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1页
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2页
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3页
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4页
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是怎么样的(状态):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发展、矛盾的。总特征(基本观点):联系(3.1)实质和核心(根本观点):矛盾(对立统一规律)(3.3)辩证法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综合探究)形而上学对立孤立静止片面发展(3.2)构成、引起的根本内容的根本动力本课的核心问题——唯物辩证法(如何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矛盾分析的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特别重要。适量的降水推动了植物的生长。联系发展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联系发展正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构成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01自然界的发展有什么特点?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植物的进化动物的进化生物的进化单细胞藻类多细胞藻类蕨类植物种子植物海生无脊椎动物出现低等鱼类出现古代两栖类出现爬行类动物出现鸟类,高等哺乳类出现类人猿出现,人类出现无生命物质有生命物质人低级高级天圆地方地心说日心说宇宙无边无际人类社会人的认识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每个人的认识都都会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方法论(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1.发展的普遍性(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原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抄在32页第一段上面)世界思考:发展具有普遍性,是不是所有的变化都是发展?袁世凯称帝新中国成立中国进入新时代倒退下降的变化前进上升的变化2.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运动变化发展注意:发展一定是运动、变化,

运动、变化不一定是发展。提醒: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前进和上升的。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而倒退的、下降的运动变化不是发展。A.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B.始祖鸟变成现代鸟类C.候鸟迁徙D.环境破坏,鸟类减少E.气温由10度上升为15度F.社会主义社会逐步取代资本主义社会G.1G,2G,3G,4G,5G时代运动、变化判断:下列哪些是发展,哪些是运动变化?发展发展运动、变化运动、变化发展发展3.新事物必定会战胜旧事物①新事物的含义: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

发展前途的事物;②旧事物的含义:旧事物是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

灭亡。(1)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含义(P32-2)

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磁悬浮列车新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腐朽的因素→外形笨重,功能简单汲取-----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通讯、打字

、联络功能

增添-----旧事物中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速度更快、屏幕更大更清晰、功能更强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走向灭亡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结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3)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新事物符合历史趋势反映社会进步符合人民利益旧事物是否②从社会历史上看新事物旧事物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具有远大前途①从含义上看1.电脑算命2.新能源汽车3.新冠病毒4.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全国仅57名党员5.袁世凯复辟帝制——新事物

旧事物旧事物——新事物

判断:以下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旧事物不能以事物的名称、旗号等形式判断新旧事物新出现的事物≠新事物不能以一时力量强弱判断新旧事物不能以出现时间先后判断新旧事物

区分新旧事物:不是形式的新旧、不是出现时间的前后,也不是力量的强弱,其根本标志在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02(一)发展的状态(量变质变)(二)发展的趋势(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中有个有趣的论证,叫做“秃头论证”。他说:“少一根头发能否造成一个秃头?----不能。----再少一根怎样?----还是不行。这个问题一直重复下去,总是问减一根头发如何,最后的结果就是从“满发”变成了“秃头”。思考:秃头的生成过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量变会引起质变1、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量变和质变(1)量变和质变的区别项目含义特点呈现的状态结果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事物还是自身,性质没有改变,没有变成另一事物

(A还是A)。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根本的、显著的变化。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事物性质改变,一事物变为他事物(A变成B)。注意量变与质变的根本区别在于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否改变。(重点标注)静止状态运动状态【知识拓展】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形①数量(大小,速度,程度)的增减引起的质变。温度的“量”的变化0℃100℃【知识拓展】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形上帝与狗只是结构不同。

——费尔巴哈②数量不变,场所变更(结构和排列次序)发生变化引起的质变。DOG(dog)GOD(god)石墨变金刚石有个人十分饥饿,走到一个店里买煎饼吃,吃完了六个半,就觉得饱了。于是这人非常后悔,给自己打了几个耳光,说:“我这时候饱了,是由于吃了这半个饼的缘故。这样看来,前面六个饼是白吃了。如果早知这半个饼就能吃饱,就应该先吃这半个饼啊!”

《愚人吃饼》思考:大肚汉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错误。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没有认识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1、20℃的水加热变成90℃的水,冷水变热2、水结冰;水变成水蒸气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4、小树一天天长高5、大树被砍伐6、十月怀胎,胎儿逐渐长大7、胎儿出生8、鸡蛋变成小鸡9、苹果腐烂量变质变质变量变质变量变质变质变质变牛刀小试下列现象哪个是量变、哪个是质变?判断发展一定是质变质变一定是发展×√注意: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发展一定是质变。质变作为事物性质的变化,包含两种情形:一种是由坏变好(前进性),一种是由好变坏(倒退性的)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原理: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质变①小树一天天长高①大树被砍伐,成为木材②头发一根根脱落②满头黑发变秃头③河堤有了蚁穴和鼠洞③河堤崩溃④十月怀胎,胎儿逐渐长大④胎儿出生(婴儿)(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在佛教《百句譬喻经》中有“愚人吃盐”的故事:从前有个愚人,到别人家作客,吃菜嫌淡而无味。主人知道后,给他加了一点盐,他吃了后便觉得味道很美。而后他想,味道好是因为有盐,加了那么一点点盐就那么好吃,多加一点岂不更好吃了吗?于是,他就大吃起盐来,其结果是又苦又涩。

味淡味美味涩味美

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再加盐新质基础上进行新的量变,发生新的质变加盐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原理: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③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坏往复,不断前进。(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螺旋式上升)小学生研究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博士生特别提醒:1.不是有了量变就有质变,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引起质变。2.反对“激变论”: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如:急于求成(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方法论)味淡味涩味美加盐再加盐①重视量的积累②抓住时机,促成质变③启示我们适度原则①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质变创造条件;②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③要坚持适度原则,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背)【原理】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③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方法论】①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质变创造条件;②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③要坚持适度原则,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知识误区(1)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但质变不一定都是发展,只有上升的、前进的质变才是发展。(2)不能说量变必然引起质变,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3)不能说只有数量增减才能引起质变。数量增减、结构和排列次序的变化都能引起质变(4)量变和质变都很重要,不能说谁比谁更重要。不能因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就认为量变更重要。(5)量变说明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由于构成事物的主要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发生易位,因此事物暂时保持其根本性质不变。(6)事物间的相互联系构成发展,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想一想:这些古诗词蕴含了怎样的哲学道理?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柳暗花明又一村阳光总在风雨后否定之否定可以理解为包含了肯定的否定,也就是既有肯定也有否定,即哲学上的辩证否定观。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①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为什么总是会有新款的手机发布?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扬(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弃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因素扬弃抛弃(1)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产生了新事物)(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与旧事物有关系,是联系的环节;产生了新事物,是发展的环节。(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辩证的否定:

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①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与旧事物有关系,是联系的环节;产生了新事物,是发展的环节。2.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发展的途径)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5G发展中面临的挑战5G技术还不够成熟,5G+工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尚不成熟,5G技术发展缺乏相关人才。中国5G领先,遭遇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重重阻挠.......担忧5G基站不仅块头大,功率又是Lets4G基站的4倍,会对人体辐射更大。5G建网和运营成本刚性增长,流量资费不可能违背规律持续大幅下降,这让消费者难以接受。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2)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3)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与方法论运用“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发展的趋势)的知识分析……(一)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二)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曲折的、迂回的)方法论要求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补充:(三)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含义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特点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质“扬弃”。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方法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即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发展的根本途径:辩证否定观▲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