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天津市第100中学化学高一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天津市第100中学化学高一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天津市第100中学化学高一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天津市第100中学化学高一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天津市第100中学化学高一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天津市第100中学化学高一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装置图及实验用品均正确的是(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A.B.C.D.2、证明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酸性的实验事实是()A.二氧化碳是气体,二氧化硅是固体B.二氧化硅的熔点比二氧化碳高C.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二氧化硅难溶于水D.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析出硅酸沉淀3、对于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Zn是负极②电子由Zn经外电路流向Cu③Zn-2e-=Zn2+④H+在溶液中由Cu棒向Zn棒迁移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下列变化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A.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 B.铝热反应C.木炭在氧气中发生不完全燃烧 D.生石灰和水的反应5、Be(OH)2是两性的,跟强酸反应时生成Be2+,跟强碱反应时生成BeO22—。现有三份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BeCl2、MgCl2、AlCl3溶液(配制时均加入少量盐酸),现将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入三种溶液中至过量,NaOH溶液的体积x(mL)与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y(mol)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与BeCl2、MgCl2、AlCl3三种溶液对应的图像正确的是()A.⑤③① B.②③④ C.③⑤④ D.③②①6、下列物质中,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A.苯B.乙醇C.乙烯D.二氧化硫7、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能导电②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它是纯净物③乙酸分子里有四个氢原子,所以它不是一元酸④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常温下乙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⑤1mol乙酸与足量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可生成88g乙酸乙酯⑥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得到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⑥ D.②④⑤⑥8、下列关于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碘水可以鉴别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B.淀粉、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工业上利用油脂在碱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产肥皂D.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钠或硫酸铜溶液都可使蛋白质盐析而分离提纯9、在下列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的是A.2Na+2H2O=2NaOH+H2↑ B.Cl2+H2O=HCl+HClOC.2F2+2H2O=4HF+O2 D.2H2O2H2↑+O2↑10、如图是一种氢能的制取、贮存及利用的关系图,图中能量转化方式不涉及A.电能→化学能 B.光能→化学能C.化学能→电能 D.电能→机械能11、相同材质的铁在图中的四种情况下最不易被腐蚀的是A. B. C. D.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33.6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B.常温常压下,7.0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碳氢键的数目为NAC.50mL18.4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AD.某密闭容器盛有0.1molN2和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1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苯中碳碳键是介于C-C和C=C之间的一种特殊共价键B.甲烷、乙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有银镜生成D.医用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消毒杀菌14、某高校化学工作者创建了“元素立体周期律”,在原来二维周期表横列(X轴)和纵列(Y轴)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竖列(Z轴)。z轴按“中质差”(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Z=N-P)自上而下,递增顺序排列。原“二维元素表”中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同位素“中质和”(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和A=N+P)替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质和”相同的核素一定是同一元素B.“中质差”相同的核素一定是同一元素C.N2-P2=A×△ZD.至2008年,人们发现108种元素有m种核素,说明中质差一定有m种15、对于反应4A(s)+3B(g)2C(g)+D(g),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经2min达平衡,B的浓度减少了0.6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min)B.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可以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C.压强不变可以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向容器中充入Ne,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16、医学研究证明用放射性13653I治疗肿瘤可收到一定疗效,下列有关I叙述正确的是()A.13653I是碘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B.13653I是一种新发现的元素C.它的中子数是53 D.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30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D>C>B>A,且B、C、D同周期,A、D同主族,B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D在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据此填空:(1)C元素的名称为____,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__。(2)D在周期表的___周期,___族。(3)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化学式填写)___(4)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18、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向丙中加入溴水,振荡静置后,观察到溶液分层,上层为_______色。(2)甲的同系物的通式为CnH2n+2,当n=5时,写出含有3个甲基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_。下图是用乙制备D的基本反应过程(3)A中官能团为__________。(4)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5)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6)现有138gA和90gC发生反应得到80gD。试计算该反应的产率为______(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19、为验证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某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装置气密性已检验)。实验过程: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Ⅱ.当装置B和装置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Ⅲ.当装置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Ⅳ.……(1)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A中发生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B的溶液中NaBr完全被氧化,则消耗Cl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4)为验证溴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碘元素,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20、如图所示。请回答:(1)若C为稀H2SO4溶液,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B电极材料为Zn,A极材料为铜,该装置能量转换形式____,A为____极,此电池所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溶液C中c(H+)将_____(填“变大”“变小”或“基本不变”)。溶液中的SO42-移向____极(填“A”或“B”)(2)若C为CuSO4溶液,B电极材料为Fe,A极材料为石墨。则B为_____极,B极上电极反应属于____(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B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A极产生的现象是_____;若AB两电极质量都为50.0g且反应过程中有0.2mol的电子发生转移,理论上AB两电极质量差为____g。21、如何降低大气中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重视。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进行如下实验: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在下发生发应,实验测得和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所示:(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500℃达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为______,如上图是改变某条件时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则该条件是______该反应的逆反应为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2)50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保留两位小数,若降低温度到300℃进行,达平衡时,K值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下列措施中能使的转化率增大的是______.A.在原容器中再充入B.在原容器中再充入和C.在原容器中充入

使用更有效的催化剂E.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出(4)500℃条件下,改变起始反应物的用量,测得某时刻、、和的浓度均为,则此时正______

逆填“”“”或“”(5)假定该反应是在恒容恒温条件下进行,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______.A.消耗同时生成1mol

混合气体密度不变C.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3v正(H2)=v逆(H2O)

E..不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A.实验室用乙醇制取乙烯,应加热到170℃,温度计应插入液面以下,故A错误;B.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故B错误;C.苯和甲苯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题给操作符合要求,故C正确;D.实验室制取硝基苯,题给温度过高,故D错误;故选C。点睛:明确实验的原理及装置特点是解题关键,可从实验方案的正确与错误、严密与不严密、准确与不准确做出判断,常见判断方法是:1.从可行性方面对实验方案做出评价;科学性和可行性是设计实验方案的两条重要原则,任何实验方案都必须科学可行.评价时,从以下4个方面分析:①实验原理是否正确、可行;②实验操作是否完全、合理;③实验步骤是否简单、方便;④实验效果是否明显等;2.从“绿色化学”视角对实验方案做出评价;“绿色化学”要求设计更安全、对环境友好的合成线路、降低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根据“绿色化学”精神,对化学实验过程或方案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①反应原料是否易得、安全、无毒;②反应速率较快;③原料利用率以及合成物质的产率是否较高;④合成过程是否造成环境污染;3.从“安全性”方面对实验方案做出评价;化学实验从安全角度常考虑的主要因素主要有防倒吸、防爆炸、防吸水、防泄漏、防着火、防溅液、防破损等。2、D【解析】

要证明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可以用强酸制取弱酸来判断即可,据此答题。【详解】A.二氧化碳是气体,二氧化硅是固体,与其对应酸的强弱无关,所以不能证明硅酸酸性弱于碳酸,故A不选;B.二氧化硅的熔点比二氧化碳高,与其对应酸的强弱无关,所以不能证明硅酸酸性弱于碳酸,故B不选;C.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二氧化硅难溶于水,与其对应酸的强弱无关,所以不能证明硅酸酸性弱于碳酸,故C不选;D.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析出硅酸沉淀,则碳酸和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强酸制取弱酸,所以能说明硅酸酸性弱于碳酸,故D选。故选D。3、B【解析】试题分析:对于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来说,①Zn是负极,正确;②电子由Zn经外电路流向Cu,正确;③在负极发生反应:Zn-2e-=Zn2+,错误。④溶液中H+又锌棒Zn棒迁移向Cu棒。错误。因此正确的说法是①②③,选项是B。考点:考查原电池的反应原理的知识。4、A【解析】

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说明为吸热反应,据此分析;【详解】A、Ba(OH)2·8H2O和NH4Cl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符合题意;B、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C、所有燃烧均为放热反应,即木炭在氧气中发生不完全燃烧,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生石灰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5、A【解析】

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BeCl2、MgCl2、AlCl3溶液,即三者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将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入三种溶液中至过量,所发生的反应过程如下:BeCl2+2NaOH=Be(OH)2↓+2NaCl,Be(OH)2↓+2NaOH=Na2BeO2+2H2O;MgCl2+2NaOH=Mg(OH)2↓+2NaCl;AlCl3+3NaOH=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根据溶液物质的量和化学方程式来确定沉淀的量。【详解】向氯化铍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开始先中和其中的少量盐酸,然后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铍,当氢氧化钠过量时,沉淀会溶解,依次发生反应BeCl2+2NaOH=Be(OH)2↓+2NaCl,Be(OH)2↓+2NaOH=Na2BeO2+2H2O,沉淀量达到最大和沉淀完全消失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是相等的,图象⑤是正确;向氯化镁中加入氢氧化钠,开始先中和其中的少量盐酸,然后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镁,当氢氧化钠过量时,沉淀也不会溶解,量保持不变,对应的是图象③;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开始先中和其中的少量盐酸,然后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铝,当氢氧化钠过量时,沉淀会溶解,依次发生反应:AlCl3+3NaOH=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沉淀量达到最大和沉淀完全消失所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1,图象①正确。则与BeCl2、MgCl2、AlCl3三种溶液对应的图象正确的是⑤③①;答案选A。6、A【解析】A项,苯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B项,乙醇具有还原性,能和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褪色;C项,乙烯结构中含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D项,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涉及二氧化硫、乙烯、苯、乙醇是否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的判断,注意:具有还原性的物质能和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7、C【解析】

①乙酸的物理性质易溶于水和乙醇,乙酸是弱酸,其水溶液能导电,故说法正确;②无水乙酸在0℃下像水一样会结冰,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属于纯净物,故说法正确;③乙酸的结构简式CH3COOH,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CH3COO-+H+,属于一元酸,故说法错误;④乙酸的物理性质:常温下乙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乙酸是重要的含氧的衍生物,故说法正确;⑤乙酸的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故说法错误;⑥食醋中含有3%~5%的乙酸,乙醇连续被氧化成乙酸,故说法正确。答案选C。8、D【解析】

A.碘遇淀粉变蓝,用碘水可以鉴别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A项正确;B.淀粉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油脂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B项正确;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高级脂肪酸钠能做肥皂,C项正确;D.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Na2SO4可使蛋白质盐析,加入CuSO4溶液可使蛋白质变性,D项错误;答案选D。9、B【解析】

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物质作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物质作氧化剂,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在反应中2Na+2H2O=2NaOH+H2↑,Na失去电子,元素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H2O中的H得到电子变为H2,元素化合价降低,H2O作氧化剂,A不符合题意;B.在反应中Cl2+H2O=HCl+HClO,只有Cl2中的Cl元素化合价升高、降低,因此Cl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B符合题意;C.在反应2F2+2H2O=4HF+O2中,O元素的化合价由H2O中的-2价变为O2中的0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H2O作还原剂,C不符合题意;D.在该反应中H2O中的H元素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H2O作氧化剂;O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H2O作还原剂,所以水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B。【点睛】本题考查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作用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实质是电子转移。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含有该元素的物质作还原剂,产生氧化产物;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含有该元素的物质作氧化剂,产生还原产物。10、A【解析】

A.电能转化化学能为电解装置;B.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为贮存太阳能;C.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原电池装置;D.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为消耗电能的装置。【详解】A.氢能的制取、贮存及利用未涉及电能转化化学能为电解装置部分,选项A选;B.太阳光照射,贮存氢气,为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选项B不选;C.氢气燃料电池的使用,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选项C不选;D.氢气燃料电池车的工作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选项D不选;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能量的转化形式,判断能量的转化,我们主要看它要消耗什么能量,得到什么能量,因为总是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得到的能量,题目较简单。11、C【解析】

A、食醋提供电解质溶液环境,铁勺和铜盆是相互接触的两个金属极,形成原电池,铁是活泼金属作负极,铁易被腐蚀;B、食盐水提供电解质溶液环境,铁炒锅和铁铲都是铁碳合金,符合原电池形成的条件,铁是活泼金属作负极,碳作正极,铁易被腐蚀;C、铜镀层将铁球覆盖、使铁被保护,所以铁不易被腐蚀;D、酸雨提供电解质溶液环境,铁铆钉和铜板分别作负、正极,形成原电池,铁易被腐蚀。答案选C。12、B【解析】试题分析:A、氟化氢在标准状况下呈液态,A错误;B、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7.0gCH2的物质的量为0.5mol,氢原子为0.5mol×2=1mol,即NA个,B正确;C、结合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SO2↑+2H2O,50mL18.4mol/L(即0.92mol)浓硫酸理论上生成SO20.46mol,但是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逐渐变稀,硫酸不能反应完,C错误;D、N2与H2的反应属于可逆反应,0.1molN2不能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0.6NA,D错误。考点: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相关知识。视频13、B【解析】

A.苯中碳碳键是介于C-C和C=C之间的一种特殊共价键,键长、键能都相同,选项A正确;B.甲烷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选项B正确;C.葡萄糖分子中含醛基,加入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有银镜生成,醛基被氧化为羧基,选项C正确;D.医用酒精能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而变性,可用于消毒杀菌,选项D正确。答案选B。14、C【解析】分析:A.同一元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中质和”即质量数,质量数相同的核素质子数不一定相同,不一定是同一元素;B.同一元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中质差”相同的核素,质子数不一定相同;C.根据△Z=N-P、A=N+P计算判断;D.一种原子即为一种核素,不同核素中质差可能相等。详解:A.“中质和”即质量数,质量数相同的核素质子数不一定相同,不一定是同一元素,如14C、14N,A错误;B.“中质差”相同的核素,质子数不一定相同,也不一定是同一元素,如12C、14N,其中质差均为0,B错误;C.△Z=N-P、A=N+P,则A×△Z=(N+P)×(N-P)=N2-P2,C正确;D.一种原子即为一种核素,不同核素中质差可能相等,如14C、16O,中质差的数目应小于同位素的数目,D错误;答案选C。15、B【解析】

A.A为纯固体,不能表示化学反应速率,A错误;B.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变化,而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因此若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可以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B正确;C.由于容器的容积不变,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压强不变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错误;D.体积恒定,向容器中充入Ne,气体的浓度均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16、D【解析】

A.13653I是碘的一种核素,A错误;B.13653I是碘的一种核素,不是新发现的元素,B错误;C.它的中子数是136-53=83,C错误;D.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136-53-53=30,D正确;答案选D。【点睛】掌握元素、核素、同位素以及同素异形体的含义是解答的关键,同位素研究的是核素,同素异形体研究的是元素形成的单质,二者有明显的区别。另外元素、核素、同位素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硅SiH4三VIIANaSiClFNaOH【解析】

A.B.C.

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D>C>B>A,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第一电子层只能容纳2个电子,故x=2,则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4,C为Si元素;D在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处于ⅦA族,原子序数大于Si,故D为Cl;A、

D同主族,则A为F元素;B、C、D同周期,且B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故B为Na。(1)C元素的名称为硅,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SiH4,故答案为:硅;SiH4;(2)D为Cl元素,处于在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ⅦA族,故答案为:三;ⅦA;(3)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Na>Si>Cl>F,故答案为:Na>Si>Cl>F;(4)N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NaOH,故答案为:NaOH.18、橙红(或橙)—OH(或羟基)加成反应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60.6%【解析】

由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可知,甲为CH4,乙为乙烯,丙为苯,丁为CH3CH3OH。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乙醇氧化生成乙醛,乙醛氧化生成乙酸,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醇D为乙酸乙酯,结合四种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分析解答。【详解】(1)苯的密度比水小,溴易溶于苯,上层溶液颜色为橙红色(或橙色),下层为水层,几乎无色,故答案为:橙红(或橙);(2)当n=5时,分子中含有3个甲基,则主链有4个C原子,应为2-甲基丁烷,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3)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乙醇氧化生成乙醛,乙醛氧化生成乙酸,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醇D为乙酸乙酯,因此A为乙醇,含有的官能团为-OH(或羟基),故答案为:-OH

(或羟基);(4)反应①为乙烯与水的加成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5)反应④为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6)138g乙醇的物质的量为=3mol,90g乙酸的物质的量为=1.5mol,则乙酸完全反应,可得1.5mol乙酸乙酯,质量为132g,而反应得到80g乙酸乙酯,则反应的产率为×100%=60.6%,故答案为:60.6%。19、吸收逸出的Cl2,防止污染环境Cl2+2KI=I2+2KCl0.005mol打开活塞b,将装置C中的少量溶液滴入装置D中,然后关闭活塞b,取下装置D振荡,静置后CCl4层变为紫红色【解析】

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装置A中高锰酸钾溶液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氯化钾、氯气和水,氯气具有强氧化性,烧瓶上端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色,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装置B中盛有溴化钠,氯气进入装置B中,氯气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溶液呈橙红色,验证氯的氧化性强于溴,氯气有毒,能被氢氧化钠吸收,浸有氢氧化钠的棉花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实验时应避免氯气的干扰,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说明有大量的溴生成,此时应关闭活塞a,否则氯气过量,影响实验结论,以此解答该题。【详解】(1)氯气有毒需要尾气处理,则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吸收逸出的Cl2,防止污染环境;(2)氯气具有氧化性,与碘化钾发生置换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KI=I2+2KCl;(3)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将氯气通入NaBr溶液中会有单质溴生成,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Cl2+2NaBr=Br2+2NaCl。溴化钠的物质的量是0.01L×1mol/L=0.01mol,根据方程式可知消耗氯气是0.005mol;(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应将C中生成的溴加入到盛有KI溶液的D中,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静至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即实验操作为:打开活塞b,将装置C中的少量溶液滴入装置D中,然后关闭活塞b,取下装置D振荡,静置后CCl4层变为紫红色。【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的验证,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根据实验现象并用卤素性质进行解释是解答关键,注意要排除干扰因素的存在,题目难度中等。20、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正H2SO4+Zn==H2↑+ZnSO4减小B负氧化反应Fe-2e-==Fe2+有红色物质析出12.0【解析】

(1)锌比铜活泼,则锌作负极,原电池反应是锌与稀硫酸置换氢气的反应,正极反应是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负极上是金属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结合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分析作答;

(2)若C为CuSO4溶液,B电极材料为Fe,A极材料为石墨,则总反应为铁与硫酸铜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中,B电极为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A电极为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结合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电化学计算中电子转移数守恒作答;【详解】(1)锌比铜活泼,则该装置为锌作负极,铜做正极的原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极材料为铜,即A为正极,则该原电池反应是锌与稀硫酸置换氢气的反应,H2SO4+Zn==H2↑+ZnSO4;依据总反应可知溶液中氢离子放电,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则溶液中的SO42-移向B极,故答案为:正;H2SO4+Zn==H2↑+ZnSO4;减小;B;(2)依据上述分析易知:B电极为原电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