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第三中学生物高一下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第三中学生物高一下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第三中学生物高一下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第三中学生物高一下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第三中学生物高一下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第三中学生物高一下期末调研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与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个脱氧核糖上都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B.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酶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C.DNA分子复制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不需要能量D.双链DNA分子中,碱基的数目和脱氧核糖的数目是相等的2.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量砍伐的森林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如果气候适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可以演替到森林阶段C.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3.经统计发现,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A.雌配子数:雄配子数=1:1 B.含X的配子数:含Y的配子数=1:1C.含X的精子数:含Y的精子数=1:1 D.含X的卵细胞数:含Y的精子数=1:14.下图是同一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图①②③④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B.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C.该生物体叶肉细胞中共含有6个DNA分子D.图③过程会发生基因重组5.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A.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B.非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D.染色体变异时一定伴随基因结构的改变6.具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内含60个腺嘌呤,如果连续复制2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个数A.60 B.80 C.120 D.180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雌性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为4条)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1)图1中a~c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___;由图2可知,此动物是____倍体。(2)图1中的数量关系由I变化为Ⅱ的过程,细胞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___________;由Ⅱ变化为Ⅲ,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3)符合图1中Ⅳ所示数量关系的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与图1中__________阶段对应的细胞内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4)丁细胞中A基因与a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相当图1的____阶段;若丁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DdA的子细胞,其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①上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形成__________,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授粉,说明已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对b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_______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10.(10分)下图中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Ⅱ-4无致病基因。回答下列问题:(1)甲病致病基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性基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2)若(1)中判断正确,则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Ⅲ-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3)如果Ⅲ-2与Ⅲ-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4)若Ⅱ-2的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后产生了2个基因型为AXbY的精子(染色体组成见图,其他染色体暂不考虑),产生异常的原因可能是_____。(5)在下图中画出另外2个精子的染色体组成并标注基因位置(其他染色体暂不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用下面括号中的字母补充完善概念图:(A.DNAB.转录C.翻译D.蛋白质E.密码子)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

(一)DNA分子的结构特点: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二)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即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利用细胞中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新的DNA分子。【详解】A、DNA分子中约大多数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但两条链的末端各有一个脱氧核糖上只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A错误;B、DNA酶的作用是促进DNA水解成脱氧核苷酸,促进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合成新的子链的酶是DNA聚合酶,B错误;C、DNA双螺旋结构解链需要解旋酶,需要能量,C错误;D、双链DNA分子中,碱基的数目和脱氧核糖的数目是相等的,D正确。2、C【解析】

群落演替的类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初生演替是在没有任何生物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在有一定生物的基础上发生的演替。【详解】A、过量砍伐后的森林仍保留部分生物,此时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B、如果气候适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可以演替到稳定性较高的森林阶段,B正确;C、人类活动必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调整,C错误;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完全取代,D正确。故选C。【点睛】“二看法”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3、C【解析】

XY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其中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只能产生一种含有X的雌配子;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能产生两种雄配子,即含有X的精子和含有Y的精子,且比例为1:1,含有X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雌性个体,含有Y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雄性个体,所以群体中的雌雄比例接近1:1。【详解】A、雄配子数目远远多于雌配子,A错误;

B、含X的配子包括含X的雌配子和含X的雄配子,含Y的配子为雄配子,所以含X的配子多于含Y的配子,B错误;

C、雄性个体产生的含有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含有X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雌性个体,含有Y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雄性个体,所以群体中的雌雄比例接近1:1,C正确;

D、在XY型性别决定中,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不一样多的,一般雄配子要远远多于雌配子,所以含X的卵细胞要远少于含Y的精子,D错误。

故选C。4、B【解析】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分裂期的前期、末期、后期和中期,还要包括后期才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A错。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前期→④中期→③后期→②末期,B正确。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含有6条染色体,含有6个核DNA分子,但细胞质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也含有DNA,C错。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错。【考点定位】有丝分裂5、D【解析】Aa杂合子发生染色体缺失后,表现出a基因控制的性状,说明a基因在缺失的那条染色体上,A正确;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也能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B正确;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两者行为存在平行关系,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正确;染色体变异时一定伴随基因结构的改变,不能说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D错误。6、C【解析】

这个DNA分子片段有60个腺嘌呤,就有60个胸腺嘧啶,200-120=80,即鸟嘌呤+胞嘧啶=80个,那么鸟嘌呤就是40个。(每个这样的DNA分子有40个鸟嘌呤),连续复制两次,就形成了4个这样的分子,除去原来就有的一个,就是新形成了3个DNA分子。3×40=120,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a二DNA复制丙→乙第二极体或卵细胞Ⅲ、ⅣⅡ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移向同一极【解析】

图1中:b时有时无,故为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故a为染色体,c为DNA。Ⅰ为有丝分裂的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Ⅱ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Ⅲ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Ⅳ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图2中:甲为有丝分裂的中期;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丁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详解】(1)根据染色体:DNA=1:1或1:2可知,a表示染色体;根据图2的甲图或丙图可知,该动物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为二倍体。(2)图1中的数量关系由I变化为Ⅱ的过程,细胞内出现了染色单体,且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是DNA复制的结果;由Ⅱ变化为Ⅲ,即从减数第一次分裂进入减数第二次分裂,相当于图2中的丙→乙。(3)图1中Ⅳ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对于雌性来说,此时的细胞为第二极体或卵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对应图1中Ⅲ、Ⅳ阶段。(4)丁细胞中A基因与a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其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对应图1的Ⅱ阶段;丁细胞中发生了基因突变,若丁细胞形成了基因型为DdA的子细胞,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①上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同一极,导致Aa同时出现在一个子细胞中。【点睛】有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数目:核内DNA数目:染色单体数目=1:2:2;无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数目:核内DNA数目=1:1。据此来区分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8、地理隔离生殖隔离没有因为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解析】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考查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解答此题,应明确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不同含义,明确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详解】(1)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使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产生了地理隔离;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授粉,说明已产生了生殖隔离。(2)b植物的某一种群中,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则Dd所占的比例为20%,D基因频率为10%+(1/2)×20%=20%;第二年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则Dd所占的比例为32%,D基因频率为4%+(1/2)×32%=20%,基因频率不变,说明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未发生了进化。9、遗传物质【解析】

癌细胞是有些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详解】通过分析可知,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细胞癌变的有关知识,试题难度较易,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10、显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AaXbYaaXBXb7/3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b和Y未正常分离,进入了同一个子细胞【解析】

据图可知,甲病、乙病均有男女患者,可排除伴Y遗传;该家族中每一代均有甲病患者,则甲病基因最可能为显性基因,根据Ⅱ-2患有甲病,其女儿正常,可排除伴X遗传,甲病最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根据Ⅱ-2、Ⅲ-4患有乙病,但其父母正常,可判断乙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Ⅱ-4无致病基因,可进一步判断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甲病致病基因最可能是显性基因,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2)Ⅱ-2同时患有两种遗传病,其母亲正常,则其基因型为AaXbY;Ⅲ-1不患病,但应含有其父遗传的乙病基因,Ⅲ-1的基因型为aaXBXb。(3)Ⅲ-2的母亲正常,则其基因型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