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财产刑法案例探析3400字(论文)】_第1页
【虚拟财产刑法案例探析3400字(论文)】_第2页
【虚拟财产刑法案例探析3400字(论文)】_第3页
【虚拟财产刑法案例探析3400字(论文)】_第4页
【虚拟财产刑法案例探析3400字(论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虚拟财产刑法案例分析目录TOC\o"1-2"\h\u592虚拟财产刑法案例分析 114116关键词:虚拟财产;刑法规制;刑法立法 1185311.引言 1193632.虚拟财产有关刑法的真实案例 126543.案例分析 2277573.1案例透露出的立法缺陷剖析 2175143.2完善虚拟财产刑事立法的若干建言 330497参考文献 5

摘要:虚拟财产指的是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在于网络空间,具有财产性价值的财物。而目前我国的虚拟财产主要有真实性、流转性、价值性以及稀缺性等特点。在我国,侵犯虚拟财产主要是围绕侵犯财产犯罪及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来实行刑事立法的。目前,我国关于虚拟财产的刑事立法还存在着缺陷,如尚未确立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未明确虚拟财产的数额标准等。修改完善虚拟财产犯罪的刑事立法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将虚拟财产纳入刑法保护范围;其次,完善有关司法解释。关键词:虚拟财产;刑法规制;刑法立法1.引言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普及发展,互联网已成为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工具,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扮演必不可少的角色。依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中显示,截止至2020年12月,我国的互联网网民规模已接近10亿,较2020年3月增长8000多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以上。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互联网使用人数不断增加,这一现象是网络虚拟财产犯罪的产生背景,笔者拟从网络虚拟财产的真实性、流转性、价值性及其稀缺性等特征入手,且分析网络虚拟财产犯罪及其缺陷的刑事立法,并对完善网络虚拟财产犯罪刑事立法提出若干建言。2.虚拟财产有关刑法的真实案例2008年6月到2009年8月,犯罪嫌疑人周某使用输入计算机病毒的方式远程控制受害者个人电脑的方法,以窃取受害人的在线游戏中通关的虚拟金钱,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销售贩卖累计获利7万多元。基层人民法院以盗窃罪判处被告人周某11年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万元。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在最终判决进行了释法说理:“上诉人周某利用特洛伊木马程序非法入侵他人的计算机系统,从而进行远程控制,以窃取计算机中存储的游戏金币并将其出售,以牟取暴利。但是作为一种虚拟财产,游戏金币是无法进行精准估价的。而现有证据也无法统计出周某的非法所得具体数额,因此原判认为他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是不完全妥当的,从而导致了不当量刑。故周某的网络窃取行为应当构成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的犯罪。”此案审结以后,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务对于类似案件是否应当进行定罪处罚以及如何定罪处罚的讨论却并未停止,并且始终各种学说理论各有所长并没有形成基本共识。3.案例分析3.1案例透露出的立法缺陷剖析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剖析,不难看出,其缺陷仍然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3.1.1未明确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当前我国刑法主要解决的是传统犯罪的定罪量刑问题,但对于一些网络犯罪的“定性”问题就缺乏足够的关注。而这恰恰正是传统刑法如何恰如其当的制裁网络犯罪的问题所在。从客观上来说,如果传统刑法的适用条文及罪名体系是因为具体法条中的“罪名构成要件”只能适用于现实中而没有办法适用于网络空间,如此看来即使司法解释有多么合理,又多么具有可操作性,亦无办法将传统的刑法带入网络空间。这样一来造成的结果就是当前颁布的一系列的相关司法解释都将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如何讲刑法与司法解释在网络犯罪层面有机结合起来,这一点在学术探索上是有意义的。我国《刑法》并未明确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3.1.2未明确虚拟财产的价值数额标准张明楷指出,关于此类案件,如何确定虚拟财产的数量以及如何认定财产犯罪?张明楷.非法获取虚拟财产的行为性质[张明楷.非法获取虚拟财产的行为性质[J].法学,2015,3;第12-25页以上文所提及的周某案为例虽然肯定了虚拟账号也属于虚拟财产的一种,但是对于犯罪数额就难以准确计算其价值的理由继而否定了其盗窃性质,在笔者看来这显然是与逻辑不符的。尽管对周某案的最终判决认定了其行为是非法的,但这是基于现有证据而言的,其依然无法准确计算出行为人的方法获利的数额,而这也一意味着虚拟财产的行为都可能具有多重属性,具有主观性而无法准确估价。在当今实践中的通常做法就是把非法获利的金额等同于被害人财产损失金额。3.2完善虚拟财产刑事立法的若干建言从上述分析可知,其实犯罪的本质就是侵犯了相应的法益。因此如何建立合理的法律机制来解决当前网络虚拟财产犯罪就显得很有必要,因此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建言。3.2.1将网络虚拟财产纳入刑法保护范围在当今刑法理论界,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一直伴随着非常大的争议,并且这种争议还将出现在处理案件的司法实践中。一直以来我国《刑法》并无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条文,但是在2009年2月28日全国人大颁布了关于《刑法修正案(七)》的规定,增加了285条第二款,设立了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而在2010年10月,相关部门曾就关于利用计算机窃取其他人的游戏金币用来非法销售牟利的行为如何认定征求最高院研究室的意见。在传统刑法的有关罪名的表述中,针对公民回应立法技术和可预测性的理解的相关要求,我国的立法部门对刑法使用了一系列专业术语,比如“他人信件”、“公私财物”等内容。笔者在本论文内将其称为罪状描述的“重要部分”。罪状表述中的“重要部分”在以往只是适用罪名的一个次要部分,但是,在如今互联网时代,刑法的罪名及罪状不仅需要满足现实空间,还需要满足网络空间的要求。,因此如何认定这种“重要部分”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换而言之,对“财产”等重要部分的阐释,往往会影响某一特定罪名的适用,甚至成为犯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判定准则。因此怎样对这些“重要部分”进行解释,成为当下传统刑法中罪名体系能否延伸到网络空间的关键。所以,需要缩小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之间的距离,使二者能够变成几乎无缝衔接,但即便如此,现实空间仍然保存着它独特的属性,而这也决定了在两个空间内进行释法说明的时候需要进行言语上的转换。目前,我国的传统的刑法条文、罪名的表达及术语选择都是来自于现实社会中的习惯用语,但这与网络空间所解释的内涵略有不同。同时,因为受到空间组合形态的影响,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在内容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不同点,因此需要完善网络虚拟财产刑事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扩大解释、类推解释。将传统刑法中的“重要部分”在网络空间的适用能够被普罗大众所接受,使网络与现实在法言法语的适用保持一致,在大众的观念上成为共识,最终让法律在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中能够融合贯通的追求。3.2.2完备有关司法解释笔者认为,应当对我国刑法中关于网络虚拟财产进行加强建设。一是增设“非法使用信息网络资源罪”,根据上文所述,针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网络上盗窃、诈骗他人虚拟财产的行为,依法追究相应的财产犯罪责任是合理的。然而,在网络空间中,其实也大量存在着本身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只是想非法盗窃受害人账号或者网盘储存空间、无线局域网等网络资源的行为。非法利用网络资源的现象十分猖獗,严重干扰了目前的网络秩序,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影响,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危害性。然而,这类行为的社会危险性已经达到刻不容缓的地步,而这也显然不是行政处罚所能够解决的所以需要刑法加以处理干预。但是刑法中缺少与之相关的条文,因此存在立法漏洞,由此观之,笔者呼吁应当通过刑法修正案或其它方式增加“非法使用信息网络资源罪”。二是拓展《刑法》第285条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构成要件。根据1997年《刑法》第285条的规定,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仅仅包含违反了国家规定,侵入国防、国家机密、最高科学技术领域内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在笔者看来,这个罪所调整的范围过于狭小。在当今互联网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该罪与目前发展的状况不相适应,因此拓展该罪的显得很有必要。针对此情况中国台湾地区在最近几年曾经通过“刑法修正案”新增加了妨碍电脑使用罪的章节,并且增加设置了“非法入侵电脑罪”。这个罪是指凡是非法输入他人的账号和密码,窃取使用计算机权限的保护措施,或者利用计算机系统存在的一些漏洞,入侵他人的计算机或手机等相关设备,情节严重的行为。这一种立法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参考文献[1]张田宇.论网络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路径——基于刑事司法案例的分析[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22(03):109-114.[2]吴蕊君.窃取网络虚拟财产的刑事责任分析[J].网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