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2_第1页
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2_第2页
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2_第3页
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2_第4页
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把句子抄写在横线中。注意笔画较多和较少的字,安排好笔画的间距。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2.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大自然是一本(qímiào)的书,书里有刚刚(sūxǐng)的小草,有(fēnfāng)的花儿,有身段(yúnchèn)的小鹿,还有忙忙碌碌的(mìfēng)。你可以请(tòumíng)的露珠给你拍张照,可以请肥皂泡带你寻找(yǔzhòu)另一边的(mìmì)。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闲散(sǎn)脆薄(báo)陈醋(cù)唠叨(lāo)B.夹子(jiá)模样(mú)盗贼(zéi)和弄(huò)C.咳嗽(sou)掀开(xīn)纵横(zòng)嘹望(liào)D.朝鲜(xiǎn)纤细(xiān)劲吹(jìng)官吏(1ì)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饱涨奚落翻来复去滥竽充数 B.幕色淡雅四面飞散光影零乱C.捣烂雕刻回首遥望名扬中外 D.历害救援相提并论灰心丧气5.猜一猜,“耱”字的读音、意思最可能与()有关。A.磨石头 B.麻抹布 C.磨农具 D.耕树木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下课了,几个女生躲在角落里窃窃私语。B.学习国外的经验,不能邯郸学步,连我们自己成功的经验都丢了。C.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交什么样的朋友有多重要。D.遇到事情不要心急,“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想想办法,一定可以顺利解决。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是哪一组?()A.唉,变成了树真麻烦。麻烦你把这本书递给我。B.第一次去探险,我感到很新鲜。雨后,校园里的花开得格外新鲜。C.妈妈烧的菜,味道真好。你想尝尝这种水果的味道吗?D.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我的爸爸是抗疫英雄,我为他感到骄傲。8.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是哪一项?()A.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B.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C.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D.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9.下列句子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的停顿是正确的。B.在我国古代,笔墨纸砚一直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修课。C.“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这些传统节日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D.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10.按要求完成问题。(1)张芳笑着对妈妈说:“吴然今天生病了,我去帮她补课!”(请转述张芳说的话)(2)朋友摇摇头,皱起眉头,无奈地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啊!”(注意加点词,再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他,“这是真的吗?我太开心了!”(3)请围绕一个意思把句子写具体。雨下得真大,。(4)下面这则通知在格式与内容上都有一定的问题,请你用修改符号改一改。通知6月29日上午8点,请到三(1)班教室集合全体同学,准备打扫教室和抽屉。6月28日班主任周老师11.按照课文内容填空。(1)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着,千条万条的,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2)赵州桥不但,而且。(3)清明时节雨纷纷,。(4)人间四月芳菲尽,。二、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鹿角和鹿腿(节选)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一边休息。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让我送了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12.片段中哪个句子可以看出鹿的腿非常灵活?用横线画出来。13.联系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填空。鹿角虽然,却让鹿差点儿;鹿腿虽然,却让鹿。14.读读想想,选择最合适的答案(序号)填入括号中。①第1自然段“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一句中,“这个机会”指的是。A.鹿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B.鹿的角被树枝挂住了C.鹿在溪边痛痛快快喝水D.鹿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②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朗读时的语速应该。A.非常快B.稍快C.非常慢D.稍慢③我想把这句话送给故事中的这只鹿。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B.不迁怒,不贰过C.尺有所短,寸有所长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5.有同学说:“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是最重要的。”你认同吗?说说理由。现代文阅读筷子①说起我们中国人使用筷子的习惯,话可就长了。②早在商代,筷子称为“挟”,后来改叫“箸”。古人十分讲究忌讳,因为“箸”与“住”读音相同,认为“住”有停止之意,是不吉利的话语,所以就反其意而称之为“筷”。“筷子”的“筷”与“快”也是同音字,“快”表示肚子饿了,急于进食的心情,于是便拿起“筷子”美餐起来。这便是筷子名称的由来。③用筷子吃饭,得心应手,灵活自如,有人曾做过测试,使用筷子时要牵动手指、手掌、手腕、手臂,甚至肩膀等30多个关节和50多处肌肉。由此可见,用筷子吃饭,不仅进食方便,而且还可以灵活手指、强健肌肉、锻炼脑力。这样一举多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④我们中国的筷子,各式各样,原料也各异。有驰名中外的杭州天竺筷,这种筷子是用佛教名山天竺删的细白竹做成的;有令人爱不释手的福州漆筷,这种筷子下圆上方,漆画花瑰丽,筷子头上有寓意吉祥的鸟兽花草和各地名胜图案;还有用象牙、玉石雕刻而成的各类高档筷子。⑤一双筷子承载了太多的情感和记忆。小孩通过筷子第一次尝到了人生的____,老人通过筷子尝到了____的幸福滋味,孤独的人通过“添双筷子”找到____,相守的人通过筷子悟到心灵的依偎……传承、明理、关爱、思念、感恩等含蓄的情感与礼仪传统,都可通过一双筷子体现出来。16.读短文,填空。早在代,筷子被称为“”,后来改叫“箸”,最后又把“箸”改为“筷”,是因为。17.第①自然段中的“话可就长了”具体指的是()A.筷子的长度很长。B.筷子作用大,而且各式各样。C.筷子有着悠久的历史。D.筷子历史长、作用大、种类多,有很多话可说。18.借助关键语句,概括第②③自然段的意思。第②自然段:第③自然段:19.阅读第③自然段,联系上文,我知道“这样一举多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中的“一举”指的是;“多得”指的又是什么呢?请抓住关键词,填一填。20.阅读第⑤自然段,把下面三个词语填进文中合适的横线上。(填序号)A.儿孙满堂B.酸甜苦辣C.人情温暖三、写作21.按要求写作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大胆想象,把你想象出来的事情写具体写清楚,并给自己的习作取一个有意思的题目。字数不少于300个。⑴陆地上的世界好精彩,一条小鱼想到陆地上看看……⑵小兔子的尾巴越来越长,它居然长出了松鼠那样的尾巴……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解析】【分析】根据题目可知,本题是抄写数据,抄写时注意笔画较多的字写得短小些,比如“融”“鸳鸯”“睡”“暖”这些字,笔画较少的字写开一点,如“飞”“沙”字。写字要认真规范工整。故答案为: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所学诗句的书写能力。认真抄写题目中的诗句,不错字、漏字,将字写得工整、美观、舒展,规范。写好汉字是终生学习与发展的一项必备技能,小学生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对孩子们的成长以及未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2.【答案】奇妙;苏醒;芬芳;匀称;蜜蜂;透明;宇宙;秘密【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表述,拼读音节即可得知词语,但在书写时注意“苏醒”的“醒”左边部分的“酉”有一横不能漏写,“芬芳”两字都是草字头,“匀称”容易错写成“均称”,“蜜蜂”的“蜜”下边是“虫”,容易错写成“密”,“秘密”的“密”下边是“山”。故答案为:奇妙;苏醒;芬芳;匀称;蜜蜂;透明;宇宙;秘密【点评】本题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的关键是:一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3.【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得知,选择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选项A中,“唠叨”的“叨”是个多音字,读“láo”时,意思是说个没完没了;读“lào”时,意思为说话,谈话,如“唠嗑”。故在这里应读“唠(láo)叨”。

选项B中“夹子”的“夹”为多音字,读“jiá”时,意为双层的。读“jiā”时,意思为从两旁钳住。故“夹子”应读“夹(jiā)子”。

选项C中“掀开”应该“掀(xiān)开”。

选项D都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汉字读音。我们要注意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和词义是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对字音进行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学习中大量练习,孰能生巧。4.【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可知,选择没有错别字的一项。选项A中,“饱涨”应为“饱胀”,饱胀:饱满鼓胀。“翻来复去”应为“翻来覆去”,翻来覆去:来回翻身体。A有误。

选项B中,暮色:太阳落下时昏暗的天色。故“幕色”应为“暮色”,B项有误。

选项C四个词语都正确。

选项D中,厉害:难以对付和忍受。故“历害”应为“厉害”,D项有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①词义辨析。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字形辨析。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为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5.【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形声字。形声字是汉字的一种造字方法。形声字分形旁和声旁,表示意义范畴的是形旁,表示声音类别的是声旁。在区分时要加以分析和理解,避免错误。“耱”字是左形右声的字,左边“耒”的意思为古代形似木叉的翻土农具,所以读音、意思最有可能是与磨、农具有关。故答案为:C【点评】形声字有的形旁在左,声旁在右;有的形旁在右,声旁在左;有的形旁在上,声旁在下;有的形旁在下,声旁在上;有的形旁在外,声旁在内;有的形旁在内,声旁在外。6.【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表述,选择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A项“窃窃私语”的意思是背地里小声说话或议论,根据语境,成语使用正确;

选项B“邯郸学步”的意思是比喻盲目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真本事,反而丢了自己原有的长处和优点。根据语境表述,成语运用正确;

选项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是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根据语境所说,成语运用正确;

选项D“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意思是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所用成语与题干“遇到事情,想办法一定可以解决”与语境不符,运用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考查了成语的运用。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多为四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作答此类题需要我们平时学习中要大量积累成语,并能理解成语的意思,学以致用。7.【答案】C【解析】【分析】选项A:“唉,变成了树真麻烦”中“麻烦”的意思为烦琐,费事。“麻烦你把这本书递给我”中的“麻烦”意思为烦扰,打扰。两句话中的“麻烦”意思不同。

选项B:“第一次去探险,我感到很新鲜”中的“新鲜”意思为新奇,稀罕。“雨后,校园里的花开得格外新鲜”中的“新鲜”意思为(事物)出现不久。故两句话中的“新鲜”意思不同。

选项C:“妈妈烧的菜,味道真好”中的“味道”的意思为舌头所尝到的滋味。“你想尝尝这种水果的味道吗”中的“味道”的意思也是舌头尝到的滋味。两句话中的“味道”意思相同。

选项D:“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中的“骄傲”的意思为自视高人一等,看不起别人。“我的爸爸是抗疫英雄,我为他感到骄傲”中的“骄傲”的意思为自豪。两句话中的“骄傲”意思不同。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多义词。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叫多义词。多义词是一词多义,几个意义之间往往有联系。多义词是具有几个彼此不同而又相互关联意义的词,这些意义是同属于一个本义(基本意义)的转义,引申,派生或衍生意义。8.【答案】B【解析】【分析】选项A中将“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比喻成“一串美丽的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选项B中虽有“好像”一词,但并不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而是表猜测。

选项C中将“姑父的睡衣”比喻成了“一张熊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选项D中“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比喻成“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了修辞手法的辨析与运用。语文学习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并能清楚掌握哲别修辞手法的特点,并能够分辨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修辞手法所表达的效果。9.【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表述,选择说法不正确的一项。选项A、C、D说法正确;

选项C中所说的“笔墨纸砚”是文房四宝,而被文人视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修课是“琴棋书画”。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文言断句、传统文化和实践作业的掌握情况。完成此类题需要我们将平时所学的文化知识、传统节日、实践作业牢牢掌握方能更有把握作对此类题。完成此类题的关键是加大积累量,做到厚积薄发。10.【答案】(1)张芳笑着对妈妈说,吴然今天生病了。(2)点点头,喜笑颜开(3)豆大的雨滴打在玻璃窗上啪啪直响,窗外白茫茫的一片,顺着房檐往下淌(4)通知6月29日上午8点,准备打扫教室。班主任周老师8月28日【解析】【分析】(1)将直接引述改成转述句。要把双引号去掉,冒号改为逗号,第一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她”。改后是张芳笑着对妈妈说,吴然今天生病了。

(2)例句为人物的神态描写,完成下面的句子时将神态的词语补充进去即可。如他点点头,喜笑颜开:“这是真的吗?我太开心了!”

(3)围绕着“雨下得真大”进行详细描述。

(4)撰写通知时,段前开头应该空两格,“请到三(1)班教室集合全体同学,准备打扫教室和抽屉。”语序不当,缺少成分,应改为“请三(1)班全体同学到教室集合”“准备打扫教室和抽屉”语义重复,教室已经包含抽屉了,故删去“和抽屉”。最后落款署名和日期调换位置。

【点评】本题考查了句子的改写、补充句子、情景练笔、通知等内容。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这要求我们熟悉各种句型的特点,需要我们在平时学习中多加练习。11.【答案】(1)吹拂;洒落;柔柳;红;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2)坚固;美观(3)路上行人欲断魂(4)山寺桃花始盛开【解析】【分析】(1)考查了现代文《燕子》这课内容的默写。原文: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黄的白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书写时注意“吹拂”的“拂”是提手旁,易错写成“佛”,“洒落”的“落”是左右结构。

(2)本题出自课文《赵州桥》,根据课文内容可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书写时注意“坚固”容易错写成“艰固”。

(3)根据杜牧古诗《清明》可知,“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下一句是“路上行人欲断魂”。

(4)根据白居易古诗《大林寺桃花》可知,“人间四月芳菲尽”的下一句是“山寺桃花始盛开”。故答案为:(1)吹拂;洒落;柔柳;红;都像赶集似的聚拢;(2)坚固;美观;(3)路上行人欲断魂;(4)山寺桃花始盛开【点评】本题考查了古诗文默写、现代文默写。古诗文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多说读写。在平时课内外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语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背诵,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答案】12.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不一会儿。13.美丽;送了命;难看;狮口逃生14.B;D;C15.因为鹿角很美丽,可以让鹿愉悦;虽然鹿腿难看,让鹿逃命,都很重要。【解析】【点评】本语段选自三年级语文下册《鹿角和鹿腿》。课文通过一只鹿在遇狮前和遇狮子后对自己的角和腿的截然不同的态度,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在做课内阅读时,注意理解语段内容,了解语段主旨,认真阅读语段,抓住语段中的关键句回答问题。12.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通读语段可知,从文中的“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这句话可以看出鹿的腿非常灵活。

故答案为: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13.考查根据语段内容填空。通过阅读语段可知,根据文中的“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让我送了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这句话,本题可填空为:鹿角虽然美丽,却让鹿差点送了命;鹿腿虽然难看,却让鹿狮口逃生。

故答案为:美丽;送了命;难看;狮口逃生14.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通读短文,结合给出的选词可知,①题根据第1自然段中的“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这句话可知,句子“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这句话中的“这个机会”指的是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故选B。

②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鹿角虽然美丽,却让鹿差点送了命;鹿腿虽然难看,却让鹿狮口逃生。”写出了鹿好不容易脱险,累的有气无力的样子。在朗读这句话时的语速应该稍慢。故选D。

③根据文中的“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让我送了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这句话可知,鹿的角虽然美丽,可差点儿送了他的性命,尽管鹿的腿那么难看,可救了他的性命。这表明鹿的角和鹿的腿各有长处和短处。因此,我想把“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话送给故事中的这只鹿。故选C。

故答案为:①B;②D;③C。15.考查开放探究。学习了语段后,有的同学说:“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是最重要的。”我不认同这种观点,因为鹿角很美丽,可以让鹿愉悦,更有自信;虽然鹿腿难看,但他可以在狮子逼近时,让鹿逃命。鹿角和鹿腿各有长处,都很重要。

故答案为:我不认同这种观点。因为鹿角很美丽,可以让鹿愉悦;虽然鹿腿难看,让鹿逃命,都很重要。【答案】16.商;挟;“因为“箸”与“住”读音相同,认为“住”有停止之意,是不吉利的话语17.D18.筷子名称的由来;筷子的作用19.使用筷子吃饭;进食方便;灵活手指;强健肌肉;锻炼脑力20.B;A【解析】【点评】本文首先提出“说起我们中国人使用筷子的习惯,话可就长了”,接着分别写了筷子名称的由来,筷子的作用,筷子的种类,最后写了筷子承载的情感和记忆。阅读题一般答题步骤:①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②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③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思考组织答案。④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16.本题考查信息提取的能力。第一、二空由句子“早在商代,筷子称为“挟””可得出答案,第三空由句子“因为“箸”与“住”读音相同,认为“住”有停止之意,是不吉利的话语,所以就反其意而称之为“筷””可得出答案。

故答案为:商;挟;“因为“箸”与“住”读音相同,认为“住”有停止之意,是不吉利的话语17.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结合文章第2自然段到第4自然段的内容可知,“话可就长了”具体指的是筷子历史长、作用大、种类多,有很多话可说。

故答案为:D18.本题考查概括段落大意。读第2自然段,抓住句子“这便是筷子名称的由来”可知,主要写的是筷子名称的由来。读第3自然段,抓住句子“用筷子吃饭,得心应手,灵活自如,十分方便”可知,主要写的是筷子的作用。

故答案为:筷子名称的由来;筷子的作用。19.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一举多得:比喻一种举动同时兼收多利。结合语境“由此可见,用筷子吃饭,不仅进食方便,而且还可以灵活手指、强健肌肉、锻炼脑力。这样一举多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可知,“一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