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天津市河北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1题,共29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妖烧(rao)狼藉5)不辍劳作(zhui)
B.绯红(fei)恣睢(suT)杞人忧天(qi)
C.教诲(hui)秀顽(qi)杳无消息(niao)
D.侍弄(shi)倜傥(chou)前仆后继(pu)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A.不辍劳作(zhui)----chud;
C.杳无消息(niSo)---ySo;
D.倜傥(ch6u)----ti;
故选Bo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最优体脸是由我们自己缔造的。对一个孩子而言,也许就是用发抖的小手将最后一块积木到他
从未堆过的那么高的塔尖上;对一位运动健将而言,也许就是自己创下的记录;对一位小提琴家而言,
也许就是把一首复杂的乐曲演奏得。
A.安放刷新出神入化B,安置更新出神入化
C.安放更新巧妙绝伦D.安置刷新巧妙绝伦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词语的运用。
安放:把东西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安置:使事物或人得到适当安排:有着落。
根据语境”对一个孩子而言,也许就是用发抖的小手将最后一块积木到他从未堆过的那么高的塔尖
上”可知,此处是指把积木放到塔尖上,应是用“安放”;
刷新:刷洗之后使之变新,比喻突破旧的而创造出新的。
更新:去掉旧的,新的产生。
根据语境”对一位运动健将而言,也许就是自己创下的记录”可知,此处是用于表述运动员创
下比之前更好的新的成绩,应使用“刷新”;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非常高超的境界。
巧妙绝伦: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根据语境”对一位小提琴家而言,也许就是把一首复杂的乐曲演奏得"可知,此处用于描写
音乐家演奏技巧非常的高超,应使用“出神入化”;
故选Ao
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为我国拥有灿烂的世界遗产而感到骄傲。②保护文化遗产不仅要依靠文物保护部
门的努力,更要将其转变为年轻人的生活方式。③能否让年轻人感受到世界遗产的文化魅力是实现文化遗
产的俣护、利用和传承的关键。④只有不断传播,将文化遗产保护融入大众生活,文化遗产才能得到社会
各界的广泛理解,进而使更多的年轻人参与保护。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C.两面对一面,可删去“否
故选C。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可乐被称为□肥皂快乐水口,广受年轻人喜爱。长期饮用对人体会造成哪些危害□专家称:“碳酸饮
料本身没有问题,主要问题是糖。所以,这个话题的关键是含糖饮料,有些不含糖的碳酸饮料口无糖的气
泡水、苏打水其实没有问题□专家研究发现,长期饮用过量含糖饮料对健康不利,会提高肺齿和肥胖的风
险。
A.“”!;B.《》?、
・、o•1>.♦、o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肥皂快乐水”有特殊含义,用引号。“长期饮用对人体会造成哪些危害”是疑问语气,后面用问号。
“不含糖的碳酸饮料”“无糖的气泡水”是句子内部的并列成分,二者之间应该用顿号。“苏打水其实没
有问题”是陈述句末尾,并且是对专家的话的完全引用,后面用句号、引号。
故选D。
(二)诗词鉴费
5.对李白的这首《行路难》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金樽清酒斗十千,五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寒川,将整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第三、四句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以路途的坎坷比喻仕途艰难c
C.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最终一定能“长风破浪”,实现远大抱负。
D.这首诗揭示了诗人情感的激荡起伏和复杂变化,感染力极强。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并非“内心的喜悦”。
故选A。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谢绝”的智慧》一文,回答小题。
“谢绝”的智慧
①美国化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在获得诺贝尔奖后,就为自己订了一份通用的谢绝书:对您的来函表
示感谢,但十分遗憾,不能应您的盛情邀请而给您签名,赠送相片,接货采访,发表广播讲话,在电视中
露面,赴宴和讲话,充当证人,阅读您的文稿,作一次报告,参加会议,担任主席,充当编辑,接受名誉
学位等。克里克不无智慧的谢绝,虽然少了人情味,但却避免了无数麻烦,省去了许多无意义的社交应酬,
节约了大量宝贵时间。
②大概名人、要人、成功人士都会遇到类似的麻烦,都需要拿出谢绝的勇气与智慧。谢绝和拒绝还不
一样。谢绝,基本都是好事或善意,至少当事人是这样认为的;拒绝,只要把脸往下一拉,把头一摇就行
了。谢绝,则既要把事情回掉,还要感谢人家的好意;既要语言委婉,合乎情理,又要坚决而不妥协,所
以,如何措词,还要一番踌躇,需要点智慧。
③钱钟书先生生性淡泊,最顺应酬,特别是晚年,几乎谢绝所有宴请、演讲、兼职和采访,尽管人家
都是好意。可钱先生不这样看,似乎直接有余,巧妙不足,但更见
先生之清高猬介,也更有成效。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谁还好意思再上门相邀。
④作家茅盾是个温和厚道的人,他的谢绝很客气,带有商量的味道。1958年3月,茅盾给中国作家协
会办公室写了封信说:现在写一点我个人的规划,可是规划是订下来了,能不能完成,要看有没有时间。
这就希望领导的帮助。一、帮助我解除文化部长的兼职和政协常委的兼职;二、帮功我解除《中国文学》
和《译文》的两个兼职;三、颦助我今年没有出国任务。如果照上面所说,一面挂名兼职这么多,一面
又不得不把每星期五分之二的时间用在开会、酒会、晚会等三种会上,那么我就只能不写小说了。正是因
为他的谢绝太过客气,不够决绝,当然还有工作需要,所以不大奏效,他不得不日复一日地泡在开会、酒
会、晚会上,写作计划基本落空,在他后半生的三十年里,没有一部有影响的作品问世。
⑤与茅盾相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伊姆雷,谈到其成功的最大诀窍时说,就是
善于谢绝各种邀请和应酬,成功地关上了自己的门。他一向谢绝采访,谢绝各种会议,谢绝入选名人辞典
之类,以至于《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外国文学卷、《东欧国家文学史》、几种版本的《世界文化名人辞典》,
都查不到他的名字。也正是因为他谢绝了几乎所有与写作无关的活动,才得以集中精力去从事他钟爱的文
学创作,卧薪尝胆、默默无闻地耕耘了大半辈子,最终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⑥人生苦短,转眼百年。学会谢绝,可以帮你节约时间;学会谢绝,可以帮你集中精力干事情。那么,
你或许应该适时、有选择性地阻断一些沟通梁道,以减少各种热情干扰。这里不妨学学钱钟书先生的幽默
而决绝的精神,学学克里克先生的巧妙措词和不妥协态度。
(有删改)
6.准确概括文中作者的观点的一项是()
A.谢绝既要委婉合情,又要坚决而不妥协
B.名人要有谢绝的勇气
C.谢绝帮你节约时间
D.谢绝帮你集中精力做事情
7.把下列句子排好顺序填入文中横线处,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而对于种种胡吃海喝的安请,他又这样谢绝:
②吃到一个鸡蛋觉得很好,就有必要去见下蛋的母鸡吗?
③不愿花些不明不白的钱,吃些不干不净的饭,见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
④他这样谢绝那些希望拜见他的读者,倒也不失幽默诙谐。
A.®@®®B.②④®®C.②③①④D,③④@@
8.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弗朗西斯•克里克的谢绝书开篇,既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顺利展开论述,也是引出了本文
的论点,同时也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了中心论点。
B.相对于“谢绝”的需要思虑周全,“拒绝”就是明确的表示不愿意。
C.第四自然段是从反面举例,且与第五段形成对比,突出强调主题,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阅读本文有助于提醒功成名就的作家、学者集中精力干事情,对青年学生没有现实意义。
【答案】6.A7.B8.D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观点辨析。
仔细阅读文章可以看出,前两段引出论题“谢绝的智慧”;第③段到第③段列举了钱锤书、茅盾和凯尔泰
斯•伊姆雷的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论题进行了具体论述;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得出本文的话题,即中心
论点“谢绝既要委婉合情,又要坚决而不妥协”,并向读者发出号召。
故选Ao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要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句子,需要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和内容来推断。从上文可以看出,钱钟书先生生性
淡泊,最烦应酬,特别是晚年,几乎谢绝所有宴请、演讲、兼职和采访。因此,他的态度应该是决绝的,
而且带有幽默和诙谐。②句“吃到一个鸡蛋觉得很好,就有必要去见下蛋的母鸡吗?”表达了对种种邀请
的不以为然,符合钱钟书的性格。接着④句“他这样谢绝那些希望拜见他的读者,倒也不失幽默诙谐”是
对②句的解释,表明他的谢绝方式带有幽默感。接下来①句”而对于种种胡吃海喝的安请,他又这样谢
绝……”引出了具体的谢绝方式,与④句相呼应。最后③句具体说明了他不愿意参与的活动类型,与①句
的内容相符。因此,最合理的排序是②®©③。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D.文章讨论的是“谢绝”的智慧,它适用于任何需要管理时间和精力、拒绝无关紧要事务以专注于重要工
作的人。这不仅包括功成名就的人士,也包括青年学生,故选项“对青年学生没有现实意义”错误。
故选D。
(四)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愚公移山》,回答小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翼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寒,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
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勉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
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星康,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战,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
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两。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
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挟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
此,翼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秤,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且九十且:将近
B.聚室而谋室:家
C.达于汉阴阴: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与“阳”相对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指草木
10.下面句中加点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寒暑易节,始~1反焉B.惩山北之塞
C.甚矣,汝之不惠D.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愚公移山的行为是得到家人理解和支持的,甚至还吸引了孩童“跳往助之”,这充分说明愚公的愿望虽
然困难重重,但也是符合人们普遍意愿的合理需求。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与“荷担者”“叩石垦壤”“箕畚”相呼应,表现出移山的艰难,也显示了愚
公移山的坚定决心。
C.从名字可以看出,愚公和智叟两个人物具有强烈的对比性,智叟这个人物的作用就是从反面衬托愚公
的形象。
D,结尾写到天帝委派操蛇之神背走了两座大山,这是对愚公精神的肯定与赞扬。
【答案】9.C10.B11.D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
C.句意:到达汉水南岸。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通假字辨析。
A.反:通"返”,往返;
B.无通假字;
C.惠:通“慧”,聪明;
D.陇:通“垄”,高地;
故选Bo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D.根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
南”可知,是天帝命夸娥氏二子背走了这两座山,不是操蛇之神背走;
故选D。
【点睛】参考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的南边,黄河的北边。
北山一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的北面交通堵塞,出来进去(都
要)绕路,就聚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
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表示赞成。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借您的力量,连魁父这座
小山都不能铲平,又能把太行、工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皇去呢?”众人纷纷说:“把
它扔到渤海的边上去,隐土的北面。”于是(愚公)率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掘土,用箕畚装
了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才七八岁,也跳跳蹦蹦前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
才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嘲笑并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残余的年岁和剩下的力量,甚至不能毁掉山上的
一棵草木,又能把山上的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
地步,还不如寡妇、孤儿。即使我死了,我还有儿子在;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
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然而山却不会增加高度,何必担忧挖不立?”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
答。
手里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命
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负着两座山,一座放在朔东,一座放在雍南。从此,冀州的南部,(到)汉
水南岸,没有高山阻隔了。
第n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本卷共13题,共91分。
二、古诗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2.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日暮乡关何处是?o(崔颗《黄鹤楼》)
(2)国破山河在,o(杜甫《春望》)
(3)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4)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5)《论语》中记录了许多孔子在学习方面对弟子的教导,其中“,”一句提出并
肯定了由旧知获得新知的学习方法,备受后人推崇。
【答案】①.烟波江上使人愁②.城春草木深(3).千里共婵娟④.蜡炬成灰泪始干
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烟、愁、婵、娟、蜡、炬、矣。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任末好学
任末今十四,负笈①从师,不惧险阻。通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②,
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而读,暗则缚麻蒿③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
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日:“夫人好学,虽死犹在:不学者,虽存,谓之行
尸走向耳。”
【注释】①笈:书籍。②庵:茅草小屋。③麻蒿:点燃后可照明。
1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负笈从师负:(2)常以净衣易之易:
14.符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人好学,虽死犹存。
15.文中作者怎样体现任末的好学?结合选段内容简要阐述。
【答案】13.①.背,扛②.换,交换
14.一个人(如果)好学习,即使死了还像活着一样。
15.年少从师,不畏险阻;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学习;常说“人不学习不能取得成就”“不学习就是行尸
走肉”之类的话。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
(1)句意:背着书箱拜了很多老师。负:背,扛。
(2)句意:他们经常轮流用干净的衣服跟他交换。易:换,交换。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重点字词:夫,句首发语词,不译;好,喜欢、爱好;虽,即使。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由“负笈从师,不惧险阻”可知,任末年少从师,不畏险阻;
由“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而读,暗则缚麻蒿以自照”可知,在艰
苦的条件下,坚持学习;
由“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可知,常说“人不学习不能
取得成就”“不学习就是行尸走肉”之类的话。
【点睛】参考译文:
任末,他十四岁时就背着书箱拜了很多老师,不怕艰难险阻。他常说:“人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凭什么
去完成一番事业?”他(贫穷无家,没有宿处)有时只在树下搭一个草棚,把荆棘削成笔,用树汁当墨
水。夜晚在月光下看书,没有月亮的日子就点燃枯草杂木照明。平日里每当读书有体会时,便把心得写在
衣服上,用来记下它。跟他学习的人都佩服他能刻苦勤学,(为了要研读他写的心得体会)他们经常轮流
用干净的衣服跟他交换。不是古代圣贤的著作他是不看的。临死时告诫后人说:“一个人如果终身好学
习,即使死了还像活着一样;要是不学习,即使活着也只能算行尸走肉罢了。”
四、文学作品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阅读《午休的父亲》一文,回答小题。
午休的父亲
梁晓声
①八月的北京处于近年少有的高温时节。月末那几天,气温很高。特别是中午,一丝风也没有,每一
片树叶都留止着,看上去皱巴巴的。人置身户外,如在桑拿房中,片刻便会宫汗.会感到缺氧似的,仿佛
空气中的氧分也被蒸发着。
②我住的小区正在进行老旧小区的楼房改造。我家住的那憧楼刚搭完脚手架。我因颈椎病重,不敢享
受空调,所以不但开窗,连头道门也开着。那样会使空气最大程度地对流,感觉能稍微凉快点儿。
③“嗨,吃了没?我也吃过了!大中々的还能干啥?歇着呗!好好好,小一点儿……”
④一天中午,我在家边吃饭边看电视。竟听到了门外一个男人大声说话。受好奇心驱使,起身走到门
口,探头向外看了一次——但见一个裸着上身的四十余岁的男人仰躺在二楼和三楼之间的拐角那儿,身下
垫着片由废旧纸箱拆成的纸板,纸板上铺着脏兮兮的工作服。
⑤我缩回头,关了电视,继续吃饭。
⑥“老婆,那什么,我那摩托,你要推到棚子里,以防下雨淋了它。不会下雨?万一半夜下了场大雨
呢?再旧不是还能驸吗?不也是钱买的吗?别啰嗦了!我也想家行了呗?想家不包括想你吗?多大人了,还撒
娇有意思吗?我又不是第一次外出打工!女儿在吗?快让女儿跟我通话!……”
⑦走廊拢音,那男人的话声,我听得更清楚了。
⑧“好女儿,每次听到你的声音,老爸的心情都美着哩!还不能返校?那就更要把网课听好。学习这
事,靠的就是自觉。不是为老师学的,也别当成是为我和你妈学的。我们的人生反正就这样了,一切为你
着想我们心甘情愿。可你刚高一,人生还长呢。知道这个道理就好。找不是问题!爸还是那句话,你将来
能考到什么份儿上,爸妈就有能力供你到什么份儿了。我这儿一切都好。热!北京也热。老爸这会儿在午
休呗。铺的新凉席,每人都有睡的地方。还有大风扇,凉快得很,特解乏……”
⑨我想我再听下去似乎是一个偷听者了,顿觉害臊,便去关门,却不料见到了这样一幕一楼上上小
学二年级的蝴蜘和她妈妈上楼回家,她看着那男人的样子吃惊不小,呆住在一级台阶上。姗蜘妈也不由得
“呀”了一声,却立刻对女儿说:“上楼啊,叔叔是热的。”
⑩那男人旋即坐起,慌忙往身上披工祚服,连说:“见笑见笑。”
⑪蜘蜘妈说:“理解,有什么可见笑的呀。”她边说边牵着蜘蜘的手上褛去了。而那男人站起也不
是,再躺下仍不是,样子恼惶极了。
⑫我关上门正漱口,听到有人敲门。开门一看,见小姗姗拎着塑料袋在门外看我。我刚要开口,那女
孩儿将手指压在自己唇上,接着指指塑料袋。我走到门口,她小声说,里边的东西本是她妈让她送给“午
休的叔叔”的。
⑬我也小声说:“那你送过去呀。”
⑭她细声细气地说:“叔叔睡着了,爷爷过会儿替我送给他吧。”
⑮我扭头看去,见那位午休的父亲,背朝楼梯,蜷着双腿,已睡实了。他的工作服也不垫在身下了,
不知怎么一来,被他弄成一团搂在怀里了。想必,起初是盖在身上的。
⑯我接过塑料袋一看,装的是两瓶矿泉水,一瓶可乐,还有一个很水灵的刚洗过的大桃子。
⑰“爷爷您轻点儿关门。”
⑱小姗姗说完此话,踮起脚尖,悄没声地往楼上迈。在楼梯上她往下看了一眼,竟又连退两段台阶,
蹑手蹑脚走到“午休的叔叔”身前——原来他装饮用水的大可乐瓶子倒了,她替他扶了起来,放在他碰不
到的地方。
⑲她再次踮起脚尖上楼时,冲我一脸烂漫地笑。
⑳有好邻居是种造化。
16.简述第一自然段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7.文中“开门”“关门”的细节,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请认真梳理,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天气炎热,“我”“我”看见躺在楼道午休的男人给妻
开门纳凉。女打电话。
“我”看见姗姗母女回家,男人因赤
①着上身躺在楼道吓到母女俩而恼惶不
己。
②③
姗姗叮嘱“我”轻
④
点关门。
18.文章题为《午休的父亲》,作者在行文中却笔锋一转,对姗姗母女多加着墨。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
两个人物的作用。
19.有人认为,男人与妻女的通话内容篇幅较长且细碎,不如概括一下,由作者转述会更简洁。请你从人
物描写、形象塑造的角度对原文的表达效果进行阐述。
【答案】16.这几句环境描写,把天气的炎热表现得极为真切;天气的极度炎热,是“我”开门乘凉以及男
人赤裸上身的原因,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听到男人电话内容、了解母女与男人的相遇等内容埋
下伏笔,作了铺垫。
17.①“我”因“偷听”感到害臊而去关门②姗姗敲开“我”的房门托“我”帮忙③“我”看见男人疲惫
地睡着了④“我”看见姗姗帮男人扶起瓶子
18.①姗姗母女的出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让情节富有波澜,增强文章的可读性。②通过记叙姗姗母
女和午休的男人的碰面,体现出男人淳朴老实的性格特点,丰富了人物形象。③姗姗母女的出现使在妻女
面前爽朗、健谈的男人变得恼惶无措,折射出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境况;④姗姗母女充满善意的言行展现
了陌生人之间的友善与关爱,她们的出现使文章主旨更加丰富,意蕴悠长。
19.原文运用了人物的语言描写,以展现人物个性特点。男人话语细碎,所讲事情的琐碎,表现了男人对家
人深沉的爱,使男人心系家人、有责任担当的形象更立体生动。如果变为作者转述,简洁了,但生动性减
弱了,形象不够丰满。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段作用分析。
由第①段“一丝风也没有,每一片树叶都静止着,看上去皱巴巴的”可知,石段是自然环境描写,详细地
描绘了北京八月炎热的天气情况,为整个故事设定了一个高温酷暑的环境背景。
由第②段“我因颈椎病重,不敢享受空调,所以不但开窗,连头道门也开着”可知,由于天气炎热,
“我”选择开门以使空气对流,从而可以更清楚地听到外面的声音,包括那名男人的电话内容,推动了故
事情节的发展。
由第⑫段“我关上门正漱口,听到有人敲门。开门一看,见小姗姗拎着塑料袋在门外看我。我刚要开口,
那女孩儿将手指压在自己唇上,接着指指塑料袋。我走到门口,她小声说,旦边的东西本是她妈让她送给
'午伏的叔叔'的”可知,因天气火热难耐,小姗姗给“午休的父亲”送矿县水、可乐、大桃子,故第①
段为后面母女与男人的相遇,小姗姗送东西等内容做铺垫。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第一空,已知信息“'我’看见姗姗母女回家,男人因赤着上身躺在楼道吓到母女俩而恼惶不已”对应第
⑨至⑪段,由第⑨段“我想我再听下去似乎是一个偷听者了,顿觉害臊,便去关门”可知,“我”因
“偷听”感到害臊而去关门;
第二空,由第⑫段“我关上门正漱口,听到有人敲门。开门一看,见小姗姗拎着塑料袋在门外看我。我刚
要开口,那女孩儿将手指压在自己唇上,接着指指塑料袋。我走到门口,她个声说,里边的东西本是她妈
让她送给'午休的叔叔'的",第⑭段“她细声细气地说:'叔叔睡着了,爷爷过会儿替我送给他
吧。'”可知,姗姗敲开“我”的房门托“我”帮忙;
第三空,由第⑮段“我扭头看去,见那位午休的父亲,背朝楼梯,蜷着双腿,已睡实了”可知,“我”看
见男人疲惫地睡着了;
第四空,已知信息“姗姗叮嘱‘我‘轻点关门”对应第⑰段,由第⑱段“原来他装饮用水的大可乐瓶子倒
了,她替他扶了起来,放在他碰不到的地方”可知,“我”看见姗姗帮男人扶起瓶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作用分析。
由第⑪段“她边说边牵着姗姗的手上楼去了。而那男人站起也不是,再躺下仍不是,样子恼惶极了”,第
⑫段“那女孩儿将手指压在自己唇上,接着指指塑料袋。我走到门口,她小声说,里边的东西本是她妈让
她送给'午休的叔叔'的"可知,姗姗和她妈妈的意外出现,打破了男人安静的午休状态,引发了一系列
的互动,从而推动了故事的进展。她们的出现为故事增添了新的事件和转折,使得情节更加生动和引人入
胜;
由第⑧段“好女儿,每次听到你的声音,老爸的心情都美着哩”,第⑩段“那男人旋即坐起,慌忙往身上
披工作服,连说:’见笑见笑。'”可知,通过姗姗母女与午休的男人之间的简短交流,揭示了男人的另
一面性格特征。他在电话中对家人爽朗、健谈,但在陌生人面前显得有些尴尬和不安。这种对比增强了人
物形象的立体性和深度;
由第⑮段“我扭头看去,见那位午休的父亲,背朝楼梯,蜷着双腿,已睡实了。他的工作服也不垫在身下
了,不知怎么一来,被他弄成一团搂在怀里了。想必,起初是盖在身上的"可知,姗姗母女的出现无意中
让这位农民工感到了困扰,这反映出城市生活中外来务工人员可能面临的尴尬和挑战,他们在城市中的不
稳定感和身份认同的问题通过这一场景得以体现;
由第⑱段“原来他装饮用水的大可乐瓶子倒了,她替他扶了起来,放在他碰不到的地方”,第⑲段“她再
次踮起脚尖上楼时,冲我一脸烂漫地笑”,第⑳段“有好邻居是种造化”可知,姗姗和她妈妈的善举体现
了社会中的温暖和同情心,她们给予那位男人的关怀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支持,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这一点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关爱依然存在,它们能够给人们
的生活带来希望和力量。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作者写作意图的把握。首先要锁定男人与妻女的通话内容在文中的位置,分析其“琐碎”在哪些
方面。第③段、第⑥段和第@段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交代了男人与妻女的通话内容。分析可知,“琐
碎”体现在男人话语的细碎和所讲事情的琐碎,通话内容包含对妻子的关心、叮嘱、想念,对女儿学习和
生活的关注,对自己生活境况的描述,从形象塑造上,凸显出男人对家人深沉的爱,使男人心系家人、有
责任担当、坚忍乐观的形象更立体生动。若改为作者转述,可能会失去一些原汁原味的细节,使得人物形
象的呈现不那么饱满和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
(一)综合性学习(5分)
班级开展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班会,黎明小组收集了下列材料。请阅读材料,回答小题。
【材料一】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
及饮宴祈兽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
要主题。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
修订道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材料三】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菜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旧村人,沙行渡头歌。天边树若养,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
20.请分别提取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21.敬老爱老是重阳节的主题之一,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结合生活实际,提供两条可行性建议,
帮助所在社区或个人家庭进一步完善敬老爱老的服务措施。
【答案】20.材料一:“敬老爱老”已经成为当代人对重阳节的主要印象:材料二:重阳节文化内涵的演变
和发展:材料三:古诗词中记载的重阳节有登高、思亲(团聚)、饮酒等习俗。
21.①教家中老人使用智能手机:②多陪伴家中老人,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③社区组织工作人员和青少年
学生参加敬老爱老的志愿活动。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概括。
材料一图表''你对重阳节的印象是"中,“敬老爱老”占比最多,为70.60%,据此得出:“敬老爱老”已
经成为当代人对重阳节的主要印象;
由材料二“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
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可知,主要讲述重阳节文化内涵的演变和发展;
由材料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相望试登高”“何当载酒*,共醉重阳节”可知,古诗
词中记载的重阳节有登高、思亲(团聚)、饮酒等习俗。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拓展运用。结合生活实际,围绕“敬老爱老”的主题,提供两条可行性建议。
示例:①社区可以组织建立一个老年人支持网络,这个网络可以包括志愿者服务团队、医疗健康咨询、日
常生活辅助等。志愿者服务团队可以定期拜访独居老人,为他们提供陪伴、清洁、购物等服务。同时,社
区还可以与当地医院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定期的健康检查和医疗咨询服务。
②为了让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社区或个人家庭可以定期组织文化娱乐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包
括书画班、舞蹈班、唱歌比赛、棋牌比赛等,既能让老年人发展兴趣爱好,又能增进他们之间的社交联
系。
(二)名著阅读(8分)
22.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表格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人名、书名和作者。
作品文段或简介
说时迟,那时快,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
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
怒,抢将来,被他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
《水浒传》
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
三藏谢了恩,收了文牒,又奏道:“贫僧一
来倒换文牒,二来与陛下寄有家书。”国王
大喜道:“有甚书?”三藏道:“陛下第三
位公主娘
娘,被碗子山波月洞黄袍妖摄将去,贫僧偶
《_L
尔相遇,故寄书来也。”
周恩来在战后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在巴
黎帮助组织中国共产党,成了同时在中国成
立的这个组织的创建人。他在巴黎学习了两
年,到英国去了几个月,又回到法国,接着
《_____》又到德国学习了一年。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法国昆虫学家
《昆虫记》_________花了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
普巨著。
【答案】①.武松②.《西游记》③.《红星照耀中国》④.法布尔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识记。
①由“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可知,选段出自《水浒传》第二十九回“武
松醉打蒋门神”,醉打蒋门神的主要内容是说武松发配至孟州牢营,管营施忠之子金眼彪施恩,恭其名,
二人结拜。施恩之酒店被恶霸蒋门神霸占,武松闻之大怒,带酒赶至快活林,痛打蒋门神,夺回酒店。故
该空应填:武松。
②由“陛下第三位公主娘娘,被碗子山波月洞黄袍妖摄将去,贫僧偶尔相遇,故寄书来也”可知,选段出
自《西游记》,此时悟空被唐僧赶回了花果山,后唐僧被黄袍妖化作的附马变成了老虎。
③由“周恩来在战后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在巴黎帮助组织中国共产党”可知,此文段描写的是周恩来
,出自《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章《去红都的道路》第二节《造反者》。
④《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
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
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
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
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23.在《朝花夕拾》中“谋害隐鼠”的是谁?鲁迅在多篇文章中都提到她,记述中,既有对她悲苦命运的同
情,也有幼时对她粗鄙行为的些许嫌恶,更多的还是因为其品性的美好而产生的喜爱、赞美和感激。结合
你的阅读印象,就此做简要的阐述。
【答案】阿长(长妈妈)鲁迅在记述中写到阿长名字的来历和她青年守寡等内容,表现出对她的同情;写
到她“切切察察”好事议论,“大”字睡姿等是有些许嫌恶的;而对买《山海经》一事的记述,可以体现
出阿长的质朴和对“我”的关爱,其中也包含了鲁迅对长妈妈的敬意、感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情节识记。
《朝花夕拾》中《狗♦猫•鼠》一文中提到,鲁迅最喜欢的隐鼠是被长妈妈大小心踩死的。但年幼的鲁迅
却认为她是故意的。
在《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在一开始便通过长妈妈”名称的由来”生动形象地交代了她的身世。她
不仅没有姓氏,甚至名字都是顶替别人的,可见地位之卑微。表现出作者对她的同情。长妈妈之讨人厌,
令人烦,在儿时作者看来,无非是长妈妈“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有时也能引起
点家里的“小风波”;无非嫌长妈妈虽然没有知识,却礼节多,规矩多,教给儿时作者的道理多,“繁琐
之至”。使儿时的作者最不耐烦甚至当做“磨难”的是“元旦的古怪仪式”:大年初一清早一睁眼就要
说:“阿妈,恭喜恭喜!”然后再“吃一点福橘”,以求得“年到头,顺顺流流二而至于长妈妈对“长
毛”的看法,近似乎有些“反动”了。在这些“讨人厌,令人烦”中,即便杂有某些迷信、陋习与愚昧无
知,却仍然显示着长妈妈对“哥儿”的真情关爱。而这种真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智能化解决方案
- 精神科新冠肺炎演练
- 我的企业探索规划
- 新课改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精练24开创外交新局面含解析
- 防火防灾疏散演练
- 静脉留置针使用治疗管理
- 市政绿化机械施工合同范本
- 石膏矿建设土石方施工合同
- 便利店租赁合同:工业区
-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1《场景歌》精美课件
- 虚假诉讼刑事控告书(参考范文)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11课《变废为宝有妙招》优质课件
- 2018年考研英语一真题和答案完整版
- T-ZAQ 10116-2023 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0576 工作法操作规范
- 棒球比赛记录基础手册
- 高三英语二轮复习读后续写写作(语言结构线索):小鞋子+课件
- 矮寨特大悬索桥施工控制实施方案
- 跨越门槛童心出发-少先队仪式教育的成长探索之路 论文
- 数字媒体的传播者和受众
- cad及天正快捷键大全
- 磁共振室常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