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真题考试及答案详解_第1页
贵阳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真题考试及答案详解_第2页
贵阳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真题考试及答案详解_第3页
贵阳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真题考试及答案详解_第4页
贵阳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真题考试及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统领《声声慢》(寻寻觅觅)全词举止、景物、心情的词句是()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C.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2.《谏逐客书》谏的对象是()A.秦穆公B.秦始皇C.秦惠王D.秦二世3.下列文章属于奏章的是()A.《谏逐客书》B.《答李翊书》C.《报刘一丈书》D.《答司马谏议书》4.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词的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A.夸张B.拟人C.叠字D.比喻5.“逝者如斯”一语出自()A.《诗经》B.《楚辞》C.《论语》D.《庄子》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6.在《报刘一丈书》中,作者以略带夸张的漫画手法描绘了反面人物的言行举止。()7.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前贤今人的至理名言、精辟论断,也可以是科学公理、规律等。()8.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月牙儿》等。()9.苏轼以豪放词著称,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堪称他婉约词中的代表作。()10.《谏逐客书》是李斯向秦王陈述意见的奏章。()三、填空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1.《诗经》包括风、雅和________三部分。12.白居易与________齐名,在诗坛上并称“元白”。13.从孔子始,就有诗“________”的总体功能评价。14.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15.《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由孔子删定,分为风、________、颂三部分,风共有一百五十篇,颂为宗庙祭祀之诗。四、简答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6.请简述李清照《声声慢》一词的主要艺术特色。17.请解释《谏逐客书》中的“客”指的是什么人。18.简述白居易《琵琶行》的主题思想。19.请简要分析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历史背景。20.请解释《诗经》中的“风”指的是什么。五、应用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21.请分析李清照《如梦令》一词中“昨夜雨疏风骤”一句的表达效果。22.请根据《谏逐客书》的内容,分析李斯的写作目的。23.请分析白居易《问刘十九》诗中的意象运用。24.请结合苏轼的生平,分析《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的创作背景。25.请解释《诗经》中的“雅”和“颂”有什么区别。六、分析题:2道(每题5分,共10分)26.请分析《声声慢》一词中李清照的情感变化。27.请结合《谏逐客书》的写作背景,分析李斯的政治立场。七、实践操作题:2道(每题5分,共10分)28.请根据《声声慢》一词的内容,创作一首现代诗,表达相似的情感。29.请以《谏逐客书》为背景,编写一段对话,展现李斯与秦王的交流情景。八、专业设计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设计一个基于《声声慢》的情感表达的艺术作品,并简述其创作理念。2.以《谏逐客书》为背景,设计一个历史剧的场景,并说明设计意图。3.设计一个以白居易《琵琶行》为主题的展览,展示其主题思想。4.结合苏轼的生平,设计一个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灵感的诗歌朗诵活动。5.设计一个以《诗经》中的“风”为主题的音乐会,展现其文化内涵。九、概念解释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6.解释《声声慢》一词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所表达的情感。7.解释《谏逐客书》中的“客”指的是什么人。8.解释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所表达的主题。9.解释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所表达的历史感慨。10.解释《诗经》中的“雅”和“颂”有什么区别。十、思考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1.思考《声声慢》一词中李清照的情感变化,并分析其对现代人的启示。12.思考《谏逐客书》的写作背景,分析李斯的政治立场。13.思考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女性形象,探讨其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14.思考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的历史意识,分析其对现代文学的影响。15.思考《诗经》中的“风”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探讨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十一、社会扩展题:5道(每题3分,共15分)16.结合《声声慢》一词的情感表达,探讨其在现代社会的共鸣与影响。17.分析《谏逐客书》中的政治智慧,探讨其对现代政治的启示。18.探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音乐与文学的关系,分析其对现代跨艺术领域创作的启示。19.分析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的历史意识,探讨其对现代历史教育的意义。20.探讨《诗经》中的“风”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分析其对现代民俗研究的价值。一、选择题答案:1.A2.B3.A4.C5.C二、判断题答案:6.√7.√8.×9.√10.√三、填空题答案:11.雅12.元稹13.教化14.将登太行雪满山15.雅四、简答题答案:16.《声声慢》一词的主要艺术特色在于其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夸张、拟人、叠字等,以及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忧愁和孤独之情。17.《谏逐客书》中的“客”指的是秦国中的客卿,即来自其他国家的官员或士人。18.《琵琶行》主题思想在于通过对琵琶女生活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以及诗人对她们遭遇的同情。19.《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历史背景是苏轼在黄州时期,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凭吊,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哲思。20.《诗经》中的“风”指的是周代各地的民间歌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俗民情和人民的思想感情。五、应用题答案:21.“昨夜雨疏风骤”一句通过雨声和风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不安,同时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22.李斯的写作目的是劝说秦王不要驱逐客卿,以维护秦国的利益。23.《问刘十九》诗中的意象运用主要表现在对雪夜环境的描绘,通过冷清的气氛突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24.《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的创作背景是苏轼在密州任上,通过对出猎场面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英雄气概的向往。25.《诗经》中的“雅”和“颂”主要区别在于内容和形式上,“雅”主要是宫廷音乐,而“颂”则是宗庙祭祀的音乐。六、分析题答案:26.《声声慢》一词中李清照的情感变化主要表现为从开始的迷茫、孤独到后来的绝望、悲凉,反映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27.结合《谏逐客书》的写作背景,可以看出李斯的政治立场是维护秦国的统一和强大,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七、实践操作题答案:28.略29.略1.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对文学史实的掌握。例如,第一题要求学生对《声声慢》这首词的内容有深入的理解。2.判断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文学史实和作品特点的判断能力。例如,第六题要求学生判断《报刘一丈书》中的描写手法。3.填空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基本知识和文学史实的记忆。例如,第十一题要求学生填写《诗经》的三个部分。4.简答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例如,第十六题要求学生简述《声声慢》的艺术特色。5.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