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辽宁B卷)(考试版)_第1页
历史(辽宁B卷)(考试版)_第2页
历史(辽宁B卷)(考试版)_第3页
历史(辽宁B卷)(考试版)_第4页
历史(辽宁B卷)(考试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装………………○………………订………………○………………线………………○………………○………………外………………○………………装………………○………………订………………○………………线………………○………………○………………内………………○………………装………………○………………订………………○………………线………………○………………此卷只装订不密封历史试题第=PAGE6*2-111页(共=SECTIONPAGES6*212页)历史试题第=PAGE6*212页(共=SECTIONPAGES6*212页)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辽宁卷B卷)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甲骨文主要是殷商使用的文字。《甲骨文编》中“福”字有50种构型,基本上都是关于祭祀或祈祷活动,意为“捧酒献于祭台”,下图为其中的三种构型。由此可知,殷商(

)①神权色彩浓厚

②具有宗法血缘观念

③社会经济繁荣

④人们向往美好生活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汉朝主管马厩、马苑的官僚“太仆”位列九卿之中,政府明确鼓励私人养马。《汉书》记载,通过关市贸易输入的马匹数目巨大,景帝时对马匹输出规定“马高五尺九寸以上,齿未平,不得出关。”汉朝的马政措施旨在A.发展精耕细作农业生产 B.应对边疆危机巩固统治C.密切内地边疆商业往来 D.加强对西域地区的控制3.有学者认为“唐的鼎盛有一种横向比较的优势,即同一时期世界上的其他地方都不如唐”,并指出“这些灿烂光环的背后是唐朝内政的修明”。“唐朝内政的修明”体现在(

)①调整赋税制度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②完善三省六部制优化决策程序③地方设置行御史台和肃政廉访司

④实行开放包容的对外交往政策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4.学者对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濂溪、康节、横渠、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学,兼及道释,而且组织一大系统……思想上还是沿袭二程,尤其沿袭伊川的多。”这位古人应该是A.李翱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5.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多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民情、水旱等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再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A.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 B.增强了行政决策的科学性C.能有效监察地方官员 D.说明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6.1876年后,清政府逐步改变了对海外华侨的歧视,开始将华侨视为“华民”、“华商”和“华侨绅商”,1893年,又准许旅居外国的华民自由回国,华侨取得与国内臣民基本平等的地位。这(

)A.表明了传统朝贡体系的解体 B.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C.说明中国融入资本主义市场 D.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7.下面是1840年至1936年我国的经济作物比重变化数据,材料反映出20世纪前期的中国农村1840—1936年经济作物的比重变化

单位:千元年代粮食棉花油料烟叶合计经济作物的比重(%)1840189419111920193319366159288669793368360145340350775405078809342744552844592248371923503370414946751386065191545814277332811407855128386165280816001058761301522166652187056637629758314677481546396133971561198781757.211.711.816.220.220.2A.新的经济因素不断成长发展 B.商品化的程度缓慢提高C.同世界市场的联系日趋密切 D.农业经济日益走向衰败8.左图到右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状况。这说明(

)A.中共彻底摆脱了苏俄革命模式 B.中共开辟的革命道路符合国情C.国民党对红军的围剿完全失败 D.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得到巩固9.下图为日本漫画家斋藤邦雄(1941至1945年参加过侵华战争)反思侵华战争的作品《陆军步兵漫话物语》中的一幅漫画插图,该图()A.属于研究日军侵华的二手资料 B.证明了八路军抗击了日军主力C.表明游击战是抗战的主要形式 D.反映了敌后军民的机智与英勇10.20世纪40年代后期、国民政府颁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规定以金圆券取代法币,“限期收兑人民所有黄金、白银、银币及外国币券,逾期任何人不得持有”,强令普通商业行庄公司向中央银行申报库存金银外币,其主要目的是A.应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B.改革币制扶持民间工业发展C.实行经济统制以利持久抗战 D.加强金融管制度反共内战11.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用党内通信的形式写信给省、地、县、社、队、小队六级干部说:“根本不要管上级规定的那一套指标。不管这些,只管现实可能性。例如,去年亩产实际只有三百斤的,今年能增产--百斤、二百斤,也就很好了。”毛泽东此信件A.表明了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批评 B.鼓励基层千部群众继续大跃进C.有效清除了“左”倾错误影响 D.认识到经济建设中存在着问题12.一个时期的城乡居民收入比反映了当时的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对下图城乡居民收入比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①体现了农村改革毫无成效 B.②源于经济特区的建立发展C.③反映了国企改革成绩显著 D.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13.13世纪制定的《巴黎羊毛织工行会章程》规定:如果没有从国王处购得手工业执照,任何人不得在巴黎做羊毛织工;每个巴黎羊毛织工在其家里只能有两台宽织机和一台窄织机;行会里的人不得在日出前开始工作,违者罚款。这说明行会(

)A.注重维护织工的利益 B.受到王权的控制C.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 D.限制了自由竞争14.由如图可知,作者认为1793~1848年法国A.民主共和成为政治共识 B.民众对专制主义认识不清C.第三等级政治影响力增强 D.启蒙运动扩展至社会底层15.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根据大会决议,一致确认国际军事法庭宪章所包含的国际法原则,即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犯罪行为的人承担个人责任并受惩罚。违反国际法的罪行包括危害和平罪、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上述国际法原则的确认(

)A.建立了集体安全制度 B.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C.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 D.避免了地区间的武装冲突16.如图为联合国70年间(1948—2018)维和行动示意图。据此可知A.贫穷与落后是战争的根源 B.联合国的宗旨得以有效践行C.维和行动遏制了冲突爆发 D.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首先,在时间上江南的瘟疫频数在有清一代呈不断增多之态势,在空间上,在人口密集、地处交通要冲的地区,瘟疫较多,而地势偏远、人口稀少的小县则相对较少发生瘟疫。其次,清代江南的急性传染病尽管数量繁多,但霍乱、伤寒和痢疾等传染病的重要性明显超过其他地区。特别在4月至7月这四个月,发生疫病要占到瘟疫总数的78%以上,加之对外交往的增多,生态环境的变化,伴随新的疫病尤其多发。但是随着清代医药和社会救疗事业的进步,江南瘟疫的频数虽然不断增加,但由此造成的社会破坏力呈下降之势。材料二有清一代对瘟疫的认识出现了重大的变化,比如人们开始认为疫气是不正之气混入病气、尸气以及其他秽浊之气而形成的,这无疑促进了传统医学的发展,同时也使对瘟疫病原的认识更加接近现代认识。其次,由于水质状况的恶化,改善水源公共卫生的意识也随之加强,诸多疫病开始加入卫生方面的考虑。在人工免疫方面,国人不仅发明并推广了人痘施种术,甚至比欧洲还顺利的推广和普及。在医疗救助方面,由传统社会救济慈善机构逐步向普遍地以诊治疫病为主要目的的方向发展,这为近代医院的推广和发展准备了必要的基础。--上述材料均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影响清代江南瘟疫爆发的因素。(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江南瘟疫爆发产生的影响。(6分)18.20世纪战争与和平(13分)材料一

日俄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不义之战,是交战双方站在对立的立场同时侵略中国、重新划分势力范围、争夺利权的战争。日俄战争爆发后,日本居然要求清政府在东北三省以外地区严守中立,让出东北地区作战场,坐视日俄两国在中国境内为争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而厮杀。腐败至极的清政府无力约束交战双方,屈辱地宣布“局外中立”。必须强调指出:在中国和朝鲜国土上进行的这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给中朝两国人民造成了极为深重的灾难。——摘自《日俄战争与东北亚局势重组》材料二

从2003年六方会谈召开以来,朝核问题历经波折,甚至还出现了朝鲜核试验、朝鲜半岛局势骤然紧张的局面,但局势终究没有失控,这里面中国的作用尤为关键。这也再次证明,在朝核问题上,中国的作用不可替代。……能维持六方会谈这个框架,使朝核危机得以在框架内化解,这本身就是中国对东北亚和平的重要贡献。——中国社科院朝鲜半岛问题专家朴键一答记者问(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从日俄战争时期的“局外中立”到朝核六方会谈“作用不可替代”的主要原因。(8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导致东北亚地区局势不稳定的主要因素。(5分)19.自古以来,国家治理都是人们乐于探讨的话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

都铎王朝时期(1485—1603年)英国的物价急剧上升,大量穷人、乞丐和流浪者因饥饿而死,社会秩序动荡混乱。面对这一危局,当时的英国政府针对物价出台了一系列干预和遏制政策,而立法作为一种重要的价格管制工具得到了充分运用,尤其是王室敕令这一法律形式更是扮演了引人注目的角色。据统计,当时共有30项敕令针对食物、肉类、糖类、啤酒花、酒类(合法国酒)弓箭盔甲6类商品的价格制定了官方最高限价。鉴于伦敦作为全国政治和经济中心的重要地位,都铎政府对伦敦市的价格管制高度关注。为保障物价管控效果,都铎政府严惩违抗限价命令的地方官员。这些举措为都铎王朝时期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营造了较为有利的环境。——摘编自柴彬《英国近代早期的物价问题与国家管制》材料二

19世纪后半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进程中,一系列公共卫生问题日益显现。公众对城市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度逐渐增加,加之霍乱等瘟疫的频繁爆发,推动了政府干预公共卫生。19世纪30年代,英国在流行病肆虐的恐慌中,开始出现政府干预控制疫情的迹象。《1848年公众健康法》是英国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干预公共卫生,明确国家和政府在维护公共健康中的职责与作用,提出建立卫生管理机构的必要性。英国从1841年就开始免费实施疫苗接种,政府直接参与推广。这属于英国首次开展的持续性公共卫生活动。为了规范防疫制度,1867年英国制定新的《防疫法》。1865年,英国开始着手组建以实验室研究为主的研究体系,该研究着眼于疾病病因理论和化学原理。这种科学的预防与控制疾病,推动了英国的公共卫生朝着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摘编自赵玉兰、吴俊《英国公共卫生运动的领导者:约翰·西蒙》(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都铎王朝时期的英国政府对物价进行国家管制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原因及意义。(9分)2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19世纪初—20世纪中后期的英美城市化问题概况国家概况英国对于19世纪早期的英国人来说,对利润的狂热与追逐被当作了一种时尚,“环境保护”一词仍是一个新奇的词汇。没有利益的驱动下,没有人愿意为了公共环境而损失自己的利润。功利主义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但把美术和宗教看作装饰品,把行政管理也看作装饰品(可有可无)。在争夺财富的早期,根本没有警察、医疗、教育以及水和食品的检查。19世纪中期,从伦敦著名的“乌鸦窝”圣吉尔斯开始,这个聚集地年复一年的变大,住宅规划得很不好,一堆乱七八糟的三四层的高房子,街道狭窄、弯曲,到处是一堆堆的垃圾和煤灰,从门口倒出来的污水就积存在臭水洼里。而住在这里的是穷人中最穷的人,是工资最低的工人。1961~1981年,英国的曼彻斯特因过于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