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TOC\o"1-3"\h\u市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工作实施方案1 1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实施方案2 15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实施方案(镇乡)3 24市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方案4 44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实施方案5 53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6 60镇创建XX市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工作方案7 77村创建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实施方案8 88市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工作实施方案1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是建设生态省的基础和保障,是实现“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路径选择,是增强市域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为加快推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根据《XX市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纲要(2020-2023年)》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推进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制度、生态文化六大建设,让XX蓝天长驻、青山长在、碧水长流。二、工作目标到2023年,全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显著成效,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化水平显著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显著增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并持续改善,把XX市建成空间布局合理、经济生态高效、城乡环境宜居、资源节约利用、绿色生活普及、生态制度健全的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三、实施步骤(一)规划编制阶段(2020年5月-2021年7月)。编制完成《XX市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纲要》,报请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二)动员阶段(2021年8月-2021年10月)。1.成立XX市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印发《XX市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工作实施方案》。2.召开全市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推进会,全面安排部署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全面落实各镇(办、区)和市直各相关单位目标管理职责任务;各单位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三)实施阶段(2021年11月-2022年12月)。按照《XX市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纲要》要求,各镇(办、区)、市直各相关单位对标对点全面开展创建工作,确保各项指标全部达到或优于创建考核,顺利通过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市考核验收。(四)自查与资料汇总阶段(2023年1月-2023年6月)。各镇(办、区)、市直各相关单位对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考核验收指标和分解下达的目标任务,组织自查,及时整改问题,收集完善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资料,做好创建验收各项准备工作;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验收工作要求进行自查总结。(五)申报验收阶段(2023年7月-2023年12月)。报请省生态环境厅对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工作进行技术评估、考核验收。四、工作任务(一)制度与保障机制完善。1.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制定并实施。召开全市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动员大会,编制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通过省生态环境厅专家评审后,报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颁布实施。制定并印发《XX市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镇(办、区)和各相关单位任务,全面启动生态文明创建活动。(牵头单位:市政府办;配合单位:市生态环境分局)2.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20%。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党政实绩考核范围,通过强化考核,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市生态环境分局、市直各相关单位,各镇(办、区)]3.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牵头单位:市统计局;配合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分局)4.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牵头单位:市审计局;配合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分局)5.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市审计局、市生态环境分局)6.河长制。全面推行河长制。[牵头单位:市水利局;配合单位:各镇(办、区)]7.固定源排污许可证覆盖率100%。严格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污许可制度,基本形成以排污许可制度为核心,有效衔接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排放标准、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等环境管理制度的“一证式”固定源排污管理体系,确保固定源排污许可证覆盖率达到100%。(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分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局、市科技经信局)8.环境信息公开率达100%。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确保环境信息公开率达100%。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环保热点问题,通过多种形式强化环境信息公开,让广大公众及时全面了解生态环境部门采取的措施和行动,引导公众理解、支持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分局;配合单位:各镇(办、区)](二)环境质量改善。9.环境空气质量不降低且达到考核要求,优良天数比例提升,重污染天数比例下降。严格大气污染管控,抓好城市道路与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抓好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及无组织排放污染治理,开展工业企业大气综合整治。加强饮食服务业油烟污染的监督管理。加强秸秆禁烧管理。积极推广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清洁能源、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发展绿色公交。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和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比重,不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分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局、市科技经信局、市住建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管执法局,各镇(办、区)]10.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提高,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严格水资源“红线”控制管理,强化入河排污口管理,确保水功能区水质达到目标要求。加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完善污水收集管网,确保全市污水处理厂设施正常运行,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分局;配合单位:市水利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各镇(办、区)](三)生态系统保护。11.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55,且不降低。加强生态保护力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控矿山开采,治理水土流失,适度控制开发强度,最大限度保护自然资源,进一步提高我市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确保我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保持稳中趋好。[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分局;配合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水利局,各镇(办、区)]12.森林覆盖率≥40%。加强造林绿化,实施森林抚育、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加速培育森林资源。加强森林抚育经营,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提升林业执法能力,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配合单位:各镇(办、区)]13.生物物种资源保护,重点保护物种受到严格保护,外来物种入侵不明显。加强全市自然保护地管理,加大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和种质资源等方面的保护力度。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原生地的修复、重建与保护。严格保护重点生物物种资源,依法保护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国家一、二级野生动、植物,确保无违法采集及猎捕、破坏等情况发生。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强化对转基因作物环境释放的安全监管。(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配合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分局)(四)环境风险防范。14.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100%。加强危化企业和医疗机构环境监管,推进涉危企业严格执行危化品和危险废物相关管理制度,全面实施危险废物在线申报登记,开展危险废物、医疗废物专项执法检查,确保危险废物依法安全处置。(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分局;配合单位:市卫生健康局、市科技经信局)15.污染场地环境监管体系建立。建立完善污染场地环境全过程监管体系,出台污染场地环境风险防范的调查、监测、评估、修复等相关管理制度和政策措施,形成污染场地多部门联合监管工作机制,确保无污染场地风险事故发生。[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分局;配合单位:各镇(办、区)]16.无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处置程序和体系,提升突发环境事件预防处置能力;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杜绝较大环境事件发生,无重大跨界污染和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事件。(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分局;配合单位:市应急管理局)(五)空间格局优化。17.生态保护红线遵守。贯彻主体功能区战略,充分发挥环境空间分区分级管控的基础作用,科学划分生态保护红线的类型和区域,完成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并严格遵守。(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配合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18.耕地红线遵守。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严格实行特殊保护,守住耕地红线,守住基本农田红线。[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配合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镇(办、区)]19.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33%。实施自然生态保育与修复工程,按照重点生态功能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推进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天然林、生态公益林、封山育林地建设。加强管护站、观测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档案和管理数据库,强化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配合单位:市住建局、市水利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分局)20.空间规划。编制空间规划。(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六)资源节约与利用。21.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0.70吨标煤/万元,且能源消耗总量不超过控制目标值。限期淘汰高能耗工艺和设备,实施工业炉窑改造工程,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减少交通运输能耗,引导使用高性能、小排量、低排放的汽车;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推广高效节电照明产品;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积极推广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牵头单位:市发改局;配合单位:市科技经信局、市统计局)2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80立方米/万元,且用水总量不超过控制目标值。加快节水型城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倡导全民节约用水;严控工业用水定额,限制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循环、串联用水和再生水利用系统;抓好中水回用示范工程。强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提高农业用水综合利用效率。(牵头单位:市水利局;配合单位:市科技经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住建局)23.单位工业用地工业增加值≥50万元/亩。实施资源能源总量与开发强度双控,合理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范有序推进新城新区建设。严格产业项目用地准入标准,积极推行差别化产业用地供应模式和地价政策,实行工业项目用地分阶段权证管理。加大闲置用地处置力度,推进低效利用土地的二次开发。鼓励工业企业利用旧厂区配套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牵头单位:市科技经信局;配合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改局)24.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通过审核的比例达100%。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分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局、市科技经信局)(七)产业循环发展。25.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95%,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95%)。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推广农村清洁能源,提升使用比例。提倡引导畜禽养殖场实现科学养殖、生态养殖,提高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配合单位:市生态环境分局、各镇(办、区)]2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0%。加强市域内工业企业的监管,使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保持90%以上。[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分局;配合单位:市科技经信局,各镇(办、区)](八)人居环境改善。27.村镇饮用水源地水质卫生合格率100%。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建设监督管理,科学划定水源保护区,建设饮用水源保护隔离围网、生态防护林、标识标牌,实现规范化管理,确保村镇饮水安全。加强饮用水源监测能力建设,提升饮用水源污染风险应急能力。(牵头单位:市水利局;配合单位:市生态环境分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28.城镇污水处理率100%。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污水收集管网等配套设施,加强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的监管,健全完善各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控,确保稳定达标排放,使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牵头单位:市住建局;配合单位:市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分局)29.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和城乡垃圾一体化建设,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新建住宅小区实行垃圾袋装化和分类收集。[牵头单位:市城管执法局;配合单位:市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分局,各镇(办、区)]3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5%。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厕所新建、改造工作,大力推广农村一建三改,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逐年提高。[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卫生健康局、各镇(办、区)]31.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率100%。积极争取专项资金,继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大整治力度,实现村庄综合整治全覆盖。[牵头单位:市住建局;配合单位:市生态环境分局,各镇(办、区)](九)生活方式绿色化。32.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30%。政府投资新建的各类公共建筑,以及机关办公建筑、学校、医院、保障性住房及较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等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商业地产和工业厂房建成绿色建筑。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与建筑应用一体化发展。(牵头单位:市住建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局)33.公众绿色出行率≥50%。加快构建公交优先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强不同交通方式之间无缝衔接,完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倡导绿色出行,组织开展“每周少开一天车”活动,引导公众选择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各镇(办、区)]34.节能、节水器具普及率≥60%。引导公众优先购买生态设计、节能认证、环境标志认证等产品,引导和促进绿色建材健康有序发展,加强绿色建材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质量监督,大力普及节能、节水器具,确保节能、节水器具普及率不低于60%。(牵头单位:市科技经信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分局)35.政府绿色采购比例≥80%。积极推行政府绿色采购,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逐步提高可循环使用产品和可再生产品的比重,引导全社会节约消费。实行采购绿色准入制度,明确规定只有获得国家绿色认证的产品才能进入政府采购序列,从采购目录、采购限额标准以及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上,全面落实绿色产品采购政策。完善绿色采购清单制度,加快制定绿色采购标准,推动政府绿色采购法制化,建立绿色采购监督机制。(牵头单位: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十)生态意识普及。36.党政领导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的人数比例100%。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意识。积极组织副科级以上在职党政领导干部参加市委组织部认可的生态文明专题培训、辅导课程、网络培训等,确保党政领导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的人数比例达到100%。(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市生态环境分局、市人社局)37.公众对生态文明知识知晓度≥80%。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弘扬正确的价值理念和消费观念,不断提高公民环境意识,推进绿色消费革命。依托基层党校、成人学校、家长学校等平台,广泛开展生态文化教育和知识培训。利用多种媒体,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在本地媒体增设生态文明方面的广播电视栏目和节目。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国节能宣传周、中国植树节等主题节日进行宣传。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推广城区低碳出行等品牌环保公益行动,构建生活方式绿色化全民行动体系,引导公众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变。[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市生态环境分局、市教育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利局,各镇(办、区)]38.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80%。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突出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需求,将公众满意率下降或较低的指标,作为当前工作的主攻方向。各地发展不一,问题不同,要突出分类指导,有的放矢加以解决。要更加突出全民参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建设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的良好局面,不断提高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分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城管执法局、市水利局,各镇(办、区)]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各镇(办、区)镇长(主任)及市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的组织、协调、考核等具体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市生态环境分局局长兼任,办公地点设在市生态环境分局。各地各相关单位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形成市镇分级管理、部门相互配合、上下联动的创建工作格局。(二)狠抓措施落实。各地各单位结合创建任务,对照指标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列出时间表,明确措施、细化任务、责任到人,有计划、分步骤地扎实推进。一是将创建目标任务与全市“十四五”规划相结合,完善镇(办、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和部门专项规划编制。二是将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与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农村环境整治等工作相结合,形成合力,整体推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亮点工程,以工程项目建设促进生态示范建设。三是将创建工作纳入镇(办、区)和市直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对任务落实不力,不能按期完成创建指标和工作任务的单位责成限期完成;对因工作完成进度迟缓,影响创建工作大局的单位,取消年终评先评优资格。(三)强化政策保障。加大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力度,通过财政预算,建立专项引导资金,落实生态创建“以奖代补”政策,保障创建工作经费。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投入,保障生态文明创建重点项目建设。(四)营造创建氛围。宣传部门要发挥宣传主渠道的作用,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市的重要意义,扩大公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公众参与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实施方案2为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指标》等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随州市第五次党代会等会议精神,坚持生态文明立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大力发展生态文明经济,持续改善生态文明环境,不断优化生态文明安全格局,积极弘扬生态文明文化,着力完善生态文明体制,努力把我县建设成生态文明良好、经济繁荣、社会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二、创建目标在我县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基础上,持续发力,依托我县特色资源和生态文明环境优势,全面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进一步转方式调结构,建成具有我县特色的生态文明经济发展模式基本建立,全县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明显优化,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态文明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实现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功能良好、人居环境优美、生态文明文化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创建目标,力争通过2023年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考核验收。三、创建步骤及安排我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分三个阶段实施。(一)启动创建规划阶段(2023年3—4月)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召开全县创建工作会议并部署创建工作任务,开展创建档案资料(2020—2022年度)收集整理,分析指标达标情况,积极推动相关责任单位问题整改,编制完成《随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技术评估报告》,并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争取支持进入全省推荐创建国家生态文明文明示范县名额之中。(二)全面实施阶段(2023年4—6月前)各责任单位对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指标考核要求和实施方案任务要求,已达标指标要进一步提高,未达标指标通过强化措施,补短整改,提升指标达标,并收集完善指标达标所需的佐证材料。其中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合格率、村镇饮用水合格率等指标需要加强关注。(三)迎接考核验收阶段(2023年8—9月前)积极筹备国家考核组的现场考核验收,制定迎检方案,加强迎检地点的现场布置,做好相关现场安排。加强中央、省级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按时按期全部销号。创建工作专班进一步做好创建工作总结、凝练典型案例、加强宣传,确保现场检查不出问题,顺利通过国家现场考核验收。四、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按照生态文明环境部发布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指标》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指标体系共分6大领域10大专项35个指标。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考核验收指标,需巩固提高和重点突破的具体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如下:1.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推进《随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论证并上报县人大常委会或县政府批准颁布实施。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年度考核占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达到20%以上;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全面公开生态文明环境信息,进一步推行河湖长制度。责任单位:县人大、县委办、县政府办、市生态文明环境局随县分局2.改善环境质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长江大保护,持续提升大气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及土壤环境质量。确保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PM2.5浓度全部完成市级目标任务,消除重污染天气;地表水监测断面达标率100%,劣V类水体比例持续下降,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未出现“毒地”现象。责任单位:市生态文明环境局随县分局、县住建局、各镇、场、区3.保护生态文明系统。大力推进国土绿化,实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加大森林抚育力度,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文明功能。严格重要生态文明功能区、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源地等保护,确保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严格保护重点野生动植物,防范林业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确保生态文明环境状况指数(EI)持续提升。责任单位:市生态文明环境局随县分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林业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和湖泊局4.防范环境风险。加强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的组织建设和运行保障,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不断加大污染场地排查力度,建立污染场地环境监管体系;全面落实中央、省级生态文明环境督察整改,不断加强环境隐患摸排,加大生态文明环境信访处理力度,确保不发生重、特大突发生态文明环境事件。责任单位:市生态文明环境局随县分局、县住建局、县卫健局、县应急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5.优化空间格局。划定并遵守生态文明保护红线,落实“三线一单”。加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种质资源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保护和建设,推动河湖岸线水生态文明空间保护。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水利和湖泊局、市生态文明环境局随县分局6.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产业发展,大力推动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工业转型发展、发展生态文明旅游业。推进自然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利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持续下降并完成市定目标任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大于4.5%。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科信局、县水利和湖泊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旅局7.产业循环发展。加快推动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建立产业循环发展体系。推动农业“三废”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推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持续稳定提升。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科信局、市生态文明环境局随县分局、县住建局、县城管执法局8.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推进乡镇饮用水源地标准化建设,加强水质监测力度,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强供水管网建设,加强农村供水卫生监督管理,确保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100%。加强城镇生活污水治理,有序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推行雨污分流,完善截污管网建设,确保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以上;深入实施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一体化,确保城镇和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持续开展农村卫生改厕,确保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农村污水治理率不低于50%。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县卫健局、市生态文明环境局随县分局、县水利和湖泊局、县住建局、县城乡管理局、县农业农村局9.推行绿色生活方式。推广绿色建筑,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达到50%以上;全面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建设,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建立健全政府绿色采购政策,政府绿色采购比例达到80%以上。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城管执法局、县财政局10.弘扬生态文明文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生态文明文化列为重要内容,加快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方向转变,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文明的社会新风尚。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文明培训,依托县委党校、干部在线网络学习、专题培训会议学习等方式组织开展生态文明文明学习,党政领导干部参加生态文明文明培训的人数比例达到100%。大力开展生态文明环境宣教活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公众调查,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与满意度达到80%以上。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统计局五、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为切实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领导任职副组长,各相关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各镇(开发区、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形成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相互配合、共同推进的创建工作氛围。(二)统筹协调,集中办公。在市生态文明环境局随县分局设置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办公室,根据创建工作任务需要,从县直部门抽调专人建立工作专班集中办公,负责完成日常文件编制印发、资料收集、档案归类整理、上下协调等日常创建工作。(三)紧扣目标,细化任务。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建设计划要求,分解细化年度目标任务,明确分管责任人和工作专班,层层压实责任,定期召开创建工作会议,及时解决生态文明环保建设中的难点问题,确保生态文明创建顺利有序进行。(四)加大投入,实施项目。建立完善“政府主导、社会主体、多元投入、共建共享”的生态文明建设投融资机制。在争取上级部门专项资金的同时,积极挖潜本地自身和社会力量,投入创建行动之中。加强重点生态文明项目督办,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生态文明环保重点工程。(五)强化宣教,共同参与。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是全县人民理解、支持和参与生态文明创建的过程。广泛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文明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形成“人人争创、人人参与”的良好格局。完善机制,严格考评。建立目标任务落实和考核结果运用的奖惩机制,对生态文明建设成绩突出的镇(场、开发区)、部门、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考核结果未通过的镇(场、开发区)、部门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和责任追究。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实施方案(镇乡)3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乡风文明”创建目标,全力打造“生态xx,美丽家园”,通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实施生态保护、恢复和重建工程,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倡导低碳发展,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全力建设生态宜居小镇。(二)编制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xxxx〕xx号);《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的意见》(环发〔xxxx〕xxx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指标(试行)》(环发〔xxxx〕xx号);《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生态环境创建工作的通知》(x政办发〔xxxx〕xxx号);《xx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试行)》和《xx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指标(试行)》(x环函〔xxxx〕xxx号);《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xx县“十三五”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三)规划范围本次实施方案规划范围为xx镇所辖行政区域,xx镇下辖xx个(村)社区,其中:x个城市社区、x个转型社区、xx个行政村,总面积xxx平方公里。本次申报范围包括其中xx个村和x个社区。二、现状与基础(一)镇情概况xx县xx镇地处xx腹地,汉水之滨,是xx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域北与xx镇相连,南接xx镇,东与xx镇、xx镇为邻,西连xx镇、xx镇,总面积为xxx平方公里,辖xx个(村)社区,其中城市社区x个、转型社区x个、行政村xx个。全镇辖xxx个村(居)民小组,总户数xxxxx户,总人口xxxxx人。境内交通便利,xx国道交汇于此。xx镇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热充足。地理条件优越,土壤条件良好,汉江穿境而过,水资源丰富。同时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二)创建基础农业产业发展形势喜人。紧紧围绕xx镇“桑、畜、菜”三大农业主导产业,积极构建“能人+基地+农户”和“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带贫困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培育职业蚕农、丰产桑园培育、蚕桑机械推广、桑资源开发利用、家庭农场创建等工程,巩固蚕桑基地规模,拓展蚕桑增收领域,延长产业链条,提升综合效益。xxxx年组织召开了养蚕技术现场培训会xx场,共计xxx余人。全镇有桑园面积xxxx余亩,xxxx年全年养蚕xxxx张,累计搭建蚕台xxx余台,培育养蚕x张以上大户xxx户,新建标准化蚕室xxxmx,培育蚕桑大户xx户。围绕畜牧强镇建设目标,大力推广“畜-沼-园”生态循环发展模式,优化畜禽养殖品种和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全镇xxxx年生猪饲养量xx万头,出栏x万头;牛饲养量x千头,出栏x千头;羊饲养量x万只,出栏x万只;禽饲养量xx万羽,出栏xx万羽。累计培育百头以上养猪大户xx个,xx头以上养牛大户xx个,xx只以上养羊大户xx个,千只以上养鸡大户xx个。猪、牛、羊、禽、犬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密度均达到了xx%以上。以保供给、保安全、优品种为核心,大力发展富硒蔬菜瓜果种植,推广优质高产种植技术和绿色、有机种植方式,实施精深加工。全镇蔬菜种植面积xxxx亩,蔬菜瓜果大户xx个,其中丝银坝蔬莱园作为供应县城居民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年产值xxxx万元左右,实现利润xxx万元,园区总面积xxxx亩,钢管大棚、路网、排灌系统、电力设施、冷藏库房均已建成投用,同时扩大露地种植蔬菜瓜果xxx亩、栽植林果xxx亩,辐射带动双嶂、雷兴发展蔬菜瓜果种植xxx亩、林特建园xxx亩。通过林下栽培,大力发展了以天麻、猪苓、白芨、黄精、苍术、黄姜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共计xxxx亩,主要扩大黄花菜、魔芋等特色产业生产规模,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地方特色产业。xxxx年全镇黄花菜总面积达xxxx余亩,x亩以上产业大产达xx户。文化旅游蓬勃发展。xx镇积极响应xx县推进智慧县城、全域旅游县、无障碍县城试点示范的建设,启动xx改造等项目建设,打造了xx等乡村休闲旅游走廊。完成了xx三个片区建设,完成了体xx文化产业园项目,建成中国鬼谷子文化小镇、提升古堰xx集镇,打造了一批有实力、有活力、有魅力的特色社区。同时加快背街小巷改造,完善了社区活动场所、停车设施、文体设施等。积极开展旅游志愿服务工作,党员服务示范岗,组建“景区城建综合执法队”,定期组织市场监管、公安等多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在重点节假日加大检查巡查力度,着力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生态环保扎实推进。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基本原则,建立环保三大工作机制体系,构建环保网格化监管体系。镇上与各村(社区)、各站办所签订环保责任书,明确镇村组三级环保监管责任人,将全镇划分为城区、古堰、银龙、长安、石磨五大片区,形成了上下联动,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环保网格化监管责任体系。建立江河沟溪秸秆禁烧管理体系。强化街道小区、村组院落、田间地头禁烧和江河沟溪巡查监管,建立了镇村组网格化秸秆禁烧管理体系和二三级河长制网络体系,夯实责任,扼制污染源头。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坚持城区、乡村专人清扫,村收集、镇转运的环卫一体化管理体系。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督促清扫保洁人员,做到全天候保洁,垃圾日产日清,建立常态化清扫保洁机制。全面清理全镇裸露的煤堆、土堆、垃圾堆、渣堆,彻底清除“三堆五乱”。全面夯实“河长制”,加强辖区内可到沟渠水体污染治理,清除垃圾杂物。落实防霾治霾工作,严厉打击辖区内污染环境行为,对具有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的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进行督促整改。开展城乡结合部绿地绿化带环境卫生整治,消除绿地及绿化带内的白色垃圾。确保xxxx年全年无死株断垄、黄土裸露现象。通过排污管网建设、生态自净池等解决了农户生活污水排放问题,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xx%。投资xxx余万元在xx新区新建了一级水源地安置点,村民生活用水水质得到改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xx%。加强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物业管理,开展城市周边环境卫生整治,清理卫生死角xx余处、乱堆乱放xx余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xx%。实施环境绿化美化工程,通过荒山绿化,集镇修建绿化带、盆景绿化、镇、村道路绿化、农户房前屋后绿化等项目工程的实施,镇域绿化面积迅速扩大,村民对环境状况满意率达到xx%。脱贫攻坚成效显著。xxxx年新建标准化卫生室x个,安全饮水xx处。实施村级“油返砂”道路xx公里,农村电网改造xx公里,高质量完成苏x扶贫项目建设,建成xx村xxx千瓦光伏发电站x处,带动贫困户xx户xxx人受益。指导xx个贫困村成立了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全镇xx个村(社区)实施了清产核资,xx村、xx社区、xx社区、xx社区完成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民生事业稳步发展。一是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增强师资力量,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高;二是突出地方特色,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三是加强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扭转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疾病免疫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均达xxx%;四是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合作医疗,全镇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xxx%,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缴费率达到xxx%,社会保障体系再上新台阶;五是就业创业环境极大改善,全镇实现劳动力转移xxxx人,开展各类农民技能培训xxx人,创业培训xxx人,新增大学生创业xx人,返乡人员创业xx人,培育创业示范户xx个,提供就业岗位xxx余个,全镇劳动力就业率达到xx%以上,被表彰为全省充分就业示范镇。xx秦巴风情园被表彰为市级返乡创业示范园。三、建设目标通过扎实有效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创建,不断保护现有的优良生态环境,优化镇域空间布局,完善生态文明制度。预计到xxxx年年底,xx镇将形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体系和生态服务业体系为主体的绿色高效型经济体系,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目标,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四、重点任务根据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指标要求和指标现状分析,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创建为平台,以重点区域、领域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以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为支撑,最终形成基础扎实、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生态文明镇。(一)健全领导机制,确保基础扎实强化组织领导。为促使省级生态文明示范镇创建工作顺利有效开展,经研究决定,特成立xx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创建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创建工作的日常事务。完善体制机制。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各村(居)委会及驻镇各单位要按照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建设的要求,在镇生态文明乡镇创建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树立创建一盘棋思想,理清工作思路,明确重点建设项目,镇财政所要根据创建需要,将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安排专项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制定切实计划,进一步加强和充实生态文明镇创建力量,确保生态文明乡镇创建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宣传教育。把生态文明建设创建活动作为当前宣传工作的重点,不断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能力。各村(社区)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深入宣传开展全面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行动内容,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群众主动参与,使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成为全体群众的自觉行动。各村开好村民小组长会和户长会,向群众宣传政策,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对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活动进行安排部署,包村领导和包村干部要亲历亲为,全程参与村民小组长会和户长会。各村要通过宣传栏、广播、宣传标语电子屏,向群众印发宣传材料等各项方式,深入进行宣传,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坚持以蔬菜种植、畜禽养殖、特色林果为引领。推动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力度,促进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以桑园、蔬菜基地、特色林果园等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为引领,带动小农户积极发展有机、绿色农产品种植。科学施用农药和化肥。用生物农药和以虫治虫代替高残留农药,积极推行精准施药,减少农药施用总量。加强土壤供肥能力与作物需肥规律研究,积极开展经济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研究、示范与推广。开展滴灌施肥、喷灌施肥等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减少肥料投入和流失,提高化肥利用效率。优化肥料结构,科学采取用农家肥和生物有机肥代替化肥,减少化肥施用总量。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推进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根据农作物品种和耕作模式,规范秸秆还田技术流程,以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片建设为抓手,推进农机装备、农业技术在农作物秸秆还田中的集成应用。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和肥料化利用,推进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重点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技术工艺先进的高端化利用产业项目,提高秸秆附加值,带动全镇秸秆综合利用整体水平提升。完善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全面启动废旧农膜调查、统计、回收利用的网络建设,加快形成农户积极捡拾、网点应收尽收、企业加工转化的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农膜回收站点,深入村组、田间地头进行高效回收。大力建设回收利用企业,创新研发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技术。推进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大力推行生态养殖模式,鼓励对畜禽粪便实行综合利用,形成“种-养-沼”循环发展,做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以沼气和有机肥料加工为主要处理方向,以农用有机肥和农村能源为主要利用方向。充分发挥畜禽粪便肥料化属性,支持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将粪污变为优质有机肥进入农田施用,加快农村清洁能源利用,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积极推进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农业节水,加强灌溉工程建设和改造,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积极推行温室大棚滴灌、喷灌等农业用水灌溉方式。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和农业水资源利用特点,加强工程、设备、农艺、生物、化学和管理等措施在田间的集成应用,建立“蓄-集-保-节-用”综合节水技术体系。大力普及农业节水灌溉知识和先进实用的节水灌溉方法,提高农民节水意识。强化企业污染物排放监管。加大对锦晖服饰、鑫晨重工、名锐迪金属材料等企业生产过程的监管和对采矿、砖厂等企业的检查巡查,确保其达标排放。到xxxx年年底,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食品种植面积保持逐年提高趋势,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x以上。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达到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指标要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xx%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xx%以上,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xxx%,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xxx%。(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科学保护饮用水水源安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科学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将水源保护区的污染防治纳入镇、村、组各级水污染防治规划中。在水源保护区内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加大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力度。加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监管力度,禁止各种可能严重影响饮用水水源安全的开发建设和生产活动。组织开展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调查、监测和评估,排查影响饮用水水源水质的各类安全隐患,保证饮用水水源水质符合规定标准。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安全预警制度和应急机制,定期发布饮用水水源地监测信息,保障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加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采取集镇卫生保洁、各村生活垃圾清运业务市场化的方式。全面推进“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垃圾集中处理的模式,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点,做到户有垃圾桶,村有垃圾收集箱,确保乡村整洁。建设稳定的保洁队伍,同时加强保洁员工作考核,健全保洁清运的长效管理运行机制。加强生活污水处理力度。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敷设污水管网。加快建成镇、村污水处理设施,通过一定的处理工艺将污水中高浓度的化学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不同程度地清除或减少,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加强人居环境建设。加强基础环境、生态环境、卫生环境、服务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等“六大环境”建设,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狠抓镇域范围内主要街道、景点、商铺和沿街环境整治,营造干净整洁的基础环境。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确保绿水青山得到保护,更好的美化生态环境。深化家园清洁行动,全面实施“环境卫生整洁工程”,形成良好的卫生环境。完善环卫配套设施,落实卫生长效保洁机制,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不断提高居民对环境状况的满意率。进一步增强环境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章制度,强化督促检查,坚决杜绝破坏生态行为,确保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到xxxx年年底,全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xxx%,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xx%以上,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xx%以上,镇域的林草覆盖率及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均达到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指标要求,居民对环境状况的满意率达到xx%以上。(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多途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挖掘农村优势资源,突出农业优势、商贸流通、旅游服务等产业格局。全力创建丝银坝省级蔬菜示范园,在中高山村发展牛、羊、土鸡,新建千头猪场、百头养牛场、千只鸡场等,制定蚕桑和黄花菜年度目标任务并确保按时完成。加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力度,提高限上商贸流通企业入驻户数,以中国鬼谷子文化小镇建设为抓手,加快xx风情园建设进度,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服务业企业至少x户。加大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加大利用太阳能、沼气等新能源的比重,继续推广农村沼气建设,各村都要有一定数量的沼气建设。加快农村卫生厕所改革。因地制宜地开展改厕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消除“敞厕”。在污水管网覆盖地区使用完整下水道式水冲厕所,在污水管网覆盖不到的地区推广使用三格或四格化粪池式厕所,对已建有沼气池并符合改造条件的农户,推荐使用三联通沼气池式厕所。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树立农民健康意识,引导农民使用卫生厕所,建立卫生厕所的建、管、用长效管理机制。到xxxx年年底,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xx市平均值,全镇使用清洁能源的户数比例达到xx%以上,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xxx%。(五)营造和谐文明风尚。推进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增强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组织镇、村、社三级干部,全镇保洁员,协管员及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召开xx镇生活垃圾分类培训专题会。全面推进“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垃圾集中处理的模式,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点,做到户有垃圾桶,村有垃圾收集箱。从学校教育着手,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观念,每个学生联系x-x户农户协助生活垃圾分类规范化。深化村规民约促进乡风文明。增强村民保护环境、珍爱绿水青山的意识,培育农民关心生态、节约资源、关心环境卫生的良好风尚。村民之间要做到互尊、互爱、互助,建立好邻里关系,诚信做人,和谐相处,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现全村社会和谐稳定。依靠舆论和道德力量促进村规民约的执行,对于违反村规民约的村民,进行说服教育和村民相互帮助、感化、监督等方式,形成执行村规民约的正能量。全面推进政府采购节能环保绿色产品。认真落实《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提升绿色采购在政府采购中的比重。建立健全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制度,有效发挥政府采购制度的政策功能。积极采购使用节能环保产品,有效降低能耗水平,节省能源费用开支,采购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在政府采购中优先采购环境标志产品、强制采购节能产品的重要意义,增强执行制度的自觉性,采取措施大力推动政府采购节能环保绿色产品工作,提高绿色产品在政府采购中的比例。到xxxx年年底,全镇居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居民户数比例达到xx%以上,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所占比例达到xxx%,制定有关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村规民约的行政村实现全覆盖。五、实施步骤根据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创建工作要求,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原则,创建工作分宣传发动、创建落实、迎检验收、总结提高四个阶段。(一)宣传发动阶段成立xx镇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工作领导小组,各行政村(社区)、镇各站办所确定创建工作负责人、联络员各x名,落实具体工作,协调解决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建设有关问题,负责每旬一次向镇领导小组报告创建进度和创建动态信息。制定创建宣传工作方案,根据目标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工作计划(方案),进一步明确创建任务和工作职责。召开全镇创建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创建工作,分解落实创建目标任务。(二)创建落实阶段全面展开创建工作任务。由创建领导小组牵头,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内容建设进度,加强对生态村、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等创建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并组织相关部门按期完成各项工程的验收工作;各创建单位要认真对照各自的创建任务和目标要求,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精心策划,制订或细化方案,认真组织开展创建工作,确保按计划完成各项创建工作任务。加强督查落实。切实加强创建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对创建工作进行督查,促进问题的解决和任务的完成。注重制度保障。建立创建领导小组例会制度,每月一次定期听取各创建成员的工作汇报,交流创建工作的成功经验,梳理分析创建工作的难点问题,研究部署下一步创建工作;建立完善学习交流制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途径,加强与先进镇村的交流沟通,汲取成功的创建经验;不断健全完善考核制度,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创建工作列入各村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并作为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实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完成资料收集汇编。创建领导小组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创建指标体系要求,制定资料收集清单,组织召开资料收集整理专题会议,明确工作时限,组织各创建成员做好基本指标和各项考核指标的材料收集及汇编工作。全力营造创建氛围。积极落实创建宣传工作方案,广泛宣传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创建工作,精心组织各项宣传活动,提高全民生态环保意识,营造人人参与生态创建的浓厚氛围。精心组织申报工作。各创建成员按照各自职责,对照创建目标,做好相关验收申报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好迎检前的自查、整改,确保各项指标达到考核标准;创建领导小组在综合各创建单位材料的基础上,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申报材料的汇总、包装工作,组织镇有关专家对全镇的创建工作进行查漏补缺、完善提高,确保现场考核、材料验检等符合考核验收要求。(三)考核验收阶段对照省级生态文明乡镇考核验收指标和所分解下达的目标任务,组织自查,及时整改存在的不足,做好创建验收各项准备工作。各相关单位、各村(居)委会、站办所干部要积极迎接上级对我镇生态文明镇创建工作进行的调研、考核、验收。六、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了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成立以镇长为组长,镇人大主席、镇党委副书记、镇政府副镇长为副组长,相关站办所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详见附件x),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环保所。设置生态文明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统筹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制定年度目标、分解落实建设任务,执行目标完成情况考核。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在全镇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全镇上下共同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二)强化督查考核。镇纪委、镇环保所办公室每年对全镇各村(社区)、各站办所、各单位开展环保综合督查,对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情况及完成年度环境保护目标任务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政绩及干部使用挂钩,对没有完成年度环保目标的单位和个人实行诫勉谈话,予以督促,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创建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三)完善资金机制。积极促进多元融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加大对流域内生活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项目的支持力度,建立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投入机制,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维护管理和农村河道沟渠村民养护管理资金支持力度。(四)引导公众参与。加强创建宣传,充分利用广播、横幅和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拓宽思想,创新载体,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舆论宣传,使公众深入了解方案确定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蓝图,在全社会形成自觉参与方案实施的氛围,把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切实转化为各部门和全镇居民的自觉行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和永续发展。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环境教育和科普宣传教育,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法人、经营者的相关知识培训,大力推进对广大村民的环境教育,使生态文明建设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加强消费引导,大力推行绿色消费和可持续消费,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五)建立管护制度。各相关站办所要对牵头和负责的工作制定方案计划,量化任务,落实责任分工,并加强督办,确保按节点达到工作目标。建立健全“职责明确、覆盖全面、运营规范、保障有力、监管高效”的镇、村、户三级管护机制,以制度建设为引领,保障管护资金,日常管护和定期养护相结合,持续巩固生态文明示范镇建设成果。生态建设工作小组办公室加强定期对管护效果进行调度、督查,及时通报有关情况。逐步提高管护制度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适应生态文明示范镇发展需要。市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方案4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XX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厚植生态环境优势推动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的决定》,整体推进XX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重大成效,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指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管理规程》《XX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方案》《XX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试行)》《XX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级)建设指标及评分细则(试行)》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有关决策部署,立足本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条件,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全面巩固和提升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厚植生态优势,努力推动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迈上新台阶。二、基本原则(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政府在组织领导、规划引领、资金投入、制度创新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提供良好的政策和公共服务环境。同时强化企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广泛性,鼓励与支持民间团体参与生态创建的各项活动,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强大合力。(二)科学规划,生态优先。对照国家和自治区明确的管理规程和指标体系进行系统性调查、评估,找准差距与短板,明确创建定位与思路及目标任务,科学制定建设规划及配套方案;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基本原则,优先解决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等六大领域的现有问题与不足。(三)统筹推进、突出重点。统筹城与乡、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注重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区域经济社会与资源、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注重创建成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共赢。三、目标与任务用3年左右的时间,有序推动西林县、平果市、那坡县、隆林各族自治县、田林县、靖西市、德保县创建申报自治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县级);在全市累积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级)达到60%,即县级示范区创建个数达7个以上,满足地级市创建申报的基本条件后,创建和申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编制及实施以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县建设指标》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管理规程》明确的任务指标及条件为准。具体安排见附件1。四、工作重点与实施方法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申报工作,在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市、县(市、区)两级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牵头指导协调,市、县(市、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成员单位分工负责推动的方式进行,采取市级统筹、县级先行、分级分步、梯次推进、逐县(市、区)攻克的方法实施。根据现有申报基础条件与创建目标,“补短板,铸长板”,着重在6大领域10项任务共35个指标下功夫,突出抓好以下工作落实。(一)健全和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积极探索符合XX战略定位、体现XX地方特色,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努力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积极完善和全面推行“林长制”“河长制”“田长制”。(二)推进“双碳”工程,壮大生态经济。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动工业、农业、服务业绿色低碳发展,壮大绿色环保产业,建设绿色园区、绿色工厂。落实国家全面节约战略,严格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大力推进废旧物资、再生资源、工业和建筑固体废弃物,农林废弃物等资源化综合循环利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探索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产业优势、生态品牌优势的有效路径和可行模式,积极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有序有成地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立足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培育地方农业品牌,建设一批特色产业示范县(市、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建设,突出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产品生产水平。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推进农业由增产向提质增效转变。大力开展百镇千村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创建工作,推动生态旅游业发展。充分发挥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优势,推动生态型景区和生态型文化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开发建设,构建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以休闲度假为重点、以文体旅游和健康旅游为特色的生态旅游产业体系,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三)筑牢生态屏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深入实施珠江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切实守住自然生态安全底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湿地系统保护与修复,实施流域整治、石漠化治理、土地整治、矿山修复、湿地和草地保护等工程,加快推进江河源头、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进一步恢复受损的自然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管理,确保典型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物种集中分布区得到有效保护,努力实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和监测预警,加强农田、森林、湿地等区域外来入侵物种治理,确保生态系统的结构完整与功能发挥不受实质性影响。加强生态空间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健全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制度和生态安全评价考核体系。加强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优化自然保护地边界范围和功能分区,切实保护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筑牢中国南方生态安全屏障。(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环境质量。大力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切实找准影响整改进度的重点难点,分类施策,确保按照时间节点整改到位。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区域联防联控,提升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水平,全面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纵深推进工业源、畜禽养殖、生活源等水污染防治,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实现河湖环境整洁优美、水清岸绿。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实施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强化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风险管控,严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内地块的准入管理。加强环境风险防控。严格生态环境执法监管。落实污染源“双随机”抽查机制,改善环境质量,筑牢环境安全底线。健全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实施环境风险源全过程管理,提升生态环境风险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危险废物日常监管,逐步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完善危险废物收储转运及监管体系,确保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达到100%。努力营造良好人居环境。推进污水管网与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化运行维护,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快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储转运系统,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以及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加强农膜回收利用和农药包装回收处理,大力开展秸秆还田和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通过还田、生产沼气、堆肥等方式提高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五)倡导绿色理念,推行低碳生活。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把生态文明建设列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作为全市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培训机构的必修课程。引导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强化生态保护意识,提升绿色发展能力。开展生态文明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宣传活动,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引导公众转变消费观念,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崇尚自然、注重环保,实现可持续消费。建设节约型机关。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实行绿色办公,在节能、节水等方面率先垂范,严格落实节能节水产品优先采购和强制采购有关规定,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优先购买和使用符合国家绿色认证标准的产品和服务,优先使用绿色办公用品,发挥党政机关在绿色消费中的推动和示范作用。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公众从小事和身边事做起,自觉养成低碳、环保、节约的生活方式,将绿色生活方式融入日常生活,优先购买节水节电环保产品,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在衣、食、住、行、游等各个领域向绿色化转型,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共同创造美好家园、共同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五、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创建合力。市、县(市、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要加强对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的组织领导,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坚持高位推进,求真务实,切实建立健全统筹协调、督导检查机制。创建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作为创建工作主体,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统一规划,统筹部署,整合资源,协调行动,建立各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体制机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明确责任分工,形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要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持续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情况列为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市、县(市、区)生态环境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工作责任,加强对本单位本部门工作任务指标的跟踪管理,及时汇报指标完成情况,收集整理和报送有关材料,确保创建申报工作扎实有效有序推进,顺利完成。(二)重视规划,抓好实施。要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编制指南要求,高标准编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规划。要充分整合市、县(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实施的成果成效,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规划与相关规划相互衔接和协同实施。创建县(市、区)要对35项任务逐一进行调查评估,客观准确分析各项指标的可达性,找准重点、难点和弱项,确保建设规划和工作方案科学合理,有用管用。市、县(市、区)级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编制完成后,要及时报送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组织评审,及时报请本级政府或人大常委会审定批准,公布实施。要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示范规划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年度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建立规划实施的监督考核和长效管理机制,及时发布工作推进情况等创建工作信息,确保重点指标和主要工作稳步推进到位。(三)突出重点难点,强化统筹保障。各级人民政府作为创建工作责任主体,要坚持以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反对单纯的示范区创建申报观念,积极主动谋全局,谋长远。要努力克服当前财政困难,优先安排落实规划、方案编制经费,承担起创建主体的经费保障责任;要针对创建工作的难点、重点和短板指标任务,统筹财政资金支持重点和难点指标性工程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尽一切努力补齐各项短板。要统筹做好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和百镇千村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镇、示范村创建工作,有效构建相互促动、相互推动、相互支撑的生态创建工作体系,形成多层次、多板块、全方位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格局。要充分学习和研究凌云、乐业和西林县人民政府的创建的成功经验,加强上下沟通和县际交流合作,切实找到攻克难点,解决困难的措施和办法,增强创建工作的时效性。(四)坚持群众路线,增强社会效应。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工作要坚持执政为民的思想,要落实生态为民、生态富民、生态惠民的基本要求,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重视倾听和采纳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参与。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发展壮大志愿服务力量,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及时交流分享创建经验。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提升创建地区的知名度和荣誉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整体提升。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实施方案5按照《XX市“一城三区”集中攻坚方案》要求,为顺利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以下简称“生态市县”)创建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市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筑牢吉林西部重要生态屏障,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坚持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县为统领,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构健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努力建设“吉林西部生态文明示范区”。二、基本原则(一)坚持绿色发展。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生态市县创建始终,逐步建立起结构完整、功能健康、系统和谐的发展模式,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坚持以人为本。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新要求、新期盼,集中更多人力、物力和财力,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努力让全市人民在优美宜居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三)坚持因地制宜。紧盯国家生态市县创建各项具体指标任务,把顺应自然规律与乡风民俗、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结合起来,把遵循经济规律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结合起来,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条件相对优越的市县先行一步,率先突破,争取提前命名。通过典型引路、抓点示范,确保全市生态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四)坚持政府主导。各市县政府为生态市县创建主体,要充分发挥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宣传教育等方面的主体作用,树牢“一盘棋”思想,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各司其职,分工负责,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扎实推进生态市县创建工作。三、总体目标通过生态市县创建,全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新提高,城乡生态系统功能得以增强,生态安全保障有力,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力争利用2-3年,达到省级生态市县创建标准,并申请省生态环境部门考核验收。力争到2025年,达到国家级生态市县创建标准,并申请国家生态环境部门考核验收。四、工作任务(一)2021年启动创建工作。成立生态市县创建工作推进领导组织,召开全市生态市县创建动员部署会议。各市县政府逐项对照生态市县创建要求成立本地创建机构,启动创建工作,制定《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工作方案》,编制市级和县级《国家生态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处方药销售流程》课件
-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教科版第4课 机械摆钟
- 《扬天产品介绍》课件
- 《肺癌患者的护理》课件
- 《电工学与电工技术》课件
- 部编语文三年级作文技法课作文技法课-简单修辞-(共21张课件)
- ABB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 故障诊断与维护 课件全套 杨金鹏 项目1-4 工业机器人的安全作业事项- 工业机器人本体的维护
- 外贸实习平台合同
-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摸底测试(2)卷含答案
- 2024年浙江省湖州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冲刺自测题一卷含答案
- 开题报告:职普融通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从国际经验到中国路径创新
-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期末综合知识模拟试卷(含答案)
- 商标出租合同范例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会计助理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 钢铁厂电工知识安全培训
- 2024-2025学年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计量时间》测试卷(教科版)
- 游戏开发和游戏设计行业研究报告
- 工程机械租赁服务方案及保障措施 (1)
- 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施工工艺及方法
-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及审核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