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一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拔高训练
>第1题【单选题】
50g镁、锌、铁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将混合溶液蒸干后可得不含结晶水的固体146g,则反
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A、1g
B、2g
C、3g
D、4g
【答案】:
B
【解析】:
蒸干溶液后所得到的146g固体跟原有的50g金属混合物相比只多了硫酸根.所以多出的96g质量就是硫酸根的质量.所以有98g硫
酸参与反应会生成2g氧气
答案是B
>第2题【单选题】
向AgNO3、Cu(NO3)2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纸上一定有Ag和Cu
B、滤纸上一定有Ag,可能有Cu、Fe和Mg
C、滤液中可能含有Fe"2+、Mg“2+
D、滤液中一定有Fe9+、MgA2+,可能含有Ag"+、CuA2+
【答案】:
D
【解析】:
【解答】铁比银和铜的活动t钙,比镁的活动性弱,向AgNOaCu(NO3)2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铁能与硝
酸银和硝酸铜溶液反应,且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然后再与硝酸铜溶液反应.
A、滤纸上f有银,可能有铜,不符合题意;
B、滤纸上不可能会有镁,不符合题意;
C、溶液中一定有亚铁离子和镁离子,不符合题意;
D、滤液中一定有亚铁离子和镁离子,可能含有铜离子和银离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抖在前面的金属能与fl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且两
金属活动性相差越远越先发生反应。
>第3题【单选题】
问含有AgN03、Cu(NO3)2、Mg(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问滤出的
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
A^Ag、Cu、Mg
B>Cu>Mg、Z
C、Ag、Cu^Z
D^Ag^Mg、Z
【答案】:
c
【解析】:
【解答】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锌在镁后面,因此滤出的固体中一花殳有金属镁;而向造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时,
由气体生成,说明固体中一定有金属锌,而
Zn+Cu(NO3)2=Cu+Zn(NO3)2,Zn+2AgNO3=2Ag+Zn(NO3)2,从而说明硝酸铜和硝酸银都被金属锌所消耗生成了
金属嗣和银,
:c.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都在氢前的金属才可以和稀酸溶液(除稀硝酸)反应生成氢气,只有前面的金属才可以和排
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根据这Til律判断反应的发生或物质的存在.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根据
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的发生,从而确定物质的存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第4题【单选题】
在下列单质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铁
B、钠
C、银
D、铜
【答案】:
B
【解析】:
【解答】解: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故选项中所涉
及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钠〉铁>铜>银,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钠.A、题目给出的单质中,活动性活动性最强的金
属是钠,不是铁,故选项错误.
B、题目给出的单质中,活动性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钠,故选项正确.
*题目给出的单质中,活动性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钠,不是银,故选项错误.
D、题目给出的单质中,活动性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钠,不是铜,故选项错误.
SJ^B.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为,进行分析判断结论.
>第5题【单选题】
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错误的是()
铁铜银
IJ_____I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0肥皂蔗糖柠檬14
H:SSSO:H2SO4
a化合价
-20+2+4+6
【答案】:
【解析】:
【解答】解:A、铁比铜活泼,桐比银活泼,由图示可知与事实相符,故正确;B、月巴皂显碱性,pH最大;柠檬显酸性,pH最
小;蔗糖显中性,pH等于7,由图可知与事实恰好相反,故不正确;
C、由图示可知,含碳量0.03%~2%的为钢,含碳量2%~43%为生铁,与事实相符,故正确;
、由图示可知,、中元素的化合价依次升高,与事实相符,故正确;
DH2SSSSO2.H2so4S
【分析】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计算;
B、月巴皂溶液呈碱性rpH>7;蔗糖溶液呈中性,pH=7;柠檬呈酸性,pH<7;
C、生铁含碳量2%~43%,钢的含碳量0.03%~2%;
D、禾U用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根据H为+1、O为-2价,可计算H2s中S元素化合价为-2价,S单质中S元素为附,SO2
中S元素为+4价,H2s。4中S元素为+的.
>第6题【单选题】
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b>a>c
B、a>c>
C^b>c>a
D、c>b>a
【答案】:
A
【解析】:
由于三种金属只有金属b可以和福盐酸反应产生气泡,说明金属b的化学性质最活泼;把a和8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
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说明a的金属活动性比c强,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关系是b>a>c,故选A.
>第7题【单选题】
把金属X、Y、Z分别浸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Y表面有气泡产生,X、Z表面无变化;把Z
浸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Z表面析出X。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Y>X>Z
B、X>Z>Y
C、Y>Z>X
D、Z>Y>X
【答案】:
C
【解析】:
【解答】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并■前面的金属能呼■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氢前的金属能与稀盐酸反
应生成氧气.把金属X、Y、Z分别浸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Y表面有气泡产生,X、Z表面无变化,说明Y>H,
H>X,H>Z.般浸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Z表面析出X,说明Z>X,所以Y>Z>X,
故答室为:C.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H眩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抖眩前面的金属能与排
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根据反应是否发生也可证明金属的活动性的强弱.
第8题【单选题】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2
B、铁和铜的混合物,可加入稀硫酸除去铜
C、用酚酥溶液鉴别食盐水和烧碱溶液
D、用打开瓶盖,看有无白雾的方法鉴别浓硫酸和浓盐酸
【答案】:
B
【解析】:
【解答】解:A,氧气自皎持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2,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B、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
酸亚铁溶液和氢气,病不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险目的.
C、食盐水礴碱溶液分别显中性、雌,分别雌酚献溶®红色,用酚巅溶液可食盐水磁脸液,施酶
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上方有白雾出现,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打开瓶盖,上方无明显变化;用打开瓶盖看有无白
雾的方法可以鉴SU,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卖验目的.
®^:B.
【分析】A、根据氧气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C、无色酚酸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
D、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判断.
第9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不合理的是()
A、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B、银是导电性最好的金属,应该全面取代铜、铝做导线
C、车船表面涂油漆可防止生锈
D、炼铁的主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答案】:
B
【解析】:
【解答】解;
A、回收废旧的金属属于保护金属资源,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故对;
B、根据常温下物体的导电和绝缘能力排序表进行判断,银的导电性最好,但造价高,故错;
C、汽车金属外壳表面喷漆形成保护层,可防止金属外壳生锈,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故对;
D、口1山窿铁的主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故对.
答案:B.
【分析】A、根据回收废旧的金属属于保护金属资源解答;
B、根据常温下物体的导电和绝缘能力排序表进行判断,银的导电性最好,但造价高解答;
*根据采取各种有效防锈措施避免金属锈蚀,汽车金属外壳表面喷漆形成保护层解答;
D、根据口k±嫉铁的主要原料解答.
>第10题【多选题】
下列关于铝等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金属一般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C、铝在空气中能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D、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途径是禁止开采金属矿物质
【答案】:
AD
【解析】:
【解答】解:A.地壳中元素含量H在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所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元素,故A错误;
B.金属中含有自由电子和金属阳离子,当金属受外力时金属晶体中各原子层能相互滑动,所以金属一股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
延展性,故B正确;
C.铝在空气中与氧气接触,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宙的氧化铝,故C正确;
D.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很多,如谓有效开采矿物、防止金属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但是
禁止开采金属矿物质不属于眦金属资源,是不切合实际的,故D错误.
故选AD.
【分析】A.地壳中元素含野眩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
B.金属一般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C.铝与氧气接触时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从而将铝和氧气隔绝,使铝能自我保护.
D.根据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分析.
>第11题【填空题】
叫合金.合金具有许多良好的、或性能.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
熔点一般比各成分金属低.生铁的含碳量为,还含有较多的、、、等;
把生铁进一步冶炼,除去过多的、、、等,可以得到钢.
【答案】:
【第1空】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络合在一^^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第2空】物理的
【第3空】化学的
【第4空】机械
【第5空】大
【第6空】2%~4.3%
【第7空】硅
【第8空】磷
【第9空】硫
【第1座】碳
【第11空】硅
【第12空】磷
【第13空】硫
【第14空】碳
【解析】:
【解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络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叫合金;合金具有许多良好的物
理的、化学的、机械性能;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熔点一般比各成分金属低;生铁的含碳量在2%~43%之间,还含
有较多的硅、磷、疏、碳等,把生铁进一步冶炼,除去过多的硅、磷、硫、碳等可以得到钢.
故答案为: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物理的;化学的;机械;大;
2%~43%;硅;磷;硫;碳;硅;磷;硫;碳.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告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物E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概
念有三个特点:①一S>ig合物;②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至少有一?4^雇.合金的性质是:合金的硬
度大,熔点低,耐腐蚀,机械性能好;根据生铁的含碳量回答.
>第12题【填空题】
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A.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B.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C.将铝、铜、银分别浸入到等浓度的稀硫酸中
【答案】:
【第1空】B
【第2空】将铝、虱银分别浸入到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另将铜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解析】:
【解答】A;l§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都无明显喉,说明铝最活泼,不能比较铜和银的活泼性,该选项不可行;
B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铝表面折出红色固体,说明铝比铜活泼,银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铜比银活泼,该选项
可行;
C将铝、网银分别浸入到等浓度的稀硫酸中,铝表面产生气泡,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其■氢前面,铜、银表面无明显现
象,说明铜、黜取氢后面,但是不能比较铜、银的活泼性,该选项不可行;
D将铝、铜、银分别浸入到等浓度的稀硫酸中,铝表面产生气泡,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若■氢前面,桐、银表面无明显现
象,说明铜、硼狂氢后面,另将铜浸入石版银溶液中,桐表面折出银白色固体,说明桐比银活泼.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
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领后边的金属从其
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分析】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案有:一.两边金属中间盐;二、中间金属两边盐.
>第13题【填空题】
铁锈主要成分(填化学式),铁锈的颜色为.
A、Fe2<\/sub>O3<Vsub>
B、红色
【答案】:
【第1空】Fe2O3
【第2空】红色
【解析】:
【解答】解: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是红色的物质,故填:Fe2O3;红色.【分析】根据已有的铁锈的成分以及颜色进行
分析解答即可.
>第14题【实验探究题】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硫酸铜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
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
点滴板氨氧
化钠
pH试纸溶液
C
实险一实险二实险二
(1)实验一:探究硫酸铜溶液的酸碱性,用pH试纸测得pH<7,则说明硫酸铜溶液呈______性.
实验二:探究硫酸铜溶液与金属的反应.观察到试管A中有现象时,说明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
了反应;而试管B中无明显现象,则铜、铁、银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是.
实验三:探究硫酸铜与碱溶液的反应.观察到试管C中产生蓝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111
【第1空】酸
【第2空】铁表面会附着红色物质,溶液逐渐由蓝色变为浅球色
【第3空】铁>铜>银
【第4空】2NaOH+CuSO4=Cu(OH)2l+Na2SO4
(2)小组同学将实验三中所得混合物过滤,得蓝色固体和无色滤液.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有种可能.
【实验验证】取少量滤液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醐溶液,溶液变红,则滤液中的溶质是
【拓展迁移】小组同学欲将得到的蓝色固体转化成硫酸铜溶液,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的.
1111
【第1空】两
【第2空】Na2so4和NaOH
【第3空】稀礴
【答案】:
【解析】:
【解答】(1)实验一:用pH试纸测得pH<7,则说明硫酸铜溶液呈酸性;
实验二: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表面会附着红色物质,溶液逐渐由蓝色变为浅球色,因为生成的硫酸亚铁的溶
液呈浅绿色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逐渐变为浅球色,证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而试管B中无明显现象,证明银的活动性小于
嗣;所以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是铁>铜>银;
化铜,为
:2NaOH+CuSO4=Cu(OH)21+Na2sO4.
(2)【猜想假设】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恰好反应,注液中溶质为Na2s。4.如果硫酸铜过量,滤液中溶质为Na2SO4和CuSC)4;
如果氢氧化钠过量,滤液中溶质为NazSQj和NaOH,又因为无色滤液,所以硫酸铜不可能过量.
【实验验证】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酿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含有NaOH,所以注液中溶质为Na2sO4和NaOH.
【拓展迁移】氢氧化相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故答案为:(1)实验一:窿;
实验二:铁表面会附着红色物质,溶液逐渐由蓝色变为浅球色;铁>锢〉银;
3=:2NaOH+CuSO4=Cu(OH)21+Na2so4.
(2)【猜想假设】两;
【港例】Na2so4和NaOH.
【拓展迁移】稀疏酸.
【分析】(1)实验一:pH的范围是0-14之间;①当pH=7时,溶液呈中性;②当pH<7时,溶液呈酸性;③当pH>7时,溶
液呈碱性;
实验二: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边的金属可以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实验三:硫酸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
(2)[猜想假设]根据反应情况分析;
【实验验证】根据酚酸试液变红,得出溶液是碱性的结论.
【拓展迁移】氢氧化铜与硝反应生成硒铜和水.
>第15题【实验探究题】
莫凡同学完成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室,观察到有灰白色沉淀生成的"异常"现象,引起了他的兴趣,
并进行了以下探究.
【初步探究】出现灰白色沉淀是否为偶然现象.【实验I】向4份相同体积与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
力口入——定长度的某种镁带,现象如下:<tableborder=lcellspacing=Ocellpadding=Oxtdwidth=114valign=top>
实验组别<tdwidth=114valign=top>A<tdwidth=114valign=top>B<tdwidth=114valign=top>C<tdwidth=114
valign=top>D<tdvalign=top>镁带长度<tdvalign=top>lcm<tdvalign=top>2cm<tdvalign=top>3cm<td
valign=top>4cm<tdvalign=top>沉淀量<tdvalign=top>无沉淀生成<tdvalign=top>少量沉淀<tdvalign=top>
沉淀较多<tdvaiign=top>沉淀很多</table>【实验结论】并非偶然,据表分析,是实验出现"异常"
的主要因素.【再次探究】该沉淀的成分【猜想假设】猜想1:Mg;猜想2:MgCI2【实验H】〈tableborder1
cellspacing=Ocellpadding=O><tdwidth=113valign=top>序号<tdwidth=231valign=top>实验操作<td
width=113valign=top>实验现象<tdwidth=113valign=top>实验结论<tdvalign=top>①<tdvalign=top>取
lg样品,加入足量,振荡<tdvalign=top>未见气泡<tdvalign=top>猜想1错误<tdvalign=top>②<td
valign=top>取lg样品,加入5mL蒸储水,振荡<tdvalign=top>沉淀未溶解<tdrowspan=2valign=top>猜想
2错误<tdvalign=top>③<tdvalign=top>取lgMgCI2固体,力U5mL蒸储水,振荡<tdvalign=top>固体全部
溶解</table>
A\u9541\u5e26\u957f\u77ed
B\u7a00\u76d0\u9178
【第1空】镁带长短
【第2空】稀盐酸
【交流讨论】
①莫凡同学做出猜想1的依据是他认为反应物Mg过量,作出猜想2的依据是他认为生成物
MgCI2.
②从实验设计的角度讲,实验③的作用是.
A\u4e0d\u6eb6\u4e8e\u6c34
B\u8fdb\u884c\u5bf9\u6bd4
【第1空】不溶于水
【第2空】呻对比
【深入探究】该沉淀的物质组成
【查阅资料】
灰白色沉淀的成分为碱式氯化镁,它存在多种组成,化学式可表示为Mgx(OH)yClz?nH20[即每份Mgx
(OH)yClz结合了n份H20],它受热分解可产生氧化镁、氯化氢和水.
【实验III】
洗去沉淀表面杂质并室温晾干,取其7.07g,用如图装置(夹持仪器未画出)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
实验,待反应停止后,测得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为4.00g,装置B的质量增加了2.34g.
【问题讨论】
①反应停止后,应继续通入N2一段时间,目的是.
②该沉淀中,镁、氯的离子个数比n(MgA2A+):n(CIA-)=.
③若沉淀Mgx(OH)yClz?nH2。中,n=5,则X、Y、Z的数值依次为.
A\u4f7f\u53cd\u5e94\u751f\u6210\u7684\u6c34\u84b8\u6cl4\u5b8c\u5168\u88ab\u6d53\u786b\u9178\
u5438\u6536
B5\ufflal
C10\u300118\u30012
[第1空]使反应生成的水蒸气完全被浓硫酸吸收
【第2空】5:1
【第3空】10、18、2
【答案】:
【解析】:
【解答】癣:【实验结论】根据表各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镁带长短是实验出现"异常"的主要因素,故填:镁带长短.【实
脸口]猜想1错误,说明加入的酸不与样品反应产生,故填:稀盐酸;【交流讨论】(1)作出猜想2的依据是他认为生成物
不溶于水,故填:不溶于水.实脸③的作用是进行实验对比,故填:进行对比.
MgCI2(2)
【问题讨论】(1)吸收浓硫酸能吸水,硝酸银溶液能吸收氯化氢气体,故反应停止后,应继续通入N2一段时间,目的是使反
应生成的水蒸气完全被浓硫酸吸收,故填:使反应生成的水蒸气完全被浓硫酸吸收.(2)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为
4.00g,故镁元素的质量为:4.00gx空=2.4g,装置B的质量增加了2.34g,故C装置增加的质量为:7.07g-4.00g-
40
2.34g=0.73g,故氯元表的质量为:0.73gx355.7i,该沉淀中,镁、氯的离子个数比n(Mg2+):n(Cl')=
36.5=0g
空§生成物中氧化镁、氯化氢和水分子的个数比为:生号马堆若沉淀
5&=5:1.(3)00.9-Zjg.=10:2:13,
2435.54036.518
中,氢原子的总数为故故则、、的数值依次为、、故填:
Mgx(OH)yCVnHzOn=5,28,y=16,xyz10182,10,18,2.
【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方法以及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癣答,根据碱式氯化镁能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镁、氯化氢和水结合实验数
据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第16题【实验探究题】
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
如图是生活中常见“暖贴"的部分标签。暖贴可以贴于身体的某个部位,自行发热,其发热的反应原理与
铁生锈原理相似。
①暖贴中活性炭具有作用,使用时空气进入暖贴,空气中的氧气与暖贴中的发生反应而
使暖贴放热。
②使用后,发现暖贴内有的物质变为红色,该红色固体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第1空】吸附
【第2空】铁、水
【第空】
3Fe2O3.xH2O
目前常用的1元硬币为钢芯镀银合金,5角硬币为铜锌合金或钢芯镀铜合金,1角硬币为铝锌合金或不
锈钢,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铸造币的合金不需考虑的是。
A.耐磨性B.抗腐蚀性C.色泽D.导电性E.价格
②硬币涉及的金属有Al、Ni(银)、Zn、Cu、Fe,己知Ni能发生如下反应:
Ni+H2SO4=NiSO4+H2个Fe+NiS04—Ni+FeS04
以上5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③Ni与AgN03溶液(填"能"或"不能")反应。
④将一枚以铜锌合金为材质的5角硬币投入稀硫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1空】D
【第2空】AI>Zn>Fe>Ni>Cu
【第3空】能
【第4空】Zn+H2so4=ZnS04+H2t
【答案】:无
【解析】:
【解答】①暖贴中的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使用时空气进入暖贴,空气中的氧气与暖贴中的铁和水与氧气反应放出热量.②暖
贴中方式的是铁生锈的反应,生成氧化铁的结晶水合物,故红色物质是Fe2G>3・xH2。.(2)①SI造币的合金需要具有耐磨性、
抗腐蚀性、一定的金属光泽、价格不要过于贵重,不需要考虑其导电性,
哙素为:吸附;铁、水;Fe2O3«xH2O;D;AI>Zn>Fe>Ni>Cu;能;Zn+H2SO4=ZnSO4+H2t.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金属的相关性质,要能够根据金属与其他物质之间的反应判断金属的活泼性.
>第17题【实验探究题】
暖贴的发热材料主要由铁粉、活性炭、食盐、水等物质构成。暖贴内部发热材料
的截面图【提出问题】发热材料中各主要物质起到了什么作用?【猜想与假设】I.铁粉生锈,发生氧化
反应,放出热量。n.活性炭能加快铁粉氧化的速率。HI.食盐能加快铁粉氧化的速率。【进行实验】
实验野身实验药品及用量反应时间温度上升值
铁粉/g活性炭/g食盐/g水/g/'C
对照组10.20.K51058
1C0.20.5100
实
2100.1/5102.7
验
310.20.1/01C4.5
蛆
41020
【解释与结论】
铁生锈的条件是
【第1空】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已知铁粉在一定条件下生锈,发生氧化反应的产物可能是Fe(OH)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1空】4Fe+6H2O+3O2=4Fe(OH)3
分析(填实验编号)数据,可证明猜想与假设n正确。
【第1空】对照组与实险组2
分析实验组4与对照组数据,可证明猜想与假设川正确。请填写表中空缺数据。
L0.2,0、5
某同学认为没有必要进行实验组1,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第1空】不同意.不进行实验组1,不能排除热量是由活性炭、食盐、水三者共同作用产生的可能
某同学质疑此实验中忽略了发热材料中的水。你认为分析(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证明水的
作用。
【第1空】对照组与实验组3
【答案】:
【解析】:
【薛答】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已知铁粉在件下生锈,发生氧化反应的产物可能是Fe(OH)3,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4Fe+6H2O+3。2=4Fe(OH)3.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2数据,可证明猜想与假设n正确.有必要进行实验组
1,理由是不进行实验组1,不能排除热量是由活性炭、食盐、水,此实验中忽略了发热材料中的水三者共同作用产生的可能.
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3的数据,可证明水的作用.
故答案为: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4Fe+6H2O+3O2=4Fe(OH)3、对照组与实验组2、1、0.2、0.5、不同意.不进行实
验组1,不能排除热量是由活性炭、食盐、水三者共同作用产生的可能、对照组与实验组3.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金属锈蚀的条件和实验方案的设计,探究实验F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只能是探究的量在变,其他量
髀睡.
>第18题【实验探究题】
神(Te)被誉为〃现代工业、国防与尖端技术的维生素,创造人间奇迹的桥梁〃。实验室模拟提取神的
一个实验是:取某含碗溶液于烧瓶中,加入适量NaCI,加热到一定温度,持续通入S02,待反应一定时
间,过滤得到粗硫。
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有误,则X为(填化学式)。
【第空】
1H2O
为探究获得较高粗硅沉淀率的反应条件,某研究小组在控制NaCI浓度和S02流量不变的条件下,进行
下述对比试验,数据如下:<tablewidth="100%"cellspacing="O"cellpadding="O"border="l"><tbodyxtd
width二实验<tdwidthf111,温度/℃<tdwidth二“111、反应时间/h<tdwidth:粗确沉淀率<td
width="lll">a<tdwidth=,,lll">65<tdwidth="lll">3.0<tdwidth="lll">65.0<tdwidth="llln>b<td
width="lll">80<tdwidth="lll">3.0<tdwidth="lll">98.9<tdwidth="lll">c<tdwidth="lll">80<td
width="lll">2.0<tdwidth=“lll”>98.9<tdwidth="lll">d<tdwidth="lll">90<tdwidth="lll">2.0<td
\^出田,111”>97.0</坨0€1丫><八知店>①该小组研究的反应条件是和o②实验a和b的目的是
。③在上述四组实验中,最佳的反应条件是℃和ho④为了提升设备利用效率和节约
能源,可进一步优化反应条件测定粗储沉淀率。若再设计对比实验,选择的反应条件还可以是(填
选磺)oA.80℃,1.5hB.80℃,2.5hC.70℃,2.0hD.95℃,2.0h
【第1空】温度
【第2空】箕期间
【第3空】比较相同时间,不同的反应温度对粗啸沉淀的影响
【第4空】80
【第5空】2.0
【第6空】A
【答案】:
【解析】:
【解答】反应前有:砥、、反应后有:血、、、所以
(1)1eOSO4+2SO2+3xj1e+3H2SO4,903S3X;6H1203S,3X
中含有6H和30,则每个X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则X的化学式电0;(2)①收验目的是研究粗布沉淀率的
影响条件,由数据可以知道,本实验研究反应条件是“温度”和"反应时间”这两个条件;②由实验a和实验b对比,反应时
间一样,反应的温度不一样,所以通过a和b实验目的是“比较相同时间,不同的反应温度对粗确沉淀率的影响”;③根据四
组实验对比,在温度80℃,反应时间2.0h时粗暗的沉淀率最高;④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为80℃时,不管反应时间是2.0h还是
3.0h,粗硫的沉淀率最大都是为98.9%,所以选择A。
故答案为:温度;反应时间比较相同时间不同的反应温度对粗磁沉淀的影响。【分析】在化学反应
H20;;,;80;2.0;A
中,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原子数目不变.
>第19题【综合题】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表示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ABC
地壳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水中含有的+1价的元素符号
是.
A\u94dd
B\u6c27
C、H
【第1空】铝
【第2空】氧
【第3空】H
如图所示表示气体分子示意模型,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字母,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是,
选用(1)中的元素,表示A图中的分子,其化学式可能为.(写两种).
A、B
BC\uff0cH2<Vsub>
C、02<\\/sub>
【第1空】B
【第2空】C,H2
【第3空】02
【答案】:
【解析】:
【解答】解:(1)地壳中元素的分布按照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等,所以在地壳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森是铝;在人
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水中的氢元素显+1价;故答案为:Al;O;H;(2)由图中可知,B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
物,属于化合物;C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A图中的分子,f分子是由两个原子构成的,所以可能是氢分子、氧分子(或氯分子).
故答案为:(1)铝;氧;H.(2)B,C,H2,02.
【分析】(1)在地壳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在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水中的氢元素显+1价;(2)由多种物质组
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第20题【综合题】
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并充分反应,过滤得滤渣和滤液.
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后,写出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Zn+2AgN03<Vsub>=Zn\uff08N03<Vsub>\uff092<Vsub>+2Ag
【第1空】Zn+2AgNO3=Zn(N03)2+2Ag
往滤液中加盐酸,若无明显现象,则反应后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滤渣中一定有的是
AMg\uff08N03<Vsub>\uff092<Vsub>\u3001Zn\uff08N03<\/sub>\uff092<Vsub>
B、Ag
【第1空】Mg(NO3)2、Zn(N03)2
【第2空】Ag
【答案】:
【解析】:
[喀]解:(1)力筋分后,,gjawg方〜为:
Zn+2AgNO3=Zn(N03)2+2Ag.故填:Zn+2AgNO3=Zn(N03)2+2Ag.(2)中加龌,、明显现象,说明
硝酸银酒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没有反应的硝酸镁和反应生成的硝酸锌,滤渣中一定有的是反应生成
故填:Mg(NO3)2、Zn(N03)2;Ag.
【分析】镁b戊辛活泼,锌比桐活泼,铜比银活泼,AgNO3,Cu(NO3)2、Mg(N03)2的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外聘员工合同样本
- 会议协议价合同样本
- bim兼职合同标准文本
- 上海公寓续租合同样本
- 个人打井合同样本
- 不锈栏杆合同样本
- 事故车车辆维修合同样本
- 上海财务记账报税合同样本
- 关于公司劳动合同样本
- 2013就业合同样本
- 冲压工理论知识试题(附答案)
- 全媒体运营中的用户画像构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第三届天扬杯建筑业财税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601-700题)
- 华北电力大学丁肇豪:多主体数据中心算力-电力跨域协同优化
- 科技公司费用报销制度及流程比较
- 颅内出血护理操作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历史八年级第二单元A卷
- 2024年绍兴诸暨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2025年新版供电营业规则考试题库
- 2025年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
- 2025年公务员遴选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考题库170题及答案(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