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必刷】_第1页
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必刷】_第2页
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必刷】_第3页
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必刷】_第4页
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必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在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月亮B.太阳C.玻璃幕墙D.彩虹2.小鸥一家驾车出发,爸爸提醒小鸥要系好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保护(

)。A.汽车安全B.财产安全C.生命安全3.在做“小孔成像”的实验过程中,你在塑料膜上看见的像是(

)。A.与实际火焰大小一样B.与实际火焰上下颠倒C.与实际火焰左右相反D.与实际火焰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相反4.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

)就是云。A.接近地表B.飘浮在高空C.不动的时候5.地球内部分成了三个不同的圈层,其中(

)的温度和压力极高。A.地核B.地幔C.地壳6.炒菜锅手柄木头做的,主要是为了(

)。A.轻巧美观B.降低成本C.减慢热传导7.部队战斗中,传令兵传达指令所起到的作用与人体神经系统作用相似的是(

)。A.大脑B.脊髓C.周围神经8.你在用铅笔尖测试自己下列部位的皮肤敏感性时,发现(

)皮肤的敏感性最强。A.指尖B.手背C.肘关节外侧D.膝盖9.下列物体中传热速度最快的是(

)。A.不锈钢杯B.陶瓷碗C.塑料碗10.将圆盘七等分,分别涂上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快速旋转圆盘后,你看见圆盘上呈现的颜色是(

)。A.黑色B.黄色C.绿色D.白色二.填空题(共10题,共32分)1.(

)是一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大脑功能的新技术。开发出的智能机器人不同于完成重复任务的简单机器人,在被植入学习程序后,智能机器人可以模拟人类的思维,拥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空气中的水蒸气来自(

)里水的蒸发和(

)里水的蒸发以及植物的蒸腾作用。3.热传递有:传导、对流、(

)三种方式。4.(

)是最复杂的“机器”,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在人体活动中起着指挥中心的重要作用。5.膝跳反应、眨眼是一种简单的反射命令,由神经系统中(

)控制。6.听到上课铃响后,同学们都回到了教室。从刺激与反应的方面来看,上课铃声是(

),同学们回到教室的动作是(

)。7.地球上的水在自然界中是(

)流动的。8.地球上的水在(

)、(

)及大气之间不断循环。9.在人的神经系统中,(

)由一把类似电线的神经束组成,连接着(

)和(

)。10.在人的神经系统中,(

)由一把类似电线的神经束组成,连接着(

)和周围神经。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热传递有传导、对流、辐射这三种方式。(

)2.冰融化要吸收热量,是吸热过程。(

)3.大脑有时也会出错。(

)4.通过科学家们在喜马拉雅山采集到的鱼龙、菊石类等生物的化石,我们可以推测出很久以前喜马拉雅山一带是陆地。(

)5.电吹风产生的热传递给头发,头发温度升高,头发就干了。(

)6.所有的光都是自然光。(

)7.热幅射不需要依靠空气、水等任何物质,即使在真空中也能进行。(

)8.手碰到火后会立刻收回,说明大脑的反应极为迅速。(

)9.夜晚,萤火虫能发出微弱的光,所以萤火虫是光源。(

)10.蓬松的棉被盖起来很暖和,是因为里面缝隙空气很多,而空气是热的良导体。(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把大脑的左右半球与它们的管理功能连起来。五.简答题(共6题,共24分)1.你知道哪些动植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请列举两种。2.你认为,人工智能在未来可以做哪些事?3.根据你所学知识,请简要说说水在自然界是怎样循环的?4.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5.都说不能拿鸡蛋去碰石头,这说明石头是坚硬无比的,可为什么一些巨大的岩石最后会变成细小的沙子和泥土呢?6.分别从蜡烛火焰顶端A和底端B画直线至小孔并延伸,解释小孔成像为什么是倒立的?六.综合题(共3题,共36分)1.小明想通过实验探究露和霜的形成原因。1.他先在杯中放入碎冰,在杯下垫一块湿毛巾,然后将冷水倒入碎冰中,并测量冰水的温度。在杯下垫一块湿毛巾,是为了(

)A.降低水的温度 B.增加空气中水汽含量 C.防止杯子打滑2.过一段时间,观察杯子的外壁,发现杯子的外壁出现小水珠,这是因为(

)。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 B.下雨了 C.碎冰蒸发了3.小旭向冰水中加了些盐,是为了(

)4.过一会儿再观察杯子外壁,发现杯子外壁出现(

),将杯子中的冰水倒掉,过一会儿杯壁上的(

)变成了(

),说明(

)是水的固体形式。5.通过实验,小明知道了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

)。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

)。2.根据种子的内部结构,写出对应的名称。

3.如图所示是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以下问题。1.在模拟实验中,土豆泥代表(

)。2.红色的番茄酱代表(

)。3.燃着的酒精灯代表(

)。4.根据模拟实验,你能说说火山形成的原因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D4.B5.A6.C7.C8.A9.A10.D二.填空题1.人工智能2.江、河、湖、海;潮湿的土壤3.热辐射4.脑5.脊髓6.刺激;反应7.循环8.陆地;海洋9.脊髓;脑组织;周围神经10.脊髓;脑组织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麻雀会增加毛量和脂肪来过冬、猴面包树靠粗壮的树干蓄水度过旱季。2.(1)医疗。可以电子保存医疗记录,协助医生完成外科手术,为家中的老人提供服务。(2)电子商务。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3)教育。未来人工智能让虚拟教育成为可能,学习分析驱动的智能家庭教育将被广泛应用。3.在太阳的辐射下,海洋、陆地的水被蒸发变成水蒸气,随气流上升到大气中。大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成众多的小水珠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便形成云,这些云越积越厚,当大气托不住时就会掉下来,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球表面上。这些降落的地表水有的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有的流入江河,再流到海洋中,有的被植物吸收等。然后,海洋、陆地的部分水在太阳辐射热的作用下,又被蒸发变成水蒸气,回到空中,完成水的循环。4.热传导:是介质内无宏观运动时的传热现象。热对流:液体或气体中较热部分和较冷部分之间通过循环流动使温度趋于均匀的过程。热传递:是由于温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5.风化侵蚀原因造成的。6.因为光线是直线传播的,当光线穿过小孔的时候,原来物体下方的光线跑到了幕的上方,而在物体上方的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