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课件-第一章_第1页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课件-第一章_第2页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课件-第一章_第3页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课件-第一章_第4页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课件-第一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教育技术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学习先进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思想,树立终生学习理念。培养与提高学习者信息素养、媒体素养、学习与创新技能、批判性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掌握在学习、工作与生活、教育教学中运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优化教与学,提高学习者的现代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学习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思想与意识,为我国教育事业培养合格的、具有现代技术与意识的未来人民教师。由于课时少,教学条件有限,要实现此目标不容易、需要师生共同努力,需要学习者主动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教学目标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第二章教学媒体与数字化教学环境第三章多媒体素材的获取与处理第四章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与评价第五章

信息化教学设计第六章网络学习与网络教学第七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内容考核方式学习方法学习方法72024/6/18参考资料1、《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张剑平主编2、《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李克东主编3、《现代教育技术》陈琳主编4、《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等编著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李克东主编6、“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资源网站/met/Index.asp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现代教育技术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理解和掌握教育技术的定义、研究范畴和学科范畴。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了解几种常见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了解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与作用。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学习目标:主要内容第一节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第二节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第三节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第四节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一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教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一、教育技术1、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学习过程:学习者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它的主体是学习者。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人力与非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信息、资料、设备、人员、场所等。在课堂教学中所利用的学习资源也称教学资源。第一节

教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AECT’94定义的内涵:(1)一个目标。目标是为了促进学习,强调学习的结果,阐明学习是目的,而教是促进学的一种手段。(2)两大对象。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是两个对象。(3)五个范畴(内容)。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是教育技术的五个基本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范围。(4)两种性质。教育技术既是一个实践领域,又是一个理论领域。142024/6/18教育技术AECT’94定义的基本结构

152024/6/182、AECT2005定义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设、使用、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EducationalTechnologyisthestudyandethicalpracticeoffacilitatinglearningandimprovingperformancebycreating,using,andmanagingappropriatetechnologicalprocessesandresources.

162024/6/18AECT’05定义与AECT’94定义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点明显的变化:(1)研究对象。聚焦于促进学习和改进绩效的技术性(technological)过程和资源,不如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概念宽泛;另外,从“教学技术”回复到“教育技术”,却把技术的教育应用范畴扩大了,表明采取了面向整个社会的大教育观。(2)目的。①促进学习,更加强调学生自主性;②改进绩效,一是说明重视结果,二是说明技术不仅可支持学习,还可支持工作。

172024/6/18

(3)方法。①将设计和开发合并为创建,是指为了产生各种学习环境而涉及的研究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活动,带有不断创新的意蕴。②将评价融合于创建、利用、管理的过程中,加强了形成性评价,更体现了经常评价、持续改进的现代管理学理念。③强调技术的适用性和实践的社会规范约束,体现出技术哲学的理性思维。(4)理论基础。AECT’94定义偏重于客观主义认识论和现代主义价值论,而AECT’05定义偏重于建构主义认识论和后现代主义价值观。(5)适用范围。从教学技术回到教育技术,承认技术对于人类教育活动具有广泛的影响力。18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与范畴开发印刷技术视听技术基于计算机的技术综合技术设计教学系统设计信息设计教学策略学习者特征评价问题分析标准参照测量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管理项目管理资源管理传播系统管理信息管理利用媒体技术改革的推行实施与制度化政策与规章教育技术的理论实践19我国学者提出的教育技术研究范围: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视听教育的理论与技术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理论与技术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理论与技术远程教学的理论与技术教育技术管理的理论与技术新媒体、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观念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世纪30年代,我国电化教育的开拓者意识到我国的国情不同,在内容上只是引进了视听教育的部分内容,即现代教育媒体,主要着眼于现代教育媒体如何服务于教学目标,如何促进教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第一节

教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二、现代教育技术(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

“现代教育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国内被大量使用的一个术语,它与教育技术在本质上是指同一个概念但是现代教育技术带有强烈的现代化、信息化色彩.“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教与学过程和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华南师大李克东)第一节

教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二、现代教育技术(二)现代教育技术的特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以学习者为中心。研究和实践的对象——教学过程强调对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运用系统方法可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的不同层次。第一节

教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发展阶段时间

媒体的介入萌芽阶段19世纪末

幻灯机视觉教育阶段20世纪初—30年代幻灯、照相、无声电影视听教育阶段30—50年代广播、有声电影、录音视听传播阶段50—60年代电视机、程序教学机教育技术阶段70年代至今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远程通信、激光视盘等幻灯机扬声器课堂演示影碟/录像/电视闭路电视网络的世界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对其影响较大的理论有:视听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课程理论、教育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教育技术学是以促进和改善学习质量为基本目标的。而教育技术学所面临的人机关系和人通过机器学习的特点,更多地要依靠学习理论的指导。从传播知识的角度看,教育是一个复杂的信息传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者和受播者的传播技巧、态度、知识、社会背景、文化等都直接影响到信息的传播效果。因此,教育技术必须要依据传播理论,设计、制作传播媒体、优化信息源,注重教育信息的产生、选择、处理和储存。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一、学习理论(一)学习理论概述学习理论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涉及对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的系统阐述,主要研究人类与动物的行为特征和认知心理过程,注重把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学习领域,是课程和教学理论的基础。学习理论不仅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还是一种基础理论。33

学习理论是多种学科关注的焦点问题,如心理学、教育科学、哲学认知论等。学习理论主要回答以下三方面的问题:——学习理论概述学习的实质是什么?即学习到底使学习者形成了什么,或者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外部的行为操作还是内部的心理结构?是简单的一条一条经验的累积,还是整体的经验结构?——学习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即学习是怎样实现的,或者说怎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学习有哪些规律和条件?即学习过程受到哪些条件和因素的影响,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34学习理论的职能主要有:可以提供学习领域的知识,以及分析、探讨和从事学习研究的途径和方法。如:学习的哪些方面最值得研究?哪些因素应予以控制,哪些因素应加以分析?可以使用哪些方法和技术?应该用什么样的术语来描述研究的结果?对有关学习法则和方法的大量知识加以概括,使其系统化和条理化,以便人们容易掌握。要说明学习是怎样发生的,以及为什么有的学习有效,有的学习无效。35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时间:20世纪20年代——60年代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主要人物:华生、桑代克、斯金纳桑代克36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在有行为基础之上学习新行为的历程,由“行”而“学”,扩充新知,从而形成新的习惯性行为。其代表主要为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37——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试误学习理论) 爱得华.桑代克(1874~1949)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位用动物试验来研究学习的人。著名的迷箱实验:t次数38——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个体在刺激情景中表现反应时所产生的刺激——反应的联结。在试误学习中刺激与反应联结关系的建立,主要依赖练习率、准备率、效果率。个体在某种刺激情境中学习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将有助于其他类似情况种学习新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39——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对桑代克的评价:心理学史上第一个用动物进行学习研究的人,揭示了动物的试误学习过程,用刺激——反应之间的直接联结,取代了传统联想主义的观念之间的联想,奠定了联结主义心理学基础。40——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B.F.斯金纳(1904—1990)是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也是世界心理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直到今天,他的思想在心理学研究、教育和心理治疗中仍然被广为应用。41——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斯金纳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上,父亲是当地的律师,他从小就爱制作各种小玩艺,成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后,又发明并改造了很多动物实验的装置。在中学和大学期间,他曾立志当一名作家,并曾获得希腊文特别奖,他曾经试图进行文学创作,但很快,他就发现无论是自己还是其他作家对人的行为的理解都少得可怜,为了更深入的理解人的行为,他转向了心理学。42——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在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硕士的时候,他受到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吸引,成为了一名彻头彻尾的行为主义者,从此开始了他一生的心理学家生涯。他在华生等人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提出了自己的行为主义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他长期致力于研究鸽子和老鼠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提出了“及时强化”的概念以及强化的时间规律,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43——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有以下观点:斯金纳把条件作用的学习历程分为两类。一类为反应型条件作用,另一类为操作型条件作用。斯金纳在对影响个体操作性反应的因素作解析时,将桑代克的“效果律”变为“强化原则”。44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分为经典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即所谓的操作性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两大学派,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过程解释为刺激——反应的连接。强调了学习过程中强化的重要性。45主要观点:行为主义的研究主题以简单的技能学习为主;实验对象多以动物为主;认为使用狗、猴子、老鼠、鸽子或人为研究对象,所得到的结果相同;学习材料本身是否有意义无关紧要;认为教学就是要控制学习的环境,以达到预期的结果;控制学习行为的主要措施是强化正确的反应。主要事例:斯金纳教会了鸽子在玩具钢琴上用嘴啄出简单的曲子和模仿打乒乓球。华生说过:“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和我所选择的特殊环境,那么我想把他们培养成什么人就培养成什么人——医生、艺术家、教师,甚至可以培养成乞丐和盗贼,不管它有什么样的才能和爱好、禀赋。”46对教学的影响:斯金纳用实验方法来解决教育问题。他发展出程序教学理论。他将教材分割成小框架、小步子,每个框架都有其独立的行为目标。学习者必须经过一定的学习程序,才能达成目标。强化连续出现可以导致行为重复发生。“连续性”是教学时必须考虑的因素。47行为主义对教育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影响:任务分析:即研究如何将一个功能或任务细分为子任务的技术。行为目标:程序教学和工作分析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行为必须是可观察的。目标参照式评价:即用预先设定好的标准作为评价时的依据,以评价学习者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熟练程度及起点行为。20世纪60年代后期程序运动因其以固定的、机械的模式取代生动复杂的人类学习,日渐衰败,但目前在一些教学软件的制作中仍可看到行为主义的影子。48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时间: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主要流派: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说、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布鲁纳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49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认为,人的学习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之上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在环境的条件对行为的激发;而认知学习理论则强调认的内省:学习是记忆中的知识的改变——“知识重组”。502024/6/18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学说

苛勒的顿悟说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韦特海默的理论512024/6/18似动现象实验

522024/6/18把一个实际上静止的刺激知觉成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的实验

似动实验是韦特海默建立完形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实验根据,也是完形主义心理学派的开端和标志。532024/6/18韦特海默的理论

运动错觉的发生不是在感觉水平上,不是在视网膜区,而是在感知中,即在意识之中。从外面进来的、互不关联的一些感觉都被看作是一种组织起来的整体,其自身带有自己的意义。韦特海默称这种总体感觉为“格式塔”思维会给进入大脑的一些感觉以结构和意义。542024/6/18苛勒(WolfgangKohler,1887-1967)。他先后在杜平根、波恩和柏林大学接受教育,1909年在柏林大学获博士学位。他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奠基者之一。苛勒的顿悟说

552024/6/18

苛勒于1913年-1917年间,曾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提出了与当时盛行的桑代克的联结学习理论相对立的认知学习理论—学习的顿悟说。

黑猩猩学习实验562024/6/18苛勒顿悟说的基本观点

第一,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所谓完形,亦称“格式塔”,指的是一种心理结构,它是在机能上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一切学习,其实质均在于通过对情境中各部分之间关系的理解而构造完形,学习并非是在情境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

第二,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顿悟是指对情境的突然理解。学习的顿悟说,又称完形说,它与桑代克的联结说针锋相对。顿悟说否认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直接联系,强调二者以意识为中介。

572024/6/18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

托尔曼(1886—1959)是美国心理学家。他担任过加利福尼亚大学、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曾任第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他对各派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以博采众家之长而著称。他既欣赏联结派的客观性和测量行为方法的简便,又受到格式塔整体学习观的影响。托尔曼582024/6/18托尔曼对S-R联结说对学习解释的不满,提出了认知目的说。他主张以有机体的整体行为,包括外部的、内部的、身体的、脑内的等有机体在活动中的所有东西为研究对象,并指出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二者之间存在一个中介变量,即心理过程。认知—目的说的基本观点:

(1)学习是有目的的,学习即期待的获得。

(2)学习过程并非简单的反应过程,而是通过认知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

(3)外在强化并不是产生学习的必要条件。

59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布鲁纳1915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哈拂大学心理学博士、教授。在认知学习理论中,由于布鲁纳特别强调学习的主动探索,认为从事物变化中发现其原理原则,才是构成学习的主要条件,因而被称为发现学习论。发现学习论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人类认知表征的理论解释;二是发现学习论中的结构理念。60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认知表征论的要点动作表征形象表征符号表征61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发现学习论的要点第一、强调学习情境的创设。第二、学习情境的结构性是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第三、探索中发现的答案,无论正确的或错误的,都具有反馈价值。62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论布鲁纳强调认知——发现学习奥苏贝尔强调认知——接受学习奥苏贝尔意义学习论的要点:1、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2、有意义接受学习的过程是新旧知识发生合理逻辑联系的过程63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论3、新旧知识建立联系是通过认知结构中新旧知识“同化”或“类属”来实现的。4、设计“先行组织者”是保障有效学习的方法之一5、接受学习并非完全被动式学习。64加涅信息加工理论加涅在总结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信息加工理论摒除信息感觉登录器短时记忆长时记忆遗忘信息环境输入复述“记忆信息加工模型”65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主要观点:认知主义探讨学习的角度与行为主义相反;认为学习是个体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环境只是提供潜在的刺激,至于这些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被加工,则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研究主题:有意义的学习探索式学习记忆方法…更关注人的心理活动66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期,许多美国学者开始认识到认知心理学的不足,认为只谈学习的心理过程,忽略社会、文化、历史背景,是与学习发生的实际情境不一致的,因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体会;基本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基本理念:情境是学习的一部分,脱离情境的学习是错误而缺乏成效的;学生是完整的个体,其主动探索及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影响学习成效的关键。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维果斯基皮亚杰斯腾伯格68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学习是一种建构的过程知识来之于人们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学习者在学习新的知识单元时,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获得知识,是通过个体对知识单元的经验解释从而将知识转变成了自已的内部表述。69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学习是一种活动的过程学习过程并非是一种机械的接受过程,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学习者是一个极活跃的因素。知识的传递者不仅肩负着“传”的使命,还肩负着调动学习者积极性的使命。70建构主义学习理论3.学习必须处于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发生的最佳情境(context)不应是简单抽象的,相反,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且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7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72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只能根据他们自己的经验解释信息,并且他们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人而异的,这就对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提出了严重挑战。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注重于外部刺激的设计,认知主义着眼于知识结构的建立,建构主义则特别关心学习环境的设计。73对教学的影响: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设计中人们开始注意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开始研究并强调学习者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不再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对外部刺激被动地做出的适应性反应,而是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爱好,利用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对当前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主动做出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依照建构主义的观点,教师不应以传统的集体传授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应使用能够让学生进行操作或进行社会互动的方式,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74建构主义在教学应用上的特色:重视教学情境的设计。设计多维度的教学情境,使学习者能从各种角度去了解各种概念原则,进而发展问题解决、决策以及创新能力。强调学习者主动积极的角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技能,以激发学习时所必须的心理状态和先前知识。重视错误概念对学习的贡献。情境认知将目的、过程及方法视为一体,因此,即使是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概念,对整体知识结构的建构也有正面的贡献。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启示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情境化教学重视社会性互动知识是交互的知识是建构的案例分析1案例分析2

根据“瞎子摸象”的故事,分析“瞎子”的学习过程。针对他们的学习情况,应如何设计相关的教学策略?

大象是:(1)蛇(2)扇子(3)柱子(4)萝卜?78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创建时间:20世纪50年代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马斯洛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79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HaroldMaslow,1908-1970)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1926年入康乃尔大学,三年后转至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心理学,在著名心理学家哈洛的指导下,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193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助理。1937年任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副教授。1951年被聘为布兰戴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1969年离任,成为加利福尼亚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评议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转到布兰代斯大学任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开始对健康人格或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曾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7),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两个杂志的首任编辑。80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具有许多不同的意义,每一种意义构成一种人本主义,可以归纳为:文学人本主义文艺复兴人本主义文化人本主义哲学人本主义8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思想一般包括对自由和自治的信念,认为人类有能力克服遗传、个人历史和环境的限制而做出有意义的个人选择,强调个体重要性以及特殊的人类需要。82人本主义思想的基本要素是:人性本善;个体是自由的、自治的,有能力做出自己的个人选择;人类的发展潜力是无限的;自我观念在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个体有着自我实现的欲望;现实是由每个个体定义的;个体不仅对自己而且对他人负有责任。人本主义学习理论83主要观点:认为心理学应该探讨的是完整的人,而不是对人各个从属方面进行分割的、还原的分析;认为研究心理学的真正方式,是通过一个人自己来考察自己,即要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来考察行为。特别关注人的自我实现,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发展自己潜力的能力和动力,个体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发展的方向和价值,并对自己选择的结果负责。84对教学的影响:罗杰斯是一位著名的心理治疗专家,他认为大多数人具有解决自己的问题并在生活中作出有意义选择的潜能;以人为中心的咨询不是知道或劝告当事人做什么,而只是起一种促进者的作用,让当事人去发现自己能做什么。教学中教师也要扮演这种咨询者的角色,努力创造促进经验学习的课堂气氛,促进儿童自我指向的主动学习。85人本主义与教育技术19世纪末幻灯机出现以后,又先后有了电影、广播、录音技术,到了20世纪50年代,电视机、磁带录音机的出现,教学机器的发明,60、70年代,闭路电视、计算机开始进入人类社会的诸多领域,卫星电视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育开发和发展的重点。到了90年代,对着多媒体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系统成为教学开发和广泛应用的热点。近几年,计算机网络化的发展,使得多媒体教学真正实现了个别化教学、程序教学。86人本主义与教育技术计算机网络为人们的学习创设了广阔而自由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得教学从传统的密集型课堂教学走向了个别化、分散化、社会化和家庭化,不但突破了传统的教学形式,还延拓了教学时空的维度,为同伴教学、分组学习、合作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基础。87人本主义与教育技术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向,参与发现自己的学习资源,阐述自己的问题,决定自己的行动,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这样学生就有责任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容易全身心地把情感和理智投入到创造性学习中去,并对自己的学习结果作出评价。这基本上实现了人本主义所主张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和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实现、自我评价的目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允许学生自己学习,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建立一种开放平等的教学环境,实现教学手段和目的相一致。88人本主义与教育技术同时,由于现代教学技术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这对教师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由传统的一味的知识传授者改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咨询者。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不是不平等的权威关系和依赖关系,而是师生双向参与、双向沟通、平等互助的关系,达到人本主义尊尚的人的尊严、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89技术主义与人本主义之协调持人本主义观点的教育观察家们曾经认为,教学硬件设备在课堂中的广泛使用导致一种欺骗学生的倾向,好象学生不是人而是机器。也就是说,技术的使用使教/学过程忽略了人性特点。但是,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运用得当,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赋予这一过程以个性,从而也就使这一过程具有人性的特点,而这在以前被认为是不能达到的。90技术主义与人本主义之协调海涅克(R.Heinich)认为所谓的技术主义,其根源不在于使用了媒体。如果教师把学生看作机器,那麽不管用不用教学媒体,他们都会一样地不把学生当人对待。如果教师把学生看作是具有基本公民权利和意愿的人,那麽不管用不用教学媒体,他们都把学生看作进行学习活动的人。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二、教学理论教学理论与教育技术的关系:教育技术从其指导思想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学习者的分析,从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等一系列具体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制定,到教学评价,都从各种教学理论中吸取精华,综合运用,寻求科学依据。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二、教学理论【几种对教育技术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理论】

1.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

2.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

3.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4.加涅的指导教学理论。

5.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论。

6.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2024/6/18成就赞可夫和美国的布鲁纳、西德的根舍因一同被国际上誉为“课程现代化”的三大典型代表。他的独特贡献在于,他将自己的教改指导思想付诸长期的实验研究,从而确实创立了一套他自己的“小学实验教学体系”。

赞可夫个人简介01:赞可夫(1901~1977年),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他的主要著作有:《教学与发展》、《教学论与生活》、《和教师的谈话》、《论教学论研究的对象与方法》、《论小学教学》等。文字内容赞可夫和他的《教学与发展》赞可夫--发展教学理论一、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基本观点有:(1)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2)教育促进发展”、“既传授知识,又促进发展。(3)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要把教学目标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赞可夫--发展教学理论二、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法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美国心理学家,他的贡献是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学习理论。1915年10月1日,布鲁纳生于美国纽约。1937年毕业于杜克大学。1941年获得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1952年-1972年任哈佛大学教授。1960年创建哈佛大学认知研究中心。196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72年-1980年任牛津大学教授。1980年以后任纽约大学教授。

布鲁纳--发现教学理论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他一生的著作《思维之研究(AStudyofThink)》(1956,与人合作)《教育过程(TheProcessofEducation)》(1960)《论认识(onKnowing)》(1964)《教学理论探讨(TowardaTheoryofInstruction)》(1966)《认知生长之研究(StudiesinCognitiveGrowth)》(1966,与人合作)《教育的适合性(TheRelevanceofEducation)》(1971)《超越所给的信息(BeyondtheInformationGiven)》(1973)《儿童的谈话:学会使用语言(Child'sTalk:LearningtoUseLanguage)》(1983)《心的探索(InSearchofMind)》(1984)布鲁纳--发现教学理论二、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法事先为学习者安排学习的最佳经验为学生的最佳理解提供一种知识结构提示所学材料的最佳顺序的详细说明成功与失败的作用及奖励与惩罚的性质在学校环境中激发思想的程序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强调学习过程:学习是学生自己思考、主动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教师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而是要创设一个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环境。强调直觉思维:大量事实表明,直觉思维对科学发现活动极为重要。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应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防止过早语言化。布鲁纳--发现教学理论二、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法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强调学习过程:学习是学生自己思考、主动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教师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而是要创设一个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环境。强调直觉思维:大量事实表明,直觉思维对科学发现活动极为重要。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应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防止过早语言化。布鲁纳--发现教学理论三、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本杰明·布卢姆

本杰明·布卢姆,生于1913年。二十世纪五十代,布卢姆因教育目标分类的系统学说而闻名,著有《教育目标分类学》;六十年代,他提出关于“人类特性”的理论,著有《人类特性和学校学习》;七十年代,他又提出“掌握学习”的学校教学理论,著有《我们的儿童都能学习》、《掌握学习理论导言》。布卢姆提出的关于“人类特性”和学校教学的理论,曾经被列为美国“最有意义的教育研究成果之一”。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芝加哥大学教育系教育学教授,曾担任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会长。

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2024/6/18“掌握学习”理论学说简介掌握学习理论(theTheoryofMasteryLearning)是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的学校课堂学习理论,这一理论被介绍到世界各国,并运用到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布卢姆因此而享誉世界。20世纪70年代针对美国教育制度中只注意培养少数尖子学生而忽视甚至牺牲大多数学生发展的弊端,提出了“掌握”学习的新学生观,他指出:现代教育不能只面对少数学生,而应该面对全体学生,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学好。布卢姆指出:“如果按规律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如果在学生面临学习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如果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以便掌握,如果对掌握规定明确的标准,那么所有的学生事实上都能够学得很好,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和进步的学习动机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2024/6/18主要内容1、学生具备必要的认知结构是掌握学习的前提:

布鲁姆认为,“学生具备从事每一个新的学习任务所需的认知条件越充分,他们对该学科的学习就越积极”。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决定着新的知识的输入、理解和接纳,对学习结果及其以后学习都有重大的影响。所以,他十分强调学生在学习前应具备所需的认知结构。由于不同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着差异,布鲁姆主张教师在学期初,应先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确定学生是否具备了先决技能、先决态度和先决习惯;鉴定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掌握程度;辨别学生需要帮助的程度。根据诊断性评价的结果,为学生提供预期性知识,“使教学适合学生的需要和背景”。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2024/6/182、学生积极的情感特征是“掌握学习”的内在因素:

布鲁姆认为,学生成功地学习一门学科与他的情感特征有较高的相关。那些具有较高学习动机、对学习有兴趣、能积极主动学习的学生,会比那些没有兴趣、不愿学习的学生学得更快更好。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充分注意并合理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对学生的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高峰的学习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由于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学习的愿望得到加强,成就动逐渐形成,学习的内驱力就会大大增强。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2024/6/183、反馈——矫正性系统是“掌握学习”的核心:

布鲁姆指出:“掌握学习策略的实质是群体教学并辅之以每个学生所需的频繁的反馈与个别的矫正性的帮助”。教学过程的每个步骤都必须通过评价来判断其有效性,并对教学教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和调整,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他所需要的特殊帮助。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2024/6/18反馈矫正通常分四步:第一,每堂课结束时留10分钟左右的时间,用课前编制好的几个突出反映“目标”的小题目进行检查,方法灵活,个别提问、集体回答、口答、笔答都可采用。回答者所学知识得到强化,听者知道错在何处,如何补救。其次,在每个单元结束时进行一次形成性测试,测试突出“目标”中规定的重点、难点、涉及本单元的反有新知识。第三,根据形成性测试的结果,进行个别补救教学。个别补救教学最有效的方法是:将学生按学习成绩分面四到五人一组的学习小组,“掌握”者做“未掌握”者的小老师,互相帮助,这样既帮助未掌握者深化理解,又帮助未掌握者找出错误所在并及时纠正。最后,进行第二次形成性测试,对象是在第一次测试中“未掌握”而接受辅导、矫正的学生,内容是在第一次测试中做错的题目,目的是获得反馈信息,了解有多少人经过矫正达到了掌握,能否进行下一次单元的教学。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2024/6/18“控制学习”和“合作学习”是当今美国流行的两大教学法。“控制学习”是一种适应学生差异,单独“处方”的教法。是“因材施教”的课堂应用,它是家本杰明·布鲁姆所创。本杰明·布鲁姆意识到在同一堂课上,天赋高的学生往往比天赋低的学生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这对需要练习的差生是一种不平等。本杰明·布鲁姆的方法要求教师给不同情况的学生以不同的要求和指导,使大多数学生在不同的要求下进步,有效地完成课程规定的任务。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2024/6/18

“合作学习”即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努力,以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合作小组应是典型的不同成分的组合。每组学生以5-6人为宜,合作者间必须遵照一定的合作性原则,合作各方为取得共同的或各自的目标进行互利的多方面配合。合作各方必须具备合作的动机、信息差距和合作的基础,各方面都能通过合作从对方获取有用的信息来填补自身在信息、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信息上的拓宽、知识上的增长和能力上的提高。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2024/6/18现实意义

在中国进行的课程改革中,学习和研究布鲁姆“掌握学习”的理论,对我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以往学校的做法,往往是按照正态分布,把学生分为若干等级,并把这种划分标准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稳定、持久的依据,并影响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这种不合理的做法所导致的结果必然是教学质量大幅度下降,以及人为地制造大批的差生。“掌握学习理论”是对传统教学中等级、分组制的挑战,打破根深蒂固的偏见,主张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发展充满信心,并为每个学生提供理想的教学,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帮助,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理想的、适合自己个性需要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种乐观主义的、面向全体的学生观,对于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新的学生观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2024/6/182、新型的个别化教学实践

“掌握学习”是一种新型的个别化教学实践,它既不悖于集体教学,也不是纯粹的个别化教学,而是在集体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个别化教学。教育实践证明:个别化教学效果显著,但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师资;集体教学虽然能在短时期内教授大批学生,但效果较差,容易产生大量“差生”。“掌握学习理论”通过特定的程度,将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取得较好的效果。掌握学习的策略,客观上对教与学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学生而言,在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动机,消除焦虑和压抑心理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效果;对教师而言,有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有效地因材施教,并对学生充满信心,实现学习成绩的“大面积”提高。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四、加涅的指导教学理论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加涅--指导教学理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1916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北安多弗。原是经过严格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训练的心理学家。在其学术生涯的后期,他吸收入了信息加工心理学的思想和建构主义认知学习心理学的思想,形成了有理论支持也有技术操作支持的学习理论。这一理论解释了大部分课堂学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操作步骤。信息加工学的代表人物,1974年获桑戴克教育心理学奖,1982年又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应用心理学奖”。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加涅--指导教学理论成就与影响

加涅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后半生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学设计乃至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构建中,并成为心理学、教学论、教育技术学等多个研究领域公认的大师级人物。加涅原是一位受过严格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训练的心理学家。在他学术生涯的中后期,他既吸收了信息加工心理学的思想,也吸收了建构主义的心理学思想,逐渐形成了一个能解释绝大部分课堂学习的新的学习论体系,后又在其学习论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论。为了使他的学习论和教学论转化为教学实践,他又与布里格斯(L.J.Briggs)和瓦格(W.W.Wager)提出了一系列教学设计原理和技术。他为教育技术学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加涅--指导教学理论

他曾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分会主席,美国教育研究会主席。他曾于1972年获美国教育研究协会杰出教育研究奖,1974年获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奖章,198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应用心理学史密斯纪念奖章.1、加涅在教育技术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贡献

(一)促进了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学习理论的深化和发展(二)促进了教学设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三)确定了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学习起点论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加涅--指导教学理论加涅对教育技术学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理论研究成果在教育技术学领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大大地推进了20世纪教学设计的水平。加涅不愧于被授予美国“应用心理学杰出科学奖”。由丽塔·里奇编辑的《罗伯特·加涅的思想财富》(TheLegacyofRobertM.Gagné)一书的出版,反映了当代美国教育技术学界对加涅所作贡献的极高评价,正如编者里奇所言:“加涅的工作影响着几乎教育技术学的所有领域,包括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研究、学校环境与非学校环境等”,“我们很容易地认识到如果没有加涅的工作,教育技术学领域的今天将会完全的不同。”

四、加涅的指导教学理论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加涅--指导教学理论(一)加涅的学习论体系1、学习结果分类论加涅将人类学习分成五类,分别是言语信息、智慧信息、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这五类学习代表了个体所获得的所有学习结果。加涅强调,每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不同的。

2、学习层级论该理论认为,某些技能是发展更高级技能的前提。学习是个累积的过程,前提技能是新的技能形成的基础。

四、加涅的指导教学理论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加涅--指导教学理论

3、学习过程论学习过程分为九个阶段三个部分,即准备、操作和迁移。准备包括注意、预期目标和提取原有的知识。对应的教学事件是指引注意、告知目标和提示回忆原有知识。操作包括选择性知觉、语义编码、反应和强化。对应的教学事件是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引出作业和提供反馈。学习迁移包括根据线索提取知识和技能一般化。对应的教学事件是评估作业和促进保持与迁移。

4、学习条件论加涅认为,学习的条件有内部和外部的。内部的学习条件包括学习者固有的内在状态(包括先天的和后天与后天相互作用发展形成的,如工作记忆容量和IQ、人格特质)和已习得的性能(如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对学校教育而言,外部的学习条件之相应的教学活动。四、加涅的指导教学理论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加涅--指导教学理论(二)加涅的教学论对于教学,加涅有如下三个主要观点:第一,不管教是否存在,学习都会发生。第二,学习过程有阶段性,对某个学习阶段有效的教学事件可能对另一个学习阶段是无用的,所以应谨慎地操作不同的教学事件。第三,教学事件应根据学习目标的类型予以规划。

这三个观点构成了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原理的基础。该理论强调教学应根据学习结果的类型和学习过程的阶段性谨慎、系统地进行规划。四、加涅的指导教学理论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加涅--指导教学理论资料出处/question/1740321.html?fr=ala0/view/3906095.htm/media_file/netcourse/asx/xdjyjs/public/05xgzy/dongtai/16.pdf/f?kz=42889122/view/4cd1930d6c85ec3a87c2c5e5.html

/view/4203826.htm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克拉夫基--范例教学五、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理论六、巴班斯基(1927-1987)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理论主要成就巴班斯基一生孜孜不倦地工作,写出了400多部(篇)著作,涉及教育科学的众多领域,有的被译成十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其中关于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研究成果占了最大的比重。巴班斯基在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以罗斯托夫地区的普通学校为基地,创造了大面积克服留级现象的经验,更直接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实验材料。巴班斯基在此基础上与1972年出版了《教学过程最优化:预防学生学业不良的方法》一书,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育原理,接着,他又出版了《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这本书是全面论述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奠基性的著作,此后的10年中,巴班斯基又继续联系实际,改进和充实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理论2024/6/18学习认识活动优化教法组织刺激检查激发学生学习理论内容—教学方法分类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理论为了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他提出以下优选教学内容的标准:1.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标准2.教学内容的诸组成部分的科学价值和实践价值标准3.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该年龄学习的可能性标准4.教学内容符合用于学习该教材的法定时间的标准5.教学内容符合该方面的国际经验的标准6.教学内容符合当前教师的教学的实际可能性和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的标准

巴班斯基还指出,考虑这些标准并尊重他们的先后顺序,教师就可以将教学内容中最基本的和主要的成分划分出来并使其具体化,有助于消除那些引起学生负担过重的过于复杂的和次要的成分,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主要成分上。

理论内容-教学内容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理论1.教学的目的性原则2.教学的科学性以及与生活实践想联系的原则3.教学的系统性、连贯性原则4.教学的量力性、可接受性原则5.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认识兴趣和求知需要的原则6.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积极性、自觉性和独立性原则7.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最优结合的原则8.各种教学形式最优结合的原则9.为教学创造最优条件的原则10.教学成果的巩固性和效用性原则巴班斯基强调,只有灵活、综合地运用各原则,才能确保教学活动有成效。

--以上摘自百度空间理论内容-教学原则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视听教育理论七、视听教育理论20世纪40年代,美国教育家戴尔(EdgarDale),出版了《视听教学方法》(Audio-VisualMethodsinTeaching),他把各种视听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概括为一个“经验之塔”去系统地阐述,因此称为“经验之塔”理论。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视听教育理论“经验之塔”理论有目的的、直接的经验设计的经验参与演戏录音广播静态图象观摩示范野外旅行参观展览电影、电视视觉符号言语符号抽象的经验观察经验做的经验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视听教育理论“经验之塔”理论基本观点:“塔”中最底层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越往上升,越趋于抽象。但并不意味获得任何经验都必须经过从底层到顶层的阶段,或下一层的经验比上一层的经验更有用。划分阶层,只说明各种经验的具体与抽象的程度。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有效的学习方法,应该是首先给学生丰富的具体经验。学生只记忆一些普遍法则和概念,没有具体经验做支撑是不行的。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视听教育理论教育不能只满足于获得一些具体经验,而必须向抽象化发展,使具体经验普遍化,最后形成概念。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育、教学工具,可以使教育更为具体、直观,从而获得更好的抽象。“经验之塔”中的视听教具,比用语言、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的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如果把具体的直接经验看的过重,使教育过于具体化,而忽视了教育的普遍化,则是很危险的。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视听教育理论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听教学论对教育技术的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其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把学习经验分为具体与抽象,提出学习应从生动的直观向抽象的思维发展,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提出了教学中应用视听教材的理论依据。

第二,提出了视听教材分类的理论依据,即应以其所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或抽象程度作为分类依据,这对后来进行的教学媒体的分类及教学媒体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第三,视听教材必须与课程相结合。这一基本思想在教育技术理论研究中得到发展与深化。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视听教育理论视听教学论也存在着较大局限,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视听教学论仅重视视听教材本身的作用,而忽略了视听教材的设计、开发、制作、评价以及管理等方面。

第二,在关于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的问题上,视听教学论把视听教材看成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置于辅助物的地位。在这种“教具论”的思想指导下,视听教学对教学改革的作用是有限的。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视听教育理论系统观与传统思维方式不同,是一种动态的、非线性的、综合的、整体论的思维模式。系统观认为系统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自成系统,任何一个系统和周围的环境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它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可以看作子系统,系统与子系统间具有相对性。任一系统在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中变化、发展,是保持动态稳定的开放系统。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视听教育理论系统方法论是运用系统理论的观点、方法,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它侧重于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发现系统的规律性,从而指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方法。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视听教育理论系统观与传统思维方式不同,是一种动态的、非线性的、综合的、整体论的思维模式。系统观认为系统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自成系统,任何一个系统和周围的环境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它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可以看作子系统,系统与子系统间具有相对性。任一系统在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中变化、发展,是保持动态稳定的开放系统。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教学系统是教育系统的子系统,(学校的全部教学工作,一门课程、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当然也可以指为达到教学目的、目标而组织的机构和方法。)教学系统包括教师、学生(均为人员要素)、课程(教学信息要素)和教学条件(物质要素)四个最基本的构成性要素,是系统运行的前提,组成系统的空间结构;而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媒体、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结果等过程性要素,形成系统的时间结构。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又构成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之间复杂的运行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过程。举例说明教学系统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三、传播理论(一)教育传播的要素1.教育者教育者是教育信息的组织者、传播者和控制者,如学校中的教师、学生家长等.2.教育信息教育传播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自始至终充满了教育信息的获取、传递、交换、加工、储存和输出.3.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施教的对象,一般说就是接收教育信息的学生。4.媒体和通道教育传播通道是教育信息传递的途径,在教育传播通道中,教育传播媒体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传播理论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二)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共同经验原理教师与学生必须把沟通建立在双方共同经验范围内,才能进行有效的传播;要使学生了解一件事物,教师必须用学生经验范围内能够理解的比喻,引导他们进入新的知识领域。教育媒体的选择与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经验。共同经验模型抽象层次原理传播的内容必须在学生能明白的抽象范围上进行,并且要在这个范围内的各抽象层次上下移动;既要说出抽象要点,又要用具体事物来支持;讲了熟悉的具体事物,又要分析、综合、推理、演绎得出抽象的概念。甲乙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重复作用原理:将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场合重新呈现,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同一概念用不同的方式去重复呈现,能增强教育传播效果。信息来源原理:有信誉的可靠的传播来源对人们有较佳的传播效果;当传者是受者乐于接受的对象时,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教师应以自己的言行树立为学生认可的形象与权威,同时也要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选用的教材、资料的内容的来源应正确、真实、可靠。最小代价律与媒体选择原理:最小代价律:以最小的努力得到最大的收获媒体选择原理:预期选择率=可能得到的报酬/需要付出的努力。教育媒体制作和选择的原则:选择合适的信息来源与教育媒体。要做到:方便省事;显著突出;吸引人;针对需要;注意受众已有的传播习惯。传播理论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传播理论(三)传播模式1、香农-韦弗传播模式

7个组成要素,带有反馈的双向传播模式。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干扰反馈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传播理论(三)传播模式2、拉斯威尔传播模式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传播理论(三)传播模式3、贝罗模式(S-M-C-R模式)传播技术态度知识社会系统文化传播技术态度知识社会系统文化视听触嗅味符号内容成分结构信源Source信息Message通道Channel受传者Receiver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传播理论(三)传播模式4、海曼-弗朗克模式该模式明确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六大要素。但过于简单,未能表示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教学为什么教在什么情况下教教谁用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B教学方法Z教学目的S社会结构P心理结构M教学媒体L教材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传播理论教育传播的基本方式

根据教育传播中传者与受传者的关系结构,可以将教育传播分为以下四种方式:1.自学传播:自学传播是指没有专职教师当面传授的一种教育传播方式。

2.个别传播:是传播者与受传者单独面授知识和经验的一种教育传播方式。

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传播理论3.课堂传播:课堂传播是当前学校普遍采用的教育传播方式,学生的学习主要依据课本和教师的语言讲解,亦即主要通过语言和文字符号进行。4.远程传播:远程传播是非面对面的传播活动,例如函授、电视教学、网络教学等等。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四、系统科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四、系统科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四、系统科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四、系统科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四、系统科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四、系统科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四、系统科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第三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有何用处?

三个案例(1)媒体使用你会使用电子白板吗?如何有效应用于教学?三个案例(2)教学设计假设一中学老师要你为他设计一堂信息化教学的生物课,该如何设计?课件?多媒体?网络?三个案例(3)军事应用假设情境:钓鱼岛问题

如何即时培养大批国防后备人员?爱国主义各种战争技能制造武器技能回顾历史二战时期,美国需要大量的士兵和工人。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进行培训和材料开发强调效率和效果新媒体和系统方法第三节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一、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现代教育观念的实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创新、合作等素质成了社会对人才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要满足这样的社会需求,教育就必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终身教育观、素质教育观、情感教育观等现代教育观念应运而生,而现代教育技术正是在这样的观念下产生的,它以这样的观念为指导,并以高效、快捷的方式服务于这样的观念。第三节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二、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变革现代教育技术发达的视听系统,使教学变得更加形象化,把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把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加上网络技术的支持,它可以把时间和空间放大,又可以把时间和空间缩小,把远处的学生没见过的东西逼真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另外,现代教育技术丰富的共享资源更是使得课堂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教师不再局限于单独备课,用以往的知识经验进行教学,而是充分利用全人类优秀的知识和经验,这就使教学的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