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单元 酸和碱(测试)(解析版)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_第1页
第10单元 酸和碱(测试)(解析版)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_第2页
第10单元 酸和碱(测试)(解析版)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_第3页
第10单元 酸和碱(测试)(解析版)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_第4页
第10单元 酸和碱(测试)(解析版)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单 酸和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答案】B故选:A 【答案】故选:D 【答案】DD。4(2022化学观念: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1s后取出,探究火焰哪层温度最高【答案】AC1s后取出,与外焰接触部位碳化最严重,说明外焰温度最高,B5(2023·pHpHpH98%pH0.4%【答案】【解析】ApHpH试纸上,观察颜色的变BpHpHCpH98%pH,不符合题意;DpH0.4%pH,会稀释氢氧化钠,使测定结果偏小,不符合题A6(2023·ftA.BaCl2溶液 B.Na2CO3固体C.铁 D.金属【答案】【解析】A、BaCl2溶液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但不能与盐酸反应,故选项符合题意;A。7(2023·ft【答案】【解析】AC8.(2023·ft东大学附属中学模拟预测)下列有关酸、碱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答案】A说法错误;BB说法正确;CH+C说法正确;D说法正确;故选:A9(2023·ft C.氢氧化钠的俗称叫纯碱、烧碱或苛性钠D.浓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答案】【解析】A故选C。 读出液体体 测定溶液 倾倒液 加入固体粉【答案】【解析】AABpHpH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pHpHpH试纸伸入待测液BCC选项D选项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11(2022A.用Ca(OH)2制波尔多 B.用Ca(OH)2改良酸性土C.用NaOH溶液检验 D.用NaOH固体干燥某些气【答案】ABCNaOH12(2022CpHD【答案】A正确;B正确;CpHDH2SO4+Ba(OH)2=BaSO4↓+2H2OD正C13(2022ABKClNH4ClCNaOHD 【答案】KCl固体NH4Cl固体,选项正确;NaOH溶液是否完全变CO2C。14(202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2不能证明反应是放热反应C.60s时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答案】A、烧杯中放稀氢氧化钠溶液还是稀盐酸,不影响对反应温度的升高,AB2温度升高,能证明反应放热,BC、60s是反应温度达到最高点以后的时间,不确定反应是加到恰好完全反应就停止滴加,还是一直滴加若是一直滴加注射器中溶液,60sCD、实验反应放热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D正确,符合题意。15.室温时,Ba(OH)2溶液,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忽A.a点溶液中有两种溶 B.b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C.c点烧杯内液体的 D.d点溶液中有较多的Ba2+、OH-、SO42-、【答案】Ba(OH)2abc点烧杯内液体为水,pH=7CC后的点,溶质只有氢氧化钡,dBa2、OH,不符合题意;C16(2021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pHB.abpHH+OH﹣C.bHClNaOHD.cNa+Cl﹣【答案】ApHB、abpHH+OH﹣发生反应,说法正确;C、b点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故 HClNaOH36.5:40D、cNa+Cl﹣个数,说法错误;17(2022·A.MB.M、NCuCl2C.N、P点时,溶液的pH:N>P【答案】【解析】A、向盛有一定量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M点时,氧化铜未反应完全,则剩余A正确;B、M、NCuCl2BC、NpH7,PpH7N、PpH:N>PCD、NbgDD18.(2022·四川眉ft·中考真题)pH和温度的变化情况来pH变化曲线,图丙为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CcDd【答案】BCcc点表示该反应恰好完DdpH7dNaClHCl,说法错C19(2023·AaBbH+OH-Cc【答案】【解析】A、apH>7a点所示溶液显红色,该选项说法正确;Bb点时,pH7H+OH-恰好完全反应,该选项说法Cc点时,pH7,溶液呈酸性,盐酸过量,加入碳酸钠,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故选:D20(2023·BBaCl2溶液CBNaOH和甲【答案】【解析】ABBaCl2碳酸钠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不能选用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选项错误;CB中一定含有甲和氯化钠,可能含有氢氧化钠,选项错误;二、填空题(6小题,共44分21(8(2021实验一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 色实验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证了上述知识网络图中碱能够 反应实验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猜想二:溶质为NaOH和 NaOHa,b两个实验的现象,Ⅰ Ⅱ红(4)【猜想与假设】 无明显现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验证了上述知识网络图中碱能够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NaOHNa2CO3;22(6分(2023·ft东威海·九年级期末)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利用下图装置研究稀盐酸与pH23。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 (填化学式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 “16”; 2bNaCl2d2c→dNaCl3e→f(5)bpH (1)NaOH+HCl=NaCl+H2OC(1)2,一开始,pH>7pH7ApH=7V12;A、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溶液由碱性逐渐变为酸性,bpH>7,溶液呈碱性,说明氢氧化钠没有反应完,所以溶液中的溶质为剩余的氢氧化钠和生成的氯化钠,A表述正B、dpH<7,溶液成酸性,此时盐酸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氢和氯化钠,将溶液蒸干,2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BC、c点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c→d溶液酸性逐渐增强,盐酸过量,此过程中没有氯化钠生成,其质量不再增加,C表述错误;D3e→f过程中,温度升高,此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D表述正确;C。(5)bpH>7,溶液呈碱性,说明氢氧化钠没有反应完,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氯A、碱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蓝,可用来验证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Ab点,B正确;Cc点处,此时b点处,还可能进c点处,C错误;Db点处,还c点处,D错误;b点处,E正确;23(4实验一:小组同学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定了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时间-1所示由曲线变化情况分析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2)400秒后,曲线开始呈下降趋势的原因 pH2pH传感器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pH变化曲线。(3)该反应 (填序号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 B.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4)M点溶液中溶质 (填化学式【答案(1)放 (2)反应结束,温度逐渐恢复到室 (2)400(3)pH>7,随着反应的进行,pH值逐渐降低,MpH=7(4)M点溶液是24(9(2021·(实验一)图一实验中,观察到用石蜡固定在铜片下的乒乓球脱落,此现象说明浓硫酸溶于 (实验二)图二实验中,观察到很快变黑的是滤 试管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管2中可观察到的现象 向试管3中滴加了足量的稀硫酸仍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二者已经发生反应,可选用 A酚酞溶 B氯化钡溶 C硫酸铜溶4、5两支试管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和白(提出问题)(作出猜想)猜想一 (实验与结论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1)Zn+H2SO4=ZnSO4+H2↑(2)红棕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为黄色(3)A(实验与结论)有气泡产生,白色沉淀部分溶 熟石[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2稀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氧化铁是红棕色固体与稀硫酸酸反应,红棕色固体逐[做出猜想[实验与结论25(9(2022ⅠNaOH溶液中慢慢滴入稀盐酸(1所示,边滴加边振荡,测得试管①中最终溶pH=2。Ⅱ0.5g2mL2mL水、试2mL稀盐酸(2所示。振荡并观察现象。其中滴加几滴稀盐酸(3所示,试管⑤中无明显现象。实验Ⅰ中,能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 。试管①最终溶液中有的溶质有(酚酞除外 实验Ⅱ中用水作对照实验,其目的 试管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探究二中依次观察到的现象 Cu(OH)2↓【交流反思】最终试管⑤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 氯化钠和氯化 (1)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会观察到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成了无色;故填:溶液由红色变pH=2,说明盐酸过量,所以试管①最终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酚酞除外)(2)实验Ⅱ(3)试管④中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H=226(8pH1】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加入几滴紫甘蓝汁液,同【得出结论1】三种溶液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2pH变1所示。【得出结论2】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 3】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pH23所示。【交流与反思】b点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将图2和图3的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c点的溶质 【得出结论3】通过上述分析,碳酸钠和盐酸反应过程,可以依次用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 pH12 【得出结论3】 1】由上面提供的信息可知,加入紫甘蓝汁液时,显黄色时溶液的碱性比显绿色时强,2】从微观角度分析,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交流与反思】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b点时稀盐酸过量,因此溶质是反应NaClHCl23的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说明向碳酸钠溶液Na2CO3+HCl=NaCl+NaHCO3三、实验与探究(2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7分(202220℃80g10%NaOH①用图中仪器完成实验,还缺少的玻璃仪器 (填名称),玻璃棒在配制实验中的作用 ②配制该溶液需 g水。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10%(填“大于”或“小于1~5 ②试管3中产生气泡,试管4中无明显现象,由此推断金属活动性Cu比 (填“强”或“弱”)③试管5中生成一种盐和两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烧 搅拌加速溶 大①试管 ② 80g10%NaOHNaOH的质量为:80g×10%=8g,则需要水的质量10%114CuZn是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故填:28.(8分)(2023·ft东威海·九年级期末)称取20.00g小麦杆灰 ,得到的固体即为小麦杆灰中的可溶物2实验中需缓慢滴入稀硫酸,原因 。装置A、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装置B的作用 若要计算小麦杆灰中碳酸钾的含量,除上述数据外,还需测定的数据 ①测定土壤样品酸碱度的方法 控制制碳酸钾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使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吸收 (5)加水将土壤样品溶解,静置,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 BAC(1)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