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8059.3-2023 公路网图像信息管理系统 平台互联技术规范 第3部分:接口与通信控制协议(正式版)_第1页
GBT 28059.3-2023 公路网图像信息管理系统 平台互联技术规范 第3部分:接口与通信控制协议(正式版)_第2页
GBT 28059.3-2023 公路网图像信息管理系统 平台互联技术规范 第3部分:接口与通信控制协议(正式版)_第3页
GBT 28059.3-2023 公路网图像信息管理系统 平台互联技术规范 第3部分:接口与通信控制协议(正式版)_第4页
GBT 28059.3-2023 公路网图像信息管理系统 平台互联技术规范 第3部分:接口与通信控制协议(正式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路网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互联技术规范第3部分:接口与通信控制协议2023-09-07发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GB/T28059.3—2023前言 I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4接入方式 25传输、控制安全性要求 6测试方法 附录A(规范性)DDCP说明 附录B(资料性)DDCP协议引用的元素说明 附录C(资料性)前端设备控制协议指令 附录D(规范性)服务状态响应码 参考文献 I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GB/T28059《公路网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互联技术规范》的第3部分。GB/T28059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2部分:视频格式与编码;——第3部分:接口与通信控制协议;——第4部分:用户及设备管理。本文件代替GB/T28059.3—2011《公路网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互联技术规范第3部分:接口与通信控制协议》,与GB/T28059.3—201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改了“缩略语”的相关内容(见3.2,2011年版的3.2);b)删除了“设备描述与控制协议”的术语和定义(见2011年版的3.1.2);d)更改了“目录发送”的规定(见.2.3,2011年版的);f)增加了“心跳信息传递消息定义”的规定(见.2.6);g)更改了“实时监控图像获取”的规定(见.1,2011年版的5.2.1);h)增加了“实时监控图像获取消息定义”的规定(见.2);i)更改了“RTSP接口补充定义”的相关示例(见.3.2,2011年版的);j)更改了“回放流程”的规定及示例(见.3.3,2011年版的);k)更改了“历史图像的获取”的相关内容(见.4,2011年版的5.2.2);1)更改了“控制”的有关规定(见,2011年版的5.3);m)增加了“控制消息定义”的规定(见);o)增加了“查询消息定义”的规定(见);p)增加了“云联网接入方式”的规定(见4.2);q)增加了“传输、控制安全性要求”的规定(见第5章);r)增加了“测试方法”的规定(见第6章);s)更改了目录结构类型的规定(见A.,2011年版的A.);t)删除了视频编码类型中“MPEG-2”的规定(见2011年版的A.),更改了“视频编码类型”的规定(见A.,2011年版的A.);u)删除了码流格式类型中“QCIF”“CIF”"2CIF""DCIF""4CIF"和"16CIF"的规定(见2011年版的A.),更改了“码流格式类型”的规定(见A.,2011年版的A.);v)增加了码流类型的有关规定(见A.0);w)更改了“获取历史文件列表响应”的内容(见A.,2011年版的A.);x)增加了“服务状态响应码”的规定(见附录D)。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8)提出并归口。Ⅱ本文件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交国通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博微广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1年首次发布为GB/T28059.3—2011;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Ⅲ公路网图像信息管理系是对公路网管理部门所辖范围内公路网相关视频及信息进行汇聚、存储、查询、展示与控制等管理功能的应用系统。平台互联技术规范主要用于实现部省间视频图像的共享和交换,提升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水平。GB/T28059《公路网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互联技术规范》由四个部分构成。——第1部分:总则。目的在于确立公路网图像信息管理系统部省间互联互通的总体架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测试项目和模型等通用性技术要求。——第2部分:视频格式与编码。目的在于确立公路网图像信息管理系统部省间互联互通的数字视频格式、视频接口的要求和测试方法。——第3部分:接口与通信控制协议。目的在于确立公路网图像管理系统部省间互联互通的接入方式、传输和控制安全性要求以及测试方法。——第4部分:用户及设备管理。目的在于确立公路网图像信息管理系统部省间互联互通的用户及设备的管理模型、编码对象、对象编码规则、功能单元编码规则、时钟同步规则、视频图像文字信息标注的要求。1公路网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互联技术规范第3部分:接口与通信控制协议本文件规定了公路网图像管理系统互联互通接入方式、传输和控制安全性要求以及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公路网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及部省间互联互通,省级间和省内平台间的互联互通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8059.2公路网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互联技术规范第2部分:视频格式与编码GB/T28059.4公路网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互联技术规范第4部分:用户及设备与管理RFC2326实时流协议(Real-timeStreamingProtocol)RFC3261—2002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RFC3265会话初始协议(SIP)特别事件通知[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IP)—SpecificEventNotification]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由设备定时发送的关于平台接入单元、前端设备等运行状态的信息。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ES:高级加密标准(AdvancedEncryptionStandard)DDCP:设备描述与控制协议(DeviceDescriptionandControlProtocol)IP:因特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IPSec:因特网协议安全(InternetProtocolSecurity)RTC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eal-timeTransportControlProtocol)RTSP:实时流化协议(Real-TimeStreamingProtocol)2RTP: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TransportProtocol)SIP: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SL:安全套接层(SecureSocketLayer)TLS:传输层安全(TransportLayerSecurity)VPN: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PrivateNetwork)XML: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3DES:三重数据加密算法(TripleDES)4接入方式4.1级联接入方式在RFC3261—2002基础上定义了一个新方法DO,用于部省管理平台之间互联时监控信息的交换。方法DO支持的头域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中符号含义应符合RFC3261—2002的规定。whereAcceptReOeOAccept-EncodingReOAccept-EncodingeOAccept-LanguageReOAccept-LanguageeoAlloweOAllowemAuthorizationReOAuthorizationreOnemRemeO3表1方法DO头域表(续)whereenc.eOeOContent-EncodingeeOContent-LengtheemContent-Typeee¥nemgeOEncryptiongneOgeOnemRnhoMax-ForwardsRneOOrganizationgChOPriorityRCeOProxy-AuthenticatenhOProxy-AuthorizationRnhOProxy-RequireRnhoRhoRecord-RoutehOR—eORetry-AfterRce—Retry-AfterCeOCeOCeoResponse-KeyRceOROOrceORceOTimestampgeOnemeO4HeaderfieldwhereDOUser-AgentgCeOVianemWarningre0WWW-AuthenticateRCe0WWW-Authenticate401CeO当DO请求得到成功执行时,应回送一个“200OK”响应消息,消息体中可包含结果信息,如当前设备状态等;当DO请求出现请求失败(RequestFailure,4xx)、服务器失败(Serverfailure,5xx)或全局失败(GlobalFailure,6xx)时,应回送响应消息。对于监控中的部分控制请求,DO请求可无响应消息。.4DO的消息实体方法DO的消息实体应采用DDCP来描述相应的消息内容。详细内容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消息体类型采用的SIP消息体类型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SIP地址编码SIP地址编码格式应按照RFC3261—2002中规定的SIP:user@host形式。其中user部分应符合GB/T28059.4定义的对象编码规则,host按RFC3261—2002规定执行。4.1.2平台接入单元通信协议设备注册.1平台接入单元注册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应主动向上级平台接入单元进行注册或通报平台内视频监控设备(如摄像机和其他前端设备等)的地址和状态,并接收其控制消息。.2平台接入单元应支持的消息平台接入单元应按照RFC3261—2002中定义的方法REGISTER进行注册登记。注册登记流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见图1)。a)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向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发送REGISTER消息。如果下级平台接入单元要求从上级平台接入单元中注销,把Expires设置为0。如果下级平台接入单元修改了IP地址和监听端口,先注销,再重新进行注册登记。b)上级平台接入单元收到注册登记消息后对注册登记信息进行验证、核准,对符合接入条件的下5级平台接入单元进行注册登记。c)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将注册成功或失败的消息返回给该下级平台接入单元。下级平台接入单元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图1注册登记流程F1:REGISTERsip: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SIP/2.0Via:SIP/2.0/UDP下级平台接入单元IP地址Max-Forwards:70From:显示名<sip: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地址编码@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tag=BK32B1U8DKDrBTo:显示名<sip: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地址编码@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Call-ID:17250CSeq:1REGISTERContact:<sip:下级平台接入单元IP地址:5060>Expires:3600F2:200Via:SIP/2.0/UDP下级平台接入单元IP地址From:显示名<sip: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地址编码@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tag=BK32B1U8DKDrBTo:显示名<sip: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地址编码@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Call-ID:17250CSeq:1REGISTERExpires:3600Via:SIP/2.0/UDP下级平台接入单元IP地址From:显示名<sip: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地址编码@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tag=BK32B1U8DKDrBTo:显示名<sip: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地址编码@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Call-ID:17250CSeq:1REGISTER注册流程包括以下消息。a)注册请求消息:2)消息方向:下级平台发往上级平台;3)消息描述:下级平台向上级平台申请注册或申请注销;4)消息定义:应符合表2的规定。6表2注册请求消息定义原语头域必选(M)/可选(O)信元描述REGISTERRequest-URIM消息请求的地址SIP-VersionMSIP协议版本,值为SIP/2.0ViaM采用的传输协议,应为SIP/2.0/UDP,消息路径转发者的地址FromM消息初始发送者地址,应使用32位加密随机数tag,并在整个会话过程中保持不变M消息最终接受者地址Call-IDM会话呼叫标识M消息在会话中的序列以及其类型ContactM可以响应消息回复的通信地址Max-ForwardsM消息的最大转发次数b)注册响应消息:2)方向:上级平台发向下级平台;3)消息描述:上级平台对下级平台的注册请求进行响应,如果注册成功,则返回200OK,注册不成功返回401;4)消息定义: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注册响应消息定义原语头域必选(M)/可选(O)信元描述或401FAILRequest-URIM消息请求的地址SIP-VersionMSIP协议版本,值为SIP/2.0ViaM采用的传输协议,应为SIP/2.0/UDP,消息路径转发者的地址FromM消息初始发送者地址,应使用32位加密随机数tag,并在整个会话过程中保持不变M消息最终接受者地址Call-IDM会话呼叫标识CseqM消息在会话中的序列以及其类型ContactM可以响应消息回复的通信地址Max-ForwardsM消息的最大转发次数平台接入单元应按照RFC3265中定义的方法NOTIFY发送目录信息。7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应向与之联网的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发送下列目录信息:a)下级平台接入单元注册成功后,发送整个允许共享的资源目录信息;b)下级平台接入单元的目录信息发生变化(包括新增、修改和取消共享)后,发送变化部分目录信息。目录发送流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见图2)。a)发送共享设备目录信息的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向与之联网的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发送NOTIFY消息。NOTIFY消息的消息体包含整个允许共享的设备目录信息,每个设备对应的目录信息包含显示名(Name)、唯一性编码(Coding)、权限功能码(Privilege)、父节点唯一性编码(Parent)、活动状态(Status)、经度(Longitude)、纬度(Latitude)、路段名称(Roadway)、位置桩号(PileNo)、摄像机方向(Orientation)、子节点个数(SubNum)、子节点列表(SubList)等内容,具体要求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b)上级平台接入单元收到正确目录消息后更新本地目录数据库。c)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将目录接收成功或失败的消息返回给该下级平台接入单元。d)目录信息以二级结构(父节点、子节点)来发送,一次发送一个或多个子节点信息。e)使用Status字段来标识设备的工作状态。下级平台接入单元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图2发送目录流程F1:NOTIFYsip: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地址编码@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SIP/2.0Via:SIP/2.0/UDP下级平台接入单元IP地址Max-Forwards:70From:显示名<sip: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地址编码@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tag=BK32B1U8DKDrBTo:显示名<sip: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地址编码@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Call-ID:17250CSeq:1NOTIFYContent-type:Application/DDCPContent-Length:消息实体的字节长度<?xmlversion="1.0"?><Action><Variable>Catalog</Variable><Name>显示名</Name><Coding>唯一性编码</Coding><Parent>唯一性编码</Parent><Status>活动状态</Status><Subnum>2</Subnum>8<Sublist><Item><Name>显示名</Name><Coding>唯一性编码</Coding><Privilege>权限功能码</Privilege><Parent>唯一性编码</Parent><Longitude>经度</Longitude><Latitude>纬度</Latitude><Roadway>道路名称</Roadway><PileNo>位置桩号</PileNo><Orientation)>摄像机方向</Orientation)></Item><Name>显示名</Name><Coding>唯一性编码</Coding><Privilege>权限功能码</Privilege><Parent>唯一性编码</Parent><Status>活动状态</Status><Longitude>经度</Longitude><Latitude>纬度</Latitude><Roadway>道路名称</Roadway><PileNo>位置桩号</PileNo><Orientation)>摄像机方向</Orientation)></Item></Sublist></Action>F2:200Via:SIP/2.0/UDP下级平台接入单元IP地址From:显示名<sip: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地址编码@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tag=BK32B1U8DKDrBTo:显示名<sip: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地址编码@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Call-ID:17250CSeq:1NOTIFYContent-type:Application/DDCP<?xmlversion="1.0"?><Response><Variable>Catalog</Variable><Result>0</Result></Response>Via:SIP/2.0/UDP下级平台接入单元IP地址From:显示名<sip: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地址编码@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tag=BK32B1U8DKDrBTo:显示名<sip: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地址编码@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Call-ID:17250CSeq:1NOTIFY9目录发送消息包括以下内容。a)目录发送消息:2)消息方向:下级平台发向上级平台;3)消息描述:由下级平台成功注册后主动发送,消息体中包含整个允许共享的资源目录信息;4)消息定义:应符合表4的规定,其中XML元素定义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4目录发送消息定义原语头域必选(M)/可选(O)信元描述NOTIFYRequest-URIM消息请求的地址MSIP协议版本,值为SIP/2.0M采用的传输协议,应为SIP/2.0/UDP,消息路径转发者的地址M消息初始发送者地址,应使用32位加密随机数tag,并在整个会话过程中保持不变M消息最终接受者地址M会话呼叫标识M消息在会话中的序列以及其类型M可以响应消息回复的通信地址Max-ForwardsM消息的最大转发次数Content-LengthM消息体实际长度表5目录发送消息中XML元素定义元素名称属性必选(M)/可选(O)描述VariableO项目类别NameM显示名M项目唯一性编码M上级项目唯一性编码M子目录级数O子节点列表PrivilegeM权限功能码M项目活动状态LongitudeO经度O纬度表5目录发送消息中XML元素定义(续)元素名称属性必选(M)/可选(O)描述RoadwayElementO道路名称PileNoElementO桩号OrientationElementO摄像机方向b)目录发送应答消息:2)消息方向:上级平台发向下级平台;3)消息描述:上级平台接收下级平台目录信息后,更新平台目录,如果更新成功发送200OK并携带XML内容,不成功发送400Fail;4)消息定义:应符合表6的规定,其中XML元素定义应符合表7的要求。表6目录发送返回消息定义原语头域必选(M)/可选(O)信元描述Request-URIM消息请求的地址SIP-VersionMSIP协议版本,值为SIP/2.0ViaM采用的传输协议,应为SIP/2.0/UDP,消息路径转发者的地址FromM消息初始发送者地址,应使用32位加密随机数tag,并在整个会话过程中保持不变M消息最终接受者地址Call-IDM会话呼叫标识M消息在会话中的序列以及其类型ContactM可以响应消息回复的通信地址Max-ForwardsM消息的最大转发次数Content-LengthM消息体实际长度表7目录发送返回消息XML元素定义元素名称属性必选(M)/可选(O)描述VariableO项目类别M目录更新结果,0表示更新成功平台接入单元应定时向与之联网的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发送心跳报文消息。应使用规定的方法DO传递心跳信息,心跳消息的消息体包含保持活动信息(Keepalive)。心跳报文不要求应答确认报文。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和下级平台接入单元通过注册登记过程中REGISTER消息的Expires字段来协商保活周期。如果在保活周期内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在协商好的时间内未收到下级平台接入单元的Keepalive报文,则认为下级平台离线,上级平台接入单元不再响应后续发送过来的Keepalive报文,以触发对端重新发起注册流程。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应通过心跳定时向与之联网的上级平台接入单元报送全部摄像机的当前状态,或者当有摄像机状态改变时,实时上报。心跳信息传递流程见图3。下级平台接入单元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图3心跳信息传递流程F1:DOsip: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地址编码@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SIP/2.0Via:SIP/2.0/UDP下级平台接入单元IP地址Max-Forwards:70From:显示名<sip: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地址编码@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tag=BK32B1U8DKDrBTo:显示名<sip: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地址编码@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Call-ID:17250CSeq:1DOContent-type:Application/DDCPContent-Length:消息实体的字节长度<?xmlversion="1.0"?><Action><Notify><Variable>Keepalive</Variable><CamListNum>2</EnumListNum><From>1</From><To>2</To><CamList><Item><Coding>摄像机编码</Coding><Status>活动状态</Status></Item><Item><Coding>摄像机编码</Coding><Status>活动状态</Status></Item></CamList></Notify></Action>.2.6心跳信息传递消息定义心跳信息传递的消息包括以下内容。a)心跳信息:2)消息方向:下级平台发向上级平台;3)消息描述:由下级平台按照设定的时间主动发向上级平台,说明下级平台目前的工作状态;4)消息定义:应符合表8的规定,消息中携带DDCP消息体应符合A.2.3.3的规定。表8心跳信息传递消息定义原语头域必选(M)/可选(O)信元描述Request-URIM消息请求的地址MSIP协议版本,值为SIP/2.0M采用的传输协议,应为SIP/2.0/UDP,消息路径转发者的地址M消息初始发送者地址,应使用32位加密随机数tag,并在整个会话过程中保持不变M消息最终接受者地址M会话呼叫标识M消息在会话中的序列以及其类型M可以响应消息回复的通信地址Max-ForwardsM消息的最大转发次数Content-LengthM消息体实际长度b)心跳应答消息:2)传输方向:上级平台发向下级平台;3)消息描述:上级平台在收到下级平台的心跳信息后,发送200OK表示心跳信息已接受;4)消息定义:应符合表9的规定。表9心跳信息返回消息定义原语头域必选(M)/可选(O)信元描述Request-URIM消息请求的地址MSIP协议版本,值为SIP/2.0M采用的传输协议,应为SIP/2.0/UDP,消息路径转发者的地址M消息初始发送者地址,应使用32位加密随机数tag,并在整个会话过程中保持不变M消息最终接受者地址M会话呼叫标识M消息在会话中的序列以及其类型M可以响应消息回复的通信地址Max-ForwardsM消息的最大转发次数实时监控图像获取过程包括获取实时流、释放实时流,应按照RFC3261—2002中定义的方法IN-VITE获取一个摄像机的实时监控视频流;取消没有完成的连接应采用CANCEL方法;应按照RFC3261—2002中定义的方法BYE停止接收一个摄像机的实时视频流,并释放相关资源。实时监控图像获取流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见图4)。a)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向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发送INVITE请求。INVITE请求消息体指明是实时监控图像获取(RealMedia),同时包含请求用户的权限功能码(Privilege)、上级平台接入单元支持的码流格式(Format)、码流类型(Stream)、视频编码类型(Video)、音频编码类型(Audio)、最高码率(MaxBitrate)、接收视频的用户或视频转发代理的IP地址/传输协议/端口b)下级平台接入单元收到INVITE请求后,在回送成功或失败的应答消息前如需一定的处理时间,发送临时响应消息100Trying。c)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将同意或拒绝的消息返回给该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在同意的确认响应消息的消息体中包含确定的码流格式(Format)、码流类型(Stream)、视频编码类型(Video)、音频编码类型(Audio)、最高码率(MaxBitrate)。其中,码流格式(Format)、码流类型(Stream)、视频编码类型(Video)和音频编码类型(Audio)根据INVITE请求消息体相应列表中下级平台接入单元能支持的排在最前的类型来确定。d)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发送ACK消息前如要取消本操作,则向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发送CANCEL请求消息。e)上级平台接入单元收到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同意确认消息200OK后,向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发送ACK消息。f)下级平台接入单元收到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发送ACK消息后,向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发送实时监控视频流。上级平台接入单元下级平台接入单元上级平台接入单元下级平台接入单元g)上级平台接入单元需释放实时流时,向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发送BYE请求消息。h)下级平台接入单元收到BYE请求消息后,回送200OK同意释放消息。100Trying(正在连接)(F2)200OK(或返回400结束本次会话)(F3)ACK(确认)(F4)视频代理转发BYE(释放实时流)(T5)图4实时监控图像获取流程F1:INVITEsip:摄像机编码@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SIP/2.0Via:SIP/2.0/UDP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Max-Forwards:70From:显示名<sip:用户编码@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tag=BK32B1U8DKDrBTo:显示名<sip:摄像机编码@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Call-ID:17250CSeq:1INVITEContact:<sip:上级平台接入单元IP地址:端口>Content-type:Application/DDCPContent-Length:消息实体的字节长度<?xmlversion="1.0"?><Action><Variable>RealMedia</Variable><Privilege>权限功能码</Privilege><Format>1080P720PD1</Format><Stream>Main</Stream><Video>H.264MPEG-4</Video><Audio>G.722</Audio><MaxBitrate>800</MaxBitrate><ReceiveSocket>34UDP2350</ReceiveSocket></Action>F2:100Via:SIP/2.0/UDP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Max-Forwards:70From:显示名<sip:摄像机编码@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tag=BK32B1U8DKDrBTo:显示名<sip:用户编码@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Call-ID:17250F3:200Via:SIP/2.0/UDP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Max-Forwards:70From:显示名<sip:摄像机编码@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tag=BK32B1U8DKDrBTo:显示名<sip:用户编码@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Call-ID:17250CSeq:1INVITEContact:<sip:下级平台接入单元IP地址:端口>Content-type:Application/DDCPContent-Length:消息实体的字节长度<?xmlversion="1.0"?><Response><Variable>RealMedia</Variable><Format>CIF</Format><Stream>Main</Stream><Video>H.264</Video><Audio>G.722</Audio><Bitrate>300</Bitrate></Response>Via:SIP/2.0/UDP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Max-Forwards:70From:显示名<sip:摄像机编码@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tag=BK32B1U8DKDrBTo:显示名<sip:用户编码@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Call-ID:17250CSeq:1INVITEF4:ACKsip:摄像机的编码@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SIP/2.0Via:SIP/2.0/UDP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Max-Forwards:70From:显示名<sip:用户编码@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tag=BK32B1U8DKDrBTo:显示名<sip:摄像机编码@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Call-ID:17250CSeq:1ACKF5:BYEsip:摄像机的编码@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SIP/2.0Via:SIP/2.0/UDP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Max-Forwards:70From:显示名<sip:用户编码@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tag=BK32B1U8DKDrBTo:显示名<sip:摄像机编码@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Call-ID:17250CSeq:1BYEContent-Length:0Via:SIP/2.0/UDP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From:显示名<sip:摄像机编码@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tag=BK32B1U8DKDrBTo:显示名<sip:用户编码@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Call-ID:17250Content-Length:0.2实时监控图像获取消息定义实时监控图像获取消息包括以下内容。a)请求实时监控图像消息:2)传输方向:上级平台发向下级平台;3)消息描述:上级平台向下级平台请求下级平台的实时监控图像信息;4)消息定义:应符合表10,消息中携带的DDCP信息定义应符合A.1的规定。表10请求实时监控图像消息定义原语头域必选(M)/可选(O)信元描述Request-URIM消息请求的地址SIP-VersionMSIP协议版本,值为SIP/2.0ViaM采用的传输协议,应为SIP/2.0/UDP,消息路径转发者的地址FromM消息初始发送者地址,应使用32位加密随机数tag,并在整个会话过程中保持不变M消息最终接受者地址Call-IDM会话呼叫标识CseqM消息在会话中的序列以及其类型ContactM可以响应消息回复的通信地址Max-ForwardsM消息的最大转发次数Content-LengthM消息体实际长度b)请求实时监控图像应答消息:2)传输方向:下级平台发向上级平台;3)消息描述:下级平台收到上级平台INVITE请求后,返回响应,并返回自身支持的媒体4)消息定义:应符合表11,消息中携带的DDCP信息定义应符合A.1的规定。表11请求实时监控图像应答消息定义原语头域必选(M)/可选(O)信元描述Request-URIM消息请求的地址MSIP协议版本,值为SIP/2.0M采用的传输协议,应为SIP/2.0/UDP,消息路径转发者的地址M消息初始发送者地址,应使用32位加密随机数tag,并在整个会话过程中保持不变M消息最终接受者地址M会话呼叫标识M消息在会话中的序列以及其类型M可以响应消息回复的通信地址Max-ForwardsM消息的最大转发次数Content-LengthM消息体实际长度c)取消实时监控图像获取消息:2)传输方向:上级平台发向下级平台;3)消息描述:在获得下级平台响应后,取消当前实时监控图像传输,并终止会话;4)消息定义:应符合表12的规定。表12取消实时监控图像获取消息定义原语头域必选(M)/可选(O)信元描述Request-URIM消息请求的地址MSIP协议版本,值为SIP/2.0M采用的传输协议,应为SIP/2.0/UDP,消息路径转发者的地址M消息初始发送者地址,应使用32位加密随机数tag,并在整个会话过程中保持不变M消息最终接受者地址M会话呼叫标识M消息在会话中的序列以及其类型M可以响应消息回复的通信地址Max-ForwardsM消息的最大转发次数d)确认实时监控图像获取消息:2)传输方向:上级平台发向下级平台;3)消息描述:在获得下级平台响应后,确认当前实时监控图像获取;4)消息定义:应符合表13的规定。表13确认实时监控图像获取消息定义原语头域必选(M)/可选(O)信元描述ACKRequest-URIM消息请求的地址MSIP协议版本,值为SIP/2.0M采用的传输协议,应为SIP/2.0/UDP,消息路径转发者的地址M消息初始发送者地址,应使用32位加密随机数tag,并在整个会话过程中保持不变M消息最终接受者地址M会话呼叫标识M消息在会话中的序列以及其类型M可以响应消息回复的通信地址Max-ForwardsM消息的最大转发次数e)结束实时监控图像获取:2)传输方向:上级平台发向下级平台;3)消息描述:上级平台在完成实时监控图像获取后,发送结束实时监控图像获取消息,结束会话;4)消息定义:应符合表14的规定。表14结束实时监控图像获取消息定义原语头域必选(M)/可选(O)信元描述BYERequest-URIM消息请求的地址SIP-VersionMSIP协议版本,值为SIP/2.0ViaM采用的传输协议,应为SIP/2.0/UDP,消息路径转发者的地址FromM消息初始发送者地址,应使用32位加密随机数tag,并在整个会话过程中保持不变M消息最终接受者地址Call-IDM会话呼叫标识CseqM消息在会话中的序列以及其类型ContactM可以响应消息回复的通信地址Max-ForwardsM消息的最大转发次数Content-LengthO消息体长度f)结束实时监控图像响应消息:2)传输方向:下级平台发向上级平台;3)消息描述:下级平台收到上级平台要求结束实时监控图像获取会话的消息后,中断监控图像连接并结束会话;4)消息定义:应符合表15的规定。表15结束实时监控图像响应消息定义原语头域必选(M)/可选(O)信元描述Request-URIM消息请求的地址MSIP协议版本,值为SIP/2.0M采用的传输协议,应为SIP/2.0/UDP,消息路径转发者的地址M消息初始发送者地址,应使用32位加密随机数tag,并在整个会话过程中保持不变M消息最终接受者地址M会话呼叫标识M消息在会话中的序列以及其类型M可以响应消息回复的通信地址Max-ForwardsM消息的最大转发次数Content-LengthO消息体长度历史图像的传输过程包括枚举文件列表、文件名点播、时间段点播、点播释放、点播控制等。通过网络浏览历史图像和通过网络备份历史图像使用相同的报文。应使用规定的方法DO进行历史图像获取。a)枚举文件列表。使用方法DO枚举一个指定编码监控设备的历史图像文件列表。b)获取URL。在开始点播回放之前,使用方法DO获取媒体数据的URL(含RTSPServer的地址和端口)。URL="rtsp://"host[":"port]/path,其中host为RTSPServer的IP地址;port为RTSPServer的端口号,可选参数,不带该参数时默认为554;path为媒体的存放路径,长度不超过256字节。c)点播控制。使用RTSP协议播放控制一个指定编码监控设备的历史图像,包括开始、正常速度在遵循RFC2326的前提下,对RTSP接口补充定义如下。a)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应支持OPTIONS、DESCRIBE、SETUP、PLAY、PAUSE、TEARDOWN方b)OPTIONS方法规则:上级平台接入单元==》下级平台接入单元:OPTIONS*RTSP/1.0CSeq:RTSP报文序列号下级平台接入单元==》上级平台接入单元:CSeq:请求报文序列号Public:DESCRIBE,SETUP,TEARDOWN,PLAY,PAUSE,OPTIONS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可使用OPTIONS方法查询Server端支持的方法。请求消息中不带c)DESCRIBE方法规则:上级平台接入单元==》下级平台接入单元:DESCRIBErtsp://媒体数据URLRTSP/1.0User-Agent:xxxAccept:application/sdpCSeq:RTSP报文序列号下级平台接入单元==》上级平台接入单元·RTSP/1.0200OKDate:Content-Type:application/sdpContent-Length: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应支持DESCRIBE方法。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向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发送DE-SCRIBE请求,获取下级平台接入单元的媒体描述,并用以初始化解码插件。其中的User-Agent字段可选实现。下级平台接入单元返回的响应中,应包含一个s字段,用以描述下级平台内监控设备的厂商信息,目前已定义的取值符合表16的规定。表16取值s字段的扩充含义s=XXXStreamingMediaXXX媒体服务器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应使用响应消息中的SDP字段去初始化解码插件。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定义的解码插件应符合GB/T28059.2的有关规定。d)SETUP方法规则:上级平台接入单元==》下级平台接入单元:SETUPrtsp://媒体数据URLRTSP/1.0CSeq:RTSP报文序列号Transport:RTP/AVP;unicast;destination=媒体接收方IP;client_port=媒体接收方端口F10:RTSP/1.0200OKCSeq:请求报文序列号Transport:RTP/AVP;unicast;destination=媒体接收方IP;client_port=媒体接收方端口;source=媒体发送方IP;server_port=媒体发送方端口SETUP请求中应用Transport字段携带上级平台接入单元的接收地址(destination)和端口下级平台接入单元端在响应消息中返回Transport字段,并添加媒体流发送地址(source)和端e)PLAY方法规则:上级平台接入单元==》下级平台接入单元:CSeq:RTSP报文序列号[Range:clock=19961108T142300Z-]下级平台接入单元==》上级平台接入单元:CSeq:请求报文序列号Scale字段来控制播放速率,取值为有符号的浮点数。典型的取值包括0.25(1/4慢速播放)、0.5(1/2慢速播放)、1.0(正常速度播放)、2.0(2倍速播放)、4.0(4倍速播放)等。下级平台接入单元根据上级平台接入单元请求的速率和本端的能力来自动做速率适配,并在响应消息中返回给上级平台接入单元,比如上级平台接入单元请求scale为8.0,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可自适应速率为4.0,并在OK中返回给上级平台接入单元。Range字段修改播放时间点,以实现进度拖动,时间格式为绝对时间。f)PAUSE方法规则:上级平台接入单元==》下级平台接入单元:PAUSErtsp://媒体数据URLRTSP/1.0CSeq:RTSP报文序列号Session:会话ID下级平台接入单元==》上级平台接入单元:RTSP/1.0200OKCSeq:请求报文序列号Session:会话IDPAUSE方法用于通知下级平台接入单元暂停制定会话的媒体流发送。g)TEARDOWN方法规则:上级平台接入单元==》下级平台接入单元:Session:会话IDCSeq:RTSP报文序列号下级平台接入单元==》上级平台接入单元:Connection:CloseTEARDOWN方法用于通知下级平台接入单元拆除指定的RTSP会话。回放流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见图5)。a)当上级平台获取历史图像时,先获取指定编码监控设备的历史图像文件列表。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向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发送DO消息,在DO消息的消息体中包含权限功能码(Privilege)、文件类型(FileType)、最多支持接收的文件的个数(MaxFileNum)、开始时间(BeginTime)、结b)下级平台接入单元收到DO消息后,回送是否同意发送文件列表的响应消息。在同意发送文件列表的200OK响应消息中包含枚举后获取的列表个数(EnumListNum)、文件信息列表(FileInfoList),每项文件信息列表包含文件的显示名(Name)、文件的创建时间(Creation-time)、文件的最后访问时间(LastAccessTime)、文件的最后修改时间(LastWriteTime)、文件长度(FileSize)。c)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向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再次发送DO请求,获取录像文件的RTSPURL。d)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将上级平台接入单元请求的录像文件的URL返回,其中包含RTSPServer地址。e)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向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发送符合RFC2326的RTSP控制命令,对历史图像的DO(获取文件列表)(F1)DO(获取文件URL)(T3)200(或400结束本次对话)(T4)RTSPOPTIONS(F5)RTSPDESCRIBE(F7)RTSPPLAY(F11)RTSPPAJSC(F13)RTSPPlay(T11)RTSPTcardown(F15)图5回放流程F1:DOsip:摄像机的编码@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SIP/2.0Via:SIP/2.0/UDP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Max-Forwards:70From:显示名<sip:用户编码@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tag=BK32B1U8DKDrBTo:显示名<sip:摄像机的编码@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Call-ID:17250CSeq:1DOContent-type:Application/DDCPContent-Length:消息实体的字节长度<?xmlversion="1.0"?><Action><Query><Variable>FileList</Variable><Privilege>权限功能码</Privilege><FileType>1</FileType><MaxFileNum>10</MaxFileNum><From>0</From><To>10</To><BeginTime>20051110T132050Z</BeginTime><EndTime>20051111T135050Z</EndTime></Query></Action>F2:200Via:SIP/2.0/UDP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From:显示名<sip:摄像机编码@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tag=BK32B1U8DKDrBTo:显示名<sip:用户编码@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Call-ID:17250CSeq:1DOContent-type:Application/DDCPContent-Length:消息实体的字节长度<?xmlversion="1.0"?><Response><QueryResponse><Variable>FileList</Variable><Result>0</Result><EnumListNum>50</EnumListNum><From>0</From><To>10</To><FileInfoList><Item><Name>xiaoshan_20051101001.mp4</Name><CreationTime>20051110T132050Z</CreationTime><LastWriteTime>20051110T135050Z</LastWriteTime><FileSize>500000</FileSize></Item><Item><Name>xiaoshan_20051101002.mp4</Name><CreationTime>20051110T132050Z</CreationTime><LastWriteTime>20051110T135050Z</LastWriteTime><FileSize>500000</FileSize></Item></FilelnfoList></QueryResponse></Response>Via:SIP/2.0/UDP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From:显示名<sip:摄像机编码@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tag=BK32B1U8DKDrBTo:显示名<sip:用户编码@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Call-ID:17250CSeq:1DOF3:DOsip:摄像机的编码@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SIP/2.0Via:SIP/2.0/UDP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Max-Forwards:70From:显示名<sip:用户编码@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tag=BK32B1U8DKDrBTo:显示名<sip:摄像机的编码@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Call-ID:17250CSeq:1DOContent-type:Application/DDCPContent-Length:消息实体的字节长度<?xmlversion="1.0"?><Action><Query><Variable>VODByRTSP</Variable><Privilege>权限功能码</Privilege><FileType>2</FileType><Name>xiaoshan_20051101001.mp4</Name><BeginTime>20051110T132050Z</BeginTime><EndTime>20051110T135050Z</EndTime><MaxBitrate>100</MaxBitrate></Query></Action>F4:200Via:SIP/2.0/UDP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From:显示名<sip:摄像机编码@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tag=BK32B1U8DKDrBTo:显示名<sip:用户编码@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Call-ID:17250CSeq:1DOContent-type:Application/DDCPContent-Length:消息实体的字节长度<?xmlversion="1.0"?><Response><QueryResponse><Variable>VODByRTSP</Variable><Result>0</Result><Bitrate>100</Bitrate><Playurl>rtsp://:554/path</Playurl></QueryResponse></Response>Via:SIP/2.0/UDP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From:显示名<sip:摄像机编码@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tag=BK32R1II&NKDrRTo:显示名<sip:用户编码@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Call-ID:17250CSeq:1DOF5:OPTIONS*RTSP/1.0CSeq:1F6:RTSP/1.0200OKCSeq:1Public:DESCRIBE,SETUP,TEARDOWN,PLAY,PAUSE,OPTIONSUser-Agent:zj_db33Accept:application/sdpCSeq:2F8:RTSP/1.0200OKCSeq:2Content-Type:application/sdpContent-Length:25s=XXXStreamingMediaCSeq:3Transport:RTP/AVP;unicast;destination=20;client_port=4588-4589F10:RTSP/1.0200OKCSeq:3Transport:RTP/AVP;unicast;destination=20;client_port=4588-4589;source=22;serverCSeq:4Scale:1.0F12:RTSP/1.0200OKCSeq:4Scale:1.0CSeq:5F14:RTSP/1.0200OKCSeq:5F13:TEARDOWNrtsp://22:554/xiaoshan_20051101001.mp4RTSP/1.0CSeq:6F14:RTSP/1.0200OKCSeq:6Connection:Close历史图像获取功能的消息定义包括通信信令消息与播放控制消息。历史图像获取功能通信信令消息定义包括以下消息。a)获取文件列表消息。2)传输方向:上级平台发向下级平台;3)消息描述:获取下级平台拥有的录像文件目录;4)消息定义:应符合表17的规定。表17获取文件列表消息定义原语头域必选(M)/可选(O)信元描述Request-URIM消息请求的地址MSIP协议版本,值为SIP/2.0M采用的传输协议,应为SIP/2.0/UDP,消息路径转发者的地址M消息初始发送者地址,应使用32位加密随机数tag,并在整个会话过程中保持不变M消息最终接受者地址M会话呼叫标识M消息在会话中的序列以及其类型M可以响应消息回复的通信地址Max-ForwardsM消息的最大转发次数Content-LengthM消息体实际长度b)获取文件列表应答消息:2)传输方向:下级平台发向上级平台;3)消息描述:下级平台将文件列表信息发送给上级平台的消息;4)消息定义:应符合表18的规定,200OK消息中携带的DDCP元素定义应符合A.1的规定。表18获取文件列表应答消息定义原语头域必选(M)/可选(O)信元描述Request-URIM消息请求的地址MSIP协议版本,值为SIP/2.0M采用的传输协议,应为SIP/2.0/UDP,消息路径转发者的地址M消息初始发送者地址,应使用32位加密随机数tag,并在整个会话过程中保持不变M消息最终接受者地址M会话呼叫标识M消息在会话中的序列以及其类型M可以响应消息回复的通信地址Max-ForwardsM消息的最大转发次数Content-LengthM消息体实际长度c)获取文件URL消息:2)传输方向:上级平台发向下级平台;3)消息描述:获取指定文件的播放URL;4)消息定义:应符合表19的规定,DO消息中携带的DDCP元素定义应符合A.1的规定。表19获取文件URL消息定义原语头域必选(M)/可选(O)信元描述Request-URIM消息请求的地址MSIP协议版本,值为SIP/2.0M采用的传输协议,应为SIP/2.0/UDP,消息路径转发者的地址M消息初始发送者地址,应使用32位加密随机数tag,并在整个会话过程中保持不变M消息最终接受者地址M会话呼叫标识M消息在会话中的序列以及其类型M可以响应消息回复的通信地址Max-ForwardsM消息的最大转发次数Content-LengthM消息体实际长度d)获取文件URL响应消息:2)传输方向:下级平台发向上级平台;3)消息描述:下级平台将指定文件的播放URL传输给上级平台;4)消息定义:应符合表20的规定,200OK消息中携带的DDCP元素定义应符合A.1的规定。表20获取文件URL响应消息定义原语头域必选(M)/可选(O)信元描述Request-URIM消息请求的地址MSIP协议版本,值为SIP/2.0M采用的传输协议,应为SIP/2.0/UDP,消息路径转发者的地址M消息初始发送者地址,应使用32位加密随机数tag,并在整个会话过程中保持不变M消息最终接受者地址M会话呼叫标识M消息在会话中的序列以及其类型M可以响应消息回复的通信地址Max-ForwardsM消息的最大转发次数Content-LengthM消息体实际长度e)播放控制消息:应符合.3.2的规定。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应能通过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对下级平台所辖的联网设备进行动作控制,主要包括云台控制、防尘罩(雨刮、除湿等)控制、互联监控图像并发数控制等。应使用规定的方法DO实现控制命令传输。对于互联监控图像并发数控制,应有响应确认信号。控制流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见图6)。a)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向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发送DO请求,DO请求的消息体包括权限功能码(Privilege)、控制命令码(Command),控制命令码见附录C。b)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将控制动作执行成功与否的响应消息返回给该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在执行成功的确认响应消息的消息体中包含控制命令执行结果(Result)、所执行的控制命令码(Command);在执行失败的确认响应消息的消息体中包含返回失败原因。上级平台接入单元下级平台接入单元控制信令转发200(或返回400结束木次会话)(F2)图6控制流程F1:DOsip:摄像机的编码@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SIP/2.0Via:SIP/2.0/UDP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Max-Forwards:70From:显示名<sip:用户的编码@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tag=BK32B1U8DKDrBTo:显示名<sip:摄像机的编码@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Call-ID:17250CSeq:1DOContent-type:Application/DDCPContent-Length:消息实体的字节长度<?xmlversion="1.0"?><Action><Control><Variable>PTZCommand</Variable><Privilege>权限功能码</Privilege><Command>1</Command></Control></Action>F2:200Via:SIP/2.0/UDP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From:显示名<sip:摄像机的编码@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tag=BK32B1U8DKDrBTo:显示名<sip:用户的编码@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Call-ID:17250CSeq:1DOContent-type:Application/DDCPContent-Length:消息实体的字节长度<?xmlversion="1.0"?><Response><ControlResponse><Variable>PTZCommand</Variable><Result>0</Result><Command>41</Command></ControlResponse></Response>Via:SIP/2.0/UDP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From:显示名<sip:摄像机的编码@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tag=BK32B1U8DKDrBTo:显示名<sip:用户的编码@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域名或IP地址>Call-ID:17250CSeq:1DO控制功能消息定义包括以下消息。a)控制请求消息:2)传输方向:上级平台发向下级平台;3)消息描述:上级平台发出的控制请求消息;4)消息定义:应符合表21的规定,消息体中携带的DDCP元素定义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表21控制请求消息定义原语头域必选(M)/可选(O)信元描述Request-URIM消息请求的地址MSIP协议版本,值为SIP/2.0M采用的传输协议,应为SIP/2.0/UDP,消息路径转发者的地址M消息初始发送者地址,应使用32位加密随机数tag,并在整个会话过程中保持不变M消息最终接受者地址M会话呼叫标识M消息在会话中的序列以及其类型M可以响应消息回复的通信地址Max-ForwardsM消息的最大转发次数Content-LengthM消息体实际长度b)控制请求应答消息:2)传输方向:下级平台发向上级平台;3)消息描述:下级平台收到上级平台控制请求后,将执行结果返回给上级平台;4)消息描述:应符合表22的规定,消息体中携带的DDCP元素定义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表22控制请求应答消息原语头域必选(M)/可选(O)信元描述Request-URIM消息请求的地址MSIP协议版本,值为SIP/2.0M采用的传输协议,应为SIP/2.0/UDP,消息路径转发者的地址M消息初始发送者地址,应使用32位加密随机数tag,并在整个会话过程中保持不变M消息最终接受者地址M会话呼叫标识M消息在会话中的序列以及其类型M可以响应消息回复的通信地址Max-ForwardsM消息的最大转发次数Content-LengthM消息体实际长度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应能通过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实现对联网设备的状态信息查询。平台接入单元应支持目录信息查询、前端设备信息查询、前端设备状态查询、平台接入单元流量查询等消息。应使用规定的方法DO查询指定平台接入单元的目录信息。目录信息查询流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见图7)。a)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向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发送DO请求,DO请求的消息体包括表示是查询目录的协议的功能类型(Variable)、权限功能码(Privilege)等。b)下级平台接入单元将查询成功与否的响应消息返回给该上级平台接入单元;在查询成功地确认响应消息的消息体中包含查询结果标志(Result)、显示名(Name)、唯一性编码(Coding)、权限功能码(Privilege)、父节点唯一性编码(Parent)、活动状态(Status)、经度(Longitude)、纬度(Latitude)、路段名称(Roadway)、位置桩号(PileNo)、摄像机方向(Orientation)、枚举目录列表个数(EnumListNum)、目录列表起始标号(From)、目录列表截止标号(To)、子节点列表(Sublist)等。上级平台接入单元下级平台接入单元DO(查询目录信息)(F1)200(或返回400结束木次会话)(F2)查询目录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