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2025届高一下生物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2025届高一下生物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2025届高一下生物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2025届高一下生物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2025届高一下生物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2025届高一下生物期末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种群的是A.生活在同一森林中的所有食草动物B.培养在同一培养皿中的所有的大小两个种的草履虫C.种在同一块地里的所有的二倍体小麦和普通小麦D.生活在某一地区的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等所有的人2.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中,作为生命活动主要承担者的是A.无机盐B.水C.蛋白质D.核酸3.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凋亡、坏死和癌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胞内酶活性增高是导致细胞趋向衰老的主要原因B.细胞凋亡与极端的物理、化学等因素关系十分密切C.细胞凋亡和坏死时释放的细胞内容物都会伤害周围细胞D.各种致癌因子可改变正常细胞的遗传物质进而诱发癌变4.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传粉应A.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 B.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C.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 D.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5.某地区的两个湖中都生活着红褐色和金黄色的两种相似的鱼,该地区有时会发洪水。对于这两种鱼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作出了两种假设:假说甲认为它们起源于同一种灰色鱼;假说乙认为湖I中原来只有红褐色鱼,湖II中原来只有金黄色鱼。DNA分析表明湖泊Ⅰ中的红褐色鱼与湖泊II中的红褐色鱼亲缘关系最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假说甲考虑到可遗传变异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B.发洪水时这两个湖中的鱼发生了混杂,这一说法支持假说乙C.DNA分析结果支持假说乙D.假说甲考虑到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6.下面的实验过程错误的是()A.脂肪鉴定:切取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B.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观察C.质壁分离现象:撕取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D.还原糖的鉴定:向试管内注入苹果组织样液→注入刚配制的斐林试剂→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中并加热→观察7.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以下各组之间的数量关系一定不相等的是()A.染色体数目与着丝点数目 B.染色体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C.核DNA分子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 D.染色体数目与核DNA分子数目8.(10分)某DNA分子有5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鸟嘌呤300个。该DNA进行连续复制,经测定,共消耗了周围环境中3000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则该DNA分子共复制了多少次A.3次 B.4次 C.5次 D.6次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为某家系单基因遗传病(基因用A、a表示)的系谱图,据图回答:(1)此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2)Ⅲ2和Ⅲ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3)若Ⅲ1与一个该病女性携带者婚配,则他们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_____。(4)如果Ⅲ1患有红绿色盲(基因为b),其双亲色觉正常,则Ⅱ2的基因型为_____,若Ⅱ1和Ⅱ2再生一个孩子,两病兼患的概率是_____。(5)研究该遗传病的发病率及其遗传方式时,正确的方法是(____)①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②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遗传方式③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遗传方式④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10.(14分)如图甲是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的坐标图,图乙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纵坐标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H→I段表示发生了_________作用。(2)图甲CD段对应于图乙中的__________;B→C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图乙中,A图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______(填序号)。(4)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甲图的__________段。11.(14分)请根据下图,分析并回答:(1)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过程。图甲所示为遗传信息的____________过程;(2)图乙为____________的结构示意图;其功能是识别和____________;(3)RNA有三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图乙中的反密码子为UAG,则对应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_,密码表中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___________个。12.如图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中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①、②过程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2)①过程发生所需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过程发生所需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合成胰岛素,共含51个氨基酸,控制其合成的基因上至少含有脱氧核苷酸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食草动物不是同一种生物,不属于一个种群,A项错误;大小两个种的草履虫不属于同一物种,B项错误;普通小麦属于六倍体,和二倍体之属于不同物种,C项错误;生活在某一地区的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等所有的人属于同一物种的一个种群,D项正确。2、C【解析】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A错误;水与新陈代谢有关,B错误;生物体内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体现者,C正确;核酸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错误。【考点定位】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名师点睛】蛋白质功能具有多样性:(1)有些蛋白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2)催化作用,即酶;(3)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运输氧气;(4)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5)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3、D【解析】试题分析:A、细胞衰老后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A错误;B、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B错误;C、细胞凋亡是正常的生命过程,对有机体是有利的,C错误;D、各种致癌因子可引发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进而诱发癌变,D正确.故选:D.4、C【解析】

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其异花授粉的过程为:首先去雄,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然后套袋,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柱头上,在套上纸袋。【详解】A.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说明雌蕊已经成熟,此时已经完成了自花传粉,A错误;B.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不能阻止其自花传粉,B错误;C.花蕾期,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可以防止自花传粉,C正确;D.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可以防止异花传粉,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豌豆的传粉方式的特殊性,明确豌豆严格进行自花传粉和闭花授粉,在花未开之前就已经完成了授粉。5、D【解析】

本题是生物进化和新物种形成的假说分析,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假说甲认为这两个湖泊中的鱼没有任何亲缘关系,是通过长期的变异形成的两个物种,而假说乙认为两个湖泊中分别存在两种鱼,但由于洪水的原因使两个湖泊中的两种鱼混在一起。【详解】A、假说甲认为它们起源于同一种灰色鱼,是因为可遗传的变异形成了两种鱼,A正确;B、假说乙认为Ⅰ中只存在红褐色鱼,湖Ⅱ中只存在金黄色色鱼,发洪水时,这两个湖中的鱼混杂在一起,B正确;C、DNA结果证明了两个湖泊中红褐色的鱼亲缘关系近,说明两种鱼不是自己进化形成的,而是在湖泊发生洪水时混在一起的,支持了乙的结论,C正确;D、假说甲只考虑了变异的作用,但没有考虑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正确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6、B【解析】

1、脂肪鉴定实验的步骤为:取材→切片(切取花生子叶薄片)→制片(该过程中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进行染色)→观察。2、线粒体观察:取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制片→观察。3、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装片→观察→滴入0.3g/mL蔗糖溶液→观察。4、还原糖的鉴定:向试管内注入苹果组织样液→注入刚配制的斐林试剂→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中并加热→观察。【详解】A、脂肪鉴定实验的步骤为:切取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A正确;B、观察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B错误;C、观察质壁分离实验的步骤为:撕取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C正确;D、还原糖的鉴定:向试管内注入苹果组织样液→注入刚配制的斐林试剂→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中并加热→观察,D正确。故选B。【点睛】检测脂肪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7、B【解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DNA数目以及染色单体数目变化曲线:【详解】A、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与着丝点数目是始终相等的,A错误;B、染色体复制前,染色单体数为0,染色体复制后一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着丝点分裂后,染色单体又消失为0,染色体数目却始终不会为0,B正确;C、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只要存在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上含有一条DNA,此时DNA分子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始终相等,C错误;D、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前,染色体数:DNA数=1:1,;经过染色体复制后,染色体数:DNA数=1:2,D错误。故选B。8、B【解析】

1、DNA分子的两条链上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G=T+C=50%。

2、DNA分子复制n次,消耗的某种核苷酸数目=(2n-1)×DNA分子中的该核苷酸数。【详解】由题意知,一个DNA分子含有500个碱基对,即1000个脱氧核糖核苷酸,其中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为300个,那么该DNA分子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000-300×2)÷2=200个。该DNA分子连续复制n次后,总共消耗周围环境中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个数是(2n-1)×200=3000个,解得n=4。故选B。二、非选择题9、常染色体隐性2/35/6AaXBXb1/16C【解析】

II1和II2婚配生下来III3为患病个体,故为隐性遗传病,由于II1为正常个体,故不可能是伴性遗传病,故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1)II1(正常父亲)和II2(正常母亲)婚配生下来III3为患病个体,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II1和II2个体的基因型均为Aa,故III2的基因型为1/3AA和2/3Aa,II3和II4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Aa和aa,故III5个体基因型肯定为Aa,故Ⅲ2和Ⅲ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1=2/3;(3)若Ⅲ1(1/3AA,2/3Aa)与一个该病女性携带者(Aa)婚配,则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2/3×1/4=1/6,故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1-1/6=5/6;(4)如果Ⅲ1患有红绿色盲(基因为b),其双亲色觉正常,则Ⅱ2的基因型为AaXBXb,Ⅱ1的基因型为AaXBY,则生一个两病均患的概率=1/4×1/4=1/16;(5)研究该遗传病的发病率时,是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进行计算,而研究遗传方式及其遗传方式时则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故选C项。【点睛】解答遗传系谱图问题,需熟练地、准确地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并能快速推断出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及概率,在进行两种遗传病概率计算时,需要分开进行,然后再使用乘法定律得出最终结果。10、(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受精A和DDNA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ABDECD【解析】

分析甲图:AG表示減数分裂过程,IH表示受精作用;分析乙图:A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C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细胞处于減数第一次分裂后期,E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F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详解】(1)图甲中相关物质的含量变化为2a→4a→2a→a→2a,表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H→I段表示发生了受精作用,之后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主要是有丝分裂。(2)CD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对应于图乙中的A和D;B→C变化的原因是DNA的复制。(3)图乙中,A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初级精母细胞,由分析可知,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ABDE。(4)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坐标图的CD段。【点睛】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有丝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不变,DNA数目减半。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和DNA都减半。有丝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要分离。有丝分裂前DNA复制一次分裂一次,减数分裂DNA复制一次分裂两次。

1个细胞有丝分裂产生2个细胞,减数分裂1个细胞分裂产生4个细胞。减数分裂I前期同源染色体要进行联会,有丝分裂无联会现象。11、转录翻译翻译tRNA转运mRNAtRN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