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揭阳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化学
模拟试题
、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
1.下列制作或技术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发酵酿酒B.液氮冷却麻醉C.铁水浇铸零件D.分离液态空气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硫酸铝:Ab(SO4)3B.4个N原子:2电
C.60个碳原子:C60D.2个锌离子:2Zn+2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个数是(
A.0个B.1个C.2个D.3个
4.下表是部分知识的归纳,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微观B.化学与生活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
“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间有间
要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隔
C.化学与安全D.化学与社会
在室内放一盆水可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进地球上水资源极其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
入竭
久未开启的菜窖要做灯火实验使用共享单车出行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
A.AB.BC.CD.D
5.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通入盛有生石灰的干燥管
Aco2H2O
B通过灼热的铜粉
N2O2
CKC1KC1O加入二氧化镒,加热
3
DCuOC隔绝空气加强热
A.AB.BC.CD.D
6.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稀有气体原子是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所以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
稀有气体的原子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D.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相同
7.如图是我国古代使用的火折子,竹筒帽盖上时,内部可燃物保留火星。使用时,只需
打开竹筒帽,对着火星轻轻一吹,可燃物就燃烧起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竹筒帽一|
nA
二一竹筒
A.竹筒要盖上竹筒帽是为了减少与氧气接触
B.竹筒帽盖上时,装在竹筒内的可燃物也在发生氧化反应
C.打开竹筒帽,吹一吹,可燃物温度升高,剧烈燃烧
D.打开竹筒帽,吹一吹,增强了空气的流动,增加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使可燃
物剧烈燃烧
8.碳酸乙烯酯(C3H4。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x3+lx4+16x3)g
B.碳酸乙烯酯是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
C.碳酸乙烯酯中C、H、0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xlOO%
D.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2+1+16
9.在反应A+3B=2C+3D中,A和B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11,已知1.8gA与一定量
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1gDo则该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
A.3:4B.1:1C.12:11D.2:1
10.取6g某有机物X完全燃烧,生成13.2gCC>2和7.2gH2。,则推出有机物X的化学
式为()
A.C2H6OB.C3H8OC.C3H8D.C2H6
11.已知含硫化合物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H2S+H2s。4(浓)
A
SI+SO2t+2H2。,所含硫兀素化合价最高的是()
A.H2SB.H2SO4C.SD.SO2
12.取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ag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相关量的变化如下图,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八固体的总质量/g
°Lt2反应时间/min
A.M点对应的固体物质只有两种
B.N点对应的固体为黑色
C.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a-b)g
D.0〜tzmin内,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13.某实验小组设计了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创新实验(如下图所示),取三通U型
管连接在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的导气管上,并点燃高低错落的小蜡烛,做实验
①,然后拔下三通U型管,并夹紧上端,做实验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①②
A.实验①和②都是低处蜡烛先熄灭
B.实验①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助燃不可燃
C.实验②中U型管内壁可能会变黑
D.实验②中得到启示是:从着火燃烧的高层房间中逃离,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爬向
门夕卜
14.科学家开发出新型催化剂,光照下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微观示意图如图,下
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o氢原子
・氧原子
o碳原子
A.属于置换反应B.该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C.反应中涉及2种氧化物D.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1
15.下列图像中坐标标示的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与反应过程对应不正确的是()
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镒制取氧气,二氧化镒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B.往烧杯中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渐加入大理石至过量,水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制氧气
[氧气质量
另呼剂
化剂
反应时间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3小题)
16.如图是几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图甲中C微粒属于(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C微粒的化
学符号是=
(2)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与图中D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3)2021年2月27日,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展出。月壤
中存在着大量的氢一3(M-3是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氢原子),其原子结
构示意图为图中的(填序号)。
17.202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词。
(1)“碳达峰”中的“碳”指的是CO2,大气中CO2过多会引起加剧;大气中
CO2主要来自、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2)汽车发动后,汽车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使汽油充分燃烧,这样做
的目的是,使汽油充分燃烧
(3)随着全球能源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日趋枯竭,科学家正在开发利用新能源,其中氢
气被称作“最清洁的能源”的原因是o
(4)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填字母)。
A.大力植树造林B.捕集、利用和封存CO2c.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18.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D为单质。其它物质均为化
合物,A可用于冶炼金属,B是能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F的俗称是生石灰,它们
之间的部分转化如图所示图中“一”表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表示
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反应,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E和F之间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是反应(填“放热
或“吸热”)
(2)写出物质D的一种用途0
(3)A-B可用“W”型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
①写出b处的化学方程式:O
②该实验在开始前应先通入A气体的原因是.
③使用微型装置的优点有。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
19.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锦、稀硫酸、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
(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选填①-
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写出二氧化碳收集满了的检验方法:。
若要得到平稳的二氧化碳气流,控制反应的速率,可将⑧换成。(填仪器名称)
(2)若补充一种仪器(填仪器名称),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还可以制取氧气,
你选择的仪器是(选填①-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
(3)实验室中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
①用装满水的⑨装置来收集并测量生成甲烷的体积,利用了甲烷的的物理性质,
若要选择⑩装置干燥甲烷,则气体应从端进入。
②设计实验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检验气体的纯度,点燃气体,o
四、科学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
20.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查资料知道,乙醇(分子式为C2H6。)俗称酒精,通常
情况下化学性质稳定,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现对乙醇与氧气反应进行探究。
②醋酸显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
【探究活动一】
同学们把绕成螺旋状的红色铜丝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灼烧到通红,取出铜丝,发现表面变
黑,趁热插入装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如图),铜丝很快变为红色,并闻到刺激性气味。
重复上述操作多次,得到A溶液;经称量,实验前后铜丝质量不变。
铜丝灼烧后生成的黑色物质是—o
【提出问题】生成的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有同学提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猜想一:S02猜想二:CO2o猜想三:醋酸(C2H4。2)
【讨论与结论】同学们讨论后发表看法:小吴认为猜想一不正确,判断的依据是—
小周认为猜想二也不正确,判断的依据是
小施认为猜想三有可能正确,原因是醋酸具有挥发性,并有刺激性气味。
【探究活动二】
小施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后,发现猜想三也不正确。请补充完成小施的实验操作和现象:
取少量A溶液加入试管中,加入
【拓展活动】
(1)同学们再取少量A溶液加入试管中,加少量无水硫酸铜固体,变蓝色(已知:
乙醇、B物质遇无水硫酸铜均不显蓝色),说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的反应有一
生成。
(2)乙醇在微生物(醋酸菌)作用下与氧气反应能生成醋酸和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
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1小题)
21.如图是工业上以某石英砂(主要成分:SiO2>Fez。?等)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硅一种
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a名称为o
(2)二氧化硅被焦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生成粗硅和一种有毒的气体,请写出该化学方程式
(3)物质M是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写出SiHCh与比在高温下反应的方
程式o该反应需要在无氧的环境下进行,若在反应过程中混入氧气,可能引起的
后果是O
(4)常温条件下碳原子和硅原子化学性质相似,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常温下硅化学性质不
活泼的原因是:o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
22.小叶旅游期间带回了几小块石灰石样品。为了检测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小叶用浓
度相同的稀盐酸与样品充分反应来进行实验测定(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测定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123456
大理石样品的质量(g)12.512.512.512.512.512.5
烧杯中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10.020.030.040.050.060.0
生成气体质量(g)1.02.03.04.0a4.4
(1)表格中a=o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请在图中画出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标注必要的数值)。
生
成A
气
体
的
质
量
/g
1020304050
盐酸的质量/g
(4)若高温煨烧10g上述石灰石样品一段时间后(杂质不发生反应,也不含钙元素),
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中含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生成的CO?的质量为。
答案
1.【正确答案】A
【详解】A、粮食发酵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A正确;
B、液氮冷却麻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B错误;
C、铁水浇铸零件,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C错
误;
D、分离液态空气,根据液氮、液氧的沸点不同而分离开,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
理变化,选项D错误;
故选:Ao
2.【正确答案】A
【详解】A.硫酸铝中铝元素显+3价,硫酸根显-2价,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零,其化学式为AI2(SO4)3,正确;
B.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
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4个氮原子表示为:4N,错误;
C.60个碳原子表示为:60C,错误;
D.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
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2个锌离子:2ZH+,错
误;
故选Ao
3.【正确答案】A
【详解】在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烧另一盏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
柴或木条来引燃,图示错误;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药品的量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要用外焰加热,先预热
在集中加热(防止炸裂),图示错误;
液体药品取用注意事项:a.瓶塞要倒放,以免污染瓶里的试剂、b.标签要对着手心,
以免腐蚀标签、c.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靠,以免试剂洒出来,图示错误;
称量时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祛码放右盘;称量干燥固体物品时,要在托盘两边放上大小
相同的干净纸片,药品放在纸片上称量,图示错误;
氢氧化钠易潮解,易潮解时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上称量,图示错误;
故选Ao
4.【正确答案】B
【详解】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过程中没
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说明分子可以再分,故错误;“酒香不怕巷子深”
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故错误;故A归纳完全错
误,不符合题意;
B、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防止发
生爆炸,故正确;要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既可以增加农业生产,又可以保护环境,故
正确;故B归纳完全正确,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室内放一盆水不可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错误;久未开启
的菜窖中,可能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故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要做灯火实验,若灯火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含量高,不能进入,
故正确;故C归纳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地球上水资源极其丰富,但淡水资源有限,应节约用水,故错误;使用共享单车出
行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故正确;故D归纳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
忌;
故选:Bo
5.【正确答案】B
【详解】A、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生成的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碳酸钙沉淀和水,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
误;
B、将氮气和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粉时,铜会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氮气不反应,
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正确;
C、氯酸钾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镒作为该反应的催
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镒,不符合
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D、因为碳具有还原性,隔绝空气加热会使氧化铜和碳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不
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故选:Bo
6.【正确答案】D
【详解】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电子都是带
电的微粒,选项错误;
B、稀有气体原子是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但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
气体的原子,如许多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是8,选项错误;
C、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但是二者的分
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似,如一氧化碳有还原性而二氧化碳没有,选项
错误。
D、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物
理性质不相同,选项正确。
故选D。
7.【正确答案】C
【详解】A、竹筒盖上盖子后减少了内部的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使可燃物不能剧烈燃
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B、装在竹筒内的可燃物本身在与少量氧气进行缓慢燃烧,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故选项
说法正确;
C、打开盖子,吹一吹,增加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可燃物剧烈燃烧,故选项
说法错误;
D、打开盖子,吹一吹,增强了空气的流动,增加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可燃
物剧烈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o
8.【正确答案】C
【详解】A、碳酸乙烯酯(C3H4。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X3+1X4+16X3),相对分
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通常省略不写,故A说法错误;
B、碳酸乙烯酯是由碳酸乙烯酯分子构成的,一个碳酸乙烯酯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
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故B说法错误;
C、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X3):(1X4):
(16X3)=9:1:12,故C说法正确;
--------------x100%
D、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2x3+1x4+16x3,故D说法错误;
故选:Co
9.【正确答案】D
【详解】设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x
A+3B=2C+3D
933
1.8gx
9J.8g
33-x
x=6.6g
1.8g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1gD,同时生成C的质量为1.8g+6.6g-
5.1g=3.3g
该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6.6g:3.3g=2:l
故选D。
10.【正确答案】B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故该有机物中碳
122
13.2gx—xl00%=3.6g7.2gx—x100%=0.8g
元素的质量为:44,氢元素的质量为:18,氧
元素的质量为:6g-3.6g-0.8g=1.6g,故该有机物分子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
2:唾.=3:8”
12116。
故X的化学式为:C3H8OO
故选B„
11.【正确答案】B
【详解】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氢元素在
化合物中通常为+1价,氧元素通常为-2价,所以硫化氢中硫元素化合价为-2价,硫
酸中硫元素化合价为+6价,单质硫中硫元素化合价为0价,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化合价
为+4价,所以硫元素化合价最高的硫酸,故选Bo
12.【正确答案】C
【详解】A、碳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M点时还未完全反应,此
时对应的固体物质有氧化铜、碳、铜三种物质,不符合题意;
B、N点时,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固体为铜,为紫红色,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总质
量为(a—b)g,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故铜元素的质量不变,
但是0〜tzmin内,固体的质量减少,故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13.【正确答案】A
【详解】A、实验①U型管中排出的二氧化碳和空气的温度相同,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
气,实验①低处蜡烛先与二氧化碳接触,故先熄灭;实验②中蜡烛燃烧放热,使得生
成的二氧化碳密度小于U型管上层空间的空气,二氧化碳先上升至高处,故实验②
高处蜡烛先熄灭。选项A错误;
B、实验①低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助燃不可燃,选项B正
确;
C、实验②中蜡烛不完全燃烧生成炭黑,U型管内壁可能会变黑,选项C正确;
D、实验②中得到启示是:热的气体密度较小,从着火燃烧的高层房间中逃离,沿墙角
伏低身子迅速爬向门外,选项D正确。
故选Ao
14.【正确答案】C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水在催化剂和光照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氧
催化齐U
CO+2H,O=CH4+20,
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光照。
【详解】A、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
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说法错误;
B、该反应有单质生成,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所以该反应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
发生变化,故B说法错误;
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图示中CO2、H2O均
属于氧化物,故反应中涉及2种氧化物,故C说法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二氧化碳和水分子的个数比为1:2,故
D说法错误;
故选:Co
15.【正确答案】D
【详解】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锦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下加热分解生
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镒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
A图像正确;
B、往烧杯中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渐加入大理石至过量,稀盐酸中含有水,大理石的主要
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水的
质量不断增大,至反应完全,水的质量不再变化,故B图像正确;
C、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
氢溶液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制氧气,有催化剂的反应快,至完全反应所需的时间
短,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是相同的,故C图像正确;
卢燃
2Mg+0,2Mg0
D、镁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为:一,每48份质量的
镁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80份质量的氧化镁,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
反应,镁反应完全,氧气有剩余,故D图像不正确;
故选:D。
16.【正确答案】(1)阴离子。2一
(2)A1C13
⑶A
【详解】(1)图甲中C微粒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2+8=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属于阴离子;
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C质子数为8,则表示8号氧元素,C微粒表示带2
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化学符号是02一;
(2)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为铝元素,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图中D质子
数=17,D元素为17号氯元素,铝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3价,氯元素在化合物中
通常显-1价,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
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简,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二者组
成化合物为氯化铝,化学式是A1C13;
(3)氨一3是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氢原子,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
子数=核外电子数=2,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中的Ao
17.【正确答案】(1)温室效应煤
(2)增大汽油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氢气燃烧只生成水,对环境无污染
(4)C
【详解】(1)“碳达峰”中的“碳”指的是co2,大气中CO2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
加剧;大气中CO2主要来自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2)汽车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这样可以增大汽油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汽油充分燃烧;
(3)氢气燃烧只生成水,对环境无污染,所以氢气被称作“最清洁的能源”;
(4)A、大力植树造林,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降低二氧化碳含量,有利于
实现“碳中和”,故A不符合题意;
B、捕集、利用和封存C02,可以降低二氧化碳含量,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B
不符合题意;
C、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这样会大量砍伐森林,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不有利
于实现“碳中和”,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8.【正确答案】(1)CaO+H2O=Ca(OH)2放热
(2)支持燃烧(或供给呼吸)
(3)CO2+Ca(OH)2=CaCO3I+H20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节约药品
【分析】F的俗称是生石灰,F是氧化钙,B是能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B是二氧
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
氧化碳,所以C是碳酸钙。水能与氧化钙反应,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E是水。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之间可相互转化,A可用于冶炼金属,所以A是一氧化碳。水
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能与氧气反应,所以D是氧气。将
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推断正确。
【详解】(1)E和F分别是H2O、CaO,它们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2)物质D是氧气,氧气的用途:支持燃烧(或供给呼吸)。
(3)①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二氧化碳,所以b处的化学
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I+H2Oo
②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任何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都有一个爆炸极限,在爆炸极限范
围之内,遇到明火或加热会发生爆炸,所以该实验在开始前应先通入A气体的原因
是: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③使用微型装置的优点有:节约药品。
19.【正确答案】(1)①②⑦⑧CaCO3+2HCl=CaCl2+H2O+CO2t将燃
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分液漏斗
MnOy
2KCIO,—2KCI+3O2T
⑵试管①③④⑤⑥A
(3)不溶于水e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若烧杯壁上有水雾生成,则
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详解】(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
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择的仪器
是①②⑦⑧;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12+H2O+CO2t;
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二氧化碳收集满了的检验方法:将燃
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
若要得到平稳的二氧化碳气流,控制反应的速率,可将⑧换成分液漏斗,通过控制液
体的滴加速率,来控制反应速率;
(2)若补充一种仪器试管,利用氯酸钾、二氧化锌还可以制取氧气,应选用固固加热型
发生装置,选择的仪器是①③④⑤⑥,原理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铳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氯
MnO,
2KCIO,—2KCI+30,T
化钾、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
(3)①实验室用装满水的⑨装置来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利用了甲烷不溶于水的性
质,若要选择⑩装置干燥甲烷,则气体应长进短出,即应从e端进入;
②设计实验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检验其纯度后,点燃甲烷,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
杯,若烧杯壁上有水雾生成,则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20.【正确答案】氧化铜/CuO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改变,反应物中不含硫
元素二氧化碳是无气味的气体与刺激性气味不相符适量紫色石蕊试液,
醋酸菌
C2H5OH+O2C2H4O2+H2O
液体不变红水山2。
【详解】探究活动一: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所以铜丝灼烧后生成的黑
色物质是氧化铜;
讨论与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猜想一不正确;判断的依据是:反应前
后元素种类不改变,反应物中不含硫元素;小周认为猜想二也不正确,判断的依据是:
二氧化碳是无气味的气体与刺激性气味不相符;
探究活动二:醋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所以猜想三也不正确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取少
量A溶液加入试管中,然后加入适量紫色石蕊试液,液体不变红;
拓展活动:
(1)、无水硫酸铜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用土地流转合同样本
- 公司顾问聘用合同样本
- app定制采购合同样本
- 2025建筑工程分包合同范本下载合同
- 写物业收费合同标准文本
- 供求合同样本
- 供水工程合同标准文本
- 上海市房屋租赁合同样本
- 归纳总结教学经验计划
- 农村土屋出售合同样本
- 2025年营口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江西省八所重点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二模)政治试卷(含答案)
- 2025年青藏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8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资阳辅警考试题库
- 第一篇 专题三 计算题培优3 带电粒子在交变场和立体空间中的运动-2025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 学校保洁方案
- T-SCSF 0004-2020 海洋牧场海藻场建设技术规范
- 血液透析患者心力衰竭的护理
- 2025高职单招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 江苏省2021-2022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备考卷一(南京专版)
- 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导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