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南通苏北七市高三三模生物试卷答案详解_第1页
2024年江苏南通苏北七市高三三模生物试卷答案详解_第2页
2024年江苏南通苏北七市高三三模生物试卷答案详解_第3页
2024年江苏南通苏北七市高三三模生物试卷答案详解_第4页
2024年江苏南通苏北七市高三三模生物试卷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通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

生物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

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人体内存在一种神经递质脑啡肽,其氨基酸序列是:NH—酪氨酸一甘氨酸一甘氨酸一苯丙氨酸一蛋氨酸

—COOHo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脑啡肽与核酸,胰岛素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

B.脑啡肽是由5种氨基酸脱去4分子水形成

C.脑啡肽与双缩胭试剂反应显蓝色

D.脑啡肽由神经细胞合成,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

【答案】D

【解析】

【分析】多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基本组成元素为C、H、O、N,有的还含S等。

【详解】A、脑啡肽与胰岛素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C、H、O、N、S等,不含P元素,核酸的元素组成是

C、H、O、N、P,A错误;

B、脑啡肽是由5个氨基酸脱去4分子水形成,氨基酸共4种,B错误;

C、脑啡肽与双缩版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C错误;

D、脑啡肽是一种神经递质,由神经细胞合成,存在于突触小泡中,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D正确。

故选D。

2.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斑”的出现是由细胞衰老导致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衰老与细胞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和维持细胞内稳态能力下降有关

B.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代谢能力下降,各种蛋白质的合成能力都会降低

C.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内线粒体数量减少,同时线粒体结构也发生改变

D.根据自由基学说,清除氧自由基,可以延缓细胞衰老,减少“老年斑”发生

【答案】B

【解析】

【分析】老年斑是由于细胞内的色素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造成的,主要是脂褐素的堆积。出现“老年

斑”是衰老的一种标志。

【详解】A、细胞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和维持细胞内稳态能力下降会引发细胞衰老,A正确;

B、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代谢能力下降,多种蛋白质的合成能力都会降低,但有些导致衰老过程发生的相

关蛋白的合成反而增多,引起B错误;

C、细胞衰老过程中参与代谢的线粒体数量会减少,同时线粒体结构也发生异常变化,C正确;

D、根据自由基学说,自由基会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致使细胞衰老,清除

氧自由基,可以延缓细胞衰老,减少“老年斑”发生,D正确。

故选Bo

3.猪笼草是一种高等绿色植物,有独特的捕虫笼,笼内含液体,可粘住昆虫将其分解。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猪笼草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中心体、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B.捕虫笼内液体中消化酶的合成最先是在游离的核糖体上进行的

C.猪笼草细胞可自由扩散吸收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用于蛋白质的合成

D.猪笼草能分泌蜜汁吸引昆虫,蜜汁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

【答案】B

【解析】

【分析】猪笼草可粘住昆虫将其分解,获取额外的养分,但终究还是一种植物,是一种肉食类植物。

【详解】A、猪笼草叶肉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不含中心体,A错误;

B、捕虫笼内液体中消化酶是一种分泌蛋白,它的合成最先是在游离的核糖体上进行的,B正确;

C、氨基酸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跨膜运输,C错误;

D、猪笼草分泌的蜜汁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D错误。

故选Bo

4.大量证据表明生物有共同的原始祖先,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低等生物的化石只出现在早期地层中,说明了高等生物是由低等生物进化而来的

B.蝙蝠翼手和人上肢的结构、功能相似,说明了蝙蝠和人具有进化上的同源性

C.人的早期胚胎出现能在水中呼吸的鲤裂,说明了人是由水生生物进化而来的

D.19世纪末人们发现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说明了植物和动物具有共同的祖先

【答案】D

【解析】

【分析】大量证据表明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进化来的,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比较解

剖学、胚胎学、分子生物学等也为进化提供了证据。

【详解】A、早期地层中只有低等生物,但低等生物的化石也会出现在晚期地层中,A错误;

B、蝙蝠翼手和人上肢的结构相似,功能迥异,B错误;

C、人的胚胎发育早期会出现鲤裂,说明了人和其他脊椎动物有共同祖先,C错误;

D、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该共同点可表明植物和动物具有共同的祖先,D正确。

故选D。

5.下图是一个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患者的家系系谐图,经过检测IVi同时是一个Tumer综合征患者

(XO,只含一条X染色体),III不含致病基因,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O正常男女

■•患病为女

A.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I”和IIL再生一个患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男孩的概率是工

8

C.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和Turner综合征患者的遗传物质均发生改变

D.产前诊断时可通过核型分析判断胎儿是否患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和Turner综合征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无病生有病可知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为隐性病,由IIi不含致病基因可判断为伴X染色体遗

传。Turner综合征是染色体数量异常的遗传病,Wi是X性染色体单体的个体。

【详解】A、据图可知,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是隐性基因病,因为山不含致病基因,故该病为伴X染

色体遗传,A错误;

B、据图可知,IIL和IIL的表型都为显性正常,1%的基因型为XAY,IIL的基因型为XAXr由于W1的基

因型为XP,可确定IIL的基因型为XAxa,故1%和皿4再生一个患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男孩的概率是

1/4,B错误;

C、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和Turner综合征患者都是遗传病,遗传物质均发生了改变,C正确;

D、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是基因异常遗传病,Turner综合征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核型分析可判断胎儿

是否患Turner综合征,不能判断是否患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错误。

故选C。

6.下图是山核桃(2n=3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分裂图像,已知该山核桃的基因型为

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所示细胞处于减数分裂I前期,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

B.乙图所示细胞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基因A和B移向细胞同一极

C.丙图所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两个细胞中均可能含有A,a,B,b

D.丁图所示细胞处于减数分裂II后期,细胞中不含姐妹染色单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A和a、B和b会随同源

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A、a分别与B和b发生自由组合。

【详解】A、甲图所示细胞处于减数分裂I前期,此时同源染色体发在联会,A正确;

B、乙图所示细胞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基因A和B可能但不一定移向细胞同一极,B错误;

C、丙图所示细胞处于减数分裂H中期,为次级精母细胞,两个细胞中均可能含有A,a,B,b,C正确;

D、丁图所示细胞处于减数分裂H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而成为染色体,细胞中不含姐妹

染色单体,D正确。

故选Bo

7.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脱落酸受体表达量下降的小麦种子休眠时间延长

B.赤霉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大麦种子萌发速度加快

C.细胞分裂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葡萄植株生长速度减慢

D.生长素受体活性减弱的迎春花插条更容易生根

【答案】B

【解析】

【分析】植物激素需要与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信号传导作用。受体表达量下降,则相应激素的作用减弱,

反之增强。

【详解】A、脱落酸受体表达量下降,脱落酸发挥不了作用,小麦种子难以休眠,A错误;

B、赤霉素受体表达量增加,赤霉素的作用增强,大麦种子萌发速度加快,B正确;

C、细胞分裂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增强,葡萄植株生长速度加快,C错误;

D、生长素受体活性减弱,生长素作用减弱,迎春花插条生根困难,D错误。

故选Bo

8.运动员在进行马拉松比赛的过程中会大量出汗、口渴而大量饮水,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员在马拉松比赛的过程中,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B.运动员在马拉松比赛的过程中,皮肤主要通过辐射的方式散热

C.剧烈运动后,由于缓冲物质的作用使血浆pH保持不变

D.大量出汗后血浆渗透压升高,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答案】D

【解析】

【分析】剧烈运动过程中会大量出汗、口渴而大量饮水,人体会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维持体温、水盐、酸碱

度、血糖等的平衡。

【详解】A、运动员在马拉松比赛的过程中,产热量增加,散热量因调节也相应增加,散热量等于产热

量,维持了体温的稳定,A错误;

B、运动员在马拉松比赛的过程中,皮肤主要通过出汗的方式散热,B错误;

C、酸碱缓冲物质能维持血浆pH在一定范围内,不是恒定不变,C错误;

D、大量出汗后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经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D

正确。

故选D。

9.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为研究胞质环流与细胞骨架的关系,科研人员用不同

浓度的APM(植物微管解聚剂)处理紫露草雄蕊毛细胞后,测定胞质环流的速度,结果如右图。相关叙述错

误的是

A.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B.先用低倍镜找到雄蕊毛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C.APM使植物细胞中微管解聚从而破坏细胞骨架

D.一定范围内APM浓度越大对胞质环流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答案】A

【解析】

【分析】APM(植物微管解聚剂)处理细胞后,细胞骨架解体,会影响胞质环流的速度。

【详解】A、紫露草雄蕊毛细胞中无叶绿体,A错误;

B、用显微镜观察雄蕊毛细胞时,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B正确;

C、微管是细胞骨架的组成结构,APM使植物细胞中微管解聚从而破坏细胞骨架,C正确;

D、据图可知,一定范围内APM浓度越大对胞质环流的抑制作用越明显,D正确。

故选Ao

10.右图是蚯蚓参与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蚯蚓和土壤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均属于分解者

B.碳元素在动植物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流动

C.蚯蚓可加快土壤中有机物分解,提高碳循环速度

D.土壤中的硝酸盐可为某些自养微生物固定CO2提供能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蚯蚓能分解利用动植物残骸中的物质和能量,也起到分解者的作用。

【详解】A、土壤中的自养微生物是生产者,A错误;

B、碳元素在动植物之间沿食物链、食物网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B错误;

C、蚯蚓作为分解者,可加快土壤中有机物分解,提高碳循环速度,c正确;

D、氧化氨生成硝酸的反应中释放的化学能可为某些自养微生物由CCh合成有机物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C。

11.发酵乳中含有丰富的乳酸菌。科研人员利用CaCCh-MRS培养基(蛋白腺10g,牛肉膏粉5g、酵母膏粉

4g、葡萄糖20g,磷酸氢二钾2g,乙酸钠5g,柠檬酸三镂2g,硫酸镁0.2g、硫酸锦0.05g、琼脂15g、碳

酸钙25g)从发酵乳中分离纯化乳酸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能为乳酸菌提供碳源的有蛋白腺、牛肉膏粉、酵母膏粉、葡萄糖、琼脂

B.接种前应将发酵乳置于121℃、lOOkPa条件下处理15~30min

C.涂布接种后应在培养皿盖上标记接种日期和接种者,并倒置培养

D.挑取溶钙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较大的菌落进一步划线纯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发酵乳中的乳酸菌厌氧发酵产生乳酸,能与碳酸钙反应使之变为溶解态,在菌落周围形成溶钙

圈。

【详解】A、琼脂是作为凝固剂,不会被微生物利用,不能能为乳酸菌提供碳源,A错误;

B、高压蒸汽灭菌会杀死发酵乳中的乳酸菌,B错误;

C、因倒置培养,应在培养皿底上标记接种日期和接种者,也不会影响对菌落的观察,C错误;

D、溶钙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较大的菌落产乳酸发酵能力强,应挑取进一步划线纯化,D正确。

故选Do

12.南通某兴趣小组按下图流程制作苹果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挑选苹果T冲洗、切片,碾碎T加糖一添加菌种甲一苹果酒一添加菌种乙T苹果醋

A.菌种甲、乙都具有线粒体,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B.加糖的目的是直接为菌种甲、乙提供碳源和能源

C.菌种甲、乙发酵过程中,发酵液pH下降、温度上升

D.发酵结束后取苹果醋加酸性重铭酸钾检测发酵效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酒精发酵转为醋酸发酵时,需通入无菌空气并提高温度。

【详解】A、菌种乙为醋酸菌,是原核生物,不具有线粒体,A错误;

B、菌种甲是酵母菌,加的糖主要直接为其提供碳源和能源,酵母菌发酵分解糖生成的酒精为菌种乙提供

碳源和能源,B错误;

C、菌种甲发酵产生的CCh、菌种乙发酵产生的醋酸都会使发酵液pH下降,发酵的氧化分解反应过程中释

放的热能会使温度上升,C正确;

D、酒精能用酸性重铭酸钾检测,醋酸不能,D错误。

故选C。

13.以六倍体小麦的小抱子为材料通过组织培养可以获得大量单倍体,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小抱子通过组织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体现了细胞具有全能性

B.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影响单倍体植株的形成

C.培养基中的蔗糖能为细胞提供能量并维持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D.单倍体细胞中含一个染色体组,隐性性状容易显现,是研究突变的理想材料

【答案】D

【解析】

【分析】含一个染色体组的是单倍体,但单倍体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其染色体组数为正常个体体细

胞中的一半。

【详解】A、小抱子通过组织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体现了该细胞具有全能性,A正确;

B、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会影响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分化长芽、生根,进而形成单倍体植

株,B正确;

C、培养基中的蔗糖能为细胞提供碳源和能源,且能影响浓度大小而维持渗透压的相对稳定,C正确;

D、单倍体与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相同,体细胞中含一个或多个染色体组,六倍体小麦的小抱子为材料

获得的单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D错误。

故选D。

14.南通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洋葱进行有关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向洋葱鳞片叶色素提取液中加入碳酸钙可以有效保护叶绿素

B.向白色洋葱匀浆中加入新配制的斐林试剂,50~60℃水浴后会出现砖红色

C.在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红墨水,可用于观察白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

D.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解离和按压盖玻片都有利于细胞分散

【答案】A

【解析】

【分析】洋葱鳞片叶中的色素主要是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的天然色素,在酸性环境下呈现红色,

主要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

【详解】A、绿叶色素提取液中加入碳酸钙可以有效保护叶绿素,但洋葱鳞片叶色素提取液中没有叶绿

素,A错误;

B、白色洋葱匀浆中含有还原糖,加入新配制的斐林试剂,50~60℃水浴后会出现砖红色沉淀,B正确;

C、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白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会出现质壁分离,因红墨水不能进入细胞内,蔗糖

溶液中加入适量红墨水会看清原生质层边界,显微镜下能观察白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C正

确;

D、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解离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用拇指轻轻地按压盖玻

片能使细胞分散开来,都有利于细胞分散,D正确。

故选Ao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题,每题3分,共计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

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5.锈赤扁谷盗是一种储粮害虫。科研人员研究了温度和小麦含水量对锈赤扁谷盗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见

下表。实验前小麦经过高温烘干和杀虫处理,并通过添加蒸储水调节小麦含水量,每组加入相同数量的锈

赤扁谷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温度℃25℃30℃35℃

呼吸速率

CO2ALi•匚1.mi"1•头-1

小麦含水量/%

120.140.210.29

130.150.230.34

140.160.270.52

A.为了维持正常的体温,环境温度越低锈赤扁谷盗的代谢速率越快

B.一定范围内可以通过检测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来实现对锈赤扁谷盗的监测

C.低温环境既有利于抑制仓储粮食自身的呼吸作用又能抑制锈赤扁谷盗的呼吸作用

D.粮食入仓前要尽量晒干去除细胞内的自由水和结合水有利于控制锈赤扁谷盗的数量

【答案】BC

【解析】

【分析】锈赤扁谷盗是一种昆虫,是变温动物,没有自主调节体温的机制,当外界环境的温度升高时,它

们的代谢率随之升高,体温也逐渐上升;当外界环境的温度降低时,它们的代谢率也随之降低,体温也逐

渐下降。

【详解】A、锈赤扁谷盗是变温动物,据表可知,环境温度越低锈赤扁谷盗的代谢速率越慢,A错误;

B、锈赤扁谷盗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一定范围内可以通过检测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来实现对锈赤扁

谷盗的监测,B正确;

C、低温能降低呼吸酶的活性,会抑制仓储粮食和锈赤扁谷盗的呼吸作用,C正确;

D、粮食入仓前尽量晒干会去除细胞内绝大部分的自由水,但结合水难以失去,D错误。

故选BCo

16.单个基因的前体mRNA既可能有外显子被跳过的可变剪切,也可能有内含子被保留的可变剪切,从而

产生多种成熟的mRNA。马铃薯的St-RS31前体mRNA可剪切出如下3种mRNA,在黑暗条件下mRNAl

的含量显著下降、mRNA3的含量显著上升。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mRNA2nrn*「I[

注:*表示提前终止密码

mRNAlH□Ih-7

A.mRNA上的起始密码子是由DNA上的启动子转录而来

B.mRNA3编码的多肽链的长度长于mRNAl和mRNA2

C.外界环境因素会影响mRNA的可变剪切从而影响生物的性状

D.内含子、外显子的突变都可能改变基因的表达,改变生物的性状

【答案】CD

【解析】

【分析】单个基因的前体mRNA既可能有外显子被跳过的可变剪切,也可能有内含子被保留的可变剪切,

内含子、外显子的突变都可能改变基因的表达。

【详解】A、DNA上的启动子位于基因上游的非编码区,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

转录出mRNA,启动子本身不被转录,A错误;

B、mRNA3上存在提前终止密码,编码的多肽链的长度短于mRNAl,B错误;

C、马铃薯的St-RS31前体mRNA在黑暗条件下剪切出的mRNAl的含量显著下降、mRNA3的含量显著上

升,可见外界环境因素会影响mRNA的可变剪切从而影响生物的性状,C正确;

D、前体mRNA既可能有外显子被跳过的可变剪切,也可能有内含子被保留的可变剪切,故内含子、外显

子的突变都可能改变基因的表达,从而改变生物的性状,D正确。

故选CD。

17.癌细胞一方面能通过纳米管劫持细胞毒性T细胞的线粒体,另一方面通过表面的PD-L1与细胞毒性T

细胞表面的PD-1结合,“麻醉"细胞毒性T细胞,从而削弱细胞毒性T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利用

PD-L1抗体封闭PD-L1,可解除细胞毒性T细胞的“麻醉”,但抗体Fc端与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Fey

RIIB结合,使细胞毒性T细胞失去增殖能力,过程如右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纳米管线粒体劫持

A.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识别并接触、裂解癌细胞

B.细胞毒性T细胞的线粒体被癌细胞劫持后,因供能不足而降低杀伤癌细胞的能力

C.抑制纳米管的形成,阻断PD-L1与PD-L1抗体的结合,能有效提高细胞毒性T细胞的杀伤力

D.通过改造PD-L1抗体的Fc端,阻断与Fe/RIIB的结合,可提高细胞毒性T细胞抗肿瘤效果

【答案】ABD

【解析】

【分析】癌细胞类似于靶细胞,抗原会表达于细胞表面,被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后引发细胞免疫。

【详解】A、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把癌细胞作为靶细胞识别并接触、裂解,A正确;

B、细胞毒性T细胞的线粒体被癌细胞劫持后,会因供能不足而降低杀伤癌细胞的能力,B正确;

C、抑制纳米管的形成,阻断PD-LI与PD-1的结合,能有效提高细胞毒性T细胞的杀伤力,C错误;

D、改造的PD-L1抗体的Fc端难以与Fe/RIIB结合,细胞毒性T细胞没有失去增殖能力,可提高细胞毒

性T细胞抗肿瘤效果,D正确。

故选ABD。

18.为解决器官资源短缺问题,研究人员在猪胚胎中成功培育出人-猪嵌合肾脏,主要流程如下图,①〜③代

表有关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人多功能

干细胞具彳T肾脏分化代孕母猪

缺陷的猫胚胎人源化有脏

A.人多功能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及分化潜能

B.过程①将人多功能干细胞注入猪桑甚胚中

C.过程②将嵌合胚移植入代孕母猪子宫,其遗传特性不受代孕母猪影响

D.过程③得到的胚胎中除肾脏以外的部位不存在人源细胞

【答案】ABC

【解析】

【分析】嵌合胚胎中两种细胞共存,但没有融合,会各自分裂、分化产生相应的组织、器官。

【详解】A、多功能干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及分化潜能,A正确;

B、据图可知,过程①是将人多功能干细胞注入猪早期胚胎桑甚胚中,B正确;

C、移植后的胚胎的遗传特性不会受代孕母猪影响,C正确;

D、无法保证过程③得到的胚胎中除肾脏以外的部位不存在人源细胞,D错误。

故选ABC。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60分。

19.(12分)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厌氧发酵的和谐有序进行是土壤底栖藻类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某单细胞

土壤底栖藻类在黑暗条件下无氧发酵产生醋酸等有机酸(HA),导致类囊体、线粒体酸化,有利于其从黑暗

向黎明过渡,相关过程如下图1,字母B~H代表相关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B是,除TCA循环外,图中能产生物质B的过程还有(2分);物质C、H分

别是、=

(2)黑暗条件下,PQ等电子传递体处于(氧化、还原)状态。从黑暗转黎明时,整体光合电子传递速

率慢,导致(填字母)量成为卡尔文循环的限制因素,此时吸收的光能过剩,对电子传递链造成压

力。

图1

(3)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三个去向:用于光合作用、以热能散失、以荧光的形式发光。由光合作用引起的

荧光淬灭称之为光化学淬灭(qP),由热能散失引起的荧光淬灭称之为非光化学淬灭(NPQ)。为了探究厌氧发

酵产酸对光能利用的影响,研究人员以npq4突变体(缺失LHCSR蛋白,LHCSR催化NPQ)和正常澡为材

料,在黑暗中进行厌氧发酵,发酵180min后添加KOH。整个实验过程中连续抽样,在光下测定荧光强

度,结果如下图2图3。相关推断合理的是(2分)。

LQ

•8.

nn

dOG..

/6w

阳KOH、

O.4

O.果

2然

°h---------11,1,0j____,1______।________I______L

0408012016020004080120160200

时间/min时间/min

图2npq4突变体图3正常藻

A.突变体厌氧发酵时间越长,光化学淬灭越强

B.正常藻厌氧发酵后加入KOH,非光化学淬灭增强

C.正常藻厌氧发酵产生有机酸,降低类囊体pH,促进非光化学淬灭

D.正常藻厌氧发酵产生有机酸,有利于缓解黎明时电子传递链的压力

(4)为进一步研究厌氧发酵产酸对光下放氧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正常藻平均分为两组,在黑暗条件下厌氧发

酵3小时后,对照组不加KOH,实验组用KOH处理,在弱光下连续测定放氧量并计算达到最大氧气释放

量的百分比,结果如下表。

光照时间/h

组别

0.5123

对照组30%80%100%100%

实验组0%0%60%100%

放氧速率等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速率减去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速率。实验数据说明厌氧发酵产酸

(促进、抑制)有氧呼吸。实验组放氧速率比对照组低,主要原因是(2分)。

【答案】⑴①.CO2②.丙酮酸分解为乙酰辅酶A(或醋酸)、丙酮酸分解为酒精(2分)③.H2O@.ATP

(2)①.氧化②.F、H

(3)CD(2分).

⑷①.抑制②.实验组与对照组光合作用放氧速率相当,实验组有氧呼吸速率大于对照组(2分)

【解析】

【分析】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能进入线粒体进行彻底的分解,也能在细胞质基质中无氧分解为酒精和二氧

化碳,还能进入叶绿体产生醋酸等弱酸,进而影响光合作用。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丙酮酸分解为乙酰辅酶A同时产生B,TCA循环产生B,B参与卡尔文循环,故B是CO2。图

中能产生CO2的过程还有丙酮酸分解为酒精。物质C在光下分解,产生D、H+和电子,故C为也0。据图

可知,类囊体膜上电子传递后参与形成F,H+跨膜运输产生H,F和H参与卡尔文循环,故F为NADPH,

H是ATP。

【小问2详解】

PQ等电子传递体接受电子时类似氧化剂变为还原状态,黑暗条件下,PQ等电子传递体失去电子应是处于

氧化状态。NADPH和ATP的产生都依赖电子传递,光合电子传递速率慢时NADPH和ATP产生量少,成

为卡尔文循环的限制因素。

【小问3详解】

光化学淬灭越强,则荧光强度越弱,而图中突变体厌氧发酵时间越长,荧光强度没有减弱反而略有增强,

A错误;据图可知,正常藻在加KOH前厌氧发酵时间越长荧光强度越弱,说明此时非光化学淬灭增强,

加入KOH后酸减少,非光化学淬灭强度应该相反即减弱,B错误、C正确;正常藻厌氧发酵产生有机

酸,促进非光化学淬灭,减少了光能过剩程度,有利于缓解电子传递链的压力,D正确。

【小问4详解】

对照组不加KOH,酸多,实验组用KOH处理,酸少,据表可知,对照组达到最大氧气释放量的百分比大

于实验组,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光合作用放氧速率相当的情况下,实验组有氧呼吸速率大于对照组,故厌

氧发酵产酸会抑制有氧呼吸。

20.(12分)糖尿病会引起认知障碍,原因是多样的。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往往出现肠道交感神经异常兴奋的

现象,科研人员据此构建了下图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促进线粒体增殖.

维持线粒体功能

(1)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处于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胃肠蠕动活动o

(2)肠道交感神经异常兴奋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NE与L细胞表面的NE受体结合后,发生

信号转导,使CLP-1的释放量______,进而使胰岛素释放量_______,导致(2分)减少,从而影响

葡萄糖的摄取利用,神经细胞能量代谢出现障碍,造成脑神经细胞的损伤,使认知功能降低。

(3)科研人员为进一步验证上述模型,设法敲除糖尿病大鼠L细胞的NE受体,并通过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

的认知功能。依据本模型,预期敲除L细胞NE受体的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变化,并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绘

制曲线。(2分)

(4)科研人员探究了利拉鲁肽(CLP-1受体激动剂)对糖尿病大鼠认知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

A如:正常对照址

c组:利拉鲁肽加

①A和B组分别选取10只健康大鼠和糖尿病大鼠,注射一定量的缓冲液。C组,.

②本实验的结果说明,其机理是(2分)。

【答案】⑴①.兴奋②减弱

(2)①.减少②.减少③.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线粒体的数量(2分)

(3)

2

叵—竹通情尿病大W

Z

—骰除L细胞NE受体的糖尿痛火M

E

60

lrS40

A20

T

d

w

K

12345

时间/d

(4)①选取10只糖尿病大鼠,注射等量的利拉鲁肽溶液

②①.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认知能力有明显提升②.促进了PGC-la基因的表达,使得PGC-la含量升

高,有利于线粒体增殖和维持能量供应,减少脑神经细胞的损伤(2分)

【解析】

【分析】糖尿病患者往往出现肠道交感神经异常兴奋的现象,据图可知,这会进一步影响L细胞、胰岛B

细胞的活动,最终造成脑神经细胞的损伤。

【小问1详解】

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

动减弱。

【小问2详解】

据图可知,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NE与L细胞表面的NE受体结合后,抑制CLP-1的释放,使CLP-1的释

放量减少,进而使胰岛素释放量减少,胰岛素进过信号转导后产生的两个效应也会相应减弱,一方面导致

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减少,从而影响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另一方面导致线粒体增殖减弱而数量减

少,两方面最终都导致神经细胞能量代谢出现障碍,造成脑神经细胞的损伤,使认知功能降低。

【小问3详解】

敲除L细胞NE受体后NE无法与之结合,据(2)题分析,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会增强,大鼠爬上平台所

用的时间会缩短,绘制曲线如下

2

叵竹通稳以触大M

w60

——M除L细胞NE受体的糖双病大M

E40

20

12345

时间/d

【小问4详解】

①据实验的对照分析,A和B组分别选取10只健康大鼠和糖尿病大鼠,注射一定量的缓冲液,则C组为

选取10只糖尿病大鼠,注射等量的利拉鲁肽溶液。

②据图分析,说明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认知能力有明显提升,其机理是促进了PGC-la基因的表达,使

得PGC-la含量升高,有利于线粒体增殖和维持能量供应,减少脑神经细胞的损伤。

21.(11分)为解决集约化养殖造成的水体氮磷污染,科研人员设计了潮汐流稻田湿地生态系统用于净化罗氏

沼虾养殖尾水,主要流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水京

(1)流经潮汐流稻田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有o养殖池中适量投放饲料对罗氏沼虾K值的影响是

(2)水稻营养生长阶段,潮汐流稻田湿地每天缓慢进水再放水至放干,循环进行。潮汐灌溉增加了稻田中溶

氧量,一方面有利于,另一方面有利于,以促进水中氮磷的利用。研究人员测定了潮

汐流稻田湿地中水稻移栽后不同天数a端与b端水样中的总氮(TN)含量,结果如右图。移栽后天左

右氮去除率最高,其主要原因是

移栽后天数/d

(3)实验期间潮汐流稻田湿地不使用任何农药,常规稻田大量使用农药。科研人员调查了两种稻田中常见天

敌和害虫群落组成,结果如下表。

湿地类型动物类群丰富度/种多度/只皿々

天敌103.7

潮汐流稻田湿地

害虫43.4

天敌610.8

常规稻田

害虫2182.1

①常采用法调查稻田中天敌和害虫的丰富度、多度。

②与潮汐流稻田湿地相比,常规稻田中害虫丰富度和多度分别表现为,结合上述信息分析其原

因有(2分)。

(4)据统计,潮汐流稻田湿地对总N和总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4.9%、43.0%,粮食产量比常规稻田约高

22.4%,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答案】(1)①.水稻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和人工输入的能量②.提高K值

(2)①.微生物分解养殖尾水中的有机物②.植物根系有氧呼吸,促进对无机氮、磷等的吸收③.57

④・水稻生长快,对氮的需求量高

⑶①样方(五点取样)

②①.降低、增加②.农药的大量使用,抗药性强的害虫大量繁殖;生物多样性降低,自我调节能力下

降(2分)

⑷直接和间接

【解析】

【分析】潮汐流稻田湿地对N和P的去除效果明显,有利于生态平衡,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另外,潮汐流稻田湿地的粮食产量比常规稻田高,粮食会被食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小问1详解】

据图可知,流经潮汐流稻田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不仅有水稻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还有人工输入

的罗氏沼虾养殖尾水中的能量。养殖池中适量投放饲料有利于罗氏沼虾的增殖,其K值会在一定程度上增

大。

【小问2详解】

稻田中溶氧量增加,一方面有利于微生物氧化分解养殖尾水中的有机物,另一方面有利于植物根系有氧呼

吸,进而促进其对无机盐氮、磷等的吸收,以促进水中氮磷的利用。a端为进水,b端为出水,据图可

知,移栽后57天左右两曲线差值最大,即氮去除率最高,主要由于此时水稻生长快,对氮的需求量高。

【小问3详解】

①常采用样方(如五点取样)法调查稻田中天敌和害虫的丰富度、多度。

②据表可知,与潮汐流稻田湿地相比,常规稻田中害虫丰富度和多度分别表现为降低、增加。主要原因

有:农药的大量使用,抗药性强的害虫大量繁殖;生物多样性降低,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小问4详解】

潮汐流稻田湿地对N和P的去除效果明显,粮食产量比常规稻田高,这分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和直

接价值。

22.(12分)家蚕(ZW型)中有丰富的突变体。野生型蚕体壁不透明呈白色,野生型蚕经不同的突变能形成不

同品系的体壁透明的油蚕。家蚕中还存在一种温敏突变体,1~4龄在23℃以下饲养全部死亡,在25℃以上

饲养能正常存活和繁育后代。为研究相关基因的位置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亲本A和B的

油蚕突变基因分别用“1和。c2表示,温敏突变基因用n表示,野生型基因用“+”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合亲本A表型F2表型及比例

温敏油妾A(2)x对生型

—野生型?:野生型6:温敏油突9:温敏油弃6=3:3:1:1

对生型(3)(96)

温敏油蚕B(?)x野生型对生型9:非温敏油蚕?:温敏白春?:温敏油交•?:野生型3:温敏白蚕5=

野生型(3)(26)3:3:1:1:6:2

(1)控制温度敏感的基因nl位于染色休上,oc2位于染色体上。ocl与nl的位置关系为

(2)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画出杂交组合一、二Fi雄性家蚕的突变型基因与野生型基因的相对位置。

________________(2分)

⑶在26℃环境中,杂交组合一F2中野生型雌雄相互交配,产生的F3中能稳定遗传的占,油蚕

占O

(4)杂交组合二F2中野生型的基因型有种,野生型雌雄相互交配,后代1~3龄在26℃环境中饲

养,油蚕的占比为._(2分);转至23℃环境中饲养一段时间,存活油蚕中纯合子占(2

分)。

【答案】⑴①.常②.Z(或Z、W)③.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2分)

杂交组合一F,杂交组合二F,

⑶①.5/9②.1/9

⑷①.6②.1/8(2分)③.1/2(2分)

【解析】

【分析】子代出现性状分离时,雌雄子代的表现型没有差异,通常应为常染色体遗传;如雌雄子代的表现

型有差异,在不考虑细胞质遗传、从性遗传等特殊情况时,可判断为伴性遗传。

【小问1、2详解】

组合一、二中,Fi都为野生型,故野生型为显性,F2出现性状分离,故臼都为双杂合子,亲本为纯合子。

组合一中,F2野生型:温敏油蚕=3:1,没有性别差异,说明控制温度敏感的基因就和油蚕突变基因。cl连

锁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Fi基因型为++〃〃/℃1。组合二中的F2表型有性别差异,油蚕突变基因oc2位于

性染色体(Z染色体)上,Fi基因型为+w/Z+W、+n/Z+Zoc2o杂交组合一、二的Fi雄性家蚕的突变型基因与

野生型基因的相对位置如下图

杂交组合一艮杂交组合二R

【小问3详解】

在26℃环境中,杂交组合一的F2都能正常存活和繁育后代,野生型纯合子++〃++与杂合子++〃山。cl数量

比为1:2,故雌雄配子都为两种且比例都为++:«/ocl=2:l,雌雄相互交配时,产生的F3为++〃++:++/"/

ocl:nlocl//nlocl=4:4:1,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占5/9,油蚕占1/9。

【小问4详解】

杂交组合二F2中温敏相应基因型为++:+〃/:nlnl=\:2A,油蚕相应基因型为Z+W:Z°c2W:Z+Z+:

Z+Zoc2=l:l:l:l,野生型的基因型有2X3=6种。野生型雌雄相互交配,后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