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轻触中国古代文人的山水情结》单元训练教学设计
华师大松江实验高级中学王丽
教学目标
1、通过把握景物特征以及运用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了解古代文人寄于山水诗文中的几种常见情感。
2、初步培养学生对山水的关注意识,陶冶学生性灵,提升人文素养。
重点难点
通过对诗文的品读,了解和感受古代文人寄寓在山水诗文中的浓郁情感。
教学设想
高二语文(上)第五单元为山水情思单元,所选课文均为跟山水有关的文字,旨在让学生了解古代文人由
山水生发的奇思妙想,领略其中丰富的文化意蕴,陶冶学生情操。在学完这个单元后,我便想给学生上一节拓
展课:一方面使知识更为系统化,指导学生学习山水诗文的阅读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初步理解古代文人对
山水的独特情感,感悟其抒发的人生情怀,以及古代文人的人格追求,试图引起学生对文人与山水更多更深的
思考。
教学程序
牧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
◎事先播放幻灯片和音乐,创设情境;
看看听听
◎以优美语言导入。
二'研讨
(一)忆山水诗文
1、回顾以前学过的借山水抒发情感的诗文,在回顾的基
础上,尝试按照作者传递的情感给这些诗文进行分类。学生展示
(由学生展示自己的演示文稿)
[提示]常见的几类情感:热爱、赞颂之情;忧伤、孤独
之情;释怀、旷达之情;自得、满足之感。
2、教师总结学生的介绍
古代文人在山水中寄托情感的丰富性独特性;
他们留下了体裁多样的文学作品;
那么这些丰富而独特的浓郁情感是怎么传达出来的
呢?
(二)品山水情结小组合作
品品议议谈谈
1、品读选文,提问:你是怎样感受到作者在作品中所
表达的各种情感的?
2、教师总结。[提示]
◎方法:知人论世、景物特征。
细心聆听
◎情感:文人的山水情浓。
山水的美丽:文人的性格;
文人的审美趣味;文人的自身遭遇;
山水是古代文人的生命绿色;
古代文人的这份山水情结是浓郁得化不开,割不断的,
无论文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这份情结都永远伴随
着他们。
三、总结
小结本课,提出希望
四'作业
任选一题:写写练练
1、学习古代文人借山水抒发情感的方式,也尝试一下
借山水表达出你的某种特殊情感,用文字记录下来。
2、查阅有关资料,结合你的自身感受,谈一谈现代人
的山水观与古人有何不同,写--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二、课堂选文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
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土氐,为屿,为蟆,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
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
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前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
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
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
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
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
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蔑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
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
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触那千里,旌旗蔽空,醐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
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蟒
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
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
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三、山水言论
中国文人之山水情怀
□于凡宸
山无水不灵,水无山不秀。山水一体,构出了气势磅礴潇洒恬淡之雅静。山水-----对绝妙的搭配,贯穿
着历史,浸透着文人的笔墨!
山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文明符号,它勾勒出了中国古代文人或曲折或直达的心路历程,道出了中
国古代文人之情操!山水有地上之山水,有画里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山水已经成为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国
文人最大的寄托!文人是多情的,多情不免有寂寥的时候,有不得志的时候,便想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烦躁,来
理一理纷乱的思绪,抚慰一下受伤的心灵。在这个环境下文人便在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指引下投向了山水的
怀抱。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山水给予中国文人太多的灵感与情思,中国文人亦有太多的话语想
对山水诉说,有太多的情感要对山水表达!山水于中国文人便产生了相见恨晚之情感。从此山水与中国文人便
有了丝丝缕缕挥之不去的情结!
山水有了文人的眷顾,便不再孤独;文人有了山水的情愫,也不再寂寞。山水有了文人便多了一份情调,一
种韵致;文人有了山水则多了一种风情,一个知音!
山水之于中国文人,如水之于鱼、草之于马,多少文人贤哲对山水寄予心灵的依托,依山傍水而居,视山
水为忘年之交。
绿水青山、苍松翠柏、洞天福地、摩崖荟萃、云雾缭绕;鹤鸣鹿应、笛声悠悠、琴声瑟瑟、松振涛涛、水
声潺潺。
山水亦动亦静,亦刚亦柔,文人便从中有所悟有所感,因此一卷卷馨香的文明画卷,便徐徐展现在中华文
化这块广袤的土地上,留给我们以无限的向往与思考!
“知己难寻觅,繁星亦无数”一曲高山流水如天籁之音,向我们道出了友情的可贵,心灵的相依相偎。
“天衣食,人生之所资;山水,性兮之所适”,谢灵运从山水之间触及到了生命之意蕴。竹林七贤更是伴着
那曲优美的《广陵散》,喝着那醇香的女儿红,在纵情于山水之际,传递着玄学之遗风。
真可谓“文章为案头之山水,山水为地上之文章”,可以说山水造就了文人,而文人赋予了山水以历史的
永恒,山以其博大厚重之俊,水以其至善至柔至美,向我们昭示着古老与神秘的玄音.山水情怀当永驻你我心
中!
中国传统思维中的恋水情结
在古代诗词中的表现
□竹箫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中国人的心里似乎有一股很浓的山水情结,逢山唱山,遇水赞水,不过水之于山犹如眼睛之于人体,山若
少了水,便失了灵性,因此人们对水的眷恋似乎更胜一筹。当李白高唱着“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时,大江大河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却已深深地积淀下来。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大江大河是中华文明诞生与繁荣的滋养,因此中国人喜欢称之为母亲河、摇篮。人在遭遇困难的时候最想
回到母亲的怀抱与无忧的童年,这种母亲河文化造成了中国文人的江河归属感。“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
营营。夜阑风静毅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中国文人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学而优则仕”,“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文人士大夫的最高梦想,”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即使垂暮“僵卧
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可惜世事难料,政局风云,须臾之间便可能从云端跌至谷底。“长恨人生不
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贬谪,是出仕文人常遇到的莫奈何,忠君思想使他们不能也不会有怨怒,只能归究
于“此身非我有”“心为形役”,转而寄情于山水以此来“忘机”。隐居,便成为文人寻求心灵归属精神安慰
的流行风尚。隐居之处则首选山水之畔了。“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
一江秋。”这就是最经典的归隐场景。
山川庄严,江水温柔。湖光山色,田园农家,一蔬一饭,一桨一舟,“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当看到“落
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艳丽“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的温馨,
往往会让文人们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之感。道家的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思想通过山水使文人的心灵得
到平静,寻找到了“黄法垂髻,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文人对水便有了超乎常人的喜爱,江河湖海,山泉
清溪,潭烟薄雾,竹露好雨,凡之所见,皆以入诗。“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的温馨,“漾漾泛菱存,澄
澄映葭苇”的灵动,“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的清逸,“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的明幻,“草色新雨
中,松声晚窗里”的自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幽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激
荡,“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霸气,“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雄风。不由得不让我们的
文人生出“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的感叹。邱为在《寻西山隐者不遇》中猜想“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藜毋潜《春泛若耶溪》“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常建在《宿王昌龄隐居》时羡慕不已“余亦谢时去,西
山鸾鹤群”,岑参“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元结“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虽然文人们一个劲地嚷嚷要回归山水回归自然,但士大夫的责任感仍促使他们“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真正能做到全身而隐的或许是那些并不留下诗句只默默于历史烟尘中的人物吧。人在最痛苦的时候离人避世,
看看江边闲鸭野鹤,野渡横舟,“春潮带雨晚来急”,将君的闲愁几许都随了一江春水东流去,真的轻松许多。
在这凡尘俗世并不能真隐了去,便就在心中存个江海的家,存个闲逸的梦,心灵总是能获得一片灵静与澄澈。
“浪打轻船雨打篷,遥看篷下有渔翁。蓑笠不收船不系,任西东。即问渔翁何所有?一壶清酒一竿风。山月
与鸥长作伴,五湖中。”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古代文人很注重自己的气节与操守,讲求“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个性。所谓“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性格深处就有着浓郁山水情结的文人便更喜欢附山水以情,从而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个性。“海纳
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或许是水温柔的包容,灵动的跳跃,清软的触感带给文人宽阔的视
野、思维的火花还有敏锐的直觉。在水随行万物坚定而畅然的前进中形成文人韧性执着而脱俗的各色形态性格。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
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我很喜欢的一首东坡
词,在这里雨成了试验词人胸襟胆识的砥砺。“莫听”“何妨”一份视险阻如无物,傲然自得的豪情在闹适的
无惧中表现得泗脱大气。风也罢雨也罢萧瑟也罢,当一切尽去留下的不过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超然与坚定。
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这碧波寒水正映衬出壮士坚毅无畏的英雄气
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水之性犹人之品,“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文人喜欢自洁
其身,做浊世中的一股清流,高吟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高蹈于尘世之
上。可同时他们又清醒地意识到出山而泉水浊的必须。
灵魂的自由与世俗的逼迫使他们感到身为清醒者人格被割裂的痛苦。“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
愁。”面对如此种种,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的豪情,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超
然,可这毕竟只能是文人们对自我的心理调解,使自我在这一种分裂中尽可能达到一种状态的平衡,“人生几
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种调解始终是对自我的一种压抑,当不
愿合流的清高个性被痛苦压制过头时,文人们往往生出抛弃压力淡出仕途的想法。而此时荡舟五湖垂钓烟波则
显出一种历经繁华灯火落尽后恬然淡出的睿智与哲思的沉淀,性情中则透出个性与飘逸的风采。
“相濡以沫,莫若相忘于江湖。”“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
起三更。”
欲把西湖比西子
柔情似水是形容女子最灵动的称谓,水的清澈明净温柔多情灵动活泼复又安静可爱变幻莫测,正如女子不
可捉摸的性格,所以人们喜欢把女子用水来喻美。白居易《咏筝》:“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盈盈一
水间,脉脉不得语。”眼如秋水,眸如星盼,盈回生辉,见之难忘。周邦彦“水眄兰情,总平生稀见……春恋
雨润云温,苦惊风吹散。”“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张元干“情切,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消肌雪。”
田为“冰姿洁,金莲衬、小小凌波罗袜。”吴文英“华堂烛暗送客,眼波回盼处,芳艳流水。素骨凝冰,柔葱
蘸雪,独忆分瓜深意。”最出彩的当数东坡的“水光激潮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
抹总相宜。”水色美人浑然一体,相艳相生,香溢百世。水似美人,情如流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文人对情爱对友谊对仕宦对亲人的思念愁苦往往借水喻之。刘
禹锡的《竹枝》:“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白居易《浪淘
沙》:“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李商隐的致妻信夜雨之中
蕴涵着深情:“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女子亦借水寄情: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但愿君心似我心,定
不负相思意。”易安亦叹:“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怜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
一段新愁。”姜夔一阕《扬州慢》念来情深:“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
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清照《声声慢》读之心伤:“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
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水之情流转千年,唱不断诉不完倾其不尽,传统文化的积淀与传承在丝丝水纹中漾开。心中水样的深情
怀书千年,只想以这样温暖善意的心去体味人生。
“从明日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愿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也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文人的山水情结
□鲁双武
水动,山静;水是阴,山是阳;水躺着,山站着;水谦逊,山高傲:水依偎大地,山向往天空;水容纳
游鱼,山呼唤飞鸟。山与水相互依靠,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山。正因为山与水永远在一起,才使得文人永远
都在对比着它们。在文人眼中水有着阴柔的美,而山则代表着刚强的一面。当你焦躁时,你可以来触摸水的妥
帖;当你忧郁时,你可以来汲取山的耿介。山与水都是有灵魂的,而这些灵魂也只有那些靠近它们的文人才懂
得。
孔老夫子曾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如果说“知者乐水”是显示对活跃的生命力的追求,那么,“仁者乐山”则当是显示对沉静的理性智慧
的执着了。因此到了六朝玄学兴盛之时,玄学家宗炳说:“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画山水序》)说
的是山水以它外在形状有声有色地(美美地)体现了大自然的内在本质。于是,崇玄者就说:“嗟山岳之所奇
庭,实神明之所扶持。”(孙绰《天台山赋》)崇道者就说:“游魂灵怪,触象而构;流形于山川,丽状于木
石者,恶可胜言乎?”(郭璞《注山海经叙》)崇佛者就说:“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惠远《庐山东
林杂诗》)再于是,道观佛寺就大都建在深山老林了,而游山悟道之风就越刮越盛了:“优游山水,以敷文析
理自娱。”(《世说新语•赏誉》)“徘徊崇岭,流目四瞩。"(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游山诗”以及
“游仙诗”(名为游仙实为游山)也就盛行开来了。
从上面说的可看出,古代文人对“山”的推崇,其实是巴望在人世间追求一个带有几分虚幻性的精神超
越境界,这样呢,当他们在现实中感到不得意不顺心时,便就往往扑向“山”的怀抱,将“山”作为逃避现实
尘俗的隐逸处所。于是,“江海虽未从,山林于此始。”(谢眺《始之宣城郡诗》)宦游者不由自主被吸引: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王籍《入若耶溪》)游仙墓道者也向往“山林隐
遁栖”(郭璞《游仙诗》其一)。虽然隐士中也有借隐逸而求仕进者,即所谓“终南捷径”、“山中宰相”之
流,但“山”毕竟成为了历代文人士大夫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结,即使这些“山”的崇拜者大多未曾真
正隐居山林,但确实可说是“虽身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郭象《庄子•逍遥游注》)了。
除此之外,古代文人总得长年在外游走,求学谋职,于是,在他们游走过程中,就自觉或不自觉地跟山水
发生种种关系。大概从魏晋起吧,宦游跟山水结合就成了诗歌中的一个传统,沈约说了:“夙龄爱远壑,晚莅
见奇山。”(《早发定山》)鲍照的话更值得琢磨:“乘以乐山性,重以远游情。”(《登庐山》)就是将“乐
山”跟“远游”结合了,要注意这诗句中的俩字一一“乐”与“情”。这“乐”啊,说明有审美的意思;这“情”
呢,又说明有抒情的意味,也就是说作者往往是触景生情、借景抒情、景中寓情、情景交融,总之,景跟情纠
缠不清了,审美跟抒情水乳交汇了,何逊不就说了么:“在昔爱名山,自知欢独往。情游乃落魄,得性随怡养。”
(《入西塞示南府同僚》)于是,旅途中尽管有山有水,但人们往往更嘱目于山:“悬装乱水区,薄旅次山楹。
千岩盛阻积,万壑势迥萦。”(鲍照《登庐山》)“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
城》)
自然界蕴涵着无穷的魅力和深刻的哲理。人们在自然界中辛苦劳作,繁衍生息,领受自然的恩泽,感悟
自然界的真谛。许多的文人都会寄情于山水,因为山水的启迪,他们性情清灵,文思泉涌。陶渊明归隐田园,
才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受;王维夜居山间,才有了“明月山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名句;白
居易江边看春日初升,才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千古流传……
写山之中有寄寓,这也是要注意到的一点:“十载重来儿女换,似曾相识有青山。”(刘宰《过尤溪》)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国演义》开篇词)不论是儿女私情还是家国春秋,都是以“青山”寄寓
着物是人非的沧桑感。“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晏殊《踏莎行》)“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
山。”(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别离苦思与国破悲痛,都一样借助山的阻隔得以重重渲染。“山穷
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
西林壁》)在这些对自然山岭的叙说之中,暗喻了多少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
四、山水诗文辑录
山居秋暝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王维(唐)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竹渲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登池州翠微亭
渔歌子口岳飞(宋)
□张志和(唐)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西塞山前白鹭飞,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明月归。
桃花流水鳏鱼肥。
青箸笠,绿蓑衣,忆江南
斜风细雨不须归。□白居易(唐)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书湖阴先生壁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王安石(宋)能不忆江南?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阚送青来。望天门山
□李白(唐)
饮酒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陶渊明(晋)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兰溪棹歌休说豌鱼堪绘,尽西风,季鹰归未?
□戴叔伦(唐)求田间舍,怕应休见,刘郎才气。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请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揭英雄泪。
宿甘露寺僧舍梦游天姥吟留别
□曾公亮(宋)□李白(唐)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登金陵凤凰台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李白(唐)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判溪。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己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深林兮惊层巅。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李煜(南唐)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旬然中开。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许多愁?恰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八声甘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柳永(宋)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独坐敬亭山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李白(唐)
众鸟高飞尽,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孤云独去闲。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相看两不厌,
想佳人妆楼顺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只有敬亭山。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题西林壁
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苏轼(宋)
口辛弃疾(宋)横看成岭侧成峰,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远近高低各不同。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不识庐山真面目,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只缘身在此山中。
排遍,无人会,登临意。
观沧海
□曹操(魏)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箫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终南山
□王维(唐)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望岳
□杜甫(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飞来峰
□王安石(宋)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登鹳鹊楼
□王之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小石潭记
□柳宗元(唐)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
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土氐,为屿,为峨,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
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
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前赤壁赋
□苏轼(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
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日:"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
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
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蔑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
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
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触胪千里,旌旗蔽空,醐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
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
相属;寄蜉蟒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
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
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
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
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登泰山记
□姚鼐(清)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
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
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无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
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
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0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
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徒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
云中白若樗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
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
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
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时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0
桐城姚鼐记。
岳阳楼记
□范仲淹(宋)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
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
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
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霆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橘
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记
□欧阳修(宋)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哪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
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
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低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藏,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
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
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己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钻姆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唐)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钻姆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邱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竣幌嘀
鄱下者,若牛马之饮於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黑之登於山。
丘之小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日:“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日:
“止四百。”予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
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0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
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邱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
营营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
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澧、镐、鄂hu、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
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
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邱之遭也。
与朱元思书
□吴均(南朝梁)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
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
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
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宋)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
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
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
“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一一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一一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日:“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
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
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
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
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
至焉,於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
予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
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石钟山记
□苏轼(宋)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
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
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木包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
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
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碎硅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
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捕人;而山上栖
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题鹤也。余方心动
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眩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
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
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薪坎镣鞫之声,与向之噌眩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
“汝识之乎?噌泓者,周景王之无射也,森坎镶整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
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
者用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秋水
口庄子(战国)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唉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
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
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
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
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谀,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
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
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
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
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磐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梯米之在太仓乎?号物
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
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
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诸子喻山水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赛,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赛,进,吾往也。(《论
语•子罕》)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
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
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韩非
子•大体》)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
学,故能成其圣。(《管子•形式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
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法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
子•离娄下》)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
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
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言善信,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第六十六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
不知,莫能行。(《老子》第七十八章)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虚实篇》)
五、部分备课资料
李白山水诗的独特风格
李白的山水诗明朗清新,意境开阔
李白生活在唐王朝有强胜走向衰落的时期,热烈地追求光明理想和自由解放,蔑视封建
礼法和朝廷权贵,不肯“摧眉折腰”去俯就黑暗势力,因而遭到朝廷的冷遇和打击0残酷的
社会现实,使他愤世嫉俗,“一声好入名山游”,[3]足迹遍及蜀中、黄河、江淮、浙江流
域的名山大川,到处寻访名山胜水,以“此行不为妒鱼绘,自爱名山入刻中”[4]的激情,
和“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5]的气概,揭露黑暗,鞭挞时弊,写下了奇彩纷
呈的山水诗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蒙古景点》课件
- 财税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09月山东潍坊银行滨州分行社会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09月山东2024中国光大银行烟台分行校园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09月四川兴业银行南充分行人员招考(925)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09月2024渤海银行深圳分行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08月绍兴银行越城支行诚聘英才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08月招商银行苏州分行校园招考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08月成都银行社会招考100名对公客户经理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08月宁波鄞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夏季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中的烟花爆竹伤处理培训
- 产品质量监控方案
- 《白夜行》名著导读读书分享
- 新起点,新发展心得体会
-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件
- 第11章-胶体化学
- 财经基础知识课件
- 技术支持资料投标书
- 静压管桩施工技术交底
- 绿植花卉租摆及园林养护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干细胞商业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