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赤壁赋苏轼学习目标2、学习本文写景与抒情、说理紧密结合的写法。1、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虚词、特殊句式等知识。3、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情怀。苏轼壹贰叁目录知人论世释题初步感知叁深入文本知人论世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之一。苏轼一生宦海沉浮、仕途坎坷。他总结自己的一生为“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澹州”(《自题金山画像》)。作者档案作者档案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豪放派开创者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北宋四大家”
“湖州竹派”代表人物,“朱竹”别具一格文艺全才的苏轼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写作背景
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在黄州期间,经常来赤鼻矶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宦海沉浮的苏轼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澹州释题赤壁“文赤壁”在今湖北省黄冈市因苏轼写《赤壁赋》得名,也叫东坡赤壁“武赤壁”在今湖北省赤壁市,是三国时期的古战场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文体知识1、赋将散文章法与诗歌韵律合二为一,句式长短错落,以四六句为主,声韵和谐,多用排比、对偶,以铺陈事理、保存诗意。2、赋在形式上,“铺采摛文”,即注重铺叙,辞藻华美,浓墨重彩。3、赋在内容上“体物写志”,即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寄托讽喻之意。“赋”是我国古代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点——“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写景,借景抒情”。赋是诗向赋之过渡。
骚赋汉魏晋唐宋辞赋骈赋律赋文赋战国篇幅较长,极尽铺陈排比之能事,多用主客问答的形式,韵散夹杂,喜用典故。多为四六言,讲究平仄押韵,骈偶用典,辞藻绮丽。为唐宋时科举考试所用,题、字数、韵式、平仄皆有严格限制。随唐代古文运动的兴起而产生的,句式参差错落,押韵比较自由,通篇贯穿散文气息。文体知识初步感知订正字音文本感知叙事经过:时间变化:情感线索:月初出——东方既白夜游—听曲—主问客答—主辩—客喜乐——悲——喜深入文本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我国纪年法主要有5种: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2.帝王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3.天干地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如《赤壁赋》“壬戌之秋”;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丑条约、辛亥革命”。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5.公元纪年:1949年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公元纪年。第一段既望:指农历十六日。徐:缓缓兴:兴起,产生。属:这里指劝人饮酒;“嘱”。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状语后置句农历日期称谓朔
(农历每月初一)晦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望
(农历每月十五日)
对偶互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属——zhǔ
①〈动词〉连接。《信陵君窃符救赵》:“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引申〈动词〉跟着。《垓下之战》:“项王渡江,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②〈动词〉嘱,委托,交付。《史记.李斯列传》:“以兵~蒙恬。”困交给官吏治罪。《史记.高祖本纪》:“乃以秦王~吏。”③〈动词〉通“嘱”。嘱托。《岳阳楼记》:“属予作文以记之。”【又】劝;劝请。《赤壁赋》:“举酒属客。”
④〈动词〉通“嘱”,看。贾思勰《齐民要术·园篱》:“盘桓瞻属。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属——zhǔ
⑤〈动词〉(嘱)。聚集。《孟子.梁惠王下》:“乃~其耆老而告之。”⑥倾注。《仪礼.士昏礼》:“酌玄酒,三~于尊。”引申:专注。《国语.晋语五》:“则恐国人之一耳目于我也。”⑦副词。适逢。《左传.成公二年》:“下臣不幸,~当戎行。”引申:适才,刚刚。《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安定,何故反乎?”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属——shǔ①〈动词〉归属;隶属。《琵琶行》:“名属教坊第一部。”引申:〈名词〉部属,官属。《陈涉世家》:“徒属皆曰:‘敬受命。’”引申:〈动词〉管辖。《扁鹊见蔡桓公》:“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夸何也。②〈名词〉家属,亲属。《狱中杂记》:“富者就其戚属,贫则面语之。”③〈名词〉类;辈。《桃花源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过秦论》:“于是六国之土,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第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参考译文: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第一段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如:往。凌:越过。万顷:借代,指广阔的江面。茫然:旷远的样子。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少焉:一会儿。横:横越,这里指笼罩。纵:放任。一苇:借喻,指小船。第一段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参考译文: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白茫茫的水汽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浩瀚无垠的茫茫江面。第一段乎:相当于“然”,……的样子。冯:同“凭”,乘。虚:太空。而:连词,表转折。所止:“所”字结构,所停止的地方。遗世独立:脱离人世,升入仙境。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第一段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参考译文: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原文:“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作者开始游览赤壁时,景色如何?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意境:宁静朦胧、空明澄澈回答问题这样的景致使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有什么作用?回答问题作用:体现了苏轼寄情山水、乐观旷达的情怀及超然物外、洒脱不羁的道家思想。原文:“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总结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正如《牡丹亭》中所说,“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赤壁夜游,可谓是四乐俱全。第二段于是:介宾词组。于,在;是,这时。扣舷:敲着船边,指打着节拍。而:连词,表修饰。空明:月光下的清波。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溯:逆流而上。流光:江面浮动的月光。渺渺:悠远的样子。美人:指所思慕的人。主谓倒装第二段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参考译文: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敲着船边唱起歌来。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思慕的人啊,却在天的另一方。”第二段倚:循,依。然:...的样子。慕:思念,向往。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绝:断绝。缕:细丝。舞、泣:使动用法,使...起舞(哭泣)嫠妇:寡妇。定语后置句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第二段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参考译文:有会吹洞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回答问题表现了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理想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香草美人最早出自屈原的《离骚》,含义有①高洁的品质
②圣主贤才
③美好的理想第二段中“美人”指什么?歌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的?有什么作用?①此处描写箫声,借助夸张、想象及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淋漓尽致。②作用:渲染了箫声的悲凉和感染力之强,正是这种悲凉触动了作者受挫后内心的隐忧愁闷,引出下文“苏子愀然”。回答问题总结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乐悲箫声之悲知音难觅之悲第三段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正:整理。危:端正。西、东:方位名词做状语,向西(东)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缪:通”缭“,盘绕郁:茂盛。于:被。乎:表疑问语气。宾语前置句被动句第三段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参考译文: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第三段方:当…的时候。破、下:攻占。舳舻:船头和船尾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酾酒:滤酒,这里指斟酒。槊:长矛。固:本来。安:不定疑问代词,哪里。判断句宾语前置句第三段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参考译文: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第三段况:何况。渔、樵:名作动,打渔砍柴。侣、友: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侣(友)。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状语后置句以:连词,表目的。挟:持、带,这里意为偕同。骤:一下子,很轻易地。遗响:余音,指萧声。第三段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参考译文: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回答问题“‘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胸怀天下、广招贤才的博大胸襟由曹操人生的起伏生出人生无常的感慨历史影响再大的人也会有生命终结的一天客借曹操表达了怎样的感慨?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客人之“悲”来自哪些方面?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客人之悲一悲:“我”与曹操不可同日而语对比一世之雄的曹操VS渔樵于江渚之上的苏子二悲:人生无常、渺小、短暂比喻个体在浩瀚的宇宙和无尽的长江前显得格外渺小三悲: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仙同游,与月永存的理想VS被贬黄州的现实
总结第三段作者是怎么把“写景”、“抒情”、“议论”结合在一起的?回答问题主问客答古人事迹现实人生孟德遗诗孟德遗迹蜉蝣天地渔樵江渚而今安在平凡渺小人生苦短悲之缘由
抒情
议论
写景“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操、周瑜,更加见己身之渺小,引发了世间万事万物不过是过眼云烟,终将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的思想。是抒情。第四段夫:发语词。斯、彼:指示代词,此、那。盈虚:月亮的满(圆)缺。卒:到底,终究。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盖:发语词。将:表假设语气。自:从。曾:竟,简直。宾语前置句第四段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参考译文: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第四段且夫:发语词。苟:表假设,如果。之:取消句子独立性。虽:即使。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得:听到。遇:看到。造物者:大自然。共适:共同享用。第四段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参考译文: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水月
人变
不变逝者如斯盈虚如彼生老病死未尝往也卒莫消长代代相传作者是怎样劝慰客人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的?回答问题物与我皆无尽也我与地坛
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惨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当然,那不是我。但是,那不是我吗?
水月
人变
不变逝者如斯盈虚如彼生老病死未尝往也卒莫消长代代相传作者是怎样劝慰客人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的?回答问题生命会以另一种方式永恒回答问题作者是怎样劝慰客人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的?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可以表述为“主各有物”故人不能有非分之想,僭越之心在自然山水的审美中重觅生命的意义不刻意追求,随遇而安第五段更:再。肴核:菜肴和果品。狼籍:凌乱。枕藉:互相枕着垫着。白:变白,这里指天亮。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客人高兴地笑了,(于是)洗净酒杯重新斟酒再喝。菜肴和果品都已经吃光了,酒杯盘碟凌乱(地摆着)。(我们)在舟中互相枕着垫着(躺在一起),不知不觉东方已经显出白色了。译文:回答问题
以酒后一片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的景象结尾有何作用?①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既白”呼应“月出于东山之上”,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②反衬,用“杯盘狼籍”的杂乱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这时喝酒已不是为了借酒消愁,而是表达精神获得自由与解放后的轻松愉悦之感。回答问题客悲主劝,你认为真的有这样一次主客问答吗?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1、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2、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总结主旨《赤壁赋》记叙了苏轼与客人月夜泛舟游赤壁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全文所表现的喜乐与悲伤,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情感的真实反映。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出“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在作者对“变”与“不变”的辩证思考中,化为洒脱、豪迈的气度,展现出作者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人生态度。当堂训练情境默写1.《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飘荡在宽阔浩渺的江南面上。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2.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江面美景,和“秋水共长天一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横江,水光接天3.苏轼在《赤壁赋》中形容乐声的悲伤感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箫声能使深渊里的蛟龙为之起舞,孤舟中的寡妇听了落泪,从侧面写箫声的魅力。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4.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泛舟江上让人感到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升入仙境一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情境默写5.苏轼在《赤壁赋》中形容乐声的悲伤感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箫声能使深渊里的蛟龙为之起舞,孤舟中的寡妇听了落泪,从侧面写箫声的魅力。6.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容箫声美妙动听,如丝般缕缕回旋不止,给人以美的享受。7.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情境默写8.《赤壁赋》中,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的存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木地板电商平台入驻与销售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种植节水灌溉技术服务合同标准
- 二零二五年度宠物猫宠物用品线上商城合作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储备开发土地征用补偿合同
- 2025年销售总监劳动合同模板:业绩提升与团队建设策略3篇
- 2025年度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合同范本2篇
- 二手房买卖协议规范文本2024版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工业用地收储补偿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女方离婚协议书制作参考模板
- 2025年度农民工职业培训合作服务合同模板
- 汇款账户变更协议
-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
- 电力系统动态仿真与建模
- 虾皮shopee新手卖家考试题库及答案
- 四川省宜宾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测英语试题
- 价值医疗的概念 实践及其实现路径
- 2024年中国华能集团燃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红楼梦》中的男性形象解读
-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49部分:加油站 DB50-T 867.49-2023
- 《三国演义》中的语言艺术:诗词歌赋的应用
- 肠外营养液的合理配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