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 限值 骚扰装置接入低压电力系统的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的发射限值评估GBZ 17625.14-2017》详细解读_第1页
《电磁兼容 限值 骚扰装置接入低压电力系统的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的发射限值评估GBZ 17625.14-2017》详细解读_第2页
《电磁兼容 限值 骚扰装置接入低压电力系统的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的发射限值评估GBZ 17625.14-2017》详细解读_第3页
《电磁兼容 限值 骚扰装置接入低压电力系统的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的发射限值评估GBZ 17625.14-2017》详细解读_第4页
《电磁兼容 限值 骚扰装置接入低压电力系统的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的发射限值评估GBZ 17625.14-2017》详细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磁兼容限值骚扰装置接入低压电力系统的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的发射限值评估GB/Z17625.14-2017》详细解读contents目录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基本EMC概念4.1概述4.2兼容水平contents目录4.2.1概述4.2.2谐波4.2.3间谐波4.2.4电压波动4.2.5不平衡4.3规划水平4.3.1规划水平的指示值contents目录4.3.2基于规划水平的评估程序4.4EMC概念说明4.5发射水平5一般原理5.1概述contents目录5.2第1阶段:骚扰发射的简化评估5.3第2阶段:与实际系统特性相关的发射限值5.4第3阶段:有条件地接受更高发射水平5.5责任6评估发射水平的通用导则6.1评估点contents目录6.2发射水平的概念6.3运行条件6.4系统阻抗特性7通用叠加定律7.1概述7.2谐波7.3闪变和快速电压变化contents目录7.4电压不平衡8低压系统中畸变装置的谐波发射限值8.1第1阶段:骚扰发射的简化评估8.2第2阶段:与实际系统特性相关的发射限值8.2.1概述contents目录8.2.2总发射值在用户装置间的分配8.2.3单个发射限值8.2.4第2阶段的替代方法8.3第3阶段:有条件地接受更高发射水平8.4间谐波的发射限值9低压系统中装置的电压波动发射限值contents目录9.1第1阶段:骚扰发射的简化评估9.2第2阶段:与实际系统特性相关的发射限值9.2.1概述9.2.2总发射值在用户装置间的分配9.2.3单个发射限值9.3第3阶段:有条件地接受更高发射水平9.4快速电压变化contents目录9.4.1一般考虑因素9.4.2发射限值10低压系统中不平衡装置的不平衡发射限值10.1概述10.2第1阶段:骚扰发射的简化评估contents目录10.3第2阶段:与实际系统特性相关的发射限值10.3.1概述10.3.2总发射值在不平衡源间的分配10.3.3单个发射限值10.4第3阶段:有条件地接受更高发射水平11评估程序框图附录A(资料性附录)推导特定类型低压电网限值一般方法的算例contents目录附录B(资料性附录)特定装置发射限值一般计算方法的算例附录C(资料性附录)第2阶段的谐波发射限值附录D(资料性附录)计算谐波和不平衡的衰减系数附录E(资料性附录)第3阶段谐波发射限值分配方法的算例附录F(资料性附录)附录E所述方法的应用示例contents目录附录G(资料性附录)主要字母符号、下标和符号清单参考文献011范围涵盖的设备和系统本标准适用于接入低压电力系统的骚扰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变频器、整流器、开关电源等。涵盖的设备和系统应满足其通过电网供电,且可能产生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等骚扰。不涵盖的内容本标准不适用于仅通过电池供电的设备。对于非低压电力系统(如中压、高压系统)中的骚扰装置,本标准不适用。对骚扰装置产生的谐波和间谐波进行发射限值评估,以确保电网的电能质量。谐波与间谐波评估骚扰装置引起的电压波动,以判断其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电压波动针对骚扰装置可能导致的三相不平衡进行评估,以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不平衡骚扰类型与评估方法010203022规范性引用文件引用标准与依据符号、单位和公式统一评估中使用的符号、单位及计算公式,确保评估结果的可比性与一致性。术语和定义明确评估中使用的专业术语及其定义,避免产生歧义。基础法规与标准本评估所引用的基础法规、标准以及相关规范,确保评估的合法性与准确性。评估方法介绍具体的评估方法,如实时监测、数据分析等,以及评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评估目标明确评估的目标,即确保骚扰装置接入低压电力系统时,其发射的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等参数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评估流程制定详细的评估流程,包括数据收集、测试方法、评估标准等,确保评估的全面性与系统性。评估原则与方法骚扰装置定义与分类界定低压电力系统的范围与定义,确保评估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低压电力系统定义评估的时空范围规定评估的时间跨度和地理范围,以全面反映骚扰装置对低压电力系统的影响。明确骚扰装置的定义及分类,确定评估的具体对象。评估范围与对象通过评估,确保骚扰装置接入低压电力系统时,不会对电能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提升电能质量评估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骚扰装置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确保相关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设备安全评估的实施可以推动相关技术的不断革新与进步,提高骚扰装置与低压电力系统的兼容性。促进技术革新评估的意义与作用033术语和定义电磁兼容性(EMC)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电磁干扰(EMI)指任何能中断、阻碍、降低或限制电信设备有效性能的电磁能量。电磁抗扰度(EMS)指设备或系统在电磁骚扰存在时,不降低性能指标的能力。电磁兼容谐波指频率为基波频率整数倍的周期性正弦电量。谐波会对电力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如增加设备损耗、降低功率因数等。间谐波指频率不是基波频率整数倍的周期性正弦电量。间谐波可能由非线性负载或电力电子设备产生,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构成威胁。谐波与间谐波指电压均方根值一系列的变动或连续的改变。电压波动可能导致设备性能下降或损坏。电压波动指三相电压在幅值或相位上存在的差异。电压不平衡会对电机、变压器等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增加能耗和温升。电压不平衡电压波动与不平衡发射限值指设备或系统在正常运行时,允许产生的电磁干扰的最大值。超过该限值,将可能对周围设备或系统造成不良影响。GB/Z17625.14-2017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接入低压电力系统的骚扰装置产生的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的发射限值评估方法,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发射限值044基本EMC概念4.1电磁兼容(EMC)定义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包括电磁干扰(EMI)和电磁抗扰度(EMS)两个方面。电磁骚扰任何可能引起设备、装置或系统性能降低或对有生命或无生命物质产生损害作用的电磁现象。电磁干扰电磁骚扰引起的设备、传输通道或系统性能的下降。4.2电磁骚扰与电磁干扰确保电子设备和人身安全,防止电磁危害。减少电磁污染,保护环境。保障设备与系统正常、稳定、可靠运行。促进电子技术发展和创新。4.3电磁兼容重要性采用导电或导磁材料减少电磁场传播。屏蔽对导线或信号线上的特定频率进行筛选,抑制无用信号。滤波01020304建立低阻抗路径,减少电位差引起的干扰。接地与搭接减少线路间的耦合和干扰,提高设备抗干扰能力。合理布线与布局4.4实现电磁兼容方法054.1概述标准制定背景电磁兼容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骚扰装置接入低压电力系统,导致电磁兼容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外标准需求为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用电设备的可靠性,国内外纷纷制定相关标准,以规范骚扰装置的发射限值。GB/Z17625.14-2017的发布在此背景下,我国发布了《电磁兼容限值骚扰装置接入低压电力系统的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的发射限值评估》标准,为相关领域的电磁兼容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标准适用于接入低压电力系统的骚扰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家用电器、电动工具、照明设备等。适用范围规范骚扰装置的发射限值,确保其产生的电磁骚扰不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其他用电设备造成不良影响。目的标准范围与目的引用其他标准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引用了多个国内外相关标准,以确保其科学性和先进性。与其他标准的协调与其他标准的关系本标准与其他相关标准相互协调,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电磁兼容标准体系。0102通过实施本标准,可有效提升我国相关产品的电磁兼容水平,降低因电磁骚扰引发的问题。提升电磁兼容水平规范的发射限值有助于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供电质量。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本标准的实施将推动相关产业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标准实施的意义064.2兼容水平谐波电流限值为确保电网的谐波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内,标准规定了各次谐波电流的最大允许值。谐波电压限值同时,对公共连接点的谐波电压也设定了限值,以保障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评估方法提供了谐波电流和谐波电压的评估方法,包括测量、计算和预测等。4.2.1谐波兼容水平针对不同频率范围的间谐波,设定了相应的电流和电压限值。间谐波限值提供了间谐波的评估方法以及缓解措施,以降低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评估与缓解措施明确了间谐波的定义、分类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间谐波定义与分类4.2.2间谐波兼容水平电压波动定义与分类阐述了电压波动的定义、分类以及产生原因。评估与改善措施提供了电压波动的评估方法,以及改善措施,如采用无功补偿等。电压波动限值为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设定了电压波动的最大允许范围。4.2.3电压波动兼容水平介绍了不平衡的定义、分类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不平衡定义与分类对电力系统中的不平衡设定了限值,包括电压不平衡和电流不平衡。不平衡限值提供了不平衡的评估方法,以及针对不同类型的治理建议,如调整负载分布等。评估与治理建议4.2.4不平衡兼容水平074.2.1概述标准的制定背景和意义意义该标准为骚扰装置接入低压电力系统提供了统一的发射限值评估方法,有助于确保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降低电磁干扰,提高设备的电磁兼容性,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的可靠供电。制定背景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非线性电力电子装置接入低压电力系统,导致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等电能质量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规范这些装置的发射限值,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国家制定了《电磁兼容限值骚扰装置接入低压电力系统的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的发射限值评估GB/Z17625.14-2017》标准。谐波发射限值标准规定了骚扰装置接入低压电力系统时,其产生的谐波电流和电压的发射限值。这些限值旨在限制谐波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标准的主要内容间谐波发射限值间谐波是正弦波分量的频率非整数倍的分量,对电力系统同样会产生不良影响。标准对间谐波的发射限值进行了规定,以减小其对系统的干扰。电压波动和不平衡发射限值电压波动和不平衡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电能质量问题。标准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发射限值,以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VS标准规定了骚扰装置接入低压电力系统前,应进行发射限值的评估,并确保装置在接入系统后满足相应的限值要求。监督措施为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相关部门将加强对骚扰装置接入低压电力系统的监督和检查,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装置进行整改或淘汰。同时,还将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标准的执行力和威慑力。实施要求标准的实施与监督084.2.2谐波谐波定义与产生原因产生原因主要包括电力电子设备、电弧炉、变频器等非线性用电设备,这些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谐波。定义谐波是指频率为基波(通常为50Hz或60Hz)整数倍的正弦波分量,由非线性负载在电网中产生。谐波会增加电气设备的热损耗,缩短设备使用寿命,甚至引发设备故障。对电力设备的危害谐波会导致电网电压波形畸变,影响电能质量,还可能引发电网谐振,危及电网安全。对电网的危害谐波会通过电磁感应和传导耦合等方式干扰通信系统,影响通信质量。对通信系统的干扰谐波的危害本标准规定了接入低压电力系统的骚扰装置产生的谐波电流的发射限值,以确保电网的电能质量和安全稳定运行。谐波限值分为各次谐波限值和总谐波畸变率(THD)限值,具体数值根据设备类型和电网条件有所不同。谐波限值标准采用无源滤波器通过合理配置无源滤波器,可以滤除特定频率的谐波,降低谐波对电网的影响。使用有源滤波器有源滤波器能够动态跟踪并补偿电网中的谐波,提高电能质量。加强设备管理对产生谐波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运行在正常状态,减少谐波的产生。030201谐波治理措施094.2.3间谐波间谐波的定义间谐波是指频率不是工频整数倍的谐波分量。01在电力系统中,间谐波主要由非线性负载和电力电子设备产生。02间谐波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设备正常运行以及电能质量产生不良影响。03间谐波会导致电压波形畸变,增加电气设备的损耗和发热。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如变压器、电动机等。干扰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如计算机、通信设备等。降低电能的使用效率,造成能源浪费。间谐波的危害评估间谐波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其频率、幅值以及持续时间等因素。通过合理的电气设计和设备选型,可以降低间谐波的产生和传播,提高电力系统的电磁兼容性。GB/Z17625.14-2017标准中规定了间谐波的发射限值,以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用电设备的兼容性。间谐波的评估与限值采用有源滤波器或无源滤波器对间谐波进行滤除,降低其影响。间谐波的治理措施对产生间谐波的非线性负载进行改造或更换,减少其产生。加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运行管理,优化电力设备的配置和运行方式,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104.2.4电压波动电压波动概念电压波动是指供电电压在短时间内的快速变化,通常表现为电压的瞬时上升或下降。与电压偏差的区别电压波动强调的是电压的快速变化,而电压偏差则是指电压稳定后与额定电压的差值。电压波动的定义电压波动的原因010203负载变化大功率设备的启动、停止或运行过程中负载的突然变化,会导致电压的波动。电网故障电网中的短路、断路等故障,会引起电压的瞬时波动。谐波干扰电力系统中的谐波成分,可能对电压造成波动影响。单位时间内电压波动的幅度与额定电压之比,用于量化电压波动的程度。电压波动率单位时间内电压波动的次数,反映电压波动的频繁程度。电压波动频次电压波动的评估指标对设备的影响电压波动可能导致电气设备的性能下降,甚至损坏,如电机、变压器等。对电能质量的影响电压波动会降低电能质量,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用户的影响电压波动可能导致用户设备故障,影响正常生产和生活用电。电压波动对电力系统的影响114.2.5不平衡在电力系统中,不平衡指的是三相电流或电压的幅值或相位不相等的情况。这种情况会导致系统的不稳定运行和设备的损坏。不平衡的概念不平衡可分为正常不平衡和异常不平衡。正常不平衡是由系统正常负载变化引起的,而异常不平衡则是由故障或异常情况导致的。不平衡的类型不平衡的定义对电机的影响不平衡会导致电机的振动和噪音增加,加速轴承磨损,甚至引发电机故障。01不平衡的影响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不平衡会加大线路的损耗,增加变压器的负担,并可能引发保护装置的误动作。此外,不平衡还会导致电压波动,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02测量方法不平衡的测量可通过使用专用的电能质量分析仪或功率分析仪进行。这些仪器能够实时监测和记录三相电流和电压的波形数据,进而分析不平衡的程度。评估标准根据GB/Z17625.14-2017标准,不平衡的评估应基于长时间的监测数据,并结合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过程中需考虑不平衡的持续时间、幅值以及频率等因素。不平衡的测量与评估不平衡的治理与改善措施01通过合理调整负载分布,使三相电流或电压达到平衡状态。这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和调整配电盘、增加负载均衡器等方式实现。采用滤波装置滤除谐波等干扰成分,以减少不平衡的产生。同时,可采用无功补偿装置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不平衡对系统的影响。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这有助于减少设备故障引起的异常不平衡情况的发生。0203平衡负载滤波与补偿设备维护与检修124.3规划水平01科学性原则基于电磁兼容理论和实际电力系统运行特性,科学制定骚扰装置接入低压电力系统的各项发射限值。规划原则02前瞻性原则考虑未来电力系统和骚扰装置的发展趋势,确保规划水平具有一定的前瞻性。03协调性原则与现有的电磁兼容标准相协调,保持标准体系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调研与分析评估与验证限值制定修订与完善收集并分析国内外相关电磁兼容标准、技术文献以及电力系统运行数据,为规划提供基础支撑。通过仿真、测试等手段,对制定的发射限值进行评估与验证,确保其合理性和可行性。依据调研结果,结合电力系统实际运行情况,制定各项发射限值。根据评估与验证结果,对发射限值进行修订和完善,形成最终规划方案。规划流程明确规划目标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为核心目标,确保骚扰装置接入后系统的稳定运行。规划要点突出规划重点重点关注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等关键指标的发射限值规划。强化规划实施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保障措施,确保规划的有效落地和实施效果的可评估性。134.3.1规划水平的指示值规划水平的定义规划水平是指在进行电力系统规划和设计时,所依据的一组特定的系统条件和参数。这些条件和参数反映了未来电力系统的预期发展水平和运行特性,是制定各项规划措施的重要依据。指示值主要通过系统分析、负荷预测、电源规划等综合手段来确定。指示值的确定方法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预期的负荷增长、电源结构的变化、电网拓扑的调整等。指示值应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指导实际系统的规划和建设。规划水平的指示值作为电磁兼容评估的基准,用于评估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等电磁骚扰的发射限值是否满足要求。通过对比实际系统的运行数据与规划水平的指示值,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电磁兼容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指示值在电磁兼容评估中的应用指示值的重要性规划水平的指示值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关键参数之一。合理的指示值能够引导电力系统朝着更加高效、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提高整个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144.3.2基于规划水平的评估程序明确评估的对象是低压电力系统中的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的发射限值。确定评估目标和范围评估前准备包括电力系统的结构、运行方式、主要设备参数以及谐波源等相关信息。收集必要资料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如数学模型计算、仿真模拟等。选择评估方法评估过程实施建立评估模型依据收集的资料,建立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谐波源模型、电网模型等。进行仿真模拟通过仿真软件对电力系统进行模拟运行,观察并记录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等参数的变化情况。数据分析与处理对仿真模拟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各项评估指标,如谐波含有率、电压波动范围等。对比限值标准将评估结果与相关国家或地区的限值标准进行对比,判断是否符合要求。编制评估报告根据评估结果编写详细的评估报告,包括评估结论、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等。评估结果判定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如加装滤波器、优化电网结构等。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和验证,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后续工作建议154.4EMC概念说明设备在电磁环境中运行的要求电磁兼容性(EMC)指的是设备或系统在其所处的电磁环境中,能够按照既定要求正常运行,同时不会对该环境中的其他任何设备造成无法承受的电磁干扰。双向性要求EMC不仅要求设备自身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超限,还要求设备对外部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电磁兼容定义电磁干扰的产生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由于其内部的电流和电压变化,会产生电磁场,进而形成电磁干扰。对其他设备的影响如果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超过一定限值,就可能对其周围的其他设备造成不良影响,如性能下降、误动作等。电磁干扰的产生与影响电磁敏感性要求抗干扰能力设备应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以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保持稳定的运行。敏感性限值设备的电磁敏感性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在遭受外部电磁干扰时,仍能保持正常的性能。EMC的重要性与应用领域EMC不仅在电力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还广泛应用于通信、医疗、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为各类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广泛的应用领域通过确保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可以极大地减少因电磁干扰而导致的设备故障或性能下降。保障设备稳定运行164.5发射水平谐波电流限值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各次谐波电流的最大允许发射限值,以确保电网的谐波污染在可控范围内。谐波电压限值谐波发射水平同时,对各次谐波电压也设定了限值,以维护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0102间谐波发射水平间谐波限值针对间谐波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标准中设定了相应的发射限值,以减少其对电网的干扰。间谐波定义与识别间谐波是指非整数倍的基波频率的电压或电流分量。标准中提供了间谐波的识别方法和评估准则。VS电压波动是指电压有效值在短时间内的快速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对敏感设备造成不良影响。电压波动限值为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并保护敏感设备,标准中对电压波动设定了严格的发射限值。电压波动定义电压波动发射水平不平衡定义与分类不平衡是指三相电力系统中各相之间的电压或电流不平衡。标准中详细阐述了不平衡的分类和识别方法。不平衡限值为减小不平衡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标准中对各类不平衡设定了具体的发射限值,为电力系统的平衡运行提供有力保障。不平衡发射水平175一般原理01电磁兼容性定义电磁兼容性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电磁骚扰与电磁干扰电磁骚扰是指任何可能引起设备、装置或系统性能降低或对有生命或无生命物质产生损害作用的电磁现象,而电磁干扰则是指电磁骚扰引起的设备、传输通道或系统性能的下降。电磁兼容性评估的重要性电磁兼容性评估是确保设备或系统符合相关标准、保障其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5.1电磁兼容性的基本概念0203不平衡的定义与危害不平衡是指三相电力系统中各相之间电压或电流的不相等,其会引发额外的损耗、降低设备效率,并可能产生负序分量对电机造成损害。谐波的定义与危害谐波是指频率为基波整数倍的正弦波分量,其存在会导致电气设备过热、振动、噪声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引发故障。间谐波的定义与危害间谐波是指频率不是基波整数倍的正弦波分量,其产生原因复杂,可能对电力系统造成谐振、干扰等不良影响。电压波动的定义与危害电压波动是指电压方均根值一系列的变动或连续的改变,可能导致设备性能下降、寿命缩短以及数据丢失等后果。5.2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的定义与危害发射限值评估旨在确保设备或系统产生的电磁骚扰不超过规定的限值,从而保障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发射限值评估的意义发射限值评估通常包括现场测试、仿真分析以及型式试验等手段,以全面评估设备或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同时,还需结合相关标准与规范,制定合理的测试方案与评估流程。发射限值评估的方法5.3发射限值评估的意义与方法185.1概述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力系统中的谐波问题日益突出,对电力设备和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电力系统谐波问题日益突出标准的制定背景在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的发射限值方面,国内外存在不同的标准和规定,导致设备制造商和用户在实际操作中面临困惑。国内外限值标准存在差异为了规范电力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能,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迫切需要制定一套统一的限值评估标准。标准化需求迫切标准的核心内容明确了各类骚扰的发射限值本标准详细规定了接入低压电力系统的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的发射限值,为设备制造商和用户提供了明确的参考依据。涵盖了多种类型的电力设备标准不仅适用于传统的电力设备,还涵盖了新能源、电动汽车等新兴领域的设备,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强调了电磁兼容性的重要性通过制定严格的发射限值,标准旨在确保电力设备在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运行,并降低对周围设备造成干扰的风险。提升电力设备的质量与可靠性通过遵循本标准规定的发射限值,电力设备制造商可以进一步提升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降低因电磁干扰导致的故障率。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推动电磁兼容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标准实施的意义实施本标准有助于减少电力设备对电力系统的谐波污染和不平衡影响,从而保障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随着标准的实施和推广,将促进电磁兼容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为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195.2第1阶段:骚扰发射的简化评估提供一个简化的评估方法,便于工程应用。对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进行初步评估。确定骚扰发射是否符合相关限值要求。评估目的010203适用于接入低压电力系统的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的发射限值评估。主要评估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产生的骚扰发射。评估过程中需考虑设备的电气特性和工作环境。评估范围收集设备相关的技术文档和资料。确定评估所需的测试条件和仪器。对设备进行骚扰发射测试,包括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等参数。分析测试结果,与限值要求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给出评估结论和建议。0304020105评估步骤评估过程中应确保测试条件和仪器的准确性。对于超出限值的骚扰发射,应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需考虑设备在不同工作状态下产生的骚扰发射差异。评估结论仅作为参考,实际工程应用中还需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注意事项205.3第2阶段:与实际系统特性相关的发射限值系统结构不同的系统结构对电力骚扰的敏感度和传播方式有所差异,进而影响发射限值的设定。系统阻抗实际系统的阻抗会影响谐波、间谐波等电力骚扰的传输与扩散,因此在评估发射限值时需要考虑系统阻抗的特性。系统容量系统的容量决定了其承受电力骚扰的能力,容量越大,对发射限值的要求相对越宽松。系统特性对发射限值的影响基于实测数据通过对实际系统进行测量,获取电力骚扰的实时数据,并据此确定发射限值。这种方法更为准确,但实施难度较大。仿真模拟利用仿真软件模拟实际系统的运行情况,预测电力骚扰的可能影响,并据此设定发射限值。这种方法便于实施,但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发射限值的确定方法对连接到系统的设备进行测试,确保其发射水平符合设定的发射限值要求。设备测试对整个系统进行实时监测,检查其电力骚扰的发射情况是否处于可控范围内,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系统监测发射限值的合规性验证应对措施与建议加强设备研发与制造过程的监管,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降低电力骚扰的发射水平。01提高系统设计与运行维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强其对电力骚扰问题的识别与处理能力。02定期开展系统评估与优化工作,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提升系统的抗干扰能力。03215.4第3阶段:有条件地接受更高发射水平010203适用于特定情况下的设备发射限值评估。当设备满足一定条件时,可允许其发射水平高于标准限值。必须确保设备在更高发射水平下仍能保持正常运行,且不对电力系统造成危害。适用范围及条件评估方法及流程010203对设备进行全面测试,包括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等发射参数的测量。根据测试结果,评估设备在更高发射水平下的性能表现。结合电力系统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评估流程和判断标准。设备在更高发射水平下运行时,必须加强监控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注意事项与限制条件若设备在更高发射水平下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降低发射水平或停止使用。该阶段评估结果仅适用于特定条件下的设备,不具有普遍性。其他类似设备需重新进行评估。225.5责任确保产品符合标准制造商必须确保其生产的产品符合GB/Z17625.14-2017标准中规定的骚扰限值要求。提供必要文件制造商应提供产品的电磁兼容性测试报告、评估文件等,以证明其产品符合相关要求。采取纠正措施如果产品被发现不符合标准,制造商必须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包括产品召回、改进设计等,以确保产品的合规性。制造商责任确保进口产品合规进口商在进口电磁兼容相关产品时,应确保产品符合我国GB/Z17625.14-2017标准的要求。进行必要检验进口商应对进口的产品进行必要的电磁兼容性检验,以确保其符合相关骚扰限值的规定。协助监管部门进口商应积极配合相关监管部门的检查和调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文件和信息。进口商责任制定实施细则监管机构应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明确电磁兼容性的具体要求和评估方法。监管机构责任监督检查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市场上电磁兼容相关产品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产品的合规性。处理违规行为对于违反GB/Z17625.14-2017标准要求的行为,监管机构应依法进行处理,包括警告、罚款、没收不合格产品等措施。同时,还应将处理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以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236评估发射水平的通用导则包括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等。明确评估的发射类型针对低压电力系统进行评估。确定评估的电力系统依据国家标准GB/Z17625.14-2017设定各类发射的限值。设定评估的限值标准确定评估目标010203谐波与间谐波评估通过监测电压变化,分析电压波动的幅度与频率,评估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电压波动评估不平衡评估计算三相电压或电流的不平衡度,评估其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采用频谱分析等方法,对电力系统中的谐波与间谐波进行检测与分析。选取评估方法数据收集收集低压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包括电压、电流等参数。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出与发射水平相关的特征量。评估分析根据选取的评估方法,对特征量进行分析,计算各类发射的水平。结果判定将评估结果与设定的限值标准进行比较,判定是否满足要求。制定评估流程包括评估目的、评估方法、评估流程、评估结果及建议等。报告内容以图表或数据形式展示各类发射的评估结果,便于理解和分析。结果展示根据评估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降低发射水平,提高电力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建议措施评估报告编制246.1评估点在设备运行的稳态条件下,通过合适的测量仪器对谐波电流进行测量,以确定其是否符合限值要求。谐波电流的测量分析设备产生的谐波电压,评估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以确保在允许范围内。谐波电压的评估综合考虑设备的谐波电流和谐波电压,计算谐波功率,进一步评估其对电力系统的潜在影响。谐波功率的考量6.1.1谐波发射评估点01间谐波电流的识别识别并记录设备发射的间谐波电流,分析其频率和幅值特性。6.1.2间谐波发射评估点02间谐波电压的评估考察设备在运行时产生的间谐波电压,评估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03间谐波干扰的预测基于设备间谐波发射特性,预测其可能对电力系统其他设备造成的干扰,提出相应的抑制措施。在设备正常运行时,对电压波动进行实时监测,记录其波动范围。电压波动的测量6.1.3电压波动评估点分析电压波动对设备性能的影响程度,评估设备在电压波动条件下的稳定性。电压波动对设备性能的影响根据国家标准和电力系统实际情况,确定设备电压波动的允许范围,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电压波动的允许范围6.1.4不平衡发射限值评估点不平衡电流的测量与分析测量设备运行时产生的不平衡电流,分析其原因及影响。不平衡电压的评估考察设备在不平衡条件下产生的电压变化,评估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不平衡发射的限值要求结合国家标准和电力系统实际需求,制定设备不平衡发射的限值要求,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256.2发射水平的概念发射水平的定义发射水平是指骚扰装置在接入低压电力系统时,其产生的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等电气参数的实际发射量。这些电气参数的发射水平是评估骚扰装置对电力系统影响程度的重要依据。根据不同的电气参数,发射水平可分为谐波发射水平、间谐波发射水平、电压波动发射水平和不平衡发射水平等。每种发射水平都有其特定的评估方法和限值要求,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发射水平的分类电力系统的电压、电流、频率等运行参数的变化也会对骚扰装置的发射水平产生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用电设备自身对骚扰的抗干扰能力也是影响发射水平评估的重要因素之一。用电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不同类型的骚扰装置具有不同的电气特性,这些特性会直接影响其发射水平。骚扰装置的电气特性发射水平的影响因素通过评估骚扰装置的发射水平,可以判断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程度,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同时,发射水平评估也是确保用电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发射水平评估还有助于发现潜在的电磁兼容问题,为用电设备的选型和配置提供参考。发射水平的评估意义266.3运行条件供电电压和频率应确保设备在规定的供电电压和频率范围内正常运行,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负载条件设备在正常运行时,应连接实际负载或模拟负载,以模拟真实使用环境中的工作状态。环境温度与湿度设备应在规定的环境温度和湿度范围内运行,以确保其性能稳定。030201正常运行条件负载变化在非正常运行条件下,设备可能面临负载的突然变化,如增加或减少负载,以测试其稳定性和响应能力。故障模拟为了全面评估设备的性能,在非正常运行条件下,还可以模拟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情况,如短路、断路等。过电压与欠电压设备应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过电压和欠电压情况,以评估其在异常电压条件下的性能。非正常运行条件运行日志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其运行条件,包括供电电压、频率、负载情况、环境温度与湿度等,以便后续分析和评估。监控与报警系统为确保设备在安全范围内运行,应实施有效的监控和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异常情况。运行条件的记录与监控276.4系统阻抗特性系统阻抗定义系统阻抗是指电力系统中各元件对电流所呈现的阻碍作用,包括电阻、电感、电容等参数的综合体现。影响因素系统阻抗定义及影响因素系统阻抗受电源内阻、线路阻抗、变压器阻抗以及负载阻抗等多种因素影响。0102系统阻抗对谐波的影响谐波抑制合理设计系统阻抗,降低其对谐波电流的放大作用,有助于减小谐波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谐波放大当系统阻抗与谐波源产生的谐波电流发生谐振时,会导致谐波电流放大,进而加剧系统的谐波污染。测量方法采用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方法,对系统阻抗进行准确测量,以获取实际的系统阻抗参数。评估标准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测量得到的系统阻抗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满足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系统阻抗的测量与评估VS通过改进电力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实现系统阻抗的优化设计,降低其对电力系统运行的不利影响。技术措施采用滤波装置、无功补偿装置等技术措施,对系统阻抗进行改进,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电能质量。优化设计系统阻抗的优化与改进287通用叠加定律叠加定律描述在多个骚扰源同时作用时,各骚扰源在电力系统中产生的总骚扰效果等于各骚扰源单独作用时骚扰效果之和。01叠加定律的定义叠加定律的适用条件该定律适用于线性系统,即系统输出与输入呈线性关系的系统。02谐波叠加多个谐波源产生的谐波电流或电压可以分别计算,然后叠加得到总谐波电流或电压。叠加定律的应用间谐波叠加与谐波类似,多个间谐波源产生的间谐波电流或电压也可以通过叠加得到总效果。电压波动叠加多个电压波动源引起的电压变化可以分别计算,然后叠加得到总的电压波动。叠加定律的局限性复杂骚扰情况处理当骚扰源数量众多或骚扰类型复杂时,叠加定律的应用可能变得复杂和困难。非线性系统不适用叠加定律仅适用于线性系统,对于非线性系统,各骚扰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总效果不等于单独效果之和。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多个骚扰源同时作用的情况,验证叠加定律的适用性。仿真模拟在电力系统中布置测量点,实际测量多个骚扰源同时作用时的骚扰水平,与叠加定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地测量叠加定律的评估方法297.1概述电磁兼容的重要性01电磁兼容是确保电力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对于减少设备故障、提高供电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符合电磁兼容标准的设备能够有效抵抗外界电磁干扰,降低设备损坏的风险,提高设备使用寿命。电磁兼容不仅关乎设备安全,更与人们的人身安全息息相关。电磁干扰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而符合电磁兼容标准的设备能够最大限度减少这种危害。0203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保护设备安全维护人身安全本标准制定的背景与意义对接国际标准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充分参考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相关标准,确保我国电力系统的电磁兼容水平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电力设备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健康发展通过制定统一的发射限值评估标准,本标准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推动产业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同时,这也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电力设备的信心,保障人们的用电安全。填补国内标准空白此前,国内在电磁兼容领域缺乏统一的骚扰装置接入低压电力系统的发射限值评估标准。本标准的制定填补了这一空白,为相关产业提供了明确的指导。030201307.2谐波谐波是指频率为基波(通常为50Hz或60Hz)整数倍的正弦波分量,其对电力系统造成不良影响。谐波定义主要来源于非线性负载,如整流器、变频器等电力电子设备,这些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谐波。产生原因谐波定义与产生原因对电力设备的危害谐波会增加电气设备的热损耗,缩短使用寿命,甚至引发故障。对通信系统的干扰谐波会通过电磁感应耦合到通信线路,对通信系统造成干扰,影响通信质量。对电力系统的危害谐波会导致电网电压波形畸变,影响电能质量,还可能引发谐振,危及电网安全。谐波的危害谐波限值标准GB/Z17625.14-2017规定了接入低压电力系统的骚扰装置产生的谐波限值,以确保电网的电能质量和安全稳定运行。评估方法通过测量骚扰装置产生的各次谐波电流和电压,与标准中规定的限值进行对比,评估骚扰装置的谐波发射是否符合要求。若超出限值,需采取相应的谐波治理措施。谐波限值标准与评估方法317.3闪变和快速电压变化闪变定义闪变是指电压波动引起电光源的闪烁,导致人眼视觉产生不适感的现象。分类根据闪变产生的原因,可将其分为周期性闪变和非周期性闪变。闪变定义与分类短时间闪变值评估通过统计测量时间内电压波动引起的光通量变化,计算短时间闪变值。长时间闪变值评估基于短时间闪变值,结合人眼对不同频率电压波动的敏感程度,计算长时间闪变值。闪变评估方法快速电压变化概念及影响快速电压变化可能导致电气设备的性能下降、误动作甚至损坏,同时还会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影响快速电压变化是指电力系统中电压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幅度的波动。概念测量方法采用专用的电压波动测量仪器,对电力系统中的快速电压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评估指标根据快速电压变化的幅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等特征参数,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以量化其影响程度。快速电压变化的测量与评估327.4电压不平衡电压不平衡定义与分类定义电压不平衡是指三相电力系统中,各相电压之间存在的不对称现象。分类根据产生原因,电压不平衡可分为正常性不平衡和异常性不平衡。电压不平衡产生原因包括设备故障、外力破坏、操作不当等引起的非正常不平衡。异常性不平衡原因主要是由于三相负载不对称或系统参数不对称等固有因素导致。正常性不平衡原因可能导致电机附加损耗增加、温升提高,影响设备使用寿命。对设备影响加大线路损耗,降低系统效率;可能引起保护误动,影响系统稳定运行。对系统影响造成用户端电压质量下降,影响正常用电。对用户影响电压不平衡影响与危害评估方法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分析等手段,对电压不平衡程度进行量化评估。治理措施电压不平衡评估与治理针对不同类型的电压不平衡,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如调整负载分布、优化系统运行方式等。同时,加强设备巡检与预防性试验,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隐患。0102338低压系统中畸变装置的谐波发射限值谐波定义谐波是指频率为基波频率整数倍的正弦波分量,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产生附加损耗、干扰保护装置等。谐波发射指设备或系统产生的谐波电流或电压,其大小与设备或系统的非线性特性有关。谐波发射限值为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设备或系统的谐波发射进行限制所规定的允许值。020301谐波发射的基本概念01保证电能质量谐波发射限值的制定应确保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防止因谐波造成的设备损坏或性能下降。兼顾经济性和技术性在制定谐波发射限值时,应综合考虑技术实现的可能性和经济成本,确保限值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适应性原则由于低压系统中设备种类繁多,谐波发射特性各异,因此谐波发射限值应具有一定的适应性,能够涵盖不同类型的设备。低压系统中畸变装置的谐波发射限值制定原则0203限值分类根据低压系统的不同电压等级和用电设备类型,谐波发射限值可分为不同类型,如总谐波畸变率(THD)限值、各次谐波含有率限值等。01.谐波发射限值的具体规定限值数值各类谐波发射限值的具体数值应依据相关标准或规范进行确定,以确保其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例如,对于某些重要用电设备,其谐波发射限值可能更为严格。02.超标处理当用电设备的谐波发射超过规定的限值时,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如安装滤波器、改进设备设计等,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03.348.1第1阶段:骚扰发射的简化评估010203确定骚扰发射是否满足相关限值要求。为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提供指导,确保电磁兼容性。评估流程简单高效,适用于初步筛选。评估目的评估范围适用于接入低压电力系统的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的发射限值评估。01评估对象包括各类电气设备和系统。02评估频率范围覆盖设备正常运行时可能产生的骚扰频率。03收集设备或系统的相关参数,包括电气结构、运行方式等。采用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对设备或系统的骚扰发射进行测量。依据标准GB/Z17625.14-2017,确定各骚扰发射的限值。将测量结果与限值进行对比,评估骚扰发射是否超标。评估方法若评估结果满足限值要求,则设备或系统可视为符合电磁兼容性要求。若评估结果不满足限值要求,需对设备或系统进行整改,并重新进行评估。整改建议可包括改进电气结构、优化运行方式、增加滤波器等措施。评估结果处理010203358.2第2阶段:与实际系统特性相关的发射限值系统组成与结构了解所评估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网络结构、运行方式等,以便更好地分析谐波、间谐波等发射限值对系统的影响。负载特性研究系统中的各类负载,包括线性负载、非线性负载等,以及它们的电气特性对电力系统谐波、间谐波等发射的影响。系统不平衡状况分析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不平衡状况,如三相电压不平衡、电流不平衡等,以及这些不平衡状况对发射限值评估的重要性。理解实际系统特性010203发射限值评估方法谐波与间谐波测量详述在实际系统中进行谐波与间谐波测量的方法,包括测量点的选择、测量仪器的要求、测量过程的实施等。电压波动评估介绍电压波动的评估方法,涉及电压波动的定义、计算公式、评估指标等,以及如何通过测量数据来判断电压波动是否超出限值。不平衡发射限值评估阐述不平衡发射限值的评估方法,包括不平衡度的计算、限值的确定等,以及针对不平衡状况应采取的措施。发射限值的应用与意义指导设备选型与配置发射限值可作为设备选型与配置的重要依据,帮助用户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电气设备,减少因设备问题引发的电力系统干扰。提高电能质量发射限值的实施有助于降低电力系统中的干扰水平,提高电能质量,满足用户对电力供应的需求。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通过设定合理的发射限值,确保电力系统中的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等干扰因素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368.2.1概述标准制定背景电磁兼容重要性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骚扰装置接入低压电力系统,电磁兼容问题日益突出,制定相应限值标准势在必行。01国内外标准现状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电磁兼容的限值标准,我国也积极跟进,并制定了符合国情的相关标准。02本标准的意义《电磁兼容限值骚扰装置接入低压电力系统的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的发射限值评估GB/Z17625.14-2017》的制定,为骚扰装置接入低压电力系统提供了明确的限值要求,有助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03谐波发射限值规定了骚扰装置接入低压电力系统时,其产生的谐波电流的发射限值,以避免对电力系统造成不良影响。间谐波发射限值针对间谐波这一特殊类型的电磁骚扰,本标准也给出了相应的发射限值要求。电压波动和不平衡限值除了谐波和间谐波外,本标准还对电压波动和不平衡这两种常见的电磁骚扰形式进行了限值规定。标准主要内容实施方式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鼓励相关企业和机构自愿采用,并通过自我声明或第三方认证等方式证明其符合标准要求。监督措施为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相关部门将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和企业进行整改或处罚。同时,也欢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监督,共同推动电磁兼容领域的健康发展。标准的实施与监督378.2.2总发射值在用户装置间的分配总发射值应在所有用户装置间进行公平分配,确保每个装置都有合理的发射限额。公平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分配方案应基于实际用电情况和电磁环境,确保限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分配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实施和监管。分配原则根据每个用户装置的用电容量,按比例分配总发射值。按用电容量分配考虑不同用户装置在不同时间段的用电情况,进行动态分配。按用电时间分配结合用电容量和用电时间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并分配总发射值。综合分配方法分配方法010203对每个用户装置的发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确保不超出分配限值。实时监测当某个用户装置的发射值接近或超出限值时,及时发出预警通知。超限预警对超出限值且拒不整改的用户装置,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违规处理监管措施388.2.3单个发射限值谐波电流限值标准规定了各次谐波电流的最大允许值,以确保谐波不会对电力系统造成过大的影响。谐波电压限值同时,标准也限定了各次谐波电压的限值,以保持电压波形的正弦性。谐波发射限值间谐波电流限值间谐波是指非整数倍的基波频率的谐波,标准对其电流也做出了相应的限制。间谐波电压限值与谐波电压类似,间谐波电压也受到了限制,以减小其对系统的影响。间谐波发射限值标准规定了电压波动的允许范围,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电压波动范围限制对于电压波动的频率,标准也给出了明确的限制,以避免对设备造成不良影响。电压波动频率限制电压波动发射限值不平衡发射限值不平衡电压限值同样地,不平衡电压也受到了限制,以确保系统的平衡运行。不平衡电流限值电力系统中的不平衡电流会导致设备性能下降,标准对其进行了限制。398.2.4第2阶段的替代方法替代方法的定义与目的第2阶段替代方法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为达到与原始方法相同或相似效果而采用的替代性评估手段。替代方法的适用范围该方法适用于那些因实际情况限制而无法直接应用原始评估方法的场景。替代方法的概述替代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详细阐述在第2阶段中如何收集、处理和使用替代数据,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评估流程的调整与优化针对第2阶段的特定需求,对原始评估流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以提高评估效率。替代方法的具体内容明确实施替代方法前需完成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资源调配、技术储备等。实施前的准备工作详细列出在实施替代方法过程中应关注的重点问题和可能遇到的难点,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替代方法的实施要点从评估准确性、效率、成本等方面对替代方法与原始方法进行深入比较,分析各自的优劣势。与原始方法的比较分析探讨本替代方法与其他可能存在的替代方法之间的异同点,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与其他替代方法的对比与其他评估方法的比较408.3第3阶段:有条件地接受更高发射水平适用范围本阶段适用于在特定条件下,设备或系统发射的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超出第2阶段限值,但仍需满足一定条件才能被接受的情况。前提条件适用范围及前提条件设备或系统必须满足相关安全要求,且其发射不会对电网造成不可接受的干扰或损害。0102VS本阶段采用基于实际测试数据的评估方法,结合设备或系统的技术特性、使用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评估流程收集设备或系统的测试数据,分析其发射特性;根据电网的实际情况,确定可接受的发射限值;评估设备或系统的发射是否满足相关限值要求。评估方法评估方法与流程超出限值的处理措施使用限制在特定情况下,可对超出限值的设备或系统的使用进行限制,如限制其使用时间、使用地点等,以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技术改进针对超出限值的设备或系统,可通过技术改进来降低其发射水平,如优化电路设计、采用更先进的控制技术等。注意事项在进行第3阶段评估时,应充分考虑电网的实际情况和设备或系统的技术特性,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确保评估过程的安全性。01注意事项与建议建议为提高设备或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建议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其发射特性,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降低发射水平。此外,还应加强设备或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02418.4间谐波的发射限值间谐波是指频率非整数倍基波频率的电压或电流分量。定义主要来源于电力电子设备、变频器、电弧炉等非线性负载的运行。产生原因间谐波定义与产生原因间谐波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增加系统损耗导致线路和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的附加损耗。干扰电气设备可能引起电气设备的误动作或损坏。影响电能质量导致电压波形畸变,降低电能质量。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限制间谐波发射水平,降低对系统的不良影响。提高电能质量确保用户端电压和电流波形符合标准要求,提高供电可靠性。促进节能环保限制谐波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间谐波发射限值的制定目的限值分类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和用电设备类型,制定相应的间谐波发射限值。测量方法明确间谐波的测量仪器、测量条件和数据处理方法,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超标处理当间谐波发射超过限值时,应采取相应的抑制措施,如安装滤波器、改进设备设计等,以降低间谐波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间谐波发射限值的具体要求429低压系统中装置的电压波动发射限值电压波动发射是指装置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由于其内部电气负荷的变化而引起的供电电压的快速变动。定义根据电压波动的频率和幅值,可将其分为周期性电压波动和非周期性电压波动。分类电压波动发射的定义与分类保证电能质量限制装置产生的电压波动,有助于维护整个低压系统的电能质量,确保其他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系统稳定性通过设定合理的电压波动发射限值,可以降低系统因电压波动而引发的故障风险,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电压波动发射限值的意义电压波动发射限值的评估方法监测与测量在装置的运行过程中,通过专业的监测设备对其产生的电压波动进行实时监测和准确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收集测量数据后,运用统计学和数据分析方法对电压波动的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为限值评估提供依据。对比标准限值将装置产生的电压波动数据与标准中规定的限值进行对比,判断其是否满足相关要求。整改与优化若装置产生的电压波动超出标准限值,需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和优化方案,以降低其电压波动发射水平。电压波动发射限值的合规性判断439.1第1阶段:骚扰发射的简化评估010203确定骚扰发射是否符合相关限值要求。提供一种简化的评估方法,便于工程应用。对骚扰发射进行初步筛选,为后续详细评估奠定基础。评估目的收集并整理骚扰发射的原始数据。根据相关标准,确定评估所需的参数和限值。采用简化的数学模型或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对比评估结果与限值要求,给出初步结论。评估流程01评估过程中参数选择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对超出限值的骚扰发射提出改进措施建议。骚扰发射的类型和特性识别。简化评估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局限性分析。评估要点020304注意事项简化评估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或不确定性,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01在进行简化评估时,应充分考虑并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02如有必要,可进一步开展详细评估以验证简化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03449.2第2阶段:与实际系统特性相关的发射限值系统组成与结构了解实际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包括电源、负载、传输线路等。运行工况与模式分析系统在不同工况和运行模式下的性能表现,以及可能产生的电磁骚扰情况。兼容性要求明确系统对电磁兼容性的具体需求,包括抗干扰能力、发射限值等。030201理解实际系统特性基于系统特性的评估根据实际系统的特性,如电压等级、电流容量、阻抗等,评估其可能产生的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等骚扰的发射限值。发射限值的确定方法仿真模拟与测试利用仿真软件模拟实际系统的运行情况,通过测试验证发射限值的准确性,为制定合理的限值提供依据。对比分析与优化将仿真模拟和测试的结果与标准限值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异并优化限值设定,以确保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监管与处罚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系统电磁兼容性的监管,对违反发射限值要求的设备进行处罚,以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设备选型与认证在设备选型阶段,依据发射限值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并进行必要的认证,以确保其符合电磁兼容性标准。系统运行与监测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实时监测各项电磁骚扰指标,确保其在规定的发射限值范围内,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发射限值的应用与监管459.2.1概述标准的制定背景电力系统谐波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非线性负载接入电网,导致谐波问题日益严重,亟需制定相应的标准来规范。国内外标准存在差异在电磁兼容领域,各国制定的标准不尽相同,为了促进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有必要制定更为通用的国际标准。技术发展的需求随着电能质量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电力系统谐波、间谐波等参数的测量和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定了骚扰装置接入低压电力系统的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的发射限值。针对不同类型和等级的骚扰装置,给出了具体的限值要求,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提供了评估这些发射限值的方法,包括测量技术、数据处理和结果判定等。标准的主要内容通过限制骚扰装置的发射限值,降低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合理的发射限值能够减少谐波等对用电设备的损害,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护用电设备安全降低电力系统的谐波等污染,有助于提高电能使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促进节能减排标准的意义和作用469.2.2总发射值在用户装置间的分配公平合理原则总发射值的分配应确保各用户装置在电力系统中享有平等的权益,避免某一用户装置过度占用系统资源。兼容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分配原则分配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用户装置的电磁兼容性,确保各装置在正常运行时不会相互干扰。随着电力系统负荷和用户需求的变化,总发射值的分配应具备一定的调整空间,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需求。分配方法01根据各用户装置的容量大小,按比例分配总发射值。此方法简单易行,但可能忽略实际运行中的差异。依据各用户装置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实际发射数据,进行总发射值的分配。此方法更具实际性,但对历史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要求较高。综合考虑装置容量、历史数据、运行特性等多个因素,通过评估模型进行总发射值的分配。此方法更为科学全面,但实施难度较大。0203基于装置容量的分配基于历史数据的分配综合评估分配加强监管与检测定期对各用户装置的发射情况进行检测,确保各装置严格遵循分配方案,及时发现并处理违规情况。建立反馈机制设立专门的反馈渠道,收集各用户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对分配方案进行持续优化和改进。制定详细的分配方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配方法,制定具体的分配方案,并明确各用户装置的责任与义务。分配实施与监管479.2.3单个发射限值发射限值的定义发射限值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设备或系统产生的电磁骚扰所允许的最大值。该标准中针对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等不同类型的电磁骚扰,分别设定了相应的发射限值。发射限值是确保电磁兼容性的关键指标,有助于减少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遵守发射限值可保护电网的稳定运行,降低因电磁骚扰引发的故障风险。发射限值的重要性发射限值的评估方法评估发射限值需依据相关测试标准,采用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方法进行。测试过程中需考虑设备的工作状态、测试环境等因素,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发射限值的合规性要求设备制造商应确保其产品符合相关发射限值的要求,以获得市场准入资格。用户在使用设备时,也需关注其发射限值的合规性,避免因超标排放而引发不必要的麻烦。489.3第3阶段:有条件地接受更高发射水平适用范围第3阶段适用于特定情况下,允许设备或系统发射高于第2阶段限值的骚扰。条件限制必须确保不会对电网造成危害,且需满足相关电磁兼容标准的要求。适用范围及条件评估方法与流程提交申请、现场测试、数据分析与评估、得出评估结论。评估流程采用专业的电磁兼容测试技术,对设备或系统的发射水平进行准确测量。评估方法发射限值及要求设备或系统必须满足限值要求,否则将不被接受并可能受到相应处罚。发射要求根据设备类型及用途,设定具体的发射限值,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发射限值注意事项在进行评估前,需充分了解并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常见问题解答提供常见问题及解答,帮助申请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第3阶段的要求。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解答499.4快速电压变化主要包括电力系统故障、大容量设备投切、雷电冲击等。发生原因可能对电力设备、电子系统以及用户用电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影响范围指电力系统中电压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快速波动现象。快速电压变化的定义定义与概述评估方法通过实时监测系统电压,捕捉快速电压变化事件,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估指标包括电压变化幅度、持续时间、发生频率等,用于量化评估快速电压变化的严重程度。评估方法与指标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各类设备在快速电压变化条件下的耐受能力限值。限值要求确保设备在规定的快速电压变化范围内能正常工作,同时降低因电压波动造成的损坏风险。标准制定依据限值要求与标准测试方法通过模拟实际电力系统中的快速电压变化条件,对设备进行测试。验证流程测试与验证测试完成后,对设备进行功能验证和性能评估,确保其满足相关标准和限值要求。0102应对措施与建议010203加强电力系统稳定性通过优化电网结构、提高设备性能等措施,降低快速电压变化的发生概率。设备选型与配置选用符合标准要求的设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配置,提高系统的抗电压波动能力。定期检查与维护定期对电力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降低因设备故障引发的快速电压变化风险。509.4.1一般考虑因素适用于接入低压电力系统的骚扰装置标准的适用范围涵盖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的发射限值评估适用于工业、商业和民用环境标准制定的目的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01保护电力设备和人身安全02减少电磁干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03与GB/T17625系列标准相协调引用其他相关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提供统一的评估方法和限值要求与其他标准的关联010203标准的实施与监督010203标准的实施主体和责任监督与检测机制的建立不符合标准的处理措施和法律责任519.4.2发射限值谐波发射限值谐波电压限值同时,标准也限定了谐波电压的允许范围,以保护电力系统中其他设备免受谐波干扰。谐波电流限值标准规定了各次谐波电流的最大允许值,以确保谐波不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不良影响。VS间谐波是指非整数倍的基波频率的谐波成分,其限值在标准中也有明确规定,以防止对电力系统造成危害。间谐波电压限值与谐波电压限值类似,间谐波电压也有限制,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间谐波电流限值间谐波发射限值电压波动发射限值电压波动评估方法标准还提供了评估电压波动是否符合限值要求的方法和指导原则。电压波动允许范围标准中规定了电压波动的最大允许范围,以避免因电压不稳定而对设备造成损坏或影响正常使用。不平衡度定义与计算标准明确了不平衡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用于描述三相电力系统中各相之间的不平衡程度。不平衡度限值为确保电力系统的平衡运行,标准规定了不平衡度的最大允许限值,以减少对设备和系统的不良影响。不平衡发射限值5210低压系统中不平衡装置的不平衡发射限值定义不平衡发射是指低压系统中,由于不平衡装置(如单相负载)引起的电流或电压的不平衡现象。01不平衡发射的定义与分类分类根据不平衡发射的性质和表现形式,可将其分为稳态不平衡和动态不平衡。02通过限制不平衡发射,可以减小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保证系统稳定运行过大的不平衡发射可能导致设备过热、损坏等安全问题,限制其大小可有效保护设备。保护设备安全减小不平衡发射有助于提高电能质量,满足用户对电力供应的需求。提高电能质量不平衡发射限值的意义测量与计算通过专业的测量设备对不平衡发射进行准确测量,并结合相关公式进行计算评估。不平衡发射限值的评估方法仿真模拟利用仿真软件模拟实际电力系统运行状况,分析不平衡发射的影响并评估限值合理性。对比分析将测量或仿真得到的数据与标准限值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是否符合相关要求。01合理配置负载通过合理配置三相负载,使其尽可能平衡,减小不平衡发射的产生。如何降低不平衡发射02使用滤波器在适当位置安装滤波器,滤除谐波等干扰成分,降低不平衡发射的幅度。03加强设备维护定期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小不平衡发射的风险。5310.1概述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气和电子设备接入低压电力系统,导致电磁环境日益复杂。电磁兼容性是确保这些设备在共同电磁环境中正常运行的关键。电磁兼容性的重要性在电磁兼容领域,国内外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GB/Z17625.14-2017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专注于骚扰装置接入低压电力系统的发射限值评估。国内外标准现状标准的制定背景01规范骚扰装置发射限值通过制定明确的发射限值,确保骚扰装置在接入低压电力系统时,其产生的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和不平衡等骚扰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限制骚扰装置的发射限值,有助于降低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从而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促进电磁兼容技术的发展标准的实施将推动相关产业加强电磁兼容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整个行业的电磁兼容水平。标准的目的和意义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