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文学形象第三节 文学意境_第1页
第二章文学形象第三节 文学意境_第2页
第二章文学形象第三节 文学意境_第3页
第二章文学形象第三节 文学意境_第4页
第二章文学形象第三节 文学意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文学形象第三节文学意境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一、定义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意境的基本内容为:两大因素和一个空间。两大因素就是指情与景,而一个空间则是指审美想象空间。

如:明月照积雪、大江日夜流、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二、意境的源流王昌龄《诗格》---皎然---司空图---柳宗元---金圣叹---王国维《人间词话》三、意境的特征文学意境有三个基本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和韵味无穷。

1、情景交融。第一,景中藏情式,即藏情于景,情并不直接显示,而仅仅借助逼真的画面去间接表达,从而更显得情深意浓。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第二,情中见景式,即直接写情,不用写景而景却历历在目。《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第三情景并藏式,即抒情与写景在这里达到浑然一体的程度,属以上两类的综合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青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虚实相生。这是意境的结构特征,是文学形象中逼真的实体空间与由此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之间相互生成的状况。意境是实境与虚境相互生成、氤氲化生的结果。宋代梅尧臣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3.韵味无穷。这是意境的审美特征,是文学形象中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效果。如“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四、意境的分类(王国维《人间词话》)[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二]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三]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四]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五]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律。故理想家亦写实家也。[六]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七]“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