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_第1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_第2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_第3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_第4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

1.1科学是……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

一系列活动。

2、知道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3、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4、想知道,爱提问。

5、体验初步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难点: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进行合作性的研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研究科学的兴趣

1、谈话:同学们,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

了什么?

2、生自由说。

3、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它,好吗?

生回答。(好!)

(二)自主学习,研究科学

1、教师让孩子们翻开教科书,看一看第2页上面的插

图,帮助他们打开思路。大家在一起边看边说,把自己对科

学的理解在小组内、班级内交流。

(1)学生活动。

(2)学生回答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

2、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提出了很多问题。请思考

1

一下,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哪几个方面?

3、生回答。

4、请你选择一下最感兴趣而且是你可以研究的问题来研

究。(学生选择问题)请大家按选定的问题自由结组。

(学生自由结组)

5、教师:每组同学对你们的问题先进行一下讨论,你认

为这个问题是怎样的,准备怎样研究?(学生讨论)

6、请各组选一位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方案,其他

同学可以给他们提出建议和意见。(生汇报方案)

(三)本课小结。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二)观看录像,改进自己的方案

1、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看完后,也许对你们的研究

有所帮助。

2,学生观看录像,改进研究方案。

(可与学生先探讨一下)

(三)扩展

1、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下课后,请同学们努力搜集有

关资料,继续丰富完善你们的研究方案,分工合作,准备研

究所需的各种材料,也可以请老师、家长帮忙。

2,学生准备。

(四)本课小结。

1.2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2

(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

(2)会提问题。

2.知识与技能:

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重点、难点:

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想不想做一位小科学家呀?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

课《做一位小科学家》

(二)自主学习:

1.讲科学家的故事:

(1)同学们相互讲;

(2)老师讲青霉素的发现和滤毒罐的发明故事。

2、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

(1)生拿出自己准备的东西做鹦鹉“站立”的实险。

(2)师巡回指导。

(3)小结:通过以上活动,你有什么发现?

(三)本课小结。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二)玩自己带来的玩具。

1、玩一玩从自己家里带来的玩具,能提出什么问题

呢?

3

2、学生分组研究;

3、汇报交流;

4、得出结论。

科学就是这样的。原来科学离我们这么近。我们也能做

科学家。

(三)看P8上的一幅图,说一说科学是什么?

1、学生观察研究;

2、师生讲座后得出:

自然界一提出问题一观察测量查问资料一思考一

得出结论。

(四)本课小结。

板书:

2.做一位小科学家

自然界一提出问题-观察测量查问资料一思考一得出结论

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2.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2)能够运用文字、图表等记录观察、调查的结果。

(3)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大自然中有种类繁多的有生命的物体,认识常见的

动物和植物。(2)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对有生命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2)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

(3)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获得关于生物的亲身感受是本课重点。讨论这些物体

为什么是有生命的是本课难点。

教学准备:

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准备调查用的工具材料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谈话: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去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

物体。

二、室外活动:

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2、放手让自己去寻找,不要有引导,让学生凭自己已

有经验去感知“有生命”。

3、引导学生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周围的世界,

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

兴趣。

4、记录有生命的物体。

三、本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谈话:

5

1、在上节课的活动中,你寻找到有生命的物体了吗?

2、小组讨论,交流。

3、将发现记录在课本60页的活动记录中。(可以用文

字形式,对不认识的也可把它画下来。)

4、全体汇报、交流。(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记录)实

物投影能够用文字、图表等记录观察的结果;能够有目的

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

三、交流讨论“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

1、提问: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

2、小组讨论。3、汇报。

4、小结。

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需求;意识到生命是多种

多样的;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2.2植物的不同与相同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对各种各样的植物进行观察比较。

(2)能描述一些常见植物的不同特征。

(3)能找出不同植物的相似处。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大自然中有种类繁多的植物。

(2)认识到植物是各不相同的。

(3)知道植物都有相似的形态构造,有共同的需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认识植物的乐趣,感受到植物的美,产生亲

6

近自然的感觉。

(2)意识到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应该珍惜,不损伤一草

一木。

教学重点、难点

比较植物的不同与相同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各种盆栽植物、植物挂图或投影或录像资料、

植物卡。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认识多种多样的植物。

1、出示植物卡(学生常见的植物)。(有条件可以播

放常见植物的录像资料或带学生走入校园认识常见的植物)

2、提问:你们认识这些植物吗?

3、学生回答。(苹果、小麦、菊花、玉米、西瓜、甘

蔗、柳树...)

实物投影多媒体知道大自然中植物的种类是多种

多样的。

二、描述植物。

1、谈话:你家养花吗?或种有什么植物吗?

2、谈话:你能用图画或语言来描述你家的植物是什么

样的吗?

3、学生在小组中讲述。

4、集体交流。实物投影能描述常见植物的特征。

三、本课小结。

7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比较各种植物的不同与相同。

1、出示投影:桃树与向日葵。

2、提问:你能找出它们的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吗?

3、小组讨论并记录(写下或者画下)

4、交流:1)不同的地方:叶子形状不一样、果实不一

样……2)相同的地方: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都种在土里、都需要阳光和水...

5、板书学生发言。

6、讲述: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任意选两中植物,比

较它们的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发给学生植物卡)

7、学生分组讨论。

8、小组交流。

9、将交流结果记录在课本75页活动记录中。实物投

影植物卡能找出植物的不同与相同;知道植物都有相似的

形态结构,有共同的需求;感受到植物的美,珍惜植物的生

命。

三、布置作业。

任选家中的两种植物,比较它们的不同与相同,并把结

果记录在课本61页的活动记录上。会对各种各样的植物进行

观察比较,找出它们的不同与相同。

四、本课小结。

2.3动物的不同与相同

教学目标

8

过程与方法:

(1)会观察、比较和描述狗、兔等动物的不同和相同。

(2)能够通过画图和文字表述、交流狗、兔等动物的异同。

(3)学会按不同的标准给动物分类。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动物的多样性。

(2)知道动物有相同之处,如都有运动的能力,都由小

长大,繁殖后代,都有对食物、水、空间等的需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小动物,与动物有亲近感。

教学重难点

比较动物的不同与相同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动物卡、录音录像资料、投影或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认识多种多样的动物。

1、出示投影(挂图、有条件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录音或录

像)

2、提问:你见过这些动物吗?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3、小组讨论,汇报:(蜂鸟、丹顶鹤、卷牛、犀牛、

羚羊、蝎子、鸽子、龙虾、熊猫、热带鱼、青蛙……)

4、提问:你还认识哪些动物?

5、小组讨论,汇报。实物投影多媒体知道大自然

中动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二、游戏:猜动物。

1、讲述: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游戏的

规则是这样的:不许直接猜动物的名称,只能问关于动物的

特征,而回答只能是“是”或“不是”。

9

2、游戏:请一同学上前,其他同学问动物的特征。

例如:(老虎)问:它长毛吗?答:是。

问:它是吃肉的动物吗?答:是。

问:它会生蛋吗?答:不会。

问:它有四条腿吗?答:是。

问:它生活在陆地上吗?答:是。

问:……答:……

知道常见动物的特征。

三、本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比较动物的不同与相同。

1、出示投影(挂图)。

2、提问:狗和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3、小组讨论,汇报。

4、小结:(板书)

5、发给学生动物卡,讲述:在动物卡中另选两种动物,

比较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并把结果记录在课本76页活动

记录中。

6、交流汇报。实物投影、多媒体知道动物的相同

之处;会观察、比较动物的不同与相同。

三、给动物分类。

1、提问:根据我们刚才的观察和比较,你能给你手中的

动物卡分类吗?你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2、小组活动:给动物分类。

3、小组汇报活动结果。

4、填写活动结果。实物投影学会按不同标准给动物

10

分类;喜欢小动物。

四、本课小结。

2.4植物•动物•人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比较植物和动物的相似和不同。

(2)会比较人与黑猩猩的相似不同。

(3)能通过文字、语言交流比较的结果。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动物、植物、人等生命的基本需求和共同特征,

要有一定的空间、能生长、能繁殖后代、会死亡等。(2)

知道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人和动物、植物都享有生存的权

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处。(2)

意识到要为自己及其他生物保持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3)

养成爱惜生命、爱小动物、爱护花草树木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难点知道植物、动物、人的相似。

教学准备

萝卜、兔子等的实物或标本,有关尺度等动植物的录像资

料或投影图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11

第一课时

一、比较动植物的不同与相同。

1、教师故事导入新课:兔子与萝卜的故事。(边讲边

出示兔子的标本和萝卜或者制作多媒体课件动画导入)

2、模仿兔妈妈问:你(兔子)和萝卜比比看,有什么不

一样的地方吗?

3、小组讨论,代表小兔发言。

4、再问:萝卜和兔子也有相似之处吗?

5、小组讨论。(教师适当加以引导:出示萝卜和兔子从

小到大的图片)多媒体课件兔子标本萝卜会比较动物

与植物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6,全班交流汇报萝卜与兔子的不同与相同。(教师根据

学生汇报板书)

二、了解大自然中动植物的趣事。

1、播放录像。(奇妙的动物、奇妙的植物)

2、谈话:同学们刚才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

3、小组讨论、汇报。

4、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或植物的趣事吗?上前来说

给我们听听。播放录像资料了解大自然中千奇百怪的动

植物;养成爱惜生命、爱小动物、爱护花草树木的好品质。

三、本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再次比较动植物的不同与相同。

1、出示图片(老虎、金鱼、水草、大树……)

2、提问:这些动植物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和相同之

处?

12

3、小组讨论、记录。

4、代表发言。

5、教师小结:

实物投影能通过语言、文字交流比较结果;知道动

植物之间的共同特征。

三、比较人、动物、植物之间的不同与相同。

1、提问:人是动物吗?

2、出示:人与黑猩猩。

3、小组讨论:人与黑猩猩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

之处?

4、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四、小结:我们都是有生命的,我们需要食物、水、

空气和生活的空间;我们生长,我们也会死亡。实物投影会

比较人与黑猩猩的相似不同;知道动物、植物、人等生命的

基本需求和共同特征,要有一定的空间、能生长、能繁殖后

代、会死亡等;

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

3.1生命离不开水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学会提取植物体内的水。

(2)初步学会安装“观察小草喝水”的装置。

2.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

中起着重要作用。

(2)了解常见食物中的含水量。

13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

起着重要作用。

2、了解常见食物中的含水量。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分组实验用的大试管、植物油、纱布、水果刀、

小烧杯、记录纸。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生命离不开水的资料;蔬菜、水果、

鸡蛋等食物;橡皮泥、小尺、彩笔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朗读小诗:“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

鱼儿游得欢畅;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

2.学生猜这首诗是赞美谁的?为什么呢?

3.揭单元题:“生命之源-水”

(二)自主学习:

1.生命离不开水。

(1)师生讨论:不有些什么用途?

(2)引导学生认识动物、植物和人都离不开水。

2.哪些地方有水。

(1)师生讨论:哪些地方有水?

(2)认识植物体内有水。

(3)学生想办法把带来的植物体内的水挤出来,看看它

们含有多少水?比一比,谁想的办法好。比如手挤、刀拍、

14

捣碎、压汁机等等。

(4)注意事项:注意安全。小刀不要伤着手、损坏桌子

等。

(5)让学生感受植物体内有水。

(6)让学生比较哪种植物体内含的水多?哪种植物体内

含的水少?

(7)我们在吃食物时也补充了大量的水。还补充了大量

的维生素等等营养。

3.比较人体及各种食物中的含水量。

(1)学生新闻记者P24上的内容并完成书上的作业。

4.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

(1)生阅读P24下的实险内容。

(2)按照要求完成该项实验。

(3)把实验结果记在P78的表格中。

(三)课后作业:

课后观察比较哪些动植物体的含有水分多?哪些含有的

水分少?

1、生命离不开水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学会提取植物体内水的方法。

2、初步学会安装“观察小草喝水”的装置。

知识与技能:

15

1、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

起着重要作用。

2、了解常见食物中的含水量。

情感、态度与日俱增价值观:

意识到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植物、动物、人体离不开水的资料;各种食

物含水量的数据;分组实验用的大试管、植物油、纱布、水

果刀、小烧杯、记录纸等。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生命离不开水的资料;蔬菜、水果、鸡

蛋等食物;橡皮泥、小尺、彩笔等。

三、教学内容

一、教学引入:

老师有感情地朗读:“因为有你,小草……;因为有你,……;”

提问:你们猜猜这首诗中赞美的是谁?

为什么水使小草变得嫩绿,使鱼儿游得欢畅,使地球变得美

丽?

16

归纳总结:水是生命之源。

二、生命离不开水

1、提要求:生命离不开水的事例很多,每人在小组内说出

10个,把本组的共同观点写在或画在白纸上。

2、学生讨论。

3、各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4、老师补充人体生命活动离不开水的知识,扩展学生的知

识面。

三、感受并比较植物体内的水分

1、请学生出示各组的水果。

2、启发学生想办法挤出水果中的水分,确定使用一至两种办

法进行活动。

3、告知学生挤水的目的。学生挤水分前要求每种植物的量大

致一样

4、学生汇报结果(哪种植物中的水分多和哪种植物中的水分

少)和感受。

17

四、人体及各种食物中的含水量。

1、提问:你知道我们的身体里含有多少水分吗?

我们喝的牛奶含有多少水?

我们每天吃的米饭、面条、猪肉、鸡蛋、鱼又

含有多少水分?

2、学生猜测或查阅资料回答。

3、学生和老师再补充其它食物含水量的数据,使学生进一步

体会到:我们吃的食物里面都含有大量的水分,补充我们人

体活动的需要。

五、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

1、提问:怎样知道小草每天喝多少水呢?

2、学生讨论:小草放在什么样的容器中?怎样把小草固定?

怎样保证容器中的水是小草喝的?

3、学生设计实验装置。可以用试管,也可以用小玻璃瓶代替。

三、布置作业

课后观察小草喝水的情况,记录在活动记录上

18

3.2观察水

2、观察水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多种感官认识水,并能在观察中发现水的性质。

2、能用语言、文字描述观察水的结果。

3、初步学会认识物体的方法,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水。

4、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学会做溶解实验,理解溶解在日

常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水能产生毛细现象,了解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水的表面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

19

见。

2、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事情,愿意与同学交流看法。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烧杯、滴管、蜡纸或锡纸(铝箔)、方糖(或食

盐)、木筷子、墨水、曲别针(或小钉子);酱油、牛奶、

白醋、糖水(或盐水)、雪碧、水六种液体及热水等。

学生准备:纸巾(或手纸)、硬币、白纸、水杯、调料袋、

塑料瓶盖。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察水,描述水。

导入课题: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生命离不

开水,那么,为什么生命离不开水呢?这普普通通的水究竟

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揭开它的奥秘吧!

1、教师出示一杯水,说:“这是一杯普通的水,请你们利用

自己的感官和桌面上的仪器或身边可利用的物体,观察这杯

看似熟悉的水,希望你们有新的发现。我们比一比,哪一组

发现水的奥秘多,把你们的发现用文字和图画记录下来。也

可以画大星、小星来表示你们的大发现和小发现。

20

2、学生分组活动。

3、教师巡视,鼓励学生从各个角度观察水,并在适当的机会

提出一些问题。如杯中的水是什么样的?当水被溅出、洒出

有什么现象?水滴在别的物体上,会发生什么?...

4、学生分组汇报观察到的现象,从多种角度描述水是什么样

的物体。

5、教师肯定学生的发现,可将重点词语板书,并强调我们是

用多种感官和多种方法认识水的性质。

6、各组比赛:找出六种液体中哪一杯是水,教师要引导学生

寻找最科学的方法:一看、二闻、三尝。教师强调:不认识

的物体不能随便尝,以防中毒。

二、认识水的溶解现象

1、教师问:“同学们,喝过糖水吗?知道它是怎么做出来的

吗?制作糖水的过程中,你发现过什么现象?’’

2、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汇报。

3、教师请学生带着“方糖在水中有什么变化”的问题进行实

验,想想用哪些方法可以证明方糖在水中已经溶解。

4、学生分组实验,老师到小组内倾听,并启发学生思考多种

21

方法证实方糖已在水中溶解。

5、学生汇报。

6、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气体、液体、固体都能溶解在水中。

7、请学生谈谈对溶解的理解。

8、学生动手实践:做一杯快餐汤,教师可提醒学生:除了用

学具外,还可以

9、用其它调料,比一比,哪一组做的汤最好吃。

10、学生谈本组做汤的方法,品尝效果外,还要谈谈新的发

现。

三、布置作业: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里?

它对人们的生活有益还是有害?

第二课时

认识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现象。

1、认识毛细现象。

(1)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实验,认识了水的

22

一些性质。今天,我们继续观察、实验,认识水的其它性质。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现在,我们做个实验,

看看水到底往哪里流?

(2)老师说明实验要求:窄纸巾的下部插入带色的水中,

先猜猜会发生什么现象?再试试真是这样吗?

(3)学生分组实验,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4)学生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

水往上爬的现象?

(5)教师小结:科学上把水沿着缝隙往上爬或四周散开

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2、认识水的表面张力

(1)导入:刚才实验,我们发现水往高处爬的奇妙现象,

其它水还有更神奇的地方,不信,大家试试。

(2)教师讲解往硬币上滴水的实验要求:

每次滴一滴水,记住水溢出来时,一共多少滴?

要从各个角度观察硬币上的水。

先猜测,做好记录,再实验验证。

23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水溢出硬币

前,水的前面呈什么形状。

(4)学生汇报。

(5)教师讲述:水的表面张力有多大呢?让我们继续实

验。强调:杯中的水一定要满;曲别针或小钉子要从杯边缘

慢慢放;先猜测,再实验。

(6)学生分组实验,并试着对现象做出解释。

(7)给学生一个问题:让瓶盖停在水中间。这是一个拓

展活动,一定要让学生动脑想一想,动手试一试。

(8)给学生一个问题:让瓶盖停在水中间。这是一个拓

展活动,一定要让学生动脑想一候、动手试一试。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收获和感想。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多种感官认识水、并能在观察中发现水的性质。

(2)能用语言、文字描述观察水的结果。

(3)初步认识物体的方法,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水。

(4)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

2.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学会做溶解实验,理解溶液在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4

(2)知道水能产生毛细现象,了解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水的表面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

意见。

(2)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事情,愿意与同学交流看法。

教学重难点:

1、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学会做溶解实验,理解溶液在日

常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水能产生毛细现象,了解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烧杯、滴管、蜡纸或锡纸(铝箔),方糖(或食盐)、木筷

子、墨水、曲别针(或小钉子);酱油、牛奶、白醋、糖水

(或盐水)、雪碧、水六种液体及热水等。

2.学生准备:

纸巾(或手纸)、硬币、白纸、水杯、调料袋、塑料瓶盖。

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上一节课研究了生命离不开水,那么为什么生命

离不开水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揭开它的奥秘。

2.揭题。

(二)自主学习:

1.观察水,描述水。

(1)请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和桌面上的仪器或身边的可利

用的物体,观察一杯水,你对这杯水有什么新的发现。我们

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水的奥秘多,把你们的发现用文字或

图画记录下来。

25

(2)学生分组活动。

(3)教师鼓励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研究:

杯中的水是什么样的?当被水溅出来、洒出有什么现

象?水滴在别的物体上,会发生什么现象?当越来越多的小

水滴聚成大水滴时,水形成的圈有什么现象?几滴水从空气

中落下时,呈现什么形状?……

(4)学生分组汇报交流。要求从多角度描述水是什么

样的物体。

2.辨认水。

(1)师出示六杯液体,请学生找出哪一杯是水。教师介

绍辨认方法:“一看、二闻、三尝”。不认识的物体不能随便

尝,以防中毒。

(2)分组活动。

(3)汇报交流。

3.认识水的溶解现象。

(1)研究糖水。糖水是怎么做出来的,糖到水里后有什

么变化?

(2)研究溶解。学生汇报后,教师强调同学们说的“化

了”、“溶化了”等,在科学上叫做溶解。

(3)研究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溶解在水里。溶解在生

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它既有好处也有坏处,说说生活中溶解

的应用。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自主学习:

1、认识毛细现象。

(1)师演示实验:窄纸巾的下部插入带色的水中,先猜

猜会发生什么现象?再试试结果怎样?

26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交流。

(4)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水往上爬的现象?

(5)师生共同小结:科学上把不沿着缝隙往上爬的现象

叫做“毛细现象”。

2、认识水的表面张力。

(1)师演示实验:

往硬币上滴水,大家共同数一数,直到水溢出时,一共

可以滴多少滴水?再从多个角度去观察水面,你能发现什

么?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交流。

(4)师生讨论。得出“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理解“张

力”的意思。

(5)书上P27下方的图中的实验。

(6)学生共同研究这些问题。

(三)课后作业;

1.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里?它对人

们的生活有益,还是有害?

2.完成P27下的两个研究实验。

3.3神奇的水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用科学思维的方法开展调查,并对各种现象进

行解释。

(2)初步运用图画、图表、书面报告等形式,交流调查研究

27

活动的方案和结果。

(3)能初步运用实验方法,说明水污染的危害。

2.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家乡水资源缺乏,及有限的水资源已被污染的情况。

(2)知道水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鱼在污水中的表现,体验水污染对生命的危害。

(2)通过查阅资料,感受水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人体健康

所造成有破坏和影响。

(3)经历考察家乡水的过程,积极提出保护水源,减少污染

的建议。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家乡水资源缺乏,及有限的水资源已被污染的情

况。

2、知道水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准备学校附近一些水资源的图片资料。准

备一些污水。

2.学生准备:自带一些洗涤用品。

课时分配: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1.说说周围的水资源情况:

(1)在你家或我们学校附近,你观察到的这些水资源,

你对他们有什么了解?或者说你对这些水有想说些什么?

28

(2)学生回答。

2.提出研究性的问题:

(1)教师根据回答列出几个小专题:

A.家乡水资源状况;

B.污水对动物的影响;

C.污水给工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

D.水污染的原因。

3.4人小组选择研究课题并制定研究计划:

(1)根据以上的几个问题,选择一个,4人小组共同研

究。要求先制定研究计划。

(三)小结本课。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入新课。

(二)外出考察: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外出考察并完成考察报告。

(三)整理阶段。

课后把自己考察的情况,做认真的分析,可以查阅一些

书籍等资料,结合自己的研究写出自己的研究性报告。报告

中可以包括考察情况分析、各种建议等。

(四)完成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各组将研究报告贴在

班级黑板报中。

(五)课后延伸:

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考察项目,继续查阅有关资料,完

善自己的研究报告。

家乡的水资源

29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利用科学思维方法开展调查,并对各种现象进行

解释。

2、初步运用图画、图表、书面报告等表达式,交流调查研究

活动的方法和结果。

3、初步运用实验方法,说明水污染的危害。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家乡水资源缺乏,及有限的水资源已被污染的情况。

2、知道水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鱼在污水中的表现,体验水污染对生命的危害。

2、通过查阅资料,感受水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人体健康所

造成的破坏和影响。

3、经历考察家乡水的过程,积极提出保护水源,减少污染的

建议。

30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我国缺水城市的统计图、本地水污

染的资料及图片。提前调查学校附近的水域,选择已被污染

的水域带领学生考察。调查计划表,配好的四种污水:洗衣

粉水、洗头液水、洗涤剂水、肥皂水。

学生准备:自带1-2种洗涤用品,记录本,彩笔。

第一课时

1、导入阶段

(1)教师提问:“关于家乡的水,你知道哪些事情?还想

知道哪些事情?”学生可能说出一些有关家乡水的事情,也可

能提出许多问题。如:家乡的水是怎么污染的?喝了污染的

水,人会得什么病?污染的水对植物、动物有多大影响?

(2)教师引导学生把众多问题归类,确定几个小专题。如:

家乡水状况

污染水对动物的影响

污染水对植物的影响

31

污染水给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

水污染的原因

(3)按对问题的兴趣或家庭距离的远近自由分组,并给本

组起一个富有个性的名字;自荐或推荐组长。

(4)在组长的带领下,全体组员共同制定调查计划表。

(5)各组汇报调查计划,其它组提出意见或建议。

(6)师生共同修改、完善调查计划。

2、调查阶段

(1)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考察学校附近的污染水域,寻

找污染源。建议用摄像机或照相机记录污染的场面,学生还

可以带瓶子,取些污染的水做样品,观察其颜色、气味……

(2)在小组长带领下,学生访问有关专家或家长、教师等。

建议带录音机录音。

(3)小组成员到新产品阅览室、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

以上活动,教师一定要强调注意安全。

3、整理阶段

32

(1)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分析、处理、加工有关资料,

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汇报。

(2)组内各成员确定自己的汇报内容和形式,教师到各组

倾听,教师给各小组提出汇报内容和形式的建议。

第二课时

4、汇报阶段

(1)教师导入:“经过同学们的大量调查研究,你们对家

乡水资源已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现在请各小组汇报。“

(2)各组采用演讲、图片、图画、录像、实验等形式汇报

本组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其它同学认真倾听,可以提出

问题,也可以评价汇报组的表现。争取形成互相交流、互相

激励的氛围。

(3)教师小结:听了你们的汇报,老师真是很惊喜。短短

几天时间,你们收集了这么多的资料,充分说明家乡水资源

的缺乏和污染状况,你们真的很棒,教师相信你们,一定会

为家乡的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教材分析】

我执教的这一课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

33

课《观察水》第二课时。本课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认识毛

细现象。第二部分:发现水的表面张力。最后为拓展活动:“让

瓶盖停在水的中间。”目的是考察学生对表面张力的理解和应

用。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方面的目标:

1、能区分什么是预测,很么是事实。

2、能用语言、文字描述观察水的结果。

科学知识方面的目标:

1、知道水能产生毛细现象,了解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水的表面张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

难点:通过探究感知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

34

【教法与学法】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0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究过程。学生采用分

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经过预测、实脸、观察、汇报交流的探

究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命离不开水。不仅水的作用很

重要,它还有

许多神奇的地方。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水的神奇之处。

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现在,我们做个实验,

看水往哪里流?

二、探究过程:

(—)认识水的毛细现象:

1、实验:如果把纸巾的下部插入水中,猜猜看会发生什么现

象?

学生猜测。

35

动手实验,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并做好实验记录。

汇报交流:各组汇报,教育学生要学会倾听。

2、扩展思维:提问学生,除了纸巾以夕卜,还有哪些物体也能

是水自动向

上升?

学生回答。

学生继续用其它物体实验,也发现这些物体能使水自动向上

升。

对于这些现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题,老师帮学生筛选问题。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

象?

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物体,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小组讨论一下。

教师小结水的毛细现象。

(二)识水的表面张力

1、谈话:刚才实验,我们发现了水往高处升的奇妙现象,其

实水还有更多神奇的地方。我们就往硬币上滴水的实验。

2、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滴管的方法。

36

3、学生动手做之前,让学生先猜测。

4、开始实验,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

5、汇报交流:猜测的结果、动手做的结果、水溢出硬币的形

状。

学生提问题,并让学生试着解释。

教师告诉学生:这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引起的。

(三)认识水的表面张力的大小

1、谈话:水的表面张力有多大呢?我们继续实验。实验的内

容是把曲别针放入装满水的杯中,装几枚水能溢出来。

2、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实验方法。

3、先猜测,再实验,做好记录。

4、汇报交流:猜测的结果与最终结果是否一样?为什么?

5、水的表面张力的应用:有一种虫子就是利用水的表面张力

在水面上爬行。北京的一家公司利用水的表面张力制作了水

的表面张力测量仪对水的成分进行分析、测量水位、水

的黏度等。

37

三、课堂评价

1、讨论:通过这节课的探究活动,你有什么感想?你想说点

什么?你觉得水神奇吗?

2、师小结:水的神奇之处还有很多,再今后的学习中还会有

更多的发现。

3、评选活动:在这节课中,你认为哪些小组和同学表现好呢?

评出探究最好的小组、合作最好的小组、最善于

倾听的小组、发言最积极的小组;探究之星、

守纪之星、合作之星、科学之星。

四、课后拓展

课后试一试:怎样把瓶盖停在水的中间?思考后再试。

3.4地球上的水

4、地球上的水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从适当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38

2、能向大家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知识与技能:

了解自然界水资源水资源的分布。

知道淡水资源十分缺乏。

了解淡水在工农业生产、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大自然中的美丽的水体,产生喜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体验缺水的痛苦和节水好处。

养成节水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美丽水体的图片、烧杯、小勺、

滴管。

学生准备:查找水的分布资料,调查学校、家庭

浪费水的现象,收集节水的有关措施。

39

三、教学过程:

1、欣赏自然界美丽的水体。

(1)教师导入:同学们,当你打开世界地图或面对地球仪

时,呈现在眼前的大部分面积是什么颜色?你知道,那是什

么吗?那就是地球表面数量最多的水。它覆盖了地球的大部

分表面。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水在生命活动、工农

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其实,水在旅游资源的开

发和利用上也有重要作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2)教师出示多幅美丽水景的图片或课件,先问学生:你

知道这是哪里吗?看到这些景象你有什么感受?再请学生把

自己知道的美丽水景的事情告诉大家。如果能拿出图片就更

好了。

(3)教师小结:这些美景都是地球上江河湖海的水给自然

界带来的种种奇观,把大自然打扮得绚丽多姿,给我们生活

带来欢乐,给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效益。

2、指导学生亲身感受淡水资源的缺乏。

(1)教师讲授:尽管地球表面大多数被水覆盖着,但这些

水中绝大部分是海水,真正与我们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

的淡水却很少、很少。阿根廷有位专家打了一个比方……

(2)教师提出要求:请你们参照教材第32页上图,用杯

子、小勺、滴管分别取出“地球上所有的水”、“淡水,,、“可开

40

发利用的淡水”。

(3)学生分组活动。

(4)学生汇报动手做后的感受。

3、引导学生讨论淡水的用途。

(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充分发表意见。

(2)教师介绍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的事例。

(3)师生小结: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都需要水。

以上活动步骤,还可以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

把本组的观点,用粉笔写或画出来,张贴在黑板上,由本组

代表汇报发言。

4、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浪费现象,提出节水措施。

(1)教师提出问题,生活中有哪些高浪费水的现象?你能

为节水做些什么?

(2)学生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由于三年级学生水

平有限,只能提出常见浪费水现象和简单的节水方法,教师

要鼓励学生、肯定学生。

(3)教师补充农业、工业等高科技节水技术。

41

(4)教师小结:节水是全社会的大事情,我们小学生一定

要从自己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人人树立“节约水光荣,浪

费水可耻”的思想。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做节约用水的

小尖兵!

四、布置作业

1、体险活动:把家里自来水总开关关掉,既

不做饭,也不冲厕,体险全家人究竟能忍耐到什么程度。

2、用大号可乐瓶装水,量一量并算一算,你

家一天大约用多少升水。

3、收集或自编一个节水的广告词,做成宣传

单或循规蹈矩告示牌,贴在或插在适当的位置。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能从适当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能向大家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2.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

(2)知道水资源在工农业生产、人类中的应用。

(3)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大自然中美丽的水体,产生喜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意识到水资源的缺乏,我们应该保护它。

(3)体验缺水的痛苦和节水好处。

42

(4)养成节水的行为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油菜花、棉签、干蜜蜂(没有计学具、工具箱的学校

可以选择别的昆虫)、小塑料袋、放大镜。

教学重难点:

1、知道水资源在工农业生产、人类中的应用。

2、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

课时分配: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含课后活动)

(一)导入新课:

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

1.欣赏自然界美丽的水体。

(1)观察地球仪,认识地球上水的分布。

(2)师生共同欣赏自然界中美丽的水景,感受大大自然

的美丽。

2.指导学生亲身感受淡水资源的缺乏。

(1)尽管地球表面上大多数被水覆盖着,但这些水中绝

大部分是海水,真正与我们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

却很少、很少。

(2)模拟感知地球上的水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P32页。

学生分组操作。

(三)小结本课。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含课后活动)

(一)导入新课:

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

43

1、引导学生讨论淡水的用途。

(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充分发表意见。

(2)教师介绍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都需要水。

(3)师生小结: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都需要水。

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先分组讨论发言,形成一个小

组意见,写在纸上,然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向全班发言,

最后把各小组的内容张贴在教室内的墙上。

2、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浪费水现象,提出节水措施。

(1)师生讨论。

(2)老师补充介绍农业、工业等高科技节水技术。

(三)作业:

想象,如果没有水了,将会怎么样?

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

4.1常见材料

1、常见材料

教学目标:

1、认识一些常见的材料。

2、能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的分类。

教学准备:

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各种问物体,包括教室内、学校

44

中、家中、各种学生

常见场景中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谈话导入

2、学生说说每天生活的卧室中的物品都有哪些材料做成的?

材料就是用来做各种物体的东西。

二、认识常见材料

1、你能将不同的物品分类吗?

学生讨论分类

汇报分类结果

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2、学生讨论、比较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

(金属、塑料、木材、橡胶、玻璃、纸等)

学生把自带的各种材料做成的物品进行比较,讨论。

45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小结: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依据这些特点可以做

成不同的物品,满足我们各方面的需求。

3、把p49页照片中各种物品所用的材料记在活动记录上。

集体交流

4、关于材料,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你还有什

么问题,想研究些什么?

学生提问,师写。

选择几个在课上集体讨论解决。

三、作业布置

选择合适的问题,课后继续研究。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材料。

2.能名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

(二)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些常见的材料。

2.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