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GB 11122-2006 柴油机油_第1页
(高清版)GB 11122-2006 柴油机油_第2页
(高清版)GB 11122-2006 柴油机油_第3页
(高清版)GB 11122-2006 柴油机油_第4页
(高清版)GB 11122-2006 柴油机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代替GB11122—1997Dieselengineoils2006-07-18发布2007-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I本标准的第4章〔表2(2)除外〕、第5章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本标准与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标准SAEJ183:2002《发动机油性能及发动机使用分类》(英文版)、SAEJ300:1999《发动机油黏度分类》(英文版)、ASTMD4485:2004《发动机油性能规格标准》(英文版)和美国军用标准MIL-PRF-2104G《战斗/作战装置用内燃机润滑油性能规范》(英文版)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标准与上述标准的主要差异参见附录A。本标准与GB11122—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对于黏度等级的设置,GB11122—1997仅包括部分黏度牌号,本标准基本覆盖了所有可能的应用要求;且这4个质量等级的15W和20W多级油倾点分别为一25℃和—20℃;——增加碱值和氮含量作为报告项目;——将“沉淀物”改为"机械杂质",试验方法采用GB/T511;——CD的高温高剪切黏度指标由“报告”改为设定限值;——取消中和值和残炭;——取消CD的蒸发损失项目;——取消原标准表1中的注1)、注2)、注3)、注7);和表2中的注1)、注2)、注4)、注7);——在表3中增加表注;——增加第5章“检验规则”和第7章“有关说明事项”。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本标准1989年首次发布,1997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1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以精制矿物油、合成油或精制矿物油与合成油的混合油为基础油,加入多种添加剂或复合剂制成的柴油机油的要求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所属产品适用于以柴油为燃料的四冲程柴油发动机,如卡车、客车和货车柴油发动机、农业用、工业用和建设用柴油发动机的润滑。详细分类见GB/T7631.3、SAEJ183和ASTMD4485。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60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GB/T265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GB/T387深色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管式炉法)GB/T388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氧弹法)GB/T511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GB/T1995石油产品粘度指数计算法GB/T2433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硫酸盐灰分测定法(GB/T2433—2001,eqvISO3987:1994)GB/T2541石油产品粘度指数算表GB/T3535石油倾点测定法GB/T3536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GB/T4756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GB/T4756—1998,eqvISO3170:1988)GB/T5096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GB/T6538发动机油表观粘度测定法(冷启动模拟机法)GB/T7631.3内燃机油分类GB/T9170润滑油及燃料油中总氮含量测定法(改进的克氏法)GB/T9171发动机油边界泵送温度测定法GB/T9932内燃机油性能评定法(开特皮勒1H2法)GB/T9933内燃机油性能评定法(开特皮勒1G2法)GB11121汽油机油GB/T11140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X射线光谱法)GB/T12579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GB/T14906内燃机油粘度分类GB/T17040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GB/T17476使用过的润滑油中添加剂元素、磨损金属和污染物以及基础油中某些元素测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SH/T0059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诺亚克法)SH0164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及交货验收规则SH/T0172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高温法)2SH/T0251石油产品碱值测定法(高氯酸电位滴定法)SH/T0264内燃机油高温氧化和轴瓦腐蚀评定法(皮特W-1法)SH/T0265内燃机油高温氧化和轴瓦腐蚀评定法(L-38法)SH/T0296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的磷含量测定法(比色法)SH/T0505含聚合物油剪切安定性测定法(超声波剪切法)SH/T0562低温下发动机油屈服应力和表观粘度测定法SH/T0618高剪切条件下的润滑油动力粘度测定法(雷范费尔特法)SH/T0631润滑油和添加剂中钡、钙、磷、硫和锌测定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SH/T0656石油产品及润滑剂中碳、氢、氮测定法(元素分析仪法)SH/T0703润滑油在高温高剪切速率条件下表观粘度测定法(多重毛细管粘度计法)SH/T0704石油及石油产品中氮含量测定法(舟进样化学发光法)SH/T0723柴油机油腐蚀性能评定法SH/T0749润滑油及添加剂中添加元素含量测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SH/T0751高温和高剪切速率下粘度测定法(锥形塞粘度计法)SH/T0754柴油机油在135℃下腐蚀性能评定法SH/T0758内燃机油高温氧化和抗磨损性能评定法(程序ⅢE法)SH/T0760柴油机油性能评定法(MackT-8法)SH/T0761柴油机油性能评定法(MackT-9法)SH/T0782柴油机油性能评定法(开特皮勒1K/1N法)API1509附录E“轿车发动机油和柴油机油API基础油互换准则”API1509附录F“SAE粘度等级发动机试验的API导则”ASTMD11.15测定发动机油与特定密封橡胶和弹性体相容性的试验方法ASTMD4485发动机油性能规格标准ASTMD5293使用冷启动模拟机在一5℃~—35℃间测定发动机油表观粘度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D5966评价发动机油对轻型柴油发动机的滚动挺杆磨损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D6278用欧洲柴油喷射设备测定含聚合物液体的剪切安定性标准试验方法ASTMD6417发动机油蒸发性评估标准试验方法(气相色谱法)ASTMD6618用柴油四冲程增压1M-PC单缸油试验发动机评价发动机油的试验方法ASTMD6681用高速单缸柴油发动机评价发动机油的试验方法(开特皮勒1P试验程序)ASTMD6709用程序Ⅲ火花点燃发动机、评价汽车发动机油的试验方法(CLR发动机油)ASTMD6838康明斯M11高烟贫试验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D6894用直喷涡轮增压汽车柴油发动机评价发动机油空气卷入的试验方法ASTMD6896在低温下测定用过发动机油屈服应力和表观粘度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D6923用高速单缸柴油发动机评价发动机油的试验方法(开特皮勒1R试验程序)ASTMD6975康明斯M11废气再循环试验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D6984用程序ⅢF火花点燃发动机评价汽车发动机油的标准试验方法(ⅢF试验程序)ASTMD6987用T-10废气再循环柴油发动机评价柴油发动机油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E178处理离群观测值的标准操作规程ASTMRR:D-2-1219汽车发动机油性能规格(评价润滑油的多缸发动机试验程序-Mack-6)ASTMRR:D-2-1220汽车发动机油性能规格(评价润滑油的多缸发动机试验程序-Mack-7)MIL-PRF-2104G战斗/作战装置用内燃机润滑油性能规格SAEJ183发动机油性能及发动机使用性能分类SAEJ300发动机油粘度分类3或或3产品品种和标记3.1产品品种等6个柴油机油品种。3.1.2本标准对通用内燃机油品种不作具体规定。通用内燃机油可根据需要在本标准所属6个柴油机油品种和GB11121所属9个汽油机油品种中进行组合。任何一个通用内燃机油都应同时满足其汽油机油品种和柴油机油品种的所有指标要求。3.1.3每个品种按GB/T14906或SAEJ300划分黏度等级。3.2产品标记3.2.1柴油机油产品标记为:质量等级黏度等级柴油机油3.2.2通用内燃机油产品标记为:汽油机油质量等级/柴油机油质量等级汽油机油质量等级/柴油机油质量等级柴油机油质量等级/汽油机油质量等级柴油机油质量等级/汽油机油质量等级黏度等级黏度等级通用内燃机油通用内燃机油通用内燃机油通用内燃机油例如:SJ/CF-45W-30通用内燃机油或CF-4/SJ5W-30通用内燃机油,前者表示其配方首先满足SJ汽油机油要求,后者表示其配方首先满足CF-4柴油机油要求,两者均需同时符合本标准中CF-4柴油机油和GB11121中SJ汽油机油的全部质量指标。注:汽油机油或柴油机油质量等级的先后排列由生产企业根据产品配方特点确定。4要求和试验方法柴油机油产品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表1、表2(1)、表2(2)和表3。4.1柴油机油黏温性能要求见表1。4.2柴油机油理化性能和模拟台架性能要求见表2(1)和表2(2)。4.3柴油机油使用性能要求见表3。表1柴油机油黏温性能要求低温动力黏度/不大于边界泵送温度/C不高于运动黏度高温高剪切黏度不小于黏度指数不小于倾点/℃不高于试验方法GB/T6538GB/T9171GB/T265SH/TSH/TSH/T0751GB/T2541GB/T3535质量等级黏度等级CC、CD0W-203250(-30℃)-355.6~<9.3-400W-303250(-30℃)-359.3~<12.50W-403250(-30℃)-3512.5~<16.3 3500(-25℃)-305.6~<9.3-353500(-25℃)-309.3~<12.5 3500(-25℃)-3012.5~<16.3 3500(-25℃)-3016.3~<21.94表1(续)低温动力黏度/不大于边界泵送温度/C不高于运动黏度高温高剪切黏度不小于黏度指数不小于倾点/℃不高于试验方法GB/T6538GB/T9171GB/T265SH/TSH/TGB/T2541GB/T3535SH/T0751质量等级黏度等级—— ——CC、CD3500(-20℃)-259.3~<12.5 -303500(-20℃)-25——3500(-20℃)-25—3500(-15℃)-209.3~<12.5-233500(-15℃)-20—3500(-15℃)-2016.3~<21.9—20W-404500(-10℃)-15——-1820W-504500(-10℃)-1516.3~<21.920W-604500(-10℃)-1521.9~<26.1—9.3~<12.5-15-1016.3~<21.9 —21.9~<26.1aCC不要求测定高温高剪切黏度。b为仲裁方法。低温动力黏度/不大于低温泵送黏度/在无屈服应力时,不大于运动黏度高温高剪切黏度不小于黏度指数不小于倾点/℃不高于试验方法GB/TASTMD5293'SH/T0562GB/T265SH/T0751GB/T2541GB/T3535质量等级黏度等级——CI-4⁴0W-206200(-35℃)60000(-40℃)5.6~<9.3-400W-306200(-35℃)60000(-40℃)9.3~<12.50W-406200(-35℃)60000(一40℃)12.5~<16.3—5W-206600(-30℃)60000(-35℃)5.6~<9.3-355W-306600(-30℃)60000(一35℃)9.3~<12.5—5W-406600(-30℃)60000(一35℃)——5W-506600(一30℃)60000(一35℃)16.3~<21.97000(-25℃)60000(—30℃)9.3~<12.5—-307000(-25℃)60000(-30℃)——7000(-25℃)60000(-30℃)16.3~<21.9—5表1(续)低温动力黏度/不大于低温泵送黏度/在无屈服应力时,不大于运动黏度高温高剪切黏度不小于黏度指数不小于倾点/℃不高于试验方法ASTMD5293'质量等级黏度等级 CI-4°7000(-20℃)60000(—25℃)9.3~<12.5 7000(-20℃)60000(-25℃) 7000(-20℃)60000(-25℃)—9500(-15℃)60000(-20℃)9500(-15℃)60000(-20℃)—9500(-15℃)60000(-20℃)21.9~<26.1 —9.3~<12.521.9~<26.1aCI-4所有黏度等级的高温高剪切黏度均为不小于3.5mPa·s,但当SAEJ300指标高于3.5mPa·s时,允许以SAEJ300为准。bGB/T6538—2000正在修订中,在新标准正式发布前0W油使用ASTMD5293:2004方法测定。表2(1)柴油机油理化性能要求(1)质量指标试验方法CF-4CH-4CI-4水分(体积分数)/%不大于痕迹痕迹痕迹痕迹泡沫性(泡沫倾向/泡沫稳定性)/(mL/mL)93.5℃后24℃不大于不大于不大于蒸发损失(质量分数)/%诺亚克法(250℃,1h)或气相色谱法(371℃馏出量)不大于—— —ASTMD6417机械杂质(质量分数)/%不大于闪点(开口)/℃(黏度等级)不低于200(0W、5W多级油);205(10W多级油);215(15W、20W多级油);220(30);225(40);230(50);240(60)aCH-4、CI-4不允许使用步骤A。6表2(2)柴油机油理化性能要求(2)试验方法CC、CD、CF、CF-4、CH-4、CI-4碱值(以KOH计)*/(mg/g)报告SH/T0251硫酸盐灰分"(质量分数)/%报告GB/T2433硫(质量分数)/%报告GB/T11140、GB/T17040GB/T17476、SH/T0172、SH/T0631、SH/T0749磷”(质量分数)/%报告SH/T0631、SH/T0749氮(质量分数)/%报告GB/T9170、SH/T0656、SH/T0704a生产者在每批产品出厂时要向使用者或经销者报告该项目的实测值,有争议时以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为准。表3柴油机油使用性能要求品种代号试验方法L-38发动机试验轴瓦失重"/mg活塞裙部漆膜评分剪切安定性”100℃运动黏度/(mm²/s)不大于不小于在本等级油黏度范围之内(适用于多级油)高温清净性和抗磨试验(开特皮勒1H2法):顶环槽积炭填充体积(体积分数)/%不大于总缺点加权评分不大于活塞环侧间隙损失/mm不大于L-38发动机试验轴瓦失重/mg活塞裙部漆膜评分剪切安定性100℃运动黏度/(mm²/s)不大于不小于在本等级油黏度范围之内(适用于多级油)高温清净性和抗磨试验(开特皮勒1G2法)顶环槽积炭填充体积(体积分数)/%不大于总缺点加权评分不大于活塞环侧间隙损失/mm不大于L-38发动机试验轴瓦失重/mg剪切安定性100℃运动黏度/(mm²/s)或程序Ⅲ发动机试验轴瓦失重/mg剪切安定性100℃运动黏度/(mm²/s)不大于不大于一次试验二次试验平均三次试验平均“在本等级油黏度范围之内(适用于多级油)在本等级油黏度范围之内(适用于多级油)ASTMD67097表3(续)品种代号试验方法开特皮勒1M-PC试验二次试验平均三次试验平均MTACd四次试验平均MTACASTMD6618总缺点加权评分(WTD)顶环槽充炭率(体积分数)(TGF)/%环侧间隙损失/mm活塞环粘结活塞、环和缸套擦伤不大于不大于不大于无无L-38发动机试验轴瓦失重/mg剪切安定性100℃运动黏度/(mm²/s)或程序Ⅲ发动机试验轴瓦失重/mg剪切安定性100℃运动黏度/(mm²/s)不大于不大于在本等级油黏度范围之内(适用于多级油)在本等级油黏度范围之内(适用于多级油)ASTMD6709开特皮勒1K试验[二次试验平均4无无三次试验平均4无无四次试验平均5无无不大于不大于不大于不大于不大于不大于不大于不大于不大于顶环槽充炭率(体积分数)(TGF)/%顶环台重炭率(TLHC)/%平均油耗/((g/kw)/h)(0h~252h)最终油耗/((g/kw)/h)(228h~252活塞环粘结活塞环和缸套擦伤MackT-6试验优点评分或MackT-9试验平均顶环失重/mg缸套磨损/mm不小于不大于不大于D-2-1219或MackT-7试验后50h运动黏度平均增长率(100℃)/或MackT-8试验(T-8A)(100~150)h运动黏度平均增长率D-2-1220或腐蚀试验铜浓度增加/(mg/kg)铅浓度增加/(mg/kg)锡浓度增加/(mg/kg)铜片腐蚀/级不大于不大于不大于报告38表3(续)品种代号试验方法CH-4柴油喷嘴剪切试验剪切后的100℃运动黏度/(mm²/s)不小于XW-308XW-40"ASTMD6278GB/T265开特皮勒1K试验缺点加权评分(WDK)顶环槽充炭率(TGF)(体积分数)/%顶环台重炭率(TLHC)/%油耗/((g/kw)/h)(0h~252h)活塞、环和缸套擦伤不大于不大于不大于不大于一次试验4无二次试验平均5无三次试验平均5无SH/T0782开特皮勒1P试验缺点加权评分(WDP)顶环槽炭(TGC)缺点评分顶环台炭(TLC)缺点评分平均油耗/(g/h)(0h~360h)最终油耗/(g/h)(312h~360h)活塞、环和缸套擦伤不大于不大于不大于不大于不大于一次试验无二次试验平均无三次试验平均无ASTMD6681MackT-9试验修正到1.75%烟贫量的平均缸套磨损/mm平均顶环失重/mg用过油铅变化量/(mg/kg)不大于不大于不大于一次试验0.0254二次试验平均0.0266三次试验平均0.0271SH/T0761MackT-8试验(T-8E)4.8%烟贫量的相对黏度(RV)h不大于3.8%烟复量的黏度增长/(mm²/s)不大于一次试验二次试验平均三次试验平均SH/T0760滚轮随动件磨损试验(RFWT)液压滚轮挺杆销平均磨损/mm不大于一次试验0.0076二次试验平均0.0084三次试验平均0.0091ASTMD5966康明斯M11(HST)试验修正到4.5%烟龛量的摇臂垫平均失重/mg机油滤清器压差/kPa平均发动机油泥,CRC优点评分不大于不大于不小于一次试验二次试验平均三次试验平均ASTMD6838程序ⅢE发动机试验黏度增长(40℃,64h)/%不大于或程序ⅢF发动机试验黏度增长(40℃,60h)/%不大于一次试验二次试验平均三次试验平均SH/T0758ASTMD6984发动机油充气试验空气卷入(体积分数)/%不大于一次试验二次试验平均三次试验平均ASTMD6894高温腐蚀试验试后油铜浓度增加/(mg/kg)试后油铅浓度增加/(mg/kg)试后油锡浓度增加/(mg/kg)试后油铜片腐蚀/级不大于不大于不大于不大于3SH/T0754GB/T50969表3(续)品种代号试验方法CI-4柴油喷嘴剪切试验剪切后的100℃运动黏度/(mm²/s)不小于XW-308XW-40*ASTMD6278GB/T265开特皮勒1K试验缺点加权评分(WDK)顶环槽充炭率(体积分数)(TGF)/%顶环台重炭率(TLHC)/%不大于不大于不大于一次试验4无二次试验平均5无三次试验平均5无SH/T0782平均油耗/((g/kw)/h)(0h~252h)不大于活塞、环和缸套擦伤开特皮勒1R试验缺点加权评分(WDR)顶环槽炭(TGC)缺点评分顶环台炭(TLC)缺点评分不大于不大于不大于一次试验二次试验平均三次试验平均402ASTMD6923最初油耗(IOC)/(g/h),(0h~252h)平均值不大于最终油耗/(g/h),(432h~504h)平均值不大于活塞、环和缸套擦伤环粘结无无无无无无MackT-10试验优点评分不小于一次试验二次试验平均三次试验平均ASTMD6987MackT-8试验(T-8E)4.8%烟龛量的相对黏度(RV)'不大于一次试验二次试验平均三次试验平均SH/T0760滚轮随动件磨损试验(RFWT)液压滚轮挺杆销平均磨损/mm不大于一次试验0.0076二次试验平均0.0084三次试验平均0.0091ASTMD5966康明斯M11(EGR)试验气门搭桥平均失重/mg顶环平均失重/mg机油滤清器压差(250h)/kPa平均发动机油泥,CRC优点评分不大于不大于不大于不小于一次试验20.0二次试验平均21.8三次试验平均22.6ASTMD6975程序ⅢF发动机试验黏度增长(40℃,80h)/%不大于一次试验二次试验平均三次试验平均ASTMD6984发动机油充气试验空气卷入(体积分数)/%不大于一次试验二次试验平均三次试验平均ASTMD6894高温腐蚀试验试后油铜浓度增加/(mg/kg)试后油铅浓度增加/(mg/kg)试后油锡浓度增加/(mg/kg)试后油铜片腐蚀/级不大于不大于不大于不大于0W、5W、10W、15W3SH/T0754GB/T5096表3(续)品种代号试验方法低温泵送黏度(MackT-10或MackT-10A试验,75如检测到屈服应力低温泵送黏度/(mPa·s)屈服应力/Pah后试不大于不大于不大于0W、5W、10W、15W35(不含35)ASTMD6896橡胶相容性体积变化/%丁腈橡胶硅橡胶聚丙烯酸脂氟橡胶硬度限值丁腈橡胶硅橡胶聚丙烯酸脂氟橡胶拉伸强度/%丁腈橡胶硅橡胶聚丙烯酸脂氟橡胶延伸率/%丁腈橡胶硅橡胶聚丙烯酸脂氟橡胶ASTMD11.15注1:对于一个确定的柴油机油配方,不可随意更换基础油,也不可随意进行黏度等级的延伸。在基础油必须变更时,应按照API1509附录E“轿车发动机油和柴油机油API基础油互换准则”进行相关的试验并保留试验结果备查;在进行黏度等级延伸时,应按照API1509附录F“SAE黏度等级发动机试验的API导则”进行相关的试验并保留试验结果备查。注2:发动机台架试验的相关说明参见ASTMD4485“C发动机油类别”中的脚注。a亦可用SH/T0264方法评定,指标为轴瓦失重不大于25mg。b按SH/T0265方法运转10h后取样,采用GB/T265方法测定100℃运动黏度。在用SH/T0264评定轴瓦腐蚀时,剪切安定性用SH/T0505和GB/T265方法测定,指标不变。如有争议时,以SH/T0265和c如进行3次试验,允许有1次试验结果偏离。确定试验结果是否偏离的依据是ASTME178。dMTAC为“多次试验通过准则”的英文缩写。f由于缺乏关键性试验部件,康明斯NTC400不能再作为一个标定试验,在这一等级上需要使用一个两次的1K试验和模拟腐蚀试验取代康明斯NTC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