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 《清平乐-村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 《清平乐-村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 《清平乐-村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 《清平乐-村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 《清平乐-村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的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他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词的开头两句是环境描写,接下去便写人。6个短句,共描写了5个人。先写老俩口,接下去以轻快的笔锋,勾勒了大儿、二儿的劳动情景,最后是一个生动的农家小儿的特写镜头。全词虽然只有短短几句,却把一家农户的环境气氛和全家老少勤俭淳朴的劳动生活风貌都鲜明地勾勒出来,向读者展示出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家生活画面。整首词以白描的艺术手法,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语言浅显易懂,可供开发的文本资源非常丰富。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江西信州闲居达二十年之久。作者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农民也有较多的接触。所以在《稼轩词》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反映农村生活的。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这首《清平乐》,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教学目标

1、认识“锄、剥"2个字,会写“茅、檐、翁、笼、赖、剥”等6个字,适时引领学生理解“翁媪"无赖”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朗读、联想,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说一说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

3、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1.凭借朗读、联想,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说一说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

2.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学生

预习课文;教师准备学习单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诗词对比,引入课题:

师:你们还记得清代诗人高鼎写的《村居》吗

生:(齐背)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师:今天我们学的也是《村居》跟刚才的这首诗有什么不同

生:词有词牌名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课前是不是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好,请坐,还有什么不同生:诗是十分工整的,词就不是像诗那样十分工整。比如说诗有绝句和七律。

生:词它的上阙和下阙中间有一段空格。而诗他没有上阙和下阙没有空格。

师:他也很善于观察,结合同学们刚才的思考,老师帮你们梳理一下宋词的几大特点。词在古代是为了配合特定乐谱而写的歌词,词牌名就是一种曲谱的名称,它能决定词的格式字数,村居是我们这首词的词题,中间用一个点间隔号来划分。词以阙为单位,每阙的开头空两格,把它们分成上阙和下阙。也可以说上片和下片。

出示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迁移学习。

(二)、初读感知,理解诗意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词,做到声音响亮,字正腔圆。

1.指名读课文。正音“亡赖"翁媪”“剥莲蓬"。相机结合注释理解“亡赖”。出示莲蓬、莲子插图,了解莲蓬的成熟时间,理解“剥"莲蓬的动作:去掉莲蓬外面的纤维壳。

2.适时指导书写“赖”和“剥"。

3:指导读出词的节奏。出示停连节奏,师生合作朗读。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4.初步感知词的大意。

(1)这首词中描写的自然风景有哪些

预设1:茅屋、小溪、青草。相机理解“茅檐”指茅屋。

预设2:荷叶、荷花。从词中的“莲蓬"可以想象到荷叶、荷花。点拨整理上阙诗句意思。

(2.)词中描绘的人物有哪些

预设1:翁媪,联系注释理解就是老两口。理解相媚好:相互逗趣取乐。点拨理解整句话:老两口边喝着小酒,边用吴地方言聊天,相互逗趣取乐,感情深厚。

预设2:大儿、二儿。点拨理解“锄豆”“织鸡笼":大儿在豆田里锄草,二儿在编织鸡笼,两人都在忙碌,十分懂事。

预设3:小儿。最小的孩子躺着剥莲蓬,自由自在。

小结:人物按年龄看,就是老、壮、小。

5.再读这首词,初步感知情感。

(1)师生合作朗读,再指名朗读。

(2)提问:此刻朗读完这首词,这种乡村生活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预设:快乐、幸福、自在悠闲、优美宁静等。

(三)、想象画面,入情入境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出示学习任务:这首词中有四幅画面“屋小溪清”“翁媪聊天"两儿劳动”“小儿悠闲”,请选择其中一幅,想象画面,并试着组织语言跟同学交流。小组成员编好序号,按“1”至“4"号顺序每人选一幅在组内交流。

2.集体交流想象到的画面,相机点拨。

(1)预设“屋小溪清”。

①想象青草。青草是碧绿的小草,那多个“青"字是什么样的草呢

点拨:叠词引发我们美妙的联想,似乎草更绿了,更加可爱了。

②想象小溪。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小溪为什么不说“溪边青青草”,而要说“溪上青青草"

点拨:小溪清澈,缓缓流淌,小溪两边的青草非常茂盛,倒映水中,远远望去,宛如溪上铺满绿茵。

③指导朗读。指名将大家的想象连起来描绘画面,然后齐读第一句“茅檐低小”要读得轻快,“溪上青青草"要读得舒缓。

(2)预设“翁媪聊天”。

①提问:这两句话中,你们觉得哪一个词特别有味道,就像溪上的“上"字,青青草的“青青”使画面变得有生趣

点拨:想象“相媚好"。理解“媚”字本义:你看我,越看越喜欢;我看你,越看越觉得美好。想象老两口感情好,喝着小酒把话聊,他们会聊些什么呢启发学生想象老两口聊天的内容,如:联系上一句,聊聊住的环境;联系下文,聊聊孩子们。

②体会老两口的生活。提问:从老两口喝酒聊天中体会到他们的日子过得怎么样预设:幸福、美满、安宁等。

③指名将上阕连起来朗读。再指名将大家想象的画面连起来说说。同桌练习,描述“翁媪聊天"的画面。

(3)预设“两儿劳动”。

①夸一夸两儿。点拨:联系《悯农》想象大儿锄草“汗滴禾下土”,夸一夸大儿子勤劳能干。出示古代的鸡笼图片,引导学生夸一夸二儿子心灵手巧。

②指名朗读,读出对两儿的夸赞。

(4)预设“小儿悠闲”

①想象“卧剥"。最后一句中,哪个词看似平平淡淡,却蕴含无尽的想象预设:卧剥。板书:卧剥。点拨:“卧”字。引导学生想象小儿的顽皮可爱:侧卧、俯卧、仰卧、打滚等。试用“时而"把想象的画面连起来说。

②指名朗读下阕,读出三儿的勤劳、可爱。读“大儿......中儿......”句,要轻快;读“卧剥莲蓬"句,要舒缓,“莲蓬”二字语调微上扬。

3.让学生说一说整首词所描述的画面。

4.学生用演一演的形式,身临其境地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与惬意。

(四)、赏读诗词,体会情感

1..启发思考:读着我们自己填的“词”,能体会到诗人辛弃疾在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吗你觉得这首词中哪个词或哪句话最能表达他对这幸福安宁的村居生活的赞美和向往请在书上圈出来。

(1)教师巡视,学生圈画。

(2)全班交流,指名说说自己所圈画的词句及理由。

预设1:“醉”。不仅老两口醉了,辛弃疾也被他们的生活陶醉了。

预设2:“相媚好"。幸福美满,都融在了老两口的聊天中。

预设3:“最喜”。小儿无忧无虑,衬托出诗人心中对乡村生活的赞美。

(3)追问:辛弃疾写这首词仅仅是为了表达乡村生活的清新优美、幸福和谐吗

4.结合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让学生说说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辛弃疾的资料,教师也可提供资料。

(2)点拨:联系资料,回想前面填写的画面,他的心中还有什么深深的渴望

师小结:这一份心系天下百姓幸福的情怀,就是他在这首词中蕴含的情。这样的村居生活是辛弃疾一辈子的梦。引导学生朗读背诵整首词。

(五)、作业布置,拓展学习

1.课下继续收集有关乡村的诗词。

2.改写《清平乐·村居》把词中描写的画面写具体,写出词的意境美,题目自拟。

板书设计:

清平乐·村居

茅檐青草景之美

翁媪三儿人之和

课后反思

《清平乐·村居》为我们呈现见出一幅美丽的田园生活图,描绘了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教学中,我以词语教学为抓手,通过借助注释和插图,联系上下文,疏通理解词的表面意思,以小溪为线索,展现溪上、溪东和溪头的画面,引导学生走入词境,最后通过“醉里吴音相媚好"两位老人在说些什么,让学生想象、交流,感受老人醉心于田园美景、醉心于儿子的勤劳懂事,引导学生在理解与表达的训练中进入词境,借助表演的形式感受词的意境美。这个教学过程既是理解训练,又是想象训练,更是表达训练。课程即将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