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南省岳阳市高三下高考考情信息卷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1页,23道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2023年8月15日中国首个全国生态日,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再次来到浙江省安吉县。
他发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安吉让竹林变“碳库”,空气
换“真金”,在走向绿色的同时也创造了文化经济的繁荣。
安吉的变迁是观察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文明观、生态观等的一个窗口。
以文化文明视角透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始终聚焦于“人”的因素。时代发展呼
唤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引领时代发展。在这一宏伟壮阔的实践中,逐渐探索形成一
种发展的新范式一一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文明逻
辑。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相结合的智慧结晶。它立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为中
心,促进人文与经济交融互生,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助推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雄厚物质基础和磅礴精神动力。
(摘编自《新时代人文经济学》)
材料二:
经济发展如何统筹好速度与质量?现代化的追求能否还原到“人的现代化”这一终
极命题,并推动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总量不足、发展动能不足、分配失衡,
导致发展成果无法实现普惠和共享,这样的全球发展赤字如何破解?新时代人文经
济学,超脱以“物”为载体的社会客体性现代化,聚焦以“人”为载体的主体性现
代化,正在回答中国之问、人民之问、世界之问。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提出是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要求。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经济实
现了历史性跃升,但中国仍面临不少问题。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以高质量发展满足人
们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学。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
式现代化建设的终极追求。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回答了人口规模巨
大国家如何实现均衡发展、共同富裕,如何避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致力
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塑造世界文明新格局。
当前,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
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问题突出,发展赤字有增
无减。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破解全球发展赤字的“中国方案”,为世界希望保持
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摘编自《新时代人文经济学》)
材料三: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
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
——习近平
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在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实践中,文化繁荣绝不
是孤立的,而是始终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的繁荣融为一体。统筹推进新
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品质文化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让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
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城门排列、街巷纵横、水道交错,历经岁月沧桑,这座
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记忆却得以保存延续。2023年7月,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说:“苏
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这里不仅有历史文化的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
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苏州,昆曲、古琴、宋锦、绛丝、香
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苏州端午习俗、碧螺春……垒筑起"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的鼎盛人文景象,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创造了新的发展可能。厚文之“道”与精
工之“技”融为一体,历史上造就驰名中外的苏工、苏作,如今则催生一大批高精
尖产业,造就苏州产业之城、创新之城、开放之城的“硬实力”。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读懂中国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另一个绝佳样本,在杭州。
西湖、钱塘潮,越剧、丝绸、茶文化,科创、文旅……2003年以来,杭州的GDP以
年均12%左右的增速翻了9倍,在中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
谐友善包容的人文环境,构成了这座城市的核心吸引力。2023年杭州第19届亚运会
顺利召开。当“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与中华文明激情相
遇,体育竞技之美与千年古都之韵相映生辉。锚定“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目
标,杭州让体育流量化为发展质量,让赛事红利化为经济效益,让体育竞技的魅力
成为激发经济活力的关键触媒。
“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
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
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
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版权”属于中国,但创新成就
和迈向现代化的机遇属于全人类。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回应经济学“人文回归”的呼
声,打破经济增长的“人文悖论”,为世界经济注入“人文韧性”,传承发扬传统
文化中的“人文基因”,以图增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认同”,推动创造人类
文明新形态、塑造世界文明新格局。
(摘编自《新时代人文经济学》)
1.下面这幅图表是对“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相关内容的解读,根据材料一的内容,
下列选项选填内容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人
中
类
国
文
式
人
明
现
文
代
新
等
化
委
学
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D.人文与经济交融互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给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文明逻辑、安吉县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理念为指引。让竹林变“碳库”,空气换“真金”,在走向绿色同时创造了文
化经济的繁荣。
B.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要求是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提出的根本原因,可以破解因发展总
量不足、发展动能不足、分配失衡等导致发展成果无法实现普惠和共享的全球发展
赤字问题。
C.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学,超脱以“物”为载体的社会客
体性现代化,聚焦以“人”为载体的主体性现代化,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自
己的终极追求。
D.作为一种发展新范式、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基因”的新时代人文经济学,
为世界经济注入“人文韧性”,虽然“版权”属于中国,但创新成就和迈向现代化
的机遇属于全人类。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以安吉的变迁为例,提出新时代人文经济学这一发展的新范式,进而阐释
其内涵条理清晰。
B.材料二主要从理论方面阐释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提出的原因,较之材料三苏杭的实
践更为客观理性。
C.材料三画横线的句子主要通过比喻论证,形象地写出文化软实力对于经济、政治、
社会的重要作用。
D.三则材料围绕同一话题,先后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论述,组成了
一个有机的整体。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文经济学成功实践的一项是(3分)
A.山东青州花卉积极“触阿”,利用花卉电商和直播平台进行产品销售,为帮助花
农和企业更好地发展,青州以花卉直播电商产业园为核心,打造“十里电商产业带”,
拉动电商交易额40亿元。
B.中国资都江西景德镇,千年瓷文化遇到现代文创产业,5.8万家手工制瓷作坊遍
布全城,一条文创街区入驻创客2万多名.孵化创业实体2902个、带动上下游10
万余人就业,文化与产及相映生辉。
C.求非亚大教堂上空升起了人造月亮,中央大街的鄂伦春族驯鹿表演、商场里的交
响乐团轮备货场,“亦成”哈尔滨,凭借地域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冰雪文化,发
展冰雪经济振兴文旅产业。
D.“丝路重氧”甘肃敦煌,借助绵延千年的文脉气的,通过建设甘肃自贸试验区敦
煌片区,打造进出口物流集散中心、商业供应链中心等,在跨文化交融中走出了开
放经济的特色之路。
5.“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
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请根据材料三的内
容,以苏杭为例,从人文与经济的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
文本一:
苦瓜是瓜吗?
汪曾祺
昨天晚上,家里吃白兰瓜。我的一个小孙女,还不到三岁,一边吃,一边说:“白
兰瓜、哈密瓜、黄金瓜、华莱士瓜、西瓜,这些都是瓜。”
我很惊奇了:她已经能自己经过归纳,形成“瓜”的概念了(没有人教过她)。这
表示她的智力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阶段。凭借概念,进行思维,是一切科学的
基础。
她奶奶问她:“黄瓜呢?”她点点头。“苦瓜呢?”她摇摇头。我想:她大概认为
“瓜”是可吃的,并且是好吃的(这些瓜她都吃过)。
今天早起,又问她:“苦瓜是不是瓜?”她还是坚决地摇了摇头,并且说明她的理
由:“苦瓜不像瓜。”我于是进一步想:我对她的概念的分析是不完全的。原来在
她的“瓜”的概念里除了好吃不好吃,还有一个像不像的问题(苦瓜的表皮疙里疙
瘩的,也确实不大像瓜)。
我翻了翻《辞海》,看到苦瓜属葫芦科。那么,我的孙女认为苦瓜不是瓜,是有道
理的。我又翻了翻《辞海》的“黄瓜”条:黄瓜也属葫芦科。
苦瓜、黄瓜习惯上都叫瓜;而另一种很“像”是瓜的东西,在北方却被称为“西葫
芦”。瓜乎?葫芦乎?苦瓜是不是瓜呢?我倒糊涂起来了。
前天有两个同乡因事到北京,来看我。吃饭的时候,有一盘炒苦瓜。同乡之一问:
“这是什么?”我告诉他是苦瓜。
他说:“我倒要尝尝。”夹了一小片入口:“乖乖!真苦啊!这个东西能吃?为什
么要吃这种东西?”我说:“酸甜苦辣咸,苦也是五味之一。”他说:“不错!”
我告诉他们这就是癞葡萄。另一同乡说:“'癞葡萄',那我知道的。癞葡萄能这
个吃法?”
“苦瓜”之名,我最初是从石涛的画上知道的。我家里有不少有正书局珂罗版印的
画集,其中石涛的画不少。
我从小喜欢石涛的画。石涛的别号甚多,除石涛外有原济、清湘老人、大涤子、瞎
尊者和苦瓜和尚。但我不知道苦瓜为何物。到了昆明,一看:哦,原来就是癞葡萄!
我的大伯父每年都要在后园里种几棵癞葡萄,不是为了吃,是为了成熟之后摘下来
装在盘子里看着玩的。有时也剖开一两个,挖出籽儿来尝尝。有一点甜味,并不好
吃。而且颜色鲜红,如同一个一个血饼子,看起来很刺激,也使人不大敢吃它。当
作菜,我没有吃过。
有一个西南联大的同学,是个诗人,他整了我一下子。我曾经吹牛,说没有我不吃
的东西。他请我到一个小饭馆吃饭,要了三个菜:凉拌苦瓜、炒苦瓜、苦瓜汤!我
咬咬牙,全吃了。从此,我就吃苦瓜了。
苦瓜是瓜吗?
苦瓜原产于印度尼西亚,中国最初的种植地是广东、广西。现在云南、贵州都有。
据我所知,最爱吃苦瓜的似是湖南人。有一盘炒苦瓜一一加青辣椒、豆豉,少放点
猪肉,湖南人可以吃三碗饭。
石涛是广西全州人,他从小就是吃苦瓜的,而且一定很爱吃。“苦瓜和尚”这别号
可能有一点禅机,有一点独往独来、不随流俗的傲气,正如他叫“瞎尊者”,其实
并不瞎,但也可能是一句实在话。
石涛中年流寓南京,晚年久住扬州,南京人、扬州人看见这个和尚拿癞葡萄来炒了
吃,一定会觉得非常奇怪的。北京人过去是不吃苦瓜的。菜市场偶尔有苦瓜卖,是
从南方运来的。买的也都是南方人,近两年北京人也有吃苦瓜的了,有人还很爱吃。
农贸市场卖的苦瓜都是本地的菜农种的,所以格外鲜嫩。看来人的口味是可以改变
的。
由苦瓜我想到几个有关文学创作的问题:
一、应该承认苦瓜也是一道菜。谁也不能把苦从五味里开除出去,我希望评论家、
作家一一特别是老作家,口味要杂一点,不要偏食。不要对自己没有看惯的作品轻
易地否定、排斥。不要像我的那位同乡一样,问道:“这个东西能吃?为什么要吃
这种东西?”提出:“这样的作品能写?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作品?”我希望他们能
习惯类似苦瓜一样的作品,能吃出一点味道来,如现在的某些北京人。
二、《辞海》说苦瓜“未熟嫩果作蔬菜,成熟果瓢可生食”。对于苦瓜,可以各取
所需,愿吃皮的吃皮,愿吃瓢的吃瓢。对于一个作品,也可以见仁见智。可以探索
其哲学意蕴,也可以探讨其美学追求。北京人吃凉拌芹菜,只取嫩茎,西餐馆做罗
宋汤则专要芹菜叶。人弃人取,各随尊便。
三、一个作品算是现实主义的也可以,算是现代主义的也可以,只要它真是一个作
品。作品就是作品。正如苦瓜,说它是瓜也行,说它是葫芦也行,只要它是可吃的。
苦瓜就是苦瓜一一如果不是苦瓜,而是狗尾巴草,那就另当别论了。截至现在,还
没有人认为狗尾巴草很好吃。
1986年9月6日
文本二:
二三十年来的散文的一个特点,是过分重视抒情。似乎散文可以分为两大类,抒情
散文和非抒情散文。即使是非抒情散文中,也多少要有点抒情成分,似乎非如此即
不足以称散文。散文的天地本来很广阔,因为强调抒情,反而把散文的范围弄得狭
窄了。过度抒情,不知节制,容易流于伤感主义。我觉得伤感主义是散文(也是一切
文学)的大敌。挺大的人,说些小姑娘似的话,何必呢。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
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但有时恐怕也不免“为赋新词强说愁”,感情不
那么真实。
(节选自汪曾祺《蒲桥集•自序))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认为孙女对“苦瓜是不是瓜”的判断基于“苦瓜好不好吃”以及“苦瓜外
表像不像瓜”这两个方面。
B.“我”的两个同乡第一次吃炒苦瓜时,都接受了苦瓜的“苦味”,并认可炒苦瓜
这道菜的做法。
C.尽管各地对苦瓜的叫法或吃法不同,但总有人爱吃,而且随着时间的变化,人的
口味是可以改变的。
D.文本一由人们对苦瓜的不同认知,影射文学创作与批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观点
深刻,分析具体。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从孙女识瓜写起,看似信笔写来,实则开门见山,紧扣文题,总领全文,
使结构井然。
B.作者叙述了自己最初认识苦瓜的经历和吃苦瓜的趣事,使文章摇曳多姿,而又不
旁逸斜出。
C.“苦瓜是瓜吗?”一句在文本一中单独成段,既照应标题,引发读者思考,又巧
妙地引出下文。
D.文本一写北京人由“不吃苦瓜”到“也有吃苦瓜的了”的变化,为下文有关文学
创作的讨论张本。
8.请结合文本二中作者阐明的散文创作思想,分析文本一是如何践行这种创作思想
的。(5分)
9.如欲以“'苦瓜'可以吃”为题写一则关于《苦瓜是瓜吗?》的小评论,请结合
文本,列出评论要点。(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子贡东见越王,王闻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问曰:“此僻狭之国,蛮夷之民,
大夫何索然若不辱乃至于此?”子贡曰:“吊君,故来。”越王勾践再拜稽首,曰:
“孤闻祸与福为邻,今大夫之吊,孤之福矣。孤敢不问其说?”子贡曰:“臣今者
见吴王,告以救鲁而伐齐,其心畏越。”越王再拜,曰:“孤少失前人内不自量与
吴人战军败身辱,遁逃,上栖会稽,下守海滨,唯鱼鳖见矣。今大夫辱吊而身见之,
又发玉声以教孤,孤赖天之赐也,敢不承教?”子贡曰:“今吴王有伐齐、晋之志,
君无爱重器以喜其心,无恶卑辞以尽其礼。而伐齐,齐必战。不胜,君之福也。彼
战而胜,必以其兵临晋。骑士锐兵弊乎齐,车骑、羽毛尽乎晋,则君制其余矣。”
越王再拜,曰:“昔者,吴王奋其民之众以残吾国,鄙吾百姓,夷吾宗庙。孤之怨
吴,深于骨髓。孤身不安重鹿,口不尝厚味,目不视美色,耳不听雅音,既已三年
矣。焦唇干舌,苦身劳力,上事群臣,下养百姓,愿一与吴交战于天下平原之野。
思之三年,不可得也。今大夫有赐,敢不待令乎?”子贡曰:“臣观吴王为数战伐,
士卒不息。夫子胥为人精诚,中廉外明而知时,不以身死隐君之过,正言以忠君,
直行以为国,其身死而不听……”越王大悦。
(节选自《吴越春秋•夫差内传》
材料二:
子贡曰:“赐为君观夫吴王之为人,坚强以恣下,下不能逆,数战伐,士卒不能忍。
太宰喜否为人,智而愚,强而弱,巧言利辞以内其身,善为伪诈以事其君,知前而不
知后,顺君之过以安其私,是残国之吏,灭君之臣也。”越王大悦。
(节选自《越绝书•越绝内传陈成恒》)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
涂黑。(3分)孤A少B失C前D人E内F不G自H量I与J吴K人L战M军N败
0身P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爱指吝惜,与《种树郭橐驼传》中“则又爱之太恩”的“爱”字意思不同。
B,羽毛即羽旄,古时常用鸟羽和旄牛尾为旗子的装饰,故也作为旌旗的代称。
C.重席指层叠的席子,即两层席,古代坐席,以层数多少来区分地位的尊卑。
D.逆的意思是反对,与《孔雀东南飞》中“逆以煎我怀”的“逆”字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贡向东到越国拜见越王,勾践对他礼遇有加,并感谢他屈尊前来而又送上金玉
良言,且表示愿意接受其指教。
B.子贡见吴王时,劝告吴王援救鲁国而攻打齐国,可吴王心里害怕越国;子贡劝越
王向吴王示好,促成吴王伐齐之事。
C.子贡对吴国讨伐齐国之事进行了推演,认为不管吴国胜利与否,结果都对越国有
利,越国都可以制服吴国的残余力量。
D.越王对吴王的怨恨深入骨髓,他节制物欲,身受劳苦,刻苦磨砺自己,希望有朝
一日能和吴国一战,但一直未能实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王闻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
(2)吴王奋其民之众以残吾国,鄙吾百姓,夷吾宗庙。
14.子贡认为吴国终不会有好结果,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分)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鹤冲天
【宋】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
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考科举求功名,他并不满足于登进士第,而是把夺
取殿试头名状元作为目标。
B.既然“未遂风云便”,理想落空了,于是他就转向另一个极端,表示要无拘无束
地继续过自己那种为一般封建士人所不齿的流连坊曲的放荡生活。
C.“偎红倚翠”、“浅斟低唱”,是对“狂荡”的具体说明。柳永这样写,是自甘
堕落、自暴自弃的表现,也是表示抗争的一种方式。
D.这首词是柳永早期的作品,是他初次参与进士科考落第之后,抒发牢骚感慨之作,
它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性格,也关系到作者的生活道路。
16.据传,柳永再次应试,本已考中,宋仁宗临轩放榜时想起柳永初试失意后写的这
首《鹤冲天》,便黜落了他。你觉得柳永的这首词中,让宋仁宗最刺眼的是哪两处,
为什么?(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以木材经过墨线的比量就直,刀斧经过磨砺就锋利为譬喻,
是为了证明“,”的观点。
(2)苏轼在《赤壁赋》中表达了希望和仙人携手遨游世界,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于世
间的愿望,但最终只能“,”。
(3)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英雄”是人们推崇的榜样,也是后
人传颂的对象,“,”就表现出了文人对于
“英雄”的缅怀之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开始在大雾里①地走,先走他一个老太太赶集:脚尖向外一撇,脚跟
狠狠着地,臀部撅起来。再走他一个老头赶路:双膝一弯,两手一背一一老头走路
是两条腿的僵硬和平衡。走他一个小姑娘上学:单用一只脚着地转着圈儿地走……
推车的、挑担的、背筐的、闲逛的,都走一遍还走什么?何不走个小疯子?舞起双
手倒着一阵走,正着一阵走,侧着一阵走,要么装一回记者拍照,只剩下加了速的
倒退,退着举起“相机”。最后我决定走个醉鬼。我是武松吧,我是鲁智深吧,我
是李白和刘伶吧……
我在大雾里醉着走,直到突然碰见迎面而来的一个姑娘一一你,原来你也正踉跄着
自己。你是醉着自己,还是疯着自己?感谢大雾使你和我相互地不加防备,感谢大
雾使你和我都措手不及,只有在雾里你我②才发现彼此,这突然的发
现使你我无法叫自己③。于是你和我不得不继续古怪着自己擦身而过,
你和我都笑了,笑容都湿润都朦胧,宛若你与我共享着一个久远的默契。从你的笑
容里我看见了我,从我的笑容里我猜你也看见了你。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锤炼语言可以使文章更有表现力,请你分析一下本文第一段的语言特点。(4分)
20.文中在写“我”时,为什么要写“迎面而来的姑娘一一你”?(5分)
(-)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8分)
很多人认为空腹不可以喝牛奶,心有人喝了牛奶之后会感觉腹胀、腹痛甚至拉肚
子。其实,这类人主要是“乳糖不耐受”人群,健康人一般是可以空腹喝牛奶的。
②,空腹喝牛奶并非最佳的喝牛奶方式。空腹状态下,牛奶中的乳蛋白会直接转
化为葡萄糖来优先满足身体对于糖分的需求,而牛奶中的优质蛋白仅仅作为糖分的
补充来源等于浪费;口,空腹状态下肠胃蠕动快,也会促使牛奶快速通过肠
胃,导致其中很多营养得不到充分吸收。
2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虚词。(3分)
22.请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
过4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中西文化比较中,将文化差异视为文化差距是必须克服的思想偏差。所谓“差异”
是指文化特质与形式不同,而“差距”是以一定标准对文化的先进与落后作出判断。
东西方文明有差异,当然也有差距。盲目自大,不承认自己有落后的一面,把差距
当做差异;或者自惭形秽,看不到自己的长处优势,把差异也认作差距。这两种都
是错误的偏向。
对于文化的“差异”和“差距”,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和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3分)0【解析】应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根据材料一第三段“新时代人
文经济学”内涵的阐释,“以人民为中心”,“人文与经济交融互生”是两个特点,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目标。
2.(3分)D【解析】A.原文“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文明逻辑”,是
结果不是目的。B.“根本原因”错,于文无据,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要求是新时代人
文经济学提出的原因之一;可以破解全球发展赤字问题的是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不
是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要求。C.“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是“新时代人文经济学”
的终极追求,而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终极追求。
3.(3分)B【解析】“更为客观理性”错,于原文无据。
4.(3分)A【解析】“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实践,是人文与经济的交融互动,山
东青州花农是利用花卉电商平台和直播平台进行花卉产品销售,不是借助文化因素
促进经济发展。
5.①苏杭是中国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实践的绝佳样本,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品质文
化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让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
②苏州,昆曲、古琴、端午习俗、碧螺春等垒筑起的鼎盛人文景象,打开了新的发
展空间。厚文之“道”与精工之“技”融为一体(历史文化与高科技创新、高质量
发展相结合),造就苏州的“硬实力”,创造了新的发展可能。
③杭州,西湖、越剧、丝绸、茶文化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谐友善包容的
人文环境,构成了城市的核心吸引力。第19届亚运会等文化的力量,激发经济活力,
助推经济发展。
(每点2分,共6分,大意对即可)
6.(3分)B【解析】B.“都接受了苦瓜的‘苦味',并认可炒苦瓜这道菜的做法”
错,“我”的两个同乡第一次吃炒苦瓜时,其中一个同乡人口觉苦瓜甚“苦”,并
提出质疑:“为什么要吃这种东西?”后来在“我”的影响下才认可“应五味皆尝”;
另外一同乡凭自己对“癫葡萄”的认知提出质疑:“癫葡萄能这个吃法”,可见他
们并没有都接受苦瓜的“苦味”,也没有都认可炒苦瓜这道菜的做法。
7.(3分)A【解析】A.“总领全文,使结构井然”错,文本一从孙女识瓜写起,最
后阐发对文学创作中存在的问题的看法,开头并没有高度概括全文内容,所以不具
有“总领全文,使结构井然”的作用。故选A。
8.【参考答案】①散文应具有丰富的表达方式。文本一从记叙家庭趣事写起,到阐
发有关文学创作的讨论结束,其中还有描写、抒情、说明,并不局限于抒情。②散
文应具有自然平淡的风格,且趋近于生活化。文本一由日常生活小事切入,内容和
语言都自然平淡,极具生活气息。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在理解文本提出的散文理论的基础上,学会结合具体文
本内容进行分析,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程度。题干指明用文本二的观点去分析文本一,
解答此题需先分析文本二的观点。文本二中,作者围绕散文“过分重视抒情”的写
作特点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从散文的表达方式来看,过分强调抒情会局
限散文的写作;从散文的艺术风格来看,散文应该如实而自然地反映生活。然后据
此对文本一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即可。从散文的表达方式来看,文本一不过分强
调抒情,其中有对孙女识瓜、同乡吃瓜的记叙和描写,也有对孙女的赞赏、对石涛
的喜爱,还有对苦瓜产地和种植地的说明,更有对文学创作的议论。从散文的艺术
风格来看,文本一写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语言平淡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9.【参考答案】①《辞海》记载苦瓜是蔬菜,可以食用,不能单独从口感或外表来
评判苦瓜;②苦瓜有炒、煮、凉拌等多种吃法,不能仅凭个人经验来定义苦瓜的烹
饪方式;③苦瓜之苦味是五味之一,总归有人喜欢吃,不能轻易否定、排斥自己不
喜欢的东西。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
思想内涵,能对作品的表现手法作出自己的评论的能力,本题是一道情景任务型的
阅读题,其实质是要求考生按照指定的题目对作品进行评论,写出评论的要点。评
论题目为“‘苦瓜'可以吃",所以应先在文本一中筛选出有关吃苦瓜的内容,如
苦瓜是什么、苦瓜的吃法、苦瓜的味道等,从这三个角度阐述“‘苦瓜'可以吃”
的原因。要注意这是对文本一的小评论,还需要结合文本一的观点作答。
10.EIM
【试题分析】句意:我小时候失去了父亲,由于不自量力,就和吴人开战了,结果
军队战败自己受辱。
“前人”做“失”的宾语,语意完整,其后应断开,故应在E处断开;
“内不自量”和“与吴人战”一个是思想方面,一个是行动方面,中间应断开,故
应在I处断开;
“军败身辱”是“战”的结果,“战”后应断开,故应在M处断开。
11.D
【试题分析】句意:我小时候失去了父亲,由于不自量力,就和吴人开战了,结果
军队战败自己受辱。
“前人”做“失”的宾语,语意完整,其后应断开,故应在E处断开;
“内不自量”和“与吴人战”一个是思想方面,一个是行动方面,中间应断开,故
应在I处断开;
“军败身辱”是“战”的结果,“战”后应断开,故应在M处断开。
12.0
【试题分析】C选项“越国都可以制服吴国的残余力量”说法有误。据前文可知,制
服吴国的残余力量,还有一个前提是“骑士锐兵弊乎齐,车骑、羽毛尽乎晋”,即
吴国讨伐齐国成功且又攻打晋国。
13.(1)越王听说这件事后,就修整道路,到城外迎接子贡,亲自驾车送至客舍。
(2)吴王调动了大量的军队来残害我国,鄙视侮辱我的百姓,铲平我的宗庙。
【试题分析】(1)“除”,修整;“身御”,亲自驾车。
(2)“残”,形容词做动词,残害;“夷”,铲平。
14.①吴王凶暴而独断专行。②吴王好征伐,穷兵㈱武,不体恤士兵,军队得不到休
息。③忠贤之臣被疏远,伪诈谄媚之臣却被信任。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二原文“赐为君观夫吴王之为人,坚强以恣下,下不能逆”
可知,吴王凶暴而独断专行。
根据材料一原文“臣观吴王为数战伐,士卒不息”和材料二原文“数战伐,士卒不
能忍”可知,吴王好征伐,穷兵翳武,不体恤士兵,军队得不到休息。
根据材料一原文“夫子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日语外贸业务员劳动协议
- 2024年电气工程服务协议详细模板
- 2023-2024学年中原名校高考数学试题仿真卷:数学试题试卷
- 2024年创意动画广告制作协议示例
- 2024专业护士聘用协议细则
- 2024年度党组织结对共建协议
- DB11∕T 1721-2020 水生生物调查技术规范
- 2024精制陶瓷购销协议样本
- 二手车销售协议范本(个性化)
- 2024年煤矿作业自卸运输车销售协议
- 供应商调查表格式
- 民警职务晋升考察材料范文四篇
- 公交车站突发事件处置方案
- 中石化定额章节官方解析交流148篇答疑
- 肿瘤科疑难病例讨论发热
- 人民医院胸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 技术授权协议书(模板)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日积月累默写模板
- 地下水处理技术方案及报价
-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选择题解题技巧 教案
- 水泥砂浆砌石体单元评定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