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类新工科创新人才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探索_第1页
环境类新工科创新人才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探索_第2页
环境类新工科创新人才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探索_第3页
环境类新工科创新人才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探索_第4页
环境类新工科创新人才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引言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对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有着坚定的决心。在国内经济发展转型换挡、国际关系格局对抗性增强、环境资源约束趋紧的复杂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系统性和交叉性日益增强,给环境类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考量。[1]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是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引擎。培养具有复合知识体系、卓越实践能力的新工科创新人才是环境类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需求,也是我国环境学科领跑全球、环保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现实需要。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要求将课程育人作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充分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2]本文探索了课程思政在环境类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中的融入模式,将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为新时期加强环境类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一定参考。二、培养目标: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青年科技人才支撑新时期环境类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应聚焦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需要,培养具有高度生态文明素养的面向未来环保产业前沿,具有创新型思维、复合型知识体系及卓越工程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这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环境高质量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一)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环境学科的发展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重大问题为牵引,家国情怀应当成为环境人才的核心素养。[3]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国家总体战略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特征也首次加上了“美丽”二字。[4]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之一,彰显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面向建设美丽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环境领域的创新人才培养为保障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青年科技人才支撑。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要培养一批政治强、本领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5]因此,涵育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是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培养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的前提保障。(二)塑造具有复合背景的科技人才环境学科是具有极强复合性的应用学科,其人才培养应体现学科交叉、通专融合的特点。[6]国家生态环境建设任务艰巨、情况复杂,其内容不仅涉及生态健康、环境健康,也涵盖水、土和气等介质健康及生态环境的立法、监督、执行和绿色经济等领域。因此,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创新。从学科属性来看,生态环境问题涉及地球、生命、化学、材料、管理等学科,核心是环境技术、环境工程、环境管理和环境科学。在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大背景下,实际工业活动产生的环境问题复杂性决定了交叉学科教育的必要性。[7]自2017年起,教育部积极推动新工科建设,旨在应对新一轮产业和科技变革背景下的颠覆性、创新性技术人才的培养。2019年4月,教育部联合13个部门联合启动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建设,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培养国家战略急需人才。[8]在教育部首批公布的612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环境学科位列其中。新工科建设将学科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的高度,将传统学科进行改造和升级,探索学科建设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三)培育具有科学家精神的领军人才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精神成人”的任务。2019年6月,《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指明了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即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9]未来的国际竞争日益聚焦科技实力和创新人才的竞争。时代赋予了青年领军人才重要的使命,要在重要领域、关键方向上取得实质性的技术突破。科学研究最本质的特点是创新,最本质的特征是不畏艰难、敢为人先、勇攀高峰。[10]青年人才唯有充分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培养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经得起创新路上的挫折和考验,实现在学科领域的原始创新,为科技竞争集聚智慧和力量。三、建设的必要性: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2020年5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11]课程思政教育不仅要关注课堂上的育人,也要重视依托于课程的各种教学方式。实践类课程帮助学生实现从理论学习到实际应用、从认识社会到接触社会再到服务社会的成长,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题中之义,更是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12](一)解决思政元素挖掘不充分的问题实践类课程思政是高校课程思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时代新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将思政教育融入环境类实践课程,探索课程内容、方法和结构的创新,能够很好地解决思政要素挖掘不充分的问题,从而提升育人效果。在实践类课程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能够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在环境类实践课程中体现思政教育的元素是课程思政的工作内涵,也是促进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思政课与专业课的生成性关系较易建立,即找到两者的契合点。[13]环境类实践课程强调应用性和授课的灵活性,课堂内容与社会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这是与环境学科应用性强、价值导向鲜明的特点密切相关的。在环境实践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不仅要将环境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教授给学生,更要让学生了解国家发展对环保产业的需求和政策导向,明确环境人的创新创业如何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这类课程本身就具备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契合点。(二)解决思政教育说教性强的问题课程思政在实践类课程中的融入是以问题的解决为导向,通过实践性的学习和探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其学科伦理教育,能够有效解决思政课程说教性强的问题。目前,理工科开展课程思政亟待探索和完善。从学生特点来看,理工科学生对社会问题相对不敏感或缺乏兴趣[14],学生易于接受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难以从感情和思想层面进行理想内化,即价值塑造的难度相对较大。从就业意向来看,专业和任职的匹配度有待提升,部分学生倾向于选择薪资高或更热门的行业就业。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从事环保产业的毕业生倾向于直接进入企业总部,不愿意去环境治理项目一线开展工作。要解决上述问题,不能简单依靠说理性思政教育,更不能生搬硬套理论和案例,而应通过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循序渐进、润物无声地进行价值塑造。因此,实践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教学方式展开,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育人效果。(三)解决专业教师育人意识不强、能力不足的问题实践类课程的课程思政融入可通过组建一支复合型的师资队伍,解决现有专业教师育人意识不强、能力不足的问题。从目前课程育人的情况来看,存在教师开展思想育人的意识不强、课堂教学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导等问题。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应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实践类课程以品德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通过聚合校内专家与产业专家、融合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建设一支具有高度育人素养的课程思政育人队伍,以解决目前教师存在的思政元素不敏感、思政理论水平不高及灵活运用能力不强的问题。四、路径探索:加强实践类课程思政建设,培养环境类新工科的时代新人把课程思政融入实践教学环节,将生态文明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培育学生建设美丽中国的情怀与使命感,培养学生落实国家重大环境战略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为解决全世界环境问题贡献中国智慧的创新力。本文以环保产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为例,探索该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模式。(一)将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和实践贯穿课程全链条该课程以环保产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和生态文明观的培育与实践为核心教学内容,将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和实践贯穿课程全链条,通过绿色课程、绿色实践和绿色竞赛“三级助推”模式,强调知识构建、能力养成、素质培育和价值塑造四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培养家国情怀、传递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潜能,培养具有高度生态文明素养的一流拔尖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在理论教学部分,邀请校内学科带头人讲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让学生充分了解国家在生态环境领域和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战略布局,增强专业自信。由院士、长江学者等专家结合重大专项、课题项目,讲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战略;企业家结合环保一线案例,讲授国家战略和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例如,教师为学生讲授扬子江生态文明中心项目对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江生态环境修复的重要意义,国家战略与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的探索实践,水资源循环利用和水生态环境改善课题实现的重要性与关键点,工业、市政和环境三位一体的环境产业如何实现等问题。在实践教学部分,教师带领学生走访环境企事业单位,深度了解环境类企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示范性修复工程。教师通过从理论到实践的育人元素布局,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战略的意识,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二)融通两个课堂,实现从知识传授到价值塑造的育人目标课程思政建设融入实践类课程应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以学生为中心,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融入育人全过程。课程思政的关键是以隐性教育方式将知识传授融入能力培养过程,从而实现价值塑造的育人效果,因而要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在环境创新创业类课程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明确了课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路径。授课过程要关注学生的观点、了解学生的困惑和需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创造力,真正解决学生的现实思想困惑,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思考,从而培养其创新精神。因此,课程育人路径必须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师生互动[12],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实践过程中融入知识传授,提升育人效果。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带领学生去一线企业走访,到环保企业总部、一线污水厂实地学习,增强实践技能。从实践到实训,学生自选项目、自主组队参加创业大赛,将比赛作为课程考核的主要形式,实现跨专业碰撞、跨学科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三)组建跨学科授课团队,建立协同育人的工作队伍课程思政建设是育人的重要举措,要求所有教师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形成协同育人效应。一是根据课程建设目标,组建跨学科、跨行业的师资队伍,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课程分五个模块邀请专家授课,模块包括生态文明理念与环保行业发展、创新思维与创业机会、创业能力与团队建设、市场营销与企业管理及创业资源与创业融资。授课团队包括环境、管理、经济、电子等学科的专家学者和实践教学教师,包括来自环保、金融、建筑、水务等各行业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还包括产业化平台负责人等。二是根据课程保障制度的建设要求,建立专家师资库和课程实践平台,保证课程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建立校内外专家聘请考核标准和制度,充分发挥实践教学主管部门的教学督导作用,对思政目标设计的正确性和实际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思政教学的正确方向和实际成效。[15]课程建立了由院士、长江学者等校内专家和环境类龙头企业高管共同组成的师资库,通过机制保障一流的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课程育人的协同效应。五、结语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环境类实践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以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青年科技人才支撑为目标。一方面,要将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和实践贯穿课程全链条,通过融通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实现从知识传授到价值塑造的育人目标。另一方面,要强化学科交叉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理念,组建跨学科授课团队,保障协同育人的一流师资队伍,从而解决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