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辽宁省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化学高一下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辽宁省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化学高一下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辽宁省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化学高一下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辽宁省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化学高一下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辽宁省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化学高一下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辽宁省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化学高一下期末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组合是①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半径越大,非金属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②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除稀有气体),半径越大越容易失去电子;③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微粒半径:M+>R2—;④原子半径X小于Y的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X(OH)n是强碱,则Y(OH)n也是强碱;⑤除第一周期外,第n周期的最后一种金属元素位于第n主族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O2、O3互为同素异形体B.气态烃CH4、C2H4、C2H2互为同系物C.一氯丁烷(C4H9Cl)有4和同分异构体D.正丁烷的沸点高于异丁烷3、下列冶炼金属的原理不正确的是()A.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金属钠 B.加热分解Ag2O制备金属银C.Fe2O3与CO高温下反应制备金属铁 D.Cu2S与O2高温下反应制备金属铜4、对于2A2(g)+3B2(g)C(g)的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B2)=0.6mol·L-1·s-1 B.v(A2)=0.5mol·L-1·s-1C.v(C)=0.45mol·L-1·s-1 D.v(B2)=2.4mol·L-1·min-15、下列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主要为取代反应类型的是()A.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变成聚乙烯 B.甲烷和氯气混合光照C.乙醇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D.乙烯通入浓溴水中6、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CH4+2O2CO2+2H2OB.CH2=CH2+H2CH3-CH3C.+Br2+HBrD.2CH3CH2OH+O22CH3CHO+2H2O7、在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其中P为电解质溶液。由此判断M、N、P所代表的物质可能是选项MNPA锌铜稀硫酸B铜锌稀盐酸C银锌AgNO3溶液D铜铁Fe(NO3)3溶液A.A B.B C.C D.D8、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D.验证非金属性:Cl>C>Si9、有机物A分子式为C2H4,可发生以下系列转化,已知B、D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75%的B溶液常用以医疗消毒B.由物质A到物质B发生的是加成反应C.物质B、D和E可以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D.由物质B、D制备E常用浓硫酸作脱水剂10、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d>c>b>a B.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11、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相同的是A.l0gH2和l0gO2 B.9gH2O和0.5molBr2C.224mLH2(标准状况)和0.1molN2 D.5.6LN2(标准状况)和22gCO212、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K+、NO3-、Na+、CO32- B.Na+、Cl-、H+、HCO3-C.Mg2+、Al3+、Cl-、OH- D.Ca+、CO32-、K+、OH-13、下列物质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A.MgCl2 B.Ba(OH)2 C.O2 D.H2O214、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涉及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海带灼烧成灰 B.过滤得含I-溶液C.从下端放出碘的苯溶液 D.分离碘并回收苯15、HNO3中N的化合价为()A.+2B.+4C.+5D.+616、已知反应A(g)+3B(g)2C(g),在10s内,A的浓度由4mol/L变成了2mol/L,则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A.0.2mol/(L·s)B.0.3mol/(L·s)C.0.4mol/(L·s)D.0.1mol/(L·s)17、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B.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Cu2+=Cu+2Na+C.碳酸钙中滴加盐酸:CaCO3+2H+=Ca2++CO2↑+H2OD.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2-+Ba2+=BaSO4↓18、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叙述不正确是()A.金属材料根据其组成可分为纯金属和合金B.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称为重金属C.铁、铬、锰以及它们的合金称为黑色金属D.金属钠、镁、铝都是有色金属和重金属1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所得产物有6种B.分子式符合的化合物有6种C.已知二氯苯有3种结构,则四氯苯也有3种结构D.菲的结构简式为,一定条件下,它与硝酸反应,可生成5种一硝基取代物20、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A(g)+B(g)2C(g)+D(s),可以判断反应达到平衡是()A.单位时间内反应nmolB同时生成2nmolCB.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C.A的生成速率与B的生成速率相等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21、乙醇催化氧化为乙醛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情况可表示如下:(注:含—CHO的物质为醛类化合物)下列醇能被氧化为醛类化合物的是A.(CH3)3COH B. C. D.CH3CH3CH(CH3)OH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烷中混有乙烯,通入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B.分离苯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蒸馏C.相对分子质量为106.5的一氯代烃,有7种同分异构体D.溴苯中混有溴,加稀氢氧化钠反复洗涤、分液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A、B、C、D、E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増大,质子数之和为40。B、C同周期,

A、D同主族,

A、C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C和A2C2,

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两性。(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2)由A、C、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3)废印刷电路版上含有铜,以往的回收方法是将其灼烧使铜转化为氧化铜,再用硫酸溶解。現改用A2C2和稀硫酸浸泡既达到了上述目的,又保护了环境,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4)若BA3与C2可形成燃料电池,电解质为KOH溶液,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氧化产物不污染环境)24、(12分)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向丙中加入溴水,振荡静置后,观察到溶液分层,上层为_______色。(2)甲的同系物的通式为CnH2n+2,当n=5时,写出含有3个甲基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_。下图是用乙制备D的基本反应过程(3)A中官能团为__________。(4)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5)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6)现有138gA和90gC发生反应得到80gD。试计算该反应的产率为______(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25、(12分)在严格无氧的条件下,碱与亚铁盐溶液反应生成白色胶状的Fe(OH)2,在有氧气的情况下迅速变为灰绿色,逐渐形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故在制备过程中需严格无氧。现提供制备方法如下:方法一:用FeS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1)配制FeSO4溶液时需加入铁粉的原因是_____;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_____的方法。(2)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_____。方法二:在如图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H2SO4等试剂制备。(1)在试管Ⅰ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2)在试管Ⅱ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3)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在试管Ⅰ和Ⅱ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_____。(4)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10分)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黑色和红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水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水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干试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________。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______。要除去该物质,可在混合液中加入____________(填写字母)。a.氯化钠溶液b.苯c.碳酸氢钠溶液d.四氯化碳27、(12分)某学生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他将50mL0.5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由图可知该装置有不妥之处,应如何改正?_____。(2)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的盐酸跟50mL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____。(3)该同学做实验时有些操作不规范,造成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A.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B.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C.做本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D.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计数E.将5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成了50mL0.55mol/L的氨水(4)将V1ml1.0mol/L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温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通过分析图像可知,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2℃,该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_____mol/L。(5)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序号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120.020.223.2220.220.423.4320.320.525.6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8、(14分)A、B、C、D、E均为有机物,其中A是化学实验中最常见的有机物,它易溶于水并有特殊香味;B的产量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的水平,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①所示:(1)写出B的结构简式________;A中能体现该物质性质的原子团的名称为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利用反应③制取C,常用图②装置:①a试管中的主要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②在实验中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③试管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9、(10分)海洋是一个远未完全开发的巨大化学资源宝库,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回答下列问题:(1)据媒体报道,挪威和荷兰正在开发一种新能源盐能。当海水和淡水混合时,温度将升高0.1℃,世界所有入海口的这种能源相当于电力需求的20%。海水和淡水混合时,温度升高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A.发生了盐分解反应B.发生了水分解反应C.由于浓度差产生放热D.盐的溶解度增大(2)蒸馏法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淡化海水的方法。你认为蒸馏法淡化海水最理想的能源是_______。(3)从海水中可得到多种化工原料和产品,如图是利用海水资源的流程图。①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②从反应Ⅲ后的溶液中得到纯净的单质溴的实验操作方法是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D【解析】

①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半径越大,非金属单质的熔点不一定越高,如第ⅣA元素中,金刚石的熔点高于晶体硅,①不正确;②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②正确;③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根据“序大径小”,微粒半径:M+<R2—,③不正确;④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增强,④正确;⑤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除第一周期外,第n周期的最后一种金属元素位于第n主族,⑤正确;答案选D。2、B【解析】分析:A、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B、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互为同系物;C、丁基有四种故一氯丁烷也有四种同分异构体;D.烷烃的支链越多,沸点越低。详解:A.O2和O3是氧元素的不同单质,所以是同素异形体,选项A正确;B、气态烃CH4、C2H4、C2H2分别属于烷烃、烯烃和炔烃,不互为同系物,选项B不正确;C、C4H9Cl可以看作是丁烷中的1个H原子被Cl取代产物,C4H9Cl同分异构体与丁基的数目相同,有4种丁基,则C4H9Cl的同分异构体种数有4种,选项C正确;D.烷烃的支链越多,沸点越低,则正丁烷的沸点高于异丁烷,选项D正确;答案选B。3、A【解析】试题分析:K~Al用电解法冶炼,Zn~Cu用热还原法冶炼,Cu以后用热分解法冶炼,A、应是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钠得到金属钠,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是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故说法错误;B、根据上述分析,故说法正确;C、根据上述分析,故说法正确;D、冶炼铜还可以用火法炼铜和湿法炼铜,此反应属于火法炼铜,故说法正确。考点:考查金属的冶炼等知识。4、C【解析】

按照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分析;【详解】以A2为基准,利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A、v(A2)v(B2)=23B、v(A2)=0.5mol·L-1·s-1;C、v(A2)v(C)=21,v(AD、v(B2)=2.4mol/(L·min),合v(B2)=0.04mol·L-1·s-1,根据选项A的分析,v(A2)=0.027mol·L-1·s-1;综上所述,反应速率最快的是选项C;答案选C。5、B【解析】分析: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是取代反应,据此解答。详解A.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变成聚乙烯发生的是加聚反应,A错误;B.甲烷和氯气混合光照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化氢和一氯甲烷等,B正确;C.乙醇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发生的是氧化反应,C错误;D.乙烯通入浓溴水中发生的是加成反应,D错误。答案选B。6、C【解析】

A.CH4+2O2CO2+2H2O,属于氧化反应,A项错误;B.CH2=CH2+H2CH3-CH3,属于加成反应,B项错误;C.+Br2+HBr,为苯的溴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项正确;D.2CH3CH2OH+O22CH3CHO+2H2O,为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C。【点睛】有机物中的化学反应类型是常考点,其中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的特点很显著,判断依据可归纳为:若为取代反应,以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为例,甲烷分子内的一个H被取代,消耗一个Cl2,同时产生一个无机小分子HCl;若为加成反应,以CH2=CH2与Br2反应为例,其原理是:C=C中的双键断开其中一个,两个C各形成一个半键,分别与两个Br原子结合成键,其特点就是双键变单键,不饱和变饱和。7、C【解析】分析:装置为原电池,M棒变粗为原电池正极,正极上金属离子得电子生成金属单质;N棒变细为原电池负极,据此分析判断。详解:A.锌做负极,溶解变细,即M变细,A错误;B.锌做负极,失电子溶解变细,M电极生成氢气不会变粗,B错误;C.锌做负极,溶解N电极变细,银作正极,溶液中银离子得到电子析出铜,M变粗,C正确;D.Fe做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变细,铜做正极,正极上铁离子得电子生成亚铁离子,N极不变,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明确正负极的判断方法、电极反应类型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注意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尤其是判断正负极时要结合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分析。8、B【解析】

A.反应中除了温度不同,催化剂也不同,不能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A错误;B.该装置可构成Cu、Zn原电池,可以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C.反应中生成的乙酸乙酯为气态,冷凝后变成液态,装置中气体的压强容易发生变化,导管插入饱和碳酸钠容易中,容易产生倒吸,故C错误;D.HCl不是Cl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合物,所以不能据此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D,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一种方法是根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合物的酸性判断,但盐酸不是,该装置也不能验证碳酸和硅酸酸性的强弱,因为二氧化碳中会混有HCl,影响实验。9、D【解析】

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2H4,则有机物A为乙烯,乙烯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B为乙醇,乙醇催化氧化生成的物质C为乙醛,乙醛催化氧化生成的物质D为乙酸,乙酸和乙醇生成的物质E为乙酸乙酯。【详解】A.体积分数为72%~75%的酒精溶液常用作医疗上的消毒剂,A项正确;B.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B项正确;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加以鉴别,对应的现象分别是:没有明显现象、产生大量细小气泡、液体分层,C项正确;D.在用乙酸和乙醇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中,浓硫酸是催化剂和吸水剂,并不是脱水剂,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择D项。10、B【解析】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则a的核外电子总数应为8,为O元素,则b、c、d为第三周期元素,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应为Al元素,d与a同族,应为S元素,b可能为Na或Mg,结合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律解答该题。【详解】A、一般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因此半径大小顺序是Na(Mg)>Al>S>O,A错误;B、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减弱,因此Na或Mg在4种元素中金属性最强,B正确;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C错误;D、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因此S的氧化性比氧气弱,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首先根据题目信息判断出元素名称,再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知识的判断,这就需要掌握(非)金属性的强弱、微粒半径的大小比较等知识,因此平时夯实基础知识是关键,同时应注意知识的灵活运用,审清题意。11、B【解析】

A.10gH2的物质的量=10g2g/mol=5mol,10gO2的物质的量=10gB.9gH2O的物质的量=9g18g/mol=0.5mol,与0.5molBr2的物质的量相等,含有的分子数目相等,故BC.224mLH2(标准状况)的物质的量=0.224L22.4L/mol=0.01mol,与0.1molN2的物质的量不相等,二者含有的分子数目不相等,选项CD.未指明氮气所处的状态,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是22.4L/mol,物质的量不一定是0.5mol,二者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根据N=nNA可知,二者含有分子数目不一定相等,选项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常用化学计量的有关计算,注意对公式的理解与灵活运用,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与对象,易错点为选项B:根据n=mM计算水的物质的量,根据N=nNA12、A【解析】

A.K+、NO3-、Na+、CO32-之间不会发生任何反应,正确;B.H+、HCO3-会发生离子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Mg2+、Al3+与OH-会发生沉淀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Ca+、CO32-会发生沉淀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答案选A。13、C【解析】MgCl2为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A错误;Ba(OH)2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H-O为极性键,B错误;O2只含有O=O双键,为非极性共价键,C正确;H2O2为共价化合物,既存在H-O极性共价键,又存在O-O非极性共价键,D错误;正确选项C。点睛: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14、D【解析】

A、灼烧海带应选用坩埚,选项A错误;B、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选项B错误;C、苯的密度比水的小,萃取了单质碘的苯在上层,应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选项C错误;D、碘溶于苯,利用它们的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将其分离,所用装置合理,选项D正确。答案选D。15、C【解析】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详解: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价。故选:C。16、A【解析】分析: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反应速率,结合υ=ΔcΔt详解:已知在10s内,A的浓度由4mol/L变成了2mol/L,A的浓度减少了4mol/L-2mol/L=2mol/L,则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2mol/L÷10s=0.2mol/(L·s),答案选A。点睛: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和表达式是解答的关键。关于化学反应速率还需要明确以下几点:化学反应速率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反应速率,且无论用反应物还是用生成物表示均取正值;同一化学反应在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其数值不同,但意义相同;计算反应速率时,若给出的是物质的量的变化值,不要忘记转化为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值。17、C【解析】

A.氯气溶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为弱酸必须写化学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选项A错误;B.钠为很活泼的金属,与CuSO4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铜,而是先直接与水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Cu2++2H2O=Cu(OH)2↓+2Na++H2↑,选项B错误;C.碳酸钙中滴加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选项C正确;D.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42-+2H++Ba2++2OH-=BaSO4↓+2H2O,选项D错误;答案选C。18、D【解析】

A项、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和合金,故A正确;B项、重金属原义是指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包括金、银、铜、铁、汞、铅、镉等,故B正确;C项、根据金属的颜色和性质等特征,将金属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黑色金属主要指铁、锰、铬及其合金,如钢、生铁、铁合金、铸铁等,黑色金属以外的金属称为有色金属,故C正确;D项、金属钠、镁、铝的密度都小于4.5g/cm3,不属于重金属,属于轻金属,故D错误;故选D。19、B【解析】

A.含有3个碳原子的烷基有丙基、异丙基两种,甲苯苯环上有3种氢原子,分别处于甲基的邻、间、对位位置上,所以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所得产物有种,故A正确;B.含有5个碳原子的饱和链烃为,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正戊烷中有3种H原子,异戊烷中有4种H原子,新戊烷中有1种H原子,故的一氯代物共有种,故B错误;C.由于苯环上含有6个氢原子,故二氯苯与四氯苯的结构数目相等,故C正确;D.如图所示中含有5种氢原子,故可生成5种一硝基取代物,故D正确;故答案选B。20、D【解析】

A、消耗B、生成C都是正反应方向,未体现正与逆的关系,不能作平衡状态的标志,选项A错误;B、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气体的量在反应前后不会变化,不能用于判断是否达到平衡,选项B错误;C、两者都表示逆反应速率,不管是达到平衡状态,这两个速率都相等,选项C错误;D、气体总质量是有变化,D中因为容器体积固定,所以气体体积固定,密度不再变化,即气体质量不再变化,所以密度不再变化就是反应已经达到平衡,选项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的判断。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21、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醇若被氧化产生醛,则羟基连接的碳原子上要有2个H原子。A.该醇羟基连接的碳原子上没有H原子,不能被催化氧化,错误;B.该醇羟基连接的碳原子上只有H原子,只能被催化氧化为酮CH3COCH3,错误;C.羟基连接的碳原子上要有2个H原子,醇可以被氧化产生醛,正确;D.该醇羟基连接的碳原子上只有H原子,只能被催化氧化为酮CH3COCH2CH3,错误。考点:考查醇被催化氧化的性质的知识。22、D【解析】分析:A.乙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时,氢气的量难以控制;B.苯难溶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用分液法分离;C.相对分子质量为106.5的一氯代烃分子式为C5H11Cl,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D.溴能与碱发生反应生成盐,一般有机物不能溶于盐溶液。详解:A、通入的氢气的量不好控制,少量时,不能将乙烯全部除去,过量时,引入杂质氢气,且反应条件要求高,故A错误;B、苯难溶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用分液法分离,故B错误;C、相对分子质量为106.5的一氯代烃分子式为C5H11Cl,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有

主链有5个碳原子的:CH3CH2CH2CH2CH2Cl;CH3CH2CH2CHClCH3;CH3CH2CHClCH2CH3;

主链有4个碳原子的:CH3CH(CH3)CH2CH2Cl;CH3CH(CH3)CHClCH3;CH3CCl(CH3)CH2CH3;CH2ClCH(CH3)CH2CH3;

主链有3个碳原子的:CH2C(CH3)2CH2Cl;

共有8种情况,故C错误;D、溴苯与NaOH溶液反应很缓慢,所以将NaOH溶液加入到溴苯中振荡后,Br2反应后到无机层中,溴苯在有机层中,然后分液即可,故D正确;故本题选D。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第二周期第VA族Cu+H2O2+H2SO4==CuSO4+2H2O2NH3-6e-+6OH-

=

N2+

6H2O【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关系及应用,明确元素的推断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熟悉物质的性质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即可解答,注意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关系。详解:A、B、C、D、E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増大,A、C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C和A2C2,说明A为氢,C为氧元素,形成的为水或双氧水,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两性,说明E为铝,质子数之和为40,所以计算B的质子数为7,为氮元素。(1)B元素为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VA族;(2)由A、C、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氢氧化钠,其电子式为。(3)废印刷电路版上含有铜,以往的回收方法是将其灼烧使铜转化为氧化铜,再用硫酸溶解。现改用过氧化氢和稀硫酸浸泡既达到了上述目的,又保护了环境,说明铜和过氧化氢和硫酸反应也生成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H2O2+H2SO4==CuSO4+2H2O。(4)若氨气与氧气可形成燃料电池,电解质为KOH溶液,氧气在正极反应,则氨气在负极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24、橙红(或橙)—OH(或羟基)加成反应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60.6%【解析】

由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可知,甲为CH4,乙为乙烯,丙为苯,丁为CH3CH3OH。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乙醇氧化生成乙醛,乙醛氧化生成乙酸,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醇D为乙酸乙酯,结合四种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分析解答。【详解】(1)苯的密度比水小,溴易溶于苯,上层溶液颜色为橙红色(或橙色),下层为水层,几乎无色,故答案为:橙红(或橙);(2)当n=5时,分子中含有3个甲基,则主链有4个C原子,应为2-甲基丁烷,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3)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乙醇氧化生成乙醛,乙醛氧化生成乙酸,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醇D为乙酸乙酯,因此A为乙醇,含有的官能团为-OH(或羟基),故答案为:-OH

(或羟基);(4)反应①为乙烯与水的加成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5)反应④为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6)138g乙醇的物质的量为=3mol,90g乙酸的物质的量为=1.5mol,则乙酸完全反应,可得1.5mol乙酸乙酯,质量为132g,而反应得到80g乙酸乙酯,则反应的产率为×100%=60.6%,故答案为:60.6%。25、稀硫酸、铁屑煮沸避免生成的Fe(OH)1沉淀接触O1稀硫酸、铁屑NaOH溶液检验试管Ⅱ出口处排出的氢气的纯度,当排出的H1纯净时,再夹紧止水夹试管Ⅰ中反应生成的H1充满了试管Ⅰ和试管Ⅱ,且外界空气不容易进入【解析】

本实验题用两种方法来制备氢氧化亚铁,方法一完全是采用课本中的实验,考查硫酸亚铁溶液的配制中的要求,必须要注意防止水解和氧化;在制备氢氧化亚铁必须要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气及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操作要求;方法二是对课本实验的延伸,是一种改进的制备方法,用氢气作保护气的方法来保证新制的氢氧化亚铁不被马上氧化。【详解】方法一

:(1)配制FeSO4溶液时,需加入稀硫酸和铁屑,抑制Fe1+的水解并防止Fe1+被空气中的O1氧化为Fe3+,故答案为稀H1SO4、铁屑;(1)煮沸蒸馏水可除去其中溶解的O1.故答案为煮沸;(3)Fe(OH)1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实验时生成白色Fe(OH)1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1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故答案为避免生成的

Fe(OH)1沉淀接触O1;方法二:(1)试管Ⅰ中提供还原性气体氢气和硫酸亚铁溶液,可用硫酸和铁屑反应生生成,故答案为稀H1SO4、铁屑;(1)试管Ⅱ中应为NaOH溶液,与试管Ⅰ中生成的FeSO4溶液反应生成Fe(OH)1沉淀,故答案为NaOH溶液;(3)打开止水夹,Fe与H1SO4反应生成H1充满整个装置,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左侧试管内气压升高,反应生成的Fe1+沿导管进入右侧试管与NaOH反应生成白色沉淀Fe(OH)1,若过早关闭止水夹,使左侧试管中的硫酸压入右侧试管中,将NaOH中和,则得不到Fe(OH)1溶液.故答案为检验试管Ⅱ出口处排出的氢气的纯度,当排出的H1纯净时,再夹紧止水夹;(4)由于装置中充满H1,外界空气不易进入,所以沉淀的白色可维持较长时间,故答案为试管Ⅰ中反应生成的H1充满了试管Ⅰ和试管Ⅱ,且外界空气不容易进入。【点睛】Fe(OH)1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这是Fe(OH)1的重要性质,本题是在原有性质基础上进行了改编,设计成了探究型实验题。本题考查水解方面的问题,又考查了氧化还原方面的问题,还有实验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还考查了实验的设计,题目难度中等。26、2Cu+O22CuOCH3CH2OH+CuOCH3CHO+Cu+H2O加热,使乙醇气化冷却,使乙醛等液化乙醛、乙醇、水氮气乙酸c【解析】

甲中鼓入空气,且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产生乙醇蒸汽,氧气和乙醇在铜催化下加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乙醛和水,进入乙中的为乙醇、乙醛,在冷却下收集到乙醛,集气瓶收集氮气,据此解答。【详解】(1)加热条件下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又氧化乙醇生成乙醛、铜和水,因此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黑色和红色交替的现象,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2Cu+O22CuO、CH3CH2OH+CuOCH3CHO+Cu+H2O。(2)常温下乙醇是液体,参加反应的是乙醇蒸汽,则甲水浴的作用是加热,使乙醇气化;生成物乙醛是液体,则乙水浴的作用是冷却,使乙醛等液化。(3)由于是连续反应,乙醇不能完全被消耗,则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干试管a中能收集到的物质是乙醛、乙醇、水。空气中含有氮气不参与反应,则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氮气。(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显酸性,因此液体中还含有乙酸。四个选项中只有碳酸氢钠能与乙酸反应,则要除去该物质,可在混合液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答案选c。27、环形玻璃搅拌棒用碎塑料泡沫垫高小烧杯,使小烧杯口和大烧杯口相平不相等相等中和热是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用量无关ABE低于1.5-51.8kJ/mol【解析】

(1)由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大小烧杯口之间不相平且没填满碎纸条;(2)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3)根据中和热测定过程中误差判断;(4)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原理进行计算;(5)根据Q=cm△T进行计算。【详解】(1)由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由图可知该装置有不妥之处:大小烧杯口之间不相平且没填满碎纸条,应用碎塑料泡沫垫高小烧杯,使小烧杯口和大烧杯口相平;(2)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改用60mL0.50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是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中和热数值相等;(3)A.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在测碱的温度时,会发生酸和碱的中和,温度计示数变化值减小,导致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选项A正确;B、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会导致一部分能量的散失,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选项B正确;C、做本实验的室温和反应热的数据之间无关,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