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论文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论文_第2页
浅谈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论文_第3页
浅谈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论文_第4页
浅谈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摘要】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计算教学也是数学教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通过研究发现,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受知识、习惯、心理三方面的影响。要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一要强化计算教学,细心讲解算理算法;二要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要提倡方法多样化,提高计算灵活性。【关键词】小学生计算能力习惯学习一、背景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计算教学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过于重视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忽略了计算的本质,课堂上缺乏积极的引导,同时,课堂上缺乏必要的练习,导致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下降;学生在计算方面存在对算理不理解、计算速度慢、方法不灵活等现象,各种计算错误层出不穷,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二、小学生计算方面存在的问题(一)计算基础薄弱,不明算理形成计算能力的首要条件是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一道计算题,通常包含着数学概念、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运算法则和计算公式等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四年级的学生连最基础的乘法口诀都掌握得不够熟练,有些同学虽然顺背滚瓜烂熟,但抽背却不会了,说到底是没有深刻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内涵。因此,小学生计算能力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是否充分理解并掌握了基础知识。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课后,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有的同学会出现以下错误:这时,教师可以把这些错题放在展台上,让其他同学改错,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后就会发现:第一题属于“数位错”,要注意用十位上的“1”和“121”相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要跟十位对齐;第二题属于“漏0错”,在计算三位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这个0不能漏乘,不能直接跳过“0”用“6”和“6”相乘;第三题是“进位错”,要注意有进位时,不能弄错进位的几,也不能忘记有进位而不加进位的数。这些计算的基本功一定要在练习中继续强化锻炼,才能为将来更复杂的计算打下基础。(二)学习习惯较差每次考完试,学生在反思时,都会把粗心当成是自己做错题的借口。实际上,粗心本质上就是个人学习习惯问题。有些学生由于平时对计算题不够重视、计算时急躁、态度马虎、字迹潦草、看错题、审题不清、计算后不验算、不检查,导致计算正确率低下。所以,小学生应该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平常的口算练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24×5和25×4这些题,有的同学经常会不假思索的认为这两道题的答案都等于100。教师在讲练习时,可以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思考:24×5是否等于100呢?有的同学点头,有的同学表示质疑。看来大家都产生了分歧,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1)24×5到底得多少?(2)你猜猜得数是100的同学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3)怎样克服这种错误再出现?学生讨论之后,有的同学会说:“我们算出的结果都是120,所以24×5=100是错的。”这时教师继续追问:“那么,你们认为得数是100的同学是怎么想的呢?”其他同学开始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有的同学告诉老师:“我想他可能是算了4×5=20,20×5=100,忘了把进位的20加上去了。“”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不漏掉进位的数呢?“教师抓住了教学契机,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时有学生会回答:”可以在十位上写上小2,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进位。“这真是一个非常棒的学习习惯,希望其他同学能够向这位同学学习,但是我们在写进位的数的时候,一定要写小一点,把它和原来的乘数区别开,或者进位的数写在竖式旁边,防止我们把它和原来的数字混淆。”所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计算正确率高的重要保证。(三)计算速度慢,方法不灵活任何一道复杂的计算题,最终都会分解成一道道基础的口算题。学生计算速度慢就是卡在了这些基础的口算上。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做计算题时连基本的表内乘法都掌握不好,如大家都能很快地说出“三六十八”,但“6×3”却有个别同学反应不过来。在竖式计算除法试商时,一些同学不知道如何快速确定初商,看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不会用乘法去想除法,如计算“872÷20”时,不知道87里面最多有几个20,或者20乘几最接近87,甚至有的同学会用20分别去乘1、2、3、4……,直到算出最接近的答案,导致计算速度过慢,计算效率大大降低。这样的学生虽然最终都能算出正确的答案,但是在计算方法上,还是停留在了最初的阶段,他们无法理解掌握新的知识并选择更优化的计算方法,自己做一题的时间别人能做很多题,所以选对了正确的计算方法,才能在计算正确的基础上大大提高正确率。三、小学生计算能力不足原因分析(一)知识方面的原因不明算理。数学知识体系的形成是建立在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学生只有正确理解并掌握了数学计算的有关概念,才能正确有效地进行计算。计算教学是从口算教学开始的。在教学时,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对2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掌握得不够熟练。科学有效地进行口算训练,对笔算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二)习惯方面的原因有的学生在做作业时不够专注,审题不清,经常看错题、抄错题、看串行;有的学生为求速度,书写潦草,以致数字看错,如6和0,5和3,4和9,7和1写的模棱两可。计算中把加法看成减法,把减法看成加法,甚至在同一道题中,个位做加法,却在十位做乘法。列竖式时不对齐数位,进位忘记加上,退位忘记减去,做完题时不验算。大部分错误是由学生计算不熟练,没有形成技能技巧,再加上马虎、不认真的态度造成的。四、提高计算能力的策略(一)强化计算教学,细心讲解算法算理《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时,应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数感,增强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因此,教师在计算教学的讲解新知时,不仅要让学生知道算法,还要理解算理。如在教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在讲解900÷40时,有的学生认为商是22,余数是2,还有的学生认为余数是20。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和依据,同时,教师也可以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看他们是如何为了真理而据理力争的,又是如何说服其他同学赞成自己的观点的,最后,大家根据“除数×商+余数=被除数”这个公式进行验算,经过验证得出余数是20。这样通过质疑、论证、释疑的过程,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认知、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求学态度。(二)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规范书写好的学习习惯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论是数学还是其他学科,规范书写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平时的作业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做题时认真书写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保持字迹工整,这样能有效地避免看错题、抄错题的问题发生。教师在平时板书时也要以身作则,规范书写,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可以把书写端正的学生的作业当作范例展示给大家看,字迹有进步的要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大家学习的积极性。2.清晰审题这是计算正确的首要条件,审题时分为四步,一看,看清数字和符号,并观察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二划,判断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在先算的步骤下面划横线,不划横线的暂时抄下来,三想,哪一步可以用口算,哪一步可以用笔算,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做题前要心里有数,四算,认真列竖式进行计算。做完题后,再一次检查计算过程的准确性,做到不漏数字、不计算错误。3.仔细验算验算是一种能力,笔者希望学生会把它当成是一种习惯。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没有验算的习惯,有时题目中要求验算的,也不验算,甚至验算发现了错误的,也不去改正。教师应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来严格要求,每次做除法计算时,教师都要求学生验算,如果验算发现错误,就从以下几方面去查找:一对题目;二对竖式;三对计算;四对得数。教师要严格要求:会做的题目一定要做对,在基础的计算题上保证不失分。(三)提倡方法多样化,提高计算灵活性1.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口算题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口算的训练必不可少。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课前进行3-5分钟口算训练,形式灵活多变,并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练习,使口算成为课堂热身的一部分,养成天天练习的好习惯。包括:2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以“天天一算”或者“课前听算”的形式来加强训练。由于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持久性差,可适当开展一些趣味性的、竞争性的、有奖励措施的活动,如开小火车、口算竞赛等。教师可以在每学期都进行一次数学口算活动,根据不同的口算教学内容,安排不同的比赛形式,有限时赛,有限题赛,有基本口算,还有巧算比赛,既激发学生口算练习的积极性,又增强了学生的进取心和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在比赛中增强了信心。除此之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师可以在加强平时的练习和口算训练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将一些经常出现的容易算错的口算题牢记于心,如:14×5=70,16×5=80,15×4=60,25x4=100、125×8=1000等使学生形成熟练的口算技能,从而能够正确、迅速、灵活的进行计算。口算练习应该坚持不懈,才能熟能生巧,学生就会逐步形成熟练的口算技能,达到正确、迅速、灵活的口算目的。2.培养估算能力,强化估算意识新课程把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列入教材中,说明估算在当前计算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渗透估算思想,让学生通过估算对数学规律进行猜想、检验解题结果等。同时,让学生尝试运用估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学校新买来380根跳绳,每班分30根,可以分给多少个班,还剩多少根?学生列式(380÷30)后提问:你能估计商大约是多少吗?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思考方法:30×10=300,商比10大;30×20=600,商比20小;商应该在10到20之间。引导学生进行竖式计算后,发现得出的商和估计的一样,最后通过验算检验是否正确。将估算思想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估算的意义。通过这样的估算训练,让学生感受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主动探索估算方法,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在解题中的偏差,重新思考和计算,从而避免差错,提高计算能力。3.鼓励简便计算,提高计算灵活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简便计算是依据算式、数字的不同特点,利用运算定律、性质及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的过程简化的计算方法。在四年级运算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这五条运算律,并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简算练习,让学生在计算实践中强化运用简算方法的意识,体验简算的意义,提高学生计算的灵活性和正确率。如在四年级的乘法中,学生在笔算完44×25后,教师可以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哪位同学可以口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吗?学生交流后发现:利用乘法分配律,将44拆成40+4,先算40×25,再算4×25,最后两者相加得1100;利用乘法分配律,将44拆成11×4,先算4×25,所得结果再乘11得1100,对能想到这些简便方法的学生,教师可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教师在上课时应让学生自己计算并记住25×4=100,125×8=1000这些特殊的算式,当在做题时遇到125或者25时,就能迅速地判断能否运用简便方法计算,这就需要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简便计算既能帮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善于发现事物地隐藏规律,又能锻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锐性、灵活性,提高计算效率。五、总结“计算”在数学教学中无处不在,它渗透在每一次的数学课堂之中,又是数学课堂教学之外的延伸,计算能力的培养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耐力,这是对每位教师和学生的考验。提高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细心、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充分地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