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学试题(历史学)-医学史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大学试题(历史学)-医学史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大学试题(历史学)-医学史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大学试题(历史学)-医学史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大学试题(历史学)-医学史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大学试题(历史学)-医学史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75题)1.叙述治疗鼻槁、鼻鼽、嗅觉功能减退等疾病,迎香穴穴位埋线方法。2.滚法压力大,接触面也大,适用于肩背等全身各个部位。()3.我国卷数最大的方书是()A、《四海类聚方》B、《雍熙神医普救方》C、《圣济总录》D、《金匮药方》E、《普济方》4.叙述推拿小儿板门穴的穴位、主治及操作方法。5.矿物药的发现,大约开始于()末期。6.《肘后方》为何人所著,其主要内容如何?7.回医学七行辨证的证候类型有哪些?8.肱骨外上髁炎的操作手法主要选用()A、按揉法B、推擦法C、弹拨法D、捏拿法E、以上都是9.我国第一部药典是唐代的()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证类本草》D、《新修本草》E、《本草纲目》10.组成为竹叶、生地、生甘草、木通的方可用治()A、口舌生疮B、牙龈肿痛C、小便涩痛D、湿热黄疸E、小便白浊11.成书于东汉的我国第一部本草著作神农百草经托名于神农12.金元时期出现了医家学术争鸣现象,其中以()最著名被后世称为“金元四大家”。13.《普济方》收方()A、61739首B、72328首C、58396首D、67139首14.()整理保存走方医的秘方,所谓“药物不取贵,下咽即能去病”。A、《串雅》B、《成方切用》C、《医方集解》D、《古今名医方论》15.叙述耳部疾病外治清洁方法。16.巢元方主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源证源症候学专著17.疮疡外治法应根据初、中、后期分别辨证用药。初期宜箍毒消肿,中期成脓时宜切开排脓,后期宜()18.叙述儿推拿掐老龙的操作手法。19.患儿,2岁。面色少华,不思纳食,精神正常,舌苔薄腻。其治法是()A、健脾益气B、和脾助运C、消食和中D、消补兼施E、养胃育阴20.金元四大家分别代表了哪些学术流派,各自的学术思想以及其代表作是什么?21.娶妻不娶周姓,三十回壮有金出自礼记22.南宋施发撰成《察病指南》,书中以简单线条显示脉诊形象,首创()种脉象图。23.一老人大病后出现便秘,虽有便意,临厕是努挣乏力,难以排出,便质并不干结,伴后汗出乏力,气短神疲,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疗首选方剂是()A、济川煎B、黄芪汤C、六磨汤D、麻子仁丸E、大承气汤24.有一患者长时间步行引起第2跖骨颈骨折,问病因是何种外力()A、间接暴力B、拼力岔气C、直接暴力D、持续劳损E、肌肉牵拉25.少阴病总属正气亏虚,故一切攻伐之法均不可用26.叙述仰卧架桥的练功方法。27.叶天士《温热论》温病大纲原文是什么?28.试述五行学说在祖国医学中的应用?29.治疗厌食的基本原则是()A、调理脾胃B、调肝理脾C、清热通腑D、消食导滞E、健脾益肾30.某男,50岁,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喜温喜按,舌淡苔薄,脉迟缓。治疗取穴()A、中脘内关足三里神阙气海B、中脘内关足三里脾俞胃俞C、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太冲D、中脘内关足三里梁门天枢E、中脘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31.张介宾阴阳互济的观点是什么?32.颈椎病的推拿治疗被动运动颈部可选用()手法33.提出痢疾治疗“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的医家是刘河间。()34.叙述推小儿天柱骨的操作手法。35.叙述并指出足三里、孔最、百会的定位。36.望面色,若面色萎黄少泽,多为()A、气虚B、气血两虚C、血虚D、肺肾阴虚E、痰湿37.病中口渴多饮,提示()38.叙述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推拿手法。39.涪翁的弟子是()A、程高B、吴普C、郭玉D、樊阿E、文挚40.黄帝八十一难经》为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医学经典。41.在“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中,“感”之义为()A、感慨B、感动C、为„感慨D、为„感动42.海金沙的药用部位是()43.抹法在临床应用上有开窍镇静,醒脑明目作用。()44.李时珍撰写的(),是明代最负盛名的综合性本草,全书载药()种,李时珍按()的原则,将药物依自然属性归纳。45.叙述产后痉病的急症处理方法。46.拿法是()法和提并略有揉动复合而成47.叙述按诊直接叩击法。48.下列何证不能用栀子豉汤治疗?()A、烦热,胸中窒B、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C、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D、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49.下列腧穴中,孕妇应该禁针的是()A、曲池B、肩井C、肩贞D、大椎E、足三里50.“阳盛则热”,热为阳证。故凡发热者均为热证、阳证。()51.叙述前伸探海的练功方法。52.清代临证医学有拿些发展:(),(),(),()53.叙述大鹏压嗉的练功方法。54.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学专著是()。55.金元四大家之首是()A、刘完素B、张元素C、张从正D、李杲E、朱震亨56.()提倡中医药总会与代表民国初期中医界的舆论,特别在与北洋政府抗争中起到重要作用。A、《绍兴医药学报》B、《神州医药学报》C、《医界春秋》D、《医学杂志》57.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的相同表现有()A、心悸B、心烦C、多梦D、面色萎黄E、脉细58.叙述并指出神门、委中、大椎的定位。59.在婚姻嫁娶方面古人认识到“同姓”近亲结婚对繁衍后代不利,()载“礼不娶同姓”A、《周礼》B、《山海经》C、《诗经》D、《礼记》60.若舌色红绛而有裂纹,多由热盛伤津、()所致61.悬饮兼表证的治疗原则是先治表后治里()62.叙述治疗内痔的坏死枯脱注射法。63.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创用()的药物分类法,将药物分为()等七类。64.外治法是如何发明的?65.属于明清时期撰写的医书有()A、《植物名实图考》B、《内科约编》C、《眼科切要》D、《三三医书》66.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提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热病用(),杂病用丹溪,对内科理、法、方、药的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67.张元素是()学派的开山,创立了脏腑辨证理论与中药归经学说。68.缩泉丸主治膀胱虚寒证,组成药物有()69.()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刻板药物图谱。70.我国现存第一部针灸专著的年代、作者及主要成就?71.刘完素的主要学术思想是“()”,对火热病的治疗以清热通利为主,善用寒凉药物,故后世称之为“寒凉派”。72.支饮症见:咳喘胸满不得卧,痰清稀,白沫量多,面浮肢肿,经久不愈,每遇寒而作,兼见身痛。舌质淡胖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治疗首选方剂是()A、己椒苈黄丸B、小青龙汤C、十枣汤D、苓桂术甘汤E、泻白散73.神以精气为物质基础,但神又能()74.上尿路结石主要表现为疼痛和()75.叙述拇指按法操作。第2卷一.参考题库(共75题)1.天花粉与芦根均有()之功。2.清代吴谦受命编撰的()是一部具有丛书性质的全书。3.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哪首方主之()A、辛凉轻剂桑菊饮B、辛凉平剂银翘散C、辛凉重剂白虎汤D、桂枝汤E、达原饮4.下列经脉循行“挟鼻孔”的是足阳明经()5.朱沛文强调汇通中西当以临床验证为标准,求同存异,“应通其可通,而并存其互异”。6.叙述手足部疔疮蛇肚疔切开排脓法。7.从诊治方法的内容考察,先秦时期的医学文化指向的特点是什么?8.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养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列举当时四位著名的养生专家:()9.叙述治疗直肠息肉的结扎法。10.叙述腰椎关节功能活动范围。11.阴阳的记载始于()。详细论述八卦内容并使其流传后世的典籍是()。12.素问•汤液醪醴论》的水肿病的病因是()A、三焦不利B、风邪袭表C、血脉不利D、五脏阳竭13.下面与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医药交流的()A、韩国B、朝鲜C、蒙古D、以上都没有14.脓耳的预防与调护以下哪一项不适宜()A、防止擤鼻用力过度B、防止污水入耳C、流脓多时注意止脓D、戒除不良挖耳习惯E、婴幼儿哺乳注意注意姿势和方法15.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医家是张景岳。()16.《脉经》的主要成就?17.膀胱者,州都之官,()藏焉,气化则能出矣18.治疗太阳中风证的方剂是()19.由白术、白芍、陈皮、防风组成的方是()20.()对方剂学的主要贡献包括:提出了较为严密完整的组方原则,将治疗八法运用于方剂之中,剂型多样,煎服法严格。21.《千金方》为何人所著,其主要内容如何?22.砂仁、白豆蔻均能化湿、行气、温中。但砂仁偏于温中止呕,白豆蔻偏于温中止泻()23.为增强止痛作用,延胡索炮制时宜用()制。24.叙述推拿练功方法中青龙探爪势的基本动作。25.叙述并指出后溪、照海、太阳的定位。26.试述“文艺复兴”时期医学发展的三个要点?27.舌为心之苗,又为()之外候。28.后世医家形成不同的学术流派和发挥各家学说的基础是()。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易经》29.血分证的辨证要点()30.吴鞠通《温病条辨》治病法论的原文是什么?31.暑湿感冒治疗的首选方()32.试述《内经》的基本思想如何?33.叙述侧卧外摆的练功方法。34.叙述轮转辘轳的练功方法。35.我国第一部小儿推拿专著是()。36.叙述手少阴心经的主要循行路线。37.()补骨脂的别名是38.“()”是我国医学史上最早的一个民间医学学术团体。39.叙述治疗肛隐窝炎的切开引流法。40.()是内科大病,()也是此时主要研究的病证。元代还出现治疗()的专著。41.宋朝政府组织编修了哪三部方书?各有什么特点?42.月经病的治疗原则重在滋肾补肾()43.甲骨文中有关于()、()、()、()的记载,是我国最早关于传染病、流行病的记载。44.叙述颞颌关节脱位之口腔外复位法。45.叙述按诊小儿头囟的方法。46.《太平惠民合剂局方》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由()颁行的()和()。47.据《素问·五脏别论》,以下哪个不属于奇恒之腑()A、女子胞B、骨C、髓D、膀胱48.病人舌淡胖,胸闷痰多,微咳短气,饮食欠佳,苔白厚腻,左脉沉涩,右脉细弦带滑。此证应辨为()A、胸阳不足,痰湿内盛,胸阳闭阻B、痰浊壅盛,上蒙清窍C、气血不足,肝肾阴虚D、痰浊犯肺,肺失宣肃49.下列哪部本草著作最早采用了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A、《开宝本草》B、《本草经集注》C、《新修本草》D、《嘉祐补注神农本草经》E、以上均不是50.叙述小儿推拿补小肠经的操作手法。51.下列哪本药物学专著不是明代医学家编写的()A、救荒本草B、滇南本草C、本草集要D、开宝本草52.下列病症中,宜用三棱针挑治的是()A、喉蛾B、疗疮C、外伤性瘀血疼痛D、疳积E、目赤肿痛53.人类对衣食住行及婚姻形态等方面的选择,是最基本的保健活动。54.摩腹揉脐龟尾擦七节是治疗小儿()常用手法55.《神农本草经》完整提出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56.张从正攻邪派方法主要是:()、()、()57.20世纪50年代是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验阶段,卫生部于1955年12月举办了第一届()。58.《瘟疫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瘟疫病专著。59.以下哪部医药类书籍不属于夏到春秋时期的医学著作()A、诗经B、山海经C、礼记D、本草经集著60.引起小儿秋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是()A、冠状病毒B、柯萨奇病毒C、轮状病毒D、诺沃克病毒61.叙述推拿手法之肘点法。62.叙述并指出阳白、食窦、液门的定位。63.夫卒病加以痼疾,当先治其痼疾,后治其卒病。64.()的主要成就包括:较为详细地归纳了妊娠、难产、产后常见证候与施治方药;妊娠期主张以养胎、保胎为要;产期出现难产,提出“内宜用药,外宜用法”;记载血晕的淬醋急救法。65.六腑皆以()为顺.66.《本草经集注》的作者是(),南朝梁时期道家,医学家。《雷公炮炙论》作者()67.杨士瀛的()一书,描述了某种癌肿的特征。68.回医学病因辨证的证候类型有哪些?69.矿物药的发现,大约开始于()社会末期。70.首次把咳嗽执简驭繁地归纳为外感和内伤的医家是朱丹溪。()71.妊娠恶阻的主要发病机理是72.迎随补泻的泻法操作是()73.《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的作者是()A、王冰B、杨上善C、张景岳D、全元起E、高士宗74.吴鞠通提出湿温初起治法“三禁”首言禁汗,说明治疗湿温绝对禁用辛温之品。()75.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是()、作者()。第1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按外科原则消毒后,铺小孔巾,在迎香穴局部注入1%普鲁卡因,每侧1~2ml,用带有羊肠线的三角缝针,穿过穴位内,埋线长约0.5cm,剪去露出皮肤外面的线头。如有出血,稍加压迫止血,不必包扎。2.参考答案:正确3.参考答案:A4.参考答案: 板门穴位于大鱼际隆起处。主治:胸闷、呕吐、食积腹满、食欲不振。操作方法:用推法或揉法,50~200次。5.参考答案: 原始社会6.参考答案: 1.晋代葛洪不仅是道教及儒道合一思想的传播者,也是著名的炼丹家及医家,著有《肘后方》《抱朴子》等医书。后者主要讲采药,炼丹,求仙等。 2.《肘后方》该书原为86篇,后南朝陶弘景将其改编为79篇,但后人又将其增至101篇,现通行本系金人杨用道增补,称为《肘后备急方》,多以3卷形式,是一部实用性的方书。 3.葛洪见当时流传之方书浩繁,内同多讲贵重药品,故选择一些救急,常见,价廉,使用的方剂编辑在一起,因此书中所载方药遇有便,廉,验的特点。书中还首次记载了为下颌关节脱位进行复位以及用竹片作夹板处理骨伤的方法。7.参考答案: 七行病证是指水、火、气、土四元及木、金、活三子偏盛偏衰所表现的证候。证候类型包括:水亢证、水衰证;火亢证、火衰证;气亢证、气衰证;土亢证、土衰证;木亢证、木衰证;金亢证、金衰证;活亢证、活衰证。8.参考答案:E9.参考答案:D10.参考答案:A,C11.参考答案:正确12.参考答案: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13.参考答案:A14.参考答案:A15.参考答案: 用于流脓或糜烂的耳病,用清热解毒收敛的中草药,煎水以棉签棒蘸药液洗涤患处,以清洁外耳或耳道的脓液和痂块,1日2次16.参考答案:正确17.参考答案: 生肌收口18.参考答案: 老龙位于小儿中指背面,距指甲根中点1分许。手法:用拇指甲掐之,继以揉之19.参考答案:A20.参考答案: 21.参考答案:正确22.参考答案:3323.参考答案:B24.参考答案:D25.参考答案:错误26.参考答案: 患者仰卧,以两手叉腰作支撑点,两腿屈膝成90度,脚掌放在床上,挺起躯干时,以头后枕部及两肘支持上半身,两脚支持下半身,成半拱桥形。当挺起躯干架桥时膝部稍向两边分开。27.参考答案: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28.参考答案:1.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相互关系,肾(水)精养肝,肝(木)藏血上济于心,心(火)之热温脾,(土)化水谷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2.说明肺腑之间的病理影响。3.用于诊断和治疗29.参考答案:A30.参考答案:B31.参考答案: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32.参考答案: 头侧(颞)部33.参考答案:正确34.参考答案: 天柱骨位于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手法:用拇指或食中指自上向下直推。35.参考答案: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孔最: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或当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36.参考答案:C37.参考答案: 津液耗伤太过38.参考答案: 部位及取穴:督脉及膀胱经腰段,肾俞、气海俞、命门、腰阳关、大肠俞、环跳、委中、承山及腰臀部。 手法:扌衮、按、揉、拿、点压、弹拨、扳、擦等。39.参考答案:A,C40.参考答案:错误41.参考答案:C42.参考答案: 成熟孢子43.参考答案:正确44.参考答案:《本草纲目》;1897;物以类从,目随纲举45.参考答案: (1)控制抽搐:一旦抽搐发作,首先控制病情,选用解痉、镇静药物。同时配用针刺疗法。取穴:长强、鸠尾、阳陵泉、人中、颊车、筋缩、合谷、百会等,采取强刺激手法。 (2)护理:患者应置于单人暗室,保持空气流通,避免一切外来刺激;防止受伤,有假牙者取出假牙,将压舌板或开口器置于上下臼齿之间,同时保证病人呼吸道通畅。46.参考答案:捏法47.参考答案: 医生用中指指尖或并拢的二、三、四、五指的掌面轻轻直接叩击或拍打按诊部位,通过听音响和叩击手指的感觉来判断病变部位的情况。也可将手放于患者腹部两侧对称部位,用一侧手叩击,若对侧手掌感到有震动波者,是有积水的表现48.参考答案:B49.参考答案:B50.参考答案:错误51.参考答案: (1)两脚开立,距离与肩同宽,双手叉腰。 (2)头颈前伸并侧转向右前下方,眼看前下方似向海底窥探一样; (3)还原; (4)头颈前伸并侧转向左前下方,眼看前下方; (5)还原。转动时吸气,还原时呼气。52.参考答案:内科著作大量涌现;杂病论治水平显著提高;注重传染病防治;强调内病外治53.参考答案: (1)两脚开立,距离与肩同宽,两肘屈曲,两手相叠,掌心向里放在胸部。(2)自左向右轻按胸部及上腹部、小腹部,上下左右回旋;眼梢向上看,每一呼气或吸气,两手轻轻按转回旋一周;(3)两脚开立,距离与肩同宽,两掌横放目前,掌心向外,手指稍屈,肘斜向前。两手握拳不按胸,肩关节自前向后摇转一周,再自后向前摇转一周。54.参考答案:《刘涓子鬼遗方》55.参考答案:A56.参考答案:B57.参考答案:A,C,E58.参考答案: 神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委中:腘横纹中点,当肱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点。 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59.参考答案:D60.参考答案: 阴精耗损61.参考答案:正确62.参考答案: 病人取截石位,在腰俞穴位麻醉或局部麻醉下,使肛门充分暴露,以0.1%新洁尔灭液棉球消毒,将内痔翻出肛门外,用蚊式止血钳于齿线上方将痔核夹住一部分拉出固定,右手持盛有枯痣注射液的注射器,在齿线上0.3~0.5cm处,刺入痔核黏膜下层,缓缓将药液由低到高,呈柱状注入痔核内,使痔核略微膨大变色为度。以此逐个将所有的内痔进行注射后,将痔核推回肛门内。63.参考答案:按照药物自然属性;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事、有名未用64.参考答案: 原始社会人兽杂处,环境险恶,人们在寻找食物及与野兽搏斗中,经常会遭到伤害,跌打损伤也是经常发生的。他们在出现体表创伤出血时,很可能用一些随手可得的物品涂敷伤口,从而发现有些东西可很快地止血止痛,由此认识了一些适用于敷治外伤的外用药,这便是原始的止血法。有时伤痛比较严重,他人在受伤者身上进行按抚,以减轻其痛苦。这些动作虽然简单,但有时能起到散瘀消肿止痛的作用。人们消化不良腹部不适时,用手抚摩也有一定的疗效。这些便形成了原始按摩疗法。人们还发现一些烧石附在身体某些部位,除舒适外,还能减轻疼痛。如对因受寒引起的腹痛及关节痛有一定的疗效。这便是热熨法的起源。随着制作工具技术的进步和与疾病斗争经验的积累,原始人还逐渐学会用燧石刀切除脓肿,施行剖腹产、穿耳鼻及穿颅手术等。65.参考答案:A66.参考答案:东垣;完素67.参考答案:易水68.参考答案: 乌药、益智仁、山药69.参考答案:《本草图经》70.参考答案: 现存第一部针灸专著为西晋早期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它内容丰富,叙述系统,理论完备,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治疗、禁忌等多方面内容。其主要成就有:系统整理了人体腧穴;提出了分部划线布穴的排列穴位方法;阐明针灸操作方法和针灸禁忌;总结了临床针灸的治疗经验,按病论穴;《甲乙经》的重要成就还在于,它既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医学文献,晋以前业已亡佚的针灸文献,多赖此书而存其精要,又为后世针灸学的发展,提出和建立了规范。后世多以此为教习课本或编辑针灸著作的参考。因此,《甲乙经》不仅成为中医学宝库中的珍藏,而且由此建立了较完整的针灸理论体系,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较强,理论、经验咸备的针灸学专书。71.参考答案:火热论72.参考答案:B73.参考答案: 驭气统精74.参考答案: 血尿75.参考答案: 以拇指指端或罗纹面置于施按部位,余四指张开,置于相应位置以支撑助力,做与施按部位相垂直的按压,当按压力达到所需的力量后,要稍停片刻,然后松劲撤力,如此反复操作。第2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清热生津2.参考答案:《医宗金鉴》3.参考答案:A4.参考答案:正确5.参考答案:正确6.参考答案: 在手指侧面作纵形切口,切口长度不得超过上下指关节面。7.参考答案: 从诊治方法的内容考察,先秦时期的医学文化指向的特点是:其一是顺应自然,人象天地;其二是强调实用;其三是重视外部现象的相互联系。闻气味、听声音、视颜色、察形貌的诊病方法,是由外揣内的认识方向,而不是通过内部结构的了解认识外部征象的意义,各种治法都表现了突出的自然倾向,天然药物和自然疗法占据了主流。8.参考答案:嵇康;葛洪;陶弘景;颜之推9.参考答案: 患者取截石位,局部消毒,局麻扩肛后,用食指将息肉轻轻拉出肛外,或在肛镜下,查清息肉,用组织钳夹住息肉,轻轻拉出肛外,用圆针丝线在息肉基底贯穿结扎,然后切除息肉,放置红油膏纱布条引流。10.参考答案: 中立位:腰伸直自然体位。活动范围:前屈90°,后伸30°;左右侧屈20°~30°;左右旋转30°。11.参考答案:《周易》;《周易》12.参考答案:D13.参考答案:B14.参考答案:C15.参考答案:错误16.参考答案: 魏晋时期,王叔和对脉学进行了第一次全面的总结,撰成《脉经》一书,奠定了我国脉学发展的基础。该书的主要成就有: (1)确立“寸口脉诊法”。王叔和在分析研究古人的“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诊法”等诊脉部位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的寸口脉法,并提出寸、关、尺三部脉分候脏腑的理论,即左手寸部主心与小肠,关部主肝胆;右手寸部主肺与大肠,关部主脾、胃;两手尺部均主肾与膀胱等。因此解决了脉诊与脏腑相应定位的关键问题,从而推进了独取寸口脉诊法在临床的实际应用。 (2)归纳二十四种脉象。魏晋以前的医书中,脉名繁多,脉象种类尚未统一,含义亦模糊不清。据有人统计,《脉经》之前医书所记载的脉象名称约80种之多。王叔和为了统一其标准,把前代医书论及的易于混淆或类似的脉象,删而并之,规范了24种脉象名称。王氏还对这些脉象逐一描述其指感形象,且对一些相似的脉象进行鉴别,以方便临床掌握和运用,使脉名和脉象特点达到了统一和标准化。 (3)论脉学强调与临床病证治疗结合。王叔和的《脉经》并非孤立论脉,或单凭脉象断病,而是在阐述脉理的基础上紧密联系临床实际,将脉、证、治结合起来。书中对不同脉象的主病和治疗作了大量的论述,不少内容至今仍有指导意义。此外,王叔和还对危重病证出现的“怪脉”或“败脉”作了描述,病危脉象,有异于常见脉,临床较难辨识,王氏则用“屋漏”、“雀啄”、“釜中汤沸”等形象比喻,使医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脉经》也存在一些糟粕性的内容,我们在学习中应注意分析批判。《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它总结了公元3世纪以前的脉学知识,并充实了新的内容,使脉学理论与诊脉方法系统化和规范化,对魏晋以后中医的脉学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17.参考答案: 津液18.参考答案: 桂枝汤19.参考答案: 痛泻要方20.参考答案:《伤寒杂病论》21.参考答案: 孙思邈。 1.《千金方》是《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的合称,是隋唐时期的医学家及思想家,起思想集儒,道,佛于一身。 2.由孙思邈所著的《急备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集公元七世纪以前方剂学之大成,该书虽名为方书,实际上还包括针灸以及对疾病的诊断,预防等知识。 3.书中收集医方5300多首,其中记载的许多特效方药应用至今。 4.书中除引用张仲景,华佗等20多位名医的医方,还收集了民间,少数民族,宗教界的很多医方,书中还记载了印度医药学知识。 5.总结自己30年的行医经验,撰写了《千金翼方》一书,除对《千金要方》进行补充外,另收载药物800余种,对药材的采集、炮制、保存等也有所描述。 6.《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是我国唐代最杰出的医药书著作,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22.参考答案:错误23.参考答案: 醋24.参考答案: (1)左腿向左平跨一步,两足之宽约与肩等宽,两手成仰拳护腰势。身直,头端平,目前视。 (2)左上肢仰掌向右前上方伸探,掌高过顶,随势身略向右转侧,面向右前方,松肩直肘,腕勿屈曲,右拳仍作仰拳护腰势。目视于掌,两足踏实勿移。 (3)左手大拇指向掌心屈曲,双目视大拇指。左臂内旋,掌心向下,俯身探腰,随势推掌至地。膝直,足跟勿离地,昂首,目前视。 (4)左掌离地,围左膝上收至腰,成仰拳护腰势。左右交换,要求相同。25.参考答案: 后溪: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照海:内踝高点正下缘凹陷处。 太阳: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26.参考答案: 这一时期人体解剖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立,奠定了近代西方医学告诉发展的基础。该时期人们在外科和传染病方面的创新思想,揭开了西方近代医学史上的新篇章。27.参考答案: 脾28.参考答案:A29.参考答案: 身灼热,斑疹,出血见症,舌深绛30.参考答案: 治外感如将(兵贵神速,机圆法活,去邪务尽,善后务细,盖早平一日,则人少受一日之害),治内伤如相(坐镇从容,神机默运,无功可言,无德可见,而人登寿域),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31.参考答案: 新加香薷饮32.参考答案: 强调整体观念、注意预防养生、重视脏腑经络、运用阴阳五行。33.参考答案: 侧卧位,下肢伸直,做下肢外展动作,然后还原。34.参考答案: (1)左手叉腰,右手下垂。 (2)右臂自下向前,向上,再向后摇一圈; (3)右臂自下向后,向上,再向前摇一圈35.参考答案:《小儿按摩经》36.参考答案: 起于心中,上行于肺部,再向下出于腋窝部(极泉),沿着上臂内侧后缘,行于手太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后面,到达肘窝,沿前臂内侧后缘,至掌后豌豆骨部,进入掌内,沿小指内侧至末端(少冲),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37.参考答案: 破故纸38.参考答案:一体堂宅仁医会39.参考答案: 肛门部消毒,在腰俞穴位麻醉下,取截石位,在双叶肛门镜下暴露病灶,沿肛窦作纵行切口,使引流通畅,创口用黄连膏纱条压迫止血。术后每日便后坐浴、换药。40.参考答案:中风;消渴病;虚劳病(肺痨)41.参考答案: 方书的编撰,自晋唐以来,受到医家的普遍重视,有大量的方书先后问世。但大部分是私人编撰而成。由于宋朝宫廷重视医学,相继由政府组织编撰了《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政和圣济总录》三部较大的方书,在医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1)《太平圣惠方》是宋太宗命王怀隐、王佑等集体统撰而成。全书一百卷,共1670门,裁方16,834首。自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开始编写,至淳化三年(公元992年)书成。本书征集了翰林医官院各家献出的祖传验方连同太宗长期集存的验方,来源广泛,内容丰富。书中每门先引《诸病源候论》的理论置于药方之首,再根据病症汇集药方。并对诊病的方法、处方用药的法则、病证的始因、机理及方剂的适应证和药物剂量等,作了详细的论述,是一部理、法、方、药内容完善的方书,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其中大活络丹、搜风顺气丸等一直沿用至今。本书的最大缺陷是部帙浩繁,不便使用。 (2)《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局方》,大观(公元ll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