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性惊厥诊治进展_第1页
热性惊厥诊治进展_第2页
热性惊厥诊治进展_第3页
热性惊厥诊治进展_第4页
热性惊厥诊治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性惊厥诊治进展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患病率:5岁以下3~5%

全部小儿5~6%1988年全国普查:FS发病率4.7‰;占各类小儿惊厥30%、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28%主要内容

热性惊厥的定义热性惊厥的分类及临床特征热性惊厥的病因热性惊厥复发热性惊厥与脑损伤关系热性惊厥与癫痫的关系热性惊厥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诊断热性惊厥的防治热性惊厥的定义目前对热性惊厥的定义(FebrileSeizure,FS)初发年龄:6月至4-5周岁体温(直肠温度):380C以上发生于上感或急性传染病初期(多见于病初体温骤然升高时,70%由上感诱发),多在发热后24小时以内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既往无无热惊厥史热性惊厥的病因有关FS的病因学研究

FS发生的相关因素:遗传因素+诱发因素(环境因素)(1)遗传因素:FS敏感基因,复杂性遗传模式(惊厥倾向)

1)主要有两种模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完全外显率和表现度(大家系)多基因遗传(小家系)

2)通过连锁分析及DNA测试,已报告的FS相关基因位点:

FEB1(FS伴TLE):8q13-21;FEB2(单纯性FS):19p13-3;FEB3(各种全部性FS+):2q21-q33FEB4:5q14-15

25–40%的患儿有FS阳性家族史,同胞中一人有FS史,其他的发生率9–22%有关FS的病因学研究

(2)诱发因素(环境因素):感染、特定年龄阶段

1)年龄

2)发热

病毒感染:86%的FS与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有关

细菌感染:较少见。

预防接种:极少数。主要见于白-百-破、麻疹预防注射3-7天内,往往有复发性FS发作。惊厥条件FS的内在基础热性惊厥的分类及临床特征FS的分类及基本临床特征单纯性FS(SFS)复杂性FS(CFS)发病率FS中80%FS中20%首发年龄大多在6月~3岁,6岁后罕见任何年龄,可<6月,或>6岁发作时间、体温大多于病初体温骤升时(>39oC)可为低热(<38oC)或无热发作形式全身性发作局限性或不对称性发作发作次数在一次热程中仅有一次惊厥发作(2/3),少数2次(1/4-1/3);反复多次(丛集式发作:24小时内反复发作≥2次)持续时间发作时间短暂,多数5~10分钟内。醒后不留任何异常神经征。发作时间长(>15分钟,尤其>30分钟)。留异常神经征。预后好。继发癫痫少继发癫痫发生率高热性惊厥复发FS复发率:30~40%FS复发与首发年龄的关系:初发年龄越小,复发率越高.

首次FS〈1岁,至少50%出现复发首次FS〉1岁,有28%出现复发

首次FS〉3岁,20%出现复发复发次数:50%>1次(多次复发)复发时间:距首发时间越近,复发率越高

(再发的高峰时期为首次发作后6-12月内)首次FS后6月内:50%首次FS后一年内:75%首次FS后两年内:90%FS的复发FS复发与首发体温升高程度的关系:呈反比

FS的病程:大多数5年以内,最长8年FS的复发(广州医学院湛江中心医院,85例)FS复发的危险因素(riskfactors,RF)首次发病年龄≤15个月;一级亲属中FS史或癫痫患者;复杂性FS:局限性发作、长时程发作(≥15~20分钟)、丛集式发作(24小时内反复发作≥2次)★无任何RF者,仅10%以下。★具有以上1~2项RF者,18个月内复发机率25~50%;★具3项RF者,复发机率为75~100%;热性惊厥脑电图表现FS脑电图表现热性惊厥患儿在发热期脑电图可见慢波活动增多或轻度不对称,枕区明显。这种非特异性异常对评价预后没有意义。热退一周后做脑电图,有明显棘、尖波发放者,以后转为癫痫的危险性增加。(南京市儿童医院,210例)FS首次发作时脑电图检查结果的相关因素首次发作时脑电图对FS复发预测无帮助

◆Kuturec等分别对170名首次发作时脑电图正常和99名异常的FS患儿作两年随访,发现无论痫样波发放或阵发性异常慢波活动对FS复发的预测并无帮助。◆FS复发后,脑电图异常率增加,对预测预后有帮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热性惊厥与脑损伤关系FS是否引起脑损伤临床研究:(Suruki等,Epilepsia,2001;42:504-507):1、对象:53例FS

2、方法:测定CSF、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计算CSF/血清NSE比值性别(男/女)年龄(月)发作持续时间(分)全身性(36)17:194-841-90(14±19)局限性(17)4:1312-842-60(23±17)3、结果:(1)部分性发作组CSF中NSE浓度、CSF/血清NSE比值均高于全身性发作,但未达显著性差异。(2)全身性发作中,发作持续时间与NSE水平之间并无相关性。(3)部分性发作中,CSF中NSE浓度、CSF/血清NSE比值与发作持续时间存在明显正相关。FS是否引起脑损伤?FS是否引起脑损伤?4、结论:(1)全身性FS发作较部分性发作的预后好,较少产生脑损伤。(2)部分性发作的预后与惊厥持续时间有关。长程的部分性发作容易导致脑损伤(被认为是继发癫痫的高危人群)。(苏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热性惊厥与癫痫的关系惊厥与癫痫惊厥(convulsion)神经元异常放电一个症状发作特点:突然意识丧失+抽搐

(局部或全身、强直或阵挛性)急性发作过程癫痫(Epilepsy)神经元异常放电一种综合征发作特点:多种形式意识障碍+肌肉抽搐(惊厥样发作);感觉、情感、行为或自主神经功能异常(非惊厥样发作);慢性、反复、刻板性发作过程FS后癫痫的危险性

7岁时随访:普通儿童癫痫患病率:0.5%单纯性FS儿童癫痫患病率:1.5%复杂性FS儿童癫痫患病率:4%FS后癫痫的危险性FS继发癫痫的RFs:⑴复杂性FS;⑵FS前已有神经系统异常;⑶

一级亲属中癫痫史(不是FS史!)

七岁时随访:(1)无任何RF者,癫痫发生率1%(约占FS总数的60%);(2)具上述一项RF者,发生率2%(约占FS总数的34%)(3)具上述2~3项者,发生率10%(约占FS总数的6%)FS后癫痫的发生FS后发生癫痫的时间:

FS发作后1年内:40%-70%(平均50%)

FS发作后3年内:37%-77%FS发作后4年内:85%

热性惊厥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反复惊厥频繁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或/和病理征阳性颅内压高━婴幼儿可用手击头,年长儿可诉说头痛。热性惊厥的防治FS的防治

惊厥发作的现场抢救:●目标:尽快控制严重的FS发作

●方法:

1)安定(地西泮,Diazepan)0.25–0.5mg/kg/次,静脉推注,

5分钟后可再用一次。

2)安定0.5mg/kg,直肠注入(静注困难)

5分钟后可再用一次;可在家中使用。

(5-10分钟即可达有效血浓度,较肌注吸收快)

3)其他如:氯硝安定(Clonazepan):0.02-0.06mg/kg/次

氯羟安定(Lorazepen):0.05-0.1mg/kg/次

DZPLZPPHT成人(mg/kg)iv0.15~0.250.115~20小儿(mg/kg)iv0.1~1.00.05~0.520小儿直肠用(mg/kg)0.5——最大输注速率(mg/min)5250最早止惊时间(min)1~36~1010~30药效维持时间(h)0.25~0.5>12~2424半衰期(h)301424可能副作用:意识抑制约10~30min数小时无呼吸抑制偶见偶见少见低血压少见少见偶见心律失常——心脏病者抢救惊厥发作常用药物表FS复发的防治

间断性短程用药

●原则:对无复发、或无癫痫RFs者,不使用预防性AEDs;●用药指征:

⑴每次发作时间较长者(15分钟以上);

⑵有2、或2项以上FS复发、或发生癫痫的RFs者;

⑶复发性FS,即有2次或更多次FS发作史者。

●方法:平时不用药,一旦有发热立即用止惊剂

(1)安定:口服片剂(0.6–0.8mg/kg/d),分三次

直肠用栓剂(5mg/次),q8h

直肠用安定溶液(0.2–0.7mg/kg/次)

(2)氯硝安定(0.05–0.1-0.2mg/kg/d),分三次

维持至体温稳定于正常。可使FS复发减少2/3以上。FS复发的防治长期连续用药:●方法:每天服用AED。

●指征:⑴已有2次或更多次低热、甚至无热发作;⑵有超过15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