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历史必然性教材_第1页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历史必然性教材_第2页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历史必然性教材_第3页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历史必然性教材_第4页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历史必然性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社会物科院1班第一组1840——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10月新民主主义社会建立1949——1956过渡时期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必然偶然晚清时康有为、梁启超等发动的戊戌变法运动有可能引导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条件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才能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以及民国初年由同盟会改组的中国国民党,是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有可能通过推翻清政府把中国引导到资本主义社会。在中国,哪一种政治势力能够领导人民赢得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它就能够取得引导中国走何种道路的主导权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国家分裂,人民涂炭。五四运动后,国家情势发生很大变化,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1921年,中国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中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可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逐渐主导了中国革命的方向。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根据地和解放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真正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主导力量。最终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起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取得引导中国走何种道路的主导权由于中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软弱,辛亥革命后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被袁世凯窃夺了。但是戊戌维新未能成功。政治条件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保证。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执政党,这是决定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各级政权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条件。民族资产阶级此时虽然成为革命的对象,但工人阶级仍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着同它的同盟关系,从而有利于争取和改造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利于向社会主义过渡。我国执政党的性质决定了我国必将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条件新民主主义社会含有社会主义因素和资本主义因素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因素农民小商品经济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之上的,所以农民具有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

资本主义因素社会主义因素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带有若干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经济方面的社会主义因素。工人阶级领导权、工人阶级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政治方面的社会主义因素。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和非社会主义因素彼此斗争着如果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长并取得最终的主导地位,最后,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改造甚至至消灭,从而使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条件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是实现过渡的经济条件。①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及近代化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特别是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商业采取保护的政策,使濒临危机的民族工商业得到新的发展,进一步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生产力基础。

②在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中,不仅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先进的生产力,更重要的还有处于领导地位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国营经济是通过没收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和接收英美在华企业而建立起来的。国营经济的建立使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最主要经济条件。经济条件国际条件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外交上不承认、经济上禁运、军事上威胁的政策。1950年的朝鲜战争,使中国与西方本就很紧张的关系更趋紧张。中国不但不可能从西方资本主义大国获得什么援助,而且连正常的贸易交往都不可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勃兴,特别是苏联在战后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东欧出现一批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亚洲各国民族民主运动有了新的发展,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苏联中国建设进行支援当时国际上东西方冷战正炽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VS西方国家的敌对态度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对我国的支援也促使了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1929年—1933年,由美国引起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深陷经济、政治、信仰灾难的恐慌之中,资本主义的吸引力在危机中不断下降。在经济危机打击下,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华经济掠夺,日本则悍然发动侵华战争。民族危机促使人们寻找新的出路。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辉煌成绩,社会主义的影响力迅速彰显。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大多对苏联社会主义表达了好感,他们把苏联的成功归因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马克思主义。知识界在对未来中国发展道路进行思索时,不少人表达了对社会主义的热切追求,社会主义思想由此达到高潮。国际条件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态度来看1944年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役中大溃败,引起大后方知识界、工业界人士对国民党政府执政能力的怀疑。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悍然撕毁“双十协定”,拒绝组织联合政府,发动内战,使期望和平的人民和知识界更加坚定地站在了中国共产党一边。民主党派纷纷明确表态支持中共的政治、经济主张。那时,就连主张第三条道路的知识分子也不反对在中国实施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得到了工农大众的支持,得到了知识分子的理解,得到了民主党派的拥护。从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发展来看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就有大同思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不仅是儒家的追求,也是普通百姓的追求。大同理想较易与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在这方面,孙中山的思想是一个典型。在三民主义中,被孙中山最看重的是民生主义。所谓民生主义,孙中山用的英文词就是socialism。这个英文词通常被翻译成社会主义,孙中山以为翻译成民生主义更好。有时候,孙中山直接用社会主义来说明他的民生主义主张。1912年,孙中山曾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为理想的社会主义国家,希望做到“我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实际上,孙中山所要建立的不是没有资本家的社会,而是不要大资本家的资本主义社会。但孙中山又强调,他的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好朋友。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演讲时强调指出:“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三民主义之中的民生主义,大目的就是要众人能够共产”。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人民中是有影响的。这也在一定意义上形成了历史选择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是照耀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主要矛盾,决定着革命的性质和任务。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和党的主要任务也必然要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变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要用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法去解决。这就要求中国革命必须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国家的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在全国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国家需要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也必然出现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不能不发生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我国个体农民,特别是在土地改革中新获得土地而缺少其他生产资料的贫下中农,确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民主革命胜利后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必须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解决。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反应了历史的必然首先,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只有加速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状况,更快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其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只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之间的矛盾,解放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束缚的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

再次,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

总之,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是具有现实依据的,是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的,反映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内容: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实施,就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亦称三大改造.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1953年到1957年背景: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物质基础: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造: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建立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改造。性质:这是一条把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造结合起来的总路线。目地:为了贯穿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内容:以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项目为中心,以694个大中型项目为重点,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影响: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了绝对的优势。在国民收入中,1957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由1.5%提高到56%,公私合营经济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则由71.8%降低到3%,资本主义经济由7%降低到l%以下。成就这表明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卓有成效的,确实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总结:

为什么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前途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

按照一般社会发展规律,封建社会是由资本主义社会来取代,然后再由社会主义社会来代替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则走了一条特殊的道路。

中国曾经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是在这样的社会发展阶段出现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的。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无力担当这场革命的领导任务,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能由无产阶级先进政党来领导。

这样,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划分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两大历史阶段。在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以后,既然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