答案: ㈠史学地位得到提高。①在西晋荀修的《中经新簿》的时候,他把所有图书分为四类,分别是六艺、经书、子书、史书和集书。②在东晋时李冲整理图书又把四部分顺序进行调整,把子放在了史的后面,就形成了经、史、子、集四步分类法,很快得到官私的承认。 ㈡史书数量的剧增。 ㈢史籍种类繁多,体裁广泛。①刘勰的《文心雕龙》的史传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史学评论专篇。②刘知几的《史通》是第一部通史。第2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A2.参考答案: 以希罗多德、修昔底德为代表,从中可见西方史学发展的两条道路的源头。希罗多德采用叙述方式、记载和研究事件的历史,包含政治、军事、文化、风俗,内容广,范围广,具有通史性,重文采,可读性强。形成西方重叙述、重文采、重文化的研究风格。 修昔底德采用实证的方法,运用编年体裁,严格的考据风格,逻辑性强,只修政治、军事,不涉及文化,是纯粹的事件史(专史)。形成西方另一种发展风格:重论证分析、重考据、重逻辑、重政治军事的编年体风格。3.参考答案:编年体4.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创立(1919-1927):李大钊——第一个奠基人;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贡献表现在:①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②指出了唯物史观对于史学和人生的重要意义③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史学方法论。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初步发展阶段(1927-1937):三大论战: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中国社会史分期论战、中国农村性质;郭沫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创者1)《中国古代社会研究》2)中国古史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3)写了多部历史剧及一批史论;吕振羽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的贡献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设(1937——1949)通史研究取得重大成就;古代思想史研究方面;史学理论5.参考答案: 1、区分:史著的内容是历史学家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史著的形式是把现实的运动适当的叙述出来,也就是以一定的体裁、结构和语言把研究成果反映出来。 2、关系:1)史著的特定内容要求有某种与之适应形式表现它。2)内容决定形式。6.参考答案: 历时性方法是将研究对象视为有一个历史演进过程并探寻其演进阶段和规律的导向性原则。 共时性方法是根据研究对象具有的共同特征将它们规划为处于某个共同的发展或演进阶段的现象的导向性原则。7.参考答案:克罗齐8.参考答案:理性9.参考答案: 总的来说,是运用社会实践标准加以检验,社会实践检验标准有两层含义: 第一,看研究者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上的典章制度的是非善恶或利弊得失所作的判断是不是与当时当地的人们的社会生活实际情况相吻合; 第二,由现实的人们的社会实践效果来检验,也就是看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中含有的价值判断对现实社会的人们最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是积极的影响,还是消极的影响。10.参考答案: 1、撰写《上帝之城》与异教徒进行辩论 2、发展并明确了中世纪的历史时间观念,上帝安排了一切,历史、回忆、只是证实上帝的安排。 3、地上之城(人类历史)从该隐开始,历经婴儿、少年、青春、壮年、半老、老年六个生理阶段。 4、双城斗争史分三个历史阶段:前律法阶段,律法阶段和上帝的天国阶段。 5、把史学完全隶属于神学的权威之下,其影响不可估量。11.参考答案:A,B,C,D12.参考答案: 孔德(1798—1857)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实证主义创始人。认为实证哲学的首要特征在于,它认为一切现象都服从于恒定不变的自然规律„„我们任务就是致力于精确地发现这些规律„„ 他倡导的实证哲学所要探求的“自然规律”就是把观察到的现象“按相继和相似的自然关系”加以联系,从而归纳出来的共同“恒定趋势”。孔德的实证哲学除了有一套方法论外,也包含着一种本体论和认识论,就是认为我们所观察到得现象本身并不存在因果必然性的规律,因而人们也根本不能去认识那种规律,只能凭观察结果去归纳出现象之间的“相继和相似的自然关系”的“恒定趋势”。这种本体论和认识论进一步推演,就会导致唯心论。他认为,把实证主义方法运用于社会历史现象的研究,主要包括观察、实验和比较三种方法。 他把人类进化的历史主要归结为心智进步的历史,提出“三阶段”的进化规律:第一阶段为神学阶段,第二阶段为形而上学阶段,第三阶段为实证阶段。 主要著作有《实证哲学教程》、《实证政治体系》、《实证逻辑体系》等。13.参考答案: 历史学在当今中国面临着挑战: ①、学科处于边缘化的状态 ②学科的适应性在减弱,就是指我们现在出现了一种工具化的倾向。 其主要原因是 ①、社会在转型,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在扩大,基础学科的需求在减弱。 ②、社会的浮躁与功利心态在蔓延。 ③、人们对历史学认识存在误区。 ④历史研究者患上自闭症,夜郎自大,闭门造车,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没有与时俱进。 ⑤历史学文革期间起到了极坏的作用引起人们的反感。 历史学的发展方向: 1、历史学科将回归本位,既不会大红大紫,也不可能灭绝,而是不绝如缕。这是因为历史作为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是永远不可能被灭亡的(历史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寻根;借古治今,借用古代知识来认识现在和将来;特色的需求,民族、国家与其他民族、国家到底有什么不同,必须要用历史来证明) 2、历史学家以多样化的面孔发挥现实的作用,多样化表现为四个面孔:研究性面孔;应用型面孔;娱乐化面孔;与其他学科产生的综合性面孔。 3、历史学研究将来会呈现两种倾向,专业化倾向:细节化,告别宏大叙事;(地方的才是民族的,地方的才是世界的)运用科技手段;运用科技手段;与其他学科合作产生新的研究领域。14.参考答案: A、以史学质的变化作为分期标准,代表人物有陈光荣、吕美泉。 B、单纯以史学思想为标准,以史书体裁为标志,作为分期标准,代表人物有彭中德。 C、以史学本身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点作为分期标准,代表人物有仓修良、瞿林东、王树民。 D、以史学自身发展变化过程作为分期标准,代表人物有齐思和、李宗邺、邓子美、刘节、陶炳、高国抗、宋衍中。 E、以社会形态的演变作为社会分期的标准,代表人物有陈千军、尹达、周春元。 F、以历史朝代的自然阶段作为主要依据,以著名史书、史家作为主要的标志来作为分期标准,代表人物有贺昌群、张孟伦。 G、以综合考察史学多方面的因素作为分期标准,代表人物有白寿彝、施丁、陈其泰、许凌云、张家璠。15.参考答案:梁启超16.参考答案:主要是康雍乾以来屡兴文字狱,对学术界造成一种高压的态势。知识分子为了逃避现实,明哲保身,便将毕生精力葬送在故纸堆中。加之清初统治者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倡导“稽古右文”,组织他们修史、编书,逐步养成了一种浓厚的学术氛围。从学术的传承上看,乾嘉学者继承了明中叶以来开创的考据之风,把训诂、校勘的手段用之于经史、地理文献、诸子、集部文献的研究上。17.参考答案: 那时的人们不可能理解那种依附关系和强制力量是怎样造成的,不理解他们为什么必须生来就得无条件地接受那些首领们的强制。由于个人生产力普遍微弱,以及由此决定的经济交换和社会交往活动范围极其狭小,他们普遍感到除了接受那种依附地位以外不可能有别的选择。在这样一种社会生活实践感受下,当他们多少朦胧地思考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历史命运的问题时,就往往把他们的处境归结为命中注定,归结为超自然、超社会的神灵力量支配的结果。再加上他们对风雷雨电、寒暑旱涝、猛兽毒虫以及地震火山等等自然力量的威胁也极为缺乏认识和抵御的能力,这就更加使他们时时感到超社会的、超自然的神灵力量无时无刻不在支配着他们的命运。 这种社会生活实践的切身感受,促使他们普遍地形成了一种把天命或种种神灵意志视为决定自己幸运或不幸的各种经历和自己的整个命运的共同的终极原因。那个时代的人们普遍持有这样一种朦胧的社会历史观。另一方面,那种社会形态下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对广大被统治阶级的直接的人身支配权力,也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内部各个等级或阶层之间的依附和从属关系,竭力把那种普遍存在的朦胧的社会历史观升华成为系统的意识形态体系,而且竭力向广大被统治阶级进行强制性灌输,从而使那种意识形态体系成为在整个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体系。 那个时代的统治阶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运用那种社会历史观来对社会历史现象进行考察时,就形成了把天命或神灵意志视为决定各种社会历史现象兴废存亡的终极原因和共通之理的历史观念。上古中古时期的中国和西方,都是这种历史观念占主导地位。 十四、十五世纪,当西欧许多地区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发生根本性变化之时,人们的社会历史观和与之相应的史学才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西欧那种条件下,农村和城市的广大劳动者通过“静悄悄的劳动”,在改变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着自身的生产能力和独立自主能力,扩大了自己的经济交换和社会交往活动范围,使自己的社会活动范围逐渐突破了庄园和行会这样一些以人的依附关系为特征的狭小共同体的限制。 他们自身的生存方式的这一改变,必然引起他们观念的改变。原来,当他们的生产能力和独立自主的社会交往能力都还极其微弱的时候,他们离开了庄园或行会就无法生存,因而往往把庄园或行会的首领看作他们的保护者,甚至看成恩人,认为依附于那些狭小的共同体及其首领是理所当然的,而且把这种依附关系视为上帝对自己命运的安排而接受下来。 现在,当他们投入普遍的商品交换和多方面的社会交往的实践活动以后,就逐渐意识到他们能够而且应该独立自主地生活,再也不把那些狭小共同体及其主宰者视为自己的保护者和恩人。而且,在商品交换和劳动、能力的交换过程中,千百次自主的而不是被迫的讨价还价的等价交换实践使他们逐渐产生了平等和自由的观念,从而也使他们逐渐抛弃原来把人身依附和贵贱不平等视为上帝安排的旧观念。于是,一种强调个人独立、平等、自由的新的社会历史观逐渐萌生出来。18.参考答案:《竹书纪年》19.参考答案: 在方法论上,强调运用所谓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式的领悟方法”,从精心考证过的第一手资料中领悟精英人物的思想、目的、动机,进而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做出具体的“个别描述”,而回避进行任何总体性或理论性的概括。 在认识论上,他们倡导客观主义的史学认识论,主张历史学家“排除自我”的一切先入为主之见和一切理论干扰,一切结论以第一手资料为依据,即所谓“让史料说话”或“让事实说话”。20.参考答案:1、强调人的精神、目的、意志、个性、理性等精神因素是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强调一切历史活动和整个历史过程都是人的精神、目的和意志的表现。这是一种主张精神因素决定论的唯心主义的史学本体论。2、由于它强调人的精神支配下的意志、目的、动机决定历史进程,而人的意志、目的、动机是变化无常的,一次性的,不重复的,无规律可循的,由此断言历史是没有规律的。21.参考答案:宗赵佶22.参考答案:李大钊23.参考答案: ①历史学和地理学的结合产生了历史地理学,扩大了历史研究的视野; ②地理学知识和理论的运用,使历史研究者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环境中人的因素,也催生了环境史学的诞生。24.参考答案: 历史是人类社会经历过的客观存在的过程;历史学是研究社会历史现象和过程并揭示其规律的科学。25.参考答案: 人类的历史活动是史学产生的客观基础;人类的历史记忆与历史意识的发展是史学产生的主观条件;人类创造出来文字并由此出现文字记载是史学产生的具体途径。26.参考答案:令狐德棻27.参考答案:A,B,C,D28.参考答案: 维柯(1688——1744)代表作《关于各民族共同性的新科学原则》(《新科学》) ⑴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反对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认为历史是可以认识的,否定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命题,强调知与行,实践与真理的辩证统一。人的认识内容来自创造的实践活动,真理即创造的实践。 ⑵他建立了历史发展的观点,历史发展是从低级向高级的进化过程,经历三个阶段:神祗时代(本能),英雄的时代(意志),人的时代(知识)。历史发展具有规律性。 ⑶人类在创造世界的同时也创造了自身的观点。 局限:他没有也不可能真正找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他的历史局限性。29.参考答案:四大名注30.参考答案:《法国志略》31.参考答案:首先,班固出于宣扬“汉绍尧运,以建帝业”的正宗思想的目的,而断代为史写作《史书》,并且以往他为此也一再受到贬责。其次,在当时撰写一部首尾完备的汉史具有破除当时浓厚的复古倒退思想的积极意义。因当时社会上“尊古卑今”的思想非常流行,迷信古代甚至达到疯狂的地步,为了扳倒复古倒退者,迫切需要一部记载汉史的著作,班固意识到了撰写汉书的需要,并且以艰苦的史学实践做出了成功回答。第三,班固断代为史发扬了司马迁构建史学体系上的创造精神,解决了历史编纂上的困难深题,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新局面。32.参考答案: ①以西汉的皇朝兴衰为断线,突出了皇朝史的地位,《汉书》的断线起源高祖,终于孝平王莽之诛,包括西汉一代史事。 ②撰述的重点为武帝太初以后史事。 ③内容恢宏,结构严谨,在内容上它包括了西汉皇朝的全部史事,在结构上它分为纪、表、志、传四个部分,不再另立世家。33.参考答案: 1.《周官》、《礼记》等书记载了许多史官名称,如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等,他们职责不同,如“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2.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大都设臵了史官,这是同西周末年以后各诸侯国国史的撰写相关联的。随着各诸侯国权力的下移,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的一些大夫和具有特殊身份的贵族,也有史臣的建臵。秦、赵史官,又有御史之名。秦国还有太史令之职。 3.汉承秦制,至汉武帝时臵太史令。其后,知史务者皆出于他官,而太史不复掌史事,仅限于天文历法职掌范围。这是古代史官职责的一大变化。 4.东汉班固以兰台令史之职撰述国史,三国魏明帝时史官称著作郎。晋时,改称大著作,专掌史任,后增设佐著作郎。南朝梁、陈又臵修史学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史学形成多途发展的趋势。 5.唐代正式设立了史馆,史官制度趋于规范化。自史馆设立而以宰相监修史事,于是著作局始罢史职,这是古代史官制度的又一重大变化。 6.隋唐至明清,史官除前已有之的起居注官员,隋唐至宋辽金有著作郎、佐著作郎外,唐五代宋辽金的史官称监修、修撰、直馆、修国史、同修国史,元明清以翰林院学士兼任史职,称总裁、修撰、编修、检讨;另外,清国史、实录、方略、律例等馆各有总裁、提调、总纂、纂修、协修。34.参考答案: (1)根据唯物史观,阶级的产生及其发展,都是由一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阶级社会的存在仅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2)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演进的直接动力,在社会变革中起着杠杆的作用。运用这样的观点观察阶级社会的历史,既看到统治阶级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存在的必要性和正当性,又看到劳动阶级反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斗争的合理性和正义性,承认劳动阶级反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的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3)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剥削阶级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是对社会有贡献的‚必要的阶级‛,曾经为推进‚历史的进步‛做出过贡献,劳动阶级只能在历史舞台的基底为创造历史进步的物质基础而默默地劳动。 (4)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阶级自身具有了新的品质、新的面貌,就要求上层建筑的一整套观念、体制和制度作相应的更新,不能适应革新要求的旧统治阶级就从必要的阶级变成了多余的阶级,他们就要被人民推翻,他们的统治地位就要被一个新的阶级所取代。 (5)在无产阶级建立政权初期,还需要继续进行阶级斗争,但是在巩固政权、建立新型经济基础和新型生产关系以后,阶级斗争就逐步消退,把重点转移到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上来,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35.参考答案:正确36.参考答案:是运用心理学及精神分析学乃至社会学中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历史的一种史学研究分支学科,在现当代西方史学研究中颇为流行。心理历史学的产生是与现代历史哲学强调主体因素在历史上的作用,强调偶然性、特殊性,主张个别论密切相关。心理史学的研究显然为史学领域的开拓做出了贡献,但是它往往受制于心理学理论,比如精神分析学理论的偏颇之处有可能导致应用它进行心理史研究的错误,因此如何判断和确定何种心理学理论的科学性及其在历史上的适用性便成为关键性问题。37.参考答案: 历史学与社会调查 社会史研究的对象与内容几种不同的观点:人们的群体生活与生活方式;社会整体发展的全过程;不是包罗政治、经济、文化等在内的所有社会现象的历史,而是研究人类有史以来赖以生存并必然结成的社会本身的历史38.参考答案:19世纪西方主流史学的突出代表是兰克和兰克学派。他们声称他们建立了“科学的历史学”。但他们所说的“科学”仅仅是在史料考证方法的严谨性、客观性上说的,不是在探求历史规律的意义上承认历史学是科学。因为他们根本否认历史的发展演变有任何规律,因此,实际上他们根本否认历史学能够或者应该成为科学。在史学本体论上,他们强调精英人物的目的、意志和动机体现着时代精神,决定着历史的进程;在史学方法论上,他们强调不能运用任何实证科学方法去理解和揭示精英人物的目的、意志,只能运用所谓“移情式领悟方法”(也就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式的领悟方法),从精心考证过的第一手史料(如精英人物的信函、日记等等)中领悟精英人物真实的思想、目的、动机,进而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做出具体的“个别描述”,而避免进行任何总体性或理论性的概括,认为这样才能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显然,他们奉行的是人本主义的规范,同现代科学的立场是根本对立的。39.参考答案: (1)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2)史料是否充备和正确,也是确定历史学家选择研究方向的重要依据。 (3)史料可以使各种现象互相补充、相互论证,对正确描述历史事实、取得科学的结论和阐述观点有极大的帮助。40.参考答案: 历史认识的真理及其检验层次:什么是历史认识的真理;历史认识真理的检验的矛盾性。 历史认识真理的检验具有非直接实践性;检验历史认识真理的客观标准也仍然是社会实践。 历史认识真理检验的两个层次:史实判断的检验;对理论解释判断的检验41.参考答案:赵翼42.参考答案:校勘、注释、辨伪、辑佚、改作、补作。总的来说是整理明朝以前的古籍。治史的方法是运用汉儒治精的训诂的方法来整理考订古籍和辨析古代的名物典章制度。43.参考答案:《新史学》44.参考答案:司马迁45.参考答案: (1)他的史学观的核心是提倡客观主义的态度。 (2)他系统归纳并总结出来的一整套历史研究方法,即“历史学家应批判地考证史料并系统地以此作为叙事的依据。”他强调一切历史研究活动基本原则是史料高于一切。 (3)兰克在历史教学方法和形式上做出重大贡献。 (4)他只重视研究政治史和政治人物,从而把历史变成了政治史。46.参考答案: (1)强调历史的连续性和继承性。 (2)关注历史发展的个性和独特性。 (3)提倡用情感来取代理性,反对用抽象的理性原则来概括历史。 (4)注重伟大人物和政治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47.参考答案:客观历史;分支学科;历史学48.参考答案: (1)区别:概念与性质的区别;历史是客观的有规律的,而历史著述是主观的认识;历史是唯一的,永恒的,一旦被创造出来,就无可改变;而历史认识则是丰富多样的,不断变化的。 (2)联系:二者关系密切,原材料与加工品之间关系,前者为基础,著述极力反映真实的历史。49.参考答案: 第一,关于中国社会形态历史演变和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 第二,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地位。 第三,关于中国历史上的民族问题。 第四,关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史家修养论。 第五,关于建设有中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史学。50.参考答案:比昂多51.参考答案:《三国志注》52.参考答案: 马基雅维里(1469—1527),其作品有《君主论》、《论李维前十书》、《佛罗伦萨史》,其作品以“性恶论”为指导,为政治服务,将政治与历史结合。马基雅维里非常强调历史知识的重要性,他主张君主应该阅读历史,以史为鉴。《佛罗伦萨史》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特征。 他的人文主义思想具体表现为: ①.不是以上帝的意志,而是用人的行动来解释历史发展变化; ②.对教会持批判态度; ③.将人分为选民与群氓。 价值: ①.围绕衰落和崩溃而作; ②.放眼整个意大利; ③.主张建立强有力的君主政权; ④.最早提出政党问题; ⑤.表述了一种平等思想。53.参考答案: 1、历史是现实的前身,现实是历史的延伸。 2、历史遗留下来的遗产既有作为生存环境的物质条件方面的遗产,也有经济、社会、政治以及思想、文化方面的遗产。每一代人都必然要对先前各代人遗留下来的遗产进行清理,继承和发扬有利于自己创造新的生活的遗产,扬弃那些不利于创造自己新的生活的遗产。 3、不同的社会阶级或阶层由于存在着不同的利害关系,对先辈留下的历史遗产的取舍标准也各不相同。54.参考答案: 历史认识的一般形式有三种,即考实性认识,规律性认识,价值性认识。 考实性认识是通过对史料的辨析获得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即确定事实。规律性认识考实的基础上,通过表象,发现历史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即解释事实。价值性认识是在前两个层次的基础上对历史现象进行是非善恶或利弊得失的评价,即评价事实。 历史学的功能和作用,要通过对历史客体的评价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以上三种认识形式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对于历史学科的健康发展来说,三折缺一不可。55.参考答案: 西方心理史学方法所存在的主要局限:第一,西方心理史学方法的理论基础是精神分析学说,对于将精神分析学说运用于历史学,一开始就有人表示怀疑,认为精神分析理论是“超历史的”,又因为精神分析学说坚持自己的普遍适用性,不论何时何地都适用,它又是“非历史的”。此外,在对人物心理发展的研究中,往往在幼年与成年之间进行推论上的跳跃,缺乏对中间的变化的分析。这确实是许多心理史学著作存在的明显缺陷,难以对所论人物的心理和行为做出科学的、令人信服的解释。第二,与弗洛伊德相比,埃里克森等人无疑更加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影响。但是,他们的精神分析解释的基本方式是取决于对一个中心或核心问题的发现,认为一个人的一切行为都出自这个中心或核心问题,仍没有摆脱心理因素决定论。 我们把唯物史观这一基本原理运用到心理史学研究中来,势将有助于克服它的局限,指引心理史学走向真正的科学。第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正确把握心理史学方法的逻辑起点。科学的心理史学方法,坚持从以劳动者为主体的现实的人及其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出发,去揭示这一生产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上产生的回声或投影。第二,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有助于从历史学角度科学地阐明历史上群体心理的形成、演变的原因和规律,及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56.参考答案:(1)区别:①客观性:②主观性:历史记录(一次主观化)、历史著作(至少二次主观化)。(2)联系:客观的历史:是被反映对象(被加工物)。历史撰述:是反映结果(加工处理的产品)。57.参考答案: 古教四考:元也里可温教考、开封一赐乐业教考、火祆教入中国考、摩尼教入中国考 宗教三书:《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诤记》《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58.参考答案:客观实在性59.参考答案: 1、区分:史著的内容是历史学家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史著的形式是把现实的运动适当的叙述出来,也就是以一定的体裁、结构和语言把研究成果反映出来。 2、关系: (1)史著的特定内容要求有某种与之适应形式表现它。 (2)内容决定形式。60.参考答案: (一)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简略归结为:事实判断是基础,成因判断是关键,价值判断是目的和归宿。事实判断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成因判断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价值判断回答“应该怎么办”的问题。三个层次的判断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认识。 (二)事实判断是基础,是因为事实判断是研究者进行成因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起点和初始依据。事实判断如果出了错,成因判断和价值判断必然要跟着出错 (三)成因判断是关键。是因为成因判断是对历史事实或事件出现的原因作出解释,而怎样解释历史事实或事件出现的原因,却决定于研究者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