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重点中学2025届化学高一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清远市重点中学2025届化学高一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清远市重点中学2025届化学高一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清远市重点中学2025届化学高一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清远市重点中学2025届化学高一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远市重点中学2025届化学高一下期末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如图所示,常温常压下,向盛有3.0mLNO的试管中缓缓通入1.5mLO2。最终试管中剩余的气体成分和体积为()A.NO,1mL B.O2,0.5mLC.NO2,1mL D.无法确定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往容积一定的容器中再通入O2,可以加快反应2SO2+O22SO3的反应速率B.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C.对于C(s)+H2O(g)CO(g)+H2(g)的反应,加入固体炭,反应速率加快D.100mL2mol·L-1的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变3、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和,一定条件下使反应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图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压强始终不变B.反应物浓度:a点大于b点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时,的转化率:段小于段4、三个相邻周期的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Y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X、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

W>Y>Z>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XC.Y、Z的氧化物都有两性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Y>W5、最近我国科研人员发现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甲烷和二氧化碳在锌修饰的H-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可一步转化为乙酸。CH4、CO2和CH3COOH均属于A.有机物 B.共价化合物C.电解质 D.离子化合物6、现将2mol气体A与1mol气体B充入一个体积不变的容器内,发生反应:2A+BC+3D+4E,达到平衡后气体A的浓度减少一半,发现少量液滴生成,在相同的温度下测得反应前后压强分别为6.06×106Pa和8.08×106Pa,又测得反应共放出热量Q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其他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压强一定增大B.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加入1molA和0.5molB,平衡正向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A(g)+B(g)C(g)+3D(l)+4E(g)△H=﹣QkJ/molD.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自发进行7、136C-NMR(核磁共振)可以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有关136C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6 B.电子数为13C.质子数为6 D.质量数为68、对于反应4A(s)+3B(g)2C(g)+D(g),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经2min达平衡,B的浓度减少了0.6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min)B.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可以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C.压强不变可以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向容器中充入Ne,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9、下列有关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B.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为单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倍C.分子中只存在羧基、羟基两种官能团D.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都是物理变化10、下列化学电池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A.锂电池B.锌锰电池C.镍镉电池D.氢氧燃料电池11、某100mL的溶液中仅含有以下三种溶质:溶质H2SO4HNO3KNO3浓度(mol/L)621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最多可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为()A.8.96L B.6.72L C.4.48L D.2.24L12、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A.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乙烯的结构式:CH2=CH2C.氯化镁的电子式:D.乙酸的分子式:CH3COOH13、下列有机物中,完全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是A.乙烷 B.乙烯 C.乙炔 D.乙醇14、用氟硼酸(HBF4,属于强酸)代替硫酸做铅蓄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可使铅蓄电池在低温下工作时的性能更优良,反应方程式为:Pb+PbO2+4HBF42Pb(BF4)2+2H2O;Pb(BF4)2为可溶于水的强电解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正极区pH增大B.充电时,Pb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C.放电时的负极反应为:PbO2+4H++2e-=Pb2++2H2OD.充电时,当阳极质量增加23.9g时,溶液中有0.2

mole-通过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铅蓄电池放电时铅电极发生还原反应B.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O2+2e-+2H2O=4OH-C.给铁钉镀铜可采用Cu2+作电镀液D.生铁浸泡在食盐水中发生析氢腐蚀16、在反应C+2H2SO4(浓)CO2↑+2SO2↑+2H2O中,氧化剂是A.C B.H2SO4 C.CO2 D.SO2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B.镁可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C.氢氧化铁胶体能用于净水D.二氧化碳不可用于漂白纸浆18、有如图所示的铜-锌原电池,其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溶液。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锌电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电子从锌电极经过硫酸铜溶液流向铜电极C.铜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D.电解质溶液中的SO42-向锌电极移动1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B.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C.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称为烃D.生活中常见的糖类、蛋白质都是有机物20、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已知断裂1molN≡N键吸收942kJ热量,生成1molN-N键释放167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N2=N4△H=-882kJ·mol-1B.N2(g)=0.5N4(g)△H=+441kJC.N2(g)=0.5N4(g)△H=-441kJ·mol-1D.2N2(g)=N4(g)△H=+882kJ·mol-121、对于10%H2O2的分解反应,下列措施能减慢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加入MnO2B.加水稀释C.加热D.加入30%H2O222、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所得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总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对混合烃的判断正确的是:①一定有乙烯②一定有甲烷③一定有丙烷④一定没有乙烷⑤可能有甲烷⑥可能有乙炔(C2H2)A.②④B.②③⑥C.②⑥D.①③⑤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硫酸镁晶体(Mg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菱镁矿(主要成分是MgCO3,含少量FeCO3和不溶性杂质)为原料制取硫酸镁晶体的过程如下:(1)MgCO3溶于稀硫酸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2)“氧化”步骤中,加入H2O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沉淀”步骤中,用氨水调节溶液pH的范围是___________。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阳离子Mg2+Fe2+Fe3+开始沉淀9.17.61.9完全沉淀11.19.73.2(4)“过滤”所得滤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24、(12分)A、B、C、D、E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2,C是E的邻族元素;D和E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0,且D的族序数与周期数相等。甲、乙、丙、丁是它们两两形成的化合物,其中甲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物质组成甲乙丙丁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个数比A和C1:1B和A1:4D和E1:3B和E1:4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D的单质放到NaOH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电子式表示甲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密闭容器中充入BC2、BC和乙的混合气体共mg,若加入足量Na2O2,充分振荡并不断用电火花点燃至反应完全,测得固体质量增重mg,则BC2与乙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5)有200mLMgCl2和丙的混合溶液,其中c(Mg2+)=0.2mol·L-1,c(Cl-)=1.3mol·L-1,要使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要4mol·L-1NaOH溶液的体积是:______。25、(12分)下图为从海带中提碘生产的实验室模拟流程。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操作中所用玻璃仪器为酒精灯、烧杯、普通漏斗、牛角管、锥形瓶、蒸馏烧瓶等。若要完成操作1,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该仪器的作用为_______;操作2的名称为__________;若要完成操作3,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2)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弃液B中滴入淀粉液,溶液呈蓝色,但通入二氧化硫后蓝色褪去,写出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26、(10分)某学生设计了一套验证物质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如图):请观察该装置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实验的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用品:实验仪器除铁架台(带铁夹)、储气瓶(两个)、直管活塞(K1、K2)、止水夹(K3)、橡胶管、橡胶塞以及若干玻璃管连件外,还有哪几种(写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4)实验步骤:①按上图连接好仪器装置;②扭开活塞K1和K2,主要现象为______________;③关闭________,(填写K1或K2或K3)打开________,(填写K1或K2或K3),用手或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就能使烧瓶产生喷泉。27、(12分)实验室需要配制0.50mol·L-1NaCl溶液480mL。按下列操作步骤填上适当的文字,使整个操作完整。⑴选择仪器。完成本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最小砝码为5g)、量筒、药匙、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胶头滴管等以及等质量的两片滤纸。⑵计算。配制该溶液需取NaCl晶体____________g。⑶称量。称量过程中NaCl晶体应放于天平的____________(填“左盘”或“右盘”)。称量完毕,将药品倒入烧杯中。⑷溶解、冷却。该步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⑸移液、洗涤。在移液时应使用玻璃棒引流,需要洗涤烧杯2~3次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⑹定容。向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____________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若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溶解搅拌时有液体溅出,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________(同上)。⑺摇匀、装瓶。28、(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铝热反应实验,发现生成的铁呈疏松的褐色硬块。小组成员推测主要原因是产物铁含杂质较多,并进一步探究该褐色硬块的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l)铝热反应原理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试剂A为_____(写化学式)。实验现象:_________、有褐色固体生成。(2)将褐色硬块处理成粉未状,研究小组首先排除了含有单质Al杂质的可能性。实验方法:首先取少量粉未加入_____溶液中;实验现象:__________;实验结论是:粉末中含有Al2O3而没有Al。(3)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该褐色硬块的组成基本确定为Fe、Fe2O3、Al2O3。提出假设:假设l:固体粉末中除Al2O3外还有Fe;假设II:固体粉末中除Al2O3外还有Fe和Fe2O3。设计方案并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产生假设I成立,假设II不成立②再滴入几滴0.01mol/L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你认为上述结论是否合理,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4)取上述实验所得溶液,滴入适量氯水溶液变红色。此时涉及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10分)某烃的分子式CnH2n-6,0.2mol该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得到26.88L二氧化碳(标准状况),得到水的质量是10.8g。(1)请通过计算确定该烃的分子式____;(2)该烃常温下是液体,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其名称是什么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A【解析】

根据4NO+3O2+2H2O=4HNO3可知,1.5mL氧气可以消耗NO的体积为×1.5mL=2mL

,所以反应后NO过量3mL-2mL=1mL;答案选A。2、A【解析】

A.往容积一定的容器中再通入O2,由于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所以可以加快反应2SO2+O22SO3的反应速率,A正确;B.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由于铁在浓硫酸中会发生钝化现象,不能反应产生氢气,所以不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B错误;C.对于C(s)+H2O(g)CO(g)+H2(g)的反应,加入固体炭,物质的浓度不变,所以反应速率不能加快,C错误;D.100mL2mol·L-1的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由于对盐酸起稀释作用,所以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减小,D错误;故答案选A。3、A【解析】

A.根据图像可知,该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该容器为绝热容器,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故A错误;B.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所以a点反应物浓度大于b点的,故B正确;C.反应初始阶段,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逐渐加快,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C正确;D.两段的时间相同,而后段反应速率大,消耗的二氧化硫多,所以b~c段的转化率大于a~b段,故D正确;故选A。4、A【解析】X、Y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所以X是O元素,Y是Al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Z原子的最内层电子数是2,其最外层电子数是4,Z是Si元素;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X、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即:3+4=6+1,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是相邻的三个周期,所以W是K;所以X、Y、Z、W分别是:O、Al、Si、K;原子半径:K>Al>Si>O,即W>Y>Z>X,A选项正确;氧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强,H2O的稳定性比SiH4强,B选项错误;Y的氧化物是Al2O3,是两性氧化物,Z的氧化物是SiO2,是酸性氧化物,C选项错误;K的金属性比Al强,KOH是强碱,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D选项错误,正确答案是A。5、B【解析】

A.CO2是无机物,其余两种是有机物,故A错误;B.CH4、CO2和CH3COOH三者都是共价化合物,故B正确;C.CH4和CO2是非电解质,而醋酸是弱电解质,故C错误;D、CH4、CO2和CH3COOH都是共价化合物,无离子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B。6、D【解析】

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前后气体总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则反应后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8.08×1066.06×106×3mol=4mol,达到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一半,说明A的物质的量减小一半,即有1molA反应,则有0.5molB反应,生成0.5molC、A.该反应中放出热量,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前后气体压强增大,则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之和增大,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则压强不一定增大,A错误;B.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加入1molA和0.5molB,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B错误;C.有1molA反应放出QkJ热量,则2molA完全反应放出2QkJ热量,且反应前后压强之比为3:4,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E应该是液体,其热化学方程式为2A(g)+B(g)C(g)+3D(g)+4E(l)△H=-2QkJ/mol,C错误;D.该反应的焓变小于0,熵变大于0,则△G=△H-T△S<0,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自发进行,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化学平衡计算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明确该反应中反应热、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变化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C。7、C【解析】

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详解】A、136C中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3,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3-6=7,故A错误。B.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子数=6,故B错误;C.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136C质子数为6,故C正确;D.元素符号左上角表示质量数,136C质量数为13,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注意: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8、B【解析】

A.A为纯固体,不能表示化学反应速率,A错误;B.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变化,而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因此若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可以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B正确;C.由于容器的容积不变,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压强不变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错误;D.体积恒定,向容器中充入Ne,气体的浓度均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9、A【解析】分析:A.根据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分析;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B缩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不是单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倍;C.是缩聚产物,分子中含有酯基;D.煤的干馏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

详解:A.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缩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不是单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倍,所以B选项是错误的;

C.是缩聚产物,分子中含有酯基,所以C是错误的;D.煤的干馏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强热使之分解,生成焦炭(或半焦)、煤焦油、粗苯、煤气等产物的过程,是化学变化,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海水淡化、煤的干馏的成因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生活污染及治理方法,明确海水淡化的方法,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10、D【解析】分析:.锂电池、铅蓄电池、锌锰电池、镍镉电池都含有重金属离子,氢氧燃料电池生成物为水,无污染。详解:A、锂电池往往含有重金属钴,可导致环境污染,选项A错误;B、锌锰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锰,对环境有污染,选项B错误;C、镍镉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镍镉,对环境有污染,选项C错误;D、氢氧燃料电池生成物为水,无污染,选项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二次电池的污染,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11、A【解析】分析:根据铁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计算解答,注意反应离子过量与不足的判断,确定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详解:100mL溶液中含有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6×2+0.1×2=1.4mol,含有的硝酸根离子为:0.1×2+0.1×1=0.3mol,加入过量的铁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NO3-+8H+=3Fe2++2NO↑+4H2O和反应Fe+2H+=Fe2++H2↑,则:反应关系可知:2NO3---8H+-2NO,0.3molNO3-参加反应生成NO为0.3mol,消耗氢离子为1.2mol,剩余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4-1.2=0.2mol;根据2H+--H2关系可知,0.2mol氢离子参加反应生成氢气0.1mol,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3+0.1=0.4mol,标况下体积为:0.4×22.4=8.96L;正确选项A。点睛:在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当溶液中氢离子的量和硝酸根离子的量为8:2时,金属铁全部氧化为亚铁离子,硝酸根被还原为一氧化氮;此题进行计算时,要考虑硫酸和硝酸提供的所有氢离子的量,还要考虑硝酸钾、硝酸提供所有的硝酸根离子的量,然后根据上述分析进行解答。

12、C【解析】分析:A.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都是17,为氯离子结构示意图;B.乙烯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中需要标出官能团;C.氯化镁为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需要标出离子所带电荷,氯离子子需要标出最外层核外电子数;D.乙酸分子中含有2个C、4个H、2个O原子,分子式为C2H4O2。详解:A.氯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氯离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选项A错误;B.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选项B错误;C.氯化镁中存在阴阳离子,氯化镁的电子式为:,选项C正确;D.乙酸分子中含有2个C、4个H、2个O原子,分子式为C2H4O2,结构简式为CH3COOH,选项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简式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区别,明确电子式、分子式、结构简式、结构式的正确表示方法。13、C【解析】

A.乙烷的分子式为C2H6,乙烷完全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A不选;B.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乙烯完全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B不选;C.乙炔的分子式为C2H2,乙炔完全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选;D.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乙醇完全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D不选;答案选C。14、A【解析】PbO2+4H++2e-=Pb2++2H2O,消耗氢离子,酸性减弱,pH增大;Pb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B错误;放电时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C错误;电子只能从导电通过,不能从溶液通过,D错误;正确选项A。15、C【解析】A.铅蓄电池放电时,该装置是原电池,铅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二氧化铅作正极,故A错误;B.钢铁吸氧腐蚀时,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故B错误;C.电镀时,电解质溶液中必须含有与镀层材料相同的金属元素,所以在铁上镀铜时,电解质必须为可溶性的铜盐,故C正确;D.生铁在弱酸性或中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在强酸性溶液中发生析氢腐蚀,故D错误;故选C。16、B【解析】

反应中,C元素由0价升高到+4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C做还原剂,浓H2SO4中硫元素由+6价降低到+4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浓硫酸做氧化剂,故选B。17、A【解析】

A.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不是晶体硅,A错误;B.镁在空气中点燃,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氧化镁白色固体,镁是制造信号弹和焰火的原料,B正确;C.氢氧化铁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吸附能力强,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C正确;D.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纸浆,二氧化碳没有漂白性,不可用于漂白纸浆,D正确;故选A。18、B【解析】

A、在上述原电池中金属锌比铜活泼,因此锌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本身被氧化。铜电极作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A正确;B、电子从负极经外接导线流向正极,电子不能通过溶液传递,B错误;C、铜电极作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反应为Cu2++2e-=Cu,C正确;D、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硫酸根向负极移动,即向锌电极移动,D正确;答案选B。【点睛】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在原电池中,活泼电极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不活泼电极作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电子从负极经外接导线流向正极。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19、B【解析】

A、有机物的定义: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所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故A正确;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等中含有碳元素,但其为无机物,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故B错误;C、只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称为烃,故C正确;D、生活中常见的糖类、蛋白质中都含有碳元素,都是有机物,故D正确;故选B。20、D【解析】由N4的结构知1molN4分子中含有6molN-N键。反应2N2(g)=N4(g)的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2E(NN)-6E(N-N)=2942kJ/mol-6167kJ/mol=+882kJ/mol。A项,没有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且ΔH应0,错误;B项,ΔH的单位错,错误;C项,ΔH应0,错误;D项,正确;答案选D。点睛: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点:(1)热化学方程式不注明反应条件。(2)热化学方程式不标“↑”“↓”,但必须用s、l、g、aq等标出物质的聚集状态。(3)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其ΔH必须与方程式及物质的聚集状态相对应。(4)放热反应的ΔH0,吸热反应的ΔH0。(5)ΔH的单位为kJ/mol。21、B【解析】

使用催化剂、增大浓度、加热等均可加快反应速率,以此来解答。【详解】A.加入MnO2,作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A不符合;B.加水稀释,H2O2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缓,B符合;C.加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C不符合;D.加入30%的H2O2,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D不符合;答案选B。22、A【解析】

由图象曲线可知两种气态烃的平均组成为C1.6H4,根据碳原子平均数可知,混合气体一定含有CH4,由氢原子平均数可知,另一气态烃中氢原子数目为4,碳原子数目大于1.6,且为气体,据此进行判断。【详解】根据图象可知,两种气态烃的平均组成为C1.6H4,烃类物质中碳原子数小于1.6的只有甲烷,则混合气体一定含有CH4,故②正确、⑤错误;由氢原子平均数为4可知,另一气态烃中氢原子数目为4,碳原子数目大于1.6,且为气体,可能含有乙烯、丙炔,一定没有乙烷、丙烷、乙炔,故①③⑥错误、④正确;根据分析可知,正确的为②④,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根据图象正确判断平均分子式为解答关键。本题的难点为另一种烃中氢原子数目的判断。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MgCO3+2H+=Mg2++CO2↑+H2OH2O2+2Fe2++2H+=2Fe3++2H2O3.2~9.1Mg2+、NH4+【解析】

由化学工艺流程可知,菱镁矿加稀硫酸浸取,MgCO3、FeCO3溶于稀硫酸生成Mg2+和Fe2+,加入H2O2溶液将Fe2+氧化为Fe3+,然后加氨水调节溶液pH,将Fe3+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除去,将滤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gSO4·7H2O晶体。【详解】(1)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MgCO3溶于稀硫酸生成硫酸镁、水和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是MgCO3+2H+=Mg2++CO2↑+H2O,故答案为:MgCO3+2H+=Mg2++CO2↑+H2O;(2)加入H2O2溶液的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Fe2++2H+=2Fe3++2H2O,故答案为:H2O2+2Fe2++2H+=2Fe3++2H2O;(3)用氨水调节溶液pH,使Fe3+沉淀除去,不能影响Mg2+,由题给数据可知,pH=3.2时Fe3+沉淀完全,pH=9.1时Mg2+开始沉淀,则用氨水调节溶液pH的范围是3.2~9.1,故答案为:3.2~9.1;(4)因“沉淀”步骤中使用氨水,使Fe3+沉淀除去,而Mg2+没有沉淀,则过滤所得滤液中存在大量的阳离子有Mg2+和NH4+,故答案为:Mg2+和NH4+。【点睛】注意用氨水调节溶液pH的目的是使Fe3+沉淀除去,而Mg2+不能沉淀是解答的关键。24、第三周期第VIIA族2Al+2NaOH+2H2O=2NaAlO2+3H2↑1:180mL【解析】

A、B、C、D、E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A氢元素;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2,则B碳元素,D的族序数与周期数相等,且D的原子序数大于B,同D为铝元素,D和E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0,则E为氯元素,C是E的邻族元素,即为第ⅥA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介于B、D之间,则C为氧元素,甲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根据表格中各物质中的原子个数比可知,甲为双氧水,乙为甲烷,丙为氯化铝,丁为四氯化碳,据此进行答题。【详解】(1)E为氯元素,原子序数为17,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VII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VIIA族;(2)把铝的单质放到NaOH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故答案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3)甲为双氧水,双氧水为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示为,故答案为:;(4)由2CO2+2Na2O2═2Na2CO3+O2可知,固体增重为与CO2等物质的量的CO的质量,由2Na2O2+2H2O=4NaOH+O2,可知固体增重为与H2O等物质的量的H2的质量,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2、CO、CH4的混合气体共mg,若加入足量的Na2O2,充分振荡并不断用电火花引燃至反应完全,测得固体质量增加mg,则系列反应后CO2、CO、CH4混合气体中所有元素均被吸收,故原混合物中CO2与CH4相对于CO、H2混合,则CO2与CH4的体积之比为1:1,故答案为:1:1;(5)有200mL

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其中c(Mg2+)=0.2mol•L-1,c(Cl-)=1.3mol•L-1,则c(Al3+)=0.3mol•L-1,要使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此时Al3+要生成AlO2-,需要NaOH

物质的量为0.3×0.2×4+0.2×0.2×2mol=0.32mol,所以NaOH溶液的体积为0.32mol4mol/L=0.08L=80

mL,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位置、结构与性质关系的应用,根据题干信息推断元素为解题的关键。注意熟练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关系。本题的难点为(4),要注意根据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判断出固体质量的变化本质。25、玻璃棒引流萃取(分液)温度计、冷凝管MnO2+4HCl(浓)MnCl2+Cl2↑+2H2O【解析】

(1)由流程可知,将海带烧成灰,向灰中加水搅拌,操作1为分离固体和液体,即为过滤操作,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完成操作1,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其作用为引流;溶液A中含碘离子,加氯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操作2为萃取,溶液B为含碘的有机溶液,则操作3为蒸馏得到碘单质,蒸馏操作用到的仪器有,酒精灯、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温度计,完成操作3,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有温度计、冷凝管。(2)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3)在弃液中滴入淀粉溶液,溶液呈蓝色,说明在弃液中含有碘,该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发现蓝色褪去,发生的反应为。26、验证NO与O2反应,NO2与H2O反应2NO+O2=2NO2、3NO2+H2O=2HNO3+NO圆底烧瓶和烧杯盛NO的集气瓶内出现红棕色K1和K2K3【解析】

(1)根据实验装置图可知,NO与O2混合,生成的NO2通入H2O中,所以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NO与O2反应,NO2与H2O反应;(2)本实验首先发生NO与O2的反应,然后NO2与H2O反应,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3NO2+H2O=2HNO3+NO;(3)根据实验装置图可知,实验仪器除铁架台(带铁夹)、储气瓶(两个)、直管活塞(K1、K2)、止水夹(K3)、橡胶管、橡胶塞以及若干玻璃管连件外,还有:圆底烧瓶和烧杯;(4)扭开活塞K1和K2后,NO与O2混合,生成NO2,所以反应现象为:盛NO的集气瓶内出现红棕色;关闭K1和K2,打开K3,用手或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烧瓶内N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