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多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卷(无答案)_第1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多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卷(无答案)_第2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多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卷(无答案)_第3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多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卷(无答案)_第4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多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卷(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八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两大题,满分50分,测试时间50分钟。2.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或答题卡上。3.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题号一二总分分数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如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从中可以获悉()A.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B.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C.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2.下表为复旦大学某工作队队员1951年11月24日工作日记的部分内容。“这几天”的工作是为了()这几天我和村干部一起,看着人们丈量土地。由于土地并不是一块块方方整整的,有时还要议论核算究竟有多大面积。还请了一些有经验的老农鉴定土地的肥沃程度、离水源的距离等等。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分土地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C.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D.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3.__________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民主集中制4.从1952年起,中国开始以苏联高等院校为榜样,大量翻译苏联高等院校的教材。此外,还向苏联派遣留学生,仅1956年,就有1800多名大学生和研究生被派往苏联留学。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实行三大改造 B.推进第一个五年计划C.调整国民经济 D.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5.下表中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长直接得益于()时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粮食总产量(百万吨)166.83169.52183.94192.75A.机械化农具的普及 B.农业科技的重大进步C.农业合作化的开展 D.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6.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开放国兴,闭关国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积极拥抱世界、学习世界、融入世界。“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指()A.建立经济特区 B.设立沿海开放城市C.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D.形成了全方位的外交布局7.“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召开了中国十三大C.进行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8.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共同反映了我国()A.交通建设的高速发展 B.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不断推进C.文化事业的飞速发展 D.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9.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地表水和近岸海域水质持续好转……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全年新增装机超过全球一半。”这说明我国()A.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B.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思想文化建设取得进展10.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1.1997年6月30日晚的天安门广场,人如海,歌如潮。“10、9、8……”伴随着迎回归倒计时牌上的红色数字的闪动,人们有节奏地齐声高呼起来。人们齐聚广场高呼的原因是()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香港回归C.澳门回归 D.神舟五号安然着陆12.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因故一分为二,分别存于大陆和台湾。2011年6月,两部分画作在台湾同时展出,实现了山水合璧。“山水合璧”反映了()A.两岸政治经济交流成常态 B.海协会与海基会开始对话C.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D.两岸分离阻碍了文化交流13.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和常规导弹精准打击任务,且享有“国之利器”之称的军种是()A.陆军 B.海军 C.空军 D.火箭军14.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与英国、欧盟以及法国的相关高层通话,就俄乌冲突表达中国立场:“中方坚定主张尊重和保障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立场,这在乌克兰问题上同样适用。”这一立场出自()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美联合公报》 C.求同存异 D.十一届三中全会15.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在某次重大国际会议上发言:“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该会议应该是是()A.日内瓦会议 B.二十国集团会议C.万隆会议 D.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16.新时代以来,中国形成“两条腿一个圈”的大外交。其中“两条腿”包括了与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建立的新型大国关系,以及主要面向发展中国家的“一带一路”:“一个圈”则指的是针对亚洲邻国的周边外交;三者互相交接、相辅相成。这反映的是()A.中国和平外交政策 B.中国综合国力提高C.全方位的外交格局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7.1992年,在联合国的邀请下,中国首次派遣成建制的“蓝盔部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31年来,中国共派出维和人员5万多人次,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先后有25名维和人员献出宝贵生命。由此可知,中国()A.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B.同联合国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展C.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D.全面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18.从“神舟五号”至“神舟十五号”,有一种拼搏,就叫中国航天。下列航天成就表明我国()时间中国航天成就大事记(部分)2003年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杨利伟成为中国飞天第一人2008年发射“神舟七号”,翟志刚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2023年发射“神舟十五号”,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出舱女航天员A.航天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B.现代科技已全方位突破C.生物工程技术全面领先世界 D.现代国防工业发展迅速19.青蒿入药,最早见之于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梦溪笔谈》《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是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能迅速消灭人体内疟原虫,极大地提高了疟疾的治愈率,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为研制出这种新型有效药物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A.屠呦呦 B.袁隆平 C.邓稼先 D.钟南山20.使用订餐APP,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挑选各种美食,通过手机订外卖;一个小小的遥控器,可以打开车库门、打开屋内灯光;通过自动购票机轻松购车票,避免排队,节约了时间。这些现象反映了()A.交通运输业推动餐饮业发展 B.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C.科技发展改变人们生活方式 D.人们的出行方式出现多元化评卷人得分二、非选择题。(21题6分,22题6分,23题7分,24题5分,25题6分,共30分)21.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从1950年夏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共获得约7亿亩土地。农民从封建土地关系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指出,“……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的劳动互助积极性。”1953年到1955年,农业互助合作社继续稳定发展,这时期建立起来的合作社,80%以上增产增收,15%持平,5%减产减收。——摘编自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述评》材料三1980年1月,在中共安徽省委召开的农业工作会议上,万里指出:“分田单干也不等于资本主义,没有什么可怕,群众已经认可了。到底建立哪种责任制合适?主要看增产是否显著,农民收入是否增加,大多数群众是否欢迎。”安徽的经验很快得到中央的肯定,并逐渐在全国农村推广。农村改革历程的开启,体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新的民本思想。——摘编自孙明杰《万里农村改革中的民本思想》(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施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这次土地改革为什么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2分)(2)材料二反映当时农村开展了什么运动?此项运动基本完成后,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3)材料三中的“安徽的经验”指新时期农村推行的哪一制度?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制度在全国得以推广的原因。(2分)22.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今天,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材料三:港珠澳大桥(如图)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大桥总长约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被外媒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6.7公里长的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世界最长!——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4日报道请回答:(1)材料一是某同学在了解有关国家帮助西藏地区发展时查找的资料,请将以上图片材料选择下面的类别进行分类。(2分)政策支持:____________________保护少数民族文化: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政府认为两岸“共同的立场”是什么?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提出了哪一对台基本方针?(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港珠澳大桥修建成功的原因?(1分)(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青少年应当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1分)23.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要靠外交智慧更要靠国家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中国外交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建国初期国际环境的突出特点及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政策)。(2分)材料二: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安全的坚固基础……——《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原则”的具体内容,并分析“这些原则”提出的历史意义。(2分)材料三:图一 图二(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所反映的我国外交领域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并简述图二出现的历史背景。(2分)材料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下教材(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的具体表现。(1分)24.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中苏关系的紧张和恶化,1960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后,我国原子弹导弹研制进入全面自力更生的新阶段。苏联撕毁合同时,我国国民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防尖端科技项目是“上马”还是“下马”,意见很不一致。毛泽东明确表示: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不能放松或下马。……惟有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将祖国发展与安全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摘编自王素莉《“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与历史经验》材料二: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在田间观察水稻屠呦呦在实验室工作——摘编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三:回望过去十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攀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高性能装备、智能机器人、激光制造等技术突破,有力推动制造业升级发展,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新兴前沿技术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超级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加快应用,推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创新活力不断释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人民日报》:《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22年10月22日)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6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面临前所未有困难的主要原因,指出在极端困难情况下,毛泽东依然支持“两弹一星”工程的考虑因素。(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四位科学家的共同精神品质。(1分)(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述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在科技领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