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背知识合集-世界现代史_第1页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合集-世界现代史_第2页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合集-世界现代史_第3页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合集-世界现代史_第4页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合集-世界现代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合集——世界现代史!世界现代史①根本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②主要原因: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并积极扩军备战。③意识形态: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④导火线:巴尔干半岛问题复杂,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两大军事集团成员国相⑤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⑥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生产力被运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⑦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①带来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全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②殖民体系: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③国际格局: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④爱好和平: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1)实质:帝国主义国家按照现有的实力重新瓜分世界。(2)进步性:①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缓和了它们之间的矛盾,使世界从此走向相对稳定。②改变了欧亚政治格局,欧洲中心地位受到削弱,美、苏、日崛起。促使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出现,有利于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③承认民族自决原则,改变了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欧洲新④通过国际会议的外交斗争调解国际关系比军事对抗方式是一大进步。(3)局限性:它是建立在宰割战败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基础之上的,具有反动性和(4)不稳定的主要原因:①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②没有解决矛盾,反而潜藏矛盾将整个国家经济纳入了战争的轨道,战争迫使政府建立起一整套专门机构对经济进行干预,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萌芽。2.政治方面: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改变了世界格局(1)俄国:引发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2)欧洲:改变了帝国主义力量对比,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3)无产阶级革命: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4)殖民地: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觉醒,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5)国际组织: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4.思想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和平主义)这场空前惨烈的战争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和平主义思潮)。列宁主义的背景①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②政治: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③阶级: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④组织: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有组织的工人运动;⑤思想: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影响①历史地位: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②理论创新: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③思想武器: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中各种矛盾表现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②一战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力的国际环境,加速了革命的发展。(激化了国内矛盾,同时使帝国主义列强无暇顾及俄国革命)③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集中力量于前线,后方①革命得到人民支持,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②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及时通过调整政治、经济、外交①解放了俄国各族劳动人民。②为俄国社会发展开辟了新道路,加速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③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掀起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高潮。④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⑤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推动了民族民主运动发展,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改变了20⑥理论贡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1.积极方面: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赢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苏维2.消极方面:①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遭到农民反对;②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利于经济发展;③超越了当时生产力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影响①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②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为其他③主要原因法西斯国家蓄意发动侵略战争是使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的④诱导因素: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助长了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嚣张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⑤苏联的政策:苏联在1939年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客观上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①积极性:雅尔塔体系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安全的渴望。②局限性: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的出现提供了条件。③历史影响:标志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逐渐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①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②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逐渐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新阶③战后社会主义力量得到较大发展④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础。⑤加速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运动的发展。⑥促进观念的变革,反对战争呼唤和平妇女地位提高颓废文化一度盛行。⑦推动了各地区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冷战爆发的原因①深刻根源:美国和苏联是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超级大国。②基础破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③根本原因: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意识形态也尖锐对立。马歇尔计划的影响①有利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政局的稳定,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②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同时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③导致两个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互相封锁禁运的局面形成,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②政治上,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阵营,国际关系严③经济上,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发展。④军事上,美苏两国长期军备竞赛和地区竞争,导致世界局势长期动荡。①美苏两国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共存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③促使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由此崛起。④美苏双方争夺在军事、科技等领域的优势,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二战后英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背景①二战的冲击;②马歇尔计划的援助;③科学技术的进步;④民众获得医疗保障的强烈意愿;⑤与苏联竞争。现代医疗保障体系建立的意义①有利于实现收入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②有利于消除劳动者对疾病风险的后顾之忧,增加消费支出,扩大有效需求。③有利于合理使用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的效率。④有利于保证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劳动者的正常再生产,促进社会生产和经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特点①机构完备,覆盖面广;②全民医保,全面覆盖;③统筹规划,措施多样;④社会服务,规范管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①促进了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二战后欧洲移民潮的成因①二战后,西欧各国经济重建亟需劳动力;②受美苏两极格局的影响,两大阵营尖锐对立;③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世界殖民体系逐步瓦解;④欧洲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对亚非拉地区民众有很大吸引力。近代世界移民的主要形式与特点①自发移民,如英国大批清教徒逃亡北美进行开拓。②被迫移民,如西方国家进行殖民活动,进行黑奴贸易。①由欧洲迁往北美、大洋洲,由发达地区迁往落后地区。②由非洲迁往美洲,由亚洲迁往美洲及大洋洲。③国际间人口移动数量大,人口移动促进了文化传播与交流。①直接原因: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深刻影响;⑤经验借鉴:美、苏应对危机成功经验的借鉴(罗斯福新政、苏联模式);1.积极: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生产的盲目性,促使20世纪50—70年代20世纪50—70年代初,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①(生产力)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②(生产关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④(生产关系)福利国家的出现。⑤(国际因素)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经济发展呈现多极化趋势,不平衡状态不断②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的地位日益重要。③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④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升。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原因、影响、崩溃的原因①必要性: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②契机: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变化——欧洲衰落,美国独霸。③动力:美国企图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①积极影响:使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扩大了世界贸易;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②消极影响: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加强了美国称①美国实力相对下降;②欧洲、日本的崛起③朝战、越战的拖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①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形成了分配领域,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保障低收入阶层利益,促进③加强国际协调: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④阶级关系变化: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工人阶级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工人阶级中⑤社会运动:资本主义国家由于造成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西方基层治理的特点①基层治理以自治为主,自主权逐渐扩大。②基层自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③地方分权和地方自治的发展围绕地方自治的民主性和独立性进行,即对内④基层治理向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现代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特点①覆盖面广:社会福利覆盖范围包括国家的全体公民,覆盖面广。②保障程度高:社会福利涉及养老、医疗、失业、教育、住房等方面,保障③低收入阶层受惠多:社会福利制度实质是国家依靠政府力量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通过对高收入者征收个人所得税,对社会低收入者进行生活保障,②内部:20世纪80年代,一些东欧国家经(1)由于世界经济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发展中国家经济产生波动的可能性增(2)经济全球化将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和国内市场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3)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金融一体化面临最大风险,可能诱发一国(4)在国际经济旧秩序下,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和利益集团集中,导致世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应对(1)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经济合作,努力推动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革。(2)切实加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提升本国的综合实力。(3)采取谨慎态度,逐步开放金融市场,规避金融危机的冲击。现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①战争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战后的②政治保障: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科技,并予以大力支持。③社会需要:现代生产发展(经济发展)以及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④军事需要:两极格局下美苏争霸的推动以及各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⑤理论基础:相对论、量子论等理论的提出。③管理方式: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起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启示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社会进步离不开科技发展。③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现代交通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影响积极影响:①科技:促进了科技革命向纵深发展。②经济: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地跨地区调度经济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效益,促进各地经济交流和发展。③人流:加快了人口流动,加速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各地区文化的进一步交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④信息: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⑤生活:丰富各地群众的物质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大众旅游成为潮流。①交通拥堵、航班延误等突发性交通事故可能造成经济损失、时间浪费和人②可能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或对人文环境造成伤害。(交通噪音、运输扬尘、污染水土资源、修建道路破坏文物建筑)①发达国家:确定移民政策、立法支持,加大资金投入等人道主义援助;②难民国家:利用好国际社会的援助发展经济,争取在本国内解决难民问题;③国际社会:加强国际合作,着力解决战乱和贫困等根源问题,合理推动难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①从文化层面看,有助于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有助于保持民族文化传承,增进各民族间情感;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②从历史层面看,有利于记录和传承文明发展史,以史鉴今。③从社会发展层面看,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基本素材。④从政治经济层面看,在扩大对外交流、促进民族交融、发展文化旅游等方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必要性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④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市2024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图1为2023年中国邮政发行的《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邮票,图案文物为龙山文化晚期的朱书扁壶,壶身有两个用朱砂写的字符。该朱书文字的价值在于能够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元来书局壹器表用来动书写两字,一释为另一释为『老『或『费『『E,对于案汉字之源与形或具有重要的参考粉值中国邮政℃工之A识读为“文”,字形酷似之后甲骨文、金文中的“文”A.佐证中华文化起源较早的特色B.揭示当时已具备国家初始形态C.证实陶寺遗址是尧帝都邑所在D.推动长江流域汉字起源的研究2.西周时期的士,受文武合一的教育,大部分务农、从军。至春秋晚期,士开始转变成为具有游动性质的士人,主要延续文事的传统,或仕宦,或教学。这一现象A.强化了封建贵族的统治B.缘于儒家思想的传播C.反映了阶级结构的变化D.推动经济文化的交流3.御史中丞、丞相司直、司隶校尉是汉武帝时期中央监察系统的三大支柱。御史系统地位最尊,丞相司直协助丞相检举不法,亦可督察诸州刺史,司隶校尉则负责纠察京师及重要郡国据此推知,当时的监察系统A.职能各异阻碍了地方行政B.监察分权削弱了中央集权C.组织严密有利于整肃吏治D.以卑临尊降低了工作效率4.表1为现代学者经考证后编制的表格,这一考证可以说明表1明末清初私人海外贸易利润总额和利润率航线年均商船数平均利润率年均贸易总额(两)(两)日本217万155万东南亚、1430万787万合计1647万942万C.殖民扩张的后果A.商人囤货导致市场混乱B.是宗教性与空想性的结合C.赢得了各阶层民众的拥护D.是小农经济形态具体呈现7.1872年,一位外地来沪的游客,对上海人流行怀表的时尚感到新A.奢靡之风受到推崇B.钟表得到普及使用C.城市商业发展迅速D.传统陋习面临挑战8表2所示为1914—1922年能查明身份的中国产业资本家的来源。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户数创办人或主要投资者总数地主商人买办华侨其他棉纺业14面粉业878689243合计8A.工业资本主要来自商业积累9.20世纪30年代周谷城完成<中国通史》,书中关注下层民众的生力图说明各民族历史贡献。到1948年,此书共重印12次,但书也屡10.图2为画家沈绍伦于1981年创作的宣传画。当时出现了一批此创防质产品为生活增添绵绣A.激励大众提升产品质量B.鼓励人们追求城市美好生活C.展示工业化的伟大成就D.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11.有学者认为,在世界上古时期,游牧世界向农耕世界发动了两次大的冲击,其结果是游牧世界入袭一次,其范围便缩小一些,农耕世界随之扩大,最终使得亚欧大陆上的游牧世界大大缩小。这反映出A.战争造成不同文化的碰撞交锋B.游牧民族促进了区域文化转型C.农耕文明具有更强大的向心力D.人口迁徙冲击了多元文明格局12.中世纪英国实行的契约军役制度下,国王与贵族签定契约,签约的贵族再与其他人签定服役契约,招募骑兵和步兵为国王服役。表3为当时的服役参照表(注:1先令等于12便士)由此可知,当时官兵等级日工资数公爵13先令4便士伯爵6先令8便士—13先令4便士男爵或旗手骑士普通骑士2先令候补骑士或普通骑兵1先令骑兵弓箭手6便士A.庄园自给自足性强B.社会等级秩序森严C.中央集权不断强化D.封君封臣制度崩溃由我们来对他进行评判。我从来只注意普通的历史事实。我不想涉及出A.理性思想渗入史学研究B.古典文化受到学者推崇C.宗教神学遭到社会质疑D.人神关系发生重要变化使用没有肌肉力或身体发育不成熟而四肢比较灵活的工人的手段。因识A.反映出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的本质B.使生产动力的革新提上了日程C.揭示了工业革命对工人家庭的影响D.推动了工厂制度的形成和完善16.一位现代埃及经济学家指出,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的世界扩张,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其中第17题13分,第18题13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4分。17.(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并将其疏引导入其所设计的发展轨道。康熙二十四年,湖南巡抚在重建被吴三桂叛军毁坏的岳麓书院院舍后,两具疏章,请求御书匾额及岳麓书院重又兴盛起来。同时得到匾额的,还有白鹿洞书院及周敦规范书院管理,聘请院长,选择生徒,皆有标准。清政府的书院政策不再动摇,上下一统的书院教育体系逐渐形成。——摘编自邓洪波著《中国书院史(增订版)》(1)据材料,指出康乾年间政府管理书院的主要措施。(3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前期书院政策变化的原因,并18.(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43年,《中华医学杂志》在重庆复刊,其卷头语写道:“本志自民元四年创刊以来,出版已达二十八卷。总会(指中华医学总会)迁渝术之研究,际兹抗战期间,不仅得以赓续,并能产生新的收获,庶合——摘编自张爱林《近代医疗卫生杂志的传播》材料二卷号及期号部分文章主题1943年第29卷第2期国产抗疟药材之研究蜂蜜对于治疗冻疮溃疡及小外伤之用途重庆市卫生新闻介绍1944年第30卷第4期神经病科医师之训练1945年第31卷第1期海外空运服务社之医疗问题1945年第31卷第3期空运手术队之降落问题1945年第31卷第5甘日国外麻醉问题(2)据材料二,概括复刊初期《中华医学杂志》内容的特点。(4分)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据(美)珍妮特·L.阿布卢格霍德《欧洲霸权之前:1250—1350年的世界体系》图3反映了13—14世纪世界体系中的八个贸易圈。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20.(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十分重视地区间组织的地位和作用。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中国是该组织的创始成员国和主要推动者。上合组织在建立之初将自身定位为以维护地区安全为宗旨的地区性多边合作组织。随着国际秩序中地区整合的速度上升,周边国家合作需求增加,上合组织开始向加强区域内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合作等方向转型,但安全合作仍是上合组织最重要的支柱,其他领域的区域合作都离不开安全基础的建构。——摘编自程国平《上海合作组织:继往开来前景广阔》材料二2017年,中国和非洲联盟确立了在发展战略、开展和平安全、加强公共卫生、开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