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全优】_第1页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全优】_第2页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全优】_第3页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全优】_第4页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全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以下物体,导热性能最好的是(

)。A.瓷砖B.地板C.地毯2.下列光源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A.阳光下闪闪发光的镜子B.萤火虫C.手电筒3.天气冷了,方华轩家打算装上暖气片,把暖气片安装在房间的(

),整个房间会更暖和。A.上方B.中间C.下方4.小学生的睡眠每天应该不少于(

)小时。A.8B.9C.105.我们制作的走马灯能转起来,是因为(

)。A.冷热空气的循环流动B.纸杯受热后膨胀C.蜡烛燃烧后质量发生变化6.(

)的厚度约17千米。A.地壳B.地幔C.地核7.到目前为止,人类钻探地球的深度只有(

)千米。A.16B.14C.128.衣服挂在通风的地方干得快,这是因为(

)。A.蒸发面积大蒸发快B.温度高蒸发快C.通风有助于加快蒸发9.“小孔成像”利用的是(

)原理。A.光沿直线传播B.平面镜反射C.光的折射10.每年的9月7日或8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A.立夏B.白露C.霜降二.填空题(共10题,共38分)1.一般情况,光源分(

)和(

)。(选填“自然光源”或“人造光源”)2.用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3.地球表面的主要陆地地形有(

)、(

)、(

)、高原、丘陵等。4.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在喜马拉雅山脉采集到了鱼龙化石,这说明喜马拉雅山脉在远古时期很可能是(

)。5.成语“珠光宝气”中的“光”我们能够看到是因为(

)。6.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

)遇(

)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

)。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

)℃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

)。7.小孔成像的原因是(

),小孔成像会形成一个景物的(

)。8.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

)在不同的岩石中传播时,有快有慢,于是开始利用(

)来探测内部的结构。9.我们的神经系统包括脑、周围神经和(

)。10.冬天,我们通过捧着暖水袋来暖手,这是利用(

)来传递热量。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雾天对人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影响。(

)2.煮面条,主要是利用了热传导的传热方式煮熟的。(

)3.山地地势高,起伏不大,坡度陡,沟谷幽深。平原地势低,起伏较小,地面平坦,视野开阔。(

)4.平原地势低,地表起伏大。山地地势高,地表起伏很小。(

)5.太阳能热水器主要是利用了热对流的方式来加热水的。(

)6.大脑有时也会出错。(

)7.喷发过的火山就不会再喷发了。(

)8.光脚站在瓷砖、地板、地毯上的感觉都是一样的。(

)9.热传递有传导、对流、辐射这三种方式。(

)10.我们用喷雾器面向阳光喷水雾,可以在水雾中观察到彩虹。(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把下列物品与对应的属性连起来。木碗

塑料刀叉

铁锅

铝壶

不锈钢茶杯

热的良导体

热的不良导体五.简答题(共6题,共24分)1.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每种各举两例)2.你知道哪些动植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请列举两种。3.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4.厨房中的铲子、漏勺、炒瓢的手柄通常用什么材料制作?为什么要选用这样的材料?5.我们可以怎样用杯子造霜?6.地震来临,我们应该怎样做?(写三条)六.综合题(共3题,共28分)1.人造雾实验。实验步骤:①往量筒内倒入适量温水,放入点燃的线香②移走线香,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量筒内会产生___________。③用冷水代替温水,重复步骤①、②,此时,量筒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回答问题:①在量筒内倒温水的目的是产生更多的____________________。②放入点燃的线香是为了增加空气中漂浮的___________________。③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成众多的小水滴,它们漂浮在高空就是__________,接近地表就是__________。2.人造雾实验过程:①往量筒内倒入适量温水,放入点燃的线香。②移走线香,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观察量筒内的现象。③用冷水代替温水,重复,再观察量筒内的现象。(1)放入线香的目的:_________。(2)在量筒中倒入温水的目的:_________。(3)用冰袋的目的:_________。3.热在“气体、液体中通常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进行检测。所需的实验器材:我的检测方法:我看到的现象:(用文字描述或画出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向)我的实验结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B3.C4.C5.A6.A7.B8.C9.A10.B二.填空题1.自然光源;人造光源2.√3.平原;山地;盆地4.海羊5.光的反射6.水蒸气;冷;雾;0;霜7.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倒立实像8.地震波;地震波9.脊髓10.热传导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自然光源:萤火虫、太阳,极光;人造光源:手电筒、蜡烛、灯泡,电灯,激光。2.麻雀会增加毛量和脂肪来过冬、猴面包树靠粗壮的树干蓄水度过旱季。3.自然光源:萤火虫、太阳,极光;人造光源:手电筒、蜡烛、灯泡,电灯,激光。4.要点:通常用木头或塑料制成手柄。木制或塑料手柄是热的不良导体,不易传热,以免烫伤。5.①找一个没有破损的玻璃杯,把杯子外壁擦干。②在玻璃杯中放入碎冰和冷水,杯下垫一块湿毛巾。③在冰水中加盐,测量冰水的温度。④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杯的外壁上有一层薄薄的小冰晶。6.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来不及逃出时,应该选择到重心低、结实坚固的家具下躲避,在没有坚固家具可以藏身时,可用坐垫等物品保护好头部。六.综合题1.小水滴;小水滴消失;水蒸气;固体微粒;凝结;云;雾2.增加空气中漂浮的固体颗粒;温水上方的水蒸气适量,不会快速形成雾,便于观察。(如果倒热水,还没开始实验雾就出来了;倒冷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