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选择题1.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由此可知,西汉刺史的设置A.可以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B.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D.代表着社会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2.汉武帝南征北伐,东巡西幸,奢靡无度,致府库告竭,遂用聚敛之臣,“至于卖爵、更币、算车船、租六畜、告缗、均输、盐铁、榷酤,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遗,独于田租不敢增益”。武帝此举()A.体现以农为本 B.服务于汉初战事C.意在藏富于民 D.解决了财政危机3.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4.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商品交易的需要C.审美观念的不同 D.国家统一的推动5.(2023•云南•统考二模)东晋南朝时期,如果让南方的士人与当地庶民易服交谈,听几句就能从语音上分辨他们的身份;北魏统一北方几十年后,如果隔墙听士大夫与北方的平民交谈,很难断定谈话者的身份。这反映了()A.文化习俗融合的差异 B.上层统治方针的趋同C.地域特点影响的强弱 D.实现国家统一的必然6.(2023•安徽宣城•统考二模)在三国至隋朝的几百年的时间里,黄河保持着长期安流的局面,其中见于记载的河溢现象只有几次。如果要考察这一时期长期安流局面出现的原因,我们更应关注的因素是()A.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荡时局 B.古代治理水患技术的进步C.政府对治理黄河水患的重视 D.国家经济经济实力的提高7.(2023•陕西宝鸡•统考二模)据对《氾胜之书》《四月民令》和东汉张衡《南都赋》的统计,汉代栽培的蔬菜有21种。《齐民要术》所载的蔬菜增至35种,包括栽培方法首次被记载的藕、芡、菱等水生蔬菜;果树的种类也更加丰富。这一变化说明,北魏时期()A.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形成 B.国家统一加强民族交融C.丝路开通引进外来物种 D.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8.(2023四川绵阳三模)东汉时期,外戚利用皇帝幼弱,专擅朝政,宦官拥立幼主,操纵政权的现象时有发生。东晋时期的政治舞台上外戚、宦官的身影,就黯淡下去了。这一现象折射出东晋()A.宗法观念淡化 B.君主集权削弱C.门阀士族衰落 D.监察制度周密9.(2023四川南充一模)《南史》载:梁武帝喜集文士策经史事。在会策锦被(华丽被子)典故中,众人均说帝已举完。帝试问正在编《类苑》的刘峻,他列举出十余个,“帝不觉失色,自是恶之,不复引见。及峻《类苑》成,凡一百二十卷,帝即命诸学士撰《华林遍略》以高之”。这可用于说明,当时()A.政治因素影响文化发展B.专制统治钳制文化发展C.南梁政权推行文化立国D.知识分子崇尚功利主义10.(2023河南洛阳高三摸底)北魏均田制规定,凡种桑养蚕的地区,男子每人给桑田20亩。北朝晚期的文人颜之推说:“河北妇人……锦绣、罗绮之工,大优于江东也。”这说明当时()A.北方纺织手工业较发达 B.手工业的发展超越农业C.丝织业区域生产专业化 D.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密切11.南朝文风讲究声律辞藻,北朝文风质朴、宜于实用。北魏中期后,南方文学逐渐在北方传播。北齐、北周时,北方作家多以南方作家为楷模,出现了以南方文学为主流的现象。这一现象可用于证明()A.南北民族交融的情形B.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C.南方统一北方的趋势D.经济重心南移基本完成12.下表为公元313—450年从北方地区迁到南方地区的人口分布。据此可知()地区苏南、浙北安徽四川湖北江西、湖南闽、粤、桂人口30多万约17万约15万约6万各1万多少量A.南方开发具有地域不平衡性B.南方自然环境优越适合定居C.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初步完成D.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工具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古代雅典,官员“在任职前,其资格皆须先经审查”。以执政官为例,其资格先由五百人议事会审查,如果有问题提交法庭裁决,以确定其是否能够担任这个职务。执政官和将军在每一主席团期中都举行一次信任投票,看他们是否称职。如果这种投票反对其中任何一个官员,他便应在陪审法庭中受审,如有罪,则决定他的刑罚或罚金,但是如果无罪,他即复职。每个官员在任职期满后,还要由专人对其在任职期间的活动和账目进行审查。——摘编自于江《雅典民主制评析》材料二汉朝时期,中央监察机构开始独立设置,并形成全方位监察体制,监察官员在皇帝领导下独立行使监察职能。地方监察机构实行中央垂直领导体制,与地方政府无隶属关系。汉武帝时期,每个州设刺史一名,专职监察地方,后来设立的司隶校尉负责京畿七郡的监察事宜,尔后逐渐设立十三部刺史。刺史最初由丞相府司直节制,汉武帝晚期至汉昭宣时期则逐渐转归御史府管辖,这是中央最高监察机关,诸多事宜具体由御史中丞执掌。——摘编自赵青娟《汉代监察制度运行机制研究》(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古代雅典、中国汉代监察官员的举措。(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雅典与中国汉代监察制度的共同意义。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选择题1.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由此可知,西汉刺史的设置A.可以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B.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D.代表着社会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详解】根据材料“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及所学知识可得,刺史是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官员,位卑权重,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宰相的不足,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刺史是监察官员,并非行政官员,故“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刺史代表的是皇帝,充当的是皇帝的耳目而非代表社会,排除D项。故选B项。2.汉武帝南征北伐,东巡西幸,奢靡无度,致府库告竭,遂用聚敛之臣,“至于卖爵、更币、算车船、租六畜、告缗、均输、盐铁、榷酤,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遗,独于田租不敢增益”。武帝此举()A.体现以农为本 B.服务于汉初战事C.意在藏富于民 D.解决了财政危机【详解】根据“独于田租不敢增益”结合所学知识,可见汉代统治者视农业为国本,不敢增加田租是为了避免动摇国本,A项正确;汉武帝敛财不仅为了战事,还有满足巡幸和奢侈挥霍的原因,排除B项;汉武帝推行的各种政令,其本质的目的不是“藏富于民”,而是要充盈国库,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汉武帝的措施“解决了”财政危机,排除D项。故选A项。3.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单一的学说难以适应复杂的统治需要,新道学适应了西汉初期修养生息、恢复生产、巩固政权的需要,而新儒学适应了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选项符合题意。王国势力强大是董仲舒新儒学出现的一个因素,巩固统治才是主要因素,A选项排除。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本质上属于文化专制,而不能体现对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B选项排除。董仲舒的新儒学具有强烈的排它性,无法体现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D选项排除。4.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商品交易的需要C.审美观念的不同 D.国家统一的推动【详解】商周的贝币、春秋战国的布币和汉代的五铢钱都是当时流通的货币,在形制方面都体现出便于携带的特征,这种形制有利于商品交易活动的顺利进行,说明这些货币形制是商品交易活动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B正确;商周货币是贝壳,春秋战国布币是青铜货币,不属于铸铁货币,排除A;题干设问中要求的是“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要求寻找同一性,C选项中的“审美观念不同”强调的是差异性,排除;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国家并不统一,排除D。5.(2023•云南•统考二模)东晋南朝时期,如果让南方的士人与当地庶民易服交谈,听几句就能从语音上分辨他们的身份;北魏统一北方几十年后,如果隔墙听士大夫与北方的平民交谈,很难断定谈话者的身份。这反映了()A.文化习俗融合的差异 B.上层统治方针的趋同C.地域特点影响的强弱 D.实现国家统一的必然【详解】据题意可知,东晋南朝时期还可以从口音上辨别士人与庶民,但在北魏统一北方几十年后,从口音上已经无法辨别士人和庶民了,说明东晋南朝统治区的文化习俗融合程度不如北魏统治区,也就是体现“文化习俗融合的差异”,A项正确;口音的接近是民族交融的结果,而非上层统治方针的趋同,排除B项;口音接近说明民族交融加强,并不是地域特点影响的结果,排除C项;东晋南朝和北魏都没有实现国家统一,因此不能说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必然,排除D项。故选A项。6.(2023•安徽宣城•统考二模)在三国至隋朝的几百年的时间里,黄河保持着长期安流的局面,其中见于记载的河溢现象只有几次。如果要考察这一时期长期安流局面出现的原因,我们更应关注的因素是()A.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荡时局 B.古代治理水患技术的进步C.政府对治理黄河水患的重视 D.国家经济经济实力的提高【详解】据材料可知,三国至隋朝时期,黄河长期安流,河溢现象较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此时北方政局动荡,严重影响了北方农耕经济的发展,而此时期北方农耕经济的衰退使得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有了一定程度改善,水土流失情况减轻,导致了河溢现象减少,A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之后黄河河溢现象较三国至隋唐时期严重,说明三国至隋唐时期黄河安流的原因并非技术方面,排除B项;历代政府对黄河水患的治理都较为重视,排除C项;唐朝、宋朝的国家经济实力叫三国至隋朝都较高,但黄河河溢现象缺比三国至隋朝时期较多,排除D项。故选A项。7.(2023•陕西宝鸡•统考二模)据对《氾胜之书》《四月民令》和东汉张衡《南都赋》的统计,汉代栽培的蔬菜有21种。《齐民要术》所载的蔬菜增至35种,包括栽培方法首次被记载的藕、芡、菱等水生蔬菜;果树的种类也更加丰富。这一变化说明,北魏时期()A.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形成 B.国家统一加强民族交融C.丝路开通引进外来物种 D.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详解】依据材料“《氾胜之书》《四月民令》和东汉张衡《南都赋》的统计……《齐民要术》所载的蔬菜增至35种……”,可以看出从两汉到北魏时期,蔬菜种类增多,说明这一时期民族之间的联系增强,D项正确;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北魏是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时期,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民族之间的交流,并未涉及丝路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8.(2023四川绵阳三模)东汉时期,外戚利用皇帝幼弱,专擅朝政,宦官拥立幼主,操纵政权的现象时有发生。东晋时期的政治舞台上外戚、宦官的身影,就黯淡下去了。这一现象折射出东晋()A.宗法观念淡化 B.君主集权削弱C.门阀士族衰落 D.监察制度周密由材料可知,东汉时期依靠于皇权的外戚、宦官崛起,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而东晋时期门阀士族崛起,君主集权削弱,外戚、宦官的权力随之削弱,故选B项;宦官和皇室没有血缘关系,不属于宗法观念,排除A项;东晋时期门阀士族崛起,排除C项;外戚、宦官的兴衰与监察制度无关,排除D项。9.(2023四川南充一模)《南史》载:梁武帝喜集文士策经史事。在会策锦被(华丽被子)典故中,众人均说帝已举完。帝试问正在编《类苑》的刘峻,他列举出十余个,“帝不觉失色,自是恶之,不复引见。及峻《类苑》成,凡一百二十卷,帝即命诸学士撰《华林遍略》以高之”。这可用于说明,当时()A.政治因素影响文化发展B.专制统治钳制文化发展C.南梁政权推行文化立国D.知识分子崇尚功利主义由材料可知,以皇帝为代表的政治因素影响了文化发展,故选A项;材料中的梁武帝是专制统治的代表,但是他的举措并未钳制文化发展,反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仅仅叙述了一个关于文化方面编撰书籍的事例,并不能单凭这一件事就得出南梁政权推行文化立国的政策,只能说明皇帝在文化方面争强好胜,排除C项;由材料可知,刘峻作为知识分子,并不崇尚功利主义,排除D项。10.(2023河南洛阳高三摸底)北魏均田制规定,凡种桑养蚕的地区,男子每人给桑田20亩。北朝晚期的文人颜之推说:“河北妇人……锦绣、罗绮之工,大优于江东也。”这说明当时()A.北方纺织手工业较发达 B.手工业的发展超越农业C.丝织业区域生产专业化 D.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密切由材料可知,政府授田推动了纺织业的发展,河北地区纺织业发达,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纺织手工业发达,故选A项;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一直居于主导地位,排除B项;明清时期丝织业生产呈现出区域生产专业化的特点,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纺织品投入市场的情况,不能得出农民与市场间的联系,排除D项。11.南朝文风讲究声律辞藻,北朝文风质朴、宜于实用。北魏中期后,南方文学逐渐在北方传播。北齐、北周时,北方作家多以南方作家为楷模,出现了以南方文学为主流的现象。这一现象可用于证明()A.南北民族交融的情形B.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C.南方统一北方的趋势D.经济重心南移基本完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民南迁与南方经济开发,促使南方文化发展,而北方因战乱等原因导致文学成就不及南方,南方文化在北方流行,体现了民族交融,故选A项。北齐、北周之时,北魏早已灭亡,排除B项;魏晋到隋朝的发展趋势是北方统一南方,排除C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排除D项。12.下表为公元313—450年从北方地区迁到南方地区的人口分布。据此可知()地区苏南、浙北安徽四川湖北江西、湖南闽、粤、桂人口30多万约17万约15万约6万各1万多少量A.南方开发具有地域不平衡性B.南方自然环境优越适合定居C.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初步完成D.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工具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苏南、浙北的迁入人口最多,而偏远的闽、粤、桂只有少量人口迁入,迁入人口数量的不同必然会影响南方经济的开发,故选A项;材料主旨是南方迁入人口数量不同,不能反映南方自然环境的状况,排除B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宋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南方各地区迁入人口数量不同,没有涉及生产工具,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