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制度探究12000字(论文)】_第1页
【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制度探究12000字(论文)】_第2页
【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制度探究12000字(论文)】_第3页
【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制度探究12000字(论文)】_第4页
【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制度探究12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电子送达制度的界定与功能本章摘要:至2020年12月31日,笔者于中国裁判文书网搜索关键词“民事诉讼”及“电子送达”,共检索到22359份裁判文书,其中涉及判决书19158份、裁定书I752份、调解书3份、决定书6份、通知书682份。可以说,电子送达的适用从立法首肯至今,已经在范围、内容、形式上都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如若要对电子送达制度展开研究,面对如此广泛的实践应用现状,则首先需要对该制度的内涵及外延阐明概述。以下将从电子送达制度的界定与功能两方面展开探讨,厘清该制度脉络。2.1电子送达的界定电子送达的界定可以拆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电子,二是送达。首先,送达贯穿于民事诉讼程序的整个流程当中,达是送的目的,也是送的追求,其是否顺利进行不但影响着民事诉讼程序能否顺利展开,也会在法律价值层面影响当事人的实体权益。在送达所涉及的主体方面,由于我国民事诉讼程序受职权主义影响,送达是由法院发起的诉讼行为,并由法院占据主导地位。“我国民事诉讼中的送达是指法院依照法定方式和程序,将诉讼文书送交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行为。”[2]也就是说,送达只能是由法院指向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当事人对法院的诉讼文书提交,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与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的诉讼文书传递、法院与法院之间的文书传送等行为,并不构成送达。其次,电子送达的概念建立在送达概念的基础之上,与电子诉讼相同,电子送达并非一个单独建立的诉讼程序,而是依靠现代电子信息通讯技术辅助完成送达程序的虚拟形态。此处需明晰两个概念,一是送达媒介的电子化,二是送达文书的电子化,前者为后者的载体—而后者也是电子送达与其他传统送达相区别的另一独特性,即送达文书本身凭借表达的介质不同,并非纸质。针对民事诉讼送达中“电子”这一技术的定义,有学者将无纸化送达与电子送达技术视作等同,有学者则将电子送达标准流程狭义定义为电子邮件,学者鞠海亭将此定义为:“将司法文书转化为电子文件的形式储存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中,以磁性或具备相应特质的物质为媒介,通过电子手段、光学手段或类似的手段生成、发送、接受、储存司法文书。”[3]这一概念一淦释了目前实时通讯技术的物理原理,与美国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颁布的《统一电子交易法案》中所定义的电子方式内涵基本相同,我认为此足以概括该技术要义。2.2电子送达制度的功能2.2.1电子送达保障当事人程序利益电子送达作为一种独立的送达制度,其并非纯粹的技术安排,也有着其应有的制度功能。保障诉讼的顺利进行是民事送达行为的基本功能,电子送达也不例外,但除了对诉讼程序的进行保障之外,电子送达的制度功能还应体现于对当事人的程序利益的保障。电子送达作为一种“可选择”的送达方式,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与法院、法官的诉讼指挥权之间的博弈,因此电子送达的制度功能要更注重考虑当事人程序利益的保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诉讼的运行成本最小化是诉讼程序运行的理想化状态之一,而这里的“运行成本”包括了送达所耗费的时间、金钱、人力等资源。司法资源时有限的,节约司法资源与提高诉讼效率,会当然地产生诉讼利益。电子送达突破了传统送达方式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桎梏,降低了送达的时间、人力成本,因而对于法院而言,电子送达的制度功能之一在于节约了诉讼资源,产生了程序利益。但区别于传统送达方式,当事人由于程序选择权的程序得以介入电子送达程序,电子送达则会给当事人增添额外的检查电子账户的责任,加重了当事人的诉讼负担,产生了程序不利益[4]。这一点不利于正当程序精神的贯彻,也不利于电子送达制度功能的实现。在法院实施电子送达的过程中,应当使当事人享有的诉讼程序保障与其获得的程序利益相匹配。我认为在适用电子送达方式时,可以给予当事人必要的程序利益;同时,赋予当事人在电子送达过程中提出异议或者申请救济的权利,才能使当事人的诉讼选择权获得相应的保障。2.2.2电子送达保障当事人程序选择权不同于由法院/法官主导下的传统送达方式,电子送达的启用以当事人的同意为前提,这就赋予了受送达人对于电子送达制度的可选择性。在传统送达规则下,当事人只能被动地接受送达,并没有进行主动选择的权利,法院享有决定送达方式的权利。而电子送达规则却截然不同,当事人通过送达地址及送达方式确认书的方式明示同意才可启动电子送达程序,所以说电子送达规则下,受送达人享有选择是否适用电子送达程序的权利。电子送达的可选择性,换而言之,就是当事人在电子送达的过程中具有程序选择权。诉讼法学者认为,程序选择权不仅包括在启动、参与程序上的自主选择,同时也包括自主选择参与程序的有效[5]。因此,电子送达制度中的程序选择权不仅体现于受送达人对于电子送达程序启动的选择上,还应体现于电子送达程序中止、转换的选择上。由于电子送达的适用需要受送达人具备一定的条件(如信息网络了解程序、是否具有接受电子法律文书终端等),因此,当受送达人认为自身无法继续满足电子送达的条件时,还应当赋予其向法院申请程序转换的权利。换而言之,当事人既可以选择是否适用电子送达,也可以选择何时适用电子送达。2.2.3电子送达保障当事人诉讼参与权民事诉讼程序的一大特点在于其系由当事人启动,在对立的当事人双方进行,当事人是民事诉讼中最重要的诉讼主体,因此保障当事人的诉讼参与权对于民事诉讼而言具有重要的程序性意义。在民事诉讼中,程序的正当性是通过保障当事人诉讼参与权的行使而得以体现的,因此民事诉讼程序理应为当事人参与诉讼提供便利,从而达到保障其诉讼参与权的目标,电子送达亦不例外。前文已述,在适用电子送达的实践过程中,要求了当事人在电子送达中需承担查阅电子系统的责任,这与民事诉讼程序为当事人提供诉讼便利、方便当事人诉讼参与权的理念是冲突的[6]。因此,我认为应当对现行的电子送达制度进行相应的修改,使其为当事人提供诉讼便利。电子送达的正当性体现于其保证了当事人充分参与诉讼的权利,赋予当事人对于电子送达的程序选择权正是对于当事人诉讼参与权的有效保障,体现了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基本理念。2.2.4电子送达保障当事人诉讼知情权诉讼知情权,又称“知悉权”,是当事人享有的请求法院充分提供诉讼信息的权利。[7]作为民事诉讼的直接参与者,当事人有权知晓诉讼的开始、进行、对方当事人的陈述与申辩等重要的诉讼信息,法院通过送达将诉讼相关事宜告知当事人,可以说,送达关系着当事人诉讼知情权的实现。电子送达作为法定的送达方式之一,也承担着使当事人知晓诉讼相关事宜的功能。电子送达的完成与当事人的诉讼知情权具有紧密联系,当电子送达无效或者电子送达不当时,将严重影响当事人对于相关诉讼情况的知悉。目前司法实践中正在逐步取消电子送达对于“当事人同意”这一前提的限制,电子送达正由法院“被动适用”向“主动适用”进行扩张,在这一趋势下,当事人诉讼知情权的保障就显得更加重要。当事人的诉讼知情权受到侵害,必然会影响诉讼中的其他权利,例如陈述权、上诉权、申请权等等,甚至会干扰民事诉讼程序的正常运行。实践中业已存在着当事人在收到电子送达的判决书后才知道案件已经审理结束的案例,近5年来便有400余起因电子送达不当而提起的上诉案件,足以说明目前电子送达实践中存在的混乱[8]。合法、有效的电子送达对于当事人的诉讼知情权保障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在电子送达的运行中要格外关注对于当事人诉讼知情权的保障,在进行电子方式送达前有必要向当事人先行通知,以确保当事人能够获取电子诉讼文书。第3章我国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制度存在的问题本章摘要:电子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虽然推动了送达程序的变革,但任何新兴科技本身就具有其不稳定性,基于此而产生的新法律制度必不可少也会产生适用上的争议。即使立法一直在追寻实践的前进步伐,不断完善自身补缺补漏,但从2012年电子送达进入民事诉讼法以来,产生了两万多份(仅包含裁判文书网上可查询数据)因电子送达发生争议的裁判文书,正说明了电子送达制度的完善还有长足空间。下面,就我国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司法实践现状中产生的各问题展开详细探讨。3.1电子送达制度对传统民事诉讼理论的冲击电子送达作为新兴技术与传统民事诉讼制度的融合产物,为我国送达制度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传统诉讼法理论认为,送达在民事诉讼中承担着程序保障的作用,其发生于民事诉讼司法实践的诸多程序环节中,是法院、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行为触发法律效果的关键结点;另一方面,送达也兼具了技术性安排,因此法院可以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手段改善送达方式和手段,提高送达效率。电子送达正是送达制度兼具技术性与程序性双重属性的一种体现。新兴信息技术在嵌入民事诉讼制度的过程中,会对传统民事诉讼理论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电子送达制度亦不例外[9]。电子送达并非纯粹的技术安排,忽略送达的程序性可能触发程序不正当的风险。3.1.1法官诉讼指挥权与当事人程序选择权的矛盾我国是职权主义送达模式的国家,因此法官在民事送达行为中处于核心地位。在传统民事诉讼理论框架下,送达是法院的职权行为之一,亦是法院和法官执行诉讼指挥权的具体内容之一。法官的诉讼指挥权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法官可以对诉讼过程占有的时间进行管理和控制[10]。即在传统送达规则下,法官不仅可以根据具体案情决定适用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送达,还可以结合案件情况选择如何进行具体的送达行为,简而言之,就是根据不同的案件情况适用不同的送达方式,并完成送达的职责。由此衍生出了“以直接送达为优先,留置送达与邮寄送达为补充,公告送达为兜底”的传统送达模式。但电子送达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一格局。从司法实践来看,电子送达的启动、进行同样离不开法官的诉讼指挥权——法官既可以主动询问当事人是否接受电子送达方式进行诉讼文书送达,也可以依当事人的申请进行电子送达方式的适用,因此法官的诉讼指挥权在电子送达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十分突出。相比法官的诉讼指挥权,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则显得相对“羸弱”:当事人享有的权利非常有限,仅在启动程序上具有话语权,难以与强大的诉讼指挥权抗衡。法官诉讼指挥权与当事人程序选择权之间的矛盾便由此而生。3.1.2电子送达效率与程序公正之间的价值冲突民事送达制度一直以来都是诉讼效率与程序公正之间的交织点之一,同时也承担着二者冲突或协调的平台作用。我国民事送达处于法官诉讼指挥权的主导与控制下,而法官诉讼指挥权与民事司法效率密切相关。民事诉讼“送达难”问题本质上就是送达效率的问题。“送达效率”是指送达所消耗的司法资源与送达所达成的最终效果之间的比例[11]。民事送达之所以要追求效率,是因为送达的完成与否深刻影响着民事诉讼程序的推进,决定着民事审判的效率,进而影响当事人能否及时实现公平正义。正所谓“迟到的正义非正义”,因此设立高效的送达制度一直以来都是民事诉讼制度设计的重要目标,尽可能以最低的成本完成最高效的送达效果。公正则是司法活动的基本价值追求,也是人们普世所认可的价值标准。离开诉讼公正探讨诉讼效率,无异于南辕北辙、本末倒置。3.2电子送达制度立法薄弱纵观我国当前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制度的应用现状,客观上存在着“立法规定滞后、司法规划超前”的现象,《民法典》与《民诉法解释》仅粗略地规定了电子送达发生效力的时间、电子送达方式可利用的媒介以及同意电子送达应采取的方式等相关问题,但并未能制定统一的送达规则,寥寥数条规定,并无法完全涵盖电子送达行为的全过程。在电子送达的完成标准、当事人的权利救济以及各电子送达方式的适用顺位方面,现行的电子送达规则并没能进行完善的规范。[12]3.2.1电子送达的完成标准模糊目前实践中对于电子送达的完成标准主要包括“到达标准”和“收悉标准”。到达标准系客观层面的判断标准,在实践中方便执行,但也容易侵害受送达人的诉讼知情权,毕竟文书到达系统并不当然意味着受送达人已经收到了法律文书。收悉标准系主观层面的判断标准,但在实践中面临着操作困难,因“收悉”这一标准主观性较大,无法通过数据衡量认定受送达人确已了解法律文书的内容。《民诉法解释》第85条介绍电子送达的完成标准,直接影响着受送达人相关诉讼权利行使期限的计算、送达所造成的法律责任的承担以及诉讼相关人员的诉讼权利救济等问题[13]。立法上对于电子送达完成标准的模糊,不仅导致了实践中的操作混乱,也给予了法院在送达完成标准上任意解释的权利。过于宽松的送达标准,可能会导致电子送达的滥用和乱用,甚至会损害当事人的诉讼权益;但过于严苛的送达标准,又可能致使电子送达这一程序如同空中楼阁,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其功效。3.2.2未规范各电子送达方式的适用顺位目前我国法院系统中常用的电子送达方式有短信送达、电话送达、电子邮件送达、传真送达、微信送达、电子送达平台等多种送达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电子送达还在不断丰富着送达方式。《新民事诉讼法》与《民诉法解释》仅明文规定了传真、电子送达两种方式,且并未规范各电子送达方式之间的适用顺位。缺乏翔实的法律规范,人民法院在采用电子送达各具体方式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混乱[14]。针对受送达人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案件的送达需求,选择不同的电子送达方式,也是法院诉讼指挥权的体现。规范各电子送达方式的适用顺位,也有助于提升电子送达的整体利用效率,满足实务中对于电子送达的需求。3.3电子送达制度技术障碍电子送达依托于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民事诉讼结合,其整个送达流程都存在于虚拟的数字世界中,这要求电子送达的应用需要强大的技术安全支撑。同时,电子送达的正当性也离不开相应的技术保障。信息技术在赋予电子送达优势的同时,也让电子送达存在着不少技术层面的隐患。真实性校验机制缺失、适用技术不成熟、专业的电子送达人员不足,都是电子送达在技术实践中面临的操作障碍。3.3.1电子送达真实性校验机制缺失电子送达的“真实性”问题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法院主体确认层面,另一个则是文书内容确定层面。电子送达首先面临的是法院作为送达主体的真实性问题。传统送达方式下,送达人员与受送达人处于同一现实空间中,可以进行“面对面”交流,受送达人能够经由核对验证送达主体的身份,轻易建立“信任基础”;而电子送达发生于虚拟空间中,这与传统送达方式下的信任基础建立存在着颠覆性的差异。受送达人仅能通过虚拟的电子信息确定送达主体的身份,但在目前电信诈骗频发的互联网环境下,各类“高仿账号”、“假冒账号”层出不穷,如何在虚拟空间中确认法院主体的官方性及权威性,防止当事人被诈骗,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3.3.2电子送达适用技术不成熟伴随着互联网信息的普及与发展,电子送达的适用有了赖以生存的技术土壤,然而电子送达的大范围推广和应用还需要突破安全性、有效性等技术难题。如何确认受送达人的身份,如何保证电子法律文书不被篡改,应当适用何种文书签收方式,这些问题都仰仗于技术上的支持和协助。我国法院电子送达的运行技术并不成熟,在电子送达过程中最重要的“电子签名”、“电子签章”技术目前适用范围还相对有限,未能进行大规模的普及,目前我国电子送达制度也尚未能融合电子签章(名)技术[15]。电子送达是民事诉讼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技术壁垒制约着电子送达的进一步发展。技术的发展变革日新月异,如何将技术与电子送达制度的发展相结合,解决电子送达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将是未来电子送达发展努力的方向。第4章我国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制度的完善建议本章摘要:从2018年至2020年,我国关于民事诉讼电子送达的立法及其司法解释,从极其有限的几条规定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但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依然暴露了这些条文中尚存在着亚需解决的漏洞下面笔者就对如何完善电子送达制度,司法系统又该如何在法律框架内创新,并更好地服务于当事人、保障当事人的程序利益,建设科学规范的送达队伍提出一些浅见。由于民诉法关于域内、域外送达涉及的规定不同,且域外送达还关系着国家主权的宣张,本部分仅阐述与域内送达相关的观点。4.1协调电子送达与传统送达理念送达的本质是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信息交互,而这种交互的作用是保障当事人对诉讼事宜的知悉。电子送达在制度设计上,不能背离送达对于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障。目前我国民事电子送达制度与传统送达理念之间存在冲突,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电子送达制度的运行现状与其设立的原初目的及功能出现了偏离。电子送达制度的搭建,离不开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保障与法院工作的高效性之间的平衡。而目前我国电子送达制度存在的实践乱象,恰巧说明了电子送达制度在运行层面出现了理念偏差[16]。协调电子送达与传统送达理念,缓解与传统送达理念之间的冲突,明确电子送达法律规范制定的法理追求和立法价值倾向,对于优化我国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4.1.1回归对当事人的诉讼保障保障当事人的诉讼知情权也是电子送达制度运行中始终应当贯彻的理念之一。目前电子送达制度正由法院“被动适用”向“主动适用”进行扩张,在这一趋势下,当事人诉讼知情权的保障就显得更加重要。当事人的诉讼知情权受到侵害,必然会影响诉讼中的其他权利,甚至会干扰民事诉讼程序的正常运行。我认为对于当事人诉讼知情权的保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在进行电子方式送达前有必要向当事人先行通知,以确保当事人能够获取电子诉讼文书;在通过电子方式送达相关法律文书后,亦应当再次提醒当事人注意查收,若出现问题及时进行反馈,最大限度保障当事人的诉讼知情权。4.1.2保证法院的诉讼中立性对于法院而言,电子送达的制度功能之一在于节约了诉讼资源,产生了程序利益。但对于当事人而言,电子送达制度为当事人增添额外的检查电子账户的责任,加重了受送达人的诉讼负担,产生了程序不利益。这一点不利于正当程序精神的贯彻,也不利于电子送达制度功能的实现。因此,我认为可以给予当事人必要的程序利益,例如延长答辩期、降低诉讼费等,以平衡当事人在电子送达中获取的程序利益与程序不利益;同时,赋予当事人在电子送达过程中提出异议或者申请救济的权利,才能使当事人的诉讼选择权获得相应的保障。4.2完善电子送达制度完善电子送达制度构建,对解决电子送达问题矛盾、统一电子送达运作流程等具有重要意义。电子送达虽经历了多年的实践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客观上仍存在着适用率不高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可以归因于目前我国电子送达制度仅有原则性规范,缺乏细化的规定,法官担心对新规范理解有误而影响案件的发改率而不敢适用。现行法律规范无法完全涵盖电子送达行为的全过程,在电子送达方式的适用顺位、电子送达的完成标准、当事人的权利救济等重要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4.2.1统一电子送达的完成标准电子送达的完成标准应当结合法院诉讼活动的效率追求以及当事人的诉讼程序公正加以制定,不宜过于宽松,也不宜过于严苛。过于宽松的送达标准,可能会导致电子送达的滥用和乱用,甚至会损害当事人的诉讼权益;但过于严苛的送达标准,又可能致使电子送达这一程序如同空中楼阁,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其功效。笔者认为,可以结合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类型的法律文书对于当事人诉讼权利保障的需求,确定电子送达的完成标准。对于非裁判文书,在“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可以推定其对电子送达的适用是积极配合的,不存在抵触的心理,因而也会积极承担及时检查电子送达并阅读受送达的电子文书的责任,因此可以采用相对宽松的“到达标准”,即电子文书到达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电子送达已完成[17]。对于经当事人同意电子送达的裁判文书,则应采取相对严格的完成标准,笔者认为可以规定一定时长的阅读确认期间,当事人在页面停留若干时间后,或者当事人将受送达文书从云端系统下载至计算机本地后,可以视为当事人已经经过了阅读确认期间,此时可以视为电子送达已经完成,完成时间为阅读确认期间届满之时。而在人民法院主动适用电子送达方式的情形下,此时则应当以保障受送达人的诉讼权利为重,因此需要采用最为严格的完成标准,最大程序保障受送达人的诉讼知情权与诉讼参与权。4.2.2协调电子送达的适用顺位在电子送达制度内部的适用顺位问题上,应当针对不同的送达需求选择不同的途径进行适用,现阶段顺位适用优先级别较高的电子送达途径有电子送达平台、电子邮件、微信送达等,这些途径几乎可以适用于任何类型任何形式的法律文书的送达,并且能够经由一定的技术手段确定受送达对象的准确性,在准确性、泛用性、普遍性等方面都具有优势。短信送达、电话送达等途径虽然也具备适用上的普遍性,但这两种途径都不可避免地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可以考虑作为适用优先级别高的电子送达方式的补充。在电子送达制度运行过程中,还要考虑到民事诉讼的不同流程环节,选择一种或者多种电子送达途径同时进行适用,根据各电子送达方式的不同特性采用不同的途径进行送达通知、送达文书的传送,最大程度保障电子送达的效用[18]。总而言之,在电子送达制度内部的适用顺位上,要发挥各种电子送达途径的优势特点,进行优势互补,以提升电子送达的整体适用效率。4.3强化电子送达的技术保障诉讼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司法信息化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诉讼文书的“真实性”校验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电子送达过程中的技术安全保障。强化电子送达的技术保障,对于保障司法文书电子送达的安全、有效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关系着受送达当事人诉讼隐私权的保障。4.3.1确立电子送达制度的安全保障电子送达的“真实性”问题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法院主体确认层面,另一个则是文书内容确定层面。在文书内容确定层面,确立电子送达的安全保障,可以从电子送达的硬件设施及软件设施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加强人民法院电子诉讼系统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稳定、高速的网络环境,避免司法文书的传输因网络波动而造成的送达失败。另一方面,要广泛运用区块链溯源技术、信息加密技术等手段来保障司法文书在电子传递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因黑客攻击而造成的信息窃取、泄露或遭篡改的风险。考虑到人民法院的技术水平有限,在电子送达的安全技术保障上,可以交由可信任的第三方进行相关的安全保障技术搭建,以协助人民法院确保电子送达的安全性。而在法院主体确认层面,我认为可以以借鉴德国通过《德邮法》创设德邮邮箱的做法,由最高人民法院会同通信主管部门和国家安全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专门的通信服务商和邮箱平台提供商,搭建通过专有网络进行数据传递的诉讼邮件系统。人民法院在通过专用邮件系统进行电子送达时,可以经由邮件系统本身的证明效力和法院主体统一地址后缀的双重形式对外完成送达主体身份认证。电子签章在主体认证机制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德国《电子签名法》《电子签名条例》也已提供了良好的立法与实践经验[19]。在电子签章的应用上,可以由各地方人民法院提交申请,由最高人民法院主管部门统一交技术部门制作,制定全国统一的电子签章样式与模板;同时,电子签章的使用还应当经过人民法院严格、规范的内部流程审批,确保签章使用的规范性及严肃性。4.3.2组建电子送达专业人员队伍电子送达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电子送达人员。电子送达是技术与制度的结合,因此对于送达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专业的电子送达人员不仅要求熟悉电子送达系统,同时还得了解送达的法律规范。专业的电子送达人员队伍是电子送达制度推广适用的必要要求,也决定着电子送达制度是否能够实现长久发展。现阶段我国法院系统内部的法官、审判辅助人员数量与组成结构均难以满足电子送达制度对于专业送达人员队伍的需求,可以通过聘用专业人员的方式,组建我国法院系统内部的电子送达专业人员队伍。结论作为一种新兴的送达文书方式,电子送达的本质在于诉讼文书送达载体介质的电子化。电子送达发挥了信息技术手段的科技优势,其远程性、高效性以及便利性等优势是传统送达方式所不能比拟的。正是由于电子送达的这些突出优势,使得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