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第十六中学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辽宁省大连市第十六中学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辽宁省大连市第十六中学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辽宁省大连市第十六中学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辽宁省大连市第十六中学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大连市第十六中学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2(g)+1/2O2(g)=H2O(l)△H=-285.8kJ/molCO(g)+1/2O2(g)=CO2(g)△H=-283.0kJ/molC8H18(l)+25/2O2(g)=8CO2(g)+9H2O(l)△H=-5518kJ/mol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A.H2(g) B.CO(g) C.C8H18(l) D.CH4(g)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13++4NH3·H2O=AlO2-+4NH4++2H2OB.澄清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C.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2H+=Ca2++CO2↑+H2OD.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2++C12=2Fe3++2C1-3、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乙烯在空气中燃烧 B.苯在一定条件下跟氢气反应C.苯在浓硫酸催化下与浓硝酸反应 D.乙烯在一定条件下跟HCl反应4、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发生倒吸现象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并加快反应速率D.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5、NaCl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将NaCl溶于水配成1mol·L-1的溶液,溶解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离子为Na+B.溶液中含有NA个Na+C.水合b离子的图示不科学D.室温下测定该NaCl溶液的pH小于7,是由于Cl-水解导致6、下列反应原理不符合工业冶炼金属实际情况的是()A.2HgO2Hg+O2↑ B.4A1+3MnO22Al2O3+3MnC.2MgO2Mg+O2↑ D.3CO+Fe2O32Fe+3CO27、下列除去杂质的操作中,能达到目的的是A.除去CO2中的少量HCl气体:通过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洗气瓶B.除去苯中的少量溴:加入CCl4萃取后分液C.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加入CaO后蒸馏D.除去乙烷中的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为同系物B.凡是分子组成相同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之间互为同分异构体C.苯分子中不存在C-C和C=C的事实是分子中六个碳碳键的键长、键角、键能都相等,邻二氯苯没有同分异构体,苯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苯不与溴水加成D.H2O和H2O2互为同素异形体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的反应C.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能自发进行的反应,而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D.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发生10、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图所示,则乙醇在催化氧化时,化学键断裂的位置是A.②③B.②④C.①③D.③④11、酯类物质广泛存在于香蕉、梨等水果中。某实验小组从梨中分离出一种酯,然后将分离出的酯水解,得到了乙酸和另一种化学式为C6H13OH的物质。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乙酸易溶于水B.C6H13OH可与金属钠反应C.实验小组分离出的酯可表示为C5H11COOC2H5D.C6H13OH分子中含有羟基,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12、对于反应2A+3B=2C来说,以下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7mol/(L.s)B.v(B)=0.8mol/(L.s)C.v(A)=7.0mol/(L.min)D.v(C)=0.6mol/(L.s)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能发生D.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1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T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关系如下图所示。Y与Z能形成Z2Y、Z2Y2型离子化合物,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T单质但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R>TB.氢化物的沸点一定是Y>RC.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满足Y<ZD.由X、Y、Z、T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15、某有机物其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有机物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不能使溴水褪色C.一定条件下,能和NaOH醇溶液反应D.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3molH2反应1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Ag+、NH4+、OH−、Cl− B.Na+、Cu2+、SO42−、NO3−C.K+、Na+、SO42−、Cl− D.Ba2+、CO32−、NO3−、K+17、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是()A.葡萄糖 B.油脂 C.蛋白质 D.纤维素18、有K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c(OH﹣)=0.1mol•L﹣1。取此溶液500mL,向其中通入CO2,通入CO2的体积(V)和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V1)为112mL(标准状况),则图中V2、V3的体积(单位为mL)分别是()A.560、672B.1008、1120C.2240、2352D.392、50419、两只敞口烧杯中分别发生如下反应:一只烧杯中反应为:A+B=C+D,反应温度为T1,另一只烧杯中反应为:M+N=P+Q,反应温度为T2,T1>T2,则两只烧杯中反应速率快慢为A.前者快B.后者快C.一样快D.无法确定20、在373K时,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2和SO2,发生如下反应:NO2(g)+SO2(g)NO(g)+SO3(g),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NO和SO3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②NO2和SO2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③体系中的总物质的量一定等于反应开始时总物质的量④SO2、NO2、NO、SO3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③和④21、原子核裂变反应放出的能量是一种高效的优质能源原子常用于核裂变反应,下列对其描述正确的是()A.中子数92B.电子数143C.核电荷数235D.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5122、下图是用点滴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后,立即用培养皿罩住整个点滴板。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解释A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极易溶于水B浓硫酸附近无白烟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C氯化铝溶液变浑浊NH3与AlCl3溶液反应:Al3++3OH-=Al(OH)3↓D浓盐酸附近有白烟NH3与挥发出的HCl反应:NH3+HCl=NH4ClA.A B.B C.C D.D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2)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写化学式),非金属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最强的是(写化学式)。(3)X2M的燃烧热△H=-akJ·mol-1,写出X2M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4)ZX的电子式为;ZX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24、(12分)石油裂解可获得A。已知A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8的气体,A通过加聚反应可以得到F,F常作为食品包装袋的材料。有机物A、B、C、D、E、F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G是E的同分异构体,且G能与NaHCO3反应,则G的可能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4)标准状况下,将A与某烃混合共11.2L,该混合烃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2的体积为17.92L,生成H2O18.0g,则该烃的结构式为________;A与该烃的体积比为________。25、(12分)某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方案,从海带中提取I2。(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2)向滤液中加入双氧水的作用是______。(3)试剂a可以是______(填序号)。①四氯化碳②苯③酒精④乙酸(4)I–和IO3-在酸性条件下生成I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5)上图中,含I2的溶液经3步转化为I2的悬浊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26、(10分)海水资源的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从海水中提取Br2与MgCl2•6H2O的流程如下:(1)写出一种海水淡化的方法_____。(2)比较溶液中Br2的浓度:溶液2_____溶液4(填“>”或“<”)。(3)鼓入空气与水蒸气将Br2吹出,吹出的气体用SO2吸收,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4)试剂①可以选用__________,加入试剂②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5)从MgCl2溶液获得MgCl2•6H2O晶体的主要操作包括_________。27、(12分)有机物M(分子式:C6H4S4)是隐形飞机上吸波材料的主要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其组成元素,并探究其分子结构进行了下列实验:(1)验证组成元素将少量样品放入燃烧管A中,通入足量O2,用电炉加热使其充分燃烧,并将燃烧产物依次通入余下装置。(夹持仪器的装置已略去)①写出A中样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装置B的目的是验证有机物中含氢元素,则B中盛装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③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a.NaOH溶液b.品红溶液c.酸性KMnO4溶液d.饱和石灰水④能证明有机物含碳元素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⑤装置Ⅰ、Ⅱ不能互换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⑥燃烧管中放入Cu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指出装置F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探究有机物M的分子结构高度对称,氢原子的环境都相同。将2.04g该有机物加入溴的CCl4溶液,充分振荡后溶液褪色,并消耗了0.03molBr2。⑧该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含有的官能团为___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式)。⑨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28、(14分)A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物,其产量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F是高分子化合物,有机物A可以实现如下转换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

A的结构式为________。(2)

D中含氧原子团的名称为_____

,④的化学反应类型为_______。(3)请分别写出⑤、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4)在实验室中,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G,试管a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其作用为_____。29、(10分)化学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某学生为了探究镁条与盐酸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的变化,利用如图装置测定一定时间内反应放出氢气的体积(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100mL.忽略反应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实验记录如下表(累计值):时间(min)l23456氢气体积(mL)(标准状况)150120232288310(1)除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品外,还需要的一件实验仪器是_________。(2)实验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3)装置气密性良好,0~lmin时间段氢气体积却很少的原因是_________。(4)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_________min(填“0~1”1~2”2~3”3~4”“4~5”或“5~6”),原因是_________(从影响反应速率因素的角度解释)。(5)3~4min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为_________(设溶液体积不变)。(6)由于反应太快,测量氢气体积时不好控制,他就事先在盐酸溶液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液体以减慢反应速率,你认为不可行的是_________(填相应字母)。A.蒸馏水B.KCl溶液C.KNO3溶液D.CuSO4溶液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B【解析】

设四种物质的质量均为mg,则物质的量分别为:n(H2)=mol,n(CO)=mol,n(C8H18)=mol,n(CH4)=mol;根据各物质的摩尔反应热可以计算得各物质放出的热量分别为:Q(H2)=142.9mkJ,Q(CO)=10.1mkJ,Q(C8H18)=48.4mkJ,Q(CH4)=55.8mkJ;可以看出,相同质量时,CO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最少,故B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2、D【解析】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13++3NH3·H2O=Al(OH)3↓+3NH4+,A不正确;B.澄清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混合,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OH-+2HCO3-=CaCO3↓+2H2O+CO32-,B不正确;C.碳酸钙溶于醋酸,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CO2↑+H2O+CH3COO-,C不正确;D.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12=2Fe3++2C1-,D正确,本题选D。3、C【解析】

A.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B.苯在一定条件下跟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B不符合题意;C.苯在浓硫酸催化下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硝基苯和水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符合题意;D.乙烯在一定条件下跟HCl反应产生一氯乙烷,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C。4、A【解析】

A.向a试管中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冰醋酸,再加浓硫酸,防止浓硫酸溶解放热造成液体飞溅,故A错误;B.由于混合物中含有乙醇和乙酸,易溶于水,易生产倒吸,实验时导管不能插入到液面以下,故B正确;C.反应加热提高反应速率,乙酸乙酯沸点低,加热利于蒸出乙酸乙酯,故C正确;D.试管b中Na2CO3的作用是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除去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溶液中溶解度,故D正确;故选A。5、C【解析】

根据半径大小比较的方法,a离子为Cl-,b离子为Na+,然后溶解过程图示进行分析。【详解】A、Na+核外有2个电子层,Cl-核外有3个电子层,即Cl-的半径大于Na+,a离子为Cl-,b为Na+,故A错误;B、题目中没有说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NaCl的物质的量,即无法判断Na+的数目,故B错误;C、H2O中H+显+1价,b为Na+,根据同电相斥异电相吸的原理,Na+应被氧原子“包围”,即水合b离子的图示不科学,故C正确;D、NaCl是强酸强碱盐,水溶液显中性,即pH=7,故D错误。【点睛】易错点是选项B,学生仍为NaCl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则溶液Na+的物质的量为1mol,忽略了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即n=Vc。6、C【解析】

A.Hg活动性较弱,用热分解的方法冶炼,选项A正确;B.Mn是比较活泼的金属,用热还原的方法冶炼,选项B正确;C.Mg是活泼的金属,用电解的方法冶炼,由于氧化镁的熔点太高,应电解熔融氯化镁,选项C错误;D.Fe是比较活泼的金属,用热还原的方法冶炼,选项D正确。答案选C。【点睛】金属的冶炼方法与金属的活动性关系密切。金属活动性越强,其离子获得电子被还原的能力就越小,越难冶炼。钾、钙、钠、镁、铝特别活泼的金属用电解熔融的离子化合物的方法冶炼;从铝之后到铜(包括铜)等比较活泼的金属用热还原(包括铝热反应)冶炼,不活泼的金属,如Hg、Ag用热分解它们的化合物的方法冶炼。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与金属活动性的关系是本题解答的关键。7、C【解析】

A.因CO2也能够与饱和Na2CO3溶液发生反应而被吸收,故A项错误;B.因苯与CCl4能互溶,CCl4不能将溴从苯中萃取出来,故B项错误;C.在混有少量水的乙醇中加入CaO后,水与CaO反应生成Ca(OH)2,然后蒸馏时,乙醇大量挥发,从而去除了乙醇中的水份,故C项正确;D.乙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乙烷与高锰酸钾不反应,乙烯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CO2又重新混入乙烷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项错误;答案选C。【点睛】在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杂质时,虽然乙烯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除去,但氧化生成的CO2又成了乙烷中新的杂质,并不能够达到除杂的实验目的。8、C【解析】

A.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才互为同系物,A项错误;B.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B项错误;C.分子中六个碳碳键的键长、键角、键能都相等,邻二氯苯没有同分异构体,苯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苯不与溴水加成均可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C-C和C=C,C项正确;D.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H2O和H2O2不是单质,D项错误;答案选C。【点睛】为方便学生理解,现将高中阶段“四同”区分如下: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元素原子。其特点为:属于同一原子(同一元素);同素异形体:同元素结构不同的单质,如金刚石和石墨,红磷与白磷,O2和O3等,其化学性质相同但物理性质有所不同。

同系物:结构相似且组成上相差n个CH2的化合物,符合“两同一差”原则,即同通式同结构组差n个CH2;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如正戊烷与异戊烷等。9、A【解析】

A.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S>0,△H<0,△G=△H-T△S<0一定是自发反应,A正确;B.熵减小△S<0,△H<0高温下,△G=△H-T△S<0,反应自发进行,自发反应不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非自发反应不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的反应,B错误;C.若△H<0、△S<0,则高温下△G=△H-T△S>0,不能自发进行,故放热反应不一定能自发进行的反应;若△H>0、△S>0,则高温下△G=△H-T△S<0,能自发进行,故吸热反应不一定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C错误;D.△H-△T△S<0反应自发进行,△G=△H-T△S>0反应非自发进行,改变条件非自发进行的反应可以变化为自发进行,D错误。故选A。10、B【解析】分析:乙醇在催化氧化时,-CH2OH结构被氧化为-CHO结构,根据官能团的变化判断断裂的化学键。详解:乙醇在铜催化下与O2反应生成乙醛和水,断开的是羟基上的氢氧键和与羟基所连的碳的氢,即②④断裂,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学生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实质,掌握反应机理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1、C【解析】

A.羧基属于亲水基团,因此乙酸易溶于水,故A正确;B.钠可以置换醇中羟基上的氢,故C6H13OH可与金属钠发生反应,故B正确;C.酯能在酸性条件下与水反应水解生成相应的酸和醇,可知用乙酸与醇C6H13OH脱去一分子的水即可得到酯CH3COOC6H13,故C错误;D.C6H13OH是醇,分子含有羟基,乙酸是羧酸,分子中含有羧基,故D正确;答案选C。【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D,要注意C6H13OH是酯水解生成的产物,应该属于醇类。12、A【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计算,以同一个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进行比较。详解:A.v(A)=0.7mol/(L.s);

B.v(A):v(B)=2:3,故v(A)=23×v(B)=23×0.8mol/(L.s)=0.53mol/(L.s);

C.v(A)=7.0mol/(L.min)=7.060mol/(L.s)=0.12mol/(L.s);

D.v(A):v(C)=1:1,故v(A)=v(C)=0.6mol/(L.s);

故A反应速率最快,13、D【解析】

A、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而与反应条件无关,A错误;B、化学反应的特征之一就是伴随着能量变化,但能量的变化不一定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例如也可以是光能的形式变化,B错误;C、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能发生,例如碳燃烧等,C错误;D、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就是放热反应,反之是吸热反应,D正确;答案选D。14、D【解析】

由题意,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R可能为C元素或S元素,由图示原子半径和原子序数关系可知,R应为C元素;Y与Z能形成Z2Y、Z2Y2型离子化合物,应为Na2O、Na2O2,则Y为O元素、Z为Na元素;T单质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则T应为S元素;X的原子半径最小,原子序数最小,则X为H元素。【详解】A项、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碳元素弱于硫元素,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T>R,故A错误;B项、R为C元素,对应的氢化物为烃,含碳原子数较多的烃,常温下为固体,沸点较高于水,故B错误;C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则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Na>O,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Na+与O2—电子层结构相同,离子半径O2->Na+,故C错误;D项、由H、O、S、Na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NaHSO3,NaHSO3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故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注意掌握元素周期律内容、元素周期表结构,利用题给信息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15、A【解析】A、含有碳碳双键,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其褪色,选项A正确;B、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其褪色,选项B错误;C、连接氯原子的碳相邻的碳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和氢氧化钠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选项C错误;D、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为苯环和碳碳双键,则1mol该有机物能与H2发生反应,消耗H24mol,选项D错误。答案选A。16、C【解析】

A.Ag+、OH−生成沉淀,NH4+、OH−生成一水合氨,故不选A;B.含有Cu2+的溶液呈蓝色,故不选B;C.K+、Na+、SO42−、Cl−不反应,且溶液为无色,故选C;D.Ba2+、CO32−生成碳酸钡沉淀,故不选D。17、A【解析】

物质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水、维生素、无机盐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而脂肪是人体的备用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糖类才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详解】A.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A正确;B.油脂可以给人体提供能量,但不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B错误;C.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C错误;D.人体内无纤维素酶,不能消化纤维素,D错误;正确选项A。18、B【解析】

向KOH和C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通入CO2,二氧化碳先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当氢氧化钙消耗完时,继续通入二氧化碳,在碳酸钙沉淀溶解前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碳酸钾,当氢氧化钾完全反应后,继续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钾、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钾,当碳酸钾反应后,继续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钙、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然后根据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来解答。【详解】有K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c(OH﹣)=0.1mol•L﹣1,取此溶液500mL,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1mol/L×0.5L=0.05mol,OA段发生反应:Ca2++2OH-+CO2=CaCO3↓+H2O,消耗112mL(物质的量为0.005mol)CO2,所以n(Ca2+)=0.005mol,产生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0.005mol,消耗了氢氧根离子是0.01mol,所以KOH中含有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0.05mol-0.01mol=0.04mol;AB段发生反应:OH-+CO2=HCO3-,消耗n(CO2)=0.04mol,标况下体积是:22.4L/mol×0.04mol=0.896L=896mL,V1为112mL,则V2=112mL+896mL=1008mL;B-最后段:CaCO3+H2O+CO2=Ca2++2HCO3-,碳酸钙溶解,消耗二氧化碳体积和OA段相等,即112mL,V3的体积为:1008mL+112mL=1120mL。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发生反应原理以及反应的先后顺序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掌握物质的量与其它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化学计算能力以及图像分析与识别能力。19、D【解析】试题分析: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是反应物自身的性质,两只烧杯中反应物不同,所以无法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故答案为D。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判断。20、C【解析】

①充入的是NO2和SO2,又NO和SO3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②充入NO2、SO2的量不知道,平衡时不一定相等;③反应前后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则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④充入SO2、NO2的量不确定,则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故选C。21、D【解析】试题分析: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因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质量数,据此可知其核内的中子数是235-92=143,核电荷数=质子数=92,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143-92=51,答案选D。考点:考查原子组成以及组成原子的几种微粒之间的计算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试题以原子核裂变重点考查学生对原子组成以及组成微粒之间数量关系的熟悉了解程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视频22、D【解析】

A.氨气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原因是与水反应生成NH3•H2O,电离生成OH-离子,溶液呈碱性,NH3•H2O是一种可溶性碱,故A错误;B.氨气为碱性气体,与浓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铵,故B错误;C.氨水与氯化铝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但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不可拆分,故C错误;D.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氨水易挥发,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会产生氨气,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反应现象是有白烟生成,故D正确。答案为D。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第二周期第ⅥA(2)HClO4H2S(3)H2S(g)+O2(g)====SO2(g)+H2O(L)△H=-akJ·mol-1(2分,其他答案合理也可给分)(4)Na+[:H]-NaH+H2O====NaOH+H2↑(2分)【解析】试题分析: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可以看出X为H,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所以Y为O,Z为Na,M为S,G为Cl,或Ar,(1)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知道,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ⅥA,(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HClO4;非金属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最强的是H2S;(3)X2M为硫化氢,其燃烧热△H=-akJ·mol-1,即X2M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g)+O2(g)====SO2(g)+H2O(L)△H=-akJ·mol-1;(4)ZX为NaH,其电子式为Na+[:H]-;ZX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NaOH+H2↑。考点:元素周期表,元素及其化合物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元素及其化合物,涉及考查了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物质的酸性,还原性,热化学方程式,电子式等知识,该题综合性好,难度适中。24、C2H4CH2=CH2+H2OCH3CH2OH加成反应nCH2=CH2CH3CH2CH2COOH、(CH3)2CHCOOH3:2【解析】石油裂解可获得A,A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相对分子量为28的气体,则A为CH2=CH2,A发生加聚反应生成F为聚乙烯,结构简式为;A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CH3CH2OH,乙醇在Cu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为CH3CHO,C进一步氧化生成D为CH3COOH,CH3CH2OH和CH3COOH在浓硫酸作用下反应生成E为CH3COOCH2CH3,则(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乙烯,分子式为C2H4;(2)反应①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反应③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CH2=CH2;(3)G是乙酸乙酯的同分异构体,且G能与NaHCO3反应,说明含有羧基,则G的可能结构简式分别为:CH3CH2CH2COOH、(CH3)2CHCOOH;(4)标况下,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1.2L÷22.4L/mol=0.5mol,燃烧生成CO2体积为17.92L,物质的量为17.92L÷22.4L/mol=0.8mol,生成H2O18.0g,物质的量为18g÷18g/mol=1mol,所以平均分子式为C1.6H4,因此另一种烃甲烷,结构式为。令乙烯与甲烷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2x+y)/(x+y)=1.6,整理得x:y=3:2,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乙烯与甲烷的体积之比为3:2。25、过滤将I-氧化为I2①②5I-+IO3-+6H+=3I2+3H2O富集碘元素【解析】

分离难溶性固体与可溶性液体混合物的方法为过滤。海带灰中含KI,该物质容易溶于水,具有还原性,在酸性条件下被H2O2氧化为I2,I2容易溶于有机溶剂而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可以通过萃取作用分离碘水。向含有I2的有机物中加入NaOH溶液,发生歧化反应反应生成碘化钠、碘酸钠,进入到水溶液中,向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I-、IO3-、H+发生反应产生I2的悬浊液,过滤,分离得到粗碘。【详解】(1)操作①是分离难溶性固体与可溶性KI水溶液的操作方法,名称是过滤;(2)向滤液中加入双氧水的作用是将I-氧化为I2;(3)试剂a是从I2的水溶液中分离得到I2,可以根据I2容易溶于有机溶剂苯、四氯化碳中溶解度大而在水中溶解度较小,苯或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容,且与I2不反应的性质,通过萃取分离得到,因此可以是四氯化碳、苯,而不能使用与水互溶的或容易溶于水的乙醇、乙酸,故合理选项是①②;(4)I–和IO3-在酸性条件下生成I2和水,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可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5I-+IO3-+6H+=3I2+3H2O;(5)上图中,含I2的溶液经3步转化为I2的悬浊液,其目的是提高I2的浓度,达到富集碘元素的目的。【点睛】本题考查了含碘物质分离提纯碘单质的实验过程分析,注意过滤、萃取、分液的操作,及氧化还原反应在物质制备的应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26、蒸馏或渗析或离子交换法(任写一种即可)<Br2+SO2+2H2O==2HBr+H2SO4Ca(OH)2(或生石灰、NaOH)Mg(OH)2+2H+==Mg2++2H2O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减少溶剂浓缩,降温结晶,过滤)【解析】

由题给流程可知,向苦卤中加入碱,苦卤中镁离子与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过滤;向溶液1中通入氯气,氯气与溶液中的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含有单质溴浓度较低的溶液2,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溴蒸气,溴蒸气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含有氢溴酸和硫酸的溶液3,再向所得溶液3通入氯气得到含溴浓度较高的溶液4;将氢氧化镁溶于盐酸中得到氯化镁溶液,氯化镁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六水氯化镁。【详解】(1)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等,故答案为:蒸馏或渗析或离子交换法;(2)由流程中提取溴的过程可知,经过2次Br-→Br2转化的目的是更多的得到溴单质,提取过程对溴元素进行富集,增大了溶液中溴的浓度,则溶液2中溴的浓度小于溶液4,故答案为:<;(3)鼓入空气与水蒸气将Br2吹出,吹出的气体用SO2吸收,溶液中溴蒸气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含有氢溴酸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2+SO2+2H2O=2HBr+H2SO4,故答案为:Br2+SO2+2H2O=2HBr+H2SO4;(4)向苦卤中加入碱,苦卤中镁离子与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则试剂①可以选用Ca(OH)2(或生石灰、NaOH);将氢氧化镁溶于盐酸中得到氯化镁溶液,则试剂②为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OH)2+2H+=Mg2++2H2O,故答案为:Ca(OH)2(或生石灰、NaOH);Mg(OH)2+2H+=Mg2++2H2O;(5)从MgCl2溶液中得到MgCl2•6H2O晶体的主要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工艺流程,侧重海水资源的利用考查,注意海水提溴、海水提镁的过程分析是解答关键。27、C6H4S4+11O2

6CO2+4SO2+2H2O无水硫酸铜cE中溶液不褪色,F中溶液变浑浊气体通过Ⅱ时,会带出水蒸气,干扰氢元素的验证将有机物中的碳元素全部氧化成二氧化碳试剂瓶未与空气相通h【解析】分析:(1)①A样品燃烧,H,C、S元素的燃烧产物分别是水、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硫,据此书写方程式;②水能使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变蓝色;③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检验二氧化碳之前先检验二氧化硫,并将二氧化硫除净后再检验二氧化碳;④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答;⑤氢元素的检验可以借助燃烧产物是水来检验,要排除溶液中水的干扰;⑥氧化铜可以将生成的CO转化成CO2;⑦没有排气管,会使容器内气压变大造成危险;(2)⑧根据题干信息判断该有机物含有的官能团;⑨根据加成反应的原理以及该有机物结构的对称性质进行解答。详解:(1)①A样品燃烧,H,C、S元素的燃烧产物分别是水、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硫,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4S4+11O26CO2+4SO2+2H2O;②验证有机物中含氢元素,可以根据氢元素燃烧产物是水来检验水的存在,则B中盛装的试剂可为无水硫酸铜;③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检验二氧化碳之前先检验二氧化硫,用品红溶液检验即可,然后将二氧化硫用高锰酸钾来除去,再用品红溶液检验是否除尽二氧化硫,然后除净后再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所以D中盛放的试剂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答案选c;④碳元素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检验二氧化碳之前先检验二氧化硫,用品红检验即可,然后将二氧化硫用高锰酸钾来除去,待除净后再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所以能证明有机物含碳元素的现象是E中溶液不褪色,F中溶液变浑浊;⑤氢元素的检验可以借助燃烧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